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美人1950

剧情片美国1950

主演:贝蒂·戴维斯  安妮·巴克斯特  乔治·桑德斯  西莱斯特·霍姆  玛丽莲·梦露  加里·梅里尔  

导演:约瑟夫·L·曼凯维奇

播放地址

 剧照

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1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2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3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4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5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6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13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14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15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16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17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18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19彗星美人195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20:17

详细剧情

  今年的萨拉·西登斯奖得主是年轻的伊芙·哈灵顿(安妮·巴克斯特 饰)。然而在去年十月,伊芙还只是一个连续数周默默注视名角玛戈·钱宁(贝蒂·戴维斯 饰)的戏迷。被玛戈的朋友凯伦·理查兹(塞莱斯特·霍姆 饰)带到玛戈面前后,伊芙讲述的经历打动了众人。玛戈收留了无依无靠的伊芙,伊芙也尽心尽力地打理玛戈的生活和工作,但是玛戈的侍伴伯迪·库南(塞尔玛·里特 饰)不喜欢研究玛戈的伊芙。热爱表演的伊芙当然不满足于做玛戈的助理,那么伊芙是怎样获得表演机会的?

 长篇影评

 1 ) 彗星?扫帚星?

    真的没想到在50年代就有了这么好的剧本。一个巧妙的故事,没有加以评判,却诉说了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些事情。人物的刻画如此的丰满,以致于我不知不觉中就掉进了编导们的陷阱,而对剧中人产生了相应的情绪表达。不知中文译名中的“彗星”是否有“扫帚星”的含义。
    不得不佩服艺术的力量,在5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这种力量未见削减,却更让人产生弥足珍贵的感觉。同时也巩固了我的一种想法,那就是早期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还是很有看头的。

 2 ) 贝蒂·戴维斯的眼睛。

这是一首著名的老歌,贝蒂·戴维斯,就是本片里面饰演玛戈的女演员。

她才华横溢,骄傲自负,恣情任性……时而令人厌恶,时而令人怜惜,那么充满个性,富于魅力。

这也是真实生活中戴维斯的写照。特立独行是并非真正美女影星戴维斯成功的秘诀。在影片里她的演出挥洒自如,举手投足都那么戏剧化,却又那么真实自然。——这就是影视界这个垃圾场所需要的明星,她们活在作家的影剧里,沉浮于影评人的笔尖上,陶醉在自我的表演里。

埃娃也是一样,她的生活中充满了欺骗和演技,她的痛苦并不亚于玛戈,或者更甚于玛戈。关于埃娃的一切,就是关于马戈的一切,甚至也是关于玛丽莲梦露饰演的出卖色相的小明星的一切……

也就是关于影视界的一切。

 3 ) 那不是冠军,只是欲望的奴隶

我记得初中时候学一篇什么什么游记,有一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初读时候暗自心惊了一下。作为聪聪儿长大的我,即使在最不爱学习的阶段也盲目自大,心高气傲,觉得自己以后肯定不是一般人儿。可是可是,“鸢飞戾天”这四个字,把通常被认为是美德的"上进"、"要强"写得多么面目狰狞,可厌可憎。

 

今天在白底小碎花的被窝里看了《彗星美人》。一个还算天生丽质的女人伊娃,机关算尽太聪明,扮猪吃老虎,从编造身世摇尾乞怜到反客为主鸠占鹊巢,啊呀呀,真是看的人心惊。霸道专横表面强势的玛歌呢,其实是最“傻”的,完全不同人情事故。不过没关系,她是天生女明星,有独特的、强大的,混合的、迷人的魅力。最终伊娃得到了原本属于玛歌的一切地位与声名,而玛歌的境界高出一筹,到达了她的幸福终点站——婚姻,于是洗尽铅华投身平淡生活,也就原谅了那个“粉丝”用于窃取光芒的卑鄙手段。

 

玛歌,一如大多数成功女强人,在不如意的时刻对好朋友倾诉:女人呀,最终还是给别人准备三餐,打扫房间,不然就不是女人。女人呀,向上爬的时候丢掉了女人最重要的一切,竟然忘记自己最后还是要作女人的。看到我不禁有些黯然···而伊娃后期的靠山,影评人杜威特在与伊娃摊牌的时刻说,你我都一样,利用所有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心底里蔑视人性,我们才华横溢,是杀手,是冠军。

 

诶,大反派的自白一向让我觉得亢奋(《狮子王》里的刀疤在山洞里的那场戏我看了多少遍),胸有成竹步步为营小不忍则乱大谋卧薪尝胆,我喜欢冷峻,理性,效率和长久忍耐换一时快感。可是,毕竟不喜欢欺骗,虚伪,前倨后恭或者前恭后倨——那不是冠军,只是欲望的奴隶。

 

人又说这是一个关于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的故事,不止如此吧。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姿态潇洒还是卑鄙,这里边的标准和困难程度对男女都差不多。我喜欢玛歌,要风光时风光无限,要转身时不顾一切。大的随遇而安,自然而然。她的爆炸和温柔都让我振奋,让我相信四十岁以后会有另一种精彩。伊娃啊,她是小人,她做的恶心,比起玛歌还太低段。要强上进或是安于现状都只是人生选项的一种,而低级、高级是另一道题,一道决胜的大题。

 

所以捏,既然上进不一定要出卖良心,自己往上爬不一定要把别人往下踹,成功不一定要一将功成万骨枯,和谐社会了;所以鸢飞戾天,那就去。孙悟空说“我要那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的时候,我简直为之倾倒倾倒倾倒再倾倒直至倒地不起,那里面有崇拜有心疼,崇拜加心疼。如果飞累了就停下,别怕那时会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林子大了,鸟多了去。

 

这电影里有个闪了几下的女龙套,一个又傻又漂亮眼睛到处放电的女演员,是梦露,那时还清瘦。

 4 ) 生活永远高于艺术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把《黑天鹅》和1951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彗星美人》拿来比较,我看不出两部电影的可比性在哪儿。我在《黑天鹅》中看到的是艺术的完美境界让艺术家经历的炼狱般的煎熬,而《彗星美人》不是关于表演本身的,而是为了登上舞台成为明星的阴谋与背叛。跟自己,跟他人,决斗挣扎,当明星可真够不容易的。想想看,比如章子怡徐静蕾这些演员,她们演电影证明自己永远不会是优秀的演员,她们导电影证明自己永远不会是优秀的导演,那靠什么红啊,除非运气跟海啸一样砸下来,否则可得是费尽折腾的。 电影会有力量,会打动人,是因为它来自真实的生活。比如《让子弹飞》最有冲击力的一个段子,是坏人污蔑好人吃了2碗凉粉,好人剖腹开肠,以死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如果你觉得这是艺术夸张过于血腥,现实中不就有这样血淋淋的活例子吗,开胸验肺的工人,还反复开,不跟拿刀子切开胃掏凉粉一样血腥悲惨吗。“我知道你只吃了一碗,你上当了。”那一刻陈坤的表情让我觉得甚至他的表演都进步了。 《彗星美人》戏外比戏里更精彩。巴克斯特在戏里饰演想方设法把当红女明星挤下了舞台的野心勃勃的新秀,在戏外,巴克斯特在当年奥斯卡最佳女演员的争夺中,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竟然使自己和出演女主角的戴维斯同时被提名为最佳女主角奖,而不是女配角奖,在奥斯卡历史上非常罕见。最终选票分流,有着无可挑剔表现的贝蒂.戴维斯因此而未能获得当年最佳女主角奖,巴克斯特也没有。 艺术很鬼斧神工,生活永远比艺术更鬼斧神工。

 5 ) Spec 特别企划|不懂美人的编剧不是一个好导演

“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我很少遵守规则。我觉得我写了一些好剧本,用了一些好演员,还拍了一些好电影,如此而已。” ——约瑟夫·曼凯维奇

根据彼得·弗林特发表于《纽约时报》的约瑟夫·曼凯维奇悼文综合编译

1950年10月,一部聚焦于百老汇女星台下奋斗经历的电影在纽约首映,这部名为《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1950)的影片一经上映便获得了纽约影评人的广泛好评。并于次年获得了当时创纪录的14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也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唯一一部获得四项女演员提名的电影。

图 | 《彗星美人》剧照

到今年,这部电影上映70周年。70年过去了,这部影片依旧经久不衰,位列AFI美国电影学会百年百部影片前30名。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彗星美人》的导演兼编剧——约瑟夫·曼凯维奇(Joseph L. Mankiewicz)。


编导双栖

一位钟情文字的好莱坞导演

在一众好莱坞导演中,曼凯维奇对于文字的钟情可能并不多见。也正因如此,他更强调影片中的对白,并能以高度戏剧化的风格对对白作出反应。而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最令人难忘的场景往往都透露着优雅和隽永。

曼凯维奇对于文字的钟情和在剧作方面的天赋从他步入电影行业伊始便已初见端倪。1931年初入好莱坞仅仅两年的他,便因为合作完成了《淘哥儿》(Skippy,1931)的剧本而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一年后,更是在《如果我有一百万》(If I Had a Million,1932)中写出了自己剧作生涯中的第一句经典台词——“我的小山雀”(my little chickadee)。由此,他踏上了自己剧作生涯的快车道,并与1940年写出了自己第一部轰动一时的作品《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1940)。

图 | 《费城故事》(1940)

然而他的野心远不仅仅是做一名扬名立万的剧作大神,而是成为一名导演。但是不管是在派拉蒙还是在米高梅,曼凯维奇一直没有得到执导一部自己的影片的机会。直到1943年,他加入了福克斯公司,才执导了第一部处女作《辣手蛇心》(Dragonwyck,1964),完成了自己长期以来的导演梦想。

图 | 约瑟夫·曼凯维奇在拍摄现场

两年后的《三妻艳史》(A Letter to Three Wives,1949)为他夺得了第22届奥斯卡的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两座重量级小金人。1953年,他的《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1953)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改编的电影中最好的一部。

曼凯维奇可以说是那个时期的好莱坞里最具智慧的电影制作人之一,而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彗星美人》无疑是最为著名的一部。


缔造历史

完美剧本的好莱坞神话

作为约瑟夫·曼凯维奇的代表作之一,《彗星美人》的剧本可以说是在好莱坞的历史上最为顶尖的剧本之一。影片脱胎于伊丽莎白·伯格纳(Elisabeth Bergner)和玛丽·奥尔(Mary Orr)之间的传闻轶事,讲述了戏剧行业最高奖项得主,伊芙·哈灵顿(Eve Harrington)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从一位明星助理,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著名演员的故事。

图 | 《彗星美人》两位女主角由贝蒂·戴维斯和安妮·巴克斯特饰演

也正是这部电影成功让非传统的好莱坞女星贝蒂·戴维斯(Bette Davis)重新翻红,成为一线明星。一句“系好安全带,这将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夜晚。”(Fasten your seatbelts. It's gonna be a bumpy night.)就此成为戴维斯的代名词,足以见得这部电影的编剧功力。

图 | 贝蒂·戴维斯经典台词

从剧作本身来看,这无疑是一部完成度相当高的影片。即使是脱胎于真实故事,我们在剧本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曼凯维奇凭借自己过人的编剧功力对两位大女主的形象重塑,并对故事整体构架进行重构,更不消说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对白创作了。正是因为有着强大的编剧支撑,对于几乎所有参演过《彗星美人》的演员来说,这部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事业的巅峰,当然,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除外。而曼凯维奇本人也鲜有作品可以与此相匹敌。

当然,作为一部更多地关注在文字、人物、行为动机而不是叙事上的电影,再加上情节简单的本质也让曼凯维奇得以用简单、传统的拍摄手法完成这部影片。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这部电影过于依赖对白,场景数量又十分有限,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舞台剧的电影改编的批评从影片上映伊始就一直喧嚣于世。更何况影片的故事本就是聚焦于剧场里的幕后事件,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观众的这种错误的假设。

虽然在拍摄和视觉效果上不能与同年竞争奥斯卡的《日落大道》(Sunset Blv,1950)相提并论,但是曼凯维奇正是凭借着绝对的剧本优势以及他与演员之间的默契,成功拿到了当年最佳电影的小金人。

图 | 《日落大道》(1950)


不容错过的曼凯维奇

当然,除了《彗星美人》之外,约瑟夫·曼凯维奇还有很多经典的作品不容错过,在这些电影中,观众们也更能理解曼凯维奇传奇的文字功力。

图 | 《三妻艳史》(1949)

三妻艳史 A Letter to Three Wives (1949)

导演:约瑟夫·L·曼凯维奇

编剧:约瑟夫·L·曼凯维奇 / 维拉·卡斯帕

主演: 柯克·道格拉斯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悬疑

上映日期: 1949-01-20

影片讲述了三位婚姻生活不幸福的女人在收到了一名陌生女子的来信后,企图找出小三,挽救自己的婚姻生活的故事。虽然整体的故事在现在看来非常的简单,但是作为曼凯维奇成名早期的作品,这部夺得了第2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两项大奖的《三妻艳史》,怎么可以错过呢?

图 | 《无路可走》(1950)

无路可走 No Way Out (1950)

导演: 约瑟夫·L·曼凯维奇

编剧: 约瑟夫·L·曼凯维奇

主演: 理查德·威德马克 / 琳达·达内尔 / 斯蒂芬·麦克纳利

类型: 剧情 / 黑色电影

上映日期: 1950-08-16

这部影片的主题可能和当下美国主题非常吻合。影片讲述了种族主义者比德尔兄弟,在县监狱医院接受一名黑人医生监护治疗后引发的一系列基于种族歧视而引发的矛盾。这部影片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曼凯维奇作品中的黑色幽默的元素。

图 | 《五指》(1953)

五指 5 Fingers (1952)

导演: 约瑟夫·L·曼凯维奇

编剧: 迈克尔·威尔逊

主演: 詹姆斯·梅森 / 达尼埃尔·达里约

类型: 剧情 / 惊悚

上映日期: 1953-01-15

这部曼凯维奇为数不多的惊悚片,讲述了英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的男仆窃取了战争情报卖给了德国间谍后引发的一系列追逐、调查的故事。影片除了提名了第25届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外,还顺利将第十届金球奖的最佳编剧收入囊中。当然这也是少数曼凯维奇没有参与编剧的导演作品了。

图 | 《凯撒大帝》(1953)

凯撒大帝 Julius Caesar (1953)

导演: 约瑟夫·L·曼凯维奇

编剧: 约瑟夫·L·曼凯维奇/ 威廉·莎士比亚

主演: 马龙·白兰度 / 詹姆斯·梅森 / 葛丽亚·嘉逊

类型: 剧情 / 历史

上映日期: 1953-06-04

这部取材于传统莎士比亚戏剧的影片讲述了一个权力欲望熏心的古罗马元老院议员因嫉妒凯撒大帝的名望与权力,因而策动他人刺杀凯撒大帝的故事。在莎士比亚笔下本就是一个布局安排精巧,野心、诡计与政治阴谋交织的故事,经过约瑟夫·曼凯维奇的改编,全然没有失掉莎士比亚的风情。除了获得五项奥斯卡提名之外,这部影片也为誉为是最懂莎士比亚的改编电影。

图 | 《埃及艳后》(1963)

埃及艳后 Cleopatra (1963)

导演: 约瑟夫·L·曼凯维奇

编剧: 本·赫克特/ 约瑟夫·L·曼凯维奇 / 拉纳尔德·麦克杜格尔/ 西德尼·巴克曼

主演: 伊丽莎白·泰勒 / 理查德·伯顿 / 雷克斯·哈里森 / 帕梅拉·布朗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上映日期: 1963-06-12(美国)

埃及艳后的故事想必不用过多的介绍。这一题材古往今来无论是好莱坞一线编剧导演还是欧洲的一线电影制作人都想留下自己的痕迹。但可以说,在众多《埃及艳后》中,曼凯维奇的这一部绝对是最能让你轻轻松松看完的一部。

图 | 约瑟夫·曼凯维奇在《埃及艳后》拍摄现场

毫无疑问,约瑟夫·曼凯维奇是一位极具语言天赋的导演,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导演眼光的编剧,更可况还有着《彗星美人》这样的传奇作品傍身。但是多少年来,针对曼凯维奇和《彗星美人》的批评从未停歇。即便如此,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拍出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作品。

也许在他去世前接受《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采访时说的话最能代表他对自己电影生涯的总结:“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我很少遵守规则。我觉得我写了一些好剧本,用了一些好演员,还拍了一些好电影,如此而已。”

*本文由cinewoo独家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6 ) 彗星美人

在这个大年夜下午来看这样一部戏,还真是应景。

这部作品居然放在玛丽莲梦露的专辑里,连封面也都是小玛梦幻般的笑脸。以为至少在里面会是一个角,却看到快一个小时才看到她纯龙套的出场。在那之前我一直试图把EVE看成是玛丽莲梦露饰演的角色,但是却实在觉得她很难和性感浮华的梦露联系起来。梦露有着天使般纯真简单的笑容,而EVE的微笑,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沉静朴实。

我至少最开始时被温和谦逊的EVE蒙蔽了,被她平静的眼神和沉着的姿态所打动,觉得这是一个沉迷戏剧的追星族,但是不卑不亢应对自如的神情又是一般追星族所不具备的。她有着让人放心的平庸姿色和忠诚老实的基本品质,于是理所当然被她所崇拜的明星玛戈收容在家,一时间她成了玛戈的妈妈、保姆、朋友、秘书、经纪人。

看到玛戈慢慢的对她起了疑心,开始为此和男朋友吵架,和编剧导演翻脸,才发现这个女人真是不简单,她原来一直都在不动声色的铺设着自己的道路,往上爬的每一爪子都很有力道。善良的编剧夫人,把她引荐给玛戈,因为恻隐之心暗中帮助她的卡伦,居然都被她威胁并且差点失去自己的老公。

玛戈和EVE是两类人。玛戈的崛起是天生的,EVE的走红则完全是人为的。可能正因为这样,玛戈有着大咧咧、直率简单的性格。EVE则小心翼翼、处心积虑。虽然EVE得到了她想要的,在戏剧界取得了一席之地,从此展开她自己事业上新的篇章,但是不得不让人对她的成功鄙夷和担忧。牺牲了道德和自我,即使成功,却没有了朋友,之后的EVE该何去何从呢?

这部戏对演艺圈里的前浪后浪,暗礁汹涌,勾心斗角,台前幕后诠释得淋漓尽致。据说是世界上第二杰出的影片,唯一的缺点是对60年后的观众来说,2小时17分钟的影片实在有点长了。

影片最打动我的地方在玛戈的一段独白。被朋友出卖却毫不知情的玛戈,坐在冰天雪地的小车里,抽着烟,半睁着迷人而有点空虚的眼睛,说:女人的事业总有结束的一天,而那之后她所做的就是给别人准备一日三餐。在那一瞬间,对于这个40岁虽然当红但是却迟早要退出舞台的老演员来说,爱情和稳定的生活终于压倒了所谓的名和利。她也在那时候开始,无所谓了自己的事业,也理解和怜悯了EVE。在看到EVE拿到奖杯致答谢词的时候,她的眼神恢复了女王般的自信,带着不屑,带着认可,深邃悠远,有一种预知未来的宿命感。总觉得似乎梅艳芳的眼神和玛戈有点类似。

不知道是谁翻译的片名,彗星美人的诠释和原名“ALL ABOUT EVE”相比,显然更加贴近影片的中心思想。EVE憧憬了,成功了,成为了星星一颗,但是这也不过是茫茫星空中绚烂一瞬,这闪耀不过只像彗星一样转瞬即逝。

很戏剧性的是,里面的玛戈扮演者BETTE本来就是当时好莱坞大牌明星,一直被人追捧。EVE扮演者则是比较名不见经传的ANNE,而这个ANNE似乎之后也没有太多作品。

忽然想到韩剧《夏娃的诱惑》,为什么此类影片总喜欢把这类女人叫做EVE呢?

 短评

1这应该算是文学作品;2今天只有话剧和电视能翻拍此作,如今的电影是无法实现的;3“剧院剧院”台词原来出自这里;4比起其他作品梦露在这里更美;5此片主题多次被援引借鉴至今天各影视作品里;6本来看了一半就吐个槽准备休息,可大半夜的没忍住还是全看完了。准备看第二遍!

4分钟前
  • Eve|Classified
  • 力荐

影片结尾的一幕太让人印象深刻了。数面镜子堆砌出成千上万手握奖杯骄傲着微昂起头的少女的身影。“没有哪个行业需要如此专业、渴望、野心及牺牲”,她们为了光荣与震颤费尽心机,但是到头来,总是同一个故事在重复上演。她们都是同一个人,她们都只需要是同一个人。

6分钟前
  • 阿暖
  • 力荐

情节很吸引人 那个时候还是很重视剧本的

11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力荐

11.24 三个女人一台戏,两个稳重一个急,投机蒙骗耍嘴皮,拼上一切当奴隶。社会怪异的价值观之所以能够不断传递就是因为这个社会从不缺少野心家。被利用的爱看来多么凄冷。成功只是社会大学的毕业证,是极具破坏力的改造。小心备份你心的初稿,终有一天会发现,这才是你想要的。

16分钟前
  • arlmy
  • 力荐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三个女人一台戏,必有一个心机婊;都不是什么正经人,还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从惹人怜爱到恨之入骨,伊娃真正演绎了什么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幕故事结尾,新的故事拉开序幕,这故事还在延续,循环往复的收尾点睛之笔;好莱坞果然看透人性。4.5/5

1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以这个导演的平庸手法撑起这部2小时18分钟的片子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导演作为古典编剧很爱写对话,有些对话写的也还可以

18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彗星美人》是隐喻好莱坞甚至美国弊端的佳作。

21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获得创纪录14项奥斯卡提名,卡司强大的黑白老片。剧情不算新颖独特,但不得不佩服导演的讲故事能力和贝蒂·戴维斯、安妮·巴克斯特两位女主的绝妙演技。台词深刻,结尾的镜子一幕十分经典,而梦露的龙套出演也算惊艳。影片不仅大胆揭露了演艺圈的弊端与内幕,所呈现的"成功之路"实属无国界的讽刺。9.0/10

2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从剧本、台词到演员的角色诠释,堪称完美。Bette Davis演的女主角虽表面孤傲自负,为人却真诚善良直率,让人喜爱;然而讽刺的是,观众和媒体需要的却是无限的媚俗和浅薄的表层上的更新换代。但纵使深刻不能换取媚俗所带来的时效性的荣耀,也能经得起时间的挑拣和过滤,唯有时间能贯穿整个艺术史。

25分钟前
  • 墨梓
  • 力荐

一个明星的诞生,后浪在演艺圈上位的故事。一代代美人如彗星般登场和落幕,野心是通行证,谎言是墓志铭,循环往复的勾心斗角跟今天并无不同。梦露惊艳亮相演了个自己啊~~~~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这根本是个恐怖片,后一个小时精彩地可怕,汗毛倒竖。

3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这片子证明,40岁的女人是争不过20岁的女人的——哪怕她真的很有才华。这世界是男人主宰的,男人们宁愿拉低自己的智商,也要相信和同情那些正值20岁青春年华的女人们。

34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推荐

那时候的电影剧本好重要。

38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太精彩了~~

41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梦露首次亮相 惊艳死了

45分钟前
  • ❤sissy❤
  • 力荐

戴维斯不输K赫本

50分钟前
  • 天地心任徜徉@做无知的有识之士
  • 力荐

最难忘的当属也只剩结尾一幕了,整部靠对话衔接而成的电影反而到最后这种静谧时刻才焕发光芒,为之加一星。你别顾着捧金杯,你转头放眼看看那些黑暗中沐浴光的女人,似乎更像不见边际的复制品在成批生产。你说,那都是镜子里的自己,其实,那是无数个将要替代你的你。

52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很理解margo。 bette davis演戲實在好!

54分钟前
  • [MO]鄭思山
  • 推荐

超爱贝蒂戴维斯

59分钟前
  • 盐lynn
  • 推荐

简直是个鬼故事,故事与明星的最佳结合,分给梦露的角色简直让人不要太难过。贝蒂·戴维斯把女演员的神经质与边缘感表现的太精彩了,安妮·巴克斯特的男孩子气成就了蛇蝎美人的危险诱人,不过重点是,margot不该如此傻白甜的对一个来路不明的粉丝如此亲切,这究竟是自信呢?还是世界正在下沉呢?

1小时前
  • 🫀Psych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