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代言人

悬疑片美国1997

主演:基努·里维斯,阿尔·帕西诺,Charlize,Theron,杰弗瑞·琼斯,康妮·尼尔森,

导演:泰勒·海克福德,

播放地址

 剧照

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2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3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4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5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6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3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4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5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6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7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8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9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9 20:27

详细剧情

凯文是个保持不败记录的年轻律师,娇妻相伴,事业有为的他宛如生活在天堂一般。受到纽约著名事务所的邀请,他携妻子来到纽约。奢华的生活近在眼前,一切似乎都昭示着明天的坦途与光明。老板米尔顿对凯文非常赏识,不断地委以重任,同时也带他见识了五光十色的世界。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和色情,名利各个方面的诱惑,凯文渐渐的迷失在生活中,甚至忽视了妻子精神上的反常。直到失常的妻子自刎在他的臂弯中!

 长篇影评

 1 ) 自由意志和魔鬼诱惑

没什么评论,就觉得这个故事挺好看的。虽然是老片子了,水准还是很高的。

先说说故事梗概。

凯文是一个小城市里年轻有为的律师,有着连续辩护不败的战绩。忽然有一天,纽约一家很有影响的律师行以高薪豪宅优厚条件相请。天赐良机,怎可错过?金钱、荣誉谁能拒绝?于是他带着妻子玛丽,离开佛罗里达的家乡来到纽约发展。

这家律师行的老板叫米尔顿,对凯文非常赏识,交给他一些棘手的案子,他都一一解决。这更使凯文我感觉良好,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为之洗脱罪名的客户并非清白。

妻子玛丽跟随他到纽约后,住上了豪宅,手上有花不完的钞票,但是,她却发现丈夫沉溺于工作已经无暇顾及她的感受,夫妻感情逐渐疏远。不知何时开始,玛丽总是能看到诡异的情景,她逐步走向精神崩溃。但根本没有人相信她,连她深爱的凯文都只是以为她精神有问题,对她的求助置之不理。

一天,玛丽遍体鳞伤地被发现了,她告诉凯文,是米尔顿强奸了她,但凯文压根不信,因为整个下午,米尔斯都和他一起在出庭!走投无路的玛丽终于疯了,在精神病院,她选择了自杀。然后,就在玛丽自杀的当天,凯文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可以解答发生在凯文身上所有的事情~


一、演员们

这部片已经是老片了,那时候还没过千禧年呢!所以一切情节的变化都不算新鲜了,基本上说的是小镇律师到了大城市,在名利诱惑和道德良知中受煎熬的故事。此类故事在银幕和屏中已经反复出现过了——主角或男或女,背景国内或国外,风格有写实有魔幻——《魔鬼代言人》是前半部写实,后半部魔幻,算是个综合体。

演员名单现在看来很是强大——基努李维斯、艾尔帕西诺、查理兹塞隆——后两位可是奥斯卡影帝影后啊,当然基努李维斯的粉丝大概更多一点,演技我们就不要多说了,在这部片里面我还是基本认可的。虽然和老戏骨艾尔帕西诺比是嫩了点,他还是很到位地表现了角色逐步被诱惑但又良心未泯的状态。我一直觉得基努李维斯是很特别的演员,他身上有一种执着的单纯、一种正直,以及一种安静淡然的气质,这是无论他演什么角色都无法改变的。在浮华喧嚣的好莱坞,他算是一个异数——其实在普通人里面也是个异数,所以他老是被派遣去扮演一些外星人、特异功能者或者科幻题材的电影(他也扮演过释迦摩尼佛祖),因为他实在有点非人类的感觉!所以他不可能是罗伯特德尼罗和艾尔帕西诺,他始终是他自己。

查理兹塞隆那时候很年轻,有点婴儿肥,青春又清纯,演一个乡村律师的妻子,很称职。艾尔帕西诺就是一贯那样的变色龙,演活了角色的狂放和邪恶,结尾有一大段演讲,是对上帝的嘲讽和挖苦,相当痛快淋漓。怎么我觉得老戏骨就喜欢演这样的复杂多变的角色?杰克尼科尔森曾经在《紫屋魔恋 The Witches of Eastwick》中演过撒旦,结尾也是对上帝的一阵嘲讽和质问,比这段还要来得干脆和痛快。我还记得有一句是说——“撒旦降灾祸,你们说这是罪恶,上帝降灾祸,你们却说,这是命运!”——我听罢简直是醍醐灌顶!从此习惯倒过来想想看似确凿无疑的问题。还有一件事很有趣,这个亵渎神明的话是撒旦在教堂里对上帝的信徒们喊出来的——都打上门去了~撒旦们好像不太怵上帝啊~

二、FREE WILL

这部片子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FREE WILL,翻译成意志自由,这个大概是基督教里的概念,深入西方民心的东西。我记得上次听说这个词是在金凯利的《冒牌天神》里,上帝给了金凯利自己的神力,可以改变任何事情,但唯独一样不行——人的意志。所以金凯利还需要亲自色诱自己的妻子,无法依靠神力让她爱上他。而这次在《魔鬼代言人》里,撒旦的化身、即艾尔帕西诺扮演的角色多次提到这个词,憎恨但又无可奈何。

看来上帝和撒旦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协议的,撒旦尽可以诱惑上帝的子民据为己有,但必须要通过一个程序,就是让人类“自己做出选择”,因为——FREE WILL。当然反之也是一样的,人类也可以自己做出选择,站到上帝的阵营里,对此撒旦也是无计可施的。

看来FREE WILL是人类天赋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了。因为FREE WILL,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投向上帝或者魔鬼,决定做对的事情还是错的的事情,最终决定自己将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人生即是选择!这部片子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基诺里维斯扮演的小镇律师凯文面对撒旦的诱惑,是怎样一次次做出自己的选择的。

第一次是在小镇上,凯文的为一个小学教师的猥亵案做辩护。
第二次他已经被纽约著名的律师行吸收,为一个非法屠杀动物的大客户进行辩护。
第三次是为纽约的房产大亨枪杀妻儿的三条人命案做无罪辩护。

实际上这三个案件,不过是撒旦的三个试探,因为他为之辩护的当事人都有罪,而且撒旦有意无意,让凯文在辩护的过程中,得知了真相。他就是要看看凯文在名声和正义之间,到底会做怎样的选择?

凯文做出了选择——他为他的当事人做了无罪的辩护,而且都获得了成功。他不是不挣扎,不是不痛苦,但想要成功的欲望盖过了一切:
——他已经有了连赢几十场的记录,他不能不为了自己荣誉而战;
——他在新的律师事务所刚刚获得重用,他需要一场胜利来奠定自己在事务所里的地位;
——受理了一半才得知真相,他不能不把事情继续下去,当中退出就会在律师界声名尽毁。

然而第四次考验才是最残酷的考验。凯文在为房产大亨拼命辩护的同时,他的妻子玛丽精神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她非常需要他。作为丈夫应尽的职责,他应该陪伴她、照顾她。但他做出了第四次选择——他在妻子最需要他、还有机会挽救妻子的时候,却为了工作而狠心离开,见死不救。于是她活生生地在他面前割断自己的颈大动脉。

凯文为了名,为了虚荣心,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昧了良心做事,终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失去了自己深爱的女人。

从某种意义来说,撒旦(是以律师行老板米尔顿的形象出现的)并没有对他做特别狠毒的事情,他只是给了他考验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有机会遇到,不需要特别的安排。而且,最让人扼腕的是,每一次撒旦给了他考验的同时,都很公平很有契约精神地同时给了他选择的机会,他完全可以掉头而去、走上另外一条路。但每一次凯文都选择了撒旦希望的道路。他往撒旦的方向越走越近,最终掉入了这个无尽的深渊。

三、高潮原来在结尾

妻子死了,凯文痛苦、自责而无助,就在这个时候,凯文的母亲告诉他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可以解答发生在凯文身上的所有事情……

真正的高潮到这里才刚刚开始,在此之前的一切情节都不过是铺垫而已。

为什么凯文做什么都一帆风顺、一生没有输过一场官司?为什么短短的时间,他就从一个小镇律师,成为一家国际著名律师行的合伙人?为什么凡是阻碍了米尔顿的人都会一个个离奇死去?为什么妻子玛丽会疯?为什么她总是说自己看到怪异的事情,并在死之前说米尔顿强奸了她?……这些看似无关的事情都由一个答案串了起来,而答案就在米尔顿身上,也在凯文身上——他们原来是父子。

凯文的母亲在十六岁那年,未婚先孕,与一个不知名的少年生下凯文,这位少年之后就不知所踪——他就是凯文的老板,米尔顿。

如果米尔顿仅仅是想补偿儿子的慈祥父亲倒也罢了,但他人类的外表后面隐藏的是一张充满阴森与黑暗的内心——他是撒旦,是魔鬼,是上帝的对头,邪恶灵魂的庇护者。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争取上帝的子民,成为自己的子民;争夺上帝的世界,成为自己的世界;占据整个天堂,使之成为地狱。他蔑视上帝为人类设定的律法,他要建立自己的新秩序。

他游走在人类之间,诱惑一个又一个不坚定的灵魂,也到处播种,传递自己的血统和子嗣。撒旦在世间有很多孩子,但成器的没几个。凯文是其中最优秀的。撒旦一直等待凯文长大,在观察他,也诱惑他、试探他。他要使其逐步泯灭自己的良知、道德和正义感,成为自己的帮凶、最终能够成为自己庞大事业的继承人。

为什么撒旦不直接改变一个人的灵魂,而是要引诱,劝导?还是因为FREE WILL。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例外。

为什么要逼死玛丽?因为凯文的同事克丽丝塔(他性幻想的对象),是凯文同父异母的姐姐,撒旦的另外一个女儿。他们俩身上都流着同样的血。米尔顿想让凯文和克丽丝塔结合、为撒旦家族繁衍后代,成为新世界的统治者。所以他让玛丽看到那些幻象,他还亲自强奸了玛丽,并且把她逼疯。是的,都是他做的。

得知真相的凯文怒火中烧,他朝米尔顿射光手枪里的所有子弹(好像还留了一颗,很快也将射出去)。当然米尔顿毫发无损,反而咄咄逼人地逼问凯文事实的真相。他提醒凯文他如何在事情发生之前,给了凯文选择的机会,而当时凯文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他的言辞尖锐又无可辩驳,话语就像鞭子一样打在凯文心坎上。最后,凯文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他是咎由自取。因为,FREE WILL。他的意志始终是自由的。米尔顿不是没有给过他机会。

一切都太晚了。大错已铸。死人不能复生。此时的凯文,负疚而痛苦,意志消沉。他头发蓬乱,神情萎顿。他白衬衣上还沾着妻子血。他无力地询问米尔顿做究竟想得到什么?

米尔顿滔滔不绝地诉说对上帝的蔑视和对自己统治世界的规划和蓝图,许凯文一个美好的未来,名、利、美女、欲望、胜利、成功、地位、权利~一切都唾手可得,只要凯文跟着他走。凯文没有反驳,他看上去也无力反抗。克丽丝塔脱去全部衣物,露出她美丽绝伦的裸体。她躺在凯文的面前,抚摸自己,如同发出一个无法拒绝的邀请。米尔顿志得意满地笑了。一如既往,他认为他已经赢了。

就在米尔顿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的时候,凯文阴郁的脸上露出嘲弄的笑容。他说,你是对的。自由意志。是时候了。
他没有改变表情,迅速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快得没有来得及让任何人阻挡。
一声枪响后,他的头颅忽然有大朵血花盛放,凄美而艳丽。
他的血溅在克丽丝塔的脸上,克丽丝塔大惊失色,哭喊,不!不!不!
蓦然,一声怒吼,米尔顿身上迸发出熊熊的火焰,将周围化为一片火海。克丽丝塔如此丰美的身躯,在他的盛怒下化为一堆枯骨。
米尔顿目光一直停留在凯文的脸上,直到他身躯沉重地倒在地上。
米尔顿还是败了。败在自由意志上。败在不灭的人性和善良之下。
凯文用自杀这样惨烈的手段,割裂了自己与撒旦之间的血缘关系。
他宁死,也不做撒旦的帮凶。
只是短短一瞬间,漫天的火焰消失了,就像出现一样突然。
魔术一般,就在我们面前,米尔顿苍老而狂怒的面容幻化为与凯文非常相像的一张清俊的沉静面容。他长发披肩,赤裸而年轻。
他仰天长叹,身后一对巨大的洁白翅膀熠熠生辉。
此刻此刻,撒旦终于显露出骄傲的炽天使路西菲尔的真身。

凯文终于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了伟大选择。
虽然他是撒旦的儿子,但他依然拥有选择的权利。他可以成为上帝的子民,也可以成为撒旦的继承人。
经过一次次考验,他知道自己得到过什么,也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只有经历过这些,才能看清楚什么才是对自己最为珍贵的东西。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怎样的人。
虽然他没有经受住诱惑,无数次做出错误的选择,但他不能让这一切白白发生。
错误就是错误,只要敢于承认,并坦然面对,承担后果,错误就不会没有价值。
他愿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而且为了阻止更大的错误,他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还好,虽然他已经坠入深渊,但他还有一只手勾在悬崖的边上。他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做选择。
他涌身一跃,终于从悬崖边回到了陆地。他摆脱了地底下黑暗世界的诱惑,用自己的鲜血,救赎了自己的灵魂。
这真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伟大的选择。

四、重来一次,又会如何?

凯文沉重地倒下了,但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拯救。然而撒旦,他怎么会如此容易被打败?

突然镜头一转,回到电影最初的场景,凯文站在洗手台前发呆。这是我们在片头曾经看到过的、他第一次出场、要为猥亵学生的小学教师做辩护之前的情景。就像录像倒带重放了一样,一切又回到了起点,所有的事情好像都还没有来得及发生。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二次机会(好像这是基督教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我在《终结者2018》中看到过这个词)?
凯文走进法庭,赫然看到他的妻子坐在审判席上等着他。他是如此的高兴他可以重新来一遍!他禁不住两次拥抱妻子,并毅然宣布退出此案!他为此遭到停牌的处罚,但这可以说这是他此生最幸福和深感幸运的时刻了——他,凯文,人生有了第二次机会!他终于可以不用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而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了!

就在所有人都为凯文的选择讶异或者高兴的时候,一个记者追了出来,要求采访他,并且告诉他,“我会因你这为了良心而牺牲自己的举动,为你做报道,而让你出名”。在妻子的怂恿下,凯文终于欣然接受了。当他与妻子相拥离去时,身后记者的脸忽然幻化为米尔顿的脸,他面带笑容地说出他的名言:“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于是我们知道,凯文又开始了他的新一轮考验。而这一次考验,胜负尚属未知数……

正是这个结局最引人遐想、留有余韵。内心欲望和良知的斗争,永远不可能停止。你知道一条路走不通,不等于你选择的另外一条路能够走通。无论你选择走哪一条路,这条路上永远充满了诱惑和陷阱,没有什么不同。

这个解决让我想起来基诺里维斯的另外一部电影《康斯坦丁》(又被翻译成《地狱神探》)。在结尾,康斯坦丁和撒旦谈了个交易(在任何有关的电影里,撒旦都有遵守承诺的好习惯)。他决定自我牺牲,将自己的灵魂交给撒旦去交换爱人的上天堂的机会。于是成交。但是当撒旦正要拉着康斯坦丁入地狱时,上帝之光照亮了康斯坦丁。因为他做出的具有强烈自我牺牲的无私举动,他的灵魂被天堂接纳,他的身躯被上帝牵引着往天堂缓缓飞升。撒旦哀号着,不甘也不服气,最终做了一个决定——让康斯坦丁活下去。本来康斯坦丁因为罹患肺癌快死了,撒旦宁可使他痊愈而不让他死亡(上天堂),因为只有康斯坦丁活着,他就还有机会让康斯坦丁下地狱。

所以,最后,是米尔顿,也就是撒旦给了凯文第二次机会,让凯文重新选择、重新去开始。而撒旦将会继续幻化为种种身份,出现在凯文身边,引诱他,劝导他,激发他恶的一面,把他继续往地狱这个方向带。谁知道呢,也许重新走一遍,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人是如此善变、健忘,而欲望又是与生俱来、难以遏制的。稍微放松一下,找一个借口,即溃不成军了。

所以啊,诱惑无处不在。大家要小心了!佛教说要“善护念”,就是要小心翼翼保持好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良知,不要被撒旦轻易诱惑了。

五、关于撒旦的身世

关于撒旦的身世,向来众说纷纭。通常的说法是,撒旦原本是上帝所创造的最高级别的天使路西菲尔(Lucifer,在拉丁语中是“带来光明者”、“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之意)。

在基督教的传说中,路西菲尔是光辉耀眼、深受尊崇的六翼天使,拥有凌驾于其他天使的智慧与美丽。神曾让路西菲尔担任天使长,陪侍于神的右侧,统领所有围绕在神宝座周围的基路伯(高级的天使)。然而,路西菲尔却“因美丽心中高傲,又因荣光败坏智慧”,背弃了神。

“你(指路西菲尔)从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后来又在你中间察出不义。”(《以西结书》第二十八章)路西菲尔(撒旦)带领三分之一的天使叛变,妄图取代神的地位,最后战败。

《以塞亚书》第十四章中记载了他的下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为何从天上坠落,你这攻陷列国的,为何被砍倒在地?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的众星之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

正如《箴言书》中所言,“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心里谦卑与穷乏人来往,强如将掳物与骄傲人共分。”路西菲尔的下场像一切受造者昭示:骄傲是通向毁灭之路。

 2 ) 比较“城市令年轻人堕落”——《魔鬼代言人》和《华尔街》

看《魔鬼代言人》,乍一看觉得跟《华尔街》有点儿像,都是讲述一个年轻人来到纽约发迹和堕落的故事,一个是金融界新人,一个是律师新星——都是出于强大的诱惑中和巨大的压力下的行业。
但是后面就发现两者的不同,首先在手法上,《华尔街》非常现实主义,叙事强劲有力,加上道格拉斯的表演,他让我们相信,一个金融界新生的堕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而《魔鬼代言人》则具有强烈的宗教感和魔幻感。首先是安排撒旦挑战现世法律制度,非常有意味,因为现世的法律制度,跟基督教的传统有莫大的牵连。片子越往后面进行,宗教感就越发的强烈,基督教的种种基本命题都得到探讨。
比如女性通过自己的堕落实现对男人女人的救赎,比如曾经的六翼大天使在教堂、在摩天大楼的顶端等极具有隐喻色彩的场所引诱自己儿子的堕落、引诱自己的子女——同时也是上帝的子女相互诱惑,不管是简单的视觉上的变换还是情节的安排还是越到后越浓烈的诡异氛围,都表达出一部魔幻作品的特质。
结尾是这部片子最诱人之处,年轻人还是走上了堕落之路——“虚荣心是我最喜欢的原罪”。
与《魔鬼代言人》相似,《华尔街》也有一句经典台词:Greed is good (贪婪是好的),前者讲虚荣心,后者贪婪,角度类似,但是给人的感觉不同。《华尔街》里面,这句话是在股东大会上公开宣称并且得到无数的认同的,直接有力冰冷残酷。但是始终双方是对等的,道格拉斯再厉害,他始终是一个人,在人性的层面上,他并不比愣头小子强大。而虚荣心的这句,始终是魔鬼帕西诺的得意自语,如同这句话的发明者,它站在摩天大楼的顶上俯瞰big apple里营营碌碌的人们。
所以,《华尔街》里的年轻人是可以被救赎的,查理在老爸的引导下重新找回良知——有趣的是老爸的扮演者后来在the west wing里面饰演完美民主党总统巴特勒——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老爸出身工人阶级,在《华尔街》里,年轻人可以从纯良的父母和出身那里找回良知。这不免让我想到主演道格拉斯和导演奥立佛斯通的出身。
而《魔鬼代言人》则是把小城和城市对立起来。母亲在城市里被引诱,但是在小镇上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和平静的生活,而她的儿子又重新在城市中受到引诱,开始新一轮堕落。是,他内心有道德、有良知,但是这种道德和良知能支持他多久呢?结尾我们看到,一轮新的堕落开始了。
所以,《华尔街》是乐观的,因为首先,他对人性保留有希望,更重要的是,在《华尔街》中,一切问题都是现世的问题,种种剧情的安排始终令我相信制度的改善可以解决问题。
而《魔鬼代言人》中,问题是关于人性的,是关于宿命的,它讨论的是现世问题,但更主要的是通过现世问题的讨论探讨人性中的上帝与魔鬼的交战。
城市令年轻人堕落——在《华尔街》中,城市代表资本主义,华尔街代表人性的贪婪,而在《魔鬼代言人》中,城市却是撒旦开疆扩土的前沿阵地。
 
ps 一边写这个一边听keren ann,作孽啊。

 3 ) 受罗翔老师推荐而来,电影太好了,不吐不快(截图N张却只能放九张(影评水平有限

出发去纽约前,妈妈一直拿圣经说事

如题,因为是受罗翔老师推荐而来,知道这是一个有关虚无浮华的故事。

这位母亲的打扮和电影的熏陶有一种觉得她过于神经质的暗示,因此虽然知道主题,再加上我不信佛不信教,可能对他们缺乏同理心。

综上,我一开始对她是不以为然的。

妻子被男主送去医院的时候,这个时候她在我心里已经是接近死亡了。果然,这是她清醒的最后发言。

来到纽约和妻子出事之间其实有很长一段,但我都没有放截图,原因有二。

一呢,是豆瓣只允许放九张图,我认为精彩的部分都在最后。

二呢,则是,这中途一段实在没有什么坑,一切是那么符合逻辑、理所当然。丈夫走上了更辉煌的工作岗位,妻子努力适应“上流”社会,两人在这个冷漠而华丽的钢铁城市互相扶持。

然而丈夫作为备受器重的律师,每天忙于工作,能给妻子只有钱而不是爱。

妻子受到的压力我作为女孩子挺感同身受的。在搬去新家的第一天,遇到的邻居,也就是男主同事的夫人,就用一种看似友好实则高高在上的神情看着女主。这种神情让人很不舒服。

女主想和她成为朋友,她却一遍又一遍地挑剔女主刷墙的颜色。这种心理施压一步步让女主失去自信。将夫妻二人共同的初心——绿色——换成了另外的颜色。(所以那些或深或浅的绿色正代表着他们当初的纯洁美好吗)她失声了,连发型也在魔鬼米尔顿的诱惑下改变了。

她们一起逛街,女主倾诉她想要爱,另外两位夫人却传输着荒淫浪荡拜金的思想,女主的第一次幻觉出现了——邻居夫人变成了魔鬼。女主吓得落荒而逃,我也是。

女主是多么无助,她尝试向男主寻求帮助,却得不到回应。最终夫妻二人因为压力不能相互理解而爆发争吵,妻子出现幻觉,抑郁。

这一切是那么顺理成章,而所有人,包括观众,事后才惊醒这一切早已在陷阱之中。

妻子自杀,死在凯文的臂弯里,母亲崩溃着喊出这句。

这句话,在这个情景下,真正称得上是振聋发聩了。此外,这个情节昭示,凯文是米尔顿的儿子,这个身份在之后变得越来越魔幻……

敲黑板,这是主题了。

这里开始魔幻现实了,流动的雕塑,诡异的气氛,似乎是想提醒观众这不是真实的。但我反而觉得,这比现实真实太多了。

嘲讽度max

这一段的词写得太好了,简直想让人朗读并背诵全文。

凯文已经认定米尔顿是撒旦,问米尔顿为什么从法律入侵

——不是因为法律最接近生活才选择法律,而是因为撒旦在生活中早已无孔不入。

——不是因为凯文是他儿子才选择凯文。魔鬼在他的众多子女中找出最优秀的那两个特殊培养。凯文自己选择出卖良知,为穷凶极恶的违法者辩护。他的辩护魅力和聪明才智毋容置疑,但没有用在正道上,被魔鬼盯上了。

——说到底,都是双向选择。

魔鬼很疯狂,很有激情,我很欣赏
ohhhh,xxoo要开始了吗

默默问一句,“天使脸蛋魔鬼身材”是出自这部片吗,这位魔鬼的女儿简直完美诠释了这八个字。

她认为不需要说服男主,都是废话。用身体征服就行了。就嗯,非常嘲讽。

这个单眨眼我的妈呀,毛骨悚然!!

影片里单眨眼共出现三次,上面的截图在第一次和第三次出现,第二次是米尔顿。

看到第二次我只是有点眼熟(甚至还想到刚看不久的乔乔的异想世界),第三次我他妈人都吓傻了!

是这样的,让我好好说下思路。前面的xxoo没有进行下去,男主凯文一枪崩了自己,回到他来纽约之前的时间节点,见证了这第三次wink。(之所以吓傻是因为被强烈暗示,米尔顿和截图上这个人是同一个人)

(我差点以为这是一梦醒来的烂梗,心里疯狂吐槽难道国外影片也为了过审强行改结尾,还不能骂虚荣了?/汗😅。还好男主的表现说明——这是上帝给了他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虽然这也有点索然无味就是了)

好了好了男主放弃了给猥琐男辩护,放弃了不败记录,高高兴兴带着妻子回家了,聪明的我在看到第三个wink之后就知道没那么简单。果然,截图上这个小人吹嘘到“凯文啊您是多么伟大,律师届品德高尚第一人!我要让你见报!世界闻名!”

凯文“再三推辞”,最后接受。身后,截图上这个无名小卒的脸变成了米尔顿的脸,他笑了,果然没人逃得过名或利,over。

写在最后

上面那些果然都是些流水账了。

看完电影才知道严格要求的豆瓣er为啥都对结局拍案叫绝,几重反转,我这个没啥文化的,也只能说,真的绝!不仅仅是在说“虚荣的可怕性”,也强调了“虚荣是人类的原罪”,更有“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错”之意。

只有永远不走向狼群,羊才是安全的。

果然,君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此外,因为是罗翔老师推荐而来,还有几句话要说。纯属个人看法,欢迎交流,勿搬运。

①罗翔老师爱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他认为人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律师也是如此。然而现实不允许这样,原告和被告都需要律师辩护,有时律师清醒知道自己的雇主是有罪的,却要为自己的胜利拼搏。

罗翔老师无意批判现实,因为这是无法改变的。他只是时常看而且推荐这部电影,提醒自己和所有人,不能像凯文一样,为了虚荣而持续为一个又一个犯罪者辩护,赚取金钱和名声。(我猜这可能是他进入学术圈的原因之一)

更深层次一点,就是绝不相差踏错,被任何利益诱惑,踏入狼群。

②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罗翔老师提到这么一句话:“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是一切事物的前提。人确实要意识到你没有想象中那么崇高、那么勇敢,人远比想象中更加虚伪。”这同样与电影的主题有相通之处。

贴上这篇采访的最后一段,我很喜欢——

南方周末:你希望你的学生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罗翔:谈不上希望。努力做到追求光明,追求公平正义,怜悯弱者,但是也不要过得太过于清贫。

 4 ) 虚荣,我最爱的原罪

人作为一个人来说往往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人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含各种不同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又不是各自按部就班,恰如其分的相处很好,时常处于矛盾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就是令人尴尬的时候。这些元素及元素之间矛盾的存在于是就使人出现了痛苦、悲伤、欢喜、忧愁、兴奋等等七情六欲,同时也在社会上出现了奉献、牺牲、暴力、战争等等等。然而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如此五彩缤纷。 “虚荣,我最爱的原罪”。谈到虚荣,就要说到良心,因为虚荣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与良心发生矛盾。因为有了矛盾,就有了冲突,有了冲突,才有了这部电影的精彩。追求虚荣的途中必会碰触到良心的底限,这时候就需要人的控制和选择了。 我喜欢善良的活着,因为这样可以让我免受良心的谴责。但我不相信良心,它只是一个既成的表象。然而世俗如此,我亦如此,何必自己为难自己呢?但万事无绝对,莫要碰触我的底限(不过也没人愿意碰,悲哀ing。。。。。。 我同样爱慕虚荣,和一般人一样,天生就存在体内的东西,不得不面对。但我也喜欢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因为人会很快乐,虽然是假象,但虚荣是真实的,快乐也是真实的。然而我会控制自己的虚荣,不会让它与其他发生矛盾,那样会让我很尴尬,也可能很痛苦。痛苦也是很真实的。

 5 ) 我是不是也和魔鬼做了交易?

这部电影很早就看了,但是今天回想起来,发现自己就是那基努里维斯的角色。我和魔鬼做交易了吗?
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默默祈求,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一关,如果通过,我许诺我可以失去朋友,可以失去自己,可以之后几年都痛苦不堪,结果每一关我都挺过去了,而每一关过后,我都发现其实所谓的一致追求的东西都不是我想要的,无非就是名利,荣誉和周围人给的虚荣,可是为了得到这些,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最终失去了我自己。当我某一天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自己和自己偏离得太远了。我质问上帝,是否忘记了我的存在,而我让受这样的折磨,可是一个声音告诉我,其实上帝从未远离你,是你自己和魔鬼做了交易。
于是我想到这部影片
人生起起落落,得得失失,在得到和失去的过程中,多少人迷失了自己,追求一些原本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而失去本来最宝贵的东西和人,比如友情和爱情,比如最可贵的亲情。我们是否知道自己真的需要的是什么?不然不会傻到用贵的换贱的。

这部影片很宗教,比较哲理,虽然充斥了西方基督教的说教,但是对于东方人仍然很有看头。

基努里维斯的另一部片子,康斯坦丁和这个有点矛盾,里面的是天使放弃了人类,不过具体是非是由我们自己来评断的。

推荐一看,特别还有阿尔帕西诺的精彩演出。

 6 ) 自由

魔鬼告诉人的自由是:你应当什么事都可以作,尽己所爱的去作。
  
  上帝期望人拥有的自由是:我什么事都有最大的自由可以作,但我也有一种自由 ── 就是我有能力不去作某些事。
  
  这才是上帝给人百分之九九的「可以」,与百分之一的「不可以」,这背后的自由真义。上帝的自由定义,是「更自由的」

 7 ) 转 这是我看过这部电影最棒的影评。原作者删除后,找了好久!

用“烂若舒锦,无处不佳”来形容电影《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Advocate)大概是不为过的。在这部“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经典作品中,野心勃勃的导演试图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灵魂深处的终极惶惑作出哲学与宗教的解答。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众所周知的事件是,陈凯歌在《无极》中不自量力地突入这一危险的言说场域,于是毫无悬念地落得个饱受讥讽的尴尬结局。而泰勒·海克福德却成功了,在十年前。

如果说文学是魔幻现实主义发轫于斯的圣地,那么电影这一奇妙的艺术形式则使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技艺得以充分挥洒,无所不用其极。此片即为一个鲜活的例子。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谈到绘画的技艺时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这段话虽说是讲绘画艺术,用来形容这部电影的叙事技法倒也合适。匠心独运的叙事结构、神乎其技的场面调度、内涵丰富的精神底蕴、几近完美的角色演绎、出色的对白设计、契合情景的配乐,适时点缀的哥特艺术元素……凡此种种,赋予了这部影片卓尔不凡的高迈身姿。本文并不打算详细地探讨影片的叙事技法,而是试图对电影中所涉及的哲学和宗教命题作出初步的解读,并借题发挥,谈谈笔者自己对这些命题浅陋的看法。这里的文字只能算是基督教门外汉的皮相之谈,并非信徒对耶和华的虔诚膜拜。十几年的无神论教育,早已把我信仰的能力摧残得气若游丝。诗人王家新说:“活到今天,要去信仰是困难的,而不去信仰是可怕的”,而我仍然陷身于可怕的无物之阵之中。

僭妄的受造者:人和魔鬼的身世

“我告诉你,纽约很可怕的!”凯文的母亲不无忧虑地说。“我猜也是。”凯文漫不经心地应道。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成了魔鬼的住处‟,《启示录》第十八章。多读圣经对你有好处的!”

“我都背得滚瓜烂熟了。”凯文露出一丝轻蔑的微笑。“是吗?你知道巴比伦城的下场吗?”

“„哀哉,巴比伦大城!一时之间你的刑罚就来到……灯光在你中间绝不再照耀‟。祝我好运吧!”

无疑,凯文是熟读圣经的,这是他法庭上辩论的利器,在后来的“摩伊兹案”中,他就祭出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方天印,用一番滔滔不绝的雄辩为摩伊兹洗脱罪名,再加上摩伊兹对助理检察官阿诺·莫杜施了巫术,使其咳嗽不止,无法发言,凯文如愿以偿地取得了又一场胜利。

著名的橄榄球教练文斯·隆巴迪曾经替凯文喊出了他的心声:“胜利不是一切,而是唯一!”圣经也好,宗教信仰也罢,在创造了六十四场连胜神话的年轻律师凯文眼中,不过是用以赢取胜利的工具。美国是一个崇尚成功的民族,“对成功女神这婊子排他性的崇拜”(詹姆士语)压倒了一切,包括上帝。在法庭上,也许凯文无数次地称颂过耶和华的名,而在他心里,上帝不过是一个陈腐的虚无缥缈的价值符码。

这个时代是人与世界完全失落的时代。“世界之夜”,这个海德格尔的悲痛隐喻,正在迅速地伸展着它的触角,将人类一切的生存图景纳入它的势力范围。繁华之都纽约成了今世的巴比伦大城。“哀哉,巴比伦大城!一时之间你的刑罚就来到……灯光在你中间绝不再照耀”,凯文在熟悉地背诵出这段经文时,心里却对即将在纽约展开的异彩纷呈的新生活画卷充满了憧憬与渴求。“祝我好运吧!”凯文微笑着对母亲说。

在影片中,僭妄的受造者随处可见,包括人,也包括迷人的魔鬼撒但。在今世的巴比伦大城之中,在瑰丽迷离的世界里,他们行走、奔忙、狞笑、叫嚣、心潮激荡,自以为义,以至不屑于谈义。而上帝始终沉默着,冷眼旁观,甚至令人怀疑他从来不曾在场。

让我们回到圣经,去寻找上帝的身影,追问人和魔鬼的身世。在《旧约·创世纪》中,耶和华用卑贱的尘土,创造出具有神高贵形象的“有灵的活人”——亚当,赐予他人间的乐土伊甸园,又用亚当的肋骨创造出了人类原初的母亲——夏娃。人之堕落并非造物主所编写的原程序,正如后面将要提到的天使之堕落一样。造物主知道人无法独立承当起分辨善恶的重任,因而明令禁止人采摘知善恶树之果。而夏娃却听从了蛇的教唆,僭取并偷尝了禁果——连同她的丈夫。(吊诡的是,人之所以会听从蛇的教唆,违反了上帝的禁令,恰恰是因为人无从辨别善恶。)蛇说:“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蛇并没有全然欺骗人,偷尝了禁果之后,人的眼睛的确变“明亮”了。而人的眼睛“明亮”之后,对神的第一个行动,竟是“藏……躲避”——“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在知善恶之后,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有罪,第一次有了犯罪后的羞耻感。

我们再来看看造物主的行止——“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圣经之言提示我们,从亚当和夏娃犯罪堕落之日起,神就一直在寻找失落的人,呼唤他们回到神的面前。而人则从彼时起,一直在躲避神,怕见神的面。对于全知全能的神来说,“你在那里”的呼唤,与其说是神不知人的去处,毋宁说是神在警示人:你当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已经迷失了方向,落在罪恶的黑暗中,甚至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僭取知善恶树之果这一事件,不仅导致了人与神的决裂,亚当与夏娃二人一体的和谐关系,也产生了裂痕。亚当对夏娃的称呼不再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而代之以“与我同居的女人”。从此,丈夫与妻子的关系被神界定为“恋慕”与“管辖”,绵亘千古的男人和女人的战争悄然拉开了帷幕。

更有甚者,亚当对自己违背神的旨意的行为,非但毫无忏悔之意,更把责任完全推到夏娃身上,并且还怪罪神把夏娃安排给他。而夏娃也摆出了一副受害者的无辜姿态,再把责任全然推诿到蛇的身上。人的原罪是一种概括的罪性,一切具体的罪的形态从这母体中衍生。

最终,人僭取了分辨善恶的知识,却被逐出了伊甸园。并因犯罪而受到诅咒,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女人必须忍受十月怀胎的苦楚,必须忍受生产儿女的额外苦楚,(生产的苦楚——生养儿女是神造人时原有的设计,是人类传宗接代的方式。但女人生产的“苦楚”,却是因犯罪而受到咒诅的结果。)男人“必须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必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归了土”。

后来,这个家喻户晓的悲痛故事被17世纪英国的一位大诗人写成了皇皇巨著《失乐园》。这位大诗人就叫做:约翰·米尔顿。这个名字同时也属于《魔鬼代言人》中的律师事务所老板,凯文的父亲,撒但的化身,the Devil。关于撒但的身世,向来众说纷纭。通常的说法是,撒但原本是上帝所创造的最高级别的天使路西菲尔(Lucifer,在拉丁语中是“带来光明者”、“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之意)。在基督教的传说中,路西菲尔是光辉耀眼、深受尊崇的六翼天使,拥有凌驾于其他天使的智慧与美丽。神曾让路西菲尔担任天使长,陪侍于神的右侧,统领所有围绕在神宝座周围的基路伯(高级的天使)。然而,路西菲尔却“因美丽心中高傲,又因荣光败坏智慧”,背弃了神。“你(指路西菲尔)从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后来又在你中间察出不义。”(《以西结书》第二十八章)路西菲尔(撒但)带领三分之一的天使叛变,妄图取代神的地位,最后战败。《以塞亚书》第十四章中记载了他的下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为何从天上坠落,你这攻陷列国的,为何被砍倒在地?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的众星之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正如《箴言书》中所言,“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心里谦卑与穷乏人来往,强如将掳物与骄傲人共分。”路西菲尔的下场像一切受造者昭示:骄傲是通向毁灭之路。

圣经之中并没有出现路西菲尔的名字,更没有说撒但就是路西菲尔。但经过了中世纪神学家的阐释,又由于但丁的《神曲》和米尔顿的《失乐园》的横空出世,风行天下,这么一观念已深入人心,即撒但成为了万恶的源泉、“七宗罪”的化身,一种罪的拟人化象征物。这“七宗罪”是七位“堕落天使”所分别代表的罪行:路西菲尔的骄傲、玛门的贪婪、撒但的愤怒、阿斯莫德的欲望、别西卜的暴食、利未安森的嫉妒、巴力毗珥的懒惰。

骄傲与虚荣

让我们回到《魔鬼代言人》,回到凯文。这魔鬼与人媾合而生的生灵,拥有着路西菲尔般的智慧与美丽。他英俊潇洒,才智超群,雄辩过人,他持续刷新着连续胜诉的记录,他拥有貌美如花的妻子。现在,他还有了到纽约这个充满了奇迹与挑战的繁华之都一展拳脚的机会:上流社会奢华炫目的生活正在向他微笑着招手。一切近乎完美。母亲的忠告在他眼中不过是杞人忧天或痴人说梦,他的内心充满了骄傲,一如路西菲尔,他的父亲的前身。

虚荣,是骄傲的孪生兄弟。天才的叔本华曾对二者作出如下阐述:“骄傲是自己对自身的某些特殊方面有卓越价值的确信,而虚荣是引起他人对自己有这种信任的欲望,通常也秘密希望自己亦终将有此确信。骄傲是一种内在的活动,是人对自己直接的体认。虚荣是人希望自外在间接地获得这种体认。”正是基于自己的雄辩之才的骄傲,凯文沉迷于制造一个永远不败的神话,籍此博取世俗的赞誉。正是骄傲,使凯文汲汲于虚荣的眩光。

“连续胜诉六十四件案件,哈哈哈!了不起!”面对米尔顿的赞赏,凯文微笑着说:“法庭辩论让我斗志高昂,我不让客户俯首认罪。” 这一刻,他的内心无疑充满了骄傲。他在乎的是胜利,以及胜利给他带来的物质回报和精神满足。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并不是他所关心的。检察官和律师的角色变换对他而言不是什么问题。“慢慢就习惯了”。

纽约之巅。欲望之巅。两千年前的剧本再度上演。

两千年前,撒但带着耶稣基督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繁华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 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你的神,单要事奉他‟“(《新约·马太福音》第四章)

两千年后,撒但引着凯文来到今世的巴比伦大城之巅。“对你有影响吗?圣经,教堂?”撒但问道。显然,他对两千年前耶稣基督援引经文喝退他的事记忆犹新。

“没有。我现在算假释期。她(母亲)已经懒得跟我传教了。”凯文的回答平静而从容。撒但笑了。毕竟,两千年前,他面对的是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而两千年后的此刻,他面对的是自己和背负着原罪的人所生的儿子。他淡淡地说:“底下有一大堆有潜力的大客户。”

“你在和我谈雇用条件吗?”聪明的凯文心领神会。无需魔鬼的苦心引诱,因着骄傲与虚荣,他自渴求这万国的繁华。

撒但毕竟老奸巨猾,他还不放心,决意再一次进行试探:“我注意你很久了,你是个人才。只有还有件事不太肯定……”

凯文不自觉地望着米尔顿穿着的那对高档皮鞋,问道:“什么事?”

“压力,压力会改变一切!有些人,压力越大他越专注,有些人则会因压力而崩溃。你能随时善用你的才智吗?你能在期限内达成目标吗?你能夜夜安然入睡吗?”撒但需要的是一个对自己的才智充满骄傲,只把胜利锁定为为其目标,念兹在兹,执著于斯,专注于斯的好儿子——为了胜利,他可以不顾一切,即便使有罪的人逍遥于法网之外,他仍不会为心灵中的道德律所审判和惩处,而能“夜夜安然入睡”。

凯文笑了笑,内心的骄傲与欲望不容得他不接受挑战。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们来谈谈薪水吧!”

“钱?”,撒但笑得很迷人,“这就好说了!”这是他设下的一个新的赌局。对手不是凯文,是上帝。撒但的内心充满了胜利在望的骄傲。

双重的罪性与救赎的曙光

僭妄的人,总是背负着原罪,却不肯直面自己的恶,一心推诿抵赖,拒绝忏悔。僭妄的堕落天使,总是执持着内心的骄傲,顽梗不化,蔑视神恩。

作为这两种僭妄的受造者媾合而成的生灵,凯文,将双重的罪性可怕地融合无间。当妻子玛丽安的鲜血点燃了凯文的愤怒时,他并没有醒悟——愤怒本就是七宗罪之一,而且是撒但所代表的原初罪性。他悟出的只是自己被耍了的表层事实。他怒不可遏,携枪直抵米尔顿的办公室,厉声责问,朝着他的仇敌连开数十枪。当然,这枪击毫不济事。因为米尔顿就是撒但,他的父亲。

我们可以看到,当撒但绘声绘色地将潜伏于凯文灵魂中的所有的罪恶一一道破时,作为亚当和夏娃后裔的凯文,其反应与他的始祖在偷食禁果后面对耶和华的责问时何其相似!正如亚当把罪责全然推到夏娃身上,而夏娃把所有罪责完全推诿到蛇身上,凯文也把罪责全然推到自己的父亲,万恶的撒但身上,他只是不停地为自己开脱:

“That’s a lie!” “You‟re a liar!”

“I know what you did, you set me up!” “It‟s entrapment, you set me up!” “You played me, it was a test!your test!”

“You brought me in , you put me there ,you made her lie!”

而且凯文,内心毕竟还存有罪恶感。知善恶树之果的汁液,融入到在亚当与夏娃的血液中,历经千百代,直到悲剧已经铸就,一切无可挽回,作为堕落天使后裔的凯文,还执著于那无可救药的虚荣与骄傲,他近乎歇斯底里地叫喊道:“Lose? I don‟t lose!I win!I win!I‟m a lawyer, that‟s my job, that‟s what I do!”

这一刻,撒但感觉自己稳操胜券了。他耸耸肩,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对白:“Vanity is definitely my favorite sin.(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

然而,作为人的后裔的流转到凯文的血管里。这是人的原罪之根,同时也隐含着人的得救之道的一线曙光:一线从幽暗的内里透射出来的希望之光。

于是,凯文终于直面自己背负的罪:“You are right, I did it all, I let her go.” 于是,面对克莉丝塔的第一次挑逗,心猿意马的凯文最后还是说:“I can‟t do that.” 这该死的罪恶感!撒但不由怒火中烧。在愤怒中,撒但露出了“毁谤者”的面目,用蛊惑人心的语言炮弹向着沉默的上帝猛烈开火。

上帝是个虐待狂?

“Who are you carrying all those bricks for? God? Is that it? God? I tell you...Let me give you a little inside information about God.God likes to watch.He‟s a prankster.Think about it.He gives man instincts.He gives you this extraordinary gift,and then what does he do? I swear, for his own amusement , his own private cosmic, gag reel, he sets the rule in opposition.It‟s the goof of all time.Look,but don‟t touch.Touch,but don‟t taste.Taste but don‟t swallow.And while you are jumping from one foot to the next, what is he doing? He‟s laughing his sick fucking ass off.He‟s a tightness!He‟s a sadist!He‟s an absentee landlord!Worship that? Never!”

撒但对上帝的毁谤叫嚣之词,是如此怵目惊心而又精彩纷呈!(不得不夸奖一句的是,在这一经典场景中,阿尔·帕西诺的表演实在形神兼备,无懈可击,令人叫绝!)难道上帝果真如撒但所指责谩骂的,是一个虚伪的卑劣的造物主吗?他创造了万物,创造了人,创造了天使,制定了规则。同时,他创造了一切诱惑。然后,他悠闲地冷眼旁观,静待着人和天使的堕落,并加以轻蔑的指责和嘲笑,以此昭显他无以伦比的伟力和大能?

如果不是这样,他为何要创造出那枚引人犯罪的知善恶树之果呢?作为全知全能的神,他为什么从不阻止人与天使之堕落呢?作为上帝的作品,撒但根本无法与上帝抗衡的,上帝之所以容忍他一直存在,难道就是为了通过他们的争斗向世人展示神迹,使世人更加虔诚?既然他不忍于世人的堕落和罪恶,为什么又会对世人惨痛的处境熟视无睹,从不施予援手呢?为什么他会对奥斯维辛虔诚的祷告无动于衷,充耳不闻呢?难道上帝对于人这僭妄的受造者早已丧失了耐性,已决意将人弃绝在“世界之夜”之中,任其自生自灭?

撒但尖锐的谴责,人类永恒的困惑,孕育出一个绝望主义的幽灵,徘徊在人间的上空。圣经之言似乎在向人暗示:作为上帝的创造物,人虽然偷食了知善恶树之果,僭取了分辨善恶的知识。然而,人所拥有的这种知识却不是和上帝一样完满无缺的,而是有限的,残缺不全的。该隐只知道自己的供物不蒙耶和华的喜爱和纳税是不好的,却对弑兄的重罪毫无概念。正因为耶和华知道人分辨善恶知识的有限性,才先后三次与人立约,通过先知向人传达神圣的律法。正是基于这种残缺不全的知识,这种有限的理性,这种“不可避免的无知”(human inevitable ignorance,哈耶克语),作为受造者的人,永远无从体认上帝本真的存在状态(“自有永有”),更无法真正理解上帝妙不可言的所作所为或无所作为。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当然有资格嘲笑这僭妄的受造者浅薄的思辨,假如他有发笑的兴致的话。但是,无可辩驳的是,上帝一直容忍并默认了人拥有思考之智慧这一事实。既然如此,人也无需因着羞愧于造物主的晒笑或自己的浅薄,而停止思考。于是,人仍旧沉迷于运思之魅,企图藉着残缺不全的认知能力,对关于上帝的令人惶惑的诸多命题作出了哲学的解答。其中一种(在人的眼中)较为成功的解答路径,名曰:“自由意志(free will)”。

自由意志的迷津

作出自由意志解答的哲学家们相信,上帝的创造使人天生就具有自由意志——人生来就具有依照自己的意愿而行动的能力。面对世界,人得以自由地作出选择。因此,世界上的罪恶和苦难,正是人滥用自由意志的结果,这责任理当由人自己来承当。造物主并不横加干涉。

从圣经之言中,我们可以推断:上帝在创造亚当和夏娃之时,必然赋予了他们自由意志——倘若听从蛇的蛊惑偷食禁果这一罪行,不是基于自由意志所作出的自主决断,而是一个预先就被上帝所决定的毫无选择余地的行为,那么,上帝又有什么理由要让亚当和夏娃对他们犯下的罪行负责呢?

《魔鬼代言人》一片所持的哲学见解正是如此。在纽约之巅,面对万国的繁华,凯文选择了一条与耶稣基督截然相反的道路,一步一步地陷入了魔鬼的圈套——基于自由意志。是的,自由意志!凯文的母亲和妻子先后受撒但的诱拐,同样是基于自由意志的自主决断。撒但从不强迫别人遵从他的意志。和上帝一样,他尊重人的自由意志。“I don't make things happen”,他只是带着迷人的微笑,通过言说之魅,来诱导出人内在的原罪。他并不直接提出任何要求。他甚至两度摆出劝导受蛊惑者迷途知返的姿态。

自由意志,这本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在人的眼里,它凝聚着人的骄傲和荣光。而撒但却说:“Free will, it is a bitch.” Bitch这个词在英语中意为“母狗、荡妇、令人讨厌的东西”,充满了低贱与卑劣的意味。可悲的是,撒但的话并没有错。人背负的原罪,赋予了人性幽暗的底色。在“世界之夜”里,在倾倒的巴比伦大城里,造物主赐予的自由意志之光在这幽暗的人性之中,业已异化为荡妇身上俗艳的珠光宝气。

“I‟m a fan of man.I‟m a humanist, maybe the last humanist.”撒但肆意阐释着蒙田的话语:“凡是能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就没有不人道的。”他的“人道主义”,在于顺着幽暗的人性扭曲自由意志的真义,他所界定的“自由”,是一种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一种为所欲为地去满足欲望的自由。吊诡的是,绝对的自由,正意味着绝对地受奴役。“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恰恰是欲望,只有人内心的欲望,才是真正的枷锁,使人成为自己的阶下之囚,不得自由。而撒但的阴谋,正是利用了世人的自由意志——这迷失于欲望之海的自由意志,一步步引诱世人背离上帝,走向堕落。“The 20th century was entirely mine”,此刻,撒但胜券在握,洋洋自得。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耶稣早在《约翰福音》之中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真正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置于真理的框范之下的“不自由的自由”。自由并不是原生价值,真理才是。离开了真理,自由就只是虚空,只是捕风。

在这斑驳陆离的世界上,人好比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闪耀着自由意志的光芒。然而,背负着原罪的人却忘记了:钻石本身并不会发光,它不过是折射出光芒而已。也许,当人从僭妄中醒悟过来,寻找这光的来处时,人的目光才会重新回到圣经的训示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旧约·创世纪》第一章)此刻,人才会听到基督的声音穿透“世界之夜”,在人间的上空回荡:“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新约·约翰福音》第八章)这圣洁的光,便是真理之所在;这真理,便是自由的母体。

凯文一度迷失于撒但绝妙的诡辩,陷身于无法抗拒的欲望之中。然而,最后一刻,他却聆听到了基督的福音,顿悟到了自由的真义,毅然出离这欲望之海,“You‟re right, it‟s time.Free will,right?”凯文露出了微笑。在这诡异的微笑中,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出了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毫不犹豫地扳动了扳机。面对突如其来的溃败,撒但绝望地叫喊:“No!damn you!Enough!Haven‟t I given enough?”《以西结书》所描写的情景在霎那间上演:“你因美丽心中高傲,又因荣光败坏智慧,我已将你摔倒在地。使你倒在君王面前,好叫他们目睹眼见。你因罪孽众多,贸易不公,就亵渎你那里的圣所。故此,我使火从你中间发出,烧灭你,使你在所有观看人的眼前,变为地上的炉灰。”在熊熊烈火中,撒但显露出骄傲的炽天使路西菲尔的真身。

撒但精心构筑的美梦在瞬间坍塌。在最后一刻,他输掉了整个的赌博。万国的荣华,在两千年以前,无法使上帝的独子耶稣基督拜伏在他的跟前;两千年以后,同样无法使人和堕落天使的儿子凯文膜拜于他的脚下……

倘若影片到此即告结束,那么《魔鬼代言人》这部作品,虽然不能称之为平庸,却难以进入经典的殿堂。泰勒·海克福德的过人之处,在于不落入宣告上帝将取得最终胜利的庸常窠臼,而是设置了一个峰回路转复又柳暗花明的精彩结局: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

从冥想之中的欲望之海出离的凯文,在法庭上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充当魔鬼的代言人,人们心中在想:一位英雄诞生了,上帝终归获取了胜利。然而,撒但却是无处不在的。他曾化身为蛇,也曾化身为律师行老板,如今,他也能化身为小报记者。凯文的身上毕竟留着骄傲而虚荣的路西菲尔的血。而玛丽安也一如她的始祖夏娃,怂恿着丈夫吞食那颗诱人的果子。诱惑无处不在。自由意志仍陷于迷津之中。“世界之夜”依旧漫长。曙光正在被埋葬。

“哀哉,巴比伦大城!一时之间你的刑罚就来到……灯光在你中间绝不再照耀……

 8 ) 法律人没有原罪

电影讲述的是凯文·罗麦斯本——一位保持不败记录的年轻律师来到纽约著名事务所,并受到老板弥尔顿(撒旦)的重用,从前途一片光明到最终发现自己是撒旦之子,并以自由意志(free will)杀身成仁,抵御了魔鬼的诱惑,最终却落入又一重原罪的考验。 撒旦认为,法律是这样一个领域,它最接近生活,又是通往特权的通行证,律师可以利用它将罪犯们无罪开释,把天堂闹得天翻地覆。听到这番话,叫我这个法学院学生热血沸腾,原来法律的权力如此强大,从权贵到底层无孔不入,只要法律人愿意就能搅得世界天翻地覆,法律人的自由意志,可以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然而现实世界是这样的:法律虽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却只能在其他社会规范均失效时发挥效用;法律虽以暴力机关为后盾坐拥最高的强制力,却不能在法外强迫任何一个公民承担任何额外的义务;法律虽有智谋过人的精英们作为其实施人,却不能面面俱到,古今中外的冤假错案仍无以避免。法律由定纷止争而生,法律人竭尽所能维护正义,最终竟背负起“刽子手”这个意志自由选择之下的恶名。 西方世界对法律人尤其是律师异常厌恶,德肖威茨教授在《最好的辩护》导言中写道:“没有人需要正义”——“刑事被告和他们的律师当然不需要什么正义,他们要的是开释或者尽可能短的刑期;检察官想赢得官司,尤其当一个有罪的被告极力想借政府‘技术上’的非法行为而逃脱时;大部分法官对正义不感兴趣,是警察和检察官的延伸,他们打心眼里希望罪犯能被认定有罪并关进监狱,也关心司法制度的运作效率和极力避免上级法院推翻其原判这样的耻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法律人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职业目标是维护公平追求正义;而法律人又是一个个鲜明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最初宣誓效忠法律,却无法摆脱作为个体的人的原罪——正如影片中如阴霾般笼罩凯文的——金钱的引诱、求胜的渴求、对名声的追逐,每一种欲望都能将他从成为一个“好人”的正轨上拖入深渊:抛弃爱妻,无视委托人的虚假证言或恶意引用法律原则极力为其脱罪。问题好像回到了“好律师能否成为好人”这样一个终极困局(律师能否为明知有罪的人辩护?)之中。人人都会为恶,可为何法律人尤其是辩护律师总是首当其冲为人诟病,原因只怕在于前文中撒旦所言,智慧、谋略再加上通天入地之权力,自然如蝴蝶效应般,为善愈善,而为恶愈恶。既然如此,就全凭个人的自由意志了。自由意志是人们依照其拥有的条件去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能力,这已经不是靠法律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了,在哲学、宗教、心理学以及道德伦理领域都有不同的讨论,是作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价值和道德取向的问题而一直难以得出定论。 不论是自然界原生的法则,还是人类为管理社会生造出来的制度规范,都应当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它只是恰好出现在在某个地域和历史中最合适的位置,法律当然也是如此。我们要惩治犯罪,所以有警察和检察官起诉嫌疑人,我们又惧怕冤枉无辜者,所以发明了疑罪从无和非法证据排除的的诉讼规则;我们期待利用死刑以惩戒最危险的罪人或以儆效尤,又因为死刑的不可逆性而倡议少杀慎杀乃至废除死刑;我们制定了一般的法律规则,期待构建一个将人的行为都纳入法律的规范之内理想世界,却不得不处处受到人权、宗教、种族(民族)的牵制。法律和法律人时刻都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正义与不正义有时没有明确的界限,甚至要在两方均是正义时还要作出价值评判。这个世界的道德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却叫一个有限理性的个体去得出绝对正确的答案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法律人除了人类本身的原罪并没有比其他的职业人背负更多的罪恶,我们能做的唯有审度自己的良心,以最接近正义的方式使社会以一个最不坏的制度运行下去。

 短评

真做作,浪费了阿尔帕西诺的精湛演技和基诺的性感屁股

8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电影很不错,而且最后的演讲差点说动我了。不过最好笑的是,即使是撒旦和上帝的赌注,和尊重人类的free will。好像也只是尊重侽性,这个社会的“主角”而为基础。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只是陪衬和转换“主角”心智的工具牺牲品。这实在是太好笑了,撒旦和上帝的世界不需要女人。如果电影的设想是真实的,那么我对此的看法就是,神本身最值得下地狱。

13分钟前
  • 是羊驼吖
  • 力荐

除却片中部分人物的穿着打扮有年代感,真的看不出是97年的片子,尤其最后阿尔·帕西诺房间整面墙会幻化的雕塑,特效绝了!阿尔·帕西诺气场太强大,大段大段的个人独白就是为了他的诠释而量身定做的。人心理应向善,但总会有被撒旦钻空子的时候,天枰善与恶的两端,该向那面倾斜,不好拿捏啊!

16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力荐

我们总是先拥抱撒旦,然后回去皈依上帝。其实撒旦就是上帝,是我们自己把世界分为上帝和撒旦。善与恶既是不可分割,我们就必然为魔鬼代言。最后,Pasino居高临下带着骄傲的微笑,用他那特有的沙哑嗓音说出箴言:“虚荣,是我最喜欢的原罪”,然后意味深长地孑孑怪笑过后,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19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每个人都是上帝和撒旦的混血儿,你并非不爱她,你只是更爱你自己。

22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魔鬼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在你对正确与错误做出抉择的那一瞬间,就是与魔鬼战争的过程。老帕的演技毋庸置疑,牺牲颇大的塞隆也用精彩的演出让人感觉完全不输于老帕。★★★★

23分钟前
  • Q。
  • 推荐

前半段瞌睡,后半段惊恐。阿尔·帕西诺老派花花公子味道挺特别的

24分钟前
  • 芥末小馒头
  • 还行

錢不該是我們所惟一追求的,就跟茹素一樣,吃植物我們照樣可以活下來,為什麼一定要吃動物的屍體呢?錢夠用就好,真的夠用就好,其他的生命,我們應該思考並且做些性靈上的探索,不枉為一番人,連動物都有預知災難的能力,而人類,卻連此基本的生存能力都喪失了,這是為人的可恥。

26分钟前
  • 肉まんじゅう
  • 力荐

不明白为什么凯文的老婆来到纽约之后不开心,不就是有钱了丈夫忙起来不理自己吗,多么完美的生活,简直是dream life,可能我不配拥有纯洁的爱情吧……

30分钟前
  • Irgendwann
  • 力荐

这是个宗教片,宗教片跳出宗教的话,对于无神论者很没说服力。

32分钟前
  • 西宇
  • 力荐

这才叫演技,帕西诺看跪。变形的鬼脸,空无一人的大街。人类迷失的后世界鬼影,女神割喉自杀,她看到世界都背离了上帝。

33分钟前
  • bird
  • 力荐

结尾太棒了

3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主流电影说到这个层次也算可以了,再多说该吓着那帮孙子了

40分钟前
  • 何生生
  • 推荐

妻子发疯转变得太突兀,某人自杀后的反转剧情有点俗套,但最后一个镜头又有惊喜。反正善恶都是人类的选择,认了就是,何必赖到魔鬼头上

45分钟前
  • 华丽波板糖
  • 还行

我可怜的基努啊,你虽然英俊高大却如小白兔般被矮小的大灰狼老教父压得死死的。阿尔帕西诺的演技不是一般的赞呐,把邪恶演绎得如此优雅、迷人而令人久久回味。回想中国的演员似乎吴镇宇在《无间道2》里也模仿了一把。

50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看得人脊背发凉不寒而栗。请保持一份善良正直的心,坚持做正确的事;懂得克制自己,不要利欲熏心让撒旦趁虚而入。佛州和纽约的比喻很恰当,一个假想的蝴蝶效应,一步错 步步错,结尾的反转再反转真是绝了。

55分钟前
  • 貓の薛定谔🫧
  • 力荐

阿尔·帕西诺的大段说教很不靠谱~~

56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Pacino 饰演「约翰·弥尔顿」,他那场演讲还真有失乐园里撒旦的风采。虽然历史上的弥尔顿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基督信徒,但他确实有一股撒旦的气质,非常迷人的气质。

60分钟前
  • 胡天翼
  • 力荐

现实与超现实的交错,人性的对抗,恰当的时间看一部恰当的片子,很有感触。如同导演说的,原来的剧本被帕西诺推了几次,最后这个剧本虽然也有过于显露教育意味的瑕疵,但仍不失为一种对传统的对抗。另外,结尾的高潮部分,还有最终的结局都并不遵循常理,算是亮点。

1小时前
  • MetalDudu
  • 力荐

我常这样想:在18世纪现代性浪潮中上帝败得一塌糊涂,然后一种名为科技的怪兽趁虚而入填补了这种空虚,科技算不算一种迷信?数据和逻辑是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骗局?每当这样想时我都会出于本能的岔开思绪,而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这种毁三观的思绪不断重现,且连带出来的是一串难以言语的哲学思辨。5星

1小时前
  • 乔大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