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者之中国意象

综艺大陆2016

主演:陈道明,朱丹,范明,华少

导演:未知

 剧照

更新时间:2023-09-26 23:49

详细剧情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是一部由北京卫视播出的文化类节目,由陈道明、华少、朱丹、范明担任文化观察员,与有着自己态度的青年团之间展开辩论,带来对中华文化的多维度欣赏。

 长篇影评

 1 ) 《传承者》——在泛娱乐大潮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品味



闻道不群

     北京卫视的《传承者之中国意象》 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较之其他选秀节目的狂欢,《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使我们从各种泛娱乐的综艺节目中走出来,换一个角度,冷静思考当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如何规避同质化风险,探索一档真正属于我们大众的电视节目。在这方面,《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无疑做得更多,也走得更远。因为,在一个同质化异常严重的时代,总要有人站出来做不一样的事情。

    第六期的国粹艺术的表演,真可谓让我们大开眼界。在这一期中,有京剧艺术表演《三岔口》、还有古琴艺术表演,以及舞蹈《白蛇传》。在《三岔口》的表演中,正是因为表演者坚持数十年的苦练,才会有台上惊为天人的表演。尤其是两人模仿漆黑场景中如何去辨识对方的表演,让人有如身临其境。京剧的美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多的是以一种猎奇的心态去观赏,然而《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更为单纯直接的交流。这档节目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交流方式,那就是文艺观察员和青年团面对面交流,各抒己见,对艺术当下的处境,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未来做出精辟的分析,这对于我们观众来说是获益匪浅的。第六期节目中,《白蛇传》的舞者用精湛的舞蹈技艺和优美的肢体语言,让观众一下子就对西湖雷峰塔产生莫名的具象感。古琴的表演更多的则是读“物”,所谓的“物是天地万象,一切皆都可为‘物’”,真可谓声声古琴响,万物皆为“灵”。而这种古琴表演技艺,是修为和造诣的所指,表演者可谓物我合一。

    第七期中,话剧表演《北京法源寺》,将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搬上了台面,两位表演者让我们感受到文人在历史大是大非中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决然。而《贵妃醉酒》中,梅派的京剧艺术非常鲜明,一颦一笑都都能让人去细细品味,这一出绝佳的贵妃醉酒,让人更进一步了解了京剧艺术。接下来的女子十二乐坊,作为一个古今结合和中外结合的典范,给世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乐器都是中国的,但融入了西洋的管弦乐和打击乐,节奏感十足。可以说,不管是古琴还是京剧表演,亦或者是话剧表演,都能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里找到特别契合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即将播出的第八期《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曾在上个世纪中风靡校园的诗人席慕蓉不远万里从台湾来到了节目现场。席慕蓉老师身上有一种上个世纪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特质,淡雅、知性、从容,令人敬佩。在这一期节目中,席慕蓉和歌唱家德德玛交流诗歌,乡愁,故土。有人说过,回不去的是故乡,席慕蓉娓娓道来,将现代人久违的故乡家园情怀,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昭君出塞则以现代荧幕传播手段,加以传统舞蹈,直观的将昭君出塞中不同时段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或悲壮或哀婉,总有一种不一样的体会。

 2 ) 绽放中国文化之美,北京卫视《传承者》贺岁总决赛让人期待

最近一段一直在看《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评分太高。第一季的评分远高于其他电视节目,第二季的评分在豆瓣上更是达到了9分。如此高的评分引发了我的好奇,作为一个资深文艺青年对于这样高分的节目,想不关注都不可能。在网上看完了第一季后,我决定和其他观众同呼吸,第二季只看电视不再后追网播,果然,看的过程是惊心动魄感慨良多。第二季《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无论是从参赛节目的选取还是文艺观察员的点评深度方面都远超第一季,而德德玛、席慕容、梅葆玖徒弟胡文阁、国家话剧院、女子十二乐坊等著名或者曾经著名的卡斯,更是让本季节目星光闪耀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传承”的任重道远。如果今年只追一个电视节目的话,那么看《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就足够了;如果今年年底只关注一个电视节目总决赛的话,那么《传承者》之“年度意象盛典”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原因一:包罗万象,引文化之长流水,做节目之万年长。看过《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每一组选手表演之前都会有节目组特意制作的传承内容的背景介绍,这一设计让人能够深入浅出,短期内对该文化节目做一个快速了解。比如在国家话剧院表演的“戊戌变法”中对于谭嗣同和戊戌变法背景的介绍;比如琴师演奏“伯牙子期已成绝响”对于琴文化的介绍;比如梅葆玖徒弟胡文阁出场前对于梅派艺术的介绍等等,资料详尽,讲解生动,让“文化百科”娱乐化的尝试很有新意。
原因二:舞台和讲台互为转化,表演精彩讲解感人。其实《传承者》之所以能引起观众的热追是因为现在文化传承的紧迫性,说白了就是传承人太少了,所以节目的现实意义其实是和娱乐意义并重的。让表演先行,用惊叹的节目打动人,再让表演者设身处地讲解自己本门类艺术的现状,让人唏嘘让人落泪。像曾经红极一时的“女子十二乐坊”在表演之后就声泪俱下地说了一下她们对于民乐的坚守。博得了观众的眼泪,也得到了陈道明老师的诚恳建议。这种真情实感是最揪心的。像胡文阁表演京剧后就把梅葆玖的戏服拿到了舞台上,讲解戏服的精美制作和古今差异,让观众能看到最真切的历史重现,好像瞬间穿越到民国。所以胡文阁在当期的胜出可谓是众望所归。


原因三:创新与传承并重,嘉宾代入式点评让人印象深刻。像第五期表演的雷佳,正好是前段时间在G20峰会上有过精彩表演的青年歌唱家。她在西湖上的表演让世界人民关注到了中国,而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舞台上,雷佳借助改良后的舞美灯光,将中国民歌演绎的更加国际化,可谓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华少更是身着贵妃的戏装参与到了表演中去,告诉大家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文化的传承其实很有趣。
每一期节目都编排精彩,每一期节目都难分伯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在第九期:西藏舞蹈和西藏铁路牵连西藏和汉族同胞的情谊让人备受感动,但是芭蕾舞女郎翩翩跳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也不能不钦佩她的优美,当最后昆曲老艺术家坐在轮椅上和大家畅谈昆曲艺术时又让人感到了昆曲的历史、文化,让人无法割舍。还有前面几期范明和雷佳合唱《白毛女》,众人齐唱《江姐》的场面更是让文化走进大众,文化重回人心。


在这样一个饱含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节目中,《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名符其实,果真把传承文化,播撒文化作为主要方针,在明星嘉宾的引导下,将不同门类的文化艺术展现给观众。分数是次要的,关注才是重要的。展现在这个舞台上的节目,都是表演者耗费不少心血,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发扬,抵住了现代名利的诱惑才得以展现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此门艺术就会失传。所以在此我想对之前参与过《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所有选手说,你们都是最棒的“传承者”。
当然,作为观众来讲,我其实更加关注即将到来的《传承者》之年度意象盛典,虽说舞者,剧者,杂技者,琴声,笛声,民歌声,这些都会出现在“年度意象盛典”的舞台上,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京剧组的表演。因为京剧作为国粹,早就代表中国扬名国际,而且京剧更是融合了声乐艺术,舞蹈艺术,服饰造型艺术,武术艺术多种艺术于一身的一个门类,可谓是海纳百川汇集于此。所以期待即将播出的《传承者》之“年度意象盛典”,期待那些京剧“大咖”们为我们带来的优秀节目!

 3 ) 中国综艺的良心与脸面

中国的综艺失去创造力了吗?似乎,答案是肯定的。荷兰舶来的好声音,韩国引进的歌手歌王,从南方到北方,从白天到黑夜,这些由外国文艺工作者创造的综艺节目一统荧屏——转身转椅,蒙面歌唱,奶爸萌娃,奔跑撕牌,锣鼓喧天,热闹开心。这一切本无可厚非,可是这热闹背后却显露出一种悲凉:好像,我们这个民族已经失去了想象力,以至于,我们的荧屏变成了外国综艺的秀场。


可是,2015年,一档节目的出现,让一切变得有些不一样。这档节目就是北京卫视的《传承者》。与所有的舶来品不同,这是一档原创的中国文化真人秀。它的出现,让观众回想起,原来,我们曾是一个如此骄傲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一个创造了印刷火药、凭借创造力改写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民族。


于是,在几大卫视都放弃了原创之后,《传承者》就显得弥足珍贵。最起码,它保住了中国电视节目的良心与脸面。原创,不容易;做文化,更不容易。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双重的难度下,《传承者》依然拿出了令人惊艳的成绩:到今天,《传承者》已经做到了第二季,火爆荧屏,且热度不减。《传承者》的品质在于创造力。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极具原创性。


节目开播两年,从《传承者》到《传承者之中国意象》都摒弃了其他综艺所热衷的歌唱选秀与明星嬉闹,而是将目光对准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和土地里所孕育的文化智慧——从新疆到西藏,从脚下到高空,从京剧到芭蕾,从箭术到武术,从侗族大歌到四大名旦,从乡间田野到歌舞剧院……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种不同文化区域的艺术在这里汇集,百家争鸣,蔚为壮观。在节目形式上,《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也“颠覆了传统‘达人秀’式的单一评判方式,用青年团与文艺观察员争鸣探讨的形式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形态,制造了代表年龄跨度的全新代际话语场。所以,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有文化展示,也有思想争锋,有江山如画,也有舌战群儒,有潸然泪下,也有理性思辨,有节目本身的原创力,也有中华文化的品格与底蕴——在电视节目中搞文化本是危险的,一着不慎,就会曲高和寡,可《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出色完成了文化传承的任务。


文化的底蕴积淀也赋予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独一无二的气质,节目组更是凭借着这种文化气质打动了几乎和综艺节目绝缘的学者型演员——陈道明。只不过,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陈道明不是演员,不是明星,而是一个冷静虔诚的文化观察员和传承者:他会为高台花鼓挺身而出,也会对京剧表演起身致敬,他可以耐心聆听,也可以犀利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讲,陈道明的姿态与气质就是《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缩影,儒雅敦厚,卓尔不群。


本周日,《传承者》之“年度意象盛典”即将播出,各路英豪,整装待发。为了保证节目的文化厚度,节目组请来张颐武等几位文化大家现场品读中国意象。在“年度意象盛典”的舞台上,中国首席舞剧表演者带来的舞剧《孔子》即将上演,四大名旦传承人历史性的合体演出,总政歌舞团的顶级歌手雷佳携《板兰花儿开》再度登台……谁将率先亮相,名旦传人是否可以重现四大名旦的神韵,陈道明又将和张颐武产生怎样的火花,11月20日,北京卫视见分晓。

 4 ) 国之粹,行有道,《传承者》

中国意象,紫气东来!忘记传统,社会将很难发展,只有传承,才能拥有未来。目前,北京卫视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正在热播阶段,第七期丰富而厚重的内容将全季推到了一个新高潮。

所谓的中国意象、中国文明、文化传承,在这一期中都得到了精彩的展现。从文学到历史,从国粹京剧到新民乐,每一场绚丽舞台上的精彩呈现,都引起现场乃至荧幕前观众的惊叹。

所谓“传承者”,必定是有“传”,有“承”,更需要有“人”来传承。每一项国粹或国宝,艺术或文化的精髓,在社会变迁和时代更迭中,都需要有稳定的大环境、和谐的氛围以及勇于投身传承的人去做、去坚持。节目中,作为梅派第三代传人的胡文阁,堪称是传承者中的代表。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愿做那梅派京剧艺术的接力棒!”同时他也呼吁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喜爱京剧艺术,共同传承这项中华民族的国粹艺术。
节目中,依旧是四位文艺界资深从业者担纲观察员的重任,陈道明、华少、朱丹和范明,以“中国意象”为主体,以普通的国人身份和热衷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视角,对每一次“传承者”们对“传承”的精彩诠释,都做了精心而真诚的点评。既有像师长一样的温文尔雅的“说”,又有如朋友般轻松欢愉的“聊”,让《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更多了几分亲切之感。

除了四位观察员之外,节目还汇聚了能言善辩的、代表年轻一代人感受和态度的青年团。《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可谓是真正做到了凸显传统文化地位的同时,又为新老两代间的观点碰撞和交锋提供了舞台。

以第七期节目为例,先是根据李敖小说改编的话剧,不仅在表演形式上凸显和流露出了对当下舞台剧与老派演员们现状的思考,也让身为观察员和演艺界前辈的陈道明感慨良多;接着梅派第三代传人胡文阁倾情演绎了祖师爷梅兰芳的代表作《贵妃醉酒》,惊艳全场。尤其是在精心保存的视频资料里,梅兰芳和梅葆玖两位大师的隔空亮相,让国粹京剧闪耀出夺目的光芒;最后,曾红遍华夏大地,也曾招致异样目光的新民乐的代表“女子十二乐坊”及其作品的精彩重现,再次点燃了节目现场的气氛。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承接,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等话题,也成为在场观察员们的热议焦点。

总之,无论是传统还是经典,集大成的国粹还是别的艺术形式,节目传承的,不仅是文化记忆,更是精气神!

另外,看看下期节目中将要登场的“传承者”们的节目名单:《四郎探母》、《昭君出塞》、《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无论哪一个都将会是引发观众热烈反响的经典!

 5 )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让文化展魅力,让传承更给力



文/温翔
 
    北京卫视推出的《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以大型文化类节目的方式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精髓,让人欣赏到很多高端的艺术,不仅仅是秀绝活,更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人文品相传承与发扬,凸显“中国意象”。

    不太明白“中国意象”何为,但看了节目以后,这四个字内涵更为明确,它可以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可以是忠、孝、义,或许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或许是对故乡文化的眷恋,或许是包罗万象的各种传统文化。它有着深刻的中国烙印,包蕴着值得发扬光大的中国精神。



    该节目已经走到第二季,这季文化观察员由著名演员陈道明、知名主持人华少、朱丹以及演员范明担任。而青年团成员大都是有剧团工作经历、能言善辩、思想观点比较尖锐、具有代表性的年轻人。

    该节目能够邀请到像陈道明老师这种大家风范的艺术家坐镇,与节目的高端定位相得益彰。节目中汇集全国顶级表演院团,不仅有中国杂技团,还有中国歌舞剧院,这些艺术团体都是行业的翘楚,所呈现的节目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极致打造文化高峰,节目气质足够阳春白雪,可以看出北京卫视舍我其谁的创领决心。这些高端艺术团体带来的顶级表演,确实让人深受艺术感染,也被表演背后的中国精神深深震撼。
 
    节目内涵深刻,形式活泼,既能让人沉思,又令人欣喜。青年团成员发言积极踊跃,既一针见血,又情感丰沛,在争鸣中为观众带来启迪和感悟。而文化观察员的点评更是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既能鼓舞文化传承者,又能提出中肯的意见,不是一边倒的喝彩,更不是作秀。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第一期由中国杂技团带来的《俏花旦-集体空竹》在形式上打破杂技的单一表现形式,融入京剧的元素,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而由中国歌舞剧院带来的舞剧版《赵氏孤儿》,通过舞蹈演员的精彩表演,让观众强烈的感受到传统文化中一个“义”字的千斤分量。

    第二期我们看到更为丰富的节目,《江山如画》再现中国功夫的柔美与刚毅;《父与子》让观众见识了机甲木偶的独具魅力;《蓝·印》让我们了解到蒙古族优秀文化的绽放。这些节目不仅仅在传承功夫、木偶和舞蹈等艺术形式,更传达出表演形式背后的精神内涵,让我们感慨万千。我们了解到武术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我们更是感受到父与子之间那种令人潸然泪下的亲情,而草原民族对于精神家园的求索也让我们肃然起敬。


    艺术是生活的浓缩,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蒙古族的呼麦已经有2400年的发展历史,但它依然独领风骚。木偶的发展也有好几千年,司马迁在《史记》里曾描述过汉高祖为了解脱被匈奴的围困,利用木偶美人引发匈奴妻子的嫉妒,促使匈奴撤兵,从而化解危机。

    这些节目在表演上的专业性毋庸置疑,而这些传统文化在创新和保留经典上则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陈道明老师就对感动很多人的《父与子》机甲木偶戏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同时对其优点也不吝点赞。


    总之这台内涵深邃、艺术表现一流的节目,紧紧围绕着“中国意象”而展现。节目的宗旨和目的就是,找回远离的文化之根,激活潜藏的文化基因,唤醒丢失的文化之魂。节目表达真挚的情怀,引发真实的争鸣,从而真诚的致敬传统文化。

    节目不仅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而且让大家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和传承价值,深深点赞。

 6 ) 北京卫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找回中国文化的基因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在北京卫视播出以来,热度持续走高。究其原因,一是本季节目在节目编排上较第一季更丰富,文化底蕴更浓厚,话题感更强;二是每一期的节目都绝不重复以往的基调,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新鲜感。一转眼,节目已经落下帷幕,不舍的心情,涌动在每一个喜爱《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观众心中。
     这一季的《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不止给观众带来了惊喜,更打开了一个综艺节目新世界的大门。平日只有春晚才能欣赏到的顶级表演团体,在北京卫视的荧屏上奉献出一幕幕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令观众不仅大开眼界,更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深入了解平时关注甚少的文化渊源。《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没有当下很多真人秀节目的浮躁,它透着股朴实的真诚,能为观众解惑,能为群众开智。
    比如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文艺观察员陈道明和范明一场关于孝道的争辩就曾引发了网络大讨论。当范明讲述亲人离世的悲伤时,陈道明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很多人爱吃后悔药,可早干嘛去了,孝顺父母要争取当下”。一席话点醒多少梦中人,很多青年观众通过节目,不仅看到了精彩的文化演绎,也锤炼了灵魂的深度。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不仅应和了老一辈人的观赏趣味,也笼络了大批年轻的观众,让他们通过节目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之中。节目中,青年团和文艺观察员两个点评团的设置尤其精妙,青年团由奇思妙想、大胆发言的年轻人组成,观察员则由陈道明、华少、朱丹、范明等文化领域的资深人士担任,两方对同一个节目的观点和意见往往相左。印象深刻的是木偶剧《父与子》,一群年轻的创作者把木偶剧与蒸汽克和传统戏剧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演,不仅形式令观众为之耳目一新,还呈现出父与子两代人的情感世界,在小小的舞台上形成了文化与情感的双重传承,给木偶这一传统艺术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
    有一点特别值得欣喜的是,曾有些人视中国传统技艺文化为“土气”的标志,而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国人对自己的认同感也大大增强,《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恰恰是在此种文化氛围中应运而生的节目,它就像一扇窗户,让我们看清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基因,看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原因。

 短评

减一星⭐因为太多自以为是的现场评论、结构设计和剪辑。太破坏气氛了!第一次觉得陈铭好讨厌。

8分钟前
  • 梅_盼兮
  • 推荐

这么好看的节目,居然这么少人看太可惜了。。。

11分钟前
  • linchaoqun
  • 力荐

太美了,赞叹!唐诗逸真女神!顶尖的舞蹈演员不仅仅是肢体语言极富美感,而且表情也非常动人啊!

13分钟前
  • 师诗尸
  • 力荐

王桂琴老师:“一个老师的 本领再有多大 没有孩子们的付出 没有孩子们的艰苦努力 在舞台上给你体现 你是永远实现不了梦想的”。

14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推荐

始信电视亦有大美。节目不能说没有缺陷,但为这难得的一股清流,标个大赞。

17分钟前
  • 格物元芳
  • 力荐

中华文化之美 陈道明老师三观好正 华少口才好好 剪辑也棒 主持人也棒 辩论也是在认真就内容在讨论没有撕逼 完全没有槽点的综艺 10252016

19分钟前
  • imTroy。
  • 力荐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主角啊

24分钟前
  • 葡萄成熟时
  • 力荐

泪目。

29分钟前
  • 玛戈梨特
  • 力荐

远好过上一季,从哗众取宠中走出来,真正的体现了什么叫作美。

33分钟前
  • 晓日花开
  • 力荐

节目非常好看,高水准的表演,让我感受到了耳目一新的中国意象,很享受,今天看到舞剧版《赵氏孤儿》表演的时候,整个舞台画面的呈现太有感染力了~~力荐!

37分钟前
  • 低吟de光线
  • 力荐

文化不是一个固定的文本,也不是自说自话,而是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艺人不断发展融合新的媒介载体,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呈现。

42分钟前
  • VansonWWW
  • 力荐

从第一季看到第二季。一个如此好的节目,却在电视看完直播后,在各大下载电影电视剧的网站很难找到下载资源。已到第二季,收视率实在不是北京卫视黄金档该有的结局,但仍然为了北京卫视这份坚守感动。以前,看别的文艺节目都只是为放松,这个居然是为了学习和感动。那些默默的传承者,天佑你们。

43分钟前
  • 水木沐澄
  • 力荐

赵氏孤儿把我哭惨了

45分钟前
  • ≈ 紗紗≈★
  • 力荐

道明叔的迷妹日常,被中国歌舞剧院和谭元元圈粉,四大花旦同台也让人泪目,圈粉了很多文化节目,《赵氏孤儿》看得泪如雨下,惊喜之作!

47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推荐

这一部虽然有很多高大上的中国意象表演,但感觉没有上一部好看了~主要是因为赛制的变化~这部的打分制感觉不好,而且后面又不打分了,弄得乱七八糟~三星给的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渊源文化,给的是大美中国~我爱我的祖国!

49分钟前
  • 靜❤♪
  • 还行

没想到这么好评 我很欣慰呀哈哈

54分钟前
  • 热爱赴山海
  • 力荐

刷新了对舞蹈的认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55分钟前
  • sullian
  • 力荐

不为别的,只因有陈道明老师在,我从未怀疑过他的眼光。

60分钟前
  • 逍遥隐月
  • 力荐

实在是太好看了,好久没追过国产综艺了,可惜找不到源下载,想收藏啊

1小时前
  • ikoshirly
  • 力荐

还行 看多了审美疲劳 我更愿意看到创新后能出圈的古代传承

1小时前
  • 小蒋不素小蒋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