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戈尔的一生

悬疑片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2003

主演:凯文·史派西,凯特·温丝莱特,劳拉·琳妮,加布里埃尔·曼,梅丽莎·麦卡西,罗娜·迈特拉

导演:艾伦·帕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1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2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3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4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5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6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13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14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15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16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17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18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19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9 20:23

详细剧情

贝茜•布鲁姆(凯特温斯莱KateWinslet饰)是纽约某新闻杂志的知名记者,她接到了一个任务是去采访一名死刑犯大卫•戈尔(凯文•斯帕西KevinSpacey饰)。戈尔的罪名是强奸并谋杀了康...

 长篇影评

 1 ) 死不回头的愤青,愚蠢的逻辑!

  演技不评论,说说内涵,个人观点:

 用蔑视甚至践踏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珍视的东西,成立吗?我很愚钝,私以为不成立!不懂得珍爱自己生命的人,怎能真正懂得珍爱别人的生命呢?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真正懂得热爱别人生命的人,必定是懂得热爱自己生命的人。影片给出的背景是盖尔事业上和婚姻家庭上的失败,这就足以促使一个人放弃自己的生命吗(没有这两档子事,以影片的叙述,盖尔显然是不会去“殉道”的)?是的,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没有经历过盖尔这样的经历;我只是作为一个评论者在行使我评论的自由和权利:我认为他并不真正热爱自己的生命;因此奢谈什么他人的生命权利,这个时候,让我觉得可笑了!

 其次,抛却个人观点,在逻辑上检讨一下:盖尔与他的“合谋者”,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误判死刑的成立性。那么,我要问,盖尔们所反对的真正的敌人是谁?是“合法取消他人生命权是否合理”这样一个人权问题或曰伦理问题,还是“司法审判程序是否有可能误判死刑”这样一个司法问题?盖尔们用自己的生命,所证明的,只是司法审判程序有可能出错罢了。这就构成对死刑反对的任何理由了吗?如果凭这一点可以反对死刑,那也可以反对无期徒刑,可以反对30年、20年、10年。。。7天,最终因噎废食,反对人类一切司法审判,因为人类一切司法审判,都有可能是误判!

 最后,盖尔们的做法,看似伟大,实际上是对法制精神的亵渎!人类没有完美的法律、完美的审判,但基于人类精神、基于人类对生命的热爱,法制审判假设了被告人的求生欲望,假设了被告人基于其求生欲望在被冤枉的情况下会吐露实情以求公正的审批。但盖尔们既没有在审判时说实话,而且故意用了一个蹩脚的律师或故意让一个优秀的律师去蹩脚的辩护,有意使一个可以无期的案子被判死刑,然后来嘲讽这判处死刑的法律是不健全的。多么可笑呀!是的,在这起案子里,整个审判是无效的,但它仅仅对自己求死的人无效而已;这种无效性,并不能否定对有求生欲望的犯人的审判的有效性!

 最后的最后,我要说,盖尔们,去死吧!不怕幼稚,不怕深刻,不怕深刻地装幼稚,就怕幼稚地装深刻!这种片子,可以用你的“深刻”去俘获幼稚者,但俘获不了我,哈哈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写于11年,以下14年。


无意中回来看看这篇一时兴起写的影评,3年多前的事了,下面居然有很多回复,而且总有人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死刑是不可逆的,我的妈呀,我原来咋就没想到呢,这个天大的秘密是怎么被你们发现的?

对这些伟大的发现者们,我再补充两句吧。
强奸处女是强奸,强奸妓女也是强奸。不可能因为强奸的对象是妓女而不是处女就要从轻发落,这一点你们总该同意吧?

我由之要说的是,只要是误判,就是不可逆的。轻的误判、重的误判,都叫误判,但误判本身之有可能出现,并不构成对司法审判的否定。误判死刑了结人家一生,误判十年二十年毁了人家最青春宝贵的这段光阴,难道你们就觉得这个是可逆、可弥补的吗?别说十年二十年,就是几个月、几个星期都是不可逆的。那么,是不是说考虑到一切司法审判都有可能是误判,都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不可逆的不公正的伤害,我们就要废除一切司法惩罚呢?

你们想表达的无非是,死刑不可逆,所以应当废除;其它的哪怕是无期,都还可以纠正审判中的错误,所以其它罪罚还是可以存在的。近一步,你们潜在的逻辑是,只有生命权是不可侵犯的,除了生命权之外的一切权利,都可以被侵犯,大不了后面我承认错误向你赔礼道歉对你进行补偿就是。
那么现在,旁观者必然已能看清,究竟是你们不懂得尊重人权还是我不懂得?对他人致命的伤害不可饶恕,对他人小的伤害就是可以容许可以原谅的,是吗?

愚以为,一切司法审判,确乎都有可能是误判,这也正推动了人类的司法制度、司法精神在一直前进,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保证所有审判的公正和合理有效。我们应当对一切案件——无论是杀人的,还是偷了一颗白菜的——采取同样的慎重、付予同样的公正。但同时,我们绝不能因为害怕误判,就废弃某种合理的惩戒方式,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掉这种惩戒方式,而是消灭掉在此种惩戒中的不合理不公正。

我很疑惑,我的意思,你们明白了吗?

 2 ) 这是部错上加错的电影

以自杀伪造成他杀,自己自愿扮演杀人者入狱接受审判,最终导致自己错判死刑,并且最后执行。死刑执行后,再由人释放关键证据,来证明这是错判。这实际上就是二人主动选择了自杀,伪造成他杀,诱使法庭作出了错误的判决,以此证明死刑制度的不合理。

但这是错上加错,用错误和欺骗的行为,诱使产生了错误的结果。而且废除死刑是为了尊重生命,却采用了不尊重生命的极端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本身就是亵渎生命的行为,也是亵渎法律。我十分不欣赏这种行为,我不认为两个主动选择自杀的人是殉道者,更不可能认为他们多伟大。相反他们只是懦弱的人,不是主动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是选择逃避,自杀是不可原谅的罪行。

 3 ) 透过电影说死刑

1.古代中国的死刑充满创意:斩首、车裂、凌迟、枭首、腐刑、幽闭、剥皮、油炸、烹杀、老虎凳、站铁笼等。问斩与枪毙在我们的词汇中并不陌生,死刑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概念。“一命一抵”,是习惯性接受的观念,但并不符合现代的法理精神。 2.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有着关于死刑的废除趋势。根据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的统计,2009全世界已经有139个国家废除及不使用死刑(95国废除所有死刑,9国对一般状态下、非战时废除所有死刑,35国法律尚未废除但实际上超过十年未执行死刑);仍维持死刑的只有58个国家(这58个国家中,只有18个家在2009年有执行死刑)。也就是说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2/3的国家废除死刑,废除死刑是一种国际趋势。 3.中国每年执行死刑的具体数目作为机密从未公开发布。但据国外一些组织的数据统计,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 4.2011年5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13个死刑罪名。这是中国第一部刑法1979年颁布以来,第一次减少死刑罪名,把死刑罪名从68种减少到55种。但中国还是世界上死刑罪名最多的国家之一。1980年2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将部分死刑案件授权给各省高级法院进行复核,2007年1月1日收回死刑复核权。中国在缓慢的前行。 5.目前仍没有科学的证据证明死刑能降低重大犯罪率。 6.同样是人为的干预剥夺人的生命,为什么“安乐死”不能被人类普遍接受而死刑却能在人类的历史中被普遍的接受? 7.呼格吉勒图这样的冤案不只是一个,不慎重思考和对待“死刑”,这样的人间悲剧一定会出现。并不是说中国要在一夜之间废除死刑,但希望慎用死刑,限缩死刑,尊重生命与人之基本权利。

 4 ) 这届豆瓣网友不行

看了短评,大部分人指责电影里男女主角对于废除死刑的态度,以及部分电影情节的疏漏。还好没看到有人批评记者小姐在木屋里看录像带耽误了时间这样愚蠢的观念。

但是这部电影是要做死刑废除论的宣扬和发起相关的讨论吗?我认为完全不是!也认为因为纠缠于这几个点而给电影打低分的网友过于狭隘且自作聪明。

这部电影传达的对死亡的态度,对真理追寻的态度。这些才是真真正正深深震撼我的地方。

一个是失去所有的落魄者,一个是身怀绝症的卫道者。对于他们来说捍卫自己的观念远比接下来活的更好更为重要。

当然你可以认为他们应该尝试让生活变好或是让余生更幸福,可是每个人对于生命对于死亡的态度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你来说举足轻重关乎你生死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也可能一文不值,所以没有什么好批评的。

对于那些担心认为电影会传达错误理念的人,我认为这完全是因噎废食,你干脆不要看任何形式的读物,因为你总可以解读出奇怪的传递。

先写这么多,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绝对是top 10级别,对于豆瓣网友的评价,我表示很失望,哈哈。

最后那个“自由的钥匙” 简直太暖心

the end

 5 ) 荒唐的死

        演员水准高,情节演绎得也不错,但剧本对想表述的主题严重跑偏。

    David的殉道是为了证明“将有罪之人处死是个错误”? 还是为了说明“由于被处死的人当中含有误判,则所有有罪者都不能被处死,以避免误杀好人”?
  
  如果是说明后者,既然是误判,在真相不明时,所有处罚都是对嫌疑人的不公,包括终身监禁。而为了少数的错误,放弃对大多数有罪者的惩戒是对所有公民的不公,尤其是对被害身亡者的不公。
  
  死刑毕竟是具有威慑力的,虽然它并不是减少社会犯罪率最有效的办法。
  
  如果是为了证明前者,论据严重不足。

 6 ) 药家鑫以死肯定死刑,大卫•戈尔以死否决死刑

22日,药家鑫一审的结果出炉,最终他是被判处死刑并被剥夺其终身政治权利,这样的结果总算是顺从了民意,在之前一系列的炒作以及某位专家的结论下,真有人会以为药家鑫可能会逃过一劫。所以设想一下,如果药家鑫最终得到的判决并非这个,又会有多少人大呼“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药案本就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杀人偿命的案例,只不过在媒体的过度曝光之后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反响。各式各样的媒体,或为了公正,或为了真实,或为了点击量,或为了收视率,或为了销售量,都多多少少,在不同程度上对“药家鑫不该死”这一观点的传播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无论是从表面证据还是从法律来讲,药家鑫都应该毫无疑问地沦为死囚,可是却一再传出“连刺八刀是因为其练琴的惯性动作”,“药家鑫有其童年阴影,杀人是其心理行为”这样为其开脱罪名的结论,更有甚,某电视台造假其父亲的职业以增加药家鑫其身世的悲惨性,为药家鑫的判决制造了些许悬念。

药案在我们中国引起的讨论和争议是前所未有的,当年的马加爵即使有着比药家鑫合理一万倍的杀人动机,比药家鑫要悲惨一万倍的身世(其实药家鑫一点都不可怜),但是他的判决却没有产生任何悬念或者争议,没有多少人为他求情,而他更没有像药家鑫般泪流满面睇哭诉忏悔。只是相隔了几年时间,两件杀人案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每天的过度曝光渲染以及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但不得忽视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人权主义观念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开去,而是否应该废除死刑也成了不少人思考的问题。物质的变化日新月异,人们的观念也在分秒必争地改变,所以中国的文明程度不可否认有了一定的发展,从以前个别的理解已经慢慢往全民的觉悟进发

《大卫•戈尔的一生》讲的是一场扣人心弦而早有预谋的试图推翻死刑的自杀案。主角大卫•戈尔将自己策划成一谋杀者来否定死刑的可行性,在他以及一些反死刑的人,特别是那些为了挽救一条条已经被判死刑的生命而孜孜努力的工作者眼中,死刑不仅仅是残酷且不人道的,还有的可能就是,某些案件死刑的判罚是错误的,很多清白无辜的人是死在错误的判决中。一旦被判了死刑,就算案件万一是误判的,犯人万一是被陷害的,他们也将无力回天了。然而,如果没有死刑,无辜的死刑犯将有更多的时间为自己的平反,也给了机会别人为他们平反而重获自由。大卫•戈尔和他那个得了癌症,命不久矣的朋友精妙地设计了这么一件实质为自杀的谋杀案。他们的精心布置就是为了使大卫•戈尔无法逃脱罪名,所有证据均指向大卫,但是这样一件看似证据确凿的谋杀案却是与法庭最终审判相违背。只要再多几分钟,大卫•戈尔将免死于被注射毒药之下,他也就能重获自由身。但是,由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记者最终未能及时赶到。就算最终世人都知道大卫•戈尔是无辜的,但他也只能承受法律下的一死。这样的一个结果无疑是对死刑的最大讽刺和反抗,也是这么一个案件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废除死刑活动的发展。

其实把药案和电影中的案件联系起来说是有些牵强,药家鑫的死是毫无疑问的,没有任何冤情可言的;而大卫•戈尔的案件是过于极端的,有待商榷的。但是相同点都是两件案件都引起了我对死刑的思考,药案更进一步地巩固了我对死刑的支持;电影却又改变了我的某些观念,动摇了我对死刑的看法。药家鑫以死肯定死刑,大卫•戈尔用死否决死刑,这看似矛盾,但其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杀死该死的人,放生无辜的人。可是,在某些时候,该死的人活着,不该死的人却死了。这就又回到死刑应否存在的辩论中了。

 短评

非典型的"最后一秒救援",失败反而是最好的归宿;以死殉道,张力十足,最后的结局尽管可以预见,但依旧震撼十足;斯派西的气场真强大。

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用极端的方式卫道是践踏了生命的尊严?得了吧,你把那个2000多年前明知被出卖还不跑路,然后被钉上十字架的人搁哪儿去了?你当然不会感动,就像让西方人信仰的了两千多年的那个殉道者的故事也未曾感动过你一样。

7分钟前
  • 张樾
  • 力荐

从此你不敢轻言自己是理想主义者

9分钟前
  • Ying
  • 力荐

用放弃生命的方式宣扬生命可贵?用践踏生命的方式宣扬生命的尊严?想要踩着自己的尾巴跳起来?你绕不开你的悖论。是的。我很震动。但不感动。

14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最后半小时简直无法喘息。真相一波一波袭来,讽刺与绝望更是一浪高于一浪

15分钟前
  • Caesura
  • 力荐

十二怒汉里,从未交代嫌疑犯是否是真正凶手,8号陪审员的终极目的完全是对司法公正的不懈追求;本片中,死刑废除与否的争论也未有定论,震撼人心之处则来自于主角用生命的牺牲来完成对信仰的捍卫

17分钟前
  • 喷子
  • 推荐

这个世界需要偏执狂,但1个就足够了。有时候被震慑到痛哭并不是因为肉体的残忍,而是你不知道人的内心和精神竟然可以如此坚硬,与其等待被事后施舍的内疚,也许我们可以主动创造这一切,哪怕结果,微不足道。

18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卫悲剧的导火索是波林,波林让他失去了一切,而世上唯一理解他的康斯坦斯也要离他而去,所以最后他们一起为了此生奋斗的事业编造一个故事。但是,如果没有波林呢?

23分钟前
  • 李九弟Jody
  • 力荐

换位思考了一下,像我这么怂的人哪怕妻离子散也应该会想办法活下去。智商高的人自杀都比别人轰轰烈烈

28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那串自由的钥匙,在康丝坦斯迅速衰化的胃里、在牛仔藏于信封寄给媒体的录像带上、在狗狗玩偶塞满了棉花的肚中。拉康告诉你何为幻想,库伯勒教你接受死亡,但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心灵的自由,罗马尼亚秘密警察不能,德州州长或制度亦无可奈何。对于某些人,死亡是一种恩赐,但对于聂树斌药家鑫们,并不是。

3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我们花一辈子阻止死亡,吃,爱,发明,祈祷,搏斗,杀戮...我们对死亡了解多少?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当你的理智超越感情,当你的习惯战胜梦想,当你失去的无法诉说,也许死亡是一个礼物。”耶稣说,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就不能结出百倍果实。死亡,永远是殉道者送给梦想的礼物。

35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拉康给我们的教训是:心想事成的人绝对不会快乐。最符合人性的真谛是,尽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不要依据你达成多少欲望来衡量你的生活。而该以获得多少真诚、怜悯、理性,甚至自我牺牲的时刻来衡量。因为到头来衡量我们生平轻重的唯一标准取决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

3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作为一个悬疑类影片,真相绝对充满震撼,包括温丝莱特在结尾处的反应也加剧了这种情绪。遗憾的是前面给的线索太多,跟州长辩论一场基本就暗示答案了。印象较深的还有反复闪现的文字标语。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一个大学教授,不小心犯了一次性错误,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被毁掉,然后他就精心的构建了一个故事,牺牲小我奉献给自己执着的事业。。。编剧精心的编了一个我很震动但完全不感动的不现实的伟大故事。一是,这个片子的政治宣教色彩严重;二是,我个人不认同废除死刑;三是,为了政治目的走极端我无法认同

44分钟前
  • Colin Mahler
  • 推荐

捍卫人权只是信仰,一点不妨碍其行为的残忍。

48分钟前
  • doee
  • 还行

雖然之前已經看過劇情簡介,但是看至最後一刻,還是崩潰到失聲痛哭。人究竟為了什麼可以丟棄掉自己的生命?IT'S YOUR FERR KEY. 然而你我都是貪生怕死之徒,只求苟活於這個骯髒醜惡不夠完美的世上,苟且度過一生。

52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一出精心策划而来的完美的自编自导的悲剧,近乎极端化。前一小时三十分钟只是在渲染故事和氛围,而关于大卫·戈尔的清白也早已告知。就像是一个犯罪一样,人们需要的只是个动机和为什么?在酝酿了许久之后,后半个小时的破局就显得一气呵成而且一步步递进又极富层次感,带来多次的惊喜观感。

55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上下文是多么重要。。

58分钟前
  • NullPointer
  • 推荐

一切线索已经指出了结果,但是当录像带中大卫戈尔转过头平静的看着画面的时候,所带来的沉重与震撼还是让我浑身战栗。

1小时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比想象中的更通俗好看,并不像之前以为的学院派电影,哈哈…虽然半途就能猜到结局,但后面剧情的百转千回还是会跟着走,不愿多想,只是沉醉…配乐很重,结尾镜头很带感,理想主义的殉道者啊,艾伦·帕克才不甘讲一个平凡的悬疑故事!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