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情

剧情片中国大陆1947

主演:陈燕燕  刘琼  路珊  黄蜀芹  曹韦  

导演:桑弧

播放地址

 剧照

不了情 剧照 NO.1不了情 剧照 NO.2不了情 剧照 NO.3不了情 剧照 NO.4不了情 剧照 NO.5不了情 剧照 NO.6不了情 剧照 NO.13不了情 剧照 NO.14不了情 剧照 NO.15不了情 剧照 NO.16不了情 剧照 NO.17不了情 剧照 NO.18不了情 剧照 NO.19不了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02:23

详细剧情

某日,虞家茵(陈燕燕 饰)正在电影院门口等朋友,哪知道朋友有事不能来了,不愿独自一人的虞家茵将电影票转让给了偶遇的男子夏宗豫(刘琼 饰)。之后,虞家茵经人介绍来到了亭亭(彭朋 饰)家中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亭亭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聚少离多,母亲又体弱多病缠绵床榻,亭亭感到十分孤单。 某日,亭亭的父亲回来了,让虞家茵没有想到的是,此人竟然正是夏宗豫。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宗豫渐渐爱上了善良聪敏的虞家茵,然而虞家茵始终坚守着道德的底线。早年抛弃了虞家茵的父亲回到了女儿身边,想让女儿给他找个工作,遭到了拒绝,怒从中来的男人开始四处散布虞家茵和夏宗豫的谣言,掀起了一场风波。

 长篇影评

 1 ) 再读文华作品,海派电影美学与当代社会思想的历史呼应,张爱玲式的个体美学与当今宏大祛魅的心境融合

1947年文华电影公司出品 张爱玲编剧 桑弧导演 1.讲述了虞家茵因为给夏宗豫的女儿教书而相识,二人随后彼此相爱,但因为伦理关系,虞最终选择离去。 2.都市人情式电影,张爱玲对于世态炎凉的冷视与桑弧给予生活的温情相结合,片中二人的相处的细节极其感人,夏的暖水壶、丝绸以及语言都是尊重、体察以及充满爱意,但父亲、姚妈以及原配夫人都是在个体意义上与之向对立,这种不可回收的矛盾以及在这种矛盾中禁忌的暖意或许才是张爱玲意义上的“浮世的悲欢”。同时中国审美式的家庭伦理剧进行缩小范围式的表现,即祛除感天动地的传奇式模式,而是对于婚姻的个体情感进行放大,而好莱坞式的神经喜剧、刘别谦笔触也是二人合作作品的外来养分,但在此部影片淡化许多,但仍然可见中国趣剧的魅力,它表达着宽容都市文化形态和幽默人生态度 3.三顺风格的具体体现,影像并无突出之处,但结尾之处的二次曝光式的“小魔鬼”对于电影技术发展也有探索,并不是某种奇观,而是融入叙事与人物内心进行独立表意,链接着情节发展。 4.不同于昆仑电影的大批判、大叙事与人物性格政治化,聚焦着个体内心,细腻的展现个体的心境,结构也并不传奇,素材本身是具有生活喜剧性,一切皆有着生活惯性推动,结尾并不是对某种不公平现象进行抵抗,而是妥协,这便具有普遍性。 与其说文华电影是中产阶级式的影片,但影像、结构、主题更具有普遍性,更能代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2 ) 《不了情》中女性主义新形象的塑造

   1947年,由桑弧和张爱玲合作完成的电影《不了情》,讲述了一个家庭女教师虞家茵与有妇之夫的工厂经理夏宗豫之间的爱情故事。整部影片充斥着一种感伤与无奈的悲剧气息。当虞家茵得知夏宗豫的真实家庭状况后,内心的恐惧与焦虑使得让她无法真正面对这份爱情。在虞家茵让夏宗豫吃梨的一场戏中,在经过撕心裂肺的内心痛苦后虞家茵最终选择了离去。在虞家茵离开之后,空荡的房间里,只剩下当初夏宗豫送给虞家茵的那多玫瑰花,而当初鲜艳灿烂的玫瑰如今已经彻底枯萎,也告示着两人的一段爱情之花已经开到荼蘼。悲伤的音乐做背景,夏宗豫走到窗户边,镜头随着夏宗豫的目光,落在一直缠绕电线的断线风筝上。爱情也就想这个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远。
   1947年,整个世界都在为战争忙碌着,电影还是黑白的,连带着那些炮火纷飞的记忆也是黑白的,这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电影出现了新阶段。1945-1949年是中国电影史上女性人物形象不断孕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者更加关注同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精神领域和女性本身。 桑弧的《不了情》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手法,平铺直叙的叙事和对白,表现一段感情的纠葛和女性的复杂心理。在影片中,导演塑造的女主角虞家茵是典型的城市青年的小知识分子,带有一定的新文化特征,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女性又不得不遵循旧的社会制度和男权统治的压迫,在这种新的文化思想和旧的社会规定的双重对立冲击下,致使虞家茵走向了悲剧的命运。虞家茵作为小知识分子形象的女性形象,反映的是突破包办婚姻束缚,对于自由恋爱的向往精神,但又没能完全褪去封建保守的思想,在面对现实的困难和思想的努力抗争下,最终新文化的现代思想被无情打压下去,还是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还原了一个在伦理上完整的不完美的家庭。
   在《不了情》中,桑弧导演注重女性的心灵内化,从女性纯粹的情感生活角度在,展现女性微妙的心理活动。在影片中,虞家茵面对爱情与亲情、自由与责任之间不断徘徊。片中虞家茵的父亲是电影的社会底层中丑陋的形象,因为好吃懒做,贪恋女色,对虞家茵的母亲置之不理,使得虞家茵对父亲厌烦但有无法摆脱血缘的亲情,这种纠结的情绪一直围绕在剧中。而面对爱情时,虞家茵与夏宗豫的真实情感在封建礼教的规范下,让虞家茵无法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而在她终于冲破了旧思想面对爱情时,夏宗豫妻子的出现和婷婷维护自己家庭的话语,让虞家茵再一次面对爱情望而却步。在描写女性复杂的心理变化上,桑弧导演呈现了一个温婉而又倔强的女性形象。其实,在影片中,无论虞家茵做出怎样的选择,究竟是离开还是坚持,都是面对内心想法后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对也好错也罢,做出决定而勇敢迈步的虞家茵都已经不再是旧社会制度下,任人摆布,让自己的生活和感情任人宰割的保守思想女性的形象,而是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新女性形象。
   《不了情》是文华电影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部影片。40年代后期是整个中国电影创作的进步发展时期,除了以“昆仑”公司为典型代表的进步电影创作占据着主流地位之外,也出现了其他一些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人文主义关怀色彩的电影。“文华”公司的影片在其中占据显著位置。“文华”的经营作风相对没有较多的政治色彩,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坚持严谨的创作态度和较高的艺术色彩。而桑弧—张爱玲式的电影突出的反映了“文华”公司温情的人性关怀,在艺术创作方面上描写世间冷暖、人情百态。他以旁观者的姿态剖析人性的美丑善恶,体现创作者对生活的疏离态度。

 3 ) 被遗忘的荒凉

“他看看那灯光下的房间,难道他们的事情,就只能永远在这房间里转来转去,像在一个昏黄的梦里。梦里的时间总觉得很长的,其实不过一刹那,却以为天长地久,彼此认识了很多年了。原来都不算数的。”
这是张爱玲的句子。熟悉仿佛出现在她的任何一篇文章中。但又百读不厌。只因善于感受荒凉的人到处都是,而荒凉感到底只有一种。张爱玲让荒凉遍布到极致。那种美态,那“一个美丽而又荒凉的手势”,后人再也学不来。
从这个角度看来,电影无疑是失败的。因为它减去了张最精华的部分。只剩下了一个婚外恋的家庭伦理剧。
当然这一点缺憾决不能仅仅归咎于导演,张爱玲的作品如果剖去了其文学性,只看故事的躯壳,其实几乎也都是没有脱离俗套的故事。从封建气氛没有完全退去的旧式家庭走出来的女子(曹七巧)。男女间总不完满不彻底的爱(白流苏范柳原),又往往和一个时代的巨变有关(倾城之恋),亦或是一夫两妻的变型伦理故事(红玫瑰白玫瑰、半生缘)。可故事是谁都能写的,味道却不是随随便便表达的。张迷们最欲罢不能的大概就是张爱玲的味道,一尝即知。但这种味道影像化却非常困难。莫说桑弧,张爱玲改编成电影的五部作品,哪一部也没有达到意想中的完美境地。
这一部分是由于叙事视角导致。张的小说中有很多全知视角的叙述,这表现在一些事实性的交代上,比如姚妈“年纪不上四十,是个吃斋的寡妇”是观众不知道的,电影改编本身可以有很多变动,这个可以暂且不论;但除此以外,同以外的张氏作品一样,小说中出现大量的全知心理描写,既有夏宗俞又有虞家茵的。如虞家茵从电影院出来后走在路上的心理描写“她不喜欢看两点钟一场的电影,看完了出来昏天黑地,仿佛这一天已经完了,而天还没有黑,做什么事情也无情无绪的……”,这些句子可以在小说开始阶段就把人物的特点基本定性。又如,夏宗俞第一次到虞家茵家里时的心理描写,“宗俞也说不清为什么有这样一种恍惚的感觉,也许就因为是她的房间,他第一次来。看到那些火炉饭锅什么的,先不过觉得好玩儿,再一想,她这地方才像是有人在这里过日子的,不像他的家,等于小孩子玩儿的红绿积木搭成的房子,一点人气都没有。”这种细腻的想法表现在银幕上,只能是观众跟着摄像机的镜头将眼睛游走于虞家茵的卧室,这里有什么、哪里有什么。这些是文本的精华所在,电影无从表现。这种现象几乎存在在所有的原著改编的电影中。并不奇怪。
进行文本阅读时,更多时候是张爱玲为我们解读,有时候必须承认,张的确具有超凡的解读能力,这从她对穿衣吃饭的见地上也能看出来,当然,文章是她的,她站在制高点上。可是某种程度上导演也应当占有这个地位,而不是把文本的大把精彩处浪费掉。
“两人其实什么话都不想说,心里静静地,讲的那些话如同折给孩子玩儿的纸船,浮在清而深的沉默的水上,宗于看着她,她坐在哪地方照点太阳。她穿着件呢的袍子,想必是旧的,因为还是前两年流行的大袖口,苍翠的呢,上面卷着点银毛,太阳照在上面也蓝隐隐成了月光,仿佛“日色冷青松”。”
要做出镜头如同文本一样的细腻味道,我们的确是为难了四十年代的电影。
电影无疑是现实主义的。是最传统的叙事方式,一板一眼的叙事,就电影来讲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没有闪回也没有交叉感。是平铺直叙。如太太出场时,前两个镜头是只有声音没有人物的,有些期待他是不是用了人物虚置的手法,像《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老爷的形象一样。这个设想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也没有,一方面中国电影刚刚起步,讲故事的能力较差,二是时代背景。这和四十年代有关。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以进步电影为主,《塞上风云》、《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文华影业的代表作是费穆的小城之春。可见在电影史上,《不了情》也许只是一个红极一时的文化现象。
可是张爱玲真的很钟爱这部电影,要不然也不会拿出来再改。她说陈燕燕胖了,只好一直让她穿一件宽博的大衣。又抱怨她在下一部片子中变苗条了“气死人”。作为编剧和写作者的自豪和挑剔溢于言表。笔者并不欣赏陈燕燕的演出技巧。太拿捏,从文本上看,虞家茵并不是个用力的人物,其实是很清淡的。平和……悲伤还是无奈还是眼泪,都是平和的。生活中也是个很淡泊的人。因此不该有太过用力的表演。比如蹙眉的样子不应多次出现。又如讲话时不该带有过多的丰富表情。陈燕燕还有一个特点,说话的时候常常刻意保持着上身的不动,这往往让人觉得有些做……当然这样挑或许有点苛刻了,陈毕竟是一个时代的名角。因为时间久远,演员的表演技巧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差异。不同时代观众的接受度也大不一样。在那个时代感动千万人的镜头在今天的观影心态下或许有些令人忍俊不禁。时代因素实际上是应该算在观影的背景中的。你必须把自己置身于相应的时代背景中,才能用相应的尺度来度量。
桑弧和张爱玲的艺术气质是完全不同的,虽然桑弧一开始是以海派导演出身,但其实张和桑弧的合作中和了她身上那种棱角。总体来说,桑弧的《不了情》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手法,平铺直叙的叙事和对白,表现封建余孽对人事的残害。而张的《多少恨》好像并没有减少她的荒凉气质,且带着现代主义的印记。经过桑弧的诠释,张本子的荒凉指数有所下降。片子变得较为生活化和现实性。也可以从情节的改动处看出。如后来虞家茵要走,是眼睁睁告诉了夏宗俞的。她要回去跟自己的表哥结婚,并且平静的仿佛没有一丝涟漪,心底的荒凉只有自己知道。由于虞家茵的态度,夏宗俞也从悲痛变得决绝了,他跨们出去,然而第二天还是来了,只是虞家茵不在了。这种改动布满了张爱玲的味道。这么说也许不够恰当,因为电影的改编在先,不知道本子是不是现在的文本叙述。如果是,那么毋庸置疑;如果不是,显然张爱玲仍然无法舍弃自己的所好,对那些现实性较强的改动不能接受。
这种中和还可以从人物名字的不同看出。小女孩的名字,电影中叫“婷婷”,这是桑弧的名字,张爱玲叫她“小蛮”。这才是张取的名字。张为女孩取的名字,大部分都很凌厉,至少很各色,很少有很温婉的感觉。像顾曼帧、白流苏已算是好的。
另外,镜子与月亮的意象在文本中一再出现,张爱玲爱写月亮,镜花水月一场空,而电影同样淡化了这些元素。

虽然不尽完美,这部作品仍然是张爱玲与电影关系最接近的电影。桑弧后来拍了《太太万岁》大获成功后,桑弧拟将张爱玲的名作《金锁记》改编拍成电影,可是这第三度合作,因为女主角张瑞芳久治不愈的肺结核,以及动荡的时局,最终不了了之。张爱玲和桑弧的合作到此为止,虽然当时沪上小报曾经风传二人绯闻,但桑弧以“叔红”为笔名撰文评论《十八春》后,再也没有与张爱玲有任何联系,甚至张爱玲逝世,桑弧也没有写什么悼念和回忆性的文章。建国后这位海派味道的导演拍了《梁祝》、《祝福》,四十年代的这种电影中的苍凉味道一扫而光。桑弧完全的与张爱玲分道扬镳。
     但是命运总有它不可知的力量,2004年9月8日,石峻新排的话剧《太太万岁》上线,石峻致辞时提醒大家,9年前的今天,电影《太太万岁》的编剧张爱玲女士辞世,今天的演出也是对她的纪念。但他却不知道,桑弧导演也在这天走了。
他们生死相隔九年,还是去世在同一天。
这算是给《不了情》补了最后的荒凉一笔。

 4 ) 不了情

已经忘了原著的细节,只记得那淡淡的情愫,那份无奈的滋味,电影版显得略为仓促,那份欲说还休的惆怅没有弥散开来,家茵爸爸的戏份过多,转移了戏剧重心。
当时的陈燕燕发福的真是没边儿了,尽管主创很贴心的用宽松大衣给她包裹了起来,但是就算这样,电影中的陈燕燕没腰没胯还没胸,只有虎背和熊腰,连嘴角那颗代表性的痣都带着一股中年气息,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这无疑是在挑战他们的审美观,他们在阅读张爱玲原著的时候,绝对想不到这个凄楚爱情故事里的女主角,竟然不是一个身着旗袍玲珑有致神情忧郁的花样少女。
还是有细节是很见剧作者的功底的,比如剧中道具“花瓶”的前后呼应,两代人婚姻关系的呼应,家茵同身体内另一个自己的对话,都别具匠心。

 5 ) “您的手套脏了,我给您洗洗吧。”“不,我喜欢这个味道,永远不洗。”

无论是佣人还是老父亲,原配太太还是闺女,身边众多的人物嘈杂不断,但这部电影总给人感觉是家茵和宗豫两个人的独角戏。甜蜜温柔,又时刻透着分离的冰冷。由于父亲的挑唆和佣人的串老婆舌,本在独木桥上的两个人不得不分别。在即将诀别的窗前,宗豫面前窗棂的影子如同枷锁,追求爱情的家茵的面前是枯萎的水仙。 没有看过张爱玲的原著,但陈燕燕特殊的嗲的可爱的声线,如同让人看到跃然纸上的文字,充斥着古典。路珊面相总能演这类恶婆婆、狠下人的角色,但是你不烦她,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就恶,但是有股媚劲儿,让你爱看。她的表演特别老绷,浑身跟安轴承似的,但每一个动作都交待的极其清晰。玩具店出来时,要饭的老太太是田太宣,虽然就一个侧面,但辨识度太高了。严肃一改大经理大老板的形象,片中是一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油嘴滑舌的老父亲形象,太逗了。 片尾家茵去了厦门,画面定格在了被挂在电线上的风筝。借用当今的歌,和当今的词吧。 ——“冷落的秋千,而今迎风轻摇。”

 6 ) 多少恨

一九四七年张爱玲初次编电影剧本,片名《不了情》,当时最红的男星刘琼与东山再起的陈燕燕主演。寥寥几年后,这张片子倒已经湮没了,张觉得可惜,所以根据这剧本写了篇小说《多少恨》。

今偶得之,甚欢。阅毕,欢悦尽失,耿耿无言。

不想过多纠缠于情节本身。这种男主人与女家庭教师的题材其实已经泛滥了,不管是19世纪的桑菲尔德庄园里简·爱仰面对罗切斯特说的那一句:“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相貌平平、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还是某本已记不得名字的网络小说里男女主人公那秋水明眸眼波流转。总之,觉得这种场景设置有些刻意,难免雕琢。虽然,小女子我也总不免心向往之。

《简·爱》是我第一本读过4遍以上的书。对此很多人不理解,因为他们根本看不进去。我只能说,我一直一直以为书和人是有缘分的。再好的文字,无缘,也渗不进你心里。和爱情的道理一样,不必过分我执,还有下一本书,还有下一段风景。扯远了。罗切斯特是第一个让我心旌摇曳的男性形象。后来的飘、魂断蓝桥、罗马假日、卡萨布兰卡大抵都缘起于此。只是简·爱的爱情,浓醴亮烈,深入到女权主义思想,上升到超自然的力量,炼日熔金,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之后终是得了那一份恬淡安然。

宗豫和家茵不是。张笑吟吟地看着这对男女,知道他们兜兜转转也逃不开她的“魔掌”。“多少恨”,注定了这繁花落尽后的长恨一梦。相较于勃朗特,张的文字到底矜持,仿佛隔岸观花般娓娓道来,最后戛然而止,曲终人散,一地苍凉,难言难尽。宗豫原是能说的,在家茵家里可以,在国泰戏院可以,在她寄住在他檐下的那段日子里也可以......可是说了又怎样呢?她有如此这般的父亲、他有如此这般的妻子,她母离异的阴影更是早早注定了她的选择。言及此,不得不说,张的这篇实在不是很精致。起课、分“梨”,太过露骨;还有礼品店的偶遇有太具有戏剧性。剧本到底是剧本。

所以这场邂逅难于深刻。他负气离开的一刹,不会想到日后他与这个女人只能相忘于江湖。会忘的,他们毕竟只是点到为止,互赏互惜,爱还没有渗到骨子里吧。世间的邂逅大多演变成了如烟往事。烟视媚行、心意缱绻,终因默默无言,淡了,远了。然后每每回望也无从考证,既不能酣畅淋漓的痛,亦不可歇斯底里地喊,还常常隐晦而不便与人说起。只能在心里悄悄把她/他埋了,黯然凭吊。

原来缘起缘灭尽是一瞬间的事。安意如说,隐秘一生的长相思,是属于爱情最初的神话,长相守,是最后的。那些能够一辈子风生水起的佳侣,最令人艳羡。但世间到底相思无尽,相守寥寥。更多的,像是网里不经意游来的鱼,善意把玩一番后,又凌波微步结网前行。错过了就也只能放了,不管是错的人,还是对的人。

 7 ) 黑·白

  
 
  我睡着了,我睡在我的影子里。

  不知道街墙上的那张电影海报是否已经换了新档期,不知道路上走着的人是否担心爱情的拥挤,不知道哪一家商店又一次挥了泪跳了楼,不知道那张影碟会在哪一个时刻突然自杀。现在是11月24日凌晨1点34分,我已经看完了两个片子,灯关了,窗帘拉上了,闭着眼睛胡乱往机器里塞了一个碟子。那道低寒的金属亮光在手上划了一个伤口,一根黑色的细线伏在夜晚格外苍白的肌肤上,我设想的下一步杀人计划。

  睡吧,脚趾有些发冷,整个冬天都是那种隔夜食物的味道。电视机升上一长串警示,很有耐心地看完,我听到隔壁一场牌局散后的欢语相送,在楼道口,一个神情困钝的女人,抚着坐得虚浮的臀部。很好的旗袍,一路开衩到最高尺度,丝线的气味,一朵边角泛黄的弄堂白玉兰。

  1947年,整个世界都在为战争忙碌着,电影还是黑白的,连带着那些炮火纷飞的记忆也是黑白的。只是乱世已经太久了,停电的旧工业时代的夜晚,一个人坐在筒子楼的亭子间里,裹着厚厚的一件夹棉大衣,满怀饥饿与无望,不是《万家灯火》的虚假繁荣,有的只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一年,27岁的张爱玲成名多时,停笔两年,复出后的第一个作品《华丽缘》,1947年4月发表在《大家》的创刊号上。“一个行头考究的爱情故事”,副标题说的似乎也是上一个电影《不了情》,桑弧与张爱玲合作的第一个电影,担纲男女主演的是当时最走红的男星刘琼和息影多年再度出山的陈燕燕。

  陈燕燕这个名字,我已经全然没有印象了,就算有,也只是和黎灼灼、黎莉莉、陈波儿这样的名字一样,找到了座位也对不上号。而刘琼这个明星,是可以在时间上倒推的,谢晋的《女篮五号》,那张有些过气的瘦削的精致长脸。落拓的富家子弟,窘困的教书先生,孱弱的进步青年,再恐怖的文艺腔到了他嘴里,也能让圣玛丽中学的女学生们泛起阵阵涟漪。关锦鹏的《阮玲玉》刘琼也匆忙露了一脸,不过那是周杰扮演的,当时戏剧学院一个学生。在长长的演职员表找到这个名字,就像在《画魂》里看到赵薇演的那个跑来跑去的妓女粉头,都是意外的娱乐项目。

  《不了情》的哀情路子是张爱玲一手谋划的,随行就市地俯身于俗常的人间烟气,小聪明,小狡黠,小市侩,就算付出脸谱式人物的诋毁,也是在所不惜的。《半生缘》的顾曼桢可以被祝鸿才奇异地囚禁,虞家茵当然也可以凭借电影编剧的技巧离开《蝴蝶梦》、《简爱》那种样式的男主角,在离港的轮船汽笛声中保持优雅的旧窠俗套。张爱玲抱怨刚生完孩子的陈燕燕全靠一件黑呢大衣演戏,辜负了她想象中最受大众欢迎的小家碧玉形象,说到底还是一个作家对自己作品的无端疼爱,一个女人即使穿上最得意的一件衣服走在大街,还是觉得有一粒扣子让她隐隐不愉。

  尔冬升在九十年代初的一个电影《新不了情》,沿袭的就是张爱玲的民间爱情,袁咏仪和刘青云这一对搭档,从外表上也可以看出年龄差距间的眺望。只是旧上海瓶瓶罐罐的小弄堂换成了香港的庙街,梁兄啊我有一段情拨拉仔给侬听的绍兴戏,变成了街头戏班的粤曲《帝女花》,递过金杯慢咽轻尝,将砒霜带泪放落葡萄上。少女袁咏仪刻意的俏皮,便是张爱玲所说的精致的淘气,刘青云那张老克腊脸,也是沧桑过后疲老的形象,“年轻的时候不知是不是有点横眉立目像舞台上的文天祥,经过社会的折磨,蒙上了一重风尘之色,反倒顺眼的多”。

  有个朋友说,中国的电影中心如果还在上海,就不会是现在这种状况了。当年两个字是不能再提的,绿铜皮瓦楞的和平饭店是上海最好的饭店,芝加哥学派的哥特式建筑,远东第一楼,法租界朱葆三路上的小酒吧,麦瑞糖果公司,红宝石面包房,还有赫德路张爱玲的公寓旧居,奥斯汀牌子的老电梯,卡拉卡拉把红玫瑰白玫瑰的心也升上去了。联华电影公司、文华电影公司、昆仑电影公司、华年电影公司、明星电影公司、天马电影公司,在那些黑白电影的片头发出手绘动画拙劣的光芒,留声机转针经年失修的沙哑,时间就是一个表情阴郁的孩子,转过身来已经满脸皱褶。

  还是1947年的某月某日,胡兰成走进了温州的一家电影院,没有人知道这个年过四十的中年男人与这个电影有些什么关连,门外的七彩珠灯在闪动,一块油彩的《太太万岁》的电影招牌。胡兰成在与温州市区隔江对望的一个中学里教书,也是周迅、黄磊出演的《橘子红了》的原著产地,看一场电影必须要坐近半个小时的渡轮。漫天的江雾遮掩了视线,一个乞丐走过来,怯怯地碰了碰他的衣角。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盲艺人在兜唱,一件粗陋的乐器,一下一下敲打着,唱腔中带着木然的哭声。他走到一个背风的角落,点了一根烟,渡轮还没有开动,不时有人急煎煎冲上船来,沿岸的渔民,挑着两只湿漉漉腥气的竹箩筐。

  从上一日的报纸上,胡兰成已经知道了这个电影的上映,他看到的不是导演桑弧的名字,也不是蒋天流、张伐、上官云珠、石挥、路珊、程之一干明星的名字,张爱玲,满屋金沙静默之下的这个人。他从这个破落逼仄的小城街头走过,看到的不是章回小说气味的市井人生,而是一群小商贩泼口叫骂的无赖与强悍,脏黑油污的巷弄里,蹿出一个动物似的孩子。就是最热闹的那一条街,也是集市的喧攘规模,这个城市是没有多少富贵气的,金子满地,还是徒手挖出来的血淋淋的幻象,张爱玲千里寻夫在江中看到的闪着宝珠光的那一层影障罢了。

  电影院也是破败不堪的,后面的排椅几乎坐不得人,中间陷落了一大块,看上去像老人们暗肉红色的口腔。隔着气窗望出去,就是一户居民的阳台,一个腰环粗硕的中年女人吃劲地洗着衣服。幕布是灰的,放映机是淘汰品,偶尔溜进来一个小贩,举着削好皮的甘蔗大声叫卖。然而,现在天已经黑了,电影就要开始了,胡兰成看到银幕上打开一把白面扇跳出的文字,缓缓喘了口气。

  1993年的夏天,我经过温州的公园路,走到中山公园的时候,突然想起胡兰成在《民国女子》中提到张爱玲二月间到温州探他,便是住在公园这一带的一间私人小旅馆,小街里头还有一家木器厂,锯声非常刺耳。现在这里已经拓宽了马路,旧房子一应拆除了,商店的大玻璃门映照着我的身前与身后,站在那里,看着车来人往空荡荡的一个世界,竟然不敢过马路。张爱玲不是《太太万岁》里轻喜剧情的中产的陈思珍,可以为一枚胸针几度感动,想要离婚还是心心念念,她这一去自是再也不会回头了。

  我已经睡着了,不关心这个电影离我有多么遥远,一个年代的沉没,并没有打湿睡梦中的一根发梢。我不要同情欢喜故事中所有出尽生相的人们,脂白粉红地笑过,清楚地知道我们的人生比戏剧更是过分。

 8 ) 有感

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就这样结束了?
或许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喜剧的收尾,所以对这样一部开放式的结尾,多少有些不适应。
刨除年代和背景问题,这部电影称得上是一部好电影。
虽然没有看过张爱玲的书,但是编剧的功力确实很厉害。在细节的处理上,真的是很深入人心。不论是男女主角那见面那会,对于陌生人之间男女之间的羞涩的把握。以及整个电影在为碗筷埋下的伏笔的收尾,最后男主拿着两幅全新的碗筷来到女主空荡荡屋子之中的那种心情。还有很多很多~
还有其中的笑点和悲伤点,拿捏的非常准确。即使在今天的我们来看这部电影,也能引起大家的欢笑。
对人物的心态变化的把握也很到位,一步步的心态的变化。

 短评

被雷得七荤八素的……男女猪都好丑啊好丑啊……

5分钟前
  • 玛利亚保佑
  • 还行

刘琼实在是太嗲了!模子!

6分钟前
  • 仁直
  • 还行

爱不得,多少恨。张爱玲的编剧首作,笔力真是惊人。人情练达,了然于胸。桑弧在电影呈现上还差些火候,个别段落太过直白。同为47年文华出品,同样的创作班底,稍逊于太太万岁的小市民喜剧。有时候觉得国产老片真是比现在的院线电影精彩许多,体现时代特点,反应人物困境,这种人文关怀没有被很好地传承

10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南国乳燕变贵妃鸡,有声片暴露了对白和音色的短板。人物对话轴线很乱。黄蜀芹一脸不高兴。她指着说围巾说颜色时我体会到黑白片的限制。父母对子女的盘剥,女儿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自卑,至今仍未有变革。无赖父亲演得好。男主角对无赖父亲的不卑不亢的态度现在电影都罕见。到底是张爱玲

15分钟前
  • 山下猫
  • 还行

好喜欢陈燕燕,太可爱了,而且没想到婷婷居然是黄蜀芹。(青菜年糕汤我也好想吃)

20分钟前
  • 想乱思
  • 力荐

陈燕燕真温婉!刘琼太帅了!两个人之间感觉太好了!

24分钟前
  • ADC
  • 力荐

其实就是简爱的故事,只是简爱没有一个猥琐的爸爸,于是结局也就不同了。。。

29分钟前
  • 睡懒觉的cc
  • 推荐

女主角实在不上相,特别胖,没什么轮廓,台词也成问题。男主角也不上镜,好在身材高大清瘦。张爱玲的剧本是非常好的。这里最佳出演就是女仆了吧,台词特别自然,妆容也好。大陆当时的水准还是要比1960年代的香港差一大截。电影是综合工业,涉及太多技术部门,这就导致了成片的差异,不单是演员的问题了

34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比根据剧本后改写的小说差太多。

37分钟前
  • Time flies
  • 较差

0陈燕燕……你太丑了……

41分钟前
  • 喵喵喵
  • 力荐

我看到陈燕燕和自己的良心(或超我)对话时不知不觉想起了猫和老鼠!?

43分钟前
  • 沙干鳅
  • 推荐

虎背熊腰的陈燕燕胖的我揪心……衣服也不会选,难道是刻意制造的中年人形象?张爱玲叙事风格初见端倪,爱情的边界问题同样也是桑弧先生早期电影的主题。后面有哀乐中年可佐证。这俩天作之合绝了……

48分钟前
  • 安宕宕
  • 推荐

真迷幻啊!张献民老师在台上自顾自说了一大堆我听着嗯!是最近听过最有干货的讲座了!然后!高光打脸时刻来了!自己的专业课老师站起来了!就在自己前排!讲出了刚才张献民老师两三点错误的地方。我????自己的专业课老师听着好像更牛逼怎么我四年什么也没学到呢???

51分钟前
  • 饥饿分子🍊
  • 力荐

编剧张爱玲的处女作,陈燕燕胖得有点脱形,看似是个有情人不能团圆的悲剧,其实及时从有妇之夫的纠缠中脱身而出,值得庆幸。

52分钟前
  • ofelia11
  • 还行

张爱玲的剧本,哎,桑弧木发挥导演才华啊,赶脚完全照着剧本走而且还生搬硬套木加入自己的想法,结局的处理上,令人怀疑他不懂女人,不懂张爱玲式的情感。还有在选角上也是个败笔,老子啊,传说中的陈燕燕是那般虎背熊腰、大饼脸的么?而且人物感觉也不到位。。。。

57分钟前
  • 许多多
  • 较差

听他们念台词,浑身不自在。

58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男主人与女教师。。。

1小时前
  • 琧婯
  • 还行

陈燕燕有些发福的身材演这个角色总觉得欠些说服力。道德困境的感情,还有两代人的感情关系的呼应。最后几段处理的不错。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女性,母性,妻性,现代性

1小时前
  • 沙漠中的常春藤
  • 力荐

陳燕燕我就不說太多,只能表示可能當時人民大眾都處在食不果腹的階段,她這樣的富態倒是一種別樣的小康之美。劉瓊的戲是做的真好。夏宗豫就該是這種感覺。做事果敢,為人嚴謹,卻又不失幽默風趣,他的英俊外形有為他加了不少風度。當然最值得一提的還是編劇張愛玲女士,我是張迷,就是衝著她的文字來的

1小时前
  • 豆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