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雄2013

动作片英国2013

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马克·斯特朗,安德丽娅·赖斯伯勒,约翰尼·哈里斯,丹尼尔·梅斯,大卫·莫瑞瑟,彼得·穆兰,丹尼尔·卡卢亚,鲁斯·西恩,杰森·弗莱明,伊莱耶斯·加贝尔,罗伯特·波特尔,杰森·马扎,史蒂夫·奥拉姆,凯茜·墨菲

导演:伊兰·克里维

播放地址

 剧照

双雄2013 剧照 NO.1双雄2013 剧照 NO.2双雄2013 剧照 NO.3双雄2013 剧照 NO.4双雄2013 剧照 NO.5双雄2013 剧照 NO.6双雄2013 剧照 NO.13双雄2013 剧照 NO.14双雄2013 剧照 NO.15双雄2013 剧照 NO.16双雄2013 剧照 NO.17双雄2013 剧照 NO.18双雄2013 剧照 NO.19双雄201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6

详细剧情

  夜深人静的英国伦敦,狡猾精明的犯罪分子雅克布·斯特恩伍德(马克·斯特朗 Mark Strong 饰)带领手下洗劫位于中心地带的银行。事成之后,他与手下驾驶摩托逃离现场,而勇猛果敢的警察麦克斯·莱温斯基(詹姆斯·麦卡沃伊 James McAvoy 饰)只身追赶,厮打过程中他被雅可布射中腿部,追捕以失败告终。三年后,藏身冰岛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雅可布接到一通电话,他的儿子卢恩(伊莱耶斯·加贝尔 Elyes Gabel 饰)被枪射中倒毙伦敦机场。  经勘查发现,射杀卢恩的与当年伤及麦克斯的系同一把枪。爱子之死,促使雅可布冒险回到伦敦,而他与老对手麦克斯将展开久违的对决……

 长篇影评

 1 ) 数风流人物,还看F1赛场

我有个与众不同的爱好,喜欢翻好评片的差评看,往往能发现特别犀利或无厘头的观点。不过《极速风流》的口碑如此一边倒,豆瓣上居然一篇一星影评也找不出,甚至二星也没有。保底的那些三星,也是不吝啬溢美之词,大赞特赞之余说几句小遗憾。如果说有什么比较统一的槽点,也就剩下国内译名这一项,“极速风流”没有原名“Rush”那么干脆、原始、生猛、酷爆。更有人分析,“极速”一词烂大街,而“风流”提醒着亨特御女无数的私生活,弱化了低调谦和的劳达,进而推算出“片商突出人气更高的锤哥”的商业计谋。

我承认,国产译名干过很多傻缺的事,但这一次,我对《极速风流》这个译法充满好感,而前述的阴谋论就跟吃酒酿圆子可以补充胶原蛋白一样扯淡。但凡认真看过影片,都不会有这样的误解。风流一词,应当是“数风流人物,还看F1赛场”的意思。善于眉目传情,全裸把妹的亨特固然风流无匹,专精于技术意志坚定从不冒险的劳达,又何尝不是传世风流人物。

更何况,F1赛车(顺便一提片中的赛车是F3改造的,但就像《极品飞车》的那些套壳豪车,做得天衣无缝,完全能同时取悦F1车迷和动作片影迷)这项运动,本就自带风流倜傥、唯我独尊的光环属性。赛手戴上头盔,挤进狭窄的车身,握紧方向盘,与这架凝聚了顶尖科技的机器融为一体,以超过的300英里的时速风驰电掣,追求速度的极致之美。每一次竞速,除了技艺、胆量与运势的比拼,更是赌上性命的生死之弈,一次次在大众的注视下以身犯险,与死神玩近身搏斗游戏,除了吸引异性青睐,更令对手惺惺相惜,互相成全心灵,如此豪杰,还是双雄,难道不足以称一声风流?《极速风流》译名,不但信达雅兼备,更捕捉和烘托出整个故事的神采所在。

影片最吸引眼球之处,当属在大银幕上淋漓尽致地释放F1这项运动的魅力。神奇的是,编剧皮特·摩根撰写的剧本初稿中,并没有安排任何赛车场景,所有的竞赛就发生在两名主角的个性冲突之间。我很想看看那一稿的剧本,那一定很像导演朗·霍华德和摩根合作的前一部作品《福斯特对话尼克松》,同样是精彩的双雄棋逢敌手戏,顶尖高手在对对手的尊重下认清自己为何而战,并充分激发出体内的潜能,多么激动人心的主题。增加赛场上的真车实战,也许是摩根不满足于自我重复吧。

此片近期国内上映,宣发机器轰隆隆,两主角的传记文章在各种新闻通稿出现太多,不再赘述。结尾处的短短数秒交替出现的演员与本尊,让人赞佩演员还原度之高。而一些评论所抱怨的,双雄对峙中较明显的“厚亨薄劳”之意,也有比较合理的解释。劳达至今仍活跃在车坛和大众媒体的关注下,并且他精于算计和效率至上的工作方式缺乏戏剧噱头;而亨特在1993年已经辞世,事实考证的不确定赋予主创更大的创作空间,他那花天酒地、纵情狂欢的生活方式,也更具猎奇和戏剧性。传说拉塞尔·克劳曾要在本片出演著名的英国演员理查德·伯顿。伯顿跟这戏有什么渊源?历史上的亨特曾经以一百万美元价格把老婆卖给他,哇喔。

亨特和劳达,两种类型的天才,硬币的两面,天平的两端,世界的两极,不可思议地在F1的竞技场上达成了心灵默契。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觉得用基情来形容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真是恶俗而肤浅。他们之间的是在基情占领银幕之前,存在过的那种纯粹的雄性之间的情感脉动,让人感受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盗贼片或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黑帮片中那种久违的当代江湖豪侠遥相守望之意。整部电影讲的是两个男人的抗争,其核心则表现了两种生存方式的冲撞。无论你属于、认同或倾慕亨特还是劳达,都能在找到自己的精神偶像之余,对对立的一方同样心怀敬佩。影片塑造人物之娴熟和讨喜,是它“零差评”的核心原因——任何电影总会有短板,可如果我们已经爱死了它的主角,其他缺陷都是微不足道的了。

影片的赛车场面足够媲美任何一流的动作电影,而且并非单纯的炫耀视觉和音响效果。第一场比赛前投下的不详阴云,为其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阴郁而驱之不散的情绪,拍出了宿命的真意。压轴的富士赛道一役大雨倾盆,引擎咆哮,轮胎冒烟,为两人的决战添上一抹末世气氛,那是玉石俱焚或浴火重生的巅峰较量,在汉斯·季默火力全开的配乐轰炸,诠释了顶级体育竞技片的无穷感染力。鉴于《极速风流》的震撼级视听效果,建议去影院二刷,只有大银幕的体验,才配得上这部史上最强的赛车电影。

 2 ) 人生两面

        很多时候,一个电影的中文译名没整对还是误导性很强的,比如小时候听说《一夜风流》这部电影,我一直以为是那种令人掩面的电影,后来才知道是部神经喜剧。而当我前段时间听到一部名为《极速风流》的电影即将上映,看到主演又有锤哥这般俊朗英俊的人物,顿时觉得这难道是部F1题材的“暮光之城”?烂片预期度很高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当本片以高口碑火起来的时候,我是一阵惊诧,卧槽,“风流”的片子还有好?看了影片,也感到一阵热血澎湃,这其实是一部很爷们的电影,一部赛车电影,一部充满了精神感染力的电影。

        对F1赛车比赛,我并不热衷,始终没觉得看着一堆车子绕圈有啥意思,不过在竞技体育中,热门项目都会有双雄争霸的故事流传。比如,足球界梅西和C罗的竞争,我们可以发现大家围绕他们间咀嚼和争论的不光有球技,往往还有性格,生活方式等种种元素。而在《极速风流》中,我们也看到两位高手间的明争暗斗,风流率性的James和严谨专注的Niki。有趣的是,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也感到奇怪,为什么对于James,我在心中刻画他形象的时候,更多注意到的是他生活中的风流,而对Niki,更多注意到他对赛车运动的专注与坚韧。然而,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惯性思维,而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体育运动员,在赛场之外,人们对其惹麻烦或是非主流价值观的行为往往更加关注,并对其无限放大。于是,我们看到导演也很会把握观众心理,一上来就是James简单几下即可勾女的场面,人物特点顿时跃然屏幕。而对于Niki,他那跟James比起来就带着口音的英语,木讷的态度形象,但是关注细节和自信的言行,让他一种为赛车而活的特点也马上在观众心中扎根,必须说,霍华德的开场部分拍的漂亮。

        在所谓粉丝和黑子眼中,同样人的特点往往被解读成两个截然相反的指向,我不免又想起了足球中C罗的“真性情/狂妄”,梅西的“低调/虚伪”,大家往往喜好先行,解读在后,这方面不能指望太多客观。而霍华德却在这部影片中微妙的把握着对人物解读上的平衡,这部影片并未试图整出一部史诗般的传记,而是聚焦于两人贴身竞争的赛季。James在影片快结束时,与Niki的对话才道出了他的人生观,赛车只是通往自由生活的途径而已,事业丰收后,理当享尽美酒美女。所以,James在片中大部分时间显得像个聪明的学生,但是并不用功,却足以凭借天赋取得好成绩。他似乎也乐于向大家展示自己凭借五六分力气,就能取得十分荣耀的形象,在任何领域,天赋异禀似乎总是比刻苦流汗更令人艳羡和赞叹。然而,就像你在学校里,感叹自己为啥天天上晚自习,还不如每天上课都在睡觉的家伙考分高时,或许只是你没有看到他在人们视线外熬夜做题的身影。James外表是率性的,不在乎他人看法的,但是他的内心又是敏感的,好胜的,于是,片中,当他可能无车可开时,他的那种不甘也表现的十分充分,他需要赢,需要处于聚光灯下,为此他可以投入自己全部的身心。James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不掩饰,直率的表达,面对婚变也可以痛苦的争取,又坦然面对,面对Niki受到记者的挑衅,他也为对手出头,只因为他深深理解一个赛车手的自尊。

        当Niki操着一口德语时,这个奥地利人似乎就自然的被观众贴上大家对德国人的印象了,一定是一个执着专注的家伙。与James不同,赛车,或者说赛车场上的荣耀就是他的生命,他认真仔细的与团队改善着赛车和驾驶技术,认真准备每一场比赛的种种细节,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专业,专注,这样的人,往往凭借着经验和细节的把握,会形成一种另他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专业领域的直觉。他渴望的是一点点的建立自己赛车场上的荣耀,而James则更喜欢大场面的胜利,于是在那场惨剧发生前的关于是否取消比赛的争论中,霍华德将两人的性格特点作了一次精彩的碰撞,这种碰撞看起来不及赛场内外两人的挑衅和冷嘲热讽来的刺激,但是却为后面的剧情发展作了最好的铺垫。Niki遇上了自己预言的危险,让人为其专业和直觉再一次敬佩之余,也感叹这残酷的宿命。而赛前的争执,也让Niki对James彼此间复杂的情感来的更令人信服,在生死线上挣扎之时,Niki眼睁睁的看着James蚕食着自己征服的领地,Niki对James的恨,James对Niki的自责同时产生。于是,我们看到Niki奇迹般的回到赛车场,交织着对荣耀的渴望和向James复仇的冲动,Niki复出后表现出更多的刻薄和偏执,而James面对挑衅的忍让和压制都让影片后续处于一种不断蓄积能量,抓人心魄的节奏。终于,影片在日本走向高潮,有些戏剧性的结果,让Niki和James各取所需,对于Niki来说,一时成败并不是终结,而是他继续在赛车领域探索的开始,而在现实中,他也确实继续在赛车领域拼搏,并在退役后又复出,再夺冠军。据说他确实脾气不太好,对他为人处世的评价也比较复杂,这也难怪,他专业角度的性格特点带入到生活和事业中,难免产生些让共处者难受的表现。不过,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Niki的特性也更让我欣赏,或者说感到更现实和入世,他坚持专注,坚忍不拔,而且活的够长啊。我们都知道,James的事业顶峰也就是片中展示的赛季,之后走向了一个迅速下坠的事业曲线,甚至一度生活窘迫,好在慢慢走上正轨,不过很可惜早早离开人世。或许在我更年轻的时候,会更推崇James洒脱自由的生活方式,然而社会的经历往往会让你感觉Niki的路更加扎实,可能效仿,虽然达到他那样的高度的也只是绝少数。

        我突然也想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注意到James的更多是自由风流,注意到Niki的更多是专注执着,或许正是因为我们精神上常常羡慕James的生活方式,现实中往往踏着追求Niki般事业轨迹的步伐,James和Niki代表的也正是现实中都能激起人们共鸣的生活态度,而赛车场作为一个展现的舞台,让这种共鸣更加动人心魄。朗•霍华德的导演和二位主演的表演都非常成功,整部影片总是不断激起些勾人情绪的小高潮,节奏虽然没有F1赛车般快,却一直牵着你的神经往前走,整部影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好看!似乎没有表现什么深度,实际上也并没专注于刻画太多F1赛事本身的专业细节,但是娱乐性很强的同时,又给你的心中一些振奋和余味,商业电影们,理当向本片看齐。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item/8600fb89549ffeded0f8cd6d

 3 ) 冰与火之歌

    《极速风流》这个劣质的片名真是令人生厌,因为此片内在的厚重与力量又岂是这个肤浅浮躁的片名可以概括的。朗霍华德这几年缺乏足够分量的作品来延续以往的辉煌,但是毫无疑问今年的《Rush》为他的创作生涯又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速度、激情、勇敢、毁灭、梦想、荣誉、尊重,在《rush》中均化作赛车一阵厚重的轰鸣声,一骑绝尘。
 
  赛车这项激烈的运动,代表了人类竞技速度的极限,这种极致也伴随着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影片《rush》选择了经典的双雄模式来演绎一段F1往事,朗霍华德的独到便是在激烈夺目的视觉表象之下,能给你非常工整的揭开表象之下心灵的真实状态,不论是《阿波罗十三号》还是《美丽心灵》均是经典的朗霍华德电影范本,《rush》继承了朗霍华德作品的精髓,一方面非常完美规范得完成了叙事,一方面非常工整细致得完成了内在的升华,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电影,这样的电影工匠级别的作品,完美得几乎无可挑剔。
 
  说到朗霍华德,他的电影比较像《rush》中Niki给我的感觉,首先是精密理性的头脑,然后是持之以恒的完美主义追求,稳扎稳打,中规中矩,但是几乎让人无懈可击。影片双雄之二James完全是Niki的反面,花花公子、浪荡儿..都可以成为他的称号,他不爱守规矩,用你能看得到的炽热与冲劲去生活,去比赛,相对于Niki的理性和稳重,James显示出的是火一样高调夺目,这两种性格本该是水火不容,但是最终他们形成为了超越友谊的一种纽带互存关系,他们永远是对手,但也是超越生死的一种知己。本片说是两人在赛道上的竞争,不如说是两人心灵的斗争,虽然表象上我们看到的是两人在赛道上你追我赶的搏斗,但是在感知上,本片给人的感觉是两种人生态度和处事精神之间的对比与博弈。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两人的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勇敢、坚持和对胜利傲人的信念,所以在最后一起面对生死与毁灭的时候,他们能够做到惺惺相惜。
 
  充满激情的极速竞技加上两个真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此片没有任何 理由不让人心绪澎湃,它不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男子间亲密无间的作战精神,它应该是那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之后又均深谙“冯唐易老李广难留”而惺惺相惜的两段完全不同的生命轴线。对于这两种人生态度与处事精神的比较和博弈,本片的聪明之处便是没有给出高下之判,而是以一种宽慰欣赏的态度告诉大家正视这两种生命轴线是无高下的,是并存的,是一样绚烂夺目的精彩。这样价值观和生命相悖的双雄,最终相敬,相惜,让人认识到生命的多样与可贵,也为他们那种超越的友谊的相知而感到由衷的动容。
 
  整部影片的叙事和节奏处理均非常的工整细致,不落俗套的用最具娱乐性和观赏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比较主流但是又不那么平常的传奇故事。按郎霍华德以往的作品,应该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经营剧本,本片的剧本应该算得上优秀,基于真实故事的改编,没有把叙事停留在表面,在深层次的挖掘出了故事背后真真令人动容的内涵所在,这是最难得的。影片叙事没有拖泥带水的地方,也没有轻易的放过任何可以加强剧力的铺垫和细节,虽然是类似于传记的七十年代故事,但是本片的剪辑和镜头表现手段却非常的锐利和现代,让这个四十多年前的故事焕然一新,在今天仍旧可以让人大呼精神,大感动容。影片最后不是以下结论的形式做道德评价,而是以宽容平和的方式一起呈现(赞美)了这两种完全相悖的生命轴线,让人看到不同生命之间的精彩与可贵、可敬。此外难能可贵的事,此片男人戏之间的激烈与硬派,让此片看不到太多的主流价值说教的痕迹(朗霍华德之前电影的惯例)。朗霍华德的深厚的电影功力得到再一次的展现,不论是叙事、节奏还是电影内核,他均体现了一个好莱坞工匠级别导演的严谨、规范和认真,从演员选角上与真人的相似度极高这些细枝末节,到整部影片的叙事上的酣畅淋漓、节奏上的稳扎稳打,他对《rush》工整的打磨,细致严谨的经营,体现的正是一种传统老式好莱坞电影的精良与圆润。

    在极限的速度之上,在死神的视线之中,两个迥然不同的勇士由年轻时互相的傲慢转为互相的惺惺相惜,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生命轴线由互斥转为并存,影片便完成了它最终极的使命。君子之交淡如水,英雄与英雄之间不需要虚假的友谊,互相的尊敬欣赏,便是对互相之间最大的褒奖,从James为Niki暴打记者时起,从Niki对James去世表示出伤心时期,两人身上的传奇故事体现的便不仅仅是伟大的竞技精神了,而是一种在人类漫长历史中从未消逝过的精神。

 4 ) 强力推荐——赛场风云,双雄传记

       1、观影感受
      
       《极速风流》(英文名:RUSH)根据奥地利F1赛车手尼基•劳达和英国赛车手詹姆斯•亨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互相竞 争、巅峰对决的真实故事改编,由朗•霍华德执导,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丹尼尔•布鲁赫主演,甚是精彩!
       
       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赛车竞技的传记影片。影片一开篇,那马达的轰鸣带来的震动感,就给人带来血脉喷张的感觉。多场竞技场面精彩绝伦,虽然只是2D,那风驰电掣的速度感,雨中飙车的刺激以及血淋淋的撞击场面,具有非常强烈的画面感和视听冲击。
       如果仅仅只是视听效果出彩,那就远远低估了这部作品。该片是导演朗•霍华德与金牌编剧皮特•摩根继《对话尼克松》之后的第二次合作。霍华德巧妙地突出了影片的戏剧性,很好的讲述了两个传奇的车手的传奇故事。节奏明快,冲突强烈,注重细节,细细回味,剧中的一个个小情节都有其用意。

       2、真实的人物
       
       詹姆斯•亨特, 1976年F1世界冠军,一头金色长发,帅气性感。驾驶风格激进、冒险、速度超快、不计后果,一如他不羁的性格。私生活混乱,相传有5000个性伴侣。78年退役,成为BBC的体育评论员,45岁时因心脏病过世。
       尼基•劳达,1975、1977、1984年三都获得F1世界冠军。出生于奥地利富商家庭,不顾家庭反对毅然走上赛车的道路。在获得了第三个世界冠军之后,曾担任过两年的美洲虎车队经理。在商界,尼基•劳达是劳达航空的创始人,同时也是Niki航空公司的创始人。

        3、所谓对手
       
       《极速风流》是一部很有深度的传记电影。尼基和詹姆斯在赛场是对手,外界常把他们放在对立面炒作噱头,他们也经常互称“混蛋”,为了打败对方甚至不惜拼命。但在内心深处,他们惺惺相惜,彼此敬重,赛场的较量也是堂堂正正。识英雄,重英雄,很男人。
         
        第一次较量实在F3方程式比赛中,籍籍无名的尼基与风头十足的詹姆斯相遇,尼基一路领先,詹姆斯靠冒险抢位,将尼基挤出赛道,抢走冠军,两人结下梁子。
        尼基舍弃了在低等级赛事上递进的常规路,靠贷款以及在调整赛车性能方面表现出来的过人才能,进入了F1方程式比赛,甚至加盟了显赫的法拉利车队。已晋级F2的詹姆斯受其影响,不惜倾家荡产,不要赞助,也挺进了F1赛事。经过几轮比拼,车辆条件相差甚远,尼基远远领先于詹姆斯,直至詹姆斯设法进入了旗鼓相当的迈凯轮车队。在76年的F1系列赛中,两人你追我赶,在第十场的“绿色地狱”,就恶劣天气是否应该取消比赛,两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如詹姆斯所愿比赛照旧,尼基在比赛中发生事故,受了严重的烧伤,此时詹姆斯也受到很大的触动。四十多天后,尼基忍着剧痛重返赛场,并取得了赛段的第四名,赢得了所有人的致敬,当然也包括詹姆斯。
        当采访中有记者故意一次又一次以尼基被毁容的脸是否会影响婚姻等问题激怒尼基后。目睹采访的詹姆斯暗地将无良记者狠狠揍了一顿,实在大快人心。尼基仍然是风头最劲的卫冕冠军,詹姆斯是极有望冲金的种子选手,两人在采访中各自较劲,心底却是对对方的欣赏和尊重,还有默默关注。
       
       后来赢得比赛后,两人在意大利相遇,尼基的一番话让我很动容“别把生命中的敌人当成一种诅咒,这也是上天的一种恩赐,智者从敌人身上学到的,远比愚者从朋友身上学到的还要多。”

       4、演员的演绎
       
       片尾看到真实的人物合影,与剧中的演员真的很像,不仅形似,神也很似。一来感叹詹姆斯是真帅,阳光的金发帅哥,跟克里斯有的一拼;一来感叹化妆真的很赞,丹尼尔那么一个帅哥,戴了假牙套以后跟尼基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后面毁容以后的样子也是和本尊很像。
        两个演员都演得非常棒。双雄对决的对手戏很多,火花四射,你来我往,不同性格的两个人各不相让、各自精彩,不禁赞叹剧本棒,演员表现力强。
       
      克里斯 改变了在漫威电影中相对单一的正派的英雄形象,将这个好胜心强、个性张扬、具有极好的赛车天赋、不羁的花花公子演得有血有肉,很有层次感。詹姆斯是很冒险,但并不代表他不惧怕死亡,越是要紧危险性越大的比赛,他越容易出现赛前呕吐的状况。詹姆斯热爱赛车,但他酗酒、嗑药、赛前还可以肆无忌惮地玩女人;他自我,一意孤行,却又有好人缘……然而,克里斯就是有办法让人物的矛盾性变得很真实。
       
       丹尼尔精准地演出了日耳曼人的刻板、严谨、理智、一丝不苟、对技术无止尽的追求、超常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喜欢他在调节赛车性能时表现出来的果断、自信;在与女友结婚前的一番很理科男的表白;受重伤后一边看比赛直播一边承受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痛苦进行治疗等片段。德国籍的背景无论从语言还是从性格特征的把握上,都给丹尼尔的表演带来了优势。作为理工生,无论是尼基这个人物还是丹尼尔的表演都给我很强的共鸣和认同感。当然打动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更多的业内人士,丹尼尔凭尼基一角获得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评论家选择电影等五个重要电影奖的最佳男配角提名。其实,我很纳闷,从影片的第一人称、戏份,以及人物最后的发展来说,都觉得这是双男主戏,如果一定要比较,尼基才是男一号。好吧,也许是因为锤哥名气更大,所以被压了番位。

        5、写在最后
        
       这部片子在F1业内人士给予该片高度评价,它在由真实的车手、领队和车队大佬组成的“评审团”中得到了起立喝彩的待遇。
        
       看到猫眼的排片,着实有点虐。这部2013年的优秀作品好不容易于2015年引进中国,真希望有更多的观众能关注到它,真的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片子。无论是喜欢视听享受的你,还是喜欢好故事的你,相信我,《极速风流》值得拥有。

 5 ) 最好的对手

对豆瓣现存中文译名不甚满意,还是用之前的《冲刺》吧。片子说的是F1黄金70年代的一对宿敌尼基·劳达和詹姆斯·亨特的故事,从两人最开始征战F3的初识说到1976年那一个戏剧性的赛季结束。平时不看F1的影迷大可不用担心自己会无法融入电影的情绪——本片的黄金传记编剧彼得·摩根(其他作品:《福斯特对话尼克松》、《女王》)自己也不看F1呢。电影的重点是对两位性格迥异车手形象的刻画,并没有枯燥乏味地一直展示跑圈、争冠的过程。而两个人碰撞出的火花,正如导演朗·霍华德自己说的一样,“劳达和亨特的竞争关系如此戏剧化,假如不是真的发生过,真的很难让人相信!”

电影一开始的段落在终极预告片中有出现,亨特跟人打架受了点轻伤赤脚跑到医院,还不忘勾引漂亮的小护士。快节奏地几个镜头三言两语带过两个人的身世,其实观众也就需要这么些信息:亨特是个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沉迷酒精和女色,开车也是为了图这些痛快;而相对的,劳达是个倔脾气的死板青年,执意要做车手放弃了家族事业,喜欢改装赛车是个技术狂,开车之于他是一份工作。短短的引子之后就直接进入正题了,两个人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成为了1976年争夺年度冠军的最后人选。纽伯格林赛道的事故是影片的高潮,劳达重伤昏迷奇迹生还却在短短42天之后马上重投赛场,两人的竞争不仅得到了升华,更是产生了竞争之外的情感。

我在看片之前是大概知道亨特和劳达的故事的,但看到最后还是被感动了。如果一定要给两位男主分个主次,锤哥饰演的亨特应该是男主,布鲁赫的劳达是男配——亨特本人在1993年已经辞世,至今已经20年,加之当时到现在的人际变动,很多事情相比劳达肯定难以查证得多;但正是因为如此,给了编剧摩根更大的发挥空间,里面很多段落看得出是为了增加影片的戏剧性而加入的(比如几个酱油记者角色)。霍华德和摩根合作的前一部作品是我也非常喜欢的《福斯特对话尼克松》,其实从某些角度来看两个片子还有些相似,都是“棋逢对手激发能量”的故事,尼克松面对福斯特第一次承认了水门事件的罪责,而亨特和劳达正是因为彼此的存在而更加激发出自己对一级方程式的狂热,认清了自己为何而战,并获得了一生都尊重的对手。

电影的另一层意义还有“成功的模式不仅有一种”。很显然地,两位男主的性格迥异、场外感情生活也完全不同。亨特更依赖自己的天赋和直觉,在比赛前会冥想赛道的每个弯道;而劳达会和自己的车队技师彻夜研究车辆的改装和性能提升,从技术上提高车速,似乎更依赖于“勤奋”。亨特和苏西·米勒闪婚却最终离婚收场,他自己也认识到不必强求自己要稳定下来,人生就是享乐,继续车你与酒精和美女;而劳达在“戏剧性”地认识自己的女友、后来的妻子之后,两人关系一直稳定、和谐,互相扶持,在事故之后也不离不弃,令人感动。但这一切的不同,都不影响两个人同为伟大的车手,被车迷们铭记。很多时候,成功需要的是发掘现有自己最大的潜能,而不是勉强去改变自己什么;而亨特和劳达的共存,更是时代的幸运,也是体育最大的魅力。

影片各个角度都十分成熟和出色。除了朗·霍华德的导演(他的传记片我都很喜欢,《铁拳男人》、《美丽心灵》),摩根的编剧,更加要感谢两位主角真诚的表演。这绝对是锤哥和布鲁赫两人迄今最好的角色,非常适合二人,绝不仅是外形方面!锤哥的身材是没的说,听说为了电影还减重了30磅,他把一个花花公子演得惟妙惟肖,各种细节从以前的影像资料对比可以看出他有很认真的学习;更棒的是布鲁赫,他装上了小兔牙,说起了浓重德语口音的英语(对他一个德国小哥来说应该有很多经验吧哈哈),如果和真的劳达采访视频连续观看,简直可以无缝拼接。虽然两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奥斯卡moment”,但这一定是今年影片中最动人的友谊。希望二位年轻演员可以收到颁奖季的提名鼓励。再不得不提一下寂寞叔的配乐,大提琴主旋律真是过耳不忘,但更厉害的是其他很典型的“寂寞低音炮”和赛车轰鸣的引擎声配合得可以说是完美(这样说来,混音也是可以拿提名的!),结合影片十分70年代的色调、赛场上的慢镜头、雨点,让人觉得每一帧比赛的画面都像是艺术作品。

电影在76赛季结束之后进入尾声,进了劳达本人的独白,短短几句让人非常感动。“他或许不是我赛车生涯最强的对手,但是我最尊敬的一个。”

带图版:http://emilyliangfilms.com/blog/?p=832

 6 ) 你是想把"性爱当早餐"还是想当“谢耳朵”?

在1970年代F1赛车的辉煌时期,英国赛车手詹姆斯·亨特与奥地利车手尼基·劳达之间的竞争充满了传奇了色彩,电影《极速风流》正是用充满激情的画面真实再现了詹姆斯·亨特与尼基·劳达的速度之争。它有着堪比好莱坞大片般的故事情节、令人窒息又充满了诗意的赛车场面、极速的叙事节奏和简练精彩的对白。相比之下,《极品飞车》就是平庸的命题作文,而《速度与激情》也就只剩下飙车戏可以看看了。

詹姆斯·亨特堪称F1赛车史上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他的赛车服上有一个徽章,上面写着“性爱,是冠军的早餐”。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这句话,他混乱不堪的私生活所占的报纸版面比他赛车成就的所占的版面要多得多。据说,他睡过5,000个女人。甚至在比赛之前,他都会用性爱为自己预热。不过,据科学家们研究证明:运动员在赛前有性行为,其灵活性、肌肉强度、耐力以及反映速度都会有提高。电影中,他为了加入迈凯轮一秒钟变成了乖乖仔:“我会打领带、会对赞助笑,也会说该说的话。”而真实情况是,他拒绝签署合同里一条“参加赞助商活动要求穿正装”的条款,在他效力迈凯轮期间也的确是穿着牛仔裤、光着脚出席各种官方活动的。

奥利维亚·王尔德扮演的名模苏珊·米勒是亨特的第一任媳妇。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在婚前还是婚后,亨特都没有没有忠于过米勒。就连婚礼当天他都醉得一塌糊涂,因为并不想结婚,他只能靠酒精麻痹自己来完成婚礼仪式。后来,好莱坞著名男星理查德·伯顿,伊丽莎白·泰勒的前夫,同时也是大名鼎鼎的花花公子看上了米勒。当时伯顿已经50岁了,而米勒只有26岁。他出价一百万美元作为米勒与亨特离婚的补偿。亨特对一百万卖掉媳妇的交易也相当满意。他对波顿说:“你这算是替我摆脱了一项困扰我多时的离婚财政支出呢!”当然,电影中,并没有再现亨特卖媳妇这一幕,而是用更人性的方式再现了亨利和米勒的分道扬镳。分手后,亨特对记者吐槽道::“我太太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靠山,我是说,能让她开心的情人,伯顿先生也找到了恢复青春的方式,他自己也开心。让我们祝福他的钱包够鼓吧,那是必须的。我也有了恢复单身的机会和不会要我一分钱的前妻,这应该是我职业生涯最大的胜利了。”

跟绯闻不断的感情生活相比,亨特的F1生涯就短命多了,他只持续了6个赛季,最辉煌的成绩是1976年的一级方程式总冠军。不过,人们更倾向于认为他的成功缘于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不是尼基·劳达出了车祸,如果不是因为日本赛道水流成河,劳达退出比赛,他也不会以一分之差的微弱优势摘冠。连他自己都在夺冠后说道:“不论按哪条人文规则,我都不应该成为一位F1的世界冠军。”

亨特只活到45岁。在心脏病发作前的几个小时里,他刚刚向比自己小18岁的女友求婚,可惜不靠谱的他,已经没机会举行自己的第三次婚礼了。

如果说詹姆斯·亨特是不靠谱的赛车手,那么尼基·劳达则是赛车界的劳模。他是1975、1977、1984三届F1年度冠军,1985年退役后也一直活跃在一级方程式事业前线,他出版过F1技术型的参考书,热衷做F1赛事的评论员,在2001年到2002年,他是F1捷豹车队的总经理,现在是梅赛德斯·奔驰出队的挂名主席。恩佐·法拉利对他的评价是:他有自信心以及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特别是他的诚信。法拉利车队在签下他之前,并没取得过像样的成绩,而他却为法拉利车队拿下两座总冠军奖杯,连媒体都把他称为法拉利潜在的救星。

在F1,劳达以他的缜密与精确出名,所以人送绰号计算机。如果你看过《生活大爆炸》的话,你也可以把他看作赛车界的“谢耳朵”。他的同伴叫他混蛋,他的对手——亨特喊他老鼠。正常对这个绰号的反应是竖中指,但老耳朵却有一套缜密的老鼠学说:“老鼠是丑,也没人喜欢它,但是它非常聪明,也有很强的求生直觉。”劳耳朵在和妻子领证前,也有一番“别开生面”的表白:“我得警告你,拉拉手、送送花这些,我不擅长。我还很可能忘记你的生日,但我一定要和哪一个人一起做这件事,那最好还是和你。”

1976年,他在取得了5个分站赛冠军后,却不幸在纽博格林赛道上遭遇车祸。他的头部有严重的烧伤,而有毒的热气则损坏了他的肺脏和血液系统,牧师甚至为了举行了临终祈祷仪式。不过,他又活了过来,他不但参加了6周后的蒙扎赛道,还取得了第4名。

尼基·劳达在1976年仅一分之差的微弱优势与冠军失之交臂,但第二年,他就将冠军的奖杯再次捧在手中,而他的敌人詹姆斯·亨特却在以寻欢作乐取胜。

电影《极速风流》的立足点并不是要力赞尼基·劳达,也不是批判詹姆斯·亨特,它只是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个观众,到底是把性爱当早餐,活到45岁就挂掉的及时行乐(不作就不会死)人生观更吸引你?还是工作中像天才,人际交往里像白痴一样的“谢耳朵”式人生观更吸引你?


 7 ) 一时多少豪杰

与近期上映的类似题材影片相比,本片没有《速度与激情》里劲爆的犯罪故事,也没有《极速蜗牛》里逗趣的卡通形象,本片引人入胜之处在于把F1赛车这项运动本身的魅力在大银幕上展示的淋漓尽致。作为一个对F1这项运动知之甚少的孤陋寡闻之辈,我姑且大言不惭的概括一下这运动的特点——它本身就如同这部传记片的两位传主一样,可以称得上“风流”二字。

风流倒不见得要如亨特一样御女无数,一丝不苟的劳达一样是风流人物。赛车手的风流,是戴上头盔、握住方向盘的一刻,人车合一,在赛道上风驰电掣,把速度之美发挥到极致;而男人的风流,除了赢得美人的仰慕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有一个男人,让自己既嫉妒他又暗自为他叫好,并且知道他对自己的感觉也是如此。电影能将无论是否F1赛车手的观众都一网打尽的诀窍,就在于其十分到位的刻画了这种男人之间的羁绊。

我个人觉得最燃的一部分是劳达重回赛场那一节,尤其是亨特出手教训那个多嘴的记者时,此人形象显得无比伟岸。而片尾闪回的短短几个二位本尊的珍贵画面,则让人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

这两年锤哥接片的品味,加上本导演之前抱着丹布朗的几本书整出来的平庸之作,导致了我最开始看到本片在豆瓣上过9的高分感到惊诧不已。实际看过之后,才觉得实至名归。结尾处虽然只有短短数秒,但交替出现的演员与本尊的形象,让人不由得不佩服还原度之高。

走出影院之后,脑海里莫名其妙冒出这么一个小故事,还望诸位不要见笑:

汉末时期的两位青年才俊周瑜和诸葛亮,在赤壁联手击败曹操,二人一方面互相佩服彼此的才华,一方面又存了一较高下之心。

两位年轻人把荆州作为了一争长短的舞台,要比比看究竟谁能帮自己的主公拿下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周瑜在关键性的南郡争夺战中不慎中了毒箭,危在旦夕。后来他凭借着顽强的求生欲望勉强保住了性命,却被告知继续行军会激发体内潜藏的毒质而使自己丧命。

周瑜为自己的荣誉而战,带伤上阵,硬是拿下了南郡。虽然在荆州的争夺中失了先机,但他的竞争对手诸葛亮还是为周瑜的死里逃生而暗暗庆幸。接下来,两人又把目光都锁定到了更远的益州。

再次出征之前,周瑜却犹豫了,他思绪万千,经历一番死里逃生,他对很多事的看法在悄悄发生改变,他脑海中不停出现自己的妻子小乔盼望自己回家的身影。在即将踏入地形复杂且多瘴疠之气的益州之前,周瑜最终决定放弃冒险,他要为自己的家庭负责。于是这一年,东吴的大都督以健康原因为由辞去了军职。

回归家庭生活,陪在妻子身边的周瑜仍然在默默的关注着诸葛亮的发展,对于诸葛亮最终拿下了荆益二州,他一方面心有不甘,一方面却有点暗自为诸葛亮感到高兴,因为在他内心深处始终觉得,除了自己之外,也只有那家伙配得上这份荣耀。

若干年后,已是花甲之年的周瑜享受着含饴弄孙的乐趣,远方却传来了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的消息。怅然若失的周瑜缓缓抚摸着琴弦,用琴声来遥祭那一位他平生最大的劲敌与最重要的知己。

 8 ) 从正!片!看Rush的一些剧情及车手相关考据(必须剧透)

LZ已经基本脱离跑圈坑了,此文不出意外应该会停更。谢谢大家中肯的建议和有爱的交流,有缘下个圈子再见。

14/1/3更新
大概12月初在PBS看到过一个Lauda采访,让他回忆在纽博格林撞车的前后。除了已经提到的自带上帝光环的车迷,那个让神父滚蛋的桥段也是真的。Lauda说,当时他的确是半死不活迷迷糊糊的,也看不见有人过来,就感觉到有人把手放在他肩膀上,还在念些什么。他一想坏了该不会是神父吧,心里呐喊“我还年轻我不想挂”,然后对神父说get out(你没看错他真的没有说f打头的那个词)。

……

==============预告片version(已删除错误预测)============
这两天把Rush的几个预告片翻来覆去看。F1那点老料真是,放到现在来都是钻石梗,现在围场的相爱相杀戏码跟那时候一比简直就是战五渣,逼得我开日志。在期待正片和这篇日志预测的契合度的同时,也请大家默默给一帧一帧拉预告片拉到虚脱的LZ点个蜡烛。

1.Hunt和Lauda的相识
不得不说Ron Howard这个常年拍伪传记片的家伙,不腐则已,一腐大概就能占据好莱坞导演同人男三甲。看看这台词:"Who's that?" "It's Niki Lauda. He's just been signed by Ferrari." "Then he is nobody."
Hunt和Lauda在1971年开F3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最官方逼死同人的是,而且他们在伦敦的时候还曾经住过同一间公寓。看看风流汉子是怎么毁了纯情少年的贞洁(并没有)的,“有次Hunt为了在房舍中替自己的朋友举行生日派对,竟因此怂恿Lauda独自出外逛街,而Lauda在回顾时也指出Hunt身边的东西令人「脸红」, 并对Hunt与女伴「左拥右抱」的习惯,他说这正是Hunt的「专长」”。
好吧我错了,早说了不该低估爱抚一圈的狗男男们的。

2.Hunt及其家属
Olivia Wilde姐姐在片里饰演Hunt的第一任妻子,Suzy Miller。
预告片里Miller和Hunt初见是在P房里。实际上Suzy是个退圈模特。她和Hunt是74年在西班牙的一个party上遇见的。(此处已证实)(所以之前一直在和伦敦小Niki同居么……)
Hunt在认识Miller的几个星期后就求婚了,很快便在74年10月份成婚,预告片中也有婚礼镜头,可惜现实似乎没有银幕上那么幸福,甚至可以用一团糟来形容。(具体婚礼逸事可参见http://bbs.hupu.com/1730685.html
1976年底,也就是Hunt和Miller结婚一年半后,Hunt就用一百万把自己老婆卖给Richard Burton。其中的故事很复杂,在上面放链接的贴子中有详细阐述,看起来电影也没拍到那儿,不做考据。
Hunt的私生活极其混乱,具体也可看那贴。空姐梗在预告片里有出现,搂妹子什么的不用说,交过的女友更是数不胜数。记得当年要把Hunt搬上银幕的消息传出来以后,有亲友开玩笑说:“这片要是大陆引进,估计剪出来只剩片尾字幕了。”
还是在西班牙,1982年秋天Hunt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Sarah Lomax。次年他们结婚并生育了两个孩子。1989年他们离婚,理由是Hunt承认和别的女人有染。
1989年,Hunt在Wimbledon(没错,他1982年就搬过来了,强烈怀疑是为了看网球)遇到了Helen Dyson。这姑娘当时是个餐厅服务生,比亨特小18岁,因为怕父母反应过激一直瞒着家里偷偷和Hunt谈恋爱(真·纯情少女啊……)。虽然亨特遇见她的时候已经过了42岁生日,但她的确改变了Hunt许多。他开始戒烟戒酒,健康生活,甚至还养了一只鹦鹉(那只鹦鹉后来还得了啥啥鹦鹉大赛的冠军囧)。看起来Hunt在兜兜转转了大半辈子后终于要步入正轨了。
可是上天偏偏不许。1993年,就在Hunt向Dyson求婚成功的第二天,他死于心脏病突发。

3.Lauda及其家属
Lauda的第一任妻子叫Marlene,1975年也是在一party上认识的Lauda。(正片里说是在Clay Regazzoni的趴体上,有待考证)而且,这位姐姐也是个退圈模特…………顿时觉得皮法这对“你找啥女人我也找啥女人”的桥段只能算致敬老前辈。
Marlene给Lauda的支持是不容忽视的,就和预告片里的镜头一样,Lauda在复出新闻发布会上特意感谢了她:(原话)"Marlene must have been terrified by my face, but she only made me feel that I was a great man and gave me the will to get well."
预告片中有Lauda开车带Marlene出去兜风,因为开得慢而被Marlene调侃的一段,这个也是有渊源的。Marlene曾经形容过Lauda私下的驾车风格"slow, safe and always with a seat belt"。
不过这场婚姻在经历过Lauda两个巅峰期以后走到了尽头。Lauda私底下脾气不好,生活没有计划。他在Salzburg的家中时,不是在车库、花园晃悠,就是逗狗,啥正经事业不干。Marlene拖着迟迟不和他离婚也是因为孩子的成长问题。他们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在从事和赛车有关的工作。一个是赛车手,Mathias Lauda ,去年在开GT1,哥哥Lukas则是他的经济人。
这位F1历史上最伟大的车手之一新晋成了梅赛德斯的挂名主席,经常说些糊涂话,并且专注黑某芬兰车手一百年,出息。

4.挥旗的镜头很明显,德国旗,1976年德国站纽博格林赛道,Lauda大撞车的那站。

5.预告片中,比赛前的阴云密布不仅仅是导演为了展现即将到来的灾难的隐喻,那天赛前纽博格林的确下了雨,而且在比赛中断断续续下着。

6.在现实里,Lauda撞车以后又有两辆赛车撞上了他,分别是Harald Ertl的Hesketh(Hunt的老东家)和Brett Lunger的Surtees。

7.Hunt: “I feel responsible for what happened.”
Lauda: "You would, but watching you win those races when I was fighting for my life, was equally responsible for getting me back in the car."
虽然现实里这俩人都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但Hunt的确做了一些激励Lauda回到赛场的事。他在无法探病的情况下寄出过一个充满挑衅的电报给Lauda,促使他以奇迹般的速度回到赛场。

8.基本上所有下大雨的镜头,都毫无疑问是76年底收官的日本站。Lauda在正赛第二圈因为雨势太大,觉得不安全而退赛。

9.现实里,Lauda复出后的76年剩下几站没有拿过一个分站赛冠军,尽管他在归来后的第一场就拿到了第四的好成绩。预告片里有他伤后车队工作人员把他抛起的庆祝镜头,这应该是76年倒数第二站美国大奖赛,只有那站Lauda以第三的名次上了领奖台。

10.Hunt打人的镜头有两个。一个是把迈凯轮工作人员打到在地,一个是打Lauda。虽然Hunt是除了名的暴脾气,但在围场里打人什么的事还是不常发生的。前者确乎发生过,但那是1977年的事了,后者则无记录。倒是在F3的时候,Hunt在70年的水晶宫F3比赛里把试图在最后一圈超越他结果却发生碰撞致使两人都退赛的Dave Morgan暴打了一顿。

11.预告片中Hunt说"I can beat this guy, trust me"的对象应该是当时迈凯轮的经理Teddy Mayer。虽然实际谁都不知道Hunt是否真的主动找过他,但的确他把Hunt签下的,以填补传奇车手Fittipaldi走后留下的空缺。

12.预告片中有Hunt光脚在地上拍打的镜头,Hunt在围场的时候经常这样,穿T恤牛仔裤并经常赤着脚参加各种有国际性企业老板主席,媒体高官出席的活动,这几乎算是他给人的标志性印象之一。

13.1分29秒版第41秒锤哥的那个眼神,真·Hunt也有一张角度一样、构图一样的照片。就是这张照片让我觉得锤哥不会把Hunt演砸。

14.预告片里Hunt在门外看Lauda的新发什么的也是大腐男的杜撰,真Hunt哪有时间去,泡妹子还来不及。

以下纯关于现实。

15.LZ的心头好CP一直都是相爱相杀的类型,这对恰好中了命门。Hunt在夺得年度总冠军后说,“不论按哪条人文规则,我都不应该成为一位F1的世界冠军。”Lauda也在后来的场合里说过,“我的确一直在嫉妒他。”

16.Lauda在很多年以后说起撞车那天早些时候发生的事。“在我出发前往纽伯格林去比赛之前,有位车迷要我在签名下面写上日期,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场比赛了。”听起来和Senna大神在撞车身亡那天说的“我不想开了,我想去钓鱼”,格外相似。

17.说回Hunt。他生前送过他爸爸Wallis Hunt一瓶1922年的红葡萄酒作为六十岁贺寿礼,他的朋友们在他的葬礼后分饮了这瓶酒。恐怕Hunt自己也没有想像过这样一幅图景,是非功过,尽在觥筹交错中诉说。

18.Hunt在80年代经历过大的投资失败。有一回Lauda把Hunt约出来吃饭。Lauda这么形容那个时候的Hunt:“他自行车轮胎都没气了,我帮他买了份午饭,给了他点钱。但我告诉他要重新振作。要戒酒,还有其他那些习惯。”
后来Hunt的确开始慢慢恢复,给BBC当解说员让他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19.很久以后,有一位同样金发碧眼,同样酗酒成性,同样特立独行的赛车手发疯一样地崇拜他。他用James Hunt的名字参加家乡的比赛,把James Hunt的名字和画像印在头盔上,把大老板伯尼气得要命,觉得他在给这部电影做植入广告。他和James Hunt一样,拥有一个虽然再没得过但传奇无比的世界冠军。

20.Hunt曾经说过,“这就是后面所发生的事情。因而我们没有像修道士那样生活。我们尽情享受生活。”
一世风流,理当如此。



这篇东西LZ一开始只是打算做个轻松吐槽,没想到越写到后来越沉重。那年F1太多政治加持太多利益纷争,唯有他们在赛道上的鲜血和汗水才真实纯粹。
愿他们的历史永存。


参考资料:http://bbs.hupu.com/5817959.html

 短评

且不说特效,光说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感(oops,我是想写性格的)冲突描写就可以把本片列入近二十年最好的赛车电影了。对了,近二十年来有过什么赛车电影吗?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朗霍华德可以把每年的F1决赛都拍成一部电影。

3分钟前
  • tintin76
  • 推荐

有时候男人味与长相真没啥关系·····

6分钟前
  • 黎声如雨
  • 力荐

這部雙雄電影最特別之處在於設計了價值觀人生導向完全南轅北轍的兩人(而不是過往經常使用的身份對立),原來亦可以惺惺相惜,尊重,欣賞。霍華德拍攝競賽電影慣有的明快節奏加之炫目的長焦攝影,值得一看

11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名副其实的又名:速度与基情。无论是“速度”还是“基情”的表现都到位,还有大银幕上超乎想象的画面感和视听冲击,再配上汗死寂寞的那一抹大提琴,想不受欢迎都难了。

1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一直觉得朗·霍华德是个很老派的导演,就像还活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他拍的东西都是工整的类型片,叙事手法和故事的切入点也常常很俗套,但最后美式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总会让人感动。这部电影就是如此,一开始的刻板叙事很模式化,但慢慢的一切都不一样了,片子工整到可以拿来当编剧教学素材。★★★★

1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幸福是敌人,让你变得软弱,让你开始怀疑,突然就有了放不下的事”、“别把生命中的敌人当成一种诅咒,这也是上天的恩赐。智者从敌人身上学到的,比愚者从朋友身上学到的还要多”、“人们总是把我们当成对手,但他是我喜欢的少数人之一,我所尊重的更少数人之一,他依然是我唯一嫉妒的人”最后泪目。

1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1997年,电视机前的我,摩纳哥雨中的那辆红色5号;今天,大银幕前的我,纽伯格林雨中的那辆红色1号,和铃鹿雨中的那辆红色11号……到最后,劳达心里都是妻子,亨特心里都是劳达。

21分钟前
  • 猪大腿
  • 力荐

在这里引用Kimi的一句名言:“My life would be much more easier had I been a f1-driver in the 70’s with the guys. I was definitely born in the wrong era." 我是否生在错误的时代? 四星给电影,五星致那个年代最纯粹的赛车。

22分钟前
  • Mella
  • 力荐

速度与激情请把名字让出来!看的热血沸腾!!!运动电影也可以这样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其实谁最爱赛车谁最理解赛车根本不重要啊,有精彩的对决就够了么,F1每年的直播也这样拍吧!PS,DANIEL好性感,对锤哥这类大金毛阳光灿烂型永远无感。。。

24分钟前
  • 绊倒大象
  • 力荐

去看了Rush,也不知为什么从Niki事故之后眼泪就止不住流[泪]影片把70s拍得好美。最喜欢Niki载着俩粉丝和老婆突然开快车还有James暴揍记者那段.

27分钟前
  • 蛋挞
  • 力荐

有点武侠小说的感觉,双雄对战,冰与火的两种性格,并形成对立。既有对决,也有英雄惜英雄。像片中说的,越速度越危险,越接近死亡也越让人兴奋。这也是我们喜欢赛车或此类影片的原因,还是刺激。大量的特写有参与感,并让你将注意力更集中在那个世界。原来两人现实中关系不错,早期就是室友。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现在明白为什么metacritic上面目前评分会是88、5个好评2个满分了,真是挑不出毛病,不管是从F1饭的角度还是从电影观影者的角度来说。镜头满分,故事节奏+情节安排满分,音乐满分,演员满分,Peter Morgan的Q&A满分,NIKI的贡献也满分!我的意见:不去电影院看后悔!哈哈

32分钟前
  • 大吉!兔兔
  • 力荐

2013年看的最后一部片子,颁奖季观感最佳,激情澎湃。不过目测与2011年《勇士》同等命运

35分钟前
  • 等一个人
  • 力荐

其实niki换成抖森演我肯定就给五星了,现在最多3.5看在露屁股的面子上好吧4星

36分钟前
  • 玄XX
  • 推荐

难得见到演员不及原型美的电影,当然了锤哥倒是史无前例的性感,就像这个故事和这个运动一样性感,我竟然被niki最后的几句话和几个闪回闪出了眼泪!直男的友谊!!!

37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力荐

剧本工整、角色性格突出、慢镜摄影很迷人,导演编俱佳的秋季好开端!喜欢F1的车迷会尤其激动,电影不仅讲了认真刻板/风流潇洒的两位好车手的故事,更是在说“成功的人生不会只有一种模式”“有最好的对手是自己的幸运”。劳达和亨特都是布鲁赫和锤哥表演生涯最好的角色,两位真挚的演出令人感动

3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人生难逢一知己,为了两只激情四射的男主,必须高分! 导演手法也是高明,各种镜头,音乐看的我心脏都快爆破呀!!!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本片 只能是“燃”!!! 燃爆了!!!

43分钟前
  • 曾经我是一朵花
  • 力荐

实在忍不住热!泪!盈!眶!那种命中注定的碰撞,那种挑战极限的悲壮,那种被爱恨冲刷后的惺惺相惜——没有伟大的对手,何来伟大的传奇?配乐燃得我心都快!裂!开!了!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这是一部被完美演绎的赛车传奇,男人可以从nikk身上找到荣誉感和责任感,男孩可以从james身上感到无限激情,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哲学,对赛车同样的爱…

51分钟前
  • Sammy
  • 力荐

想起来一开始不喜欢王大锤和后来非常喜欢王大锤都是同一个原因:太像野兽。导演很好的使用了这一点

56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