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年

记录片中国2023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人生十年 剧照 NO.1人生十年 剧照 NO.2人生十年 剧照 NO.3人生十年 剧照 NO.4人生十年 剧照 NO.5人生十年 剧照 NO.6人生十年 剧照 NO.13人生十年 剧照 NO.14人生十年 剧照 NO.15人生十年 剧照 NO.16人生十年 剧照 NO.17人生十年 剧照 NO.18人生十年 剧照 NO.19人生十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01:52

详细剧情

简介:古语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在这条人生的单行道上,我们的每个十年都会有不同感受,十年的时间可改变一个人,也可成就不一样的人生。记录人们从志学之年到从心之年的心念历程,让我们一起听别人的故事,寻自己的方向,找人生的答案。

 长篇影评

 1 ) 人生七年9-63Up

Tony:“最吸引我的是自然,没有什么比生活在这里更惬意。如果你出身富贵,你会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更轻松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努力。”

Andrew:“想退休的一个原因:现在还相对年轻,可以好好利用时间,到了一个最好的时期去旅行等。或许5或10年后就不可能了。最坏的事是,听到人们刚退休就去世了。回首过去,我希望能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而不是过于关注工作。人们年轻时为职业打拼,把空闲时间花在办公室似乎非常重要,但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或许去参加校园剧、运动会等会更好。希望我的孩子能过上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我为之付出了努力并过上了,他们也需努力。我认为阶级制度现在更多基于名望和财务上的成就,成就比所处的阶级更贴切。”

Sue:“出身决定了阶级,你永远不会是上层阶级,但你可以融入这些圈子。”

Bruce:“有点令人恼火的是,我的孩子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对未来的担心:和老龄相关的退化和障碍性病症。I was hoping that the students would go on and have successful lives and fulfilled lives, and realise their potential. What I didn't want them to do is thinking because of our background, this is what we're limited to do, than anything was possible.”

Jackie:“我年轻时目光较短浅,其实更应该接受大学教育。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能做任何事,如何你让孩子认识到这种可能性,这或许就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

Peter:“现在这一代孩子比我们这一代生活似乎艰难了一些,他们念了大学却只能到医院客服中心工作,也很难再成为有房一族。The only serious regret I would ever have is if I came to the end of my life and thought, ' I wish I'd tried that '.我希望创造出能够延续下去的东西。”

Lynn去世了

Simon:“越早了解自己是谁,就能越早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几乎用了60年才明白我是谁。”

Paul:和Simon一直是好朋友,澳洲的葡萄庄园也很美啊

John:那些有优势的人,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付出更多去帮助别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my wife, my family and friends, my homes, and my animals.

Neil:父母的性格对他产生很大影响。他能更清晰的看到现象的本质,更是一个精神界的人。他结婚啦!在法国乡下买了房子!“我遗憾到了这个年纪我还没在我想成功的领域获得成功。成为作家是为了与社会上的其他人互动,而我的情况恰恰相反,这一切根本没发生过。我相信真爱,虽然很少出现。”

回首7岁,他们竟也都老了啊,岁月蹉跎啊。

 2 ) 《人生七年 》: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我们一生又有几个七年……

有这样一部纪录片,第一季拍摄于1964年的英国,每隔七年拍摄一季,最新一部,第九季拍摄于2019年,整整持续了56年。这就是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主人公是14位英国公民,他们或出身高贵,来自富裕阶层,或出身中产阶级家庭,要么来自贫困阶级,在伦敦东区长大,其中还有两个男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想看看56年后的不同阶层出身的孩子,未来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是否能够实现阶层跃升,突破自己的阶层。

导演开始本打算直接到2000年拍摄结尾,但当时的导演助理突发奇想,决定每隔七年追踪拍摄这些孩子,结果成功持续超过半个世纪,完整记录下14个普通人的成长记录。随着片中的主人公步入暮年,《人生七年》所呈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导演当初的设想,普通人的成长轨迹有各个角度的解读,观看这部记录片会让人从新审视自己,审视人生,得出启发人心的观点。

我完整的观看了全系列《人生七年》九季纪录片,在此推荐给大家,也分享一些我的收获。

坚毅积极乐观的可贵品质永不过时

从片中出发点来看,14个孩子只有一个人真正实现了阶级突破,他是出生伦敦农村的尼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牛津大学,之后成为了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不过,这只是以一般的身份来评价,当我们以人生美满幸福的角度来评价他们时,会发现有好几个人都生活得很成功。

布鲁斯、苏、托尼,63岁

托尼出身自伦敦东区的贫民阶层,7岁时打架、学习成绩不好。在试图成为赛马骑师失败后,他当上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他与妻子共同开出租,努力赚钱。依靠出租生意,他们养育了三个子女,换了房子,甚至一度在西班牙买房置业,尝试开酒吧挣钱。由于经济不景气,他们并没有保住西班牙的房产,出租车工作也受到了Uber的冲击。尽管如此,即将退休的托尼一生生活富足、幸福、美满,他的生活绝对可以用成功来形容。

托尼,7岁

托尼和妻子,63岁

同样出身伦敦东区的女孩苏,没有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早早结婚,在20岁生子又迅速离婚,在艰难地独自抚养孩子几年后,重返职场,一直工作到现在。苏面对生活的挑战,没有不安,勇敢面对,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好心态。这也让她40岁时重新收获爱情,苏与自己的伴侣在一起20年,一直没有再婚。60岁时,苏成为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办公室行政主管,63岁的苏显得精神焕发,依然年轻充满活力,经常发出爽朗的笑声。苏的生活同样很成功。

杰基、林恩、苏,14岁

苏,63岁

托尼和苏都没有取得身份地位上的突破,但他们的晚年生活都平静幸福。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性格,两个人都是积极乐观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稳扎稳打,认真生活,遇到问题,积极面对,解决问题。时刻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人们所推崇的可贵品质永不过时。坚毅、勇敢、积极、向上,这些品质会支持普通人更加卓越,也会使人面对艰难时刻毫不畏惧。

尼尔,7岁

尼尔,63岁

尼尔虽然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但他18岁时考取牛津大学失败,上了一所普通大学,一个学期就宣告辍学,28岁开始在全英流浪。面对导演,老年的尼尔坦诚自己曾经患上精神病,生活一直处于下坠的通道。然而,尼尔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他努力回归社会,在纪录片另一位主角安德鲁的帮助下,在伦敦落脚,竞选成为一名乡村议员,不再依靠救济生活。尼尔甚至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但很可惜两个人还是分手了。老年的尼尔尽管孑然一身,依然积极,认真地活着。以世俗的观点来看,尼尔无疑是失败的。但是他的勇敢,他的顽强,支持他成功融入社会。尼尔在63岁时依然拥有健康的身体,甚至攒钱在法国乡村买了一间农房,生活得并不差。

优秀的伴侣,稳定的婚姻一样无比重要

除了性格,伴侣与婚姻也会深刻地塑造人。

保罗与妻子,21岁

保罗与妻子,63岁

保罗小时候在福利院长大,他身上一直带着一种悲观、忧郁的气质,也并没有接受大学教育,只是成为了一名房屋维修工人。21岁时,保罗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两人相爱、结婚,一直都在一起。保罗的妻子性格很好,两个人非常的契合,一辈子的生活波澜不惊,直到老年两个人依然彼此相爱。很难想象保罗如果没有遇到他的妻子,他的生活将会怎样。可以说,保罗的妻子是保罗一辈子生活幸福的秘诀。63岁采访时,两个人的眼中依然充满爱意。

西蒙,14岁

西蒙和妻子,56岁

同样在福利院长大的还有西蒙。7岁时,西蒙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大学。他没有完成正规教育,21岁时在香肠厂的流水线上工作。早早的结婚,生了一堆孩子,没过多久就离婚。正当我认为他的生活会走向失败时,西蒙认识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位积极、独立的优秀女士。她鞭策他认真工作,两个人有了孩子,甚至领养、照顾了许多孩子。63岁的西蒙生活是稳定的,幸福的,他自己也承认他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妻子。

出租车司机托尼生活成功,他同样拥有一位优秀的妻子,他和妻子倒班驾驶出租,一辈子生活都很稳健。托尼的妻子同样也是他生活的重心,她甚至在面对托尼出轨时都选择了原谅。没有经历婚姻动荡,其实只有托尼的妻子才是他幸福生活的来源。不过托尼自己并没有特别提到这一点。

幸福的家庭都是类似的。63岁幸福人生的普遍标配,就是依然亲密的妻子或伴侣,几个可爱的孩子。无论是富裕阶层,还是一般家庭,亲密的夫妻关系,是老年幸福生活的源泉。有些人可能经历离婚,之后并没有再婚,但紧密的伴侣关系同样带来幸福。纪录片呈现给我们强烈的传统价值,夫妻、伴侣关系对于人生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突破阶层天花板的坦途正路

唯一实现阶层突破的孩子,是来自农村的尼克。他从伦敦农村考上了牛津大学,之后成为了理论物理学家,在美国大学里谋得了终身教职。21岁时,尼克骄傲的说道,面对他人的称赞,他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他只是考上了个大学而已。到了42岁,尼克也承认,他在学术研究上并没有什么突破,他目前最大的成就,就是拍摄了这个纪录片。这是尼克的谦虚。在阶层固话的英国社会,教育是突破阶层天花板的坦途正路,也可能是唯一一条路。

尼克,21岁

富裕阶层的约翰、安德鲁、查尔斯从小在贵族学校接受教育,安德鲁7岁就开始阅读英国《金融时报》,成年后成为跨国公司律师代表。查尔斯则成为了BBC的专业编辑,之后退出了拍摄。他们的生活都是成功的有些平淡了。教育,是保证他们富足生活的基础。

约翰,21岁

约翰,63岁

约翰比较特殊,10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重新进入职场,支持约翰继续在私立学校读书。约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牛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最后成为皇家律师。幼年丧父让约翰的家庭收入下降,也就是说,尽管约翰起点很高,真正帮助他进入富裕阶层,依然是顽强的努力,与优秀的教育。

福利社会的英国,阶层流动性已经很差。教育,是普通人实现阶层逆袭的唯一之路。普通的工作,努力的生活,可以维持不错的生活水准,保证拥有一套房产,而要突破自己的层次,唯有从年幼时就在教育上超常投入,私立小学,重点中学,一流大学。这才是坦途正路。

这也是一个良好运转的社会结构。每个人,只要认真工作,努力生活,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产,过上满意的生活。要想过上超越本阶层的生活,唯有通过教育。纪录片中,托尼就曾忧虑的说,他们那个时代可以依靠开出租拥有房产,今天的英国年轻人可能已经非常困难了。欧洲福利社会,可能已经开始触及社会运转警戒线。

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63岁的采访中,多数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曾经的野心、理想都随着老年的到来不再提及。所有人都变得平和了,很多人感谢自己的妻子,感激生活,认为自己度过了美好的人生。63岁的他们,说的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妻子、孩子,为孩子的成就感到自豪,为孩子的生活感到忧虑。

尼克,63岁

如果说还有谁有遗憾的话,尼克,唯一突破自己阶层的成功者,63岁的他患上了喉癌,在感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同时,他为自己的家人、孩子感到不安。在导演问道尼克对死亡的看法时,尼克说道,他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死亡,他并不知道自己癌症的预后,他心中全是对孩子、妻子的担心,忧虑他们今后的生活。

健康太重要了。伦敦东区的女孩林恩,成年后在图书馆工作,她与丈夫一直在一起,两个漂亮的女儿也顺利的长大。2013年,60岁的林恩去世,她是14个孩子中第一个去世的,她也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其他人都过得很幸福。即便是生活曾经并不如意的,也对生活感到满意,期待自己的退休生活。

总结

本片的导演最早是保罗·阿尔蒙德,之后由迈克尔·艾普特(Michael Apted)接手。迈克尔·艾普特曾经指导过美剧《性爱大师》,《007之黑日危机》,1980年导演的《矿工的女儿》还曾一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七项提名。不过艾普特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人生七年》。

看着这部纵横56年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片中的孩子从7岁一步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不知不觉给人一种欣慰的感觉,好像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人生七年》绝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没有之一。这部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社会学实验。拍摄完《人生七年》第九季,导演已经78岁了,很难说还会不会有下一季——《70up》。不过,70岁的14个人的人生,估计已经不会有太大变化了。这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纪录片,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

腾讯视频能够正版引进这部伟大的纪录片,让所有人方便的欣赏它,真的是一件好事。

《人生七年》,五星满分推荐。

 3 )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场暮年的和解

《人生七年》拍到《63Up》,画面越来越精致,但冲突和矛盾却越来越淡化。而又莽撞到成熟,再到淡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的真实呢?

文 | 纪实观察

中国有句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来这是一句世界通用语。1964年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7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7岁的小孩子。期待从他们的眼里看到2000年的英国会发生什么变化。此后每隔7年制作一期,今年已经更新到了《63Up》 。导演艾普特·艾普特也从当年的22岁,坚持到了78岁。

先来认识下这14个孩子吧。

来自伦敦东部贫民区的托尼

来自利物浦中产阶级的尼尔

高富帅三人组,从左往右:约翰、安德鲁、查尔斯

工人阶级姐妹花,从左往右:Jackie、琳、Sue

农二代:Nick

富家千金:苏西

天使男孩布鲁斯

彼得

福利院兄弟Paul和Symon

福利院兄弟Paul和Symon

从7岁开始,14岁、21岁……直到63岁,片中的主人公经历了青春期,创业期,婚姻期,进入到老年期。而这部反映时代人生的纪录片,也成了一座经典丰碑。

被时代选中的纪录片

最初的《人生七年》只是激进、左翼的格拉纳达电视台《世界在行动》(World in Action)栏目的一个专题报道。

该节目创办于1963年1月,由擅长调查性报道题材的澳大利亚人蒂姆·哈维(Tim Hewat)担任总编。他想做一档反映英国阶级分化的新闻片,追踪他们未来的发展。马克尔·艾普登当时只是一名实习记者。

他对此十分触动,他觉得英国的阶级制度很不公正,许多同龄人和他资质不相上下,却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艾普特和另一位调查记者分别负责在三周内从英国南部和北部挑选14位来自不同阶层的孩童。

所以在第一期节目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尖锐的问题。在私人学校的孩子每天都读《泰晤士报》,当他们高谈论阔“上大学”的时候,生活在保育院的孩子甚至还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意思。

而且片中一段经典的交叉蒙太奇,把孩子们所处阶级不同,起点不同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边是富家女苏西伴着钢琴曲在练古典芭蕾,姿势克制标准;一边是伦敦东区的贫民窟学校里孩子们疯闹打笑的声音,孩子们互相追逐,没有约束。动静的交叉,让人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他们的差别,也自然地把这14个孩子放到了一起做对比。

第一期节目全片都充斥着对立与政治观点,对党派观点、男女地位、家庭关系和未来发展等都提出了尖锐的意见。

但在《14Up》中,我们看到,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观点,他们表现出更多对个人的关注,也更想表达自己,每一个人都像刺猬一样,把自己武装了起来。

在《21Up》到《49Up》出现了很多人生的转折,农二代变成科学家,而且每个人都经历了婚姻家庭的考验,也经历了父母的离世带来的代际更替。

与之对应的英国也在这几十年间经历着很多变化。戴安娜王妃的辉煌与去世、英国的入欧与脱欧等,都在这些主人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作为时代中的人,自然带着时代的标记。

直到今年的《63Up》,全片已经看不出任何的观点冲突。

这次更像是一个暮年的回顾,第一个问题就是参加这部纪录片的录制感觉怎么样,有什么收获。纪录片的时代探索已经完全淡化,变成了简单的人物口述记录。唯一关于英国脱欧的观点讨论,几位主人公也自然的以一个老者的口吻一说而过了。

不过这或许才是真实的人生,人的一生走到这个年岁,曾经的懵懂、叛逆、桀骜、迷茫、心酸、幸福都已经慢慢地沉淀在了皱纹里。

有影评人提出,不要以上帝视角来看这部片子,太容易下定义。我反思,如果我跟他们同时代,看到他们在各个阶段的样子,是会有同感还是会觉得无趣呢?

正如片中杰基所说:我们七年的经历用十几分钟表现,本身也是不全面的。

一人一片,艾普特56年的坚守

每部片子都是导演的孩子,身上流着导演的心血,反映着导演的人生。

在没看资料之前,我想着这部人生真实纪录片的导演应该是接力式的吧。后来才发现这56年,一直是艾普特·艾普特。想到一为78岁的老人与63的老人坐在一起,从青丝到白发,就特别有画面感。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外导演不因年龄限制而限制自己的创作的精神。

反看国内,有的导演是年少成名,有的是中年得志,78岁的时候大家又会在从事什么呢?

我想做到今天,《人生七年》是艾普特,也只能是艾普特才能创作出来的。

这些人从一开始的被挑选,到自愿参加,到自愿退出。直到今天还愿意表达,与艾普特多年的沟通交流是分不开的。即便如此我们在后来的几部片子依然看不到了许多人的面孔。这本身就是一件将普通的自己曝光在人前的事,把自己放在舆论浪尖,本身就需要个好导演来共同支撑这份勇气。

《人生七年》每小时的播出片段背后有不少于30小时的素材。

此外,艾普特在选角和采访的问题上很有经验。在为《人生七年》选角时,他首要考虑的不是某种性格,而是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善于思考、表达,敢于直面镜头的孩子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拍摄现场会有六七位工作人员在场。

纪录片的采访尤为重要,这个采访既不能让采访对象只挑对的说,更不可能让他按照导演的想法来说。

能真正的放下戒备,表达自己,这与坐在你对面的人是谁很重要。为了让受访者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艾普特经常刨根问底,追问受访者“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等等。

在拍摄纪录片时,简短的问题最有效,当然最有威力的还是沉默。艾普特总结经验:当你想进一步深入受访者时,你只需盯着他们,有很大几率他们会打开话匣子,虽然这很残酷。然而艾普特也有挫败的时候。随着14位小孩的成长,他们越来越有主见,甚至要求在播出前删除不适合的片段。为了留住受访者,艾普特只好退让。

在《人生七年》中有几个人物的反转较大。一个是中产阶级的尼尔,7岁时他的条件还不错,家庭也很幸福。在7岁采访中我认为他是最萌的一个,很愿意说,很愿意畅想。万万没有想到后来的他会受精神疾病的困扰,甚至居无定所,连婚姻都无法保障。

另外一位就是调皮蛋托尼,7岁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混社会的气质。在拍摄21岁的时候,艾普特发现他混迹于英国赌马场,乐此不疲地为赌徒下注。于是他断定28岁的托尼肯定身陷囹圄,因此要求托尼带他游览热门的犯罪场所,为28岁的拍摄积累素材。

后来不仅艾普特错得很彻底。可能很多观众也没有想到28岁时,托尼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子,63岁的他已经儿孙满堂,甚至还成了一名兼职演员。在镜头前他也从不闪躲,非常乐观。

《人生七年》拍到现在,艾普特也与采访对象产生过矛盾。杰基对他的观点的不满,从21岁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28岁的彼得因为节目播出之后的舆论而选择退出拍摄等。

于是我们能够看到,《63Up》更像是一次和解。在之前的几部片子里我们很少听到艾普特的名字,但是在《63Up》中,我们反复听到主人公提到:迈克尔,你知道的。

编年体人物传记,社会缩影的记录

1985年,艾普特带着《人生七年4》(28 Up!)参加纽约电影节,反响热烈,后获得美国国际纪录片协会大奖。

随即《人生七年》在美国电视上播放,在全球掀起一股“人生七年”热。

《人生七年》的副产品先后在美国、俄国、南非、日本、德国等地涌现,其中艾普特还担任了《美国人生七年1》(Age 7 in America)、《俄国人生七年1》(Age 7 in the USSR)以及《南非人生七年1》(7 Up South Africa)的制片人。

长时段纪录片蔚然成风,除了“人生七年”系列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澳大利亚导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Gillian Armstrong)追踪三位工人阶级出身、居住在阿德莱德的女孩关于人生点点滴滴的纪录片《人生十四岁》等。

国内这几年推出的张同道的《成长的秘密》《零零后》等,都是通过对人物长时间、多事件的记录来展示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的细节。在中国,我觉得这更像一部编年体人物传记。通过一年一年的记录,时间上的变化来记录历史。

通过这一类纪录片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每个时代服装上、建筑上、社会环境与生活节奏上的变化。

与回顾历史相比,我们更期待看到未来。是什么让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变化?是阶级、教育、家庭、性格还是社会的变化与进步?

从《人生七年》中,我们看到了,大部分人最后还是处于他们父母之前所处的阶级。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人生的多样性,并不像很多人口中说的那么消极。

这类纪录片耗时长,见效慢,但也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记录的意义。作为观众,这种对别人人生的观看,满足了我们集中了解人生的好奇感。同时,也满足了我们对未来的预测感。

到了第九部《63Up》,不可避免的要面临生死问题了。在这一季中,一直坚持图书馆公益的琳离开了我们。这让人心里酸酸的。不能说这部会不会是大结局,但是离再见的时候越近,越觉得舍不得。这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刻吧。期待未来的七年他们依然充满对生活的热情,依然可以保持自己年轻时的态度,我们七年后再见。

参考资料:《“天生的社会学家”:迈克尔·艾普特》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场暮年的和解

 4 ) 《人生七年》:你为什么精神内耗?

连续几天追着看完了《人生7年》。这是一个有趣的社会实验。14个孩子从7岁开始,每隔7年就采访一次他们的现状。纪录片开始于1964年,来自伦敦不同的阶层。看完后最大的感受是:

一,30岁之后的人生才是真的开始。

1,本来我现在也是毫无年龄焦虑了,而且我非常期待我的40岁。看完这个纪录片,让我更加笃定这一点了。 随着主人公们的年纪越来越大,到40岁之后,我感觉到他们都越来越松弛,自信,享受生活。时间治愈了他们的精神内耗,感受到一种平和温润。

而在30岁之前,都是迷惘,甚至青少年时期是自闭的,是怪孩子。刚工作的时候要忙着找工作,在社会立足脚更,是失落的,抽烟喝酒。 所以一个人大概在30岁之后,才慢慢有时间和空间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2,而我们在各种媒体上,仿佛30 40 50岁之后的人都消失了。

当代社会太爱说年轻人的故事了。在媒体和各种成功学里,都是90 后,00后,但其实很多成长,成功都发生在人生后半段。 媒体忽略这些事实,让整个社会都非常焦虑,无法安心的做自己的事,无法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只想着快点成功,疯狂压榨自己。所以这么多年轻人猝死的新闻。这么多年轻人都在精神内耗。

3,我之前看了一本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就是讨论现代社会,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压抑整个社会的人性。 人们就像是社会这个大机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人,被划定好了各种人生轨道。按部就班的成为维系社会系统运转的燃料,别跳出这个框架。人只是社会秩序的傀儡。 简直每句话都想背诵下来。推荐大家去看。

4,然后我又去翻了一下弗洛姆整个人生经历:他是个天才,家庭条件也很好,22岁就获得海德堡获哲学博士学位。41岁才出版了第一本书《逃避自由》一生总共有25本书。1900年出生,1980年去世。50岁写了6本。60岁写了10本。70岁写了5本。还有4本是其他人整理的。

而且弗洛姆说他,自己也是在他62岁的时候才完成了精神弑父(可以理解为:摆脱了家庭教育对他的影响,成为独立人格)。原文用了这样的句子:同阻碍自己的父爱脱离,在后来的岁月里,弗洛姆能自由地进行他的社会心理分析。在他55-56岁,才写了《爱的艺术》,摆脱了儿时的限制。

这么大师的天才人物也是在人生后半段才开始出自己的作品,我们在着急什么呢。就是当看到自己的时候,不要觉得失败,是成功的开始。

咱们做时间的朋友,long life battle 。

二,阶层和财富不决定幸福程度

1,人生的秘诀: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并且有智慧区分这两者。

很多事情从出生其实就无法改变了,比如你的父母,阶层,教育环境。但很多事情又可以人为的改变。比如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例如你对“你的父母,阶层,教育环境”这些不可改变事物的看法。

2,如果你觉得你的阶层限制了你,充满抱怨,那么你几十年的人生都将虚度。里面有一个来自上层的孩子Neil,他的出厂条件其实很好。但是他愤世嫉俗,无法忍受一点失败,大学没考到牛津,就直接不念了。

给自己定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应对生活的起起落落没有弹性,要么100分,要么0分。眼高手低,落不了地。生活一步步往下滑,大约38岁之前都在当流浪汉,靠救济金生活。而且他并是那种国外流行的那种自洽的流浪汉生活,他承认对这样的生活有怨恨。 3,如果你可以接纳你的阶层,并且在你能力范围内积极创造生活,那么你会活的很幸福。

来自下层的tony,从七岁一出场就全程乐观。每次看到他都在笑,很自信。我记得最经典的一幕是,他小时候跑着跑着突然摔了一跤,接着非常快乐的笑着爬起来继续往前跑,丝毫没有因为摔跤有表情和行动变化。

我觉得tony最好的品质就是非常的坚定,他不去张望别人,也不去怀疑自己,他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然后这个做不好,我就换一个。是个乐观的行动派。

起先他的梦想是当赛马手,接着成绩不好就放弃了,又去当了出租车司机。想当演员也去了。业余打高尔夫,踢足球。他想做啥就去做啥,即使高尔夫俱乐部的人嫌弃他阶层低也不会成为他行动的阻力。

就是他口中说的随遇而安,每次他的采访他都是非常欢乐的,充满能量。他说,“我觉得世界很简单,狗,家人,街道,女朋友。”他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拎得清。

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盲目的,比较不贪心。

4,那几个高富帅是得到了更高的人生成就。但是我觉得从精神上的富足感来说,不管处在什么阶级们从不幸到幸福的区间是一样的,金钱的数量并不能拉高你幸福的区间,而决定你幸福程度的是你的心态不是阶级。 像Tony一样乐观积极,即使只是个出租车司机,但是他我觉得他比那几个高富帅过得更加潇洒自由。

再比如现在的我,离职后,现在每天感觉超级爽。我在家接点兼职,学学英语,搞搞精神文明建设,感觉无比富有哈哈哈哈。

三,积极的思想能带来积极的行动和反应

Tony给我非常多的激励。对比成就,tony没有几个富家子弟有钱有地位,但是他是最开心的。他想做的事都做了。曾经的梦想当骑士,开酒吧,做生意都失败了。

但是他没有一蹶不振。继续带着饱满的精神向前。继续做想做的事,过想过的生活。这个做不成就切换到下一个,就像吃了一个不好吃的菜,那就再换一个一样,非常自然轻松。

就类似,我努力了很久,没有完成我的目标,但是我没有责怪自己,也没有影响我的睡觉吃饭。ok,休息一下,明天继续。

或许我还没达到那个目标,但是我知道这已经是我在今天的能力范围内做的最好的了。那么我就会给自己打120分。然后我就会很开心,更加愿意去坚持。

我以前会焦虑,觉得这个事做不好,我这个人就是loser。影响我的自我评价和我的生活。我现在会更加用成长思维看待自己。我会以10年以后的自己看待自己的坐标,而不是跟别人比较,拿自己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盯着自己赛道,只跟自己比,不跟别人比。

四,贫穷真的会限制人的想象力

14岁的时候,问他们,想不想成为有钱人?我观察到,来自有钱的阶层的孩子很坚定的说,说我想变得富有。

没钱的孩子,犹犹豫豫,答案总是不想太有钱,也不想太穷,钱不能买来快乐。

我觉得是他们不敢说有钱。因为那个贫穷的处境,让他们不敢想,有一层想象的天花板,因为他们没见过,没有体验过。

而有钱的人就有一种自信,就觉得没有问题。他们可以得到一切好的东西。因为他们体验过。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给自己做这样的自我拦截:“我肯定做不到的,我别浪费时间了,我别不切实际了。”接着形成了一个【遇到事情不敢做→结果不好→验证了自己果然我做不到吧】这样一种自我放弃自的消极循环。

这种模式非常隐蔽。自己在行动的时候可能完全意识不到的,是一种类似膝跳反射一样的自动驾驶。不过这种自我限制是可以通过人为觉察改变的。 如果小时候因为家庭和教育背景没有形成积极的思考方式,可以在自己有能力之后做自我教育,改变人格底色。我这篇文章里说过30岁的gapyear: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关于如何改变自己的潜意识。

五,更多元的职业选择

1,从这些人从事的工作来看,让我拓宽了对工作的认知,不只是在职场上打工,可以有各种想象不到的工作,志愿者,牧师,建筑工人,仓库管理员,流动图书馆管理员,做什么都可以。

里面有好多人或者伴侣、身边的人都在做一些志愿者的工作,去给社会和一些孩子们帮助。因为自己曾经没有得到过的爱和支持,他们愿意去跟别人,我觉得这个在中国挺少见的,好像这种志愿者公益没有这么多这么多。

Paul在自己的家里照顾孤儿,总共大概140个,130个吧。Bruce牛津毕业,去做了公立小学当老师,其实是偏公益的,还去了孟加拉国支教。

2,而且父母会为孩子自豪,不以这个工作是否光鲜体面,而是孩子是不是喜欢,是不是自己的决定。Tony说到自己的两个孩子,一个邮递员,一个家具修复师,因为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很认真很投入,每天早上5点就起来了,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3,同时在任何年纪开始职业都不晚。里面好几个人都是在50几岁,从0到1的开始另一种职业,去演戏剧,去当咨询师等。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 。

六,你如何度过今天,就是如何度过一生

1,看完之后我想,我要接受我的人生,可能就会是这样没有什么起伏,不温不火,朴实平淡的剧情了。像今天一样,早晨9点起床,工作7小时,看了一会书,看了一些娱乐节目,吃了几顿饭,晚上12点睡觉。我将会这样度过我的一生。

这之前,好像没有真的接受这一点吧,可能当代人各种悬疑大片电影和博眼球的新闻看多了,总是隐约觉得,总会有一个boom的突然改变。我的人生不是这样的。剧情还没开始。

随着纪录片回顾他们的一生,好像变了很多,但是好像又跟刚开始没有很大的差别。30岁看他们是什么样的状态,过了几十年他们其实还是那样的状态。 随意选取人生中的某一天,这一天可能就是你人生的一直重复。

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想法:等我xxx以后,我就能过上xxx的日子了,到时候我的人生就开始了!而我现在只是在提前准备。 不是的,你现在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一生,没有预备,不是彩排。不要不把今天当回事,它很重要,每一天都很重要,你如何对待今天,就是如何对待你的一生。

如果你总是期待,还会发生一个大新闻,我一定要做一个大新闻,那么你对现状是不满意的,你是不接受的,你是抗拒,逃避,否认的,你在否认事实,你觉得我的人生不是这样。这样想的每一天都是在浪费生命。

2,如果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是自己理想的,也要承认和接受,不要否定它。同时去改变,日积月累的去做,而且不要期待能一下子就能逆转。

从片子里我感受到,很多改变都是像滴水穿石一样,润物无声的改变的。有时候做一件事没有肉眼可见的攀升,但是10年以后会有质变。

就像你需要吃10个馒头才能吃饱,你在吃前9个的时候都是没感觉的,但是不代表这9个馒头没起到作用,你没法跳过前9个馒头的过程。 审视一下自己的一天,如果你将按照这样的一天度过一生,你愿意吗?不愿意的话,你现在就要去改了哦。

七,身体健康很重要

进入60岁之后,大家都在考虑死亡了,58岁的时候lynn因为毫无预兆的意外死了。Nicholas得了喉癌。大家谈论的话题都是身边什么亲人去世,在镜头面前哭的很伤心。

导演问他们,人生中最难过的事事什么?Paul说是他父亲去世和Simon说是母亲去世。Nicholas说是爷爷奶奶以及父亲的去世。全都哭的很伤心。

Simon说即使我知道我妈身体不好,有一天会离开我。但我总觉得她会一直在我身边。等她真正的去世了。我觉得我有很多问题没有问她。为什么?要跟我爸结婚,离婚,为什么不跟他一起生活?……

当大家在这么多的谈论亲人的死亡的时候,其实是在担心自己,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去。好像生命进入倒计时。

所以趁年轻的时候,锻炼好自己的身体真的很重要的,可以为你延长十几二十年的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同时想做的事赶紧去做,想爱的人赶紧去表达。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这部片子,让我好多次泪流满面。通过这场人类观察,我看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是所有人都有的共性。感受到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让我反思,我应该如何在平淡琐碎中过得充满意义,享受时光。

时光可能像镜子,你怎么对他就怎么回报你。我会用热爱,积极去拥抱我的生命,像为自己谱写一首优美婉转深情高昂的小提琴曲。


( gzh:徐思乱想v,8年市场营销丨web3丨数字游民 ,欢迎关注,找我聊天。)

 5 ) 一些关于人生七年的私人想法

这三天几乎没有停歇的将九部纪录片马不停蹄的看完,刚看完63UP的第一部分,便想着将此事的想法记录下来。细思极恐,我的这三天,竟然等于这十几位受访者的五十多年。

接下来谈谈这部拍摄长达近六十年的纪录片,虽然自认为从成年开始,受访者的话语中必然有夹杂掩饰之辞或替自己找借口的谎言,但分析还是尽量从善处出发,避免站在道德高处给受访者贴标签的行为,虽然个人分析这一行为或多或少会夹杂自己对对方的片面理解,希望见谅。

一,从阶级差异来看,几乎每部片头都会反复出现这句话,“Give me a 7 year old child and I can give you a man”,依稀可以看出导演的初衷即是通过这部纪录片来观察,一个人的出身,阶级差异,是否会导致其成功机会的差异,文化程度差异,幸福指数等。而这类问题也在纪录片中连续的提到。而不可否认的是,导演的确带着这种阶级差异的固定思维观念去剪辑以及拍摄本片,这一点也引起了某些受访者的反感。那么这种阶级差异在60年代的英国孩子们身上是否有呢?又是否决定了他们的成功与否呢?从7岁到35岁,几乎每一位受访者对国家的阶级差异持有不认可不否认的态度,认为虽然lower class机会少,但依旧能拥有自己的幸福。Jackie在片中关于这一点的讨论尤为激动,她在21岁的讨论时对于导演不停的将她们与upper class的苏西做比较十分不满。但也不难看出,她本身看问题也相对乐观,性格也比较冲动,虽然在半甲之年依然陈述她对待生活的乐观,但客观分析她对于这一点的冲动与敏感以及反复强调自身生活的满足与快乐,可能与她客观情况与其他受访者相比并不乐观的原因有关,个人感觉是她对自己情况的自卑导致对这种阶级的对比和与其他人的对比尤为敏感,但也不排除本身性格的原因。disadvantaged class的孩子普遍表示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经济不优越,学习机会比富裕家庭的孩子要少,而在其他方面的机会如旅游也少得多。但他们会尽力而为。而advantaged家庭的孩子对待自己的特权发言则谨慎的多,认为自己确实拥有较多机会,但同时也需要奋斗。总体看整个系列可以发现,阶级差异确实对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不管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富人家的孩子,最后出人头地的依旧是努力拼搏奋斗的人,如Sue、Tony、Nick,都是在自己的努力下sort of冲破了阶级差异,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在35UP以后,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大,大家看待问题变得更加客观和随和,纷纷承认阶级差异是有的,Andrew提到一点我很认可,他说现在的阶级差异变得越来越淡薄,如今多半是由经济地位和成就所决定你的阶级。

二,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上看,从系列的整体来看,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低的受访者的子女往往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要低,并且女儿未婚先孕的可能性比较大。Neil在节目中说了一段我很认可的话:“孩子多半会受到自己父母的遗传,就算我的妻子是世界上最积极乐观的人,我也不能保证我的孩子可以得到百分百的快乐”(类似的话,我没有引用原文,靠自己的理解写的)受教育程度这一点可能与经济情况和能够给予孩子的教育水平有联系,和本身基因智力也有关,但我认为这点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有关。有几位受访者提到,自己的孩子不想去上大学,因为觉得与性格不合,而他们想到自己当时也是这样,因此也不想逼迫他们。是否因为父母有过相似的经历,所以更认为孩子也要接受这样的教育并给予这样的期望呢?之前读到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大部分教育就是同质化的体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希望他们能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人,比自己更强,不可避免的会将孩子和自己的幼时经历做比较。这一点是否可以更加说明这种不同呢?还有一点是,我认为富裕家庭的受访者对高等教育的重视要比贫困家庭的受访者大得多,这一点也和本身原生家庭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吧。而关于贫困家庭的受访者的女儿大多都未婚先孕的原因,我想可能也与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upper class的家庭对孩子管的是否要相对严格呢?这一点也有待辩驳。

第三,好的婚姻和家庭可以给予人一生的积极影响,在系列中部分受访者如Paul和Suzy这方面的表现尤为强烈。尤其是苏西,婚后的她和婚前的她简直判若两人,性格变得温和平静很多,严重不再带有年轻时的忧郁和戾气,笑容偏多,敢于直视镜头。Paul的妻子乐观开朗,在生活上也改善了他许多孤儿院童年残留的自卑,悲观等性格问题,虽然这些负面情绪在之后依旧有浮现,但比起以前还是看出好许多。Andrew,John,大天使Bruce的另一半都不错,夫妻谈话中有眼神交流与戏谑,非常自然。

第四,读书和自身努力拼搏是少数可以突破阶级差异的方式。这一点我不太想详谈了,看Nick的例子就知道了。想说的是在后期采访中,很多文化程度低的受访者都纷纷表示自己当年应该多读点书,应该不那么懒,多努力,现在的生活就能够变得更好。

写到这里实在觉得疲倦,写不下去了,想说的很多,不知道之后能否有时间继续补充。关于这个系列,有些受访者表示每次接受采访都是很痛苦很难受的,其实我完全理解,被迫在千万人前将暴露自己的隐私,将自己做错的事后悔的故事讲述出来,并成为别人口中的谈资,肆意被点评,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Neil所说、这个纪录片对他们每一个受访者都很重要,虽然过程会很痛苦,但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将他们的真实的人生轨迹,行为变化记录下来,不仅对他们,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我对此由衷的感谢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制作人等工作人员,并对这十几位勇敢并具有恒心与毅力的受访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我认为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应该去看一遍这部纪录片,它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比对别人生活的肆意点评要多得多。

——爱玛于2019年6月11日晚书

 6 ) 比记录他人生活更重要的是:唤起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因为人生实在是太快了。

世界上最伟大的纪录片,豆瓣评分9.6。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首先庆幸导演Michael的长寿和健康,其次感谢所有受访者的坦诚,这两点共同促成了这部电影的伟大。

我想谈谈对每个人的感受、以及他们带给我的启迪,仅仅是记录自己的观影想法而非给别人定性。人类连自己都无法了解,遑论评价他人。比记录他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唤起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因为人生实在是太快了。

“John”

至今John拥有节目中最完美的人生,一路名校、娶了门当户对美丽善良的妻子、事业达到少有的高度、家庭幸福朋友和睦、在慈善方面非常有作为。作为保加利亚建国者后代的John有很高的起点,John也如他所说的那样没有浪费他的优势,异常勤奋从不出错。

John身上有几点是让我很佩服,第一他是节目中说话最坦诚的人之一,第二他对社会看得清也拎得清很少有虚伪做作的成分,第三他在63岁那一集中才说出自己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需要辛苦工作。影片中记录了很多父母离异或者去世对孩子的影响,Suzy14岁时父母离异的冲击对她造成了十数年毁灭性的影响。而John直到63岁时才说出这一事件,在那之前观众对此一无所知。John在9岁的时候就做到了普通人成年后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在苦难面前停止抱怨,坚韧前行。这也是我为什么从来都不会反感、嫉妒John。在9岁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有担当、勤奋低调的男人。

“Tony”

Tony的聪明和John很像,对社会看得很清楚,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进退之间非常拎得清。做骑师是Tony从小的梦想,令人震惊的是小时候的Tony就已经想清楚,如果做骑师没有天赋那就退出止损,去开出租车另谋生活。Tony仿佛自己人生的导演,在骑师这条路上,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和偶像一起赛马。同时也知道自己天赋不足,开始了出租车司机生涯。 Tony在事业上十分努力且聪明,在出租车学校学习的同时通过赌狗补贴收入,不是自己赌而是替别人下注赚取利润(“这样就不会损失自己的钱”Tony在影片中说道)。后来出租车生意不错的时候,决定开酒吧,生意还未启动时Tony就想好了退路。他真的太精明了,只可惜Tony的起点限制了他事业上的成就。但是这一点不妨碍Tony的伟大,在充满混混的伦敦东区,Tony的人生有一万种可能会走向失控,幸运的是他成长在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

当然Tony拥有许多缺点,大男子主义、不够尊重女性、轻度的民族主义等等。这些和Tony的受教育程度是有关的,作为一个聪明人Tony很早就扭转了自己对教育的态度。而且学历和生活的智慧并不一样,Tony一直以来的经济状况都很好。除了出租车收入,可以猜到他作为东区的老油条,解决各种麻烦的灰色收入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63岁的片子让我十分担心Tony,他的衰老似乎让他无法跟上社会的脚步、掌控生活。Uber的兴起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Tony依然固执地参加收效甚微的抗议活动(同一个地球同一份抗议)。Tony的智慧似乎不足以覆盖互联网时代,希望不要出什么意外,Tony可以一直幸福下去。

“Andrew”

和John一样,作为精英阶层的Andrew也是一路名校、勤奋聪明、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是Andrew在几个方面和John又完全不一样。

我想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Andrew这样的朋友,他们少年老成没有脾气,成绩很好但是很少讲笑话;沉默寡言、稳重靠谱、按部就班、从不出错是他们的标签。他永远不会做出格的事、不会犯低级的错误、托付的事情一定会就位。

这样的人结婚时往往会选择门当户对的同学朋友,而Andrew娶了乡下的穷女孩,影片至今都没有交代原因。开始时两个人三观差异是很大的,导演问妻子觉得为什么会选择她,妻子说自己不像Andrew圈子里那些女孩那么拜金,很节省。这种表达很尴尬,也代表了两人之间的差异。我猜测Andrew很反感身边拜金的富二代,也受过情伤,极其渴望一份简单的爱情。希望影片最后可以给出答案。

Andrew还有一个极其可爱的地方,他很早就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打理乡下的庄园。还记得中年末期的John说过:以前很难想象自己会花时间在打理花花草草,如今却乐此不疲。Andrew可是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从精英阶层的成就来讲,在各方面Andrew都很优秀但都比John差一截。从幸福感而言,Andrew不输于任何人,庄园改造前后的差异比任何农场手游都要梦幻。

“Suzy”

在影片中我认为有三个人对社会、人性、生活很早就有了敏锐的感觉,很快建立了透彻的认识:John、Tony,另一个就是Suzy。John和Tony都有较强的欲望和野心,希望展示,获得认可。相比于Tony,Suzy一出生就站在了终点,拥有了一切。相比于同样身价的John,Suzy对更进一步、名垂青史没有任何想法;她青少年希望的工作竟然是打字员。这个世界对Suzy没有任何吸引力。与其说是厌世,不如说是没劲。

而父母离异对“没劲”的Suzy可以说是迎头一棒,辍学、远走巴黎、迷茫……好在Suzy的起点足够高,在她出现偏差后可以迅速的回到轨道。Suzy是幸运的,爱情和家庭拯救了她。Suzy总算找到了她想要的东西,幸福的家庭生活。在Suzy和Nick会面时,Nick一直在大谈自己白手起家的成功学,而Suzy关注的只有生活。相比于男性的功利心,女性伟大之处在于她们更热爱生活本身。希望Suzy可以拥有快乐的生活。

“Neil”

Neil就没有Suzy那样幸运了。他的家庭不仅没有帮助他回到正轨,反而一直是他的心结。在他陷入逆境时也没有任何外力带来转机,如果不是他主动求助Bruce,他的人生可能早已结束。Neil童年无忧无虑,少年勤奋努力、青年离家出走、中年无助流浪、孤苦伶仃无偶无子、在接近老年时才体验了爱情、有了住处和饮食。有人会说Neil是理想主义式的骑士,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更多的时候Neil自己、导演和观众都在担心他的精神问题和生存问题。

Neil第一时间让我想起了那句歌词: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Neil的悲剧起源于大学申请的失利,没能去剑桥给Neil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也导致他一年后从大学退学。我认为本片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Neil的悲剧 。Neil少年时异常勤奋要强,几乎已经形成一种病态的焦虑。Neil的潜意识里非常想要进入牛津,成为片子里优秀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孩子”这种期望,在教师家庭尤其巨大,双亲都是教师则更甚;而这种明里暗里的期望往往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和伤害。就像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总有爆炸的一天。Neil始终没能和父母和解,但最终靠着遗产总算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况。

Neil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在我们都以为Neil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他厚着脸皮去求助Bruce,蹭吃蹭住求钱求工作。本片中有能力帮Neil的有很多,如果Neil找上门去会帮他的人也有,但是让Neil求助心里压力最小的,只有“傻白甜”、“纯正基督徒”的Bruce。Neil其实很聪明很会选人。但是Neil作为“寄生虫”式的住客,居然因为嫌Bruce的冰箱吵闹而拔掉电源。当然Neil一直有神经敏感的问题,但是此情此景下这种举动仍然非常不合时宜。Neil的流浪生活以及和家庭群体的远离,让他疏于和人相处的技巧,更难以建立亲密关系。但正因此种经历,Neil保持了理想主义和近乎病态的偏执,这让他可以坚持政治工作与写作。

希望Neil能体会到温暖。

“Nick”

出身不如Neil的少年Nick,则是另一个让我们震惊的受访者。John没有浪费自己的起点,而Nick则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Nick是他们村子里唯一的小孩,也是惟一的希望。他宣称自己要研究月亮。谁也没想到他会进入牛津学习物理、在美国大展宏图,虽然最后在科学上并没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是物质生活已获得了极大的改变。

在婚姻上Nick也相对幸运,第一任妻子是牛津的同窗,二人在美国相互扶持。但似乎妻子的焦虑和脾气给二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最终分道扬镳。Nick第二任妻的美丽优雅可以用叹为天人来形容。但Nick在感情中似乎有一丝丝躁动,Nick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给Suzy发邮件,在某封邮件中似乎有暧昧的影子。白手起家的人总希望通过挑战和征服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除了事业,他们似乎更喜欢挑战有难度的女性。

白手起家的人往往还有个致命之处,他们过度操劳、思虑过重,往往在健康方面会有隐患。不知道Nick的疾病是否源于操劳过度,希望他能征服病痛,一直赢下去。

“Bruce”

如果说片中最可爱的人,无疑是傻白甜Bruce。单亲家庭的Bruce在镜头前始终没有表现出父母离异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牛津毕业后,Bruce一直致力于落后地区儿童的教育事业,践行了自己14岁时的志向。和一般精英阶层做慈善不同,Bruce常年站在讲台上当老师。导演一直追问,这样的方式对于牛津数学系毕业的他是否大材小用。我理解导演的意思,导演赞同Bruce做慈善,但是如果有更大的平台、更高的位置,是否能产生更大的能量?我想社会需要John式的慈善,也需要Bruce这样冲向一线的精英。中心的力量固然重要,但接触人、影响人的是边缘的教师。导演觉得Bruce大材小用也源于教师地位下降的社会背景。大公司、生意场、金融IT似乎一直是社会给名校生规定好的去处。

Bruce50岁左右的时候暂停了他的支教生涯,回到私立学校当老师。导演包括Bruce的朋友都开玩笑他是不是加入了共济会或者高尔夫俱乐部。在我看来,如果Bruce没有回归生活,一直在默默奉献做圣人,我反而会失望伤心难过。我们已经过了把普通人推上神坛去牺牲的时代,除了强调奉献,我希望“英雄”可以有较好的物质生活和幸福的家庭,能自由快乐的享受人生。

幸运的是上帝并没有开Bruce的玩笑,甚至有些厚爱。Bruce虽然聪明优秀,但太过天真善良,因为不擅长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一直没有恋爱。我一直担心Bruce被骗受伤。但在看到Bruce妻子第一眼的时候我就放心了,Bruce遇到了和他一样善良的人,而且更成熟智慧。Bruce在生活上给予妻子很多照顾,妻子也一直呵护着Bruce的童心。

回归生活的Bruce,他心里的火一直在温暖他人,希望Bruce永远幸福!

“Symon”

Symon是福利院的两个孩子之一,除了自卑不自信,最大的问题是直到第二次婚姻之前他都没完成自我意识的觉醒。一直浑浑噩噩,对社会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目标,不懂得经营自己的生活。而且在第一次婚姻中生育了五个孩子,导演追问他的孩子有什么?Symon答道:什么都有了,一个父亲。

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我无法指责Symon,他的起点太低人生太过悲惨,交换身份没有人能够保证比他做的更好。好在第二段婚姻拯救了他,妻子虽然也是普通人,但她是那种善良、坚韧、认真、要强的普通人,是伟大的普通人。Symon说妻子一直push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懒惰问题。后续他们开始经营寄宿家庭帮助别人。Symon这一生太可怜太辛苦,好在他遇到了天使。

“Paul”

福利院的另一个孩子Paul的性格和经历同Symon几乎一模一样,一样的自卑不自信,一样的遇到了很好的可以push自己掌控生活的妻子。Paul的幸运之处是跟着母亲和继父来到了澳大利亚,他的条件也比Symon好不少。因此Paul自我意识的觉醒更早,也没有无节制的生育,他们的物质条件也更好一些。令人欣慰的是两个福利院的孩子延续了他们的友谊。我一直记得Paul在年少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他有能力非常想帮助Symon。让我非常难过的一点,也是导演一直在镜头之前想要展现的,更想帮助穷人的往往是穷人

“Lynn”

相较于其他受访者多彩的人生,三位普通的伦敦东区女孩,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导演非常残忍,在前几期每次都要问她们是否认为自己和Suzy在机会方面存在差距。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Lynn是反应最平静的一个。

Lynn也是生活中经常会有的一类人,她平凡、认真、善良、幸福。但生活总是在开最残酷的玩笑,把“好人一生平安”的期冀撕得粉碎。她一生致力于图书和儿童教育,中年后期却被政府裁员。她一生善良践行宗教,却患有家族疾病早逝。Lynn拥有甜蜜的爱人,乖巧的女儿,幸福的家庭,社区和她帮助过的孩子都忘不了她。可天意弄人,她离开我们太早了。

“Jackie”

和Lynn的平静不同,Jackie十分强势。对生活对伴侣Jackie都没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她也是本片唯一和导演在镜头前有过许多冲突的受访者。当然伴随着Jakie的强势还有她敏感的自尊。

女性因为强势而被指责不够温柔顺从,这种情况如今得到一定的好转。但在Jackie生活的时代,性格的强势对她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不是指强势不好,每个人都有选择、塑造自己性格的自由,但在那个不宽容、男女不平等的时代背景下。Jackie的性格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有一次Jakie向导演咆哮,整个片子导演只会向她问这个问题:结婚前是否经历过足够的男人。这可以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学术问题,也可以是亲密朋友间的嬉笑,但这也可能是一个极不礼貌充满恶意的问题。冷静客观地来说,Jakie没有Suzy的家庭条件、没有Lynn的温柔、没有Sue的美貌,但她从未屈服于生活而改变自己。索性Jakie还有关心她的婆婆和孩子,希望Jakie可以受到生活的优待。

“Sue”

Sue,一个漂亮的邻家女孩。表明上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和Jakie不满坎坷的生活相比,Sue实在幸运,她总是巧妙地躲开了生活的陷阱。Sue在年轻时就从事了挑战性的销售工作,但因为婚姻放弃。二次开启职业生涯是单身母亲逼不得已的选择,从前台开始,一直做到了行政主管,取得了平凡三姐妹中事业上最高的成就。感情方面Sue和Jakie一样遭遇了离婚,但是很幸运的遇到了帅气的爱人。除了“幸运”之外,很重要的是Sue的父母一直在给予她巨大支持,在63岁那集中父母的身体状态仍然很好。而人生总会有遗憾,Sue已经和男友同居了很久,希望可以早日步入婚姻殿堂。

“Charles”

Charles一直是精英阶层中最温柔最文艺的一个,后来如愿加入BBC并且退出了本片的拍摄。希望他能健康幸福、有所作为。因为精英阶层对真理与艺术的追求、对自身的反思和改良一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Peter”

最后想谈谈Peter,他在中途退出了拍摄并且没有交代原因。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感受,在消失了很多集之后Peter突然出现在镜头前,作为观众强烈感受到了一种陌生与疏远。如果节目中的其他人出现在面前,我一定会去热情的拥抱,但Peter可能就只有握手。我想这种感受远离父母的孩子可能经常体会,陪伴是很重要的

Peter退出拍摄的原因是在青年时代的一集他激烈的批评了政府,而当时他的身份还是教师,结果报纸等媒体、周围的舆论给Peter带来了狂风暴雨式的压力,并且导致了他的失业。首先非常理解那个时代舆论暴力对一个人的伤害。其次我个人对Peter是有一些小小疑问的。

Peter和Neil是一起长大一起念书的发小,最应该帮助Nick的人其实是Peter而不是素不相识的Bruce,但Peter什么都没做甚至在镜头前也没有提起过Neil。Peter对一切都充满怨言,这让我很不愉快地想起了一类文艺青年,他们总是批评,缺什么都不做。触及自身利益的时候鸡飞狗跳,但连一些简单的付出都没法做好。当然Peter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希望在后续的节目中能听到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一口气看完十四个孩子的六十三年,好像在一瞬间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些共性:健康、幸福的家庭、和睦的父母关系、教育、自我意识觉醒的早晚、遭遇困难时亲友的支持,对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电影本身想表达的是“七岁看老”。七岁时的起点与性格对人生有巨大的影响,但人生永远是量子运动,惊喜、意外和灾难都会突然降临。珍惜时间,爱自己和家人,活在当下!

《人生七年丨俄国版》影评:

《国家动荡就像巨大的海浪扑面而来,个人生活格外渺小……》

更多电影评论,请关注公众号:天涯断肠粉

公众号丨天涯断肠粉

ID:tianyaDCF

欢迎来到天涯断肠粉的精神世界! 这个世界目前打开了三个维度: 一是饮食逛玩:厨艺、游记、文玩; 二是书影音游:读书笔记、影评、音乐、游戏; 三是观察杂谈:人生杂谈、时事评论、资讯分享; 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带给你快乐!

 7 ) 生命在时代里浮沉,在岁月里流淌

《人生七年》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实类纪录片,每隔七年,对十四个来自英国的不同阶级的人进行采访记录,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从1964年他们的7岁,到2019年他们的63岁。在极短的时间内,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孩童的成长和变老,生命的长卷缓缓拉开,娓娓道来,感受他们生活的起伏,感受生命的意义。 7岁,1964年,已是有人可爱有人成熟有人可怜。 14岁,1970年,都是长相奇奇怪怪的年龄,有着叛逆憧憬 。 21岁,1977年,知识改变命运的定格年纪,如果这时候上了大学,那未来不会太夸张。分水岭就此拉开 。 28岁,1984年,该步入婚姻的年纪,大多数都走在人生正常的轨迹上,工人阶级早婚,多孩。知识分子恋爱,探讨着生育和事业的平衡,高阶人士步入事业正规,人生地位的又一次夯实。 35岁,1991年,在英国人的脸上更加快地显现出年龄。小猴子Tony他始终无法重视教育,子女也很难摆脱固有的阶级,在家庭里也不是个好丈夫。工人阶级三个女生两个离婚当上了单亲妈妈,生活艰难,阶级跨越更难。上流社会人士John参加采访只是为了更好的助力其宣传保加利亚的困境,但也让我们窥见他漂亮的妻子和顺遂的事业。中产阶级还在奋斗,工人阶级在挣扎,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生病人士,仿佛很难看到希望。 42岁,1998年,其实从大学那个时间段,很多人生的阶层就定了。大耳朵Bruce太善良了,收留大高个尼尔,也终究娶到了贤妻。Suzy曾经叛逆但是良好的家世和好丈夫让她越来越平和和幸福。黑人西蒙生了好多孩子离婚了又生了。 49岁,2005年,大耳朵Bruce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他值得。美国教授尼克离婚又再婚了,感觉也很幸福。 56岁,2012年,真没想到彼得从大学之后就退出了节目录制是因为政治观点被攻击,回归了真好,这么文艺还很帅。56岁,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事业生活一切都慢慢流淌了。三个东区的女生,有一个老得太快了,满脸写满了沧桑。 63岁,2019年,大家变化都不大了,果然二三十岁决定人生轨迹,加油青年 。 纪录片的拍摄还在继续,期待2026年他们的70岁。

 短评

这个年纪,没有痴迷,没有怨恨,没有无奈,无欲无求,活着就好

6分钟前
  • 小石匠
  • 推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上次看56up时候我还在上大学,转眼我高考已十年。感谢编导的远见,让现在的我们能够看到用真实影像记录的人生,这种上帝视角真的淡然。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都有起伏,从孩提到老者,感慨阶级生活等等。和社会学完美结合,几十年磨一剑,精品流芳。这才是真正的纪录片。

8分钟前
  • 画眉深浅呀
  • 力荐

追得最辛苦的一个纪录片了,各位,七年后见~~

11分钟前
  • 马马
  • 力荐

感到虚无。。被那不勒斯老姐妹分心了,更期待苏联35up

14分钟前
  • 好运锂
  • 推荐

看到neil在慢慢变好我就觉得很欣慰,满足了。

19分钟前
  • 葉落知秋
  • 力荐

看完63 up,最惊讶的变化是充满理想主义曾去孟加拉支教的青年成了大腹便便的平庸的老人。回到最初任教的公立中学,他说这是他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而在40多岁去私立中学时,他说这里的孩子水平更高课程更难。到了63岁,他承认变化或许来自他结婚了,需要为家庭考虑。是的,家庭天然就是保守的。

24分钟前
  • 满[已注销]
  • 力荐

延续56年的纪录片系列。多年前一口气看完前8部,尤其是充满惊喜温暖的56up时,完全想不到7年后的63up会如此伤感,看得多次泪目。死亡阴影苦苦笼罩着这些青春不再、年过六旬老人们。尼尔感情受挫;杰姬永失所爱;彼得失去亲人伙伴;尼克受病痛折磨;苏西退出节目(正如查尔斯);而琳已猝然长逝离开我们。似乎人生不再有起伏,只存凋零。其余7个人拥有的恬淡幸福、子孙满堂竟显得如此珍贵。尽管造化弄人,但大家都在努力工作、珍惜生活,感慨“七岁见老”。祝导演和大家都能健康地和我们相约70up!

27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能更新已是最大的惊喜,人生七年英国系列,一路看来,仿佛采访对象是身边的朋友,tony真的是一个惊喜,乐观向上市井气,还会有70up么……

29分钟前
  • hyper2022
  • 力荐

托尼演了BC主演的电影,安德鲁生活平稳幸福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苏和男友还没有结婚,却异常幸福,尼克得了喉癌,没有谈他的孩子们。56岁时的那种平静突然在63岁时多了一些不甘心,他们从7岁到63岁,我也从28岁到了接近35岁,七年眨眼一瞬,或许人生真的蕴藏在童年中。最最羡慕的,仍旧是安德鲁的人生。因为知道自己一生也达不到,所以才会心向往之啊。

31分钟前
  • 张菩菩
  • 力荐

婚姻是第二次投胎,如果说出生的第一次投胎更多的决定了你的阶层,能拥有的金钱和教育,那婚姻(或者说伴侣)便是第二次投胎,更多地影响你漫长人生的幸福感与知足感,Paul最好的印证了这个观点。而且似乎过了四十岁,大家的事业心都慢慢淡了下来,最让人感觉到开心的时刻都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六十多岁,健康就是一切。Neil也在一步步变好啊。

34分钟前
  • 樱木十贰
  • 力荐

腾讯视频可以看了,这种持续63年的跟拍,真的非常难得和用心了。

37分钟前
  • 老君山下
  • 力荐

能留给孩子的只有教育,能使人幸福的只有爱。

41分钟前
  • 邦德爱美丽
  • 力荐

导演的声音都明显苍老了。到了63岁,更多的孙辈,更关心健康问题,人生已成定局,人也更安详了。ps:我始终无法忘记去BBC工作的高富帅三人组之一啊,有生之年你就接受一次采访嘛

42分钟前
  • shatsu
  • 力荐

从第一集开始看,好像一天看完了他们的大半生。哭了好多次,小时候童言无忌有着梦想,长大后变得沉稳谨慎有些甚至被生活捶打的失去了眼里的灵性。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这些展现出来的画面去评判大家,但是suzy直到老都依然优雅,Bruse让我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大圣人般的存在,John永远的西装三件套努力勤于思考,tony不管何时都勇于闯荡乐观,Andrew温和有礼,nick害羞的样子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们身上的那些闪光点也真的保持了一生,从7岁那集似乎真的能看出来。7年之后不知道我会怎么样,但希望能够是像他们一样热爱生活,不为自己过去的选择后悔,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的人❤️看到lynn的去世很难过,她虽在镜头里不常笑,但她真的热爱图书馆和里面的孩子。还有好多人生病了😭愿生活善待他们剩下的每个人✨

47分钟前
  • 佳佳有本难念的
  • 力荐

看这部总是眼里常含泪水。特别感动的一点是,那些小时候没有爸爸或者好家庭关系的孩子,到最后都成家,都在关系中疗愈了自己。尽管对neil花了太多年太多年。大家的人生总是求仁得仁的,真正改变人生方向的大概是,内心渴望改变了。

49分钟前
  • 小鱼脆饼
  • 推荐

42、49、56、63其实区别都不大了,也基本是同质化的内容,许多人的人生在35的时候就结束了,只不过在最后的时候才埋葬。

54分钟前
  • 维索茨基的野马
  • 推荐

还是那句话,没有比真实生活更加戏剧化的戏剧。

57分钟前
  • 橙司徒
  • 力荐

阶级固化?七岁看老?也许跟漫长的人生比起来,这些都不值一提。

58分钟前
  • 犀首
  • 力荐

又一个七年过去了,其实在老年56-63岁这个阶段,人很难改变财务状况,身体也一直下坡,面对离开,衰老,贫穷,特别是正个欧洲大环境恶劣,西班牙萧条,英国脱欧混乱,比如Tony这样的出租车司机深感网约车新兴产业冲击。科技时代不是对老年人有利的时代。 白驹过隙,巍澜可期。

1小时前
  • 猫崽三岁
  • 力荐

Life is what happens while you’re waiting for something else

1小时前
  • 少年闰土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