三峡好人

剧情片大陆2006

主演:赵涛,韩三明,王宏伟,李竹斌,项海渔,周林,马礼珍,兰周,李金生,潘建林,李永忠,陈凯,骆明望,陈容虎,江得平,唐灵,蒋世萍,张勇,田继全,程建,何忠明,汪庆松,汪建红,刘昌桥,朱记成,方传安,钱值贵,谭长鑫,兰天烟,余代其,麻祥,柳萍,李永虎,李奉民,李伦双,李彬,龙小茂,杨圣桃,杨隆珍,张圣全,张作平,邹小平,魏胜发,吕强,黄勇

导演:贾樟柯

播放地址

 剧照

三峡好人 剧照 NO.1三峡好人 剧照 NO.2三峡好人 剧照 NO.3三峡好人 剧照 NO.4三峡好人 剧照 NO.5三峡好人 剧照 NO.6三峡好人 剧照 NO.13三峡好人 剧照 NO.14三峡好人 剧照 NO.15三峡好人 剧照 NO.16三峡好人 剧照 NO.17三峡好人 剧照 NO.18三峡好人 剧照 NO.19三峡好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3 05:18

详细剧情

  三峡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的奉节县城,迎来一男一女两个山西人。  男人韩三明(韩三明 饰)来自汾阳,是名忠厚老实的煤矿工人,来奉节为寻十六年未见的前妻。前妻是他当年用钱买来的,生完孩子后跑回了奉节。寻找前妻的过程中波折不断,韩三明决定留下来做苦力一直等到前妻出现。女人沈红(赵 涛 饰)来自太原,是名沉默寡言的护士,为寻多日不曾与自己联系的丈夫而来奉节。丈夫与她的夫妻关系早已是有名无实,这点她虽然深知,仍想让丈夫当面给她个说法。沈红的找寻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丈夫在有意无意地躲着她。韩三明和沈红虽不认识,却因为要做相对意义上的“拿起”与“舍弃”抉择,在冥冥之中有了某种神秘的联系。  本片荣获2006年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种可以垫在心底的力量

我们是一个太容易遗忘的族群,所以需要电影。我们太容易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以为世界就是这样。刚在北大大讲堂看了《三峡好人》和随后的贾樟柯见面会,得知正式上映时间是12月7——14日,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去影院看一下吧。与其边嘲讽那些大烂片边心疼自己的银子,不如好好去感受一下这部本年度最佳华语影片。
 
清楚的记得第一次看《任逍遥》时的那种震撼,原来中国还有这样的导演在拍这样底层视角的电影。随后《小武》、《站台》、《世界》一路走来,直到今天的《三峡好人》,十年磨一剑,捧得金狮归,贾樟柯始终不曾远离那些普普通通讨生活的人们。较之以前,这次的一大突破更是关于“选择”的层面——前面的几部作品大都是小人物在生活的洪流中飘摇的背影、依稀的希望、被羁绊的无奈……这次的主人公们也好,普通角色也好,却都通过自己的选择体现出了可贵的尊严,用自己的选择来决定命运的航向,哪怕前方遍布暗礁险滩。普通的人们在中国这天翻地覆的变革中默默承担着无可名状的张力和代价,而这一切很可能没有人来关心,甚至不许他们发出声音,幸好有这么一位站在钢丝上的导演用自己的良心来呐喊,十年不辍。
 
说真的,这不仅需要勇气和良心。三明在江边和老婆见面那段对白,当老婆问道16年了,你为什么现在才来找我们时,原剧本是回答说春天矿上出事,我被压在下面了,于是就想要是能活着出去的话就一定要来找你们。后来三明跟贾樟柯说,不想把这事直说出来,大家都知道那些事情,说那么清楚也就没意思了,于是实际演的就是无言,点烟,沉默。真精彩,但我同时也在想,如果真按原剧本那么演,我们还能看见这部电影的公映吗?
 
今年春节后刚走了三峡,片中又是川渝方言氛围,于我自是再熟悉不过;其中有些方言的精妙,看字幕的人们也就可惜不得其妙处了。奉节那个颇具后现代气息的烂尾移民纪念塔我也是见过的,当时自是诧异这里为何会耸立着这么一个不协调的怪物,无怪乎贾樟柯要点根炮仗送它上天了——这哥们真够可爱的。交流会完之后,有一个很温馨的环节,每个观众出门都可以领一颗他带来的大白兔奶糖。烟酒茶糖,其实幸福就这么简单。把这糖放进胃里,化成血暖暖身子,把糖纸收起来垫在心底。这样的夜晚,圆月高悬,清辉满天,脚步又可以坦然且轻快起来。

 2 ) 贾樟柯怎能这么牛逼?

一下午都在看三峡好人,连看两遍

第一遍完整不停顿的看,第二遍,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分析

贾樟柯这个人精,每一个镜头都那么富有表现力,每一处对话都那么发人深省

第二遍,看得我无力,心情沉重

先来说一下影片的四个环节:烟、酒、茶、糖

烟,是三峡民工分甘同味的奢侈品

酒,是男主角韩三明带给亲家的“礼品”,可是女人的哥哥却说“我不是你哥,我不要你的酒”

茶,是沈红的丈夫留下的唯一物件,找不到丈夫,她独自品尝他留下的茶

糖,小马哥在赴死之前的美好向往--“老板每人给我们50块”也是两夫妻你推我让的感情见证

再来看看片中的对话

1. 三明在来奉节县的船上遇到小混混打劫,小马哥看着他随身的包里全是茶杯牙刷之类的,说了句“穷鬼”

    可是他却和三明一样住在一块五一天的唐人阁客栈里

2. 开摩的小伙带三明来到“青石街5号”,看着一片汪洋说“中间那个土墩墩就是青石街5号”

 三明要去找拆迁办,小伙子长时间望着江面“看到没,停在那边的那条船,我家原来就在那底下,早就没的了”话中透着不舍与伤感

3. 拆迁办的人说“一个两千多年的城市,两年就把它拆了”

4. 开摩托的小伙把三明拉到何老板的客栈

 何老板:我们住宿费每天三元,三块钱一天

 小伙答腔:啥子三块钱一天嘛,三峡的旅游市场都让你给搞乱咯

 何老板:好好,看在小伙子名下,一块半一块半

 小伙拉起三明:一块二,走

 何老板:好好好,一块二就一块二

 过了一会儿,小伙子跑来跟何老板要回扣:拿钱来撒

 何老板:哟,你最会帮外人说话啊,一块钱哦,给你给你

5. 三明和拆房的民工聊天,人家问他,有没有去过夔门,他们给他看新版的10块钱人民币背后的图案

 三明看过以后,拿出一张旧版的50块钱:你看,我们老家也在钱上,这儿,黄河壶口瀑布

 民工:你家乡风景好美哦~

6. 小马哥模仿周润发:现在的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

7. 独臂男人去几年前就破产的工厂找厂长讨要工伤赔偿,厂长在他们离开后对着下面喊到:

 小王,那几个人干啥子唉,不许拿厂里的东西,国家的财产要保护好!

8. 沈红去找厂长问丈夫的事

 沈红:厂长,打扰一下

 厂长:你是谁啊?

 沈红:我想跟你打听一个人

 厂长:我们这儿散都散伙了,你打听谁啊?

 沈红:江西过来的,在你们厂搞过供销,宜昌当过水电兵,是战友介绍过来的

 厂长:郭斌?

 沈红:对,郭斌

 厂长:这个人,我不认识

9. 16年后三明和以前买来的老婆终于见到了面,恍如隔世,长时间一言不发

 女人:你饿不饿,我去给你买碗面吃

 三明:不饿......你现在好吗?

 女人:不好

 三明:我对你那么好,你都要跑

 女人:那时候还年轻,不懂事......早不来晚不来,为什么十几年了你才来找我......

10. 三明和女人现在的男人坐在一个桌子前喝酒,女人站在窗外,无奈的看着

  三明:我要把她带走

  男人:那看她怎么说嘛

  三明:成全我们吧

  男人:我看这个事也可以,但是他哥哥欠了我三万块钱,只要给我就行了

  三明喝了一口酒,坚定的说:等我一年,我给你!

镜头和片段(全剧最富有灵魂的地方啊)

1. 开场,模糊的开场,满船的底层生活者,他们打牌、抽烟、发呆、算命、炎热的气候,最后定格在坐船尾的韩三明

2. 三明跟开摩的的小伙来到“青石街5号”,镜头长时间停留在江面的土堆,江面下是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奉节县古城

3. 县城中,有人在描油漆:三期水位线156.50M.预示着县城在几年后将全部淹没,与此刻县城中的生气勃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4. 小马哥学发哥用钞票点烟,三明要给他点烟,他从报纸上撕了一条,点燃

5. 整部电影中出现最多的镜头:废墟里的屋瓦,民工不停的拆,不停的砸,再到县城中密密麻麻的还住着人的房子

6. 三明站在夔门前,拿出新版的10块钱

7. 在废墟中喷洒消毒水的工作人员,拆了一半的房子,遗留下半面墙,贴着瓷砖的墙壁上挂着“努力”,贴着周杰伦的海报、奖状、屋子原来主人的照片,还有拥挤的房间格局、厨房里的灶台,这一切,正是本片的另一个名字“Still Life”

8. 那个唱流行歌曲的孩子,扯着嗓子人模人样的唱着“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第一次是唱的是“老鼠爱大米”,第二次唱的是“两只蝴蝶”,这两支流行到烂俗的歌曲唱出了小城市中的新生活气息

9. 那个女人,我不太能确定她的身份,是导演的暗示吗?她男人,就是那个独臂人,她把三明带回家,跟男人问了些话,独臂的男人就起身离开,女人把房门带上,三明问:你男人啊?女人答:是啊,在打工的时候把手搞断了.三明掏口袋,女人说:不要着急,等下再给.后来生活的不尽人意,让她离开奉节县,往广东去了

10. 破产倒闭了的工厂、肮脏又冷清的车间,生锈的锅炉、零件,还有独臂男人和他的妹妹孤零零的站在浓重的光线下.沈红拾起一把斧子,一刀劈开铁锁,乱糟糟的柜子里立着一袋“巫山云雾”

11. 一个穿着绿色T恤的年轻小姑娘,腼腆又羞涩,问沈红她们那里需要不需要保姆,沈红抬头望了望天空,此时,有大片乌云遮日,气氛压抑,小姑娘低下头,不安的看着手里握着的一把野花

12. 沈红去找丈夫的战友,他和单位的同事正在挖掘一个西汉的古墓,县城中到处都是拆毁的房屋,没有房屋拆,人们就挖土掘墓,乱糟糟的生活

13. 王东明家的一排手表和钟,暗示着什么?时间吗?

14. 大部分的县城市民都在忙着搬迁,某个单位的领导却在此时,花了两亿四千万造了一座辉煌气派的大桥

15. 沈红终于找到丈夫,无言以对,丢下一句话:我走了

  两人来到江边,尴尬并且僵硬的靠近,跳了一曲舞之后,沈红跟丈夫提出离婚

16. 哄笑的民工和卖艺的乐团,极不协调又极其协调的两个群体

17. 下雨天,三明不开工,打电话给小马哥,在废墟中听到“上海滩”的手机铃声,废墟的一面墙上刻着:三期水位线156.50M.小马哥的遗像--年轻,张扬的生命的逝去

18. 何老板在大桥下的新家

19. 那个女人因为生活困难要去广东找出路,遇到三明,三明正忙着奔波于各处拆房

20. 三明为了还前妻的哥哥欠下的三万块钱,决定回老家替黑窑挖煤卖命挣钱.八个民工听说挖煤每天能挣200块,欣然答应要跟三明一起回去挣钱,热热闹闹的和三明喝了两次团圆酒,三明诚恳的告诉他们挖煤是拿命换钱,危险性很高,大家又举杯,这次没有一个人说话,镜头移到角落里,一个男人沉默的抽烟

再来,就是导演所强调的超现实画面

1. 飞碟UFO,两位主角望着飞碟,似乎并没有让他们太惊奇.巨大的砖块结构轰然飞上天空

2. 小马哥约了三明晚上喝酒却没出现,另外一桌,三个穿京剧戏服,画脸谱的人,两个在用手机打游戏,另一个在瞪着眼睛发呆

3. 最后,高空走钢索的人.是在暗示生命只是命悬一线吗?

最后,音乐

1. 开场和结尾好象是一样的音乐,我听到有“家乡山高水远”等等,声音悠远空旷,迎合三峡的美景,浮想联翩

2. “好人一生平安”和“上海滩”

  也许像三明这样的人,老婆孩子都在身边,早上进窑洞,晚上能活着出来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吧.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终于滔滔的江水即将淹没奉节这个小城,正如旅游油轮上广播的“为了三峡工程,县城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3 ) 一个三峡人眼里的三峡好人

我出生在长江边,外婆的木屋,随着三峡工程而永久地成为江底的记忆。身在异国,看到一部关于三峡的电影,这本身已经让我丧失了鉴别力。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熟悉得就像姑妈刚刚寄来的家乡特产的腊肉,让我对各种法国火腿都没了兴趣。 所以等到现在那种心情平和的时候,才能仔细想想这部电影。 贾樟柯是山西人,所以他继续用2个山西人的视角来书写三峡。尽管不能像《任逍遥》里那样对家乡社会状况把握得贴切,但是比《世界》里要来得精彩,以三峡工程作为背景,比起复杂的大都市更容易抓住一种鲜明的时代变革感。 比起《小武》,这部电影少了宣泄式的高潮,尽管有婚外情,千里寻妻这样的线索,其悬念也不是扣人心弦的,其精彩性连小报社会新闻都不如。这却正是贾氏电影可贵之处,或者说贾樟柯已经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不依靠情节和悬念来成全观众和自己,因为现实从来没有成全。 也许导演不敢擅自去虚构己不熟悉的生活,电影里并没有详细的刻画三峡移民的生存状况,但是整个环境的展现是成功的,真实的三峡,就是那样斑驳的墙壁,那些茫然的眼神,那些赤裸黑黝的肩膀,而绝非电视风景片里那样的雅致。所有的风景都是美丽的,像纸钞一样轻盈,而后面代表的生活往往沉重。 三峡沿线的城镇经济水平一直都是贫困线附近徘徊的,即使是在三峡移民之后,许多盲目的建设,虚浮的工程,甚至挪用贪污移民资金,让三峡移民牺牲的不只是水位线下的故乡。更可怕的是,三峡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白暨豚的灭绝就是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三峡人,三峡工程,曾经一度是夸耀的资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峡工地上有这样的宣传标语。可是渐渐的,我感觉得到一种虚妄。当我跟老外讲起我们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的时候,没有赢得多少羡慕。这就像你夸耀自己嘴里装了一颗最贵重的金牙,但谁都知道那不是天然的。 关于UFO,这一笔来得挺有马尔克斯式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当下的中国,何尝不是充满了各种荒谬,比如电影里各色人等都有手机,却未必能解决温饱。比如那个领导把用民脂民膏修建的大桥炫耀于人,就像展示自己的玩物。这种荒谬,也许远远大于UFO的出现,所以电影里主人公对此无动于衷,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的生存。 不止一个中国导演试图用群众演员和原生态的表演来体现对底层的关注,但要么用一个童话式的结局让擦干眼泪的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灯红酒绿中忘却那些苦难。要么用悲天悯人的上帝视角去俯视众生,让观众以为自己的观看就是一种怜悯和施舍。贾樟柯的电影却将这份暧昧的关怀扔到一边,只是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你看没看这个电影,感动不感动,现实中有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 电影结尾,三明和那些民工一起将奔赴山西,去伤亡率极高的煤矿做工,对于他们来说,哪里有什么希望,只是从一种苦难奔赴另一种苦难而已。所谓Still Life(静物),便是如物件一般麻木地活着而已。 一个走进电影院的人,要么是找乐,要么是找真实。如果他想感受感官愉悦或是意淫现实,那么就可以去另外的厅,当然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片子。所以,商业你就商业到底,真诚你就继续真诚。

更多影评:江湖儿女的囚徒困境

 4 ) 爱怎么的怎么的

《布鲁克林一棵树》中的弗兰西,有一次写作文,写自己真实的父亲,一个落魄的人,一个贫穷的人,被老师责骂,说作文应该写美好的东西。弗兰西后来开始偷偷写小说,写主人公(自己的心理投射)如何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吃着玻璃罩松鸡胸脯、温室芦笋、进口蘑菇、菠萝奶油甜点吧等各式美味佳肴。写着写着她哭了,她突然为自己感到羞愧。她认识到她写的是荣华的生活,其实字里行间写的都是饥饿。只不过是用“这种扭曲、迂回、愚蠢的方式在写而已。

有时候看精心炮制的大片,就有这种感受。感觉表面上是在写一个国家曾经有的繁华,而实际上是用一种“扭曲、迂回、愚蠢的方式”,在写自己的自卑,写自己在现实当中如何找不着北。这也是我去年看奥运开幕式时印象不大好的原因之一。

刚看《三峡好人》,由此回想到其它一些导演的“大制作”(尤其是与该片档期冲突的《黄金甲》来),于是联想到弗兰西的心路历程,觉得二者有些相似。看那些大制作的时候,你以为你看到的是作品呢?不过是一份交给好莱坞的考卷,字里行间看到的,是迎合的欲望,和小媳妇见公婆一般的惴惴不安。

《三峡好人》的片子写的是我认识的中国,一个废墟和荣华并存的中国,其发展似乎势不可挡,可是回头看看其实还是有那么多的贫穷和落伍,压抑和愤懑。不过正视这一切没有什么不好。逆境中、困境中,艺术的张力更大一些。一个长期沉在底层看生活的人,浮出水面的时候才能讲述一个真切的、让人共鸣的故事。但愿贾樟柯不要因为如今的炙手可热,最后脱离实际,最终被张艺谋化。

这片子味道淡淡的,有些乏闷,但是它所创造的所有那些形象都是那么耐人寻味。但是当我十七八岁的时候,我是不会喜欢这片子的,我会去向往天边外的一切,那些远离现实的,让我憧憬的一切。这个年龄,也见了一点世界的模样,故而更为关注其我们的自我是怎么一回事来,这同样包括对国家的认同。

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怀揣着一个对这个国家的印象,有的是对过去时代的回忆,有的是对现实的回避,贾樟柯最为宝贵的是他的真诚,敢去面对这个国家的一切,包括郁闷和悲观。中国的导演有时候挺自负,有时候挺自卑,有时候是二者的相互结合。

而贾樟柯在拍电影上头,有了他的自信。和他纪录片《东》里的画家小东一样,觉得未必是大卫的塑像才是合适的艺术创作题材,本土有的是富矿。你这么去想的话,就不要夸张了你认为美好的一面去炫耀,也不要夸张了你认为丑陋的一面去逢迎,“爱怎么的怎么的”。这一点那画家和贾樟柯是一样的。我觉得贾导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声音。

 5 ) 《三峡好人》:贾樟柯怎么就这么牛

《三峡好人》:贾樟柯怎么就这么牛

祁又一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腾空而其的奇怪雕塑、轰然倒下的高大建筑、飞过天际的UFO、地上那些被动接受着悲欢离合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这是一部兼具着轻灵与厚重的美妙影片,我们很少有机会看得到这么有趣的电影。

看完《黄金甲》从影院里出来,我苦笑着抽了根烟,觉得张伟平竟然能把我第三次骗进影院去,算他够狠。看完《三峡好人》从影院里出来,我却深情黯淡地抽了根烟,心底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嫉妒之情——明明都是活着的中国人,怎么人家贾樟柯就能这么牛逼呢。

很久以前听贾樟柯说过一个话:“离开北京往南走 50公里,你就会见到世界真实的样子”。

《三峡好人》的故事在重庆市奉节县展开,我现在恰好就住在重庆城外,没有那么偏远,但我差不多明白了贾樟柯所说的世界真实的样子是怎么回事。有些事情不亲眼看一下,就永远不会相信。当然了,贾樟柯的创作历史就是中国三级城市和小镇的发现史,这个用不着我多说,我还是着重说说这个片子什么地方打动了我吧。

贾樟柯之前的作品常常流露出一种面对卑微之人的幽默感,他嘲笑的是那些小镇上的男男女女,也是以前的自己。都是些很能讨好观众、活跃气氛的小聪明,善于观察生活的人都能办得到,他之前在这方面不是很自信,生怕观众睡过去。但这次没有,对于那个贫瘠、无趣的世界他即没有故作同情,也没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甚至没有展示一下其宽容的幽默感(仅有的一次是小马哥学着电视里的周润发拿草纸点烟)。作为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贾樟柯没有罗列小聪明,硬刀硬马地拼了100分钟的人物和故事。

贾樟柯上一部走出山西走向世界的电影《世界》不是很成功。这次他把故事从黄河边上挪到长江边上,作为一个创作者来说,确实是个相当不好搞定的自我挑战,尤其是对贾樟柯这种靠生活、观察和情怀取胜的导演来说。失去生活根基的贾樟柯电影绝对会是失败的作品,但《三峡好人》中两个山西人所面对的奉节县是如此真实、鲜活、有血有肉,剧本是他自己写的,我很钦佩他,我无法想象他在这部影片中究竟投入了多少精力,才能以一个外乡人的角度把长江写好。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在北京、上海、广州之外的那个中国,确实有其共性存在。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甚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怀疑,我们之前所鼓吹、宣扬的那一套价值观,对这个更广阔的中国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跑题了,我想说的是,贾樟柯至少帮助我这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青年看到了之前所没有切实感受过的世界,尤其是在这部把黄河和长江联系在一起的《三峡好人》中。

满城尽带黄金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生塞进去的大场面和莫名其妙的金壁辉煌,还什么故事都没讲呢,演员们就已经先于观众热泪盈眶了。这是一类电影,而同时在影院节目单上的,还有另外一类电影:投入大量真情实感的同时却尽量克制,以刺激观众为耻以打动观众为荣,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把滥情留给滥情的人,在这个以严肃为笑柄的时代甚是执拗地把严肃留给自己。

 6 ) 十六年前,这是好烟。十六年后,谁是好人

对于《三峡好人》里头超现实画面的种种利弊争论,其实都无济于事,因为片子已经出来,该有的赞誉也都听了,也就介于能不能再好的说法。还是那句“中国的现实,就是最大的超现实”,毫无疑问《三峡好人》将是在2006年留有一笔。蒙人的术语少些,投入的情感多些,镜头之类的夸扯就不用了,因为熟悉得很。

只能用最简短的词语说下《三峡好人》的好,也就是自己在意的:寻找,寻找的主题在最近几年的电影作品中屡见不鲜,对象不限,由寻找而生的迷失也是一大看点;大背景,剧变中混乱的中国,即使一再有人要说服我这不是真的,可我依然相信周围的混乱;小人物刻画,这些是贾樟柯最擅长的了,里头以小马哥为代表的同样不需要多说;还有就是三峡本身,从历史到风光到工程,三峡是一个时代缩影的代表地点之一。

对于为什么非要用接近纪录的方式去靠近真实,问题是你对纪录片的抵抗力较差却不代表所有人要去面对纪录片。不想掏心肺说什么鼓励电影青年梦想,去看只有个位数观众的《世界》,但比之张元、王小帅,贾樟柯如果还可以称为“不真诚”,那难道得把张艺谋也列于其中不成。感受苦难只是虚妄的猜测,完全可以用站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来取代,就一部电影而言,《三峡好人》还原了很大的真实,便是里头贾樟柯最喜欢运用的流行歌曲,从《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必须承认我笑得很开心,贾樟柯用电影元素记录了这个社会的某些现实。

一定要投入情感的说,韩三明的那种沉默也足够称之为感动,就以最近看过谭家明的《父子》为比较,那种抛弃时代背景,做作的情感实在难以称为感动。再牛逼的剪辑一旦让多数观众摸不着头脑,那还有什么用。再有一说法是拍给谁看,你可以说《父子》只给评委行家看,不需要你普通观众的完全理解,正如在当初回应《世界》的质疑时,愤愤不平的说对于力所要表达群体生存状态的下层人民而言,贾樟柯作品远不如一部三级片来得实际。既不能救人民于水火却得窥见人世沉重苦难,最后的结论是贾樟柯拍的片子是给俺还有接近于该思想状态人所看的(对现实有所不满又没有丧失希望),比如文西或者wim大叔,这样的推论是荒谬至极的,因为喜欢的原因其实不尽相同的,比如人家是山西人罢了,你只能说贾樟柯对了一部分人的胃口。

当情结成为一种可能,贾樟柯扑倒在了类似题材上,而在既得利益面前,张艺谋们更不会放手。就和前几天当出租车司机的朋友说,是啊,有钱给我还有什么不好。不是钱的话,韩三明也不用回去山西挖煤了。在“钱”这一线上,甚至比烟酒茶糖来的还有迹可寻,人民币背面的细节个人很喜欢。甚至从一开始的摩的出现,我就知道自己会喜欢这部片子,时代在发展,电影也在不断的与自己拉近距离,而这正是中国电影在某个阶段所奇缺的。

赵涛的不断喝水,这个细节和对着电风扇吹风以及阴沉的天气其实都是有意的,至于拆字出现和倒塌的房屋场景也不想多说,该知道的一般人都是看得懂。在这里,用来攻击的武器就是如果你这么悲天悯人,你干吗不去做些实事而却窝着看部电影。不平等已是现实,苦难不是用来嘲笑讥讽的,只能悻悻地说是种体验吧。正如《黄金甲》的成绩不在于震撼我们的心灵,而是在摇撼我们的双腿,当然,作为一名从电影院满带笑意而出的观众而言,电影可以是一个巨大的苹果,一个巨大的酒瓶和一个巨大的乳房。我不认为《三峡好人》是酒,具体是什么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http://www.mtime.com/blog/100909/article-222891

 7 ) 人在江湖漂——全面解读《三峡好人》情节

人在江湖漂——全面解读《三峡好人》情节

作者:川江耗子
(定稿于2007/1/12,原发于天涯社区和作者博客)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479700&PostID=8188765

01
汽笛声长鸣,嘈杂声响起。一个长镜头扫过移民船上的人群,烟雾缭绕,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扑克,有的在看手机、发短信,有的在看手相,有的在扳手筋。背景音乐是川剧《林冲夜奔》:“(按龙泉血泪洒征袍,)叹英雄孤身无靠,将身投水泊,回首望天高,愤恨难消,怒气腾腾贯九霄!但则见月光照耀,听寒风萧萧!还须要急走奔逃。俺本得去投宿,怕的有人将俺瞧,(红尘中误了俺五陵年少!)……”镜头最后定格在韩三明身上,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带着16年的期盼,从山西来到奉节寻找他的前妻。
耗子解读:
在《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中,林冲怒杀陆谦等人死里逃生后,作者吟诗道:“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魁奇伟丈夫。”请看官注意听好,在影片中,《林冲夜奔》的唱曲首尾呼应。此乃贾樟柯为韩三明形象定调之法。数百年来,林冲在民众心中早成义薄云天、重情重义的“伟丈夫”。三明虽是卑微小民,但在对待妻子、对待朋友方面,仍不愧是情义男儿。同时,三明闯入异乡奉节的孤独与惊慌,与林冲被逼上梁山前的“孤身无靠”相映成趣。
当然,对于这艘移民船上的民众而言,他们和千千万万三峡库区的移民一样,政府的一纸命令,他们就拆掉自己的房屋,卷起简单的行李,背井离乡。不同样是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伟丈夫”?
此外,打扑克的人发出“骟了”的吆喝声,围观扳手筋的群众在助威喊“雄起”,都是典型的巴蜀风情。

02
三明被小马哥等人强行拉进一间屋子。一个人玩了一通白纸变欧元再变人民币的魔术。观众被强行收取学费,三明不给钱,被强行搜包。三明掏出弹簧刀。(镜头扫过游客时的背景音乐很好听,但耗子不知名字)
耗子解读:
玩魔术的人打扮活得像讲评书的李伯清。他说:人在水上漂,就要靠美钞。金钱成为漂泊者活下去的唯一依靠。他鬼使神差地舞了几下,就成“知识版权”了,就要可怜的农民兄弟交“学费”。全中国上下凡是能依靠权力或暴力的人都像变魔术一样榨取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钱,不给就明抢;好在“穷鬼”三明带了一把弹簧刀得以脱身。小马哥第一次现身,观众一看就知道他和我们见到的街头小混混差不多。

03
摩的仔以五元钱的价格将三明载到“四川省奉节县青石街5号”。摩的仔指着江水中的长青草的土包包说那就是青石街5号。三明问麻幺妹迁往何处,摩的仔说“我们这里女孩都叫幺妹”。三明责怪其明知道被水淹了还骗他5元钱。摩的仔说又不是我让它淹的,是三峡工程淹的;并指着一艘船说那下面就是自己原来的家。三明同意让他载到拆迁办去查询麻老大一家的去向。
耗子解读:
5元钱是三明冒着生命危险从煤窑里挣来的,但身处异乡,即便被骗也只能说一句埋怨的话。眼前是平静而残酷的江水,小伙子和千千万万库区人民的家园永远被它埋葬,三明似乎无法愤怒起来。有网友为此感叹:一个个体偶然遭遇的命运马上转化为一场集体共同担待的命运。
在四川人的话语系统中,“幺妹”是对年轻女性的爱称,但当我们在影片后面看到满脸沧桑的麻幺妹时,明显感觉到贾樟柯命名时的反讽(“麻老大”也是如此),以及对主人公遭遇的怜惜。

04
三明来到拆迁办。几户移民正在质问拆迁办领导的移民补助政策落实问题。三明告诉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他和麻幺妹16年没有联系,工作人员告诉他奉节早在97年已经划归重庆直辖市。查询因电脑死机而未果。
耗子解读:
16年,我们一辈子有多少个16年!16年的岁月在三明和麻幺妹的脸上刻下多少沧桑?这个原本还算幸福的家庭却只能彼此守望和期待。
拆迁办的领导面对移民质问时说,当然有问题,一个两千多年的城市,两年就把它拆了。桑田变沧海在2两年里完成,这是神话,还是超现实?贾樟柯将三峡巨变作为超现实状态中的中国的一个标本。浩大的世界级三峡工程淹没的不仅是一个两千年的城市,也淹没了无数三峡人民祖辈相袭的家园。日暮乡关何处是,芳草萋萋鹦鹉洲。麻老大的家园却变成了一个杂草漂浮的土包包。
移民大迁徙成为近十年中国的一道奇观。据报道,涉及重庆、湖北的20个区、市、县的140万人将永远失去祖辈的家园。而在卑微的沉默的大多数眼里,十年来又增加了多少贪污腐败分子?质疑这个问题的声音太大,以民心工程为借口的三峡工程便会成为丧失民心的工程。

05
(第一次出现“三期水位线:156.3M”)摩的仔将三明载到唐人阁客栈。何老板说住宿要三元钱一个晚上,摩的仔嫌贵,他便说要一块五,摩的仔说一块二,便提着三明的行李包进屋了。进屋后三明给二哥打了个电话让其给母亲报平安。
耗子解读:
这里有唐人阁客栈,后面又出现西汉墓。唐时客栈汉时墓,千年变换一瞬间。汉唐盛世的招牌依然在21世纪散发光彩;后来何老板还将这个招牌拿到了拱桥洞子的新家里。
摩的仔帮三明砍价,还要了何老板一块钱中介费,并不能说明摩的仔胳臂肘往外拐;何老板从三元降到一块二,还说“看小伙子名下(面子)”,也不能说何老板欺软怕硬。这就是巴蜀人的人情世故。

06
(“烟”的字幕卡出现)三明在倒开水时,小马哥在房间里看《英雄本色》中周润发扮演的“小马哥”用纸币点烟的场景。他走过去警告三明在他的地盘上要小心,何老板对其言行感到好笑。三明给何老板递烟,打听麻老大兄妹的下落。小马哥要三明的烟抽并学周润发带上墨镜用废纸点烟。何老板告诉三明麻老大在6号码头的囤船上暂住。
耗子解读:
“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是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的广告语。“地盘”从来都是江湖人士界定权限的专用术语。推崇江湖侠客的小马哥对外乡人三明也鹦鹉学舌地行使起自己的“特权”来。小马哥是周润发的粉丝,一举一动都学着发哥的派头和架势。《亚洲周刊》曾撰文指出,贾樟柯“在一套以平凡人、失败者当主角的电影里”“一次又一次对港产英雄片的典范《英雄本色》进行指涉”完全是一种“胆量”。
在笔者看来,从《小武》、《站台》、《世界》到《三峡好人》,贾樟柯对中国内地上个世纪80年代流行的港台文化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情绪,不管是电影电视,还是流行歌曲,都多次引入情节,甚至多次作为叙事的元素。
大致出生于80年代末期的小马哥无疑是一个过时的人物,《英雄本色》拍摄于1986年,那时他还没有出生。但经历风云激荡的80年代的贾樟柯企图借小马哥来寄托自己的一种情怀,尤其是港台英雄片中宣扬的情义正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东西。小马哥和三明的友情便承载了这一任务。当然,没有人质疑小马哥年龄太小的问题,因为贾樟柯通过小马哥一句“怀旧”的戏仿让故事变得顺理成章。
何老板在三明说山西话时老说“我听不懂”。他真的听不懂,没有字幕我也听得不太懂。他在奉节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对外面的世界自然很陌生,但是,和他一样的很多民众迁往外地之后,却要去学会与辽宁人交往,学会听广东话,这是一种难以跨越的生活障碍!正如一网友指出的,移民就意味着失去语言之根。

07
三明穿过旧城区的残垣断壁。有人抱着一只猫,有人在吆喝声中拆楼房,有人茫然地看着他经过,有一只狗惊惶地跑过。
耗子解读:
拆楼房人的吆喝声和楼房崩塌情景为后来三明选择边拆楼房边等待麻幺妹伏笔。
对于丧失家园的人来说,在生存的重负下惶惶然如桑家之犬。抱着小猫的人,和猫一样在废墟中无助,对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家乡土地却感到如此的陌生。贾樟柯说:“两千多年的城市瞬间拆掉,在这样一个快速转变里面,所有的压力、责任、所有那些要用冗长的岁月支持下去的生活都是他们(移民)在承受。”因此,任何可能的歇斯底里情绪都可能在他们内心爆发。

08
三明来到囤船,麻老大正在煮面。当三明告诉他自己是从山西来的时,他扭过头看了半天却面无表情,他冷冷地让三明到楼上坐。楼上一船工打电话威胁别人要单挑要烧船。两个光着膀子的船工、麻老大和头渗鲜血扎纱布的船工依次上楼在船舱一角的床铺上并肩坐下来吃面条。麻老大一边吃一边冷漠地与三明说话,他告诉三明幺妹在下水宜昌跑船,三明说想看看孩子,麻老大说不知道孩子去向劝三明不要找麻烦。三明的执拗惹恼头扎纱布的船工踹了他几脚并威胁要把他扔到河里喂鱼,幸被另一个船工拉开。三明和麻老大就孩子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麻老大说如果想见幺妹就要无期限地等。临走三明想送妻兄两瓶山西汾酒遭到麻老大拒绝。(“酒”的字幕卡出现)
耗子解读:
麻老大的冷漠和劝诫透视着淡淡的愤恨。16年前,他的妹妹被人贩子卖给三明,孩子满月不久便被公安解救回来,但妹妹的婚姻没了。之后他以3万元借款的形式将妹妹典押给船老板,让妹妹跟着去跑船。在生存面前,兄妹情谊与当年的仇恨一样被消磨殆尽,只剩下丁点可怜的尊严。于是,他拒绝承认三明妻兄的身份,也拒绝接受三明的礼物。
无论是打电话的船工还是头扎纱布的船工,他们的内心都涌动着对弱者的暴力倾向,随时都可能爆发而伤及无辜,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要忍受更强大的强者暴力和生活暴力。

09
三明在客栈里向拆楼房的民工听工钱等情况,工友向其他人介绍三明是来自山西的朋友。工友问他是坐船还是坐车来的,三明说坐船,工友问他看到夔门没有,便掏出一张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指出其背面就是夔门;三明说我的家乡也在人民币上,他掏出一张1999年版第四套人民币50元纸币,工友指着黄河壶口瀑布称赞三明家乡的美丽。面对长江,三明手拿10元人民币,默默地看着远处的夔门。
耗子解读: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已经换成了布达拉宫,这不是各省市风景名胜在人民币上轮流坐庄的问题,而是曾经翻江倒海、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已经风采不再,我们的母亲河已经成为一条伤心河。三峡工程是否会让父亲河变成第二条黄河只能让时间去见证,但是,随着三峡大坝水位的不断上升,夔门将不再是原来的夔门。在民工不经意地以人民币指认故乡时刻,贾樟柯对逐渐消逝的美丽故乡的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后三明将人民币从毛泽东头像和币值数字的正面翻转回背面更是神来一笔。有网友说:以自然风光为代表的传统意义的故乡,终于让位于赤裸裸的金钱和政治。说得不错,但说的是现实,没有说出镜头的意义,镜头不是该网友所说先背面后正面而是先正面后背面,说明在三明和贾樟柯的心中,金钱和政治怎么也无法掩盖他们的心中的故乡。
三明和工友交谈的时候,工友宿舍的电视里正在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具体哪一节耗子看不出),其中刘关张反复出现的镜头,无疑在暗示三明和工友兄弟般的情谊——到影片最后,他们将跟随三明一起去山西煤窑面对临时降临的死亡。

10
三明跟随工友去拆楼房。三明看到几个身穿防毒服的人在废墟当中消毒,他们经过的楼房的墙壁上挂着“努力”的字幅,周杰伦的照片,学生的奖状。
耗子解读:
三明开始了没有期限的等待。与黑煤窑比起来,工钱少了很多,但安全了很多。但这点改变与等待自己的女儿、曾经的妻子的焦急心情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消毒人员经过的楼房,是谁的住处呢?镜头告诉我们他们曾经懂得自勉,曾经崇拜青春偶像,曾经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但一切历史的见证都将被淹没。

11
很多人在废弃的楼房里打麻将。一个少年在清唱《老鼠爱大米》:“如果真的有一天,爱情理想会实现,我会加倍努力好好对你永远不改变……”吃饭的三明结识了正在打麻将的中年妇女。
耗子解读:
据贾樟柯说,这个现实生活中刚满14岁的小男孩很喜欢唱流行歌曲,他没法学会贾樟柯指定他唱的邓丽君的歌(贾樟柯也真是的,恨不得把每个出场的人物身上都寄托自己的怀旧情怀)。按贾的说法,这个最初想在贾樟柯等人身上做生意的群众小演员身上那种主动的生命态度,决定了电影里主人公命运的走向。因而贾樟柯说他是一个天使。他在房间里唱“不管路有多么远,一定会让它实现”时,一定让三明“心有戚戚焉”。后来她又在沈红面前唱《两只蝴蝶》,让那个婚姻破裂的女人顿感抽刀断水水更流。

12
中年妇女将三明带进她的房间,他的男人正在抽烟,屋子墙壁上挂着一个健身拉力器。男人说他妹妹隔两天将带他去找刘厂长,见三明进来后男人就出去了,中年妇女随即关上门。她告诉三明她男人在外面打工手被搞断了。三明拿出麻幺妹照片,中年妇女认识幺妹但搞不清她下落,也不清楚三明女儿的去向。中年妇女说他俩的女儿是同班同学,并指着墙上诺基亚的海报说她女儿小学毕业16岁就去诺基亚公司打工了。之后中年妇女拿出女儿的小学毕业照并指认三明女儿。
耗子解读:
这个场景我看了十遍也有点糊涂,因为我总觉得三明和中年妇女的关系有点名堂。她男人见三明进来为何要出去?随后她为何关门?三明掏荷包时她为何要说“等下给”?看过导演版的张三四告诉我,原来中年妇女是个皮条客,那个女人进屋之后,就问三明找不找“少妇”,后来从后面的楼房里出来几个女人,让三明挑选。导演版里三明有没有嫖娼也不明了,大概贾樟柯怕中国观众质疑三明的“英雄”形象,所以就动剪刀了。尽管16年没有女人的三明也有性饥渴的满足需要。
贾樟柯对电影空间的拓展真是信马由缰。两个来自山西的男女,两张人民币上的风景,即将开往崇明岛的油轮,奉节库区移民到广东辽宁,幺妹跑船到宜昌,丁亚玲来自厦门,三明女儿在东莞打工,沈红将去上海,三明原来在山西煤窑,最后又带领工友回山西挖煤……没有丝毫刻意,让人不得不佩服。

13
三明在废墟中行走时,被捆在乱石之中的小马哥向他求救。他们在一家饭店喝酒吃饭。互通姓名后小马哥告诉他被困因为自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小马哥说奉节时常下雨,三明说山西长期不下雨不靠庄家靠挖煤生活。三明告诉她来找妻子孩子,掏出写在16年前时髦的芒果烟盒背后的地址,小马哥说三明怀旧,并学着周润发感慨怀旧。三明让他帮着自己,他欣然答应让三明留下号码。小马哥按三明讲的13593423290拨通,三明的手机彩铃响起《好人一生平安》的旋律。小马哥让三明打他的手机,他的手机铃是《上海滩》的插曲“浪奔浪流”,随即此歌曲原声响起,镜头打在饭店的电视机上,推进电视中正在播放移民的情景,再拉出于行进在江面上的油轮。(第二次出现“三期水位线:156.3M”)穿着短裤的三明眺望江水,看见不明飞行物从空中飞过。三明的故事暂停。
耗子解读:
小马哥的命运及其与三明的关系在这里发生转折,二人的兄弟情义就此逐渐加深,酒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小马哥如此轻描淡写地解释自己的受困。三明听了然后感叹:江湖。二字如千斤,直接传达了贾樟柯对三峡和中国的现状、对影片和现实中每个人的生存处境的界定和书写。三峡的巫山环绕的是江湖,奉节老城即将被淹没成为江湖,贾樟柯说,三峡是一个江湖,来来往往的人,漂泊不定的码头。贾樟柯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
江湖之上,每个人都是漂浮不定的浮萍。正如耍魔术的人说,人在水上漂。失去家园的奉节移民注定永远漂泊,失去黄河又将失去长江的华夏子孙在漂泊,失去传统道德、文化根基挣扎于物欲横流的中国人在漂泊,我们能抓住的东西又有多少?没有依靠,只好狂欢,只好娱乐至死。正如贾樟柯所说,以前他的电影人物都是“窒息而死”,这部电影里的人物都是狂欢而死的。
江湖之中,每个人都得遵从江湖规则。当下中国的江湖,刘关张的兄弟情义,水浒的梁山义气,早已荡然无存,甚至连香港八十年代江湖片宣扬的黑白难分的江湖情义也非常稀缺。放在八十年代,人们对小马哥的情义言行会不屑一顾;但在今天,他却成为贾樟柯眼中担当情义的热血男儿,这是一种何等的悲哀和无奈!
“你知道吗?现在的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小马哥的戏仿难免成为很多人贬抑小马哥的把柄。殊不知贾樟柯说,我很喜欢周润发这句话。怀旧是贾樟柯面对“日新月异”的中国痛彻骨髓的情怀。小马哥成为他在现实生活中青年一代难得一觅的精神寄托。小男孩只会唱《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不知刘文正,更不论邓丽君。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贾樟柯想让他学唱《站台》当中的《美酒加咖啡》,或者《在水一方》,或者《小城故事》,但是小男孩是不懂得贾樟柯的。
幸而韩三明懂得他。三明掏出写有前妻地址的芒果烟盒纸说,自己的事哪能忘啊!他忘不了芒果是16年前的好烟,忘不了《好人一生平安》,忘不了16年前昙花一现的婚姻,忘不了公安解救麻幺妹时失去妻子和女儿的痛苦!
小马哥对“好人”的嘲讽传达了贾樟柯对当下拜金社会的痛心疾首:在这样崇拜“黄金”的时代,谁还关心好人?此外,小马哥对《上海滩》插曲的迷恋不是突出其发哥拥趸的影像堆砌,而是贾樟柯再次对奉节古城被淹没成江湖的伤心欲绝:“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14
沈红的故事开始。沈红站在破产机械厂旁边眺望江水,看见不明飞行物从空中飞过。随即出现一组锈迹斑斑破旧工厂的镜头,一群人不可思议地在砸庞大的旧机械。
耗子解读:
不明飞行物从三明的头顶飞过沈红的头顶,几乎所有的观众都认为是一种超现实的手法。贾樟柯如此解释:他在拍摄记录片《东》的一天傍晚,一个人在江边溜达,天色渐暗,暴雨降至,巫山云雨向他挤压下来,他突然感到极大的孤独,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我希望此时飞碟能从空中划过。”身处异乡,总觉得有人注视着自己的孤独,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飞碟寄托了异乡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是陌生人之间的一种默契。

15
在破产的国营机械厂里,中年妇女的丈夫老王和他妹妹一干人在与刘厂长理论,要厂长为他的残疾负责。沈红进去惊异地看着人群激愤,拿着空矿泉水瓶在饮水机上灌水喝。人群散去后,刘厂长大喊工人要爱护国家财产。沈红问刘厂长认不认识她的丈夫,厂长顺口说出郭斌的名字反说自己不认识,让厂里的刘主席接待沈红。刘主席带领沈红去处理郭斌离厂留下的物品,并告诉她郭斌混得不错,路上遇到老王兄妹。沈红砸开郭斌的门房后发现一包巫山云雾茶。(“茶”的字幕卡出现)
耗子解读:
这是三明故事中人物与沈红故事的第一次交汇。
据张三四说,导演版里,沈红在工厂里看见墙上的马恩列毛斯的头像画。这样的镜头在九十年代之前很常见,放在一家国营工厂里似乎暗喻刘厂长就是一厂之长,像家长一样,所以老王的妹妹质问他:“你看你一个厂长,职工有困难你都不解决,你干啥子名堂嘛?”但是这个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国家财产的刘厂长,对自己的职工漠不关心,将一个上亿的资产的国营工厂卖给厦门女人(丁亚玲?),职工老王生存无计到云阳机械厂打工把手搞残废了,他既否认卖厂也不为老王负责,逼得老王的老婆后来南下广东打工。在中国,这样的事情罄竹难书,还是不说了吧!
老王的妹妹,可能是一个读了几年书的小知识分子,在刘厂长面前虚张声势的以法律来吓唬刘厂长,谁知道刘厂长已经司空见惯,连武力威胁都不畏惧,何惧法律!当他们离开厂长办公室时,兄妹俩只能站在路边默默地愤怒。
刘主席开不了郭斌的房间,沈红一锤子就解决了(与《疯狂的石头》的黑皮一样干脆),显示出沈红果敢的性格,为后来她果断结束婚姻作铺垫。

14
16岁的小姑娘春宇无助地站在一个破屋边。沈红在江边小饭店里喝水,然后将那包巫山云雾茶打开,将茶叶倒进一个玻璃杯里。沈红路过,春宇拦住她希望沈红给她找一份保姆工作。沈红不置可否,顺口说了三峡的阴霾天气就走了。
耗子解读:
又是 16岁,小马哥十六七岁(街头小混混),三明的女儿16岁(在东莞打工),中年妇女/老王的女儿16岁(在诺基亚打工),这个叫春宇的女孩又是16岁(想出去打工)。影片大多镜头拍摄于2005年,16年前正是1989年。激情飞扬的80年代凋零后中国处于更加迷茫的歧途。16岁一代的命运与“小学毕业/失学”“打工”“三陪”“卖淫”之类的词语捆绑在了一起。春宇和三明的女儿们对前途的选择,与《站台》中的“三明”告诫自己的妹妹文英努力读书考大学不要再回家乡遥相呼应,拆掉了中国偏远城乡未来发展的希望。

15
沈红站在装载废气机械的船上,小男孩唱着《两只蝴蝶》走过并坐下来。沈红穿过奉节新城的街道,街道上商场正播放《两只蝴蝶》。
耗子解读:
三明故事中的小男孩也走进了沈红的故事。
我们今天对待《两只蝴蝶》之流的流行歌曲和对待张艺谋的大片一样,尽管大家都在口诛笔伐,但是当你走在街道,几乎所有的商店都在发出同一个声音,听得多了,你也禁不住跟着哼哼了,甚至在K厅还忍不住卡拉一下;几乎所有人都在鄙视张艺谋,但其中很多人又在为“张大片”的票房作贡献。
流行歌曲一如既往地歌颂爱情,咏叹失恋,也许正投合了人们的心理渴求和现实匮乏吧!“亲爱的来跳个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沈红后来真的和丈夫跳了一曲舞蹈,但他们的爱情早已死在了两年前的寒冬。
贾樟柯说,三明多在奉节旧城穿梭,沈红多在奉节新城行走,奉节的新城和旧城形成呼应,旧城其没有拆完,新城已经开始有一点旧了。郭斌的旧情还没结束,新欢已经成熟;三明和麻幺妹藕断丝连,却得受制于船老板,这是怎样的一种感伤和无奈。

16
沈红打电话查询郭斌战友王东明工作的文管所电话。之后她来到王东明挖掘西汉古墓之处,郭斌电话打不通,她希望东明带他去找郭斌,东明同意。
耗子解读:
沈红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人,见到丈夫的战友,她不说她根本联系不上郭斌,而是说“我没给他说”,王东明似乎也心照不宣:“你没打电话?”沈红更是绝了:“你给他打一个吧!”

17
东明带着沈红来到移民拆迁旧房拆除指挥部,一帮人在搓麻将,有人告知“老大”郭斌和县领导出去办事了,他们坐在旁边等候,沈红喝完水又去饮水机灌水。一个头上受伤流血的年轻人捂着头从外面进来,告诉打麻将的人他被人偷袭,大伙立即拿起器械要去复仇。沈红说自己是护士,替年轻人包扎伤口,并打听郭斌与丁亚玲的关系。
耗子解读:
郭斌的第一个行踪就折射出官商勾结的社会弊病。同时,统领拆迁指挥部的郭斌养着闲杂打手一大堆,真乃“匪商”一个。那群闲杂打手大都是年轻人,当他们的同伙被人偷袭后,便拿着刀、棍、棒、铁锹喊着复仇的誓言出发了,兴奋、激情、欢喜之情写在他们脸上,好像去参加圣诞派对似的,活像一曲暴力的狂欢舞蹈。
沈红发现刘主席在她面前故意掩盖丈夫的行踪后,机巧地以护士身份先入为主地从受伤青年口中套出丈夫与丁亚玲的暧昧关系。猜测既成事实,沈红却以镇静面对,她内心的波澜在旁边电闸的火花上得到显现。

18
东明和沈红来到企业家联谊会找郭斌,不遇。服务台小姐说郭总可能喝醉了在16楼会议室休息,沈红让东明独自去看。她用自动烘干机吹手,之后发现墙壁上挂着和合集团董事长丁亚玲女士的照片(配事迹介绍),以及2002年1月24日县教委大楼爆破拆除的图片。
耗子解读:
沈红知道在那些所谓的老总休息室难免见到让人尴尬的情景,她选择回避一切可能损害她尊严的东西。
有人透露丁亚玲的照片是现实中的诗人翟永明。耗子在百度里搜索到这一张迷人的照片。评论界普遍认为翟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当年她出道便以独特奇诡的语言风格和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文坛,被欧阳江河赞为“东方最美丽的女人”。贾樟柯以“翟永明”来“冒充”沈红夫妻的第三者,是在质疑女权主义,还是在向影片中主动选择生活的女人们致敬?耗子倾向于后者。
据报道,2002年1月,为了清除三峡库区旧城,“三峡第一爆”锁定永安镇政府大楼、西坪火电厂、县教委大楼及县自来水公司大楼4处建筑。首爆永安镇政府大楼时在1月20日,但是贾樟柯却只选择了县教委大楼,难道不是他的“别有用心”?对于古城奉节而言,滔天洪水淹没的首先是2000年的璀璨文化;春宇们的辍学折射出来的教育问题难道不是动摇了奉节的发展根基?

19
沈红和王东明打的去东明宿舍,他们在宿舍旁的移民纪念碑的烂尾楼旁下车。一群孩子欢呼着冲向纪念碑。宿舍楼旁有数十人在搓麻将。东明在厨房炒菜,沈红喝完水又去饮水机灌水。东明叫她好好在奉节玩一玩,她说明日就去小三峡。沈红看到挨墙壁的绳索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钟表。
耗子解读:
聚众搓麻将是四川重庆一带的自然亚人文景观,而移民纪念碑烂尾楼就是相关官员的耻辱风景。那群懵懂的孩子哪里知道,这个设计为“華”字的移民纪念碑2000年开始修建,修到中途缺钱就停工了,和所有大城市里烂尾楼一样都是当地政府的耻辱柱(将人民的血汗钱堆成无数垃圾)。此外,三峡移民纪念碑更是对140万移民的亵渎和侮辱。贾樟柯说:“初到奉节的时候,看着江边的那座移民纪念碑,我觉得它和周围的一切都很不协调,就想让它飞走,所以,电影里,就让它像外星飞船那样飞走了。”于是,影片中纪念碑像神六一样升空了。愤怒的贾樟柯让全国老百姓的愤怒得到瞬间的释放。
扮演王东明的王宏伟是贾樟柯的御用男演员,在《小武》、《站台》中,他都是主角表演都很出色,这一次他作出了牺牲。据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放映会上说,原计划作为文物管理员的王东明是第三条线索(还有一条是丁亚玲),因为叙事的需要大部分情节被剪了。他在挖掘文物过程中不断地收集钟表,并将所有的时间都定在13时40分(?DVD看不清楚),因为在2002年1月20日13时40分,奉节永安镇政府办公大楼率先起爆,拉开了奉节旧城拆除的序幕。在王东明(贾樟柯)心中,在那一刻,奉节这个城市就死了。

20
沈红希望东明告诉她郭斌现在跟谁在一起,他说郭斌要忙于应酬领导和客户,说他们也一年不见。她责怪他包庇郭斌,他否认。她去拿手机时他又拨了郭斌电话,依然关机。她让他数一数郭斌给她留的最后一个电话号码,他发现只有七位,并说奉节早已升至八位。她说郭斌两年来从不和她谈感情的事,她只能坐在家里等他的电话,偶尔打电话知道她还活着就放心了。说话间,眼里早已闪动着泪花。
耗子解读:
沈红的眼泪并不影响她的尊严,她寂寞守候了两年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她希望自己死个明白。她希望东明看在朋友份上把实情说出来,但男人之间就喜欢玩互相包庇的游戏。

21
在三峡彩虹桥边的舞池里,人们在《潮湿的心》的旋律中起舞。沈红和东明在这里等待郭斌的出现。她说郭斌以前从来不跳舞现在跳乃逢场作戏,郭斌先否认后认同。沈红叫走,东明说等一下,他可能有什么事儿给绊住了,沈红问是丁亚玲的事吗?东明不置可否。这时彩虹桥的老总带来贵宾,让人将灯打开,大手一挥彩灯渐亮煞是好看。后沈红和东明坐车回东明的住处。
耗子解读:
“是什么淋湿了我的眼睛,看不清你远去的背影……”《潮湿的心》也是八九十年代非常流行的爱情歌曲。三明说奉节老是下雨,春宇告诉沈红这里经常是阴沉天气,三峡是潮湿的天气,人是潮湿的心情,正是沈红内心的写照。
即将破裂的婚姻像潮湿又闷热的天气,让沈红焦躁不安,因此她要不断地喝水,不断地擦汗,不断捉摸面对现实维护自尊的办法。丁亚玲只是一个欲望诱惑(金钱和身体)的符号,但郭斌的背叛呈现在沈红面前的却是无数人为郭斌有意无意的袒护和包庇。人被蒙蔽就是被当着傻子,“你侮辱我的人格,还侮辱我的智商”,谁都无法坦然面对。
国家投资两亿四千万,无数民工夜以继日的辛劳,成了彩虹桥老总的“杰作”;天堑变通途,成就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毛泽东)的梦想,也成就了一群匪商发财致富的梦想。

22
沈红在东明家里打瞌睡,醒来觉得闷热打开墙上的风扇,对着风扇拉动外衣让风吹凉自己。清晨,沈红将一件内衣挂在阳台,转身之后,身后的移民纪念碑像神六一样点火升空。
耗子解读:
一个不眠的夜晚,一个关系终生的决定;敞开胸襟,让自己更爽一点,焦灼的夜晚很快就会过去,做人何必为难自己。沈红挂出自己的内衣,意味着决定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移民纪念碑的升空蕴含的导演情绪,前面已经提及。而一个庞大建筑物的飞升无疑暗合了主人公的内心决断:她下了一个决心,一个压在她心里面的一个事情她有了决断。贾樟柯如是解释。

23
在一个狭窄的楼道口,王东明终于找到郭斌,夫妻见面。沈红不回应丈夫的解释和问话一句“我走了”就离开。郭斌开车追来。两人一前一后来到江边。路过一座未完工的大桥底下,桥上的人伴着电影《待到满山红叶时》插曲跳舞,在乱石旁边,两人也和着节拍起舞。沈红停下来之后告诉郭斌她已经喜欢上别人,决定和他离婚。然后两人头也不回向相反方向走远。
耗子解读:
见面就分手,这是一个大决定。一日夫妻百日恩,事先做好的决定见面难免心软。但沈红那份犹豫早已升空了。被人抛弃损害了尊严,维护尊严的最好办法就是先在口头上抛弃对方。正如《东邪西毒》的欧阳锋所说: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是先拒绝别人。于是,沈红对丈夫说:我喜欢上别人了。是谁,什么时候的事,于郭斌而言的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沈红用一个谎言挽回了自尊,同时也伤害抛弃她的丈夫的自尊。在电影《待到满山红叶时》中,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挽救了另一个濒临破裂的爱情故事,但在这里,即便“哥是川江长流水,妹是川江水上波”,从此也彼此相忘于江湖了。

24
沈红坐着森旅号客轮离开奉节去上海。导游正在介绍三峡和三峡工程,画面主体被船舱内的一只电视机占据,电视里依次出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峡截流等照片,沈红喝着矿泉水感伤地看着江水听着播音。导游解说道:今天,这里又因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而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三峡工程的建设,是我国几代国家领导人的理想,库区人民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里的水位,到了2006年5月1日,将升高到156.3米,您看到两岸的这些小房子,届时将全部淹没……”沈红故事结束。
耗子解读: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时代白帝城水域的风貌,给被流放的大诗人以温情的抚慰。而今天的三峡,让我们感到冰冷的绝望和感伤。156.3米,贾樟柯第三次告诉我们这个残酷的数据(全片共四次)。今天,存在于《三峡好人》里的大部分空间都已经被江水掩埋。那些曾经生活在两岸的小房子里的人们,此刻又在哪里?

25
(“糖”的字幕卡居中呈现)
韩三明站在云雾缭绕的江边,看着奔腾的江水和前进的客轮。在一个陈旧的大棚里,一个街头艺术团正给民工们表演,光头胖子声嘶力竭地演唱《酒干倘卖无》,并带动开心的民工们一起狂欢,三明也在其中。
耗子解读:
这是一场让人笑中流泪的场景。当年我看《搭错车》时,苏芮将《酒干倘卖无》的旋律演绎得催人泪下,后来我听到迪克牛仔的翻唱依然感觉很伤怀。“没有天那有地没有地那有家/没有家那有你没有你那有我/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贾樟柯将卑微小民的命运置身于天地之间,地不是肥沃的土地,而是奔腾的江水,家园已经失去,人将沦为漂泊的浮萍,我们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贾樟柯,也只有贾樟柯,将当下中国下层人民的普遍生存状态把握得如此致命。整个中国(影评人钭江明说China就是“拆哪”)都在大兴土木,旧的家园已经开始拆除,建好的高楼大厦都是商业中心和房奴们的住处,我们去哪里寻找安身落脚之处?传统的家庭体系和村落社会已经崩溃,大城市的传统根基早已被现代化的洪流淹没,农村、城乡交叉地带和中小县城正在遭遇新一轮的“农村包围城市”,“圈地运动”让无数家庭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住房,城市的诱惑也像磁铁一样聚集成庞大的打工群体。可以这样说,商业化的中国正在血洗传统的“家园”根基。正如德国汉学家顾彬所说,资本主义对欧洲人来说只是生活的一半,但对于中国人却成了生活的全部。
幸好有贾樟柯的独到体验和准确把握,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自己的缅怀和忧虑。他的作品中每个人几乎都像幽魂一样在游荡。在《小武》中,小武天天无聊地陪着妓女压马路,在拆拆建建的小镇上晃来晃去;在《站台》中,一群人坐着一辆大客车边走边唱讨生活,父母关系破裂的家只是偶尔落脚的客栈;在《任逍遥》中,赵巧巧被迫离家出来表演,无业少年小济和彬彬整日以骑摩托车兜风为乐;《世界》里那群闯入北京的打工仔,他们对爱情、对生活没有安全感,没有把握……所以,贾樟柯说,他拍的不是所谓的小人物或小群体,他在拍“大众的、最普遍的中国人的感受”。
此外,对于“烟酒茶糖”的问题,贾樟柯有清楚明了的解释:它们是计划经济时代维护人们幸福感觉和运转人际关系网络的东西。怀旧的贾樟柯用这样的方式传达自己所理解的农村人心中的幸福。

26
三明继续以拆楼房来等待麻幺妹。他和小马哥在洗澡时发现有人在何老板的房墙上写“拆”字,何老板愤怒地质问执行公务也该打个招呼不能欺人太甚。在到处写有“拆”字的楼房旁,何老板惆怅地走过。
耗子解读:
写一个“拆”字,然后画一个圈,这种“不打招呼”的执行公务,背后暗藏着权力机关的暴力行为。活了六七十岁的何老板应该已经见惯不惊了,但是他对这种“暴力”依然愤怒不已,他内心里渴望用暴力来制止暴力:“你莫看我老了,在奉节县混了几十年,烂朋友还是有的。”“烂朋友”就是小马哥那样的小混混,或者是黑社会势力。小民面对权力机构的压迫,只有求助于江湖道义。当然,何老板只是一时的愤怒而已。后来,他赖以活命的唐人阁客栈被拆除了,他在车辆穿梭的大桥下找到一个洞来安顿自己的“新家”,安度自己的晚年。

27
三明准备来拆中年妇女(老王妻子)住的楼房,她告诉她感冒了。三明问她的去向,她说自己准备去广东不能两夫妻在这里等死。有人在帮何老板拆下唐人阁客栈的招牌。
耗子解读:
老王妻子说,总要做个决定嘛!这句话她说得很自然,其实是贾樟柯的用意。他说:“我原本要写的是一个找寻的故事,写出来后发现,那其实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选择就是决定。沈红在找寻过程中决定与丈夫分手;后来三明决定和原妻复婚,决定下煤窑挣钱来赎回妻子;中年妇女在生存的危机面前决定南下广东。试问,被拆掉了住处的老王何去何从,难道有何老板一样“幸运”占个桥洞?

28
三明准备去上工,路上碰到小马哥。他给了三明大白兔糖吃并告诉他他们要去云阳摆平一个人,老板给每人50元钱。三明叫他小心并约好晚上一起吃饭。小马哥欣然应允并做了一个发哥似的姿势。小马哥在给同伙分糖时说兄弟们好好干斌哥不会亏待你们。
耗子解读:
斌哥,导演的意图就是让观众将他和郭斌划上等号。这个豢养打手的匪商,以称兄道弟和廉价的价钱来收买一帮年轻人的性命。50元呐,在小马哥嘴里不仅是大白兔奶糖的味道,还有50元收入刺激的兴奋感觉。不管是小马哥。还是车上的年轻人,看不出他们是要去玩命,一个个兴高采烈,又是一场暴力的狂欢派对。

29
三明去找麻老大,麻老大告诉他代信下宜昌去了但幺妹不能专门回来,让他等着她的船上奉节。晚上,三明点好酒菜等小马哥,许久不见打电话没人接听。旁边饭桌上坐着川剧中刘关张行头的人,“关羽”“张飞”自顾打电子(手机?)游戏,“刘备”木然地看着桌上的饭菜。次日,做工间隙,工友都看着房外的大雨。三明掏出手机拨打小马哥的电话,听到小马哥的手机铃声,便叫工友过来扒开发出铃声处的砖头。(第三次出现“三期水位线:156.3M”)三明默默地守在小马哥孤独的尸体旁,在记录小马哥招牌动作的照片像框前,三明为他点燃三只烟。三明让工友将尸体抬到船上,将其运走。
耗子解读:
麻老大的态度变得很友好,也接受了三明为他点烟。农村人容纳恩怨情仇的胸怀就是这样宽广。
刘关张的造型是小马哥心中情义的一个注脚。在电玩时代,桃园结义是如此的遥远,表面上的兄弟已经无法开怀畅饮促膝长谈了,停杯投箸不能食,玉盘珍馐也枉然。“刘备”是在缅怀两千年前的兄弟情谊,还是在等待小马哥的江湖道义复活?
小马哥为50元钱献出了生命,这是平凡人最大的代价和悲哀。小马哥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名字,他的江湖道义在金钱面前黯然失色。他的父母在哪里?三明要将他送去何方?鲜艳的被盖盖着他戛然而止的青春生命,默默守候他的灵魂的只有一个善良的外乡人。

30
三明去给住在桥洞里的何老板送房租,他告诉三明等他走后再去搬旧房剩余的东西。
耗子解读:
潮湿阴暗的桥洞将陪伴何老板度过余生,善良的老人将唐人阁客栈的招牌放在他的“新家”里。他摇着蒲扇,心如止水,曾经的愤怒早已化作对生活的一腔热情。三明回过头发现,奉节新城就在桥洞的背后,而桥洞下面,早已挤满了失去家园的难民。这是一种令人心酸的中国现实!

31
三明在去上工的路上看到很多准备外出打工的人群,中年妇女也在其中。她告诉三明他没有办法现在去广东。三明在拆楼时接到麻老大的电话,得知幺妹已经回来,马上冒雨去见她。在去的路上他碰到几个为去广州打工的送行的人。
耗子解读:
中年妇女问:要去上工啊?三明回答:去拆建行的楼。你不觉得三明的回答很有意思吗?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疯狂上涨的泡沫现状,中国到处在大兴土木,银行自然得承担了为虎作伥的不光彩角色;中国所有的银行都变成了“建设银行”。有人说,全中国人民半年不买楼,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将会全部倒闭,但这种设想很难实现。知道房地产发疯的人,都恨不得拆了银行的楼。
在影片中,各个地理空间担当各种角色:山西是失去爱情和婚姻的地方,也是煤矿工人的生命赌博场;上海是长江的终结处,也是情感的寄托;广东(广州、东莞)是打工者的去向;奉节代表着即将被淹没的家园;失去家园的人们或去山西,或去上海,或去广东,但不管漂向何方,和滞留在三峡的人一样永远都是寄居者。

32
三明终于见到阔别16年的前妻麻幺妹。幺妹让三明坐下并接过他的衣服晾起来。两人对面而坐,开始对话:
你饿不饿?要不给你买碗面吃?——不饿。
我孩子呢?——在南方打工。
这不就是南方吗?——在东莞,更南的南方。
你现在的老公对你好不好?——不算是老公,跟他跑船给我口饭吃。
你比以前黑多了。——也更老了
你现在好吗?——不好。
我对你那么好你都要跑——那时候还年轻,不懂事。——你都出月子了我妈都不让你干活养不住
你有老婆吗?——没有。
我给你介绍一个——不要,我只想看看孩子。
你连孩子一张照片都没有吗?——有,在船上。——带我去看看。
早不来晚不来为什么十几年了你才来找我?
麻幺妹带三明去船上。幺妹照顾病床上的老人饮食后,拿起女儿的照片端详良久。三明和船老板对坐饮酒吃菜。幺妹端菜到桌上,三明叫住正欲离开的幺妹,给船老板说他要把幺妹带走,老板说看幺妹的意见。三明恳求老板成全他们,老板说可以,但麻老大欠他三万元债务。三明让他等一年他给。然后久久注视着照片中的女儿。之后两人来到一栋废弃的楼房里,幺妹拿出一颗大白兔糖给三明,他拨开咬掉一半将剩下一半递给她吃。这时,他们身后远处的高楼在爆破声中轰然倒塌,他们站起来,他拥着她的肩。
耗子解读:
这可能算得上中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久别夫妻重逢场面。见面没有拥抱,说话没有痛哭流涕,但16年岁月沧桑尽在其中。
麻幺妹给三明晾衣服,问他饿不饿,关怀的是衣食问题;后来两人分吃一个糖——这才是糟糠夫妻啊!两个人像老夫老妻,说明三明一开始对她真的很“好”,而她打“懂事”起也一直把三明当着自己真正的丈夫,相隔千山万水,感情却与日俱增。在影片中,我们一直没有看到他们的女儿,最后三明也没有去东莞找女儿,实际上三明要寻找的是他和麻幺妹之间的感情纽带。当她说自己现在“不好”哽咽时,当她埋怨他“早不来晚不来”时,他知道那根纽带一直都拴在他俩身上(请注意:幺妹是用蹩脚普通话和三明说话的)。因此,后来他对船老板说他要把幺妹带走,而且当船老板提出三万元的还债要求时,三明果断地答应,随即拿起女儿的照片深情注视——是这根纽带让三明义无反顾地选择下煤窑挣钱赎回幺妹。
在这里,贾樟柯并非想针砭八十年代至今存在的拐卖妇女的社会弊病,他追问的是下层百姓活着的尊严问题。麻幺妹16年前被人贩子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韩三明,公安去解救时她死活要回家。于她而言,被人当着商品是一种耻辱,回家意味着尊严。但16年后,当她历经磨难才发现三明母子才是真正爱她的,三明那个家才有真正的温暖;她才明白有人疼爱的活着才是最大的尊严。即便是亲哥哥,也会变相十倍于当年的价格卖给别人,甚至连一纸婚姻证明也没有。16年前,公安的介入解救了幺妹,却毁坏了原本幸福的婚姻和家庭(公安有何权力宣判子女的归属?);16年后,麻幺妹和船老板“非法同居”,成为3万元的抵押品,公安为何不来解救?对于像麻幺妹这样的女人而言,解决她们的吃饭问题才是最紧迫的。
大白兔奶糖,这曾经是农村人最珍贵的记忆之一。在余华的《兄弟》中,大白兔奶糖就是宋钢和李光头两个异父异母兄弟情谊的见证,当我看到失去父亲的宋钢从老家带五颗大白兔来见李光头的情景时,感动得一塌糊涂。我们常说,生活像蜜糖一样甜,这是农村人的幸福生活标准。两个人能够在一起相濡以沫,生活就是幸福。任它外面的世界山崩地裂,他们依然波澜不惊。
在船上,三明恳求船老板那场戏,意味深长。三明叫声幺妹,幺妹犹豫了一下才回来,她知道他想说什么,但他还不知道三万元的障碍。她回转身站在外面把着窗户,两人中间隔着船老板和铁窗杆,意味着他们的复合并非反掌之事。

33
三明和老鬼等工友一起吃菜喝酒。三明告诉工友他明天就要回去挣钱了,工友们举杯团圆酒送行。老鬼问三明能不能帮忙找活路,三明说可以下黑煤窑,工友们听说一天可以挣200元,比起拆房子一天四五十元高多了,都愿意跟着三明走。三明说下煤窑很危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大家沉默了,默默的吸烟,吃菜、碰杯喝酒。次日清晨,三明和工友们带着行李出发了。三明回头发现,有人在两栋楼之间走钢丝。随即《林冲夜奔》的唱曲想起。三明和工友消失在镜头之外。剧终。
耗子解读:
在中国所有导演中,用镜头表现平静下面的潜流暗涌,贾樟柯绝对称得上是最牛B的一个。或者说,贾樟柯的表现方法与中国下层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契合得丝丝入扣。中国人头上过去有三座大山,现在又有新三座大山,底层百姓更是忍辱负重。因为经历太多的压迫,经历太多的天灾人祸,当困境突如其来,当面对生死抉择,他们总是能处变不惊心如止水。但是,在隐忍的平静之下,内心的波澜壮阔一点也不逊于呼天抢地歇斯底里。贾樟柯的镜头,从来都是如此平静而安详。当小武被人铐在大街上时,当彬彬拿着乙肝通知单面对从军梦破灭时,当《站台》中的三明面对煤窑的生死契约时,当《世界》中的三明来处理二姑娘的丧事时,当沈红决定与丈夫离婚时,当工友们听说下煤窑其实就是提着脑袋干活时,所有人毫不例外选择了平静和沉默。
但是,正如过去的长江三峡,它的险峻之美就在于看起来风平浪静,江面下却是暗涌滔滔。贾樟柯镜头下人物平静的心湖下也都是波涛汹涌。为了生存,老鬼等工友必须选择下黑煤窑,即便是生死。接下来的这个夜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艰难的,面对没有选择的选择,除了沉默,就是默默地抽烟,喝酒,生死相依的兄弟们互相鼓励,互相祈祷。当镜头逐一摇过一张张赤膊工友平静的面孔时,我们分明感到这一杯团圆酒是如此的悲壮!
对于最后那个超现实的镜头,贾樟柯如此解释:“最后走纲丝,云中漫步,我觉得虽然前路坎坷渺茫,或者说虽然前路很危险,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走下去,我觉得虽然很危险,但是要走下去,所以同时也很浪漫。”除了“浪漫”是艺术家的事情,我同意贾樟柯深刻的阐释。
“望家乡山遥水遥/但则见白云飘渺/老萱堂恐丧了/哎呀呀劬劳/娇妻儿无依靠/哎呀呀悲嚎!/叹英雄/叹英雄气恨怎消?”雪夜中的豹子头林冲,寂静的山神庙,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想到自己的老娘和娇妻弱子,纵使是英雄豪杰,也一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当他把仇敌陆谦等人杀死之后,也断了回朝廷的退路,被逼上梁山实在乃无奈之举。此刻,这一群和三明奔向地下煤窑的民工们,不一样也背井离乡抛妻别子?苍天无眼,英雄就这样走上末路了。

 8 ) 俺挺三峡好人

首先,如果我能颁奖的话,我一定把最佳娱乐奖颁给那个在电影里唱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的小孩子,他光着上身,撕心裂肺的对着空气唱着,犹如无人之境的状态真的让我笑翻了,是我这几天笑得最开心的一次,当然,那个为民工兄弟唱酒干尚卖无的光头也很搞笑。

除了这些贾樟柯常用的化烂到大街的流行歌曲为神奇的手段外(比如小武中的心雨,任逍遥中的任逍遥),林强的电子乐也很好的烘托了气氛,从有点厚重有点悲凉的背景乐曲中,影片就从渡船上的一张张各式表情的人脸开始。贾还是不紧不慢的叙述,或者对于人物周围的坏境更是一种长久的注视,从世界开始,贾开始喜欢玩一些有灵气的剪接和时空间离的效果,比如那个两个故事衔接的飞碟,比如在夜间突然亮灯的大桥,比如赵涛在黑夜的阳台上一转身,背后巨大的未名物点火起飞,比如片尾韩三明伫立望着的走钢丝的人。这些东西让原本直白平淡的故事泵出跳跃的火花。

贾是用这客观的眼光来看三峡的拆迁,客观中又带着很无奈的主观,比如拆迁的腐败,国有资产的变卖,他都借着小百姓的口中说出了天下人都心知肚明的道理,却又无法得到改变的,只能成为无奈的耍耍嘴皮子,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就像那个丈夫公伤的妻子最后一个人去广东打工,她平静对韩三明说总要做个决定,总不能留在这里两个人都等死。其实我觉得这个片子够尖锐,但是也许现在真的是民众需要的不是启蒙而是道路,政府已经司空见怪了,无耻无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生活还是得继续。

于是赵涛离开了他的丈夫,韩三明重新找回了妻子,尽管他要回黑煤矿打工来挣3W块钱来赎他的妻子,而这个3W块钱的过程中他能否活着还是个问题。可是至少他得这样做,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团圆生活在一起更重要的,可是我们的现实却如此残酷。

其实,我最喜欢韩三明在小馆子里等小马哥的时候,镜头移到了隔壁一桌,几个画着脸穿道具的搞川剧的在那边各自专心致志地玩PSP的镜头,笑死了。贾真是一个生活的观察者。我喜欢看这样的电影。

 短评

因为中国的这种超现实社会状态不适用镜头能捕捉的...

7分钟前
  • hitlike
  • 较差

片中韩三明留的手机号是真的,在微信里能搜到他

8分钟前
  • DingXiyang
  • 力荐

拓展了我的华语电影认知疆域(真是太容易拓展了)。具象的自然生态和抽象的社会生态,仿佛在那个十元特写的近远景中得到了缝合;关乎民族的纵深感,在一次次不经意的横摇中时隐时现;家庭关系名存实亡的因果之问,在两场寻觅中得到了自然又丰富的解答。在三峡汇入了更上游(郭斌)与更下游(麻幺妹)的人们、“烟酒茶”和唯一出字幕时未入画的“糖”,种种有所指引的寓意化设计都透着一种自知刻意的可爱。超现实段落丝毫不让人出戏,大概因为魔幻的语境,从那时候便已悄然而立了。

9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几年以后回想,觉得是一部平平的电影。

1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拍得太好了!贾樟柯可不止简简单单什么反应中国现实和底层艰辛,这部意外之作在表达对于生活的荒诞、无常和悖谬的思考以及自身电影诗学(美学)的突围与超越上有着极大地野心。基于贾对于构图以及景深更为本质的理解,导演从容不迫的用这些电影语言里最为基本的技法叙述了一个平淡却不乏味的故事。

19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力荐

两岸猿声啼不住 你我已隔万重山

2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贾樟柯导演功力最强片,几乎没有瑕疵。时间必将证明。

24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我觉得斌斌老婆喜欢上的人就是斌斌的战友…

28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贾樟柯试图寻找一种风格,他试图表现一种文化探索、社会秩序和历史的诗意。他从历史高度去质疑政策之下的意愿回归,表达对历史的深刻的怀恋和对底层社会生活的反思。长镜头的铺设一贯的朴素,烟、酒、茶、糖恰好串联生活的荒诞和历史的无常,而people多么善良和易欺啊! 8.5

2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韩三明:“自己的事 哪能忘呐”

30分钟前
  • Q。
  • 推荐

贾樟柯这辈子不会拍出比《小武》,比《三峡好人》更好的片子了吧,这两部片子基本在贾樟柯努力的方向上做到了极致

3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推荐

失去妻子的人苦苦寻找妻子却空手而归,有妻子的人却有意无意躲着妻子。人最大的矛盾,就是你想要的,却得不到;能得到的,却不想要。

3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家乡酒认不来哥哥,陈年茶表明爱已过期;芒果烟交一个江湖兄弟,大白兔换一对“忘年”夫妻。上建奇怪建筑,下挖古墓遗迹,文管局那么多的钟表,两千年的历史却只留存于纸币。浪奔浪流的时代,《好人一生平安》就是笑话;金钱至上的社会,《两只蝴蝶》结局注定分离。立于故土思故土,愤恨难消;站在家乡望家乡,山遥水遥……

39分钟前
  • 🔥死亡之翼(+3
  • 力荐

沈红等了男人两年,见面却只好淡淡说了句我喜欢别人了;三明等了女人十六年,重逢也只是蹦了句你比以前更黑了。三峡不断标注的水位线浇灭了一个女人的冀望,重燃了一个男人的期望。喝你放了经年的茶,喂我一块藏了许久的糖,历史变迁的背景下,半世爱恨化作一缕芒果烟、一杯团圆酒,被定格在了纸币上。

41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千年奉节沉水底,三峡移民塔升空。“中国现在最大的现实主义就是超现实”——贾科长

43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依然是原生态演员,不过看过了贾的之前几部后,会对这种演员使用方式产生一点疑虑。有时候明显看得出来那些业余演员是在“演”戏,这与使用他们的初衷是不相符的。韩三明在这里的感觉比在《站台》里的感觉差了不少。但我还是无法掩饰对这种平静叙事风格的喜爱。

47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还行

贾樟柯是中国导演里最好的DJ,“周杰伦、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好人一生平安、上海滩”间接参与了一部金狮奖影片。

49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不要以为你是大学生你就不是“三峡好人”,不要以为你是白领你就不是“三峡好人”,不要以为你是所谓的“精英”你就不是“三峡好人

50分钟前
  • 浪味仙
  • 推荐

小马哥的烟里吞吐着江湖,韩三明的杯中斟满了团圆。茶香四溢却只能品出苦涩,奶糖入口竟然尝不到甘甜。那边挖古墓,这边搞拆迁,是不是昨天永远比今天更值钱。那边是飞碟,这边是火箭,会不会现实永远比虚构更魔幻。浪奔浪流,是喜是忧,江水淹没的是一代人的变迁。我们都太念旧,所以我们看不见明天。

53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三明的电话是真的。

56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