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

剧情片美国1935

主演:秀兰·邓波儿  罗斯玛丽·埃姆斯  乔尔·麦克雷  莱尔·塔尔博特  埃琳·奥布莱恩-穆尔  J·法瑞尔·麦克唐纳  普多勒斯·汉尼福德  玛格丽特·阿姆斯特朗  丽塔·欧文  李奥纳多·凯瑞  

导演:约翰·S·罗伯逊

播放地址

 剧照

小天使 剧照 NO.1小天使 剧照 NO.2小天使 剧照 NO.3小天使 剧照 NO.4小天使 剧照 NO.5小天使 剧照 NO.6小天使 剧照 NO.13小天使 剧照 NO.14小天使 剧照 NO.15小天使 剧照 NO.16小天使 剧照 NO.17小天使 剧照 NO.18小天使 剧照 NO.19小天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01:08

详细剧情

当秀兰·邓波儿在此剧中饰演被父母忽视的小女孩离家出走后,你一定会为她感到心焦。如果米多顿先生,一个医生兼科学家,能在他的妻子,小女儿茉莉身上多花一些时间,那定是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当夫妻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以致两人准备离婚时,茉莉离家出走,使家人都意识到这个家没有她将会多么枯燥。

 长篇影评

 1 ) 天堂不是因为上帝而存在,而是因为自我而存在

在传统的基督教信仰里,这个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包括人的生老病死都由上帝掌握。这种对上帝的设定决定了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凡人要想获得幸福和拯救,必须信仰上帝。

比利时鬼才导演又一脑洞大开的电影《超新约全书》,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戏说宗教,重新定义了生命的真谛。在这部电影里,上帝依然掌控着这个世界,但他只能躲在布鲁塞尔的一个普通房间里向外偷窥人间,以一种变态的方式从中获得乐趣。一旦走出这个封闭的房间,他与凡人无异,狼狈而邋遢。

上帝的女儿为了反抗父亲的暴力压迫,愤然把人类生死的秘密泄露了出去,然后逃到凡间寻找六个门徒重新书写《超新约全书》。电影对基督教信仰的戏谑性的颠覆就是从这里真正开始的。人们的生死命运不再寄托于上帝那里,而是握在自己手里。这是上帝威严扫地的开始。

电影接下来对上帝信仰的再度颠覆是重写《超新约全书》。基督教建立在上帝的权威上,而上帝的这种权威又是依据《新约全书》传达到人间。重写《超新约全书》将直接消除上帝对人间的影响。《超新约全书》与《新约全书》不同的是,它不再讲述上帝的故事,而是书写以雅在人间寻找的六个信徒的故事。这就彻底把上帝从人类世界里摒除了出去。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对上帝信仰的颠覆意义何在呢?电影的这种解构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那就要先打开这本《超新约全书》,看看这里面到底写了点什么了。在上帝之女的帮助下,第一个门徒奥蕾丽走出童年断臂的阴影,遇到了真心爱她的人。她记录在书里的圣言是:人生就像滑冰场,摔跤是难免的。第二个门徒放弃了按部就班的工作,不再停留在原地,重新开始他从儿时就热爱的冒险和旅行。第三个门徒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幻想之中,在投入社会的工作里找到了自己从少年时就一直爱恋着的女人。第四个门徒遇到了自己真心爱的女人,热衷杀人的扭曲心理获得改变。第五个门徒彻底认识了自己的丈夫和生活,勇敢的抛弃了现在的婚姻,寻找到了真正的幸福。第六个门徒从小体弱多病,当他知道自己的死亡日期不远后,他决定当一个女孩。并且实现了在海边死去的愿望。

这六个门徒的改变归结于一点,那就是找到了自我。在他们以前的生活里,他们的自我都被现实严重的压迫着,他们没有勇气改变当下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勇气把自我展现出来。在死亡日期的促使之下,他们获得了这种勇气,如何过好余下的生活成了他们最关注的事情。

那么,这种自我的寻找与对上帝的信仰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上帝是人类面对这个世界无解时制造的答案,它给予人类面对人间各种困境的勇气与力量,最重要的是,它寄托着人类众多美好的期待和向往。它给人永恒的希望,它代表着幸福在云端。这就是很多人失去自我的原因,他们的内心总是有很多远远超越于当下生活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又被现实宣判了死刑。他们一方面从这种虚妄的向往里获得安慰,另一方面在心里又认定了无法实现。

而当人们知道了自己的生死——这世间最大的谜题,上帝的权威倒塌了,人们不再去关心那遥在云端的上帝,而是开始想到当下的幸福。寻找自我的过程就是从对未来虚妄的向往里走出来,开始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安排自己的人生。

所以天堂不是因为上帝而存在,而是因为自我而存在。这就是上帝之女以雅对《超新约全书》撰写人所说的:人死后是一片虚无,这里就是天堂。

 2 ) 神剧《超新约全书》就是一个假大空的壳子。

这是一部假大空的作品。除了断臂姐的环节以外,剩下每一段都没来得及好好讲讲,越往后还越仓促。同样里面的两段爱情都来的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老富婆就看上了大猩猩大猩猩也一见钟情看上了老富婆,莫名其妙的有着7个追求者和208个对她肉体感兴趣的断臂姐居然这么的就答应了一个拖家带口天天蹲点“杀人”的无聊“杀手”,一切来的都没有逻辑和过程的龙卷风一般的。可是这样却被大家推崇成了神剧,那么那些说《美人鱼》里面爱情还没有他们突然的这时候都去干什么了。
但是也不是没有收获,比如这句台词“生活就像滑冰场,摔跤是难免的”。当然也仅此而已。

 3 ) 《超新约全书》中的新型感觉818(大量剧透)

上帝是一名脾气暴躁的程序员,住在布鲁塞尔,对妻女家暴,儿子耶稣离家出走。

亚当夏娃蒙昧时期的遮羞布是随身携带的黑色马赛克,想到了那个无人机打马赛克视频。好奇工牌名字EVA是怎么戴在皮肤上的?

档案抽屉堆叠直达天际,城市沙盘的遭际和真实城市同步,花洒下雨和飞机失事。

“人类普遍困境”是这位变态上帝制定的,他以人类的痛苦为快乐。

逃离天堂(地狱)的通道是滚筒洗衣机,人间即是天堂。

耶稣手办模型可以动,耶稣摆pose,制造笑点。

耶稣让小雅找写手,告诉她圣经也不是自己写的。

死亡日期是固定的参数,只是隐藏不可见,小雅把它发送给每个人,造成人类觉醒,重新选择如何生活。上帝权威坍塌,丢掉了全人类的命门。不同的人对待死亡不同反应,有人开始花样作死,有人选择不做任何改变。 流浪汉没有手机,反而洒脱。

鱼汉堡是死鲸鱼腐肉做的。

精彩旁白-他皮肤的触感像一条苍老的毒蛇,在废弃的酒吧等待一杯鲜血的滋润。 即使如此流浪汉也比上帝父亲好太多。

散落的珍珠滑落石阶般的笑声。美神的手臂是地铁事故造成的。散发骆驼死在酿酒厂气味的流浪汉给失去手臂的美神以积极的鼓励。

 ### 乐章
小雅可以听到人们内心的乐章,每人都有自己的主题乐章。 小雅扮演了疗愈师的角色把六位门徒的心结打开了。

美神乐章——亨德尔

冒险家让克劳德乐章——拉莫的小鸟啁啾

色情狂乐章—— 珀塞尔《哦,孤独》

杀手,生死引渡人——舒伯特《死神与少女》

玛蒂娜乐章——马戏团音乐

威利乐章——查尔斯德内《大海》

让克劳德的部分镜头用了和身体同步移动,好像挂在自拍杆拍的。克劳德通过会鸟语的小雅与小鸟对话,小鸟反问他同样的问题,克劳德顿悟。

色情狂初见女神:长腿绵延不尽,如太妃糖的奶丝,父母光洁的墙壁化成海边沙滩女神。他用学到的方法跟女人搭讪并不奏效花光积蓄,开始招妓。色情狂眼中,大街上全是裸女。重遇女神,因为读过《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与女神成功搭讪。

每增加一位门徒,油画最后的晚餐中就多一个人,最后集齐18老妈最爱的数字,女神老妈觉醒。重新设计世界。女神老妈更偏向设计师的角色,而不是程序员。女儿依雅更像黑客。

巧妙设定:杀手打中美神义肢,子弹变身爱神丘比特的箭,一弹钟情。用餐时杀手与妻子对话,把麻木,隔阂实体化成烟雾。与镜中自己拥抱,承认自己爱上了美神。

上帝被自己创造的世界折磨的受不鸟了想回去发现通道已经不在了。

###创世纪新篇
周一 威利卖掉父母家具

周二 美神劝杀手停止杀戮

周三 玛蒂娜重新整理生活,驱赶了丈夫

周四 色情狂与女神ooxx,老妈觉定擦擦窗子

周五 废除周一周二周三改成一月二月三月

周六 克劳德到达北极圈,上帝没有身份证被送回乌兹别克斯坦

周日 众人齐聚海边等死,女神老妈心情大好重启世界

虽全球变暖但冰川停止融化,海底遛鱼,人与植物可以合作,独眼人新物种出现,小雅kiss威利,杀手怀孕被女神嫌弃腿毛。

上帝老爸最后还有一丝希望寄托于洗衣机厂的洗衣机,还是想回家。与开头上帝自己设定的人性呼应, 他自己也没逃过人性的弱点,还留着一丝能回家的希望 。聪明的上帝算计了自己,自食苦果。

不幸的人生中,只有一丝幸福的盼头,给人以虚妄的期待。

 4 ) 《超新约全书》中的政治意识

     这篇文章花了10天的时间用英文写就,又花了5天的时间译成中文,前者是学术任务,后者属生活激情。为照顾阅读习惯,译文较原文有删改。本文原文已经发表,故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流行文化不仅有反映当下政治趋势的能力,当然还可充任最活跃和最激进的政治变革参与者。除了来自国家的权力之外,市场也决定了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可以出现在流行文化中、什么样的则不能(1) 。年初曾略火的比利时喜剧《超新约全书》,就是分析政治趋势和流行文化关系的绝佳文本。这部电影不仅反映了一部分在西方广为接受的政治意识形态,同样也是传达特定信息、潜在影响观众的有效媒介。

     《超新约全书》是一部在国际上广受好评的新片,它也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这部电影连续斩获一系列奖项,也赚取了超过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票房。表面上看,它是一个有关上帝和上帝妻子、不听话的女儿、六个新门徒之间的故事。在这个讽刺的故事里,上帝住在布鲁塞尔某套三室一厅的公寓里,用一台DOS系统的电脑创造了世界。因为无法忍受上帝的家暴和折磨人类的癖好,他的女儿以雅(Ea)逃出了这个“没有出口”的公寓,还找来六个门徒,写了一部《超新约全书》。在影片的最后,上帝的妻子无意中获得统治世界的权力,并创造了一系列新的世界规则。

      无疑,这部电影是对《圣经》的一次后现代恶搞,也表达了宗教、青少年叛逆等问题。所以影评人们无一例外地只关注其中“脑洞大开”的的宗教元素、青少年的叛逆问题或者是家庭关系问题(2) 。严肃的宗教人士甚至视其为一部“不敬神”的丑恶作品。在这些评论中,没有任何一个曾注意到喜剧背后异常强烈的政治意识(political intention)。实际上,在电影柔化和轻松的形式背后,是一系列广泛进行的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复杂且碎片化的性别理论。而电影如何使用特殊的叙事和表现手法来暗中传达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则值得观众仔细研究。

      为消除论述可能产生的误解,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能继续狭隘而刻板地将“政治”概念理解为来自国家机构或权势人群的某类行为。在当下的东西方语境中,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性斗争中,“政治”被广泛地理解为某种权力的具体应用(the exercise of power),某一个群体内的人们透过理性和话语使用这种权力,以达到特定的目标(3) 。这种“政治”概念在日常话语中比比皆是,例如分派斗争的“办公室政治”、种族主义者和反种族主义者之间的“种族政治”等。这些社会斗争形式都是一种具体权力的应用,它们一般也被当代的政治研究者们视作严肃的政治文本(4) 。所以此文将不再赘述前文提到的“政治意识”和“女性主义”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反父权主题
     《超新约全书》首先是一部批判传统父权和男性霸权的电影,它以一种流行喜剧的方式传达了这种意图。在影片中,上帝被塑造成一个对生活充满厌倦的失败者(loser)、一个自负的暴君。故事告诉观众,人类世界的灾难、战争以及混乱的秩序,都是一个脾气暴躁的男性所为——他以伤害无辜人类为乐。这个角色同时还是一个保守家庭中的父亲形象,他永远是一副滑稽的外表,穿着邋遢的睡袍、短筒袜和拖鞋,然而他却创造了“人性”这种东西,好让人们互相争斗。同时,他还创造了一系列“法则”,以期为人类带来困扰。讽刺的是,当上帝第一次来到人间的时候,他就被这种“人性”虐待,也尝到了“法则”的苦头:在垃圾桶里找汉堡吃时,他被一群流氓打骂;在抢劫一个小女孩的面包时,面包按照“法则”果酱一面先着地上帝形象很滑稽地变成了自己世界中的受害者。这种情节安排可以看作是对男性霸权(phallic power)崇拜的一种指责,它直接昭示这种男权崇拜是现有世界中混乱和冲突的源头,因为当前的世界秩序是由男人主导。同时,这种情节也暗示着男人和女人实际上都是这种男权体系中的受害者。

      另一方面,上帝形象身上这种暴虐的权威,和女儿以雅的成功反叛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象征着家庭和公共生活中无上父权(hegemonic paternity)以及男性霸权(masculinity)的双双瓦解。主人公最初被设置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有设施齐全的厨房洗衣房”,还有一个“除上帝之外谁也不能进入的办公室”。她自出生就被困在这里,并且这个地方也没有“入口也没有出口”。电影的这种设置,正好契合196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中的思想,它认为“家庭是对妇女压迫的源头” (5)。这种被夸张化的“三人家庭”(nuclear family)形式,似乎暗示了女性在传统男权环境中的地位:她们往往从一出生就被束缚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家庭生活也被视作她们的天职。如何逃避这种传统式的文化安排,则是这部喜剧中主要探讨的问题。在这种理论基础之上,这部影片即是一个关于父权体系崩塌和重新定义女性地位的隐喻。影片的末尾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拥有新秩序的世界,它认为这些秩序有益于世界,而这种新秩序的建立则应该始于女性的反叛和独立。


女性主义的新形象
      为了展现这种反叛精神,这部影片还以非传统的方式刻画女性的形象,这种表现方式的基础是当前在西方广泛流行的女性主义。在这一点上,影片和其他大受欢迎的音像产品都有很大不同。

      在影视媒体中,反叛的女性形象拥有很长的历史,这些形象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也经历了极大的转变:女人在荧幕中变得越来越独立、在故事情节中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难以否认的是,大部分此类角色都有非常相似的特点:她们一开始都是脆弱的女性,并意图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寻求独立、自信和成功,但总会遭遇这样或那样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最后都会通过妥协或寻求保护来化解危机(6) 。在一些获得商业成功的影片中,例如《傻妹从军》(Private Benjamin, 1980)、《虎胆龙威》(Die Hard, 1988)、《偷听女人心》(What Women Want, 2000)等,“叛逆的女性角色”最后都无法获得理想中的社会地位。在这种角色和情节的设置中,女性的“弱不禁风”(vulnerabilities)自然成为了对比材料,以此来突出男性的能力和支配能力。

      与此同时,在流行电影中,女性也常被塑造成更彪悍(tougher)的形象。她们被刻画成英雄式的角色,身上带有强烈的男子气概(masculinity)以及暴力人格。这些新的荧幕形象往往都和暴力、霸权等联系在一起,并被看作是对当时女性主义思潮的反映(7),这些女性的人格要么是被复仇情结或愤怒感支配,要么来自于对物质的强烈欲望(8)。在一系列广受欢迎的动作电影或剧情片中,我们都能找到这种类型的形象。例如《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 1991)、《007之明日帝国》(Tomorrow Never Die, 1997)、《黑客帝国I》(The Matrix, 1999)、《X战警》系列(X-Men, 2000-2016),女英雄们都能直接参与暴力冲突和打斗表演中。然而,这些女性形象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她们都有极具诱惑力的身体——姣好的容貌、性感的着装,同时,她们还能在父权体系中施展强力的男性霸权。这些女性形象的基础,是对性别界限的消解——她们既要漂亮,还要擅长打架(9)。

      在刻画新女性形象方面,《超新约全书》为观众展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主角的形象既不是一个需要保护的人,也不是一个崇尚男性暴力的人。她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反叛(rebels)身处其中的父权体系:首先闯入了父亲的办公室。在这间办公室里,上帝决定一切的人类的命运,并禁止其他人进入。这种禁令实际上暗示了公共事物中女性的地位,这一政治传统自柏拉图时代就已订立。在《美诺篇》中,柏拉图写道:“男人的美德在于管理公共事务,而女人的美德在于能将家庭料理周到”(10)。显而易见,以雅溜进上帝办公室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政治性的标志:女人开始干预公共事务。

      另外,主角还通过逃离父权统治、寻找独立来塑造新的形象。以雅通过洗衣机中的暗道出逃,这种安排上就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潮中的重要细节。我们有必要注意到,这股思潮在上世纪60年代后就开始挑战传统“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界线,她们提出“个人即是政治”(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的口号(11)。这种针对私人-公共界限的消解(eliminate),在随后的种族问题、性别身份斗争中尤其受到重视。而有关洗衣机的表演和道具设置就带有了深刻的象征意义——通过家庭生活中的工具,一个受压抑的女孩寻找通向公共生活和自由选择的途径。此外,继波伏娃之后,女性主义者也开始向不符合她们体验方式的现有秩序结构提出质疑(12)。这部分思潮认为,此前被认为是私人生活中的那些问题,例如家庭暴力、孩子的抚育、家庭津贴等,应该在公共领域内得到重视(13)。对电影中的以雅来说,从家庭出逃绝不单单摆脱了粗暴的父权统治,也将私人生活中的斗争带到了公共领域中。


对女性气质的重新肯定和第四波女性主义
       除以雅之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形象是以雅的母亲、上帝的妻子。这是一个极度压抑的女性角色,也一个默不作声、令人同情且战战兢兢的形象,身上带着十分保守的家庭主妇作风。这个角色经历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转变,她也是一个受启蒙和觉醒的女性形象。在上帝流落人间后,她用五颜六色的手织毛毯、优美的音乐装饰公寓,把居所变成了一个温馨而喜人的地方。另外,她还有重置电脑系统的能力,并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和谐、色彩斑斓且充满喜悦的整体。从政治的角度看,这个形象的设置中至少包含了两个女性主义中的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对女性气质(femininity)的重新肯定(re-acknowledgement)。在1980年代后,女性主义者开始反思之前浪潮中“性别同一化”(gendered sameness)的呼声,在此之前,这种呼声是为了消除性别不平等而提出的。而对女性气质的重新肯定,则批判了传统的男性-女性二元论(dualism),这种趋势转而强调男子气概(maculinity)和女性气质之间的差异(14)。无论是男性化的女性气质还是女性化的男子气概,实际上都是对自然性别(nature)和社会性别(nurture)之间差异性的忽视(15)。她(他)们认为,现有的世界秩序需要寻求新的道路来改变,而不是要求女性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寻求任何中性化的妥协(neutral claims)(16)。然而在流行文化中,覆以曼妙身姿、邪恶人格和硬汉气质的女性形象,本质上还是在强调旧有的观点——男子气概才是可以立世的特性(17)。然而,在《超新约全书》里,女上帝这个形象为一种新型的理想社会提供了选项——这个世界可以充满女性气质,而不是被女性的霸权(feminine masculinity)所控制。新的世界里,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得到同等的尊重,并且它大胆地假设,女性气质能为人类世界带来幸福。

       女上帝使用电脑与世界相联并改变了世界,同样也是一个深刻的象征。在这部喜剧的最后,女上帝重置了电脑系统,并重新安排了世界的秩序,随即天空变得色彩斑斓,画面的色温也从晦暗的冷色调转变成了明亮的暖色调。她在家中播放的音乐也以画内音(diegetic sound)的方式出现在沙滩的场景中,整个世界也因此知道了女上帝的存在。这种极富浪漫色彩的场景设置和表演,不仅是一部喜剧中的狂想,同时也是昭示当下女性主义潮流的隐喻。在第四波女性主义中,技术和互联网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18),一部分年轻的女性主义者们相信,女性应该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声(campaign)的工具,以此来扩展她们的受众。如果在女上帝的家中,新的装饰和氛围象征着女人开始在家庭生活中表达自己的声音,那么天空的转变、浪漫的自然法则等则象征着女性使用科技公开宣示自己的诉求。她们认为,即便是身处家中的女性,通过使用现代科技,就拥有了进入公共领域、表达自己的声音和改变现实情况的话语权力。


对女性主义语言理论的阐述
       在表现风格上,这部电影则使用了独特的影像语言来叙说女性主义思想和潮流。在20世纪后期,一群被称为“激进女性”的人提出,当下的语言系统实际上是压迫和异化女性的源头和工具。她们相信,这种语言结构一直在持续强化(reproduce)女性的边缘地位。以戴利(Mary Daly)和里奇(Adrienne Rich)的思想为代表,这种趋势将理论基础建立在伯格(Peter Berger)的社会学思想之上。伯格认为,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语词创造的体系”(word-building enterprise),在此体系中,语言是其中成员构筑所有意义的基本准则(19)。激进女性主义者们由此认为,现存的知识体系实际上完全建立在男性霸权力量之上,同时也为它所操控(20)。然而,这种意义体系又迫使女性不得不使用现有的话语体系来记叙和表达完全不同于男性的体验(21)。所以她们提出,应该发明一套全新的语言系统,以重新表述和思考世界,这样才能避免和逃离这种“男性霸权文化”(22)。

       为了叙述故事,《超新约全书》使用了一系列独特的风格技巧(stylish techniques),它们与常规的修辞手段非常不同。首先,影片将“新的语言系统”视觉化,它使一套普适的书写和记录体系变得可能。老流浪汉维克多(Victor)是电影里“超新约全书”的写作者,他并没有使用任何字母或是现存的语言符号,而是通过使用一系列简笔画来“书写”这部作品。在电影中,作为一个新知识体系的“超新约全书”,同样受到了大众的认可。这种道具的安排可以看作是对旧语言系统的颠覆,而旧的语言系统,则建立在对男性霸权的认可上。

       另外,电影还通过将比喻视觉化的方式来表达新的语言理论。例如,当旁白将奥莱莉(Aurélie)的笑声明喻为“像珍珠散落在大理石阶梯上”时,这个明喻就被表现成几百颗珍珠掉落在大理石阶梯上的慢速动作;当将某个流浪汉的声音比喻为“三百个人同时敲碎核桃一样”时,一群人坐在长桌前夹核桃的画面就出现了。而在西方语言学思想中,自亚里士多德以后,比喻就被视作是非理性的、矫饰的和欺骗性的修辞技巧(23)。然而,以里奇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者们提出,比喻的使用可以为表达现实感受打开一片新的天地(24)。在一部分女性主义语言思想中,比喻就被视作一种斗争手段,它实际上一直作为不安的成分(uneasiness)存在于父权知识体系中,它更能表达现实中的情感,这一点长期以来都被崇尚理性叙说的传统所忽略(25)。除此之外,这部电影也使用了其他比喻来描述女性角色的感受,例如“他的皮肤就像一条苍老的毒蛇在废弃的酒吧里等待一杯鲜血的滋润”。这种对比喻的强调(amplification)和视觉化(visualisation),实际上是以娱乐化的方式表达了女性主义在语言方面的诉求。


结语(其实并不想写)
       作为一部成功的喜剧,《超新约全书》实际上反映和叙说了当前广泛进行的女性权利运动和斗争。以上论述则揭示了流行文化和政治之间动态的相互关系。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当下的语境中,“政治”这一概念通常是有关权利和权力分配的行为和过程,它的背后是某种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在进行指导。而女性主义的思潮和诉求,则无疑是某种政治斗争背后所需的意识形态。

----------------------------------------

引用文献
(1) Barker, C. E. Media, Markets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rint. p120.
(2) See: Brown, Hannah. “‘The Brand New Testament’ is A Divine Comedy.” The Jerusalem Post. 31 December, 2015. Web. 28 April, 2016;
    Kiang, Jessica. Karlovy Vary Review: “‘The Brand New Testament’ with Catherine Deneuve Gently Blasphemes with Wit and Style.” The Playlist. 15 July, 2015. Web. 28 April, 2016;
    Young, Deborah. “‘The Brand New Testament’: Cannes Review.” The Hollywood Report. 18 May, 2015. Web. 28 April, 2016.
(3) Arneil, Barbara. Politics & Feminism. Oxford, UK; Malden, Mass.: Blackwell, 1999. Print. p2.
(4) Kellner, Douglas. 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rint. p58.
(5) Hollows, Joanne. Feminism, Femininity, and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Print. p4.
(6) Glitre, Kathrina. “Nancy Meyers and ‘Popular Feminism’.” Ed. Waters, Melanie. Women on Screen: Feminism and Femininity in Visual Culture. Basingstok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Print. p19-23.
(7) Hinds, Hilary, and Jackie Stacey. “Imaging Feminism, Imaging Femininity: The Bra-Burner, Diana, and the Woman Who Kills.” Feminist Media Studies 1.2 (2001): 153-77. Print. p168.
(8) Hopkins, Susan. Girl Heroes: The New Force in Popular Culture. Annandale, N.S.W.: Pluto Press, 2002. Print. p6.
(9) 同上. p116-118.
(10) Plato. Meno: A Dialogue on the Nature and Meaning of Education.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20 June, 2006. Web. p158.
(11) Arneil, Barbara. Politics & Feminism. Oxford, UK; Malden, Mass.: Blackwell, 1999. Print. p44-46; 76; 164.
(12) Hollows, Joanne. Feminism, Femininity, and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Print. p5.
(13) Arneil, Barbara. Politics & Feminism. Oxford, UK; Malden, Mass.: Blackwell, 1999. Print. p164.
(14) 同上. p195.
(15) 同上. p196.
(16) Felski, Rita. Doing Time: Feminist Theory and Postmodern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0. Print. p119.
(17) Hollows, Joanne. Feminism, Femininity, and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Print. p194.
(18) Munro, Ealasaid. “Feminism: A Fourth Wave?” Political Insight 4.2 (2013): 22-25. SAGE. Web. p23.
(19) Berger, Peter L..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Luckmann, Thomas. London: Penguin, 1991. Print. p20.
(20) Arneil, Barbara. Politics & Feminism. Oxford, UK; Malden, Mass.: Blackwell, 1999. Print. p183;
    Cameron, Deborah. Feminism and Linguistic Theory. Second Edition.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2. Print. p130;
    Hedley, Jane. "Surviving to Speak New Language: Mary Daly and Adrienne Rich." Hypatia: A Journal of Feminist Philosophy 7.2 (1992): 40-62. 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Web. p104.
(21) Cameron, Deborah. Feminism and Linguistic Theory. Second Edition.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2. Print. p141.
(22) Arneil, Barbara. Politics & Feminism. Oxford, UK; Malden, Mass.: Blackwell, 1999. Print. p183;
    Munro, Ealasaid. “Feminism: A Fourth Wave?” Political Insight 4.2 (2013): 22-25. SAGE. Web. p25.
(23) Janusz, Sharon. “Feminism and Metaphor: Friend, Foe, Force?”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9.4 (1994): 289-300. Web. p292-293.
(24) 同上. p296.
(25) 同上. p299.

 5 ) 童心大发的人间处事手册

这个让人一头雾水的电影名很容易推开潜在观众——念都念不顺,一脸自我迷狂的宗教光芒简直寡淡得如同海报上的糟老头。
 
然而他是上帝。
 
上帝是个糟老头也就算了,上帝还是个恶趣味的龌龊下作老宅男。这一设定,其实已经开始带着这部电影往想象力与“好”趣味的高坡上冲了。
 
这个二次元的《创世纪》,不过是上帝本尊蜗居在布鲁塞尔三房一厅里自寻的开心。在他眼里,人类到底要比动物更具娱乐性,只是少了“人性”这个设定可也玩不开。种种灾祸被耍得兽性大发还嫌不过瘾,制定关于人类普遍困境的法则便成为又一个排除无聊的戏法,比如,理想的睡眠时长总要比实际多十分钟,面包掉地时涂果酱的一面总会朝下,排队时总是另一边队伍更快……
 
还真是……挺讨打的。而对于人生的观察与戏谑用这样“童趣”的形式来展现,倒也充满着可人的狡黠。反正,人生如此多艰,要怪就怪上帝好了,不怪白不怪的。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家伙啊,看着人间的闹热,天天躲在电脑后乐着呢。
 
那面对这么一个反派,除了推翻他似乎没别的主线好讲了。但在这个封闭了十年的套间里,上帝那个从不多嘴的娘子只爱刺绣和搜集棒球卡,重担只能落在那个长到十岁却连大门都没机会迈出过的女儿以雅身上。

这样的角色没办法不想起《房间》(Room)里从小就被禁锢的小男孩。他们与外界的接触除了父母就只有电视,以雅多了个偶尔能说上话的哥哥耶稣,电视却永远只放没完没了的体育赛事。他们的世界观纯净而奇妙,爱心和暖意总有特别的方式倾注到尘世里。
 
带着对父亲虚无与残忍燃起的厌倦和鄙夷,她听从耶稣建议,逃到人间凑足6个信徒作为帮手。自此开篇的六大福音,在电影里连番好戏般撒放起堪比《天使爱美丽》(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的精怪温情。
 
世界还是那个上帝管辖的那个烦闷世界,电影却能以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视角,对未尝交涉过的闭锁情感、无爱婚姻、机械作业、嗜血心态、色欲压抑、病态暗示等等见招拆招,而且拆得如此天朗气清。
 
以雅这小女孩太精灵可爱,她能聆听每个人心中独特的乐章,当那些音符跳脱而出的时候,总是给人带来一种终于可以重新面对自己的豁然开朗甚或回心转意。她还能造梦,让缺憾与渴望顺着一道豁口找到接纳的通道与释放的方向,单是那场断手的独舞,便足以昏黄灯光下直戳人心。

这就是神迹。神迹无非是你躺倒在低落情绪中无法自拔时投射的一丝光照,没有刻板的道理和批量的鸡汤,只是让你洞见自己的本初,你知道光在何处,知道自己想走向何方,知道该如何重拾笑容,知道自己想信什么。
 
这场拯救非常漂亮,甚或有点少女般的粉嫩情怀,待到改朝换代的美好调整,更会让人深切着迷于那种女性特有的柔和与舒适。她们也成功了拯救了一次世界,或者说不止拯救,还让世界有了更包容与宽慰的美好。在一批展现女性力量的电影中,若说集大成者《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瞄准女性的坚毅与强韧,英雄惜英雄地在废土文化中升腾起对女性力量的尊重与叫好,那在《超新约全书》里,女性固有的温存与良善也挣脱了传统印记,冒出了本该更具能量的属性。不仅迷人,而且让人信赖与依靠。
 
所以不奇怪地,看这电影会非常欢愉,心态都容易变得轻飘飘。好像没有什么能阻止你做想做的事情,特别是在一个架空了互相伤害的世界里。没有谁再去界定人不可以喜欢上猩猩,男孩子不可以穿所谓女孩子才穿的裙子,天空不可以像万花一样绽放,海底不可以任人自由行走……
 
就像是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道,“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在这种田园诗般的空灵与畅快之中,《超新约全书》握着无数童心未泯的叙述和众多电影的身姿,描摹出一道道格外绚丽的色彩。用亵渎来展现虔诚,用卑贱来诠释伟大,用边缘来勾勒主体,用锦绣来粉刷人间。在迷影与脑洞笼罩的国度,寻常物事也会是奇珍异宝。
 
那在这遍地风流中,很多事情确实不必等到所余时日被明确告知后才去做。
 
所以我也必须加紧补充一句,字幕过后尚有一枚小而弥坚的彩蛋。
 <图片1>

 6 ) 生死之约

超新约全书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开始, 那个赤裸的人,平静的繁衍子孙, 从一个人到一家人再到一群人, 从最开始的时候,我推测那时的人是没有“死期”的, 后来上帝老人家想给投生的人类增加些生存难度, 于是添加了些许混乱。 于是死亡、暴风雨、坠机、脱轨...... 酸甜苦辣除了甜,降临人间。 人都知道终有一死, 究竟是什么输给了时间? 我猜是死期将至。 我们都知道自己终将面对死亡, 但不知何时何日, 于是遗忘,于是遗忘, 忘记似乎不存在的死亡。 有时莫名其妙的羡慕那些知道自己身患绝症的人, 因为医学上的死期将至,而义无反顾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从很多临死之人的悔恨来看, 排名在前的,不是加班加少了, 而是没有勇敢去选择应为之事。 因为不知何日而死, 于是无来由的相信“明天会更好”, 可是正是基于前一个假设, 才不断推后下一个明天。 我们习惯了做计划, 我们习惯了等待, 我们最习惯的是拖延。 乔布斯先生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人生最后一日,我会选择做什么?” 我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的复活之日,我有什么未了心愿?”

 短评

神作+2015年度最佳。脑洞够大,神展开,槽点无数,宅得可爱。更何况是个非常牛逼的Database叙事。特效也许真是差了点,结尾虽然把最后一分钟营救翻出了新花样,但是还是有点崩。多梅尔依然在复沓童年固置的主题,“为什么孩子们都不见了”,因为欧洲老了。

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流于表现主义形式的浮夸之作,法式幽默总觉得是一种介于戏谑与丑角戏之间的闹剧,欣赏无能,总觉得通过宗教嘲讽最后剩下的终究还是神性,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啊。

5分钟前
  • 白鲸
  • 较差

设定很好,但讲述的形式有点直白和散漫,即便如此还是被那只跳舞的手、和镜中的自己拥抱感动了下。PS: 小女孩每次把头贴到别人胸口听乐章时,都很敷衍,能不能多停留2秒有点倾听的诚意啊……

10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颇有《黑镜》配上《天使艾米丽》的感觉,残酷,黑色又有些魔幻。除了大开的脑洞,里面许多金句非常值得玩味。

15分钟前
  • Hachiko
  • 推荐

又奇想又好笑又浪漫……完全是我迷恋的故事类型

1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编剧开脑洞,各种元素、创意、形式和想法做加法,做一部视听效果很赞的欧洲小清新,很多地方还让人感动的。拿《圣经》开脑洞,玩解构打造儿戏感十足的平行世界,和好莱坞小清新不太一样的地方是,编剧很沉的住气,很艺术电影的做法,将要讲的主题表达的很含蓄,稍微有点拼凑感和不知所云倒更好。

1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上帝全家键盘侠,脑洞还得看妈妈。多梅尔的想象力还在,呈现得却是中规中矩,好在最后几分钟童趣回来了...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通篇都在欢乐的扯犊子,看得人哈哈大笑却又感动。影像气质上有点近似热内,共性是洋溢的童趣和真人动画感。雅克.范.多梅尔也是一贯走脑洞奇开的路子,<无姓之人>的丰富多维令人深感颠覆和震撼,这部的反讽解构同样不设上下限,对宗教津津有味的恶搞令人联想起经典老片<万世魔星>。亨德尔和舒伯特太销魂

27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比利时人#脑洞也不小啊,能让凯瑟琳·德纳芙还和黑猩猩谈恋爱,上帝是个住在布鲁塞尔的偏执老变态,有个倒霉蛋女儿,老婆是粉红碎花少女心的扫地大妈,掌控世界的法宝是台586配置电脑,致敬桥段不胜枚举,嘲讽脸天马行空治愈片。从社会学角度来讲,本片实现了从男权到女权的转换

30分钟前
  • oh la la
  • 推荐

假大空

34分钟前
  • 小弟震
  • 还行

解构宗教与颠覆男权的奇幻喜剧。1.拍飞了,脑洞大开。独臂女,压抑上班族,自闭色情狂,命运刽子手,德纳芙与猩猩,异装癖男孩。2.唯一遗憾是收尾临门一脚力度欠佳。3.笑点一箩筐+多处迷影致敬:闪灵,美国丽人,鬼妈妈。4.比喻影像化:剥核桃,珍珠滚落阶梯。5.打破第四堵墙,毛玻璃外化隔阂,繁花苍穹。(8.8/10)

3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3,对想象力极度丰富开局设计期待越多,导演小清新的追求就愈发显得可怜和幼稚。在本质上,高概念新颖格局却以平庸内容和美学填塞的段落式电影,是相当让人反感。一种把小聪明糊得满地都是的贫乏。

40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矛头直对男权世界,用尽各种手法去嘲讽揶揄。它更是一部迷影大片,从库布里克的斧头到无所不能的摄影术实验,从艺术片、色情片到小清新,应有尽有。前几篇福音真的大好,无论是亨德尔手之舞,行尸走肉的上班族,走心的色情狂,郁闷的杀人狂还是德纳芙阿姨抱金刚,相形之下,红裙子和结尾,都有点泄气。

4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好棒,没想到那么棒。一个旧约的上帝,一个新约的圣子,一个后现代的圣女,一个人性的太人性的圣母。一个对老陀“宗教大法官”的崭新回答。结尾驱逐父神,迎接母神的回归,政治正确立场鲜明,毕竟是个重新定义价值观的电影,如果一直温吞水,大约就没什么价值了。

43分钟前
  • NullPointer
  • 力荐

想像力爆棚。每个普通人的福音书。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气味、颜色和感觉。让我听听你的主题曲,为你造一个梦吧。致敬了好多电影啊!我家芙芙那部摆明就是“Max, mon amour-1986”,芙芙你说你演戏这么多年还记得自己都玩过什么,跟什么东西做过吗!?!?!?! #7117.

44分钟前
  • vivi
  • 力荐

仅仅是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一切就都不一样了,可见死亡的力量多么强大。或许爱情能够治愈孤独,而死亡可以治愈一切。结尾男性上帝被流放乌兹别克斯坦,女性上帝让天空开满鲜花。隔空呼应了《浮士德》的主题:伟大之女性,引导人类上升。

45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几乎是年度最惊喜的观影体验。如果把《圣经》故事搬到当代会怎样?如果上帝是个糟老头子会怎样?如果每人都知道自己还剩多少时日会怎样?片中有对现实精妙绝伦的讽刺,有对圣经大胆肆意的想象(和亵渎),有对经典电影的戏仿致敬,也有对人性美好的伟大歌颂。真好看!

47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荒诞离奇,极尽戏谑。上帝创造了世界,却败给一台破旧的电脑。颠覆男性主宰的世界,让女性实现对世间的救赎。流浪人、色情狂、独臂女、杀手、跨性别男孩、金刚老佳人,新六门徒构成"超新约全书",杀入最后的晚餐与重生的沙滩,影像、故事都趣味十足,大爱!

48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这个是欧洲小清新,我和厄尔和垂死女孩是美国小清新,海街日记是日本小清新。

52分钟前
  • 云中
  • 还行

4,本年度最佳法国喜剧片。脑洞大开,未曾见过的疯狂想象力。导演多梅尔应该是影迷吧,大量借用那些经典级影片的技术手段和片段来做新式喜剧的诠释。剧本可以说是良心和用心之作,相比别的法国喜剧片的吵闹,美式的下三滥趣味,该片几乎是难得创意集合。但部分桥段俗套的短板还是没能掩盖住。

53分钟前
  • Dann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