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台湾剧台湾2021

主演:林辰唏,程予希,李易,刘心妤,邱志宇

导演:邓依涵

 剧照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2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3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4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5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6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3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4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5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6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7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8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9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8 10:18

详细剧情

  剧情讲述已育有一子的人妻怡敏(林辰唏 饰)在高中时候与学妹亭亭(程予希 饰)展开了一段青涩却暧昧的同性密友期,此时的她尚未意识到亭亭对她的迷恋已超出姐妹之间。直到多年后两人再次重逢,那段青春的未竟之爱让两人原本平静的生活,激起了未知的波澜。

 长篇影评

 1 ) 个人碎碎念

陪伴我读过了凌晨两点腿疼睡不着的一个夜晚 现在是凌晨四点 眼泪还哗哗地流 视线也很模糊 其实细数看过的les片真的少 也就是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和 率知完这种副线等等 所以也造成哭成这傻样 哭到下巴抖了 看到弹幕对结局很不满、说什么三观炸裂 但确实这就很现实啊… 如果是我也会这样无助

现在现实有多苟且、压力有多大,高中时两个灵动的女孩子就有多美好。

几大泪点: “那你为什么都不理我”委屈哭了 “我非常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机会,因为每一次都像是最后一次” 学姐毕业装大方去拍合照 联想到自己毕业的场景了…也是在装大方呢 “我很喜欢你,可是…” 学姐用力抱住她 (共情过强了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第一个喜欢的女生不是你,我可能会更有信心。”

———————— 来看这个的一大原因是是我能找到的耽美都渐渐沦为流水剧(雾) 可能会渐渐更喜欢台湾作品 两位主演讲话轻声细语 台湾口音下 本福建人是觉得非常生活化 很真实很日常的对话 不同于像之前追的《以家人之名》日常对话的疏离感 给人感觉的就像巨高质量的vlog 可能这也是我能共振的原因吧~

以及海报好漂亮 画面好漂亮 美女好漂亮啊~亭亭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

 2 ) 遇见花香观后感

先从人物分析开始吧。 学姐(江怡敏): 她是一个从小被保护得很好的孩子,就像亭亭说的是掌上明珠,而且从两个人的零碎对话中可以看出,在学姐家中,父亲是有话语权的那一个。她和母亲是附庸,一个靠丈夫赚钱来花,另一个对父亲的管教言听计从。这种长年累月的服从性家庭教育下,形成了学姐在任何边缘行为下都会习惯性地退让、忍耐、服从的软弱性格。 在她的世界里,是没有反抗和对峙这一说的,也没有所谓的自主的权利,因为这些都是在父权笼罩的家庭中不被允许的存在。所以当她和亭亭的关系发生了质变,或是说早已质变只是在她尚能欲盖弥彰的范围内时,她要强迫自己在这段关系里后退,退回到最初她的价值观中的「朋友」的范围。即便这种退出让她痛苦,但是她也会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这是其他人眼中「正确」的选择。怀着这样的想法,她结束了自己的高中时代,又听从家里的安排结婚生子,看似过上了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 如果亭亭没有再次出现,可以预见到怡敏的一生都只是从一个笼子走到了另一个笼子中,麻木且认命。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句话完全就是她的真实写照。她每天除了要像男性一样上班,还要照顾有精神障碍的儿子,回家理所应当地承担起家庭主妇的角色。她的丈夫像是另一个巨婴,一个生活上的白痴,他对于妻子在生活中的面面俱到坐享其成,以至于怡敏只是参加一个婚礼,他帮忙带一天儿子,隔天孩子就因吃坏了肚子而腹泻。同时,他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即便再晚,吃完的餐具也应该是由妻子回来收拾的。 面对这样的丈夫,怡敏有想过要反抗吗?显然没有,她认命了,「命苦呗还能怎么样呢?将就着过吧。」大概是这种想法。所以当她从沙发下抽出丈夫打了一天的电玩手柄,拖着疲惫的脚步去收拾餐具,听到丈夫对婆婆「夸赞」自己「把一切都弄得好好的」的时候,她感觉不到高兴,只是觉得悲哀但无力。 在这段婚姻关系中,她进一步彻底地失去了自我,连手机桌面都是儿子,一周五天在外出差的丈夫,完全指望不上。面对精神障碍的儿子,她显然要付出比其他母亲更多的精力,因此她的生活里,没有「我想要」,只有「儿子需要」,说得难听一些,这是一个守活寡的母亲。 而亭亭的再度出现,仿佛向她十五年死水一般的生活中投了一颗石子。她自以为压下去、只是一时冲动的少年情愫再次唤醒,或者说她沉睡的自我意识终于开始觉醒。这逼得她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以及早已面目全非的自己。 十五年后的重逢,惊喜、愧疚、感激以及过去未能表达的爱使怡敏感受到了短暂的快乐。而亭亭对于她生活上的帮助,也让她感受到了家庭中另一半「同伴」的作用,因此她开始重新试着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情感。 过去,她对于自己与亭亭之间的感情是极力否认的态度。可当她在婚礼时看到一对女生同样幸福地举办婚礼分享喜悦时,她产生了一种对于「生活在别处」的好奇与兴奋。所以当亭亭试探性地对自己做出情侣间的亲密接触时,尽管她感到紧张,但同时也怀着猎奇的心理,就像她高中时代在亭亭的怂恿下第一次相互触摸对方的身体。最后的拥吻是她情感到达的顶点,这一刻她是完全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完整的人。从她主动抚上亭亭的脖子,对她的吻予取予求时,这十五年来的委屈,悲愤,懊恼,对过去自己软弱逃避的愧疚,以及从未消失过的爱,瞬间把她和亭亭淹没,在这一刻,她用行动代替了语言,正视了自己的内心,同时也对亭亭那么多年的爱第一次正面做出了回应。 江怡敏终于成了江怡敏,而不是王太太,或是小哲妈妈。 分割线———————————— 学妹的来了 写在最前面: 「我希望,我们都能够更加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都能够变得更勇敢。」 学妹(钟亭亭): 她可能是有那么一点神秘色彩的女生,我是说她的家庭方面。虽然看了很多遍,但我仍旧对于她生长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感到困惑。一些个人猜测,或许是单亲或是接近单亲家庭的状态。单从呈现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没有人物前史的角色。因此以下仅对呈现部分做分析。 不难看出,亭亭是一个坦率,正直,同时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生。这一点并不只是表现在她对于性别意识的模糊,她对于一切的情感都是十分单纯、不惨杂质的,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她是一个理想化的呈现,与周围所有的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她是唯一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而从情感角度来说,亭亭之于怡敏,反倒更像是学姐。当她第一次在排球场上看到青春飞扬的怡敏时,怀着好奇与仰慕的感情请求加入排球队,并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学姐的倾慕。之后不管是训练后第一个与学姐道别,还是主动提出要载学姐回家,都展现了她表达情感的方式简单而热烈。 在她的世界里,依赖和喜欢是可以毫不掩饰表达出来的,她所要情感输出的对象是一个「人」,其次才是性别。当怡敏还囿于「非礼勿视」的家庭教育中时,亭亭会觉得「这又没关系」,因为她觉得她们之间的感情已经足够让她提出对彼此身体的探寻,「坦诚相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能够增进彼此间情感的一种方式。 高中时代亭亭表达好感的方式是莽撞的、不管不顾的,她希望喜欢有回应,至少不被拒绝,希望她们两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和别人与众不同的存在,她是一个传统世俗的反叛者。在一次又一次地试探,亲吻,有别于好友间的拥抱后,怡敏的不拒绝与迁就让她产生了找到同类的错觉。因此当怡敏严词提出她与自己的关系已经太近了必须终止时,亭亭感到困惑,震惊、失望和悲伤。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两个人之间明明是水到渠成的感情也必须是要符合社会赋予的一般性别意义下的,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喜欢和爱都要收敛。同时她也对怡敏有了新的认知,眼前的这个学姐并不是像在球场上表现出来的那样敢打敢拼,和自己有着同样敢于挑战世俗勇气的人。 在明白了这一点后,亭亭感到心灰意冷,她不仅是对选择逃避的怡敏失望,同时也对这个定义所谓「正常」的社会感到失望,这种感觉甚至让她对自己产生了自我怀疑,我相信在她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自我怀疑都在反复地对她进行精神折磨。 就个人来说,我偏向于认为亭亭是个有一点缺爱的人物,她对于怡敏表现出的依赖带有一种对于安全感的需求,譬如她对于拥抱,对于身体贴近时心动后的表现出的放松与满足感,都让我有一种她在怡敏身上获得了一种归属感,而这种需要在遇到怡敏前是无处安放的。对亭亭而言,怡敏是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存在。 十五年后与学姐再次相遇的亭亭,已经学会了收敛自己的情绪,扮演一个看似普通的「正常」大人。她明明就坐在对面,也看到怡敏的欲言又止,但是这次她选择慢慢来。不管是在婚姻排队合照的等待过程中,还是在出租车上想要知道她生活近况的探寻,亭亭的试探都是能随时收得回来的,有别于她高中时带着强烈裹挟性的热烈。当她发现怡敏的生活似乎并没有那么如意,譬如年少时憧憬着要摆放在窗边的高脚椅,最后却淹没在鸡零狗碎的生活中时,亭亭开始默默地表达自己的关心:及时递上纸笔让她处理公司急务,照看小哲让她安心处理自己的事情等等。这些行为看起来都是礼貌克制符合「一般朋友」的标准,也让怡敏在长久「伴侣缺失」的婚姻关系中感到温暖以及能够喘息。 当然,亭亭也知道,不管是过去对于和自己曾经那么亲密无间的关系,还是如今在生活中的「普通朋友」身份,怡敏都依然选择否认。所以当怡敏在丈夫面前装作与她是初识时,她笑了一下,这个笑里包含谅解,自嘲、意料之中但不会有指责。因为这时候的亭亭不再是高中那个面对与众不同时会困惑,愤怒,乃至质疑自己的小女生,十五年的光阴,已经足够让一个人树立自我认同,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来不动声色地对抗世俗。 在过去,亭亭只是一个非常简单干净到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女生。她不理解为什么相互喜欢不能在一起,为什么要让自己妥协于社会一般标准来以此展示自己是「正常人」,她不理解怡敏的决绝感到。而十五年后,她能够理解所有,她明白这只是个人的选择,她选择了坚持自我对抗世俗标准,而怡敏选择妥协,这都没有错,不能仅仅因为没有被选择而心生怨怼。 在这一基础上,亭亭恰到好处的循序渐进来到了第一个关卡。这决定了她和怡敏之间是到此为止还是有质的飞跃,必须直面,没有迂回可言,而这一点,怡敏也清楚知道。亭亭在必须要迈出这一步的时候,生怕出了差错。而拥抱是她们间最熟悉的接触方式,所以她在背后抱时停了一会儿来确认自己是否还能感到当初的那种归属感。在这之后的每一步,她都时刻注意着怡敏的情绪,一直到吻上侧颈和脸颊,而后得到了怡敏的回应。在那一刻亭亭才是能够真正确定眼下的这个人,其实和自己一样爱意未减,至于她的顾虑和犹豫,都可以交给时间慢慢疏解。 成熟后的亭亭在和怡敏的婚外情中以无限的包容与耐心让怡敏能够有余力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因为她自己也经历过自我认同的重建,知道这对于一个几十年来都身处围城从未想过要反抗的普通「女性」会更迷茫、难以取舍。或许最后会失败,她会再一次在选择中被放弃,但她已经不再强求自己是第一选择对象。在这之前,她们能够相互爱一天就是一天。 从高中时期小心翼翼试探的爱慕,在十五年后转变为坚如磐石沉默包容的爱。我知道自己会在不同时期反复爱上你,而你也终于予以回应,就很好了。

 3 ) 她不是不爱你,她只是没有那么爱你

恋人的重逢如果都可以和怡敏和亭亭这样

未尝不是最好的结果

我和高中恋人重逢,是在大学快毕业时间的同学聚会

来的有些谁我也不记得

我就记得我们互相像是朋友一样说着一些有的没的

眼神一点不闪躲,客气的就和朋友一样

临走时候

和亭亭一样,我说你怎么回去?

然后我们一起踏上了地铁,呼啸而过的地铁声音盖住了我们的对话

也许我们也没说什么

坐过了我的站,坐过了她的站

我们没有说话,在车厢的柱子这里

我望着她,我说我过站了

她说那我送你再坐回去吧

我们就跨到了对面的站台

当列车驶来的时候,我说,你想不想去我住的地方坐一坐

她说好阿,笑起来一样没心没肺的样子

我们走进老小区的路上,周围黑乎乎的路上一个人没有

她身上的香水味很好闻,很冷的夜晚,月光下我们没有说话


我们的过去简直比电视剧中的还要狗血一些

和所有卑微的爱人一样,一边听她说着我爱你,

一边陪她去看她喜欢的男生,在海边吹着冷风的自己像个傻子一样

无数次对自己说可以了,不要爱了,她不爱你

但当她对你笑,你也就忘记了那些伤疤

接受她口中的补习,接受她看着其他男孩子打球

你以为看不见也许就和她说的一样,他们是朋友

也无数次的问出那句,那你为什么不理我?

求求你,不要不理我

亭亭说这句的时候,我简直代入了我自己,我整个青春

可是她没有回应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不在一个班级之后,要遇到的可能性很低

孤独感要把我吞没,我也无人可说,也没有朋友

身边人虽然没有明显表露,但对于这种关系或多或少指指点点

我当时极度抑郁,如果胆子大一点也许都死了


我也永远记得班里一个男孩子和我说的话

你们两个人好恶心,搞txl

当时我们在文艺表演上台之前,我听了愣了一下,我不知道她听到没有

她上台表演,我是她身后的陪衬

我发誓这是我这辈子听到最难过的话

所以我相信亭亭听到她最爱的女人和她说出这句“恶心”

她的心肯定有一道永远无法填平的伤痕

这是多么深刻的伤痕,刻在青春残酷的深处

但是

亭亭是卑微的,我们也是卑微的


当我打开门的时候,钥匙转动的声音有些迟钝

随后她拥抱了我,吻了我

我们在门口吻了很久,不知道为什么她开始哭,眼泪就顺着她的脸滑落下来

我们走到房间床上,没有开灯,没有脱衣服抱在一起

做完我说,留下来吧

她说太晚了,我要回家了,送送我吧

我们依然走在老公房的花园里,我说你身上的香水好好闻

ck,我一直用这个牌子,她声音中透露着自信,她像是回到了现实

我们怎么告别的我不记得

我看不清她的脸,那天有点冷了


随后发展和剧情一样,回到现实中的女人,她就是不爱你的

你说我等你,我们再见一下,她不回复

我说我去了花市,看到你最爱的花给你寄过来,她不回复

我说你为什么不理我,

她就像消失一样,再次在你生命中

我感觉我疯了,我吃不下睡不着,我觉得自己好贱,为什么还要和这样的女人有关系,自己现在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所以亭亭肯定也是这样问自己,现在生活不是很好吗,为什么看到她就疯了

你忘记她带给你的那些伤疤吗?


之后没多久,我通过社交媒体看到了她的婚纱照

那天我走在上班的路上,阳光很好,她和一个陌生的男人结婚照

还是笑的很开心

那年我22岁,我觉得我的青春彻底结束了

她的社交媒体上永远都是她的男朋友,老公的照片

他们过的多么快乐和幸福

她做的饭菜是多么丰富好吃

你永远也不知道她到底隐瞒了什么

就像亭亭说的,如果我第一个喜欢的不是你,我想我会更自信

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不安,多疑,猜忌和害怕,

那些无可言语的不确定

让自己在过了十几年后的深夜,依然耿耿于怀的写下了这些

我说,有时候我想我要是没有认识你该多好,我以前应该会过的更快乐

为什么突然这么说,她过了会发消息过来

但你不觉得人生多了段经历也不错嘛,现在偶尔还可以和我聊聊天

但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好好聊过

我想,如果没有认识你,也许我会更自信

这个关我什么事?


所以

亭亭,我觉得你值得更好的人

你的学姐

她不是不爱你

她只是没有那么爱你

 4 ) 她们的故事,不过是一场梦的重量

作者: pASslosS

是的,这部每集仅「15分钟」,片名有点小清新的6集短剧,下周就要迎来大结局了。实际上全片加起来也只有一部电影的体量,被拆成这个样子,相当于让观众花上一个月的耐心看完一部电影,而且要为最后的15分钟再等上一周,着实煎熬。

无论如何,这种播出方式都是对观众不友好的,但《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一上线就拿下豆瓣高分,此后一连霸榜数日,这种现象合理么?

还算合理,因为每年毫不遮掩地讲述女同故事的华语影视剧简直凤毛麟角,而「结合真实当下」就更是一种奢求。

本剧导演邓依涵本身是有心理学背景的,她曾创作过《亲爱的卵男日记》的剧本,导演过短片《玫瑰色的裙》,前者探讨了同志的生育困境,后者是关于青少年的性别认同。由此可见,《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同样属于她所擅长的题材类型。 若要形容《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首先需要坦诚的是,我并不觉得这部剧在横与纵的拓展上有多么给人惊喜,如果说它有重量,大概也就是一场梦的重量。

但「梦」又是不可被低估的享受,事实上,有很多观众需要并愿意等待一部剧或是一部电影提供这样的梦,也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部剧的内容已经被观众疯狂扩写了,以至于每个情节都能成为结合个人经验进行讨论的故事底板,如此,它的价值终究是大于那场梦了。

影视剧中,同性情侣间的虐恋一度是无法动摇的故事底色,台剧《孤恋花》和《逆女》都是经典案例。这些故事往往比异性恋的虐恋故事来得更写实、更凄惨,如今每当人们谈到同性恋情侣的故事,也总容易把「勇气」这个词搬上台面。

的确,在同性恋的世界里,「勇气」需要被用来对抗更多的恐惧。

在这部剧中,从青少年到成年,学姐怡敏和学妹亭亭始终被内心真实的声音炙烤着,如果没有真正的成长和释然,这种痛苦还会持续更久,那么她们的灵魂中始终有那么一块不曾直面世界,某一个自己也没有「活过」。

我想,剧中她们青春期时的恋情和对自我认同的探索是《水仙花开》式的。

成年后再相遇,一人已有枷锁般的家庭,一人仍在自由地漂泊着,她们之间的阻碍是《卡罗尔》式的。

《卡罗尔》

但最后影片整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纯净,更像是简单质朴的《爱的甘露》,这部les片是1985年的,有着对性少数群体非常排斥的时代背景。

但无论有着怎样的阻碍,该影片最大的价值是对女同性恋爱情故事的处理方式,《爱的甘露》完全是「唤醒式」的,旨在唤醒她们在被压抑的日常里对情感的知觉。

而且《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颇具女性气质的一处是,它不争夺情感,而是专注于向内的,对个人情感的审视。

或许这才是能够引发共鸣的地方,剧情没有以结果为导向,而是让角色在个人情感世界里寻找自洽,归根结底还是类似的问题——「我的爱是怎样的爱、我的爱是否足够隐藏/暴露、我的爱可不可以(单向/双向)地持续下去」。

两个女主都有类似的困扰,只不过处理方式不同,这就诞生了冲突,但就算观众会入戏,跟随剧情评比出谁在情感中更胆怯,谁在情感中更吃亏,这些判定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分歧,因为这只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因人而异」,毕竟亲密关系里创造遗憾的方式还是非常多样的。

其实剧中有很多值得细抠的细节,因为导演和编剧给的点都很精准,各位列文虎克们大概已经把这些细节吃透了。其中可以肯定的是,林辰唏饰演的怡敏是个双性恋,而程予希饰演的亭亭虽未明示,但她应该更偏向女同性恋一点(仅根据剧情推测)。

对此,影片处理得真实又得当,她们除了性取向上的差异,以及互有好感的事实,隔在彼此之间的障碍物并没有因为同性婚姻的合法而瞬间瓦解。

台湾2019年通过同性婚姻法,此后人们的观念至少已经升级到对「同性之间的爱情是爱情,同性之间的婚姻是婚姻」的认同。

但除此之外,有待升级的观念还有更多,比如关于家庭构成的传统概念,夫妻分工的既定模式,一切都涉及到两个生命体长达一生的理智规划,如果说性取向是关于爱情,那上面的这些基本都与爱情无关。

对于已经进入家庭的双性恋来说,如果不是非要进行抉择,选择「既定的生活」并不像女同性恋想象的那样痛苦。就像第5集那句亭亭的质问「你明明可以很特别,为什么要和大家一样」。 事实上,双性恋女性爱上一个男人、进入家庭、育儿并成为母亲的选择并不是一种背叛,就像不想生育的独立女性同样没理由指责想要生育的女性,这都是很正当的个人选择。

但亭亭需要面对的问题的确很狰狞,那就是,双性恋确实可以做到「和大家都一样,只和你不一样」,而且她没有违心。「她不必去特别」,这既是自由的一种,也是特权的一种。 但另一面,怡敏身上还叠加了「母亲」的社会身份,这让故事的现实层面变得更加复杂,而且不难发现,怡敏也是受困的,她更容易拥有被社会所默认的「女性理应拥有的东西」,一个老公、一个孩子,还有一个传统的异性恋家庭。

这些东西一旦拥有,那么对于家庭中的女性而言,其绑定程度要远远大于男性,毕竟同性婚姻的合法无法改良异性恋婚姻的经营模式。

所以倒不如承认怡敏从来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她不那么追求自我探索,于她而言,如果想做忠于内心的「好爱人」,代价是做社会眼光中的「坏女人、坏妻子、坏母亲」,这是普遍的女性困境,是不分性取向的。

因为怡敏这个角色优柔寡断,以至于观众一直怀疑她根本不喜欢学妹亭亭,除了在老公面前装不认识亭亭,下图中这种微妙的细节也被导演捕捉到了,哪怕无人逼迫,她还是会更靠近自己的丈夫和家庭。

但是她并没有达到令人厌恶的程度,因为林辰唏把怡敏这个角色塑造成了「惊弓之鸟」,任何有悖于安稳现状的变动都是令她怯懦的,不只是耗人的工作、老公和孩子,可能还有突如其来的真挚情感,无论事好事坏,都是对当下的威胁。

同性之爱的重新萌发对亭亭来说是试探和失望的回声,但对于怡敏,则是要重新经历亭亭已然经受的一切考验,如此,她的胆怯和疲惫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然你看,她对丈夫出柜后得到的反应,和当年她对亭亭说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回过头来再看「勇敢」的亭亭,她一直在承担选择的代价,这样的故事如果放在内地就更惨了,因为在「不能选择」的同时也要承担代价,最后变成了「别无选择的代价」。

怡敏当下的恐惧比对出了亭亭的勇敢和包容,这点很难否认。

所以看待这样的关系,不是爱与不爱的区别,也不是爱与更爱的区别,我宁愿把她们看作两条错位的平行线,两个人处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困境,如果不能对彼此足够包容到一种同频的程度,任何为爱冒险都将是幻想,毕竟冒险的代价很大。

在同性婚姻没有合法的社会里,这个挑战就更大了。其实在第一集就被狠狠虐到了,两个女生的婚礼,太稀少了,当时怡敏的表现也暴露了她从来没有正视过个人感受的事实,而那没有被唤醒的部分就像终生携带的死胎,感受着诡异的阵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郑宜农为该剧创作的同名主题曲,其歌词直白到可以直接作为全剧主旨,同时也是最简短和诗意的点评。 「那终将是我认识世界的那一天。」 「那是生的渴望,必须要靠近你。」 「那阵无畏的风将经过我们,嘲弄着那一公分的距离。」

抽出这三句歌词,倒着排列,基本就是本剧大体剧情了。

郑宜农演唱《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郑宜农本身就就是公开出柜的艺人,由她来创作主题曲再合适不过,这里面可能多多少少有她自己的感同身受在。

不过还是要说,观众非常需要更多关于女性情感和女性处境的影视作品存在,我认为关于女性的故事远远没有被挖尽。

因为更多作品还是围绕着那几个最醒目、最为人熟知的焦虑命题做铁饭碗,作品之间互为复读机,把不同的女性经验进行瓜分并各立门派,持「虽期盼发声却不真正交流」的姿态。

但在看完这部作品之后,你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情感世界是复杂而丰富的。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资金投给这样的作品,一部电影时长拆成六集播放这种事最好不要再出现啦,真的残忍。

 5 ) 学姐的两难

看到许许多多的评论是站在学妹的角度去理解剧情,觉得是学姐不够爱,辜负了学妹的一往情深。亦或是觉得学妹爱的卑微而可怜。本篇想站在学姐的角度做一个阐释。

1、学姐到底爱不爱学妹?学生时期,一直都是学妹非常主动,大胆。不管是想办法加入篮球社接近学姐,还是强吻、索吻,要拥抱,都是学妹在主导。学姐无疑是喜欢加心动的,否则不会去温柔地配合她,又时不时在意学妹的感受。但是到底算不算爱呢,那个时候只是青春期少女懵懂的感情。作为一个优秀的三好生,学姐被灌输的是主流的价值取向。一个被灌输主流价值取向的人,意识层面是很难接受非主流非大众思想的,性取向也不例外。所以学姐尽管喜欢学妹,但是她的脑子里有一套女孩子的成长准则:读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跟一个女生携手人生,单是想一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对于许多人来说,性向是流动的,没有单一的说一定喜欢女生或男生,有时候只是喜欢那个特定的人而已。学姐喜欢学妹,但是并不讨厌男生,因此大学顺理成章交了男朋友,还告诉学妹要跟男生谈恋爱,要结婚生子。因为那是她根深蒂固的逻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勇敢的正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大多数人其实做不到。更别说在那样的年纪了。

但是,多年后经历了疲惫的婚姻后,两人再度重逢,学姐体会到了学妹的温柔,她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沟通,学妹会充满爱心地对待自己自闭症的孩子,她感受到了久久缺失的关心和疼爱以及和学妹肌肤相亲的美好与温存。那个时候不懂的,没勇气的,无法正视的,逃避的,现在全清晰了。所以她才勇敢地告诉丈夫:我爱上别人了。如果这都不算爱,那怎样才算呢?

2、学姐的犹豫。最后一集在天桥上,学妹说自己有多爱学姐,为了学姐可以马上跟男朋友分手,确实挺感人的。许多观众对学姐的反应不满,因为学姐没有像其他偶像剧的主人公一样表决心,而是似乎犹豫了。是的,当学姐跟丈夫摊牌的时候她一定下了很大决心,可是此刻却犹豫了。为什么?相比之下,学妹分手相对容易,可是作为一个已婚有孩子的女人,离婚却不是儿戏。丈夫尽管不竟然能满足她的情感需求,比较懒惰,但是也是有家庭责任感的,赚钱养家,买房买车,脾气也算温和。在她告诉自己喜欢别人之后,丈夫决定调回台北,对孩子也更疼爱有耐心,表明他很在乎家庭想要挽回,这些是学姐产生犹豫的第一个原因,丈夫的表现让她心软。接着夫妻发生争执,丈夫说出:她能给你什么?她能赚钱吗?有房有车吗?无疑是当头一棒。爱情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没有经济基础的感情不是说不可以,只是很难,特别是还有一个自闭症小孩。学姐的压力是很大很大的。爱情很伟大,爱人很重要,但对一个母亲来说孩子也很重要。如果失去了稳固的经济保障,正常的社会支持,孩子咋办呢?这一点在学姐深夜找学妹在破旧出租房里发现学妹跟男友同居强化了。从学妹母亲叙述中,学妹工作不稳定,男友不停换,这无疑让已为人母的学姐犹疑。特别是学妹并非痴恋自己,而是马不停蹄恋爱中。即便学妹的表白十分感人,但是生活是实实在在的。爱情不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如果学姐带着孩子离婚跟学妹在一起,最后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跟学妹分道扬镳,那种痛能不能承受?尤其是对孩子的打击?

3、所有看似伟大的爱,有时候只不过是自我欲望的投射。学妹的爱很感人,可是某种程度上,学妹有一些过于自我的我行我素。她是那种我想爱就一定要爱要表达。她是外向型,学姐内敛型。很多东西学姐没有说出口不代表不在意,也许反倒是许许多多的深思熟虑。面对已经结婚生子的学姐,学妹还是毫不考虑地表达自己的爱,如果是糟糕的婚姻,把学姐于水深火热解救也罢了,学姐的婚姻尽管不完美,但是还算行。提出跟学姐带着孩子私奔,这本身就是一种很不成熟的想法:你们怎么养孩子?父母不管了吗?私奔很浪漫,但是要有条件有基础。你们咋样都行,但是你们不能坑孩子呀。

当然,如果有足够勇气,两个人勇敢在一起又何妨?其实事已至此,某种程度上学姐已经别无选择。如果再回到丈夫身边,裂痕已无法如初,只会让已经不尽如人意的婚姻雪上加霜。也许两个女生在一起,一起努力赚钱好好生活一切都变得特别好呢?

学姐在天桥上喊:你都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的确,比起学妹再见学姐时情难自已,勇敢追爱,学姐面对的情况要远为复杂得多。特别是…自己下定决心,却发现学妹还在跟人同居,能不奔溃吗?

其实有时候,爱需要勇气,而生活需要深思熟虑。学姐的内心经历了什么,只有学姐才懂。作为一个观众,如果还有第二季,当然希望相爱的人能勇敢的在一起,并且用爱的能量克服所有困难,一起携手美好人生。这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比单纯的“我要我们在一起”,需要更大的勇气和魄力。

 6 )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认识世界的那一天

文/李镇

近年来,港台地区的同性题材作品不再小众,频频出圈,不仅现身各大主流电影节,观众群中也热度颇高。

但无论是《谁先爱上他的》《叔·叔》,还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局限性都很明显:只专注于男性群体和男性视角。

台剧《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反其道而行之,以独特的百合题材,一开播便冲上豆瓣9分高位,足见观众对这部剧的偏爱。

本剧讲述了怡敏亭亭两位女性,高中时期曾有过一段隐秘的同性情谊。多年后二人重逢,那段未竟之爱又让二人平静的生活激起波澜。

《花香》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它又是否真如观众说得那样好?

01 放肆地喜欢,克制地爱

《花香》采用双线叙事,时空分别设置在怡敏和亭亭的高中时代,以及二人长大成人,分别步入社会和家庭后。

高中时代的恋情,始于亭亭在球场旁,对怡敏崇拜又爱慕的眼神;亭亭主动走到怡敏面前申请加入校队,语义含糊却态度明确地说:“学姐,我是认真的。”

这样的开场略显老套,我们能在许多偶像剧中觅到相似身影。

《花香》的宝贵之处在于,它在青春偶像剧的传统框架下,笔调清新、细腻又暧昧地勾勒出两个互生情愫的青春期女生对爱情的探索,毫不回避这种初萌爱恋中的甜蜜与尴尬,放肆和小心翼翼。

《花香》所书写的,是人类情感的本真样态,无关性别,无关身份,每个人都能在这对恋人的日常相处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得不感叹导演邓依涵对女性之爱的把控之精准,仅凭几句台词、少许细节,便让“高冷学姐”怡敏与“可爱学妹”亭亭之间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譬如,亭亭能听出怡敏口头禅“没关系”的弦外之音;怡敏担心自己运动后有汗味,亭亭说自己闻不到;亭亭酒后许下诺言,将来赚钱给怡敏花。

而二人无意间的亲吻、赤裸上身触摸彼此心跳、伏在耳边轻声数数等举动,更是让厌倦了工业糖精的观众们品尝到久违的清甜。

对于二人多年后的“第二次恋爱”,导演则敛起机锋,笔调变得更加克制、温婉

这既暗合陷身传统婚姻无法喘息的怡敏,在亭亭面前的欣喜和纠结,也体现出亭亭对怡敏人生选择的体谅与包容。

时过境迁,怡敏已为人妻、为人母,婚礼上的不期而遇让她尴尬又兴奋。

尴尬在于,当年她因恐惧对亭亭恶语相向,一句“恶心”几乎伤透了亭亭的心;

兴奋在于,她在一段近似“守活寡”的糟糕婚姻中无力脱身,而亭亭是照进她晦暗围城的一束光。

剧中,导演反复拍摄栀子花,而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一生的守候”

亭亭正是那朵栀子花。

岁月呼啸,只有她关心怡敏过得开不开心,她一直没有换电话号码,她依然记得二人间“高脚椅”和“没关系”的秘语……

这份女性独有的柔软和细腻,为怡敏死水般的生活带来救赎,也让她的心旌开始摇动。

尽管亭亭依然坚持不婚主义的底线,但她变得更加成熟、包容。

她深知这份同性之爱的禁忌性,也理解为何当年怡敏急着与她划清界限。

所以,在怡敏的丈夫面前,她替怡敏保留住秘密和体面;在怡敏的孩子小哲面前,她同样予以无限的怜爱。

亭亭的不渝坚守和默默守护,让她成为全剧最闪光的角色。

02 东亚女性困境

《花香》不是一部只会撒糖的百合剧,里面承载着导演的社会表达。

在怡敏身上,我们看到男权社会意识形态对她的绑缚,这也是她人生不幸福的根源。

剧中总共出现了三个相对具体的男性形象,他们几乎全方位地对怡敏的自我意志和心理健康进行压制与破坏。

一是怡敏的父亲

这位男性角色从未出场,却时时被怡敏挂在嘴边,处处控制着怡敏的生活。

他不管怡敏安全,罚她深夜练球后独自回家;怡敏要按照他的意愿来决定未来规划;他很少关心怡敏,被怡敏吐槽“赚钱比陪小孩轻松”。

二是怡敏的丈夫

他在剧中的表现,可以说是踩了几乎所有女性的心理雷区:

缺乏家庭责任感,日常活动是打电动和玩手机;

对妻子和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不耐烦,大庭广众之下训斥担心儿子的怡敏;

在怡敏面前,对只有一面之缘的亭亭评头论足;

因为工作,他在婚姻生活与子女教育中全然缺位。

怡敏呢?

当年却因为丈夫的无能没有出国,放弃了也许比现在锦绣十倍的前程。

三是露阴癖男

他在怡敏终于要面对真实自我的关键时刻出现,用下流猥琐伤害了怡敏的心灵,也给她一记当头棒喝:

对这个世界袒露真我,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怡敏,思想早已被驯化得谨慎、保守、克制、规矩。

虽然她知道自己对亭亭依然存有爱意,也只有在亭亭面前才能展露出久违的笑容与女性姿态,但她依然在孩子与职场让人焦头烂额的夹缝中,恪守着东亚女性被赋予的“主内”天职,甚至无意识地劝亭亭“养儿防老”。

而这种男权教化的可怕之处还体现在,当学校得知露阴癖男的事,找到怡敏和亭亭调查时,亭亭非常自然地写下当晚发生的事,包括她与怡敏的特殊关系。

在亭亭看来,这种同性爱恋无比正常,而她要做的,是实话实说,保护更多女同学不受伤害。

但怡敏却在楼梯口与亭亭决裂,并给出一个荒唐的理由:“那不是意外,是我跟你太好了。”

在怡敏身上,我们看到众多东亚女性普遍的身心困境。

她所有的沉默、纠结、自责和言不由衷,背后的原因都令我们深思。

03 题材滤镜与道德审判

《花香》在如此短小精悍的体量里,能将故事讲述得这般动人心扉,实属出色。

但在我看来,《花香》的总体质量并未达到9分水准,观众对它的喜爱更多是出于题材滤镜,即百合题材的稀缺性,以及女性视角的天然光环

如,剧中的男性角色都十分单一、脸谱化;情节编织过于平淡,剧集整体架构、节奏把控有所欠缺;对人物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及社会环境的消隐,让怡敏的心理挣扎略显悬浮,也局限住了《花香》的故事格局等缺憾,都等待着导演在下一季进行弥补。

更值得讨论的是,目前有一撮针对《花香》的道德审判之声,认为该剧三观不正

将亭亭第三者插足、怡敏婚外恋当作正面案例来宣扬,同时怡敏有骗婚之嫌。

导演在创作之初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她将怡敏的丈夫塑造得巨婴、惹人厌恶,并尽可能地压缩他在剧中的戏份,似乎都是在帮观众为怡敏的婚内出轨提供某种心理上的抚慰。

但我认为,大家不必对剧中人物这般口诛笔伐。

艺术作品之所以宝贵,正因为它对人类复杂情感的无限包容和尊重,它为我们在社会法理和伦理秩序的约束之外,开辟了另一方自由的天地。

如果我们仅以一句“渣女”或“小三”就全然否定掉怡敏和亭亭情感世界里的曲曲折折,人性中的那些隐秘和挣扎,其实也在无形中扼杀掉了艺术多元化的可能。

纵观古今,有无数经典佳作中的人物,都生长在道德暧昧之地:

《小城之春》中,周玉纹在丈夫戴礼言与情人章志忱之间的艰难抉择;

《花样年华》里,周慕云和苏丽珍的假戏真情;

《盛夏未来》里,吴磊和张子枫的动情一吻;

《导演请指教》中,备受好评的曾赠短片《爱情》里,张晚意对张雪迎的一见钟情;

……

它们所注目的,都是人类情感中最隐秘、最纤细也最本真的角落。

它们也许并不符合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法则,却是一部作品的最动人所在。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海猫食堂iSeaCat】,不定期更新影评、剧评。

 短评

第三集woc!学妹你他妈也太牛了!!!

7分钟前
  • Po!
  • 力荐

像孙燕姿和欧阳娜娜拍MV

8分钟前
  • 小由美
  • 还行

表演上可圈可点,小学妹在和学姐的对手戏中基本是完全碾压。(第三集给我撩傻了)镜头语言朴素(和女人相处就是浅景深大长焦,和男人在一起就是大广角),伪纪实的简单正反打加小的长镜头。总体,主要胜在情感真挚。真是前有小蛋糕,后有小学妹。看完直让人感叹“男人能不能他妈别出现快去死”

11分钟前
  • June
  • 力荐

高脚椅和没关系的故事,未完待续。谁能不爱钟挺亭😭2022.10.23更新:恭喜金钟!

15分钟前
  • 没有感情的杀手
  • 力荐

“王太太,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唔护~学妹也太会了吧!我发出可怕的姨母笑

18分钟前
  • MATTA
  • 力荐

没有政治正确性支持lgbt的意思,只单纯感觉台湾拍同性片有点上路了,比起很多夸张的类型片,做得格外有真实感。

21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66666丈夫最后的质问,亭亭有房子有车有钱工作稳定吗?这是现实的问题,她没有回答,我觉得一个可能是亭亭没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她不知道,她和亭亭谈了好几集的恋爱,去找亭亭还是去的原来的家,她不知道亭亭现在住在哪里,应该是亭亭妈妈和她说的,所以说她没有关心过亭亭的生活,她只是觉得亭亭懂她理解她,她从来没想过和亭亭有以后。

22分钟前
  • 游方eli
  • 推荐

同夫好像没有同妻那么可怜

27分钟前
  • 风的原色
  • 力荐

已经结婚生子的学姐在跟学妹上床前对学妹说:“你真的不结婚生孩子吗?这样你老了会没有人照顾哦。”学姐仿佛全然忘了自己的儿子是自闭症,自己的老公是个她出门就只能叫外卖、她不拿就找不到家里任何东西的人。到底是在指望谁来照顾老了的自己啊?到底有多少人亲手扔掉了珍贵的东西,在这种莫名其妙的妄想里过了一辈子。

28分钟前
  • phoebe
  • 推荐

救命救命🆘对情绪,表情,心动的每一刻,人物的台词,那种微妙感抓得太准了,虽然东亚女同电影宿命就是遗憾错过,不能说出口的秘密和年少时短暂的眷恋,但这种抓耳挠腮的小心思,小尴尬,小思念,这种百转千回,默默思虑的隐秘情感真的太能戳中东亚女同的心了😫

32分钟前
  • 陈牛老酒
  • 力荐

看了两集呜呜呜完全对我的胃口:年上年下,一见钟情,久别重逢…学姐好酷我好爱😍以及我真的太喜欢听台湾女生说话了!黏腻感十足。放学骑车那段狠狠戳中我“我发现你很爱说没关系耶”“有吗?”“嗯。而且你说没关系的时候都不是真的没关系”影像配乐都很有氛围,蛮舒服。百合花会开!,20221022恭喜花香拿奖!!🌈

36分钟前
  • Leftredolent
  • 力荐

哎,爱情就是爱情。虽然是一名钢铁直男,但是假如我的老婆是深柜,我很愿意祝福她去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人生只有一回,真正的心动何其难得,遇到了就不要难为彼此了……

39分钟前
  • 天竺葵
  • 推荐

看了访谈,与其说是演员会撩,不如说是导演真的很会拍。平淡的台词下,画面却拍得暧昧丛生。再次证明了拍百合剧好的女导演的重要性。可惜了,播出平台限制加百合二字,注定是小众圈的狂欢了。我分外痛惜却又无可奈何。如果是耽美,跻身豆瓣top250又何惧之有。

43分钟前
  • 鱼儿观
  • 力荐

太真实了太东亚了,一声叹息。我相信没有一个女双不会从中得到共鸣,深刻理解剧中每一个人的欲望、痛苦和不堪,理解亭亭那句“如果我第一个喜欢的人不是你,我可能会更有信心”,理解亭亭执念的所有记忆、承诺和期待,也理解学姐和所有人相处时所展现出的讨人厌的、苦大仇深的、犹犹豫豫不知所措的那部分。道德卫士和恨双拉拉和没有过荒唐青春期的人不适合看这部剧。程予希的眼神要把我的心捏碎,林辰唏虽然演技吃力但是非常适合这个角色。

44分钟前
  • 岕川
  • 推荐

对哦,为什么非要碍于约定俗成,非要迫于父母之言,非要自欺欺人,非要结婚,非要有小孩,非要和异性在一块才能是家呢?只要能和彼此相爱的人听听日光,闻闻月亮,摸摸佳肴,尝尝花香,朝朝暮暮地在一起不才是最值得珍惜和守护的湾港吗?

4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好家伙,近年来lgbt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名字要长

49分钟前
  • xxx
  • 力荐

“王太太 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

54分钟前
  • 金廷有只鸡仔
  • 力荐

怎么都喜欢不起来,特别是E05那句“你明明可以很特别 为什么要跟大家一样”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喜欢同性并不是希望变“特别”,反而更希望这很“普通”,对学妹完全get不到,倒是觉得挺烦的,明明目的性那么强就是不表白,等人成家了再搞这一出,就很没意思

58分钟前
  • M
  • 很差

被能够把暧昧氛围拍出来的纯爱剧拿捏得死死的😢

1小时前
  • Sio.
  • 力荐

床戏那段拍得好有呼吸感,克制试探暧昧渴望全都感受到了!

1小时前
  • 旺周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