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路祥

剧情片中国香港1950

主演:李小龙  伊秋水  李海泉  

导演:冯峰

播放地址

 剧照

细路祥 剧照 NO.1细路祥 剧照 NO.2细路祥 剧照 NO.3细路祥 剧照 NO.4细路祥 剧照 NO.5细路祥 剧照 NO.6细路祥 剧照 NO.13细路祥 剧照 NO.14细路祥 剧照 NO.15细路祥 剧照 NO.16细路祥 剧照 NO.17细路祥 剧照 NO.18细路祥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3-09-27 02:06

详细剧情

贫苦街童阿祥到工厂当童工谋生。老板拼命压榨阿祥等童工。唯一关心他们的是一个正直的老教师。工厂管工和他的手下整日欺压童工,营私舞弊。阿祥发现后,勇敢地揭发了他们。

 长篇影评

 1 ) 港产五味瓶

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故事我们听得多了,无非就是MV里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又遇上对方继续爱来爱去。而《细路祥》不是。虽然也有小男孩和小女孩,但它无关爱情,说的是人与人的相依和相别。或者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就像一个产于香港的五味瓶。
1996年的香港。
细路祥,也就是祥仔,瘦瘦小小,九岁。爸爸开一家“坚记茶餐厅”,妈妈成天打麻将,家里剩下菲佣艾米和奶奶。
阿芬,一样的瘦瘦小小,和祥仔差不多大,长着一双总是很忧虑的眼睛。她是来自大陆的偷渡客,一家人挤在背街的棚户区里。阿芬因为去坚记茶餐厅应聘而认识了祥仔,祥仔偷偷“雇用”了阿芬,两人说好了小费五五分账。于是在拥挤的香港街头多了两个送外卖的小孩,他们穿梭在这个忙忙碌碌的城市里,脸上却洋溢着旁若无人的快乐。
一,牵挂
祥仔的画外音说:“住在这条街的人都是为了钱,我同阿芬也是因为钱才认识。”小小年纪就懂得钱的地位,不知该为祥仔高兴还是悲哀。尚未回归的香港充斥着浮躁的气息,祥仔家里,菲佣艾米成天抱怨自己工作超时,奶奶看着电视里古旧的粤剧,里面有个叫祥哥的戏子总被奶奶挂在嘴边,对孙子说着祥哥长祥哥短。祥仔并不太了解这些粤剧和里面的演员,他只知道祥哥对奶奶来说是很重要的人。阿芬自从和祥仔一起送外卖就每天在街口张望,看看祥仔有没有骑着小自行车来找她…
这时候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牵挂,正因为有牵挂,人与人才得以联系在一起;正因为人与人联系在一起,他们,甚至我们,才得以安心地行走在这个城市里。
二,麻木
大伟是这条街的“街霸”,成天带着一帮手下耀武扬威,吃外卖不给钱。祥仔对他恨之入骨,在大伟要的冻柠汁里撒尿,大伟喝了两次,不仅没发现还夸柠汁好喝。我在窃笑的同时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当人的麻木到了这地步,他不是十分聪明就是十分愚蠢,大伟显然是后者。97前他是风光的大哥,97后成了没人理的混混,这时候大伟才被刺痛了心,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地位。这未尝不是好事,至少他不会再生活在YY出来的乌托帮里了。而事实是--像大伟一样的麻木者不在少数。
三,期待
一天送完外卖,阿芬,祥仔和阿芬的妹妹来到维港边。他们面向港人引以为豪的维多利亚湾,说笑打闹着,阿芬说:“97以后,我们就不用回去啦!”祥仔兴奋地大喊:“香港是我的!--”阿芬道:“香港是我们的!”两人边争边喊,笑得一脸灿烂。这是个明显的暗喻,在“我的”和“我们的”之间不只是一张生效百余年的条约,还有大家对团聚和回归的期待。在这里我说的回归不单是那个七月一日的回归,而是心灵的归宿。往小了说,祥仔家总是忙碌而混乱,香港回归后勉强有了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的时候;像阿芬一样的偷渡客渴望着97以后能侥幸在香港生活下去,为的就是是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漂泊的香港,以及漂泊的人们,都怀揣着自己满满的期待,最后有的实现了,有的落空了,而时间还在一刻不停地流逝着,--它从不为任何人和事驻足。
四,离别
那一天还是到来了。偷渡客的孩子们将被遣返大陆,阿芬也不例外。祥仔放学回家在路边看到一排面墙蹲下的小孩,他们都是偷渡客。祥仔突然很生气。回归的日子就要到来,菲佣要回菲律宾了,唱戏的祥哥去世了,奶奶因为祥哥的死而闷闷不乐,在祥仔熟睡时也安静地走了。突如其来的离别让祥仔不知所措,他所能做的只是紧抱着菲佣低声痛哭。他还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虽然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必须走,但面对离别,任何人都会笼上一层伤感。
阿芬和妹妹坐上了警车,表情木然。落魄到无人搭理的大伟突然得了糖尿病,被抬上了救护车。祥仔得知阿芬要走了,急忙跨上那辆巨大的自行车狂追过去。这辆车曾经载着他和阿芬及妹妹走过大大小小的香港街巷。车多人多,拼了命的祥仔竟跟错了车。当他满头大汗地闯入车内时,看到的是狼狈不堪的大伟。他一把抱住祥仔大哭不止:“祥仔你真好啊!你来看我?现在已经没有人肯理我了!”而此时,与祥仔擦肩而过的阿芬极度失望,她的画外音说:“我以为祥仔是来跟我说再见的,没想到他追的是那辆救护车。我们的友情在那条街上结束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夏天我和祥仔在香港度过的每一天。”大伟和阿芬的话都让我难过。时过境迁,往日的恶霸变成今天的病人,他竟比一个孩子还脆弱不堪,叫人心生怜悯。阿芬在最后一刻误会了祥仔,或许她从此不愿相信别人,或许她从此对社会产生阴影,或许她再也不想提起香港…这是没人想看到的结果,而阿芬后来究竟怎样,我们不得而知。祥仔流着汗,看向街道的眼神是满满的绝望。茫茫人海中,再也不会有一个同龄人可以陪他送外卖,陪他捉弄大伟,陪他荡秋千…这个夏天,祥仔失去了很多很多。可是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香港回归了,没人有空搭理这些小孩子的鸡毛蒜皮的事儿。有人失去,就一定有人得到,反之亦然。
我不喜欢happy ending,但这种破碎的结局同样令我伤感。看完这部电影我无法说出它想表达的主旨,我想说的是一句可能不搭边儿的话:time goes by,we may got something or lost everything in mind.

 2 ) 香港:细路、孩子、菲佣、皇后像广场、立法会大楼、尖沙咀和旺角

生命就是这样,还来不及表演深情,来不及用旁白解释,来不及说一声告别台词,有的人就此在生命的剧本里彻底失踪。

很多情况下,香港已不仅是中国的一个地名,更像是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问题家庭出生的、性格叛逆又不懂该如何宣泄情绪的孤僻孩子,一个有着复杂情感的游子,不知情归何处。

by 深圳一姐小渡边《一姐の香港电影漫游之旅》

1999年陈果执导的电影《细路祥》讲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97香港回归之际,香港就像从养父母家中返回生父生母家中的孩子,他迷茫,既惊慌地担忧和亲生父母相认相处将面临的问题,又沉浸在回归的幸福幻想中。多年后再回头看,香港并非是单纯的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直播那样满心期待,思想情感反而应该说是复杂的。回想1997年,坐在电视机前看香港回归的我们,哪个不是激动到热泪盈眶。大陆人哭了,香港人也哭了,但内心的感受是不同的。我们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香港人的心情。《细路祥》作为陈果创作的「香港回归三部曲」之一,饱含这种复杂的情绪。可以说《细路祥》才是真正意义的香港电影,甚至可以说不看陈果并不算真的看过香港电影。

当你们理解了香港人内心的想法之后,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 1 >>>>细路

「细路」是一个粤语词,意思是“小孩子”,也写作或者读作「细孥」、「细路仔」。陈果电影《细路祥(Little Cheung)》里的小小男主角,大家都管他叫细路祥,这个细路的意思依然是小孩子,细路祥可以这样理解,换成小祥、小屁孩儿阿祥、祥仔,这样子就好懂了。细路祥就像那时的香港,拟人的手法拍香港,或者是陈果的zz暗示正有意于此。

根据神奇的豆瓣网友爆料,《细路祥》里的小男主人公小阿祥神色酷似小陈冠希,而小女主人公小阿芬特别像小容祖儿。

陈奕迅谢霆锋这一对儿活宝兄弟合唱过一首歌《细路》,以前一姐八过陈奕迅暗恋谢霆锋的蛛丝马迹:对谢霆锋的爱,陈奕迅用了整整一张唱片证明!

郁秀小说《花季雨季》中,陈明的爸爸和姐姐都称呼家中小孩子为「细佬仔」,他们一家住在深圳,深圳和香港挨的那么近,都说广东话。

<<<< 2 >>>>孩子

香港导演陈果,生日1959年4月15日的白羊座。一姐总感觉白羊座男人都是长不大的大小孩,爱憎分明,行事全凭好恶,很真的一个人。怎么说白羊座的真,顽皮可爱的纯真,坏起来也真实的可怕。就像小孩子为了一个棒棒糖,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那样,简单的真。所以黑泽明、三船敏郎、陈果在一姐心里永远都是可爱的白羊座坏小孩。

陈果的电影里,经常出现小孩。

《香港有个荷里活》里有一个笑容可掬的小胖纸(是不是很像陈果本人的形象?^_^),他是周迅杀入朱家的切入口,陈果在电影前半部分多展现了周迅和小胖的互动,两人形如姐姐弟弟去荷里活广场逛街,蹦蹦跳跳说说笑笑,画面是生动活泼的。

小胖又带周迅去家里荡秋千,破旧而阴暗的贫民窟因为周迅的欢笑声和小胖童稚的呼喊声,周迅就像一缕阳光温暖了黑暗的大磡村;然后周迅又带小胖去了自己家中,画面明亮,高楼俯瞰的视野开阔,沉寂的豪宅因为两人的对话而有了生活的气息。小胖就这样随着一个个的场景慢慢被周迅骗取信任,观众也被导演骗了。直到最后小胖跑到屋顶给周迅摇旗呐喊,通风报信,他自始至终是挑着整个故事进行的重要角色。

这种误会和矛盾的处理方式在《细路祥》也有运用。

《细路祥》里的小阿祥和小阿芬,分别是香港人和内地人,他们在阴暗的旺角深巷相识,又一起骑单车奔驰在旺角街头,阿芬小姐妹俩和阿祥在海边呼喊的画面包含一种怎样的情感,结局小阿芬被带走,小阿祥苦苦追赶警车试图见到小阿芬,然而他追上的那辆车却是……

zz的立场,成人的所思所想,通过三个孩子单纯表达出来。《细路祥》的故事可以看出来这是外来内地黑户与香港人的友谊,曾经我们有共同的期盼,然而1997真的到来的时候,等到的却是一场来不及说再见的分离。生命就是这样,还来不及表演深情,来不及用旁白解释,来不及说一声告别台词,有的人就此在生命的剧本里彻底失踪。年幼的孩子们结队被警察揪出来遣返大陆,如此凄凉的下场,由几个孩子去演绎,就更为凄惨。

小阿芬象征内地,小阿祥象征香港,《榴莲飘飘》将这种人物关系的象征手法传承。《榴莲飘飘》按时间线是发生在《细路祥》的后半部分,但也交代了《细路祥》里小阿芬他们的结局以及何去何从的问题。秦海璐饰演一个来香港做鸡的内地人阿燕,小阿芬依旧还在旺角小巷子里和妹妹洗碗。电影讲述的则是底层人物的惺惺相惜,互相扶持,小阿芬寄给阿燕一个榴莲,品尝百般滋味,甜美带着忧愁,失落掺杂伤痕,更有回味。

陈果最近新出的一部电影《灿烂这一刻》,更是对小孩子情有独钟,几乎就是围绕一群小孩子的故事。在豆瓣得分不高,一姐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部作品几乎没有发挥出陈果应有的水准,然而一姐觉得,尽管《灿烂这一刻》如此简单,缺乏深度高度,但作为一部儿童题材的电影,拍的有趣也算OK,张敬轩饰演的严厉近乎苛刻的舞蹈老师,演技很赞。

孩子看的电影,本该就是这么轻松明快的。

每个白羊座的内心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细路祥》为什么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香港电影,或者说,为什么《细路祥》里的小阿祥就能代表香港,可以通过他的出身背景及他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可见。香港对大陆,对菲佣,他总是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等到一场场离别和事与愿违。

母亲也许还比不上一个保姆更亲切,然而佣人毕竟是佣人,父母爱打爱骂都有决定权,这大概就是香港的态度和处境。《细路祥》固然经典,然而电影中唯一让我看不下去的镜头就是长达数分钟的体罚,小阿祥被爸爸脱掉裤子大庭广众之下罚站,然后小阿祥高声歌唱以示抗争,画面简直是酷炫狂拽吊炸天。一姐羞红了脸赶紧跳过这一段了噜。

<<<< 3 >>>>菲佣

电影《细路祥》里,小阿祥家里的菲佣和其他数以万计的菲佣们在皇后像广场歌舞集会的情节是真实的,一姐我可是亲眼见到!

菲佣们在中环、金钟这一带地区静坐或者歌舞集会活动。我当时还以为这些人是内地游客或是港独搞事情的,好怕他们跳起来打我哦!原来只是周末无家可归的菲佣。他们没地方去,被主人赶出来的,中环的皇后像广场是他们主要的栖息地。

一姐行走在金钟至中环的路上,看见Dunhill、Céline、Prada各大奢侈品店门口都坐着围着菲佣,没有人驱逐他们,多是同情包容态度。

一姐拍的这一张照片只是冰山一角,走过去还有更多更多!总共至少有几万人。当时我不了解情况,满害怕,只有在人少的地方偷偷拍一张照片。现在知道情况了也不太情愿对他们拍照,感觉拍照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原谅我第一次的拍照。我如果知道事情原委,根本不会拍照的。

所以呢,友情提示,可别像一姐这么胆大玩偷拍。最好不要拍照哦。

中环皇后像广场,一姐往太平山方向走,快到皇后大道中了。

这个蓝色屋顶的房子是香港立法会大楼。

《细路祥》在皇后像广场取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环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香港立法会大楼。

刘德华、郑秀文主演电影《孤男寡女》剧照。

刘德华身后就是香港立法会大楼。

中环的皇后像广场附近有好多值得打卡的地点,香港立法会大楼便是其中之一,《细路祥》、《孤男寡女》等香港电影都在这里拍过戏,包括TVB的律政电视剧《壹号皇庭》、《真相》、《潜行狙击》也在此取景。

2017年12月,一姐在中环

《细路祥》菲佣在皇后像广场集会唱歌、跳舞、演讲,是周末的休闲娱乐活动。我准备下回哪次再去香港的时候为他们表演一段拿手的Flamenco,教他们一起跳舞。

圣诞节将近的皇后像广场,中间竖着一棵高耸入云的圣诞树,仰望它几乎就跟中银大厦一样高了。下面还是立法会大楼。

左边那个带有黑色扇形logo的建筑就是东方文华酒店,张国荣曾经长期居住在这里,特有名气的酒店。内部装潢奢华古典,有多种生活休闲设施。我又不是哥哥的粉,所以只在门口看了看就走了。听说这里的文华饼店也相当老字号。

中环皇后像广场的公交站牌。对面太子大厦,黑白相间的四四方方的店就是一姐最爱的CHANEL。

皇后像广场地图指引。

中环地铁站出站就可以到皇后像广场,附近有太子大厦、立法会大楼、东方文华酒店。

陈果「回归三部曲」之一《细路祥》取景地:尖沙咀码头。对望中环与太平山。1997香港回归了,陈果镜头下的每一个人却都面临被驱逐的命运,分离各地。

尖沙咀钟楼是《无敌幸运星》、《细路祥》电影取景地,以维多利亚港为背景,对岸是中环可以看见太平山 。

尖沙咀海风呼啸,望中环太平山。

周星驰、吴君如、陈友、黄秋生、成奎安《无敌幸运星》电影拍摄地点之一:尖沙咀钟楼

《无敌幸运星》周星驰与吴君如happy ending。两人还有《望夫成龙》相似的情节,但两人表演正常了许多。

尖沙咀钟楼是《无敌幸运星》电影取景地,对岸是中环可以看见太平山。周星驰身后是维多利亚港。

王菲《自便》唱片封面。背景就是维多利亚港和太平山。

《地球脉动2.第六集 香港》截图

尖沙咀钟楼这里可以看海

 3 ) 我是阿芬你是祥

2014.02.15 这是我第二次看细路祥,跟朋友阿京一起。阿京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看到祥仔往大伟冰红茶里扔卫生棉时他突然撂狠话:厉害吧?不懂细路祥的人都不能做我朋友!=.= 阿芬一家一面躲避警察抓捕,一面挤在窄小破房子里其乐融融地吃饭;另一边祥仔却紧抱着即将离去的菲佣泣不成声,谁都拉不开,阿京说:香港小孩就是这样,对菲佣的感情比家人还好,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她叫Monica… “强烈带入感”是我们对陈果电影一个毫无异议的评价。一见如故的肮脏油麻地小巷,鱼龙混杂的茶餐厅,直白、荒唐黑色的对话,辛酸苦闷的贫民遭遇…几乎是剥光了现实的皮,比赤裸还诱人。 香港人那股我们眼里独特的“香港气”,自信又低微,尖锐又柔软,让人羡慕又可怜。或许不该说羡慕,因为过于快速让这城市里每个人都无法放松:老人沉迷过去,每日反复观看电视里的老粤剧;小孩不去上学,骑着比自己大两倍的单车送外卖;中青年要么被收费要么收人费,随时命丧奔波路。或许也不该说可怜,因为正是这样嫁出家门又被召回的矛盾,才让香港人用力怀旧的同时或存希冀。 有关偷渡我想起某高中同学的家事:父亲与爷爷尝试从深圳这头游过香港,两父子体力都不错,但爸爸成功了,爷爷却没有。原因是爷爷游到一半觉得放心不下奶奶,就又转身游回来了。过香港去不一定好,但就是有人奋不顾身向那跑。 一切都是为了钱。影片开头祥仔的独白就解释了这一切: “我九岁的时候已经很懂事,我爸开茶餐厅是为钱,我家里的菲佣是为钱,我妈常去麻将馆打麻将是为钱,连祥哥经常被人请上电视唱歌赈灾都是为钱,当然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很小就知道,钱在所有人心目中是一个梦,一个理想,甚至一个将来。” 生存之难让人麻木,纵使悲凉,顽强一词已深入香港的血液,甚至无需被颂扬。 我虽生长在旁边的深圳,却对香港了解颇少。但我知道因为钱,香港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阿京说门一但开了就关不上,我问就像妓女一样?他说不,是性奴。 从这点看,香港真的不必开放。换言之,即使同在一国仍有签证相阻,我是否要改名叫阿芬,而你则是细路祥?

 4 ) 从《细路祥》看陈果

《细路祥》是陈果典型的电影模型,就地取材的故事情节,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社会人物,间中加一点配乐,加一点独白,摄影有点粗糙而感情却十分细腻。
影片没有很多的情节起伏,所以没有强烈的戏剧感觉,从头到尾都显得比较实在(例如在描述祥仔和阿芬的友情的时就完全没有看出矫揉,小孩子们没有特别可爱的表情、也没有特别“感人”的场面,但是从一幕幕的平常中就流露出一点点的友谊和情意)。而故事里头的人物角色,在香港随便一条平常旧街更是俯拾皆是。我想如果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不会看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会不会像压着自己的手腕,体会着感受一下一下脉搏跳动的亲近?

影片到了结尾,祥仔在救伤车上见到《去年的烟花特别多》里的何华超,《香港制造》里的李灿森,陈果用这样的镜头给他的97回归三部曲打了个终结。三段故事,三个主角,在同一个年代,同一个地方,共同描绘出一张典型的香港面谱。
除了《三更之饺子》外,陈果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烈的独立电影感觉。写实,直白,不采用职业演员,没有特技场面,只有很少的配音,甚至没有感觉到他的主观立场,好像只是一种纪录,但这种纪录同时又能让人心领神会,在平白的镜头语言中渗透一丝丝的感伤。
在回归三部曲中,陈果镜头下的人物都是社会的底层,甚至边缘——问题青年、绝症病人、残障人士、黑社会、退伍港藉英兵、小市民、妓女、老人、小人蛇;周遭环境都是公屋、窄巷、旧街、巴士...这些都是香港低下阶层最现实的写照。作为一个有着如此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的导演,陈果出身在香港可以说是他的幸运(有开放的创作自由),也可以说是他的不幸(没有懂得欣赏的大众)。只有口碑没有票房,只有奖励没有钱币,可悲乎!然而最可悲的不是陈果,而是愚笨得从不懂得去珍惜和自豪的香港人!

 5 ) 品尝《细路祥》的鸳鸯奶茶

    作为香港独立电影的生力军,陈果一直致力于用电影表达着香港的林林总总。从《香港制造》、《去年烟花特别多》直至《细路祥》,探讨的是香港人今后的何去何从,乃至感怀身世。难怪香港人会发明“鸳鸯奶茶”。

    《细路祥》讲述的是生长于油尖旺的祥仔及身边的每事每物。主要的人物若有所指,充斥着政治隐晦。祥仔与香港,菲佣与大不列颠,阿芬与大陆……不过撇开这些先入为主的包袱,跟紧镜头内的影像,反而更能细细品尝陈果,品尝细路祥鸳鸯奶茶。

    大货车

    影片主要有两次描述祥仔与阿芬于大货车内玩耍,一次于雨天,一次于夜晚。第一次,阿芬用木棍捅、祥仔用脚踢着车顶棚,把车顶的积水顶走。第二次,阿芬与祥仔荡“秋千”,凝望如漫天繁星的穿孔车顶。其实大货车正是小香港,货车不大,如弹丸之地、寸金尺土的香港。香港不小,似送货运输、载物无数的货车。第一次,两人捅的是压抑着香港顶上的“烦恼之水”。第二次,两人望的是捅穿后触手可及的“漫天繁星”。两人在车内,至少曾经在。

    横街窄巷

    影片中出现街巷的画面很多,机位角度丰富,而利用广角镜拍摄左右延伸的街角镜头,颇具特色。第一次出现是祥仔找阿芬送外卖,阿芬因帮母亲洗完而无暇顾他的情景。左手的阿芬母,右手的祥仔,夹杂于中间的阿芬,对称的镜头很好的透露出阿芬的状况,无论是可见的浅层现状还是不可见的深层的现状(作为小人蛇的境况)。第二次是坚叔发现祥仔,扭送其回去的情景。同样的对称画面,左右两边是阿芬/祥仔被各自母/父扭送的过程,明显的讲述着两人即将分离的境遇。在细细观看这条条横街窄巷,穿梭着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群,无论种族性别籍贯。而恰恰是这些人支撑这香港独特的文化面貌。

    古惑仔、凤姐、菲佣

    四类人可以勉强用职业来形容,都频繁出现于影片的此处彼处。一边抢祥仔外卖吃、另一边对嫲嫲作揖的蛊惑仔;一边被差人盘问、另一边捉弄古惑仔的凤姐;一边骂着雇主坚叔刻薄不放假期、另一边备至呵护着坚叔儿子祥仔的菲佣。其实还有数不尽的市井民众,如他们般生活在这似乎矛盾不可调和却又正常运作的香港环境中。正如鸳鸯奶茶,一半咖啡,一般奶茶。本已混合的奶茶,竟可以再加以混合,真唯香港人所能构想。

    影片有段是两人争辩“香港是谁的”,如今看来,问题还在继续。马照跑、舞照跳的香港,驻扎着一批批解放军。看来香港人还是应该继续喝着自己创造的鸳鸯奶茶,过着“鸳鸯的”生活。



PS:影片表现文化差异的镜头可圈可点。其中有段为嫲嫲熟睡家中,电视播放祥哥粤剧,房间菲佣练习唱歌的镜头。清晰的电视彰显祥哥的唱戏,模糊的房间透露着菲佣的歌喉。两股声源混杂一起。适当的表现手法恰恰点出了香港的文化差异与融合,令人眼前一亮。可见香港独立电影的不一般。

 6 ) 一把抱住了菲佣

细路祥是谁?细路祥明显就是香港。他为什么如此现实?如此乐观?他为什么要在耻辱中坚强的歌唱?他为什么对菲佣的眷恋远远超过于父母?这个片子从一个市井小孩的视角,描绘了太多太多香港九七前后的社会冲突与政治风貌。它一边极其的尊老怀旧,一边穿插着无所不在的英文,菲佣,与基督教。细路祥的哥哥是谁?他的爸爸又是谁?为什么他的爸爸开始严厉后来却在他离家出走以后又变得如此温和?一切都是如何合情合理,一切却又貌似一连串似是而非的政治隐喻。阿芬说,这里的星星没有故乡的漂亮,她在维多利亚港大喊九七以后我们就胜利了,但你们为什么又愿意如此委曲求全的过偷渡生活?他奶奶说,你哥哥迫不及待的要从妈妈肚子里钻出来看世界,而我说,这个世界这么复杂,有什么好看的。奶奶为人似乎除了怀旧以外还颇为平静,但这句话中深深的包含着的那种绝望与悲观,当场就把我震惊了。

陈果的作品总是特别符合我的审美观,在市井与平凡中给人以莫大的感触与启发。在看过的几部作品里面,他刻画出来的生存之艰难与为人之坚强都不带太多的煽情色彩,仿佛这就是我的油盐酱醋,这就是一二三四五。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巧而不工的编剧,更是因为真实,亲近,而让人难以忘怀。

香港的政治局面是一个极其有意思的电影题材,而我欣赏他的视角就在于政治在他的电影里面只是一个背景画面,但是你又可以说,正是政治,才决定了这些平凡生活的一切。《细路祥》这一部电影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政治,还有历史,人性,与归属感的迷茫与混乱。香港这个小小好莱坞,很多年了都几乎没有什么好电影出现。陈果的一系列电影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看的,而且还相当的不错。

 短评

粗粝、生猛、浓烈,以细节构筑全景,看完徒留惊叹明明基本上连个明显的故事都没讲,却把整整一个时代都已讲完,典型文火慢炖式电影,不知不觉跟随送外卖的孩童视角,体会他的家庭,他的整条街巷,所有的街坊,俯瞰污水横流的穷街陋巷,目睹五方杂处、并不光鲜的香港,而我只能在他紧紧拥抱菲佣不让她走,在他骑着自行车拼命追赶将被遣送的伙伴时内牛满面,面对这样的电影已无法明确判断是创作者的惊人功力还是他只是还原了记忆中难以磨灭的社会景观,也许记录童年记录生活本质的磨难是真正要表达的,而所谓的隐喻也许只是正巧恰逢那个年代而已 @来福士香港展

6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首先,我爱陈果。他是一种特殊的现实主义,人物设置和故事总是有政治隐喻指向,但这隐喻还是极高明的,和剧情春风化雨吧。菲佣艾米、父母和祥仔之间,英国、大陆与香港关系的同构。陈果的现实主义精神并不彻底,总有些戏剧残余,说白了就是编排感,比如这部电影的结尾,比如烟花和香港制造的部分片段。

8分钟前
  • 支离疏
  • 推荐

陈果作品中政治隐喻较少的电影,却有好多看得人鼻子一酸的桥段。一,阿祥回家,喊了数声奶奶,屋里空荡荡,他这才看到挂在墙上的遗像,一屁股坐下,怅然若失。二,奶奶走后,阿祥和海叔学她走路的样子跳舞。三,奶奶说起阿祥哥哥出生的场景,独自慨叹道:“依我说,这个世界这么复杂,有什么好看呢?”四,阿祥被惩罚,站在路边,他学江湖卖艺人的行话大喊:“一个人生生死死,本是不值一提。”“恩恩怨怨不敢把我来记恨,只有天知道我的痛苦。”最后一个字落下,雷雨忽至。

12分钟前
  • 夜第七章
  • 力荐

J主席来了,香港是谁的我不知道,肯定不是你们的。全国人民跟党走啊!紧贴社会现实,紧跟时代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更是大大刻入时代烙印。97前后陈果的那几部港片真是好片子啊。8.5

1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儘管沒有了《香港製造》和《去年煙花特別多》的血脈噴張,但是作為「九七三部曲」的《細路祥》還是延續了「世界仔的故事」和某種城市冷詭的氛圍。結局太妙了!

21分钟前
  • 熊仔俠
  • 力荐

数一数二的儿童表演!一起玩水的街头,一起制作的细路祥特供冻柠茶,一辆单车载着的童年,一同大声喊出的心愿,都随着回归大业结束了。课堂里学习的普通话,升旗时敬队礼的姿势学会了吗?想不到疼我的菲佣也有一天要回家,不爱出门永远在家的奶奶也会消失不见,想不到一同晚上荡秋千够“星星”的警车也会把你带走,电视里的粤剧还会有人看吗?历史洪流中的市井百态,各色人物都是质朴而生动的,是导演心中港人的风貌。棉条茶、睡棺材、追错车,有点导演的恶趣味。导演有心,为自己热爱的城市献上诚挚的礼物。不知道陈果这几天会不会心痛。

25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力荐

(8.5/10)“香港三部曲”尾篇,相比前两部显得更加的轻盈和温存。孩童视角的切入,全部非职业演员参演,对街道群像的刻画,让这部电影囊入了更多的情感元素。故事节奏十分明快,陈果对于现实主义的表达融合了大量的市井气息,显得更加真切与的融洽和谐。整体的表达不再是那种前两部散发出来的,绝望、迷茫与混乱的97情结,陈果更加关注的着普通人的状态,不管是开饭馆的父母、奶奶一辈的老年人,还是菲佣、大陆客,这都是香港社会自身所带有的复杂性和多层性,既包含着对着过去的留恋和记忆,也有着此刻生活的维持和吃力,立足于生活之上的人的存在,这是普通香港市民的形象。表达“不是英国人,不是中国人,而是香港人”的普遍身份认同,三部曲之终章——不再迷茫,生活继续。

28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顽童的喜怒哀乐,97的何去何从。电影其实比烟花还寂寞。本色出演的祥仔太灵了,更难得的是戏里戏外始终清醒的做人态度。“这是我的第一部电影、也是最后一部。”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回归三部曲”终章,像是陈果的阶段性总结。当视线回到儿时的街道,口吻霎时变得温和起来。尽管有强设计感的戏剧段落,最后仍能被极真挚的情感化解。在无法回避的政治隐喻下,包裹着电影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追忆。“知道吗?……香港是我们的!不是你们的,是我们的!”祥仔抱紧要离开的菲佣,骑单车紧追被遣返的阿芬。他被扒下裤子街头罚站时,用唱戏反抗父权的段落太催泪了。

33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陈果作品最喜欢的是三部曲,三部曲里最好的无疑是《香港制造》;此部以儿童为视角,以粤剧大师开场首尾,窥市井民生,析回归百态,细路祥与阿芬关于“香港是我们的”的争执,已然不止步于【隐喻】;谁当权都不重要,九七过后依然似水流年。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映后谈导演讲,虽然都是非职业演员,但是小孩子演得还是会比大人好,因为大人什么都懂,做事前什么都要想一想,可小孩子不用,情绪都是直接就来的。@HKIFF

36分钟前
  • Echookaku
  • 力荐

小时候香港电视台放过很多次,以为是古旧残片,总不看,也好,不然糟蹋了。素人出演,举手投足都太浑然天成,邻里市井的气息直压鼻息,就连校服都是同一款式,更何况那种迷乱、兴奋与失落。童年时抬眼看天,烟花,飞机,还有遮天蔽日的广告牌,隔着维港数高楼,高下更替快得比心动还仓促。我们,你们,回归,人蛇,直白得既可爱又伤感。细路祥鸳鸯断了,电子鸡死了,阿嫲走了,大单车学会了,祥仔与阿芬却错过了一个夏天。看得我格外难过。今晚放了长版,却又删掉五分钟,遗恨。像导演戏说的那样,哪天《香港制造》和《三夫》都能过审,那才是真正有自信了。@香港影展。映后陈果率真得令人羞愧无比,我们竟被那套思维训练得屡屡惊心。

41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4.5 题材上可以对标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或者王童的《红柿子》,论平实动人甚至在后者之上(对祖母去世的处理非常好,处在侯的距离和王的煽情之间)。虽然后半程节奏上稍有些诡异和拖沓,但试听和表演水平可以说是非常高了。最后一段画外音一变,整个电影甚至达到了一个新的档次。

4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陈果的回归三部曲 这部算是最平实 但是都最诚心的 相比彭浩翔 都是喜欢陈果的这种可以说是感时伤逝的凡心 可惜最近都没什么作品 即使回归 香港的问题都远远未曾结束 都明白有些东西有些感情是不可以用什么国家民族去衡量的 仅仅是关乎到人与人

45分钟前
  • 力荐

把这部作品孤立起来看,其价值主要在于对孩童心理的巧妙诠释。祥仔的单纯和社会的复杂险恶之间的对比,以及祥仔身上愈发深重的无力感,都是为了突破观众的道德防线。如果放在两个三部曲间来看,电影的价值则在于承上启下,通过儿童的视点让观众从其它陈果电影或毁灭或宽容的心理特征中抽身而出。

47分钟前
  • godannar
  • 力荐

陈果表现出的青春的痛苦与迷惘总是这么动人,比如雨中,比如最后的追车。粤剧,哥哥,矛盾的阿芬,懵懂的爱,反叛,在这种几乎过分强烈的政治情结背后,也许一切的比喻仍然都只是一个羞耻的孩子,只有这种感同身受才能让我触碰到些什么。

52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阿芬一家的设置和《榴莲飘飘》中一模一样,最后一个镜头还出现了《去年烟花特别多》中的家贤和《香港制造》里的中秋,让人恍然觉得这三个故事正在同时发生着,这种奇怪的真实感我还是第一次体会。

53分钟前
  • 大島
  • 还行

浓重的九七隐喻,祥仔代表香港,阿芬代表中国,故事也由一开始祥仔作为旁白叙述转为阿芬的旁白叙述,代表着香港的主权移交。我想我们这些未曾经历的,永远也体会不到香港人对于九七来临的那种复杂心情。喜欢简介中的最后一段话:日子就这样无惊无险的过。九七了。

58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以后江主席一来,香港就是我们的了!——是我们的!——不是你们,是我们!——不是你的,是我的!——是我们的!!!“好吧,说下我对政治隐喻的理解:细路祥就是香港,他爸是中国。想想细路祥离家出走前后他爸的态度。奶奶代表过去,阿芬代表现在将来的内地。祥仔和阿芬的相遇又错过。

1小时前
  • Paper Planes
  • 推荐

4.5 和如今生硬直白的《三夫》真可谓是鲜明的今非昔比了,同样“以人喻域”,看看《细路祥》中的这一家子:刚柔并济的父母(大陆)/离去的菲佣(英)/缺席的哥哥(台湾)/死去的阿嫲(老香港)与细路祥(新香港),以及与之蔓延、并枝的各色人物——全部意有所指,同时又极度生活流、极度真实。陈果把所有细节都柔软细腻地包裹起来,但又不时地给出明示:“香港是我们的”。海叔和细路祥共舞的场景是沉滞的一拳,感伤而又讽刺。当然,有些电影能拍出来也是时运之济,仅仅是片中迭际的街头风貌,就已经足够令人沉溺其中了。

1小时前
  • 徐若风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