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带

剧情片日本2021

主演:能年玲奈,山下莉绪,渡边大知,菅原大吉,春木美沙代,小野花梨

导演:能年玲奈

播放地址

 剧照

丝带 剧照 NO.1丝带 剧照 NO.2丝带 剧照 NO.3丝带 剧照 NO.4丝带 剧照 NO.5丝带 剧照 NO.6丝带 剧照 NO.13丝带 剧照 NO.14丝带 剧照 NO.15丝带 剧照 NO.16丝带 剧照 NO.17丝带 剧照 NO.18丝带 剧照 NO.19丝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9

详细剧情

  在发生新冠之灾的2020年。 Itsuka(Non饰演)所就读的美术大学也没有例外,因疫情的影响中止了毕业制作展。 连感到悲伤的机会也没有,只能把作品拿回家的Itsuka。 心中各种各样的感情翻涌纠缠着,对什么事都心不在焉的。 甚至和担心她的父母起了冲突。妹妹Mai也对 新冠产生了过度反应。平时性格冷静的好朋友平井也越来越焦躁。 再这样下去可不行。 与带领Itsuka进入绘画世界的田中的再会,以及与平井心声的碰撞,让Itsuka的内心有了变化。 能撬开通往未来之门的,只有自己—— 人人都感到痛苦的2020年——。 内心照进光芒的青春故事。

 长篇影评

 1 ) 《白丝带(Das weiße Band – Eine deutsche Kindergeschichte)》:心慌慌【第6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 [电影]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93272031.html

Das weiße Band – Eine deutsche Kindergeschichte (2009)

继续看金棕榈奖获奖影片。本片获得第6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了一个老人的回忆,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自己生活的村庄中的怪事。影片的情节很琐碎,主要讲述了如下事情:

1.村庄的医生骑马时被一根隐蔽的绳子绊倒,受了重伤住进了医院。

2.在村庄大地主男爵的指派下,一个农妇工作时因意外身亡。

3.男爵的菜地因为农妇儿子的报复,在一个庆典日被破坏。

4.男爵的儿子在跟随村庄中其他孩子玩耍时失踪,并被殴打。

5.男爵管家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刚出生的男婴,在深夜打开窗户冻病了男婴。

6.男爵的农庄在深夜被人纵火。

7.因为全家被男爵开除,农妇老公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杀而死。

8.医生与产婆有私情,但是医生康复回家后就开始厌恶产婆,不与她发生关系。

9.不能解决生理需要的医生,在深夜猥亵自己的女儿。

10.神父的女儿被父亲训斥时装作晕倒,在恢复后杀死了神父钟爱的小鸟。

11.产婆的智障儿在跟随其他孩子玩耍时被人弄伤眼睛。

12.男爵儿子吹奏笛子时,被管家的儿子抢走笛子被推下河中。

13.医生一家与产婆的智障儿同时失踪,而产婆则慌张的去往城里。

以上是电影中发生的主要事件。此外,片中还有一些次要情节,如回忆者与未婚妻的交往、两个单纯男孩的天真行为、兄妹情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要爆发的背景。

通过电影的情节,本片描绘了一个充满复仇、怨恨、残忍、冷漠的村庄。在这个村庄中,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而且村民们都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甚至连孩子都近乎残忍的成熟且相当具有城府。简单概括,这个村庄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处处充满着“白色恐惧”,是一个人人都想逃离的恐怖之地。因此本片的主题是,通过电影的描写将人性恶的一面展现出来,包括嫉妒、报复、冷漠、性欲、叛逆、残忍等等人性的劣根。此外,本片还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奥农民的生活状态展现出来,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战争爆发的起因。

当然,本片主题如果要延伸的话,还可以理解到纳粹青年们的童年生活,不过这就扯远了,因为电影故事与纳粹根本不沾边。这一点也是很多人理解本片的重点,不过在我来看这就属于过度诠释了。电影只是要表现德奥农民在那个时代的精神与生活状态,表现出德意志民族的一些特性,仅此而已。况且,纳粹党的成长与壮大还有着许多其他主要原因,如二十年代末的经济危机、第一世界大战后德国的萎靡、德国民族主义的崛起、魏玛共和国的软弱等等等,所以将本片的“白色恐惧”与纳粹联系在一起时相当可笑的。当然,不能否认片中的孩子们都是二十年后纳粹德国的中坚力量,只是这些孩子成长在农村,能有多大作为?

既然如此,我们就看一看德意志民族日耳曼人都有些什么特性。首先,这个民族的男人很强势,医生可以猥亵自己的女儿、神父在家中彷如上帝;家中的所有女人都害怕男主人,无论是回忆者的未婚妻,还是神父、管家的老婆,她们在男人面前都是唯唯诺诺的样子。其次,这个民族的孩子都很聪明但冷酷,只要他们想做的事情,任何威胁都不能阻碍他们,无论是父亲的皮鞭、耳光,还是宗教上的惩戒。第三,这个民族崇尚暴力,这些从片中的事件都可以看到,只要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他们都要用暴力解决、用极端的方法伤害他人,而从来没有通过沟通来解决。第四,这个民族虽然信仰虔诚,但是他们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信仰上帝,比如男孩自杀后的举动以及神父面对回忆者的指控,这两人都依照自己的想法从信仰上给了自己宽慰。第五,这个民族对于阶级的差异非常认同,这从男爵对在村庄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以上就是电影着重表现出的德意志民族特性,可见电影描述的与我们对德国人的理解是相差不大的。

针对以上的这些民族特点,就可以知道德奥迅速开战的深层次原因了:德奥两个皇帝一句话,普通大众能不听吗?何况这个民族的人都充满暴力基因,还都是由男人掌权的社会,而且在宗教上还可以给自己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这些都是我的推测,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德意志民族的特点是使得德奥两个国家迅速开战的原因之一。

影片拍摄方面的亮点不多,只能说影片的风格与剧情很协调。因为电影黑白的画面、寂静的场景、缓慢的镜头、固定的机位,以及荒凉的村庄景象都使得电影冷冰冰的,给人一种彻骨般的寒冷感觉。“白色恐惧”一切尽在不言中。

因为这是一部德国电影,且演员都是孩子,所以对演员们就不多说了。对于他们我只有一个整体评价——本片所有演员恰如其分的诠释了每一个角色,这使得电影看起来非常真实,也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影片中那“心慌慌”的恐怖氛围。

总结一下。本片是一部有着很深隐喻的电影。虽然它看起来非常沉闷、拖沓,而且情节也不吸引人,但是在了解到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后,就会惊讶于影片的深邃。总之,本片是一部可以带给人众多思考的好电影。金棕榈奖的获奖影片,终于有一部我比较欣赏的了。

序列:0721

The.White.Ribbon.2009.Blu-ray.720p.x264.DTS-MySiLU

2012-02-18

 2 ) 暴力的养成

在折桂嘎纳的《白丝带》(Das weiße Band – Eine deutsche Kindergeschichte)之前,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把他1997年自编自导的实验电影《趣味游戏》(Funny Games)翻拍成了英语版的B级恐怖片,在美国上映。同一个故事拍两遍,可见他对这个题材的倾心。

《趣味游戏》讲的是两个年轻人劫持一个中产之家,以夺命游戏的方式残害、侮辱、杀戮一家三口的故事。不管哈内克的社会讽刺寓意为何(比如影像本身的暴虐之恶),全力表现暴力的趣味性都是影片的重点之一。两位反面主人公的年轻人在这场暴力游戏中最为尊重的是游戏规则的权威和游戏过程的公正,至于人命跟道德,则不在他们考量的范围之内。

我觉得理解这种暴力的畸形恶趣,对更深入的理解影片《白丝带》十分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暴力的趣味性主要在于一种强烈的感官冲击,它激发人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引发人的攻击本能,激迫肾上腺素飙升,同时获得出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控制权和破坏行为所带来的心理快感。可以说,暴力的趣味是人用于肯定自身的原态自然趣味中的一种。

在影视作品中,暴力的趣味性发展到极致就是“暴力美学”。暴力美学强调暴力行为的形式美感,多以一种浪漫、超脱、梦幻的视觉方式存在。然而哈内克在《白丝带》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暴力趣味性的另一个极端,一个彻底颠覆形式美感,曝露人内心深处隐藏最深、最原始原发暴力倾向的极端。

这种对形式美感的颠覆表现之一是刻意剥夺了背景音乐的令人燥郁不安的长静默,以及肃穆萧煞的黑白摄影。在这个黑白单色的传统德国村庄里,秩序井然的田园生活本来恬静安逸,,却不知什么原因的突然发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暴力事件:先是骑着马的村医被一条绳子绊倒,差点丢了性命;然后是村中最大地主男爵的幼子被人虐打;再后来是有人趁着收获会偷偷破坏男爵的菜园子;暴力事件愈演愈烈,最后甚至发展到火烧谷仓及虐待村中寡妇的弱智儿子。

对形式美感颠覆的另一方面是主体叙事的不完整性。故事采取了乡村音乐教师的个人视角与回忆,直到影片结尾也没有明确证实那一系列暴力事件的凶手或凶手们究竟是谁。但探究明确的凶手并非影片的关键,乡村教师对这些源自奇怪暴力事件的片段性回忆重点其实是为了琐碎而又细腻地揭示出这个村里人们的生活状态。而这个状态的中心便是:压抑。

一种是显性的压抑。这种压抑以牧师一家为代表。具有父权神权双重性质的父亲在家庭中是绝对的权威,他强调绝对的秩序,孩子晚归会被施以体罚,而且全家饿饭作为惩戒,他用罪恶感约束孩子的行为。在这个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小孩,为防手淫男孩睡觉双手被缚,女孩子因为说话大声即被当众羞辱;他们胳膊上缝着象征纯洁的白丝带,心里却一寸寸长出恶毒的反抗之草,逮住一切缝隙疯狂地实施报复,他们只有在破坏中才能重获对自己身体与行为的控制及肯定,原生态的暴力趣味成了生活中仅有的、唯一的乐趣。这正如作家刘瑜在影评《快乐的可能》中所说的“当一个人追求快乐的权利被剥夺时,别人的痛苦就成了他的快乐。”

另一种是隐性的压抑,以寡妇和男爵的妻子为代表。这两位女性在各自所处的男女关系中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前者被粗暴的抛弃,后者虽主动逃离,却依然要遭受侮辱与蔑视。这二人都没有像牧师家的孩子那样直接反抗她们的压迫者来宣泄压力,而是采取了隐忍的态度,不自觉地把压力从自身转移到下一代身上,从寡妇搧男爵管家儿子的那一耳光和对医生儿子的抱怨,还有男爵妻子责备大儿子的不耐中,隐隐可见暴力的传递性。

无论显性或隐性,源自心理压抑而来的暴力倾向都具有类似于强迫症表征的惯性,一旦养成心理快感,再要戒除,非常困难。这种暴力倾向还具有群体性及诱导性,往往并不止于一个人的独立行为,常常蔓延而出,通过不良示范作用波及他人。

在一个运转正常的健康社会里,人格中的暴力趣味通常是被抑制的,最多也就是通过影视作品、电子游戏等虚拟娱乐的方式来进行舒解。但如果一个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处于一种连贯的压抑之中,心底的暴力恶趣便会如火山爆发一样,待到合适的端口剧烈喷发,造成暴力的个案;而假若一个社会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不论是普遍性的阶级压抑还是有针对性的群体压抑,暴力的恶趣则会逮住一切机会恣意蔓延,暴力个案终于演化养成群体性的暴力心态,在压抑中发展到极致,甚至形成变态的暴力崇拜,开出法西斯主义的恶之花朵。

刘瑜认为自由是通向快乐的唯一途径,但我觉得“自由”这个命题有点太过宽泛了,因为不加约束的绝对自由并不存在,不具体限定的自由距离不自由也只有一步之遥。对于消除暴力来说,自由的作用其实是一种转移的作用,将人的暴力恶趣以其他的形式舒缓出来,或者给予人充分的选择,以更有建设性的趣味打败暴力的趣味。从《白丝带》中那个具有寓言性质的德国小村出发,要对抗群体性暴力,自由的含义便是民主社会,自由的希望孕育在牧师的小儿子对责任与欲望似懂非懂的肩负之中,孕育在乡村教师对自己未婚妻真诚的爱恋与尊重之中。

但即使在民主社会里,自由对暴力恶趣的转移也是暂时的,是不彻底的。在被社会忽略的某些角落里,暴力犯罪依然猖獗,是表面光鲜之下的根深蒂固的暗疮。但若要彻底的消除暴力的恶趣,那只能如库布里克在电影《发条橙》,或赫胥黎在小说《美丽新世界》中所表现的那样,通过对人性的根本否定来实现,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超越了个人小暴力之上的社会大暴力。




【少年犯罪系列】

《伊甸湖》:暴力的源起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22024116893/

《哈里·布朗》:以暴制暴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2210544740/

《白丝带》:暴力的养成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2242429780/

《无人知晓》:黑色的河流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3294019829/

《被遗忘的人》:被遗忘的阶层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3691734721/

 3 ) 47

还在用像《白丝带》这种方式拍电影的,已经太少了。至少,手头上我们能指出的无非是以下几位:阿巴斯、侯孝贤、锡兰、罗伊•安德森、拉斯•冯•提尔,还有两位已经决定息影的大人物:贝拉•塔尔、阿基•考里斯马基。

这是一种什么方式?不好说。但我们却隐隐地感觉到了它们令我们唤起的情感:那是对上个世纪60年代电影黄金时代的缅怀,那一批现代主义大师: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塔科夫斯基、布列松、伯格曼、黑泽明、库布里克……正当迈入巅峰,而新浪潮的那帮小子还刚初出茅庐,正羽翼丰满,要与大师们分庭抗礼。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白丝带》的黑白摄影和故事的一战背景给人造成的错觉,这些元素都让我们仿佛回到了电影艺术的辉煌时期。

这其实只是表象而已,像《修女艾达》这样的影片虽然同样满足以上两点,却并不会令我们唤起缅怀的情感。更为内在的,是迈克尔•哈内克的拍片方式——精妙的叙事、精致的处理、鲜活的人物以及故事承载的思想内涵,都让《白丝带》的影像“苍老”了近半个世纪。

这就是昨天我在百子湾的电影资料馆看到胶片版《白丝带》时的感觉。一种闪着光的黑白影像投射于屏幕上,就像被余烬掩埋的火堆,一闪一闪地透出光来。

故事开始,响起的那个略带沧桑的画外音,把我们带回了一战前的德国北部。这个画外音听起来就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目的无非是把我们带进接下来将要展开的故事背景中。但很快,我们发现,他并不是一个无名者,而是这个乡村学校的教师(虽然旁观者大于参与者)。

用小说来喻,“我”作为叙述者,既可以只讲诉我能感触到的(片中画外音部分),也可以脱离自身视角(片中非画外音部分),电影镜头的客观性虽然限制了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但画外音很好地平衡了这一矛盾。故而,《白丝带》用了一种古典式的,让人物回忆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与故事的背景和黑白影像保持谐和。

乡村医生因为两棵树间绑着的一根线而坠马了。自此,意外不断向这个村子袭来。哈内克用了层层揭示的手法。娓娓道来可以营造一种舒缓节奏,但在哈内克手上,却走向了冷彻的黑暗,因为他揭示出人物内心的黑暗心理,让人不寒而栗。

医生坠马和农妇惨死是并接着的,但等到男爵的儿子被打却通过一次秋收来过渡,这不是戏剧的法则,而更接近于生活的常态。

同样的残酷性没有体现在直接的暴力上,任何煽情的行为都被省去。丈夫去探望死去的妻子,那个悲痛的画面被半堵墙阻隔;牧师的儿子被鞭打也将观众隔在了门外。哈内克不寻求任何像同情、愤怒等感性的体验方式,他要的是如匕首般的力道深深地刺进观众的心里。

这就是空白的力量,它混杂了各种绝望的情绪。那位丈夫绝望地自杀,被吊死在小棚屋,被去取水的儿子发现,他没有嚎叫。那个将高丽菜毁掉的儿子回家来莫名地撞见父亲的葬礼,他也没有言语,默默地跟上人群。

医生与女儿的乱伦,经过助产妇的提前提醒,是被小儿子撞见的,女儿向弟弟的解释(穿耳钉)更像是在向观众掩饰可耻的行径。她根本不必向还幼小的弟弟解释,因为他不会懂,这就不再是生活的发展,而是戏剧的发展。同样,助产妇与医生间的虐恋也是用了一场极度戏剧化的方式结束,那也许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深处的黑暗。

虽然副标题是“一个德国儿童故事”,但儿童在本片里是隐藏的,他们在影像的黑暗中行动,我们见到的是围绕在男爵、医生、牧师、农夫等人物身边(家庭)的隐性暴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成人世界,但这是一个被儿童腐蚀的成人世界,它被弱势力量所动荡,失去了稳定的常态(想想男爵、医生、牧师、农夫这些身份所代表的社会次序)。而这群孩子,将踏上战场,并在战争结束之后更加有用武之地:他们即将成长为纳粹。

而这正是作为奥地利人的哈内克所要探讨的,这样一个残暴的群体在德意志这个国家是怎么养成的。

 4 ) 越不过大西洋的白丝带

 

《白丝带》是奥地利导演麦克-哈内克的作品。全片以黑白片拍成,气氛沉闷、色调阴暗,片长144分钟。据说哈内克拍摄这部电影的想法酝酿了超过十年,但始终找不到愿意投资的片商,没人愿意拍摄这样一个晦涩沉重的主题。最后是澳大利亚的片商投资拍摄,并在一番抢夺后,代表德国参加世界各地的影展。对此,哈内克只说奥林匹克奖牌是颁给运动员的。


1960年11月25 日发生了一起惨案,一家姓米拉贝尔的三姐妹惨遭杀害,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自1981年起世界各国的妇女活动家们,就将这一天作为反对暴力的纪念日,并从这一天起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白丝带的含义是,佩带白丝带是一种个人宣言,表示佩带者承诺本人对暴力决不保持沉默。哈内克以《白丝带》为片名,除了为了宣扬暴力的可憎外,更为了叩问观众“对暴力决不保持沉默”的终点该停在何处。

 

电影《白丝带》有一个副标题,叫做《德国儿童的故事》。前一个名字,告诉观众是非善恶、黑白对错,是如何在疾呼彰显中被扭曲、如何在坚定不移中被替换。而后一个名字,则告诉观众德国纳粹是如何在这种白丝带飘扬的氛围中被奠定下了基础,乃至于铸成人类当代历史中最悲惨愚昧的罪行。

 

这是德国某处的一个小村庄的奇怪故事,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口述了他年轻时在这个村庄所见到的事情,老人曾在这个村庄担任教师,觉得这个村庄发生过的事情,也许能解释德国四处蔓延的怪异现象的缘由。

 

这个村庄以农耕为生,村里半数的人都在男爵手下工作。男爵和男爵夫人一同住在村里的大房子里,膝下有一个5岁上下的儿子,和一对出生没多久的双胞胎。男爵聘请了一个管家,负责管理手下的事业。除了大批的佃农外,村里还有一个医生、一个牧师,以及一个接生婆。村里的几个小孩常常聚在一起,包括牧师的长女、长子,和管家的两个儿子与女儿。

 

故事从一个意外事件开始,当医生从男爵那里骑马回家时,在花园门口被一根系在两棵树之间的绳子给绊倒,当场跌断了手臂和锁骨,被送到城里的医院治疗。那天,教师在医生家门外,看到放学后的学生聚集在那里,说要帮助医生的女儿和儿子,隔天,花园那根绳子就神秘消失了。

 

医生的妻子很早就过世了。住在隔壁的接生婆接管了照顾医生和医生孩子的工作。接生婆没有丈夫,唯一的儿子卡里是个智障。在医生住院的期间,接生婆将他的一双子女接到家中照顾。不过医生的小儿子很不喜欢接生婆,也不喜欢卡里。卡里会抢他的玩具,而接生婆只会护着自己的儿子。

 

牧师家里有六个孩子,那天晚上,长女克拉拉和长子马丁回家晚了。结果牧师让克拉拉和马丁在门口罚站,并连带地处罚所有孩子都不能吃晚饭。牧师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格,由于这次的错误行为,牧师决定让克拉拉和马丁重新在手臂上绑上白丝带。这是一条象征纯洁的白丝带,用来提醒两人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保持身心的纯洁干净。牧师还宣布了将在隔天晚餐时对克拉拉和马丁处以鞭刑,各打十下。

 

隔天,教师在河边钓鱼时,看见马丁站在高处的木桥扶手上,颤颤巍巍地走着。牧师立刻大喊马丁,要他从扶手上下来,不过马丁还是坚持将扶手走完,直到牧师赶到才跳了下来。马丁说他是要给上帝一个杀死他的机会,不过既然安全地走完扶手全程,表示上帝还是喜欢他的。显然,马丁做了一件事,由于无法判断事情的正确性,因此以这种方式来确认上帝的想法。

 

村里紧接着又发生了另一个意外事件,一个佃农的妻子,由于手臂受伤,男爵的管家派给她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到磨坊里帮忙,结果佃农的妻子从磨坊楼上老旧的地板摔下楼,死去了。佃农的大儿子认为母亲是被男爵和管家害死的,但是佃农却反过来责怪儿子的反抗态度,因为如果得罪了男爵,一家人将失去工作。

 

没多久医生就从城里回来了,因为他的小儿子突然失踪,当被人在大路上找到时,几乎是光着身子,说要去找父亲。既然身体已经康复的差不多了,医生也就赶了回来。当医生到家时,小儿子躲在橱柜中不愿意出来,医生无奈下佯装要离开家。当医生站在花园里时,他注意到女儿已经出落得大方。同时,小儿子终于从橱柜中出来了。

 

当村上正在庆祝丰收时,男爵的菜园被人破坏了。是刚死了妻子的佃农的大儿子干的,要报复自己的母亲被害死。佃农狠狠地揍了大儿子一顿,还亲自到男爵家认罪,把大儿子送到警察局去。不过佃农一家人还是失去了工作,生活没有着落。虽然大儿子很快就被放出来,但佃农最终却上吊自杀了。而发现父亲上吊的儿子,只是在惊惧中关上门,转身去做其他事情。

 

医生回来后和接生婆在家中亲热,显然医生在妻子过世之后,就和接生婆保持苟且的关系。不过这关系就要结束了。医生没多久后告诉接生婆,他已经厌倦了和她的关系,他觉得她长得丑、外表邋遢、还有口臭,要不是因为要排遣妻子过世的伤痛,他根本不愿意在接生婆身上浪费时间。接生婆非常气愤,辱骂医生自私无情,说她知道医生一直在猥亵自己的女儿,而在妻子还在世时,对她和对自己一样坏。

 

就在佃农的大儿子破坏了男爵菜园后没多久,男爵的儿子西加失踪了。所有人出动去寻找,直到深夜,才在磨坊中找到。西加被倒吊在磨坊屋顶上,裤子被扒下来,臀部被抽打得鲜血淋淋,整个人陷入休克状态。不过这件事情始终没有找到凶手,却害得其他无辜的人被连累。由于儿子被人重伤害,男爵夫人带着所有人搬到城里去,将原来聘请的保姆和家庭教师给辞退。这保姆是个年轻的女孩,和教师之间互有好感。她原本只是负责照顾那对年幼的双胞胎的,但西加的意外,让她无辜地失去工作,必须回家面对贫困的一家子。

 

管家的妻子刚刚生下一个孩子,当听说又是个男孩时,管家的二儿子叹气了,不过这声叹息却引来了父亲的一巴掌。没多久,这个新生的婴儿就感冒了,医生来看望后,要他们注意给孩子保暖,不应该在这寒冷天气里打开窗的。当管家和医生步出客厅后,管家的二个儿子和女儿同声送了口气,一起放松地坐了下来。显然他们都只是假装关心这个年幼的弟弟。

 

男爵夫人带着家人回到城里、佃农上吊自杀后,男爵的谷仓被人放火烧掉。当时牧师的长子马丁正被双手困绑在床上,从窗户看到远处的熊熊大火。马丁之所以被绑在床上,是因为他正值青春期,常常克制不住冲动而自渎。牧师认为这是非常罪恶堕落的行为,因而每晚都将马丁的双手捆住,防止他的灵魂遭受侵蚀。

 

在谷仓被烧掉后一段时间,男爵夫人带着孩子回到村里了。她这次回来其实是来和男爵摊牌的。她在城里的时候,爱上了别人,因此回来和男爵分手。男爵得知这个事实后,他非常愤怒,不过他最关心的是男爵夫人是否和那个男人发生过关系。除了因为男爵的冷淡致使男爵夫人想要离开他外,还有一件事情也促成男爵夫人下定决心。那是儿子西加在河边吹哨子时,管家的孩子因为嫉妒这个漂亮响亮的哨子,因而出手抢夺,并在拉扯中将西加推落河中。

 

教师在他所心仪的保姆回家后,就上门提亲。不过保姆的父亲坚持两人必须分开一年,让保姆有时间接触其他人,如果一年过后两人还是情投意合,他就同意两人的婚事。于是乎,教师和保姆就靠着书信往来以维持关系,在仅有少数的见面时刻,也还是谨守分际,少有肢体上的接触。

 

每年村上都会为成年的孩子举行成年礼,由牧师主持。一天,学校上课结束后,牧师和教师一同来到教室,准备为即将成年的孩子讲解成年礼的安排。当教师踏进教室门口,看见学生们正乱哄哄地的嬉闹着,而牧师的大女儿克拉拉则扯着嗓门吼着。牧师当即揪住女儿的耳朵,将她拉到教室后门,让她面着墙壁罚站。牧师之后走回讲台,在祷告之后开始严厉地指责克拉拉的不是,旋即就见到克拉拉昏倒在地。

 

克拉拉被送回家修养,不过在清醒后,她趁着父亲不在,偷偷潜入牧师的书房,将手伸进一旁的鸟笼,抓住牧师心爱的小鸟皮皮,另一只手则拿了把剪刀。牧师回家后,在书房的书桌上看到皮皮,剪刀深深地插入皮皮的头部,双翼摊开如同一个十字架。之后是小儿子进门,双手送上自己捡来照顾的小鸟,说是要给父亲取代皮皮的。后来,当牧师主持成年礼时,他将盛着红酒的水杯一一送到即将成年的孩子的嘴边,但在走到克拉拉的面前时,牧师迟疑了一点时间,最后才下定决心似地让她饮下红酒。

 

就在医生对接生婆说出残酷侮辱性的分手宣言后,医生的小儿子在夜里撞见父亲对姐姐的非礼行为,而姐姐哽咽地说父亲是在割她的耳垂,为了圣灵降临节能够去故世的母亲那儿会面。没多久,管家的一个女儿告诉教师,她做了一个梦,梦中看见接生婆的弱智儿子加里遭到攻击。而这个梦竟然在一段时间后成真。当村民们在夜晚找到失踪的加里时,他被蒙住脸、仍在树林里,而眼睛受到严重的伤害,可能会失明。一旁的纸条写着通奸应受处罚。事后教师将管家女儿告诉他的预知梦的事情告诉了警察,警察因而对管家女儿进行了严厉的询问,不过管家女儿始终没有说出是谁告诉她将要伤害加里的。于此同时,村里其他的孩子正趴在窗外偷听。

 

那天,教师正从村外骑着脚踏车回来,在村子口被接生婆给拦下来。接生婆要借这台车进城,通知警察是谁对加里下的手。接生婆说加里告诉她凶手的身份,但接生婆却不愿意告诉教师是谁,因为她受够了侮辱。由于管家拒绝将马车借给她,因此她只得请求教师把脚踏车借她。教师终于妥协了,但决定回到村里后着手调查事情的真相。

 

当来到接生婆的家中时,他看到房子的门窗紧闭着,而村里的孩子正在窗外张望。村人一向是不锁门窗的。至于孩子们说要来看看加里有什么需要,教师一点都不相信。一直以来,这些孩子都瞧不起加里,从来不愿意和他玩,因此不可能这么好心。至于接生婆将孩子单独锁在家里也没道理,每次接生婆有事的时候,不是将孩子托给教师,就是托给医生,因此教师决定去医生家问问。不过医生家里也是门窗紧闭,门口还贴了涨告示,表示暂不营业。

 

最后,教师决定去牧师家拜访。他想起了西加被攻击前是和其他小孩在一起,医生和加里受伤后,孩子们又集体出现在他们的家门口,以及管家的女儿不肯说出是谁告诉她加里将会被伤害的事情,显然在保护谁。教师开始怀疑村里的孩子是这一切事情背后的黑手,而牧师的长女克拉拉和长子马丁,必然是主导者。不过在面对教师的质问时,克拉拉和马丁一概不承认。教师只好将心中的怀疑告诉牧师,结果牧师大为震怒,威胁教师不得将这些鬼话说出去,否则将要让他坐牢。还说要找当局讨论教师的适任性。

 

不过后来并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在教师身上,显然牧师选择了保持沉默。而在接生婆和医生全家失踪后,村里开始有些谣言传出来,说加里是接生婆和医生偷欢生下的,在打胎的过程中落下智障的毛病。还是医生的妻子是被两人谋害的,甚至说村里那些伤害事件其实是这两个人干的。无论如何,一次世界大战旋即就爆发了,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出兵,德国则对俄国宣战。教师后来去当兵,在退伍、父亲过世后,将村里的房子卖掉,搬到城里去,至此,再也没有听说这个村子的事情。<全剧终>

 

《白丝带》全片由“罪恶”堆叠而成。隐藏在成人世界里的通奸、怠忽人命、乱伦,以及为了惩罚这些罪行而产生的儿童犯罪,那些在白丝带臂章下、以正义之名所犯下的暴力伤害。导演用黑白片手法,公然质问观众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当成人向强权低头、向欺辱低头时,孩子们从成人那里领受的白丝带给了他们信心,而群聚后的小团体给了他们力量,于是他们挺身而出,以父母教授他们的方法彰显正义,于是他们坚定地将审判砸向了比他们更弱小的人。而保守、压抑的环境氛围,让成人们闭上了眼、合上了嘴,加强化了这些孩童们的道德信仰。以至于事情最终发展到无法控制、人神共愤的地步。

 

这原本是一个村子的故事,只是一些孩子的故事,但是这些孩子后来长大了,生活在一次大战失败后的德国,面对的是凶狠的凡尔赛条约,是无止尽的赔偿惩罚。于是他们拿下了盟军给他们系上的白丝带,换上了亲手缝制的纳粹徽章,踏上了遥远漫长的征战道路,展开了灭绝人寰的种族清洗。如果在这开头能有个不同的安排,那也该会有个不同的结果,德国本不该走到这地步的。这是德国儿童的故事,他们是暴力的加害人,也是暴力的受害人。

 

《白丝带》该不该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其实,拿《他们眼中的秘密》与《白丝带》相比,就仿佛是一个以“羊吃草”为题的绘画竞赛,《他们眼中的秘密》的导演交上了一副绘画精细、细节鲜活的高水准作品,而《白丝带》的导演却交上了一副白纸,说羊把草吃光了,而羊跑了,所以只剩下了一片空白。从绘画水平而论,前者自是充分展现了过人之处,而后者则并未施展其绘画长才,然而其展现的确是超人的智力、无限遥远的眼光。

 

平心而论,哈内克的作品主调总是冷淡和抑郁,因此他的片子很难说能让人感动,因为外放的情感从来不是哈内克的风格。然而他的想象力却非常惊人,总能用很少的演员,很小的事情,让观众体会到现实惊人的一面,让观众联想到社会丑陋的疮疤。哈内克在《白丝带》中所展现的,正是超出观众和评审智力极限的才华与想象力。其实,“难以想象”,一直就是哈内克一贯的风格。无论你如何想破头,哈内克拍出的作品总是在你的想象之外。如果说《预言者》给予观众一种“相当不错”的感受,《他们眼中的秘密》给予一种“出乎我意料”的感受,那《白丝带》给予观众的就是一种“打死我也想不出来电影可以这样拍”的感受。

 

此外,《白丝带》确实是哈内克的作品中唯一把事情说清楚的一部。在结尾时,教师已然揭露出孩子们犯罪的真相,而在片子一开头,老人回忆过往时,便说明了这个村子的事情,可以解释德国最近发生的一些现象。导演甚至还给《白丝带》安了个《德国儿童的故事》这么个副标题,生怕观众有不清楚明了的。这在哈内克以前的作品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可惜奥斯卡奖的评审们还是不领情,哈内克还是没能在美国得到足够的掌声。

 5 ) 本片尚在我耐性承受范围之内

有鉴于我很怕大闷片,而Haneke同学是出了名的闷片王,所以电影海报上只要出现伊的大名,其恫吓作用对我来说并不低于某些业已作古的“大师”。没想到这片在gaumont撑了一个多月没有下片,害我误以为Haneke同学转性了,于是买票入场。硬撑着看完之后,我先要感叹一句:这片也只有在欧洲才可能上映这么久还有观众入场去看——而且还不少!(中途计离场两人)果然在欧洲看电影,是需要不断接受闷片考验的。

其实影片的前一半还没有让我产生不耐的感觉。除了很好的黑白质感之外,故事由一起有预谋的“意外”开始,这样的设定多少激发了我的兴趣。其实就全片来说,也可以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心理悬疑片”(是说闷X100的希区柯克)。

片名叫做白色的缎带,根据牧师的解释,这意味着“纯洁”。就在父亲给Karla和Martin重新绑上缎带时,其实幕后的凶手就已经很清楚了,剩下的问题只是“为什么”?为什么是医生,为什么是Sigi?是什么引发了“纯洁”的孩子本不该有暴力,是什么玷污了白色的缎带?

是父辈。可是父辈的污点从哪里来的?说到底,有可能只是人性罢了。

而Karla和Martin——准确的说是Karla——则统率着孩子集团:影片一开始旁白就说得很清楚“那一天,围绕在Karla周围的孩子们向村子的出口走去”,在一个集体亮相的背影中只有Karla穿着如大人一样的全黑长裙。这不是暗示,是明示,表明这个长期封闭的固有的价值体系的崩坏,这个社会将要面临的暴力。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父辈习惯用暴力来体现爱——牧师爱孩子的方式是责打他们;医生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前妻,但是却在她生前对之施以精神虐待;就连男爵夫人对Sigi也是威逼与恐吓。女人在这种环境中成了斯德哥尔摩患者,而孩子在与父辈的对抗中继承并且发扬了这种暴力,在下一代形成了某种新的价值标准(首先就是其首领是个女人)。

当尘埃落定再回过头来看第一起事故,Anna显然是造成医生受伤的原因——成天跟Karla他们混在一起的她不可能没有看到绳绊,而且这也是在整个故事中唯一一起针对大人的犯案,或者说后面发生的事其实都是这次事故的余波。Anna告诉了,至少是暗示了,她父亲对她所做的事,而她寄寓于父亲与其情妇之下,不能做出反抗,于是Karla和Martin干下了第一桩“让村子不安的大事”。孩子们用石头呼唤Anna露面,也许在影片开头时还看不出来,但影片结束后回头想来那似乎有一种“约定达成”的意味。Anna和Karla一样穿着大人款式的全黑长裙,她们是影片中唯二两个如此穿着的少女,Anna是被其亲生父亲剥夺了童真。而Karla则以另外一种方式进入了成人的世界——这个表面看上去温良恭谨的孩子后来将一步步现出其与年龄不符的世故冷静算计与残忍。

与Sigi的受虐有直接联系的事件似乎是农妇的死亡。与其他的父亲一样,农民老子直接将矛头指向儿子,表面上这是父子间一次公开的对抗,但这不过是Karla和Martin与父亲的对抗的符号化表达而已——Sigi是被藤条打伤的,而在此之前Karla与Martin刚刚挨过藤条的打,当然,还戴着他们的白缎带。两个孩子将痛苦转嫁到了可以象征父亲的对象身上——男爵像是某个村子的大家长,是这个大家庭的权威。与之产生对比的则是农民的儿子去破坏男爵夫人的卷心菜地——成年男子即使对权威不满却只敢通过伤害女人的菜地来发泄,虽然尽管他看上去敢于向父亲宣战,鲁莽粗暴,但实际上仍然是在这个封闭的价值圈子里的——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父亲死了之后他回去参加葬礼,正赶上棺材出来,他先是站在棺材的旁边与众人对峙的位置上,但几个握手之后(只有两个人躲开了,却没有推走他),他便回到了人群当中,且占据了最前首中间的位置,搂过小弟弟的肩膀,俨然是新一代的家长诞生了(嗯,这一段也可能是我误会了,要看过德国史大概会清楚一点吧)。

而与仓库起火事件相联系的则是Martin的手淫。众所周知纵火是性发泄的一种表达方式。牧师因为自己的儿子手淫就把他的手绑起来(这一段对话说得极其隐晦,德语听不懂,光看法语字幕我一开始真的不懂他们在讲什么,直到有个镜头很故意地带到Martin背后墙上的十字架我才知道是在讨论这个~~~),而仓库的大火则意味着父辈表面上的成功与实质上的失败,同时也很清楚的表示了这不止是Karla和Martin两个孩子的叛逆,而是与村上几乎所有孩子都有牵扯——包括Sigi在内,在医生发生意外之后他在母亲面前晃来晃去心绪不宁就是因为知情却又不敢说,可惜他的母亲更关心舒伯特胜过他,此事就不了了之。而Sigi之后挨打的直接原因就是这个,所以后来的小女孩只敢说她做梦,打死也不肯说出真相。于是为什么是由Martin第一个发现起火,又为什么在起火的时候一个劲儿地要弟弟解开自己,其象征意味就非常明白了。可以说虽然推翻了父辈,但一个新的控制者与受控者的模式也形成了。后来一而再地拍孩子们集体在教堂唱圣诗,尤其Karla和Martin身上那刺眼的白缎带,简直就是一种讽刺。

对于孩子的反抗,大人其实多多少少是知道的。如同农民直接怀疑到自己儿子身上一样,牧师最初如此严厉地惩罚Karla和Martin撒谎,并不单指他们晚归家的事。后来在学堂里他更是揪着Karla的耳朵把她单独地拎到最后一排背对着所有人——这样一来在念祷词的时候仿佛她背叛了上帝一般。父辈一开始还企图用上帝用暴力来恫吓孩子,但先是农民死了,接着Karla用剪刀插死了牧师的鸟并且张狂地在桌上摆出十字架的形状,这场战役胜负已定。小鸟死后,曾经严厉地训诫小儿子“等它长大了就要放走它。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它的父亲与母亲,要承担起这个重责”(有趣的是紧接着下一句是“准备好笼子来接待你的新病人吧”,说明于牧师而言父亲与母亲的责任就是用笼子装起小孩,直到它们“痊愈”了——也即能永远系着白缎带了——才能让他们自由)的父亲,却要接受小儿子的怜悯,这是上一代已然由下一代所推翻的证明。在教堂里。如果说当Martin在独木桥上行走只是在考验上帝的存在性的话,当牧师喂Karla喝下圣水时,上帝确实已死。

这种与父辈暗中的对抗渐渐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直到哨子事件,终于由男爵夫人说破了关键。她要离开的并非男爵,而是这种封闭的环境,和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样的价值观引导下一代传给一代的冷暴力最终发酵而成的暴发。从意大利回来的Sigi有一个意大利女仆,会说意大利语,已经不再属于这个环境了——不是哨子,而是这种“逃离”将他推下水的。而当孩子的哨声嚣张地在房间内响起,父亲拎着藤条冲上去时,那响起的不止是哨声,而是挑战的号角,是新秩序要冲破与推翻旧秩序的宣言。即使明知自己女儿可以干下何种恐怖的行为,却依然坚称孩子们洁白无辜的牧师,害怕的是承认自己失败,承认上帝的死亡。

紧紧伴随着孩子们的胜利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民族的暴力走向世界的第一次尝试。

医生——也即是第一个受害者,这一切后续的主要原因——与其情妇及私生子消失了。这似乎是影片最后留下的一个谜团,父亲离家诊所停业而Anna却还在学校且什么都没有说,而母亲似乎也不会抛下残疾的儿子自行出走。她为什么不敢向老师说出原凶是谁?为什么出门前要如此仔细地锁好门窗?为什么说去警察局报案最后却没有回来?真的要我来猜的话,医生、其情妇还有那个残疾的孩子大约都死了罢——因为在医生刚刚出事之后,Anna就和弟弟进行了一番关于死亡的对话,而影片最后旁白在述说关于他们消失的留言时镜头只是定格在教堂上,一格一格地推远。至于那个残疾的孩子是否喻示着日后纳粹口中的“劣等民族”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所谓象征“纯洁”的白色缎带已然染满了罪恶,那些清澈的眼睛与优雅的举止只是欺骗而已。

始终以旁观者的身份经历了整个故事的老师结果倒是顺利结了婚并且离开了那里。老师在本片中是另外一种父亲形象——他去向Eva提亲时,Eva的父亲有一句话就是“你都可以做她父亲了”,正是指出了他与Eva实际上是两辈人的关系——因为是没有结婚的大龄青年,可以说他介于孩子与成人之间,成为一种特别的纽带。他之所以能全程以旁观者的身份袖手而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进入那个世代相传的价值体系,他可以说是全片唯一一个不使用任何形式的暴力的成年男子,在他带Eva出去野餐时,Eva害怕的反应足以说明她生长的环境是如何充满了暴力——即使她这样天真的女孩在将来的丈夫身边仍然不能放松,难怪老师只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温柔迁就就如此感动她,Eva也主动吻了老师,这是全片中唯一一女方主动向男方表示爱意,且举止轻柔的动作(医生跟伊情妇做的时候感觉完全只有单方面享受快感而已)。老师的这种特性,使得他与孩子们之间没有冲突与对立(老师也从来没有受到过自己学生的伤害)。

就Haneke同学来说,这片子闷的程度尚在我的忍受范围之内。而且能将黑白片拍出这种质感也确实难得。我一直很pf这位同学对光影的运用——特别是在Rundi撞破自己父亲强〇自己的姐姐时,Anna身上的光打得太漂亮了(他一直把Anna拍得很漂亮,有一幕是Anna与弟弟吃饭,就一直从她的侧影拍到特写,每个角度都拍得好像油画一样,不知道导演是对这个演员有爱,还是对这个角色有特别的怜惜)。还有敢在现代电影中如此长时间的定住镜头不动——而且还是好几次——考验观众的耐性,也确实是很难得的。Martin他们挨打那一段,先是房门关上,然后Martin出来取藤条,房门再度关上,镜头就这么瞪着房门,观众也屏息凝神,过了好几秒才从房间内传出发闷的叫感。确实我也明白如此费事来拍挨打这个动作是为了用以表征封闭的表面上看来平静坚实内中却传出被父辈凌虐的孩子们的痛呼的环境,也知道之后但凡再出现这种不动的镜头就表示说Haneke同学是在做“符号化”动作,不过~~~总归是挑战我的观影习惯了。我以后看到这位同学的名字,还是尽量绕道走好了。

 6 ) 《白丝带》:关于暴力的起源

文/故城

有人说哈内克暴力自上至下充满着一种温文尔雅,却如冰冷的匕首刺向每个人的心房,其实他的冷峻是建立在对现代社会弊端的一瞥中,他制造出一种疏离内生于社会秩序的无助,挖掘出一种暴力内生于内心欲望的无奈。《白丝带》继承了哈内克电影一贯的“开放式”结局,也继承了哈内克一贯的阴郁内质,将潜藏在社会结构下的群体压力与异动展现给观众,有着撼动现代社会的权力结构根基的勇敢和执着。


《白丝带》的故事发生于一战前的德国小镇。它讲述了掩盖在平静小镇下的嫉妒、怨恨与报复,伴随着医生的坠马,农夫妻子的意外身亡,男爵儿子被鞭笞以及谷仓被恶意焚烧,似乎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正在展开。实际上即使在影片的结尾,我们也无法知晓那个阴谋的策划者到底是谁,村长女儿对众人的缄口、牧师对教师疑虑的恐吓都让观众心中的假设与猜想无法考证。

影片完全以黑白影像呈现,摒弃色彩的渲染和暖色调的侵扰,黑色给影片搭下了庄重与阴郁的基调,作为一部探讨社会问题的严肃影片,这样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哈内克说,用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来制造出一种遥远的效果,“遥远”本身酝酿着一种距离、一种荒芜感,使观众能更清醒自己所处的位置,也更接近影片所表达的核心。影片中没有任何配乐,完全剥离了音乐对于叙事的牵引和干扰,观众只能听到脚步声、关门声以及人物的对话声等,寥寂的声音世界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影片中牧师家走廊的那个长镜头让人难忘:狭小的空间里,孩子低着头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将戒鞭取来交给父亲,我们观察到的只有暗哑的灯光和脚底压迫木地板的咯吱声,关上门,寂静中传来的是鞭打声和矜持的呻吟。我无法描述此时内心巨大的压迫感到底来自于哪里,是逼仄的空间,还是枯燥的声音,或是两者兼有?只知道静寂中内心已汹涌澎湃,却无法阻止肢体的僵硬和冷却。一个个长镜头和空镜头的拼接,便让这种煎熬延续,便让身上的镣铐越发沉重。

《白丝带》的别名叫《白色录音带》,它一方面与著名的“白丝带“运动(反男权暴力运动)遥相呼应,另一方面暗示影片中的教师自叙是以录音带的形式呈现的,它与《隐藏》的别名《隐藏摄像机》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这种设置有两个深层次的寓意。首先,“录音带”与《隐藏》中的录像带都是匿名的,录制者是不可知的。换句话说,即罪恶都是被匿名揭发的,不能公然署名公布的。它表明,有些罪恶本身是内生于社会构成的,揭露了罪恶也会动摇社会结构的根基,这也是文明发展的两难问题,是所谓文明的衍生物和附着物。其次,录音带和录像带都是记录现实社会的工具,具有客观和理性的特质。通过它们,观众感受到的是一种隐秘的真实和一种理性的存在。然而,《隐藏》中的摄像机是人为操作的,它截取时间流上的某些节点,本身就是有选择的,而本片的“录音带”是一个人物的自述,它是对现实的主观呈现,或多或少都带有人的主观偏见。虽然两部影片都对叙述者的立场、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抽象化了,《隐藏》抽象为隐藏的摄影师身份,而《白丝带》抽象为影片中内心情感最单纯的乡村教师。但是仍无法避免视角的片面和单一,它告诫观众任何的单向逻辑与思维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放在更多元化的历史语境中才存在解读的可能性。

借此深入,我们发现录音带或录像带之中,还包含着哈内克对于电影叙述手段的探索。萨特说,小说中的任何东西都是作者操作的表现。电影中亦是如此,只不过操纵者更为隐蔽。一直以来,非人称叙事是电影特有的模式,观众往往会忽略这个全能叙述者的存在。当我们沉浸在冷静客观的镜头叙述当中时,哈内克用录影带(《隐藏》)或者录音带自述(《白丝带》)提醒观众,这里是存在叙述者的。《白丝带》中叙事者时而是乡村教师这个具体的个人,时而又是隐藏的观察者(摄像机)。两者交互出现,既保持了道德上、理智上、情感上、时间上、身体上的一种距离,又产生了影片的多义结构和反讽的复杂的叙事效果。它使得观众略过对人物单一伦理道德评价,而直奔一种对生命存在形态的关注,甚至正是这些引起道德评价歧义的人物,更淋漓尽致的触动了退去世俗身份屏障的本真存在。


《白丝带》所讲述的本真存在,涉及到一个“仇恨”与罪恶从哪里来,一个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却无法解决的问题,即家庭/社会权力分配结构的问题。影片将矛头直指父权/男权的社会权力结构,用德国小镇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家庭和社会中所掩藏的暴力的根源,甚至将当今社会中恐怖主义的源头也包裹在社会权力结构的对抗之中,这便是《白丝带》与前作《隐藏》的立意之所在。

从《第七大陆》到《隐藏》,哈内克对暴力的解读往往关注于家庭内部。《第七大陆》中身处澳洲的家庭成员的自我残害,《班尼的录像带》中父母未能有效疏导孩子暴力的情绪,《钢琴教师》中母亲的强权压抑导致女性心理的扭曲,而《隐藏》中夫妻的疏离关系被录像带的介入变得紧张而复杂。而《白丝带》则将镜头对准德国小镇,焦点则从家庭拉升到社会层面,我们不仅看到每个家庭内部的矛盾,也看到各个家庭因社会身份、地位不同而产生的对抗情绪。而且这种情绪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而是多线交错、盘根错节的。

男爵作为小镇权力的最高象征,他拥有小镇财产的支配权,往往他的态度决定一个家庭的生存。农夫儿子因母亲的死将过错推给男爵,他破坏菜园和焚烧粮仓都是试图用暴力来伸张正义,是对男爵社会权力核心地位的反抗。与此同时,在男爵的家庭内部,妻子用不忠向丈夫权威发起了挑衅,她对个人情感的诉求无疑是对冰冷淡漠的夫妻关系的反抗。应该说,男爵的家庭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的对抗成分,是对影片中各类关系对抗的浓缩,而更多匿名的暴力可以说是个人/阶层对父权/男权社会权力结构的不满和反抗。

影片中的孩子和女性均处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不同于男爵家庭关系的有限度紧张(可以类比《隐藏》里中产阶级的家庭矛盾,是有限度的,很难引发暴力),牧师的家庭是一个父亲/丈夫过度强势的家庭结构,影片中牧师对子女带白丝带的强硬、鞭笞儿子马丁的严厉以及对乡村教师的恐吓都集中体现了一种牧师对自我权威的滥用;而农夫的家庭则是一个父亲弱势的家庭结构,农夫本人虽然对家庭成员有父亲的权威,但他对于男爵的地位却从来不敢挑战,他是社会关系中的弱势力量却在家庭关系中的占据强势,所以挑起家庭反抗旗帜的竟是受父权长期压抑的儿子。我们仔细思考这其中的关系链条,发现社会关系的强与弱往往是建立在一种依赖关系上,人的生存对别人的依赖程度越强,他便越处于权力关系中被支配的位置。牧师对小镇权力中心的男爵的依赖程度最小,所以他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强硬一种专断,而农夫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依存于男爵的恩泽,便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软弱一种妥协。

顺着此思路,我们对比男爵和医生的家庭关系,就会惊喜的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男爵的妻子虽然在意大利与其他男人私会,但她最终仍回到男爵的身边,即使男爵问她是否与那男人上过床,她停顿片刻说没有(显然是有的)。这里,男爵妻子在夫妻两性关系中处于依赖性较强的一方,他对丈夫的经济依赖过强导致她不敢也不愿意贸然与丈夫决裂;而医生家庭中的女儿(不是医生亲生的)则有本质的不同,女儿继承母亲前夫的财产是可以独立生存的,她在经济上是不完全依赖于父亲的,所以她在家庭关系中应该是最容易反抗的(类比农夫家庭的儿子),在遭受医生数次淫辱下她的委曲求全就不可思议了。带着这种疑问去看待医生坠马受伤的事件,我们便可发现一个隐秘的线索,即那条细绳是其女儿所为,她的弑父行为是对父亲乱伦的反抗,影片中医生坠马的全过程是通过女儿站在窗口的一个反打镜头呈现,也印证了我的猜测。至于教师在与牧师对话中提到的村里的孩子参与了此事件,我想也不难解释,女儿指示她的小伙伴们参与了此次“阴谋”,他们在事发后的心照不宣的“会面”便传达了这个信号。其实,影片中后续的匿名事件大都可以用此思路判断“凶手”是谁,并且逻辑清晰明了,大体上卡里去揭农夫妻子面纱以及医生救活了村长孩子发烧两场戏是解开疑问的两条关键线索,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在男权社会中,权力分配的失衡往往影响到人们对于善恶的判断。影片中的种种破坏和虐待事件,放在一个正常的舆论评价体系中,都是不道德甚至是邪恶的。然而由弱势人群构成的“小团体”中,集体的越轨行为却不易被整个集体所察觉(即使某些人被察觉了也会被匿名的惩罚),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而这种罪恶造成的根源,是成员中个体的仇视、敌对无处宣泄,个体在权力链条中弱势地位无法改变造成的。个人的仇视进而变成一种集体仇视,个体暴力通过集体暴力这种匿名的形式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仇视、怨恨是被集体成员抽象了的,而不是具体到某个个体成员身上的。因此这种抽象的怨恨极易被扭曲,或者被群体中某些拥有话语权的人所利用,故而产生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暴力事件。这也许就是暴力和恐怖主义产的的根源之一。


影片中一再试图通过上帝/宗教的感化疏导怨恨、仇视和暴力的发生,但事与愿违,结尾那虔诚的圣歌响起是对宗教多么深刻的反讽,暴力并未在圣歌中得到消解,相反,更大规模的社会矛盾和群体暴力(战争)正在激化,宗教、伦理和道德在社会结构中的尴尬地位逐渐突显,基于“善”与“恶”的宗教、伦理和道德约束在社会评价系统失效了,基于父权/男权的社会权力结构在权力分配系统失灵了。

历史的看,生命本身的生产形成了广义的配偶、亲子等原始人伦关系,并逐步衍生为宽泛意义上的家庭伦理关系。在家庭形成的同时,又伴随着劳动形式和财产关系的建立,形成了家庭层面上的最初权力结构,父权/夫权结构便是人类社会依此衍生的最初的家庭权力结构。随着家庭成为社会关联的出发点,生产分工又导致了社会关系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剧,因为受夫权家庭结构影响,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权力结构便应运而生了(基于男性天赋和财产的权力分配结构)。从个体到家庭的权力构成中,需要建立以伦理为基础的家庭契约关系,而从家庭到社会的权利构成中,则需建立以道德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关系,伦理与道德均是宗教和社会秩序产生的基本准则。然而,当我们聚焦于社会分工本身时,发现分工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凝聚感(杜尔凯姆),另一方面它使人高度抽象,并承担被扭曲的风险(费尔巴哈)。凝聚感使群体产生共识继而转化为行动准则(道德),但个体的抽象化使得道德本身遭遇个体时也面临被抽象化的窘地,也就是说道德产生的同时,被扭曲的道德也同时产生,个体在不同集体中其实是有着不同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这些都是社会秩序本身所内生的。影片中,那些匪夷所思的暴力是舍弃道德存在的,来自家庭的紧张催生出更为激烈的社会紧张,“小团体”的行为在一种抽离出道德后的准则下变得越来越放肆,每当事发后他们聚集时的眼神总会给我一种阴森的感觉,这其中有种众目睽睽的放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道德这个社会的衍生物,它很多时候被看做是通过某种目的性对单纯因果序列的扬弃,是反省意识对当下人的意欲冲动的超越,它其中是蕴含着一种集体潜意识对个体自主意识的压抑。用道家思想来看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即是表明存在一种个体的动机系统(自我),而“不逾矩”则是表明一种集体评价系统(自律),后者对前者的限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体现了自律对自我的压制,有种弗洛伊德意味。然而当社会因经济文化等意识形态发生突变的过程中,自律可能出现缺失或者被扭曲的现象,那个鞭笞自我欲望的戒尺消失或损坏了,我们便会不自觉的去寻找其他的“戒尺”或承认已扭曲的“戒尺”。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影片中暴力和一种恐怖主义倾向的诞生,乃至延伸到一战和二战的爆发,是极具说服力的。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被扭曲的“道德”不再受道德的压抑,一种对社会权力结构重组的诉求呼之欲出,暴力和恐怖主义可以通过集体匿名的形式重构社会秩序。同时,自律这个群体意识缺失或被扭曲了,造成个体动机系统的“失控”,并寻找新的或扭曲的自律,自律很容易被借用达到煽动个体的行为的目的。联系到影片中这些小孩所生长的年代,二十年后正是他们登入历史舞台的时期,他们儿时所处的这个极度扭曲的家庭/社会环境,以及他们缺失的或被扭曲的自律意识,被二十年后希特勒轻易的煽动和操作,原本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自此坍塌,一种由内向外的新秩序悄然生息。

原载于《礼·志》
10/01/05 4:25

 7 ) 《白丝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恶搞版)

影片《白丝带》透过一段发生在德国小乡村的往事,剖析了一战爆发前夕德国社会“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氛围,揭露了德国上层的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的奴役与剥削,表现了德国青年一代的觉醒与反抗,以一个暗流涌动的村庄隐喻了纳粹大革命已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的德国社会。

影片中,作为德国统治阶级代表的男爵、管家、牧师、医生一个个都是残暴凶狠、色厉内荏的反动派,他们无恶不作: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言人男爵以及管家,不顾农民的生命安危,强迫雇农从事过度的农耕作业,非法占有农民绝大部分的劳动成果,在有雇农因公殉职后,他们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丁点的同情怜悯之心,在他们眼里,一个雇农的性命远不及一亩菜园子来的重要;上流人士的代表医生是个人面兽心的畜牲,任何女人甚至包括他的亲生女儿在内,在他眼里都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供自己发泄兽性的玩物;神权代言人牧师是个色厉内荏的伪君子,满口仁义道德,企图以“白丝带”扼杀青少年追求自由与进步的天性,用宗教这种精神鸦片愚弄广大人民群众,进而维护自己那岌岌可危的父权与神权尊严,但在孩子们坚决有力的反抗面前,牧师却毫无办法,甚至变得惊恐万分。

令人欣慰的是,在反动阶级的剥削压榨下,新一代的德国青年已经开始觉醒,开始反抗。影片中,村子里的孩童们自觉团结在神父之女克拉拉周围,展开了一系列针对统治阶级的武装暴动,他们惩罚了医生极其私生子,鞭打了男爵的儿子,杀死了神父的宠物鸟……给予了反动派强有力的反击。在孩子们有组织有计划有信念的反抗面前,反动派们毫无还手之力,“纸老虎”的本质尽显无疑:医生带着他的情妇以及私生子仓皇而逃,牧师惊慌失措不敢面对现实,男爵自始至终都无力应对来自觉醒一代的反抗。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老师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充分展现了小知识分子的两面性与妥协性,他企图以一种改良主义的道路来调和统治阶级与劳苦大众、老一代与新青年、守旧与革命的矛盾,他不断周旋在孩子们、警察、反动阶级之间,天真的认为凭借自己的道德劝诫就能化解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但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谈判博弈,革命是暴动,是阶级斗争,是一个阶级革掉另一个阶级的命。在孩子们铁一般的意志与决心面前,在反动阶级腐朽黑暗的本质面前,老师所主张的改良主义道路注定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抛弃。只有革命才能救德国,只有国家社会主义才能救德国。

就在革命青年们苦于革命事业得不到广泛的群众支持之时,一战适时地爆发了,这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混战使得德国百姓更加认清了统治阶级的反动贪婪本性,战败后,德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各种条约,大片领土被割让,大量的资源被外国列强夺走,巨额的战争赔款也让德国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说,一战结束之后,德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已经尖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纳粹大革命的爆发一触即发。

上世纪20年代末,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点燃了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索,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期以来坚持“国家社会主义”、倡导“德意志民族伟大复兴”的纳粹党逐渐得到了广泛的群众支持,经过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德国。

夺取政权后,为应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德国学习苏联老大哥好榜样:在经济层面,将大量的企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统一调配全国的经济发展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实行纳粹党一党专政,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希特勒就是纳粹党,纳粹党就是德意志”的理念,把希特勒塑造成德意志民族的大救星,向人民群众许诺德意志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在军事上,严格保证“党指挥枪“,要求党卫军与国防军做到绝对接受纳粹党的领导,指哪打哪,要求军队加快机械化建设步伐,打造一支有着钢铁意志的长胜之师,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与此同时,希特勒与斯大林也保持着不错的个人友谊,两国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苏德关系进入蜜月期。

为了实现德意志民族的伟大复兴,单单发展国内经济是不够的,还必须得收复一战中的失地,保护德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完成德国的统一大业。为此,在将德国建设成一台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后,纳粹撕毁了包括《凡尔赛条约》、《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在内的所有条约,发动了欧洲大战,德国先进的装甲部队横扫欧陆,向着建立“第三帝国”,实现德意志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步步地迈进……

 8 ) 纳粹的童年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当于贝尔将金棕榈大奖交到汉内克的手上,我并不认为那是为了自己曾经的最佳女主角的一次回报,我坚信《白丝带》将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电影之一。在今年欧洲大热的《预言者》在我看来只是一个技巧高超的黑帮影片,或许对于习惯小情调的法国影迷而言,雅克欧迪亚这部具有史诗气节的影片是对法国风格一次强烈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在整个黑帮电影史上,它能够与辉煌的《教父》或悲怆的《美国往事》相提并论。黑暗暴力的《反基督者》与《白色带》比较起来显得幼稚而无病呻吟。而肆意为之的昆丁新作《无耻混蛋》在内涵层次上与《白丝带》相差甚远。尽管其它二线导演的作品我还没有看过,我不认为会有那部电影能够替代《白丝带》在2009年的地位,甚至对于汉内克而言,这部电影也将是他整个导演生涯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在确实的讲述影片涉及的暴力事件之前,先来梳理一下影片主要涉及的几个家庭
1. 男爵家,男爵对于家庭有绝对的控制权,甚至对于整个德国小镇有绝对的控制权,他有一个儿子Sigi是影片中受害者之一。
2. 男爵管家家,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都是少年团体的成员,而妻子刚刚生下一个男孩。
3. 牧师家,信奉路德教义的牧师对孩子的管教甚为严厉,他的女儿Klara和Martin,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这个少年团体的核心。白丝带是他的一个做法,在鞭笞做错事的孩子之后,他会在他们的手臂上绑上白丝带时时提醒他们。
4. 医生家,医生与接生婆通奸,流言他们害死了医生原配的妻子。更为恶心的是医生性侵犯自己的女儿Anna,而医生与接生婆有一个儿子,由于怀孕的时候想要偷偷打胎没有成功,而导致Karli智商低下。
5. 教师,教师是整部影片的线索,也是将所有暴力事件指向少年团体的唯一一个人。
6. 农夫家,农夫的妻子给男爵家工作时意外死掉,导致了大儿子的暴力行为

电影讲述了一个平静的德国小镇上发生的暴力事件,从医生跌落马下开始,直到低能儿Karli被毒打,影片冷静的描述了8件暴力事件
1. 医生骑马回家的时候,马被拴在树上的细绳绊倒,医生骨折。这可以看作是少年团体对于医生的卑劣行为的一种报复,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暴力事件。
2. 农夫妻子的意外死亡,或许是整部影片唯一一次死亡,却是最为自然的一件事故,并非有人刻意为之,但这却是一个导火索。
3. 农夫大儿子毁坏男爵家的菜地,是一次个人宣泄,并非一次有计划的行为。后果是导致父亲事业,但德国下层与上层的矛盾昭然若揭。
4. 男爵的儿子Sigi被虐打,可以肯定是少年团为了男爵对于农夫妻子的死漠不关心的一次报复。
5. 农夫失业的情况下无法承担家里的支出,上吊自杀,因此男爵家谷仓的起火肯定是农夫儿子所为。
6. 男爵管家新增男孩,但另外两个儿子对此异常不满嫉妒,因此在冬天将婴儿间的窗户打开,婴儿差点因此而死亡。管家的女儿向教师提到自己的梦,并非是梦,只是她良心发现但又无法直言而已。
7. 男爵管家的两个男孩嫉妒男爵儿子Sigi的笛子,将其推入池塘,抢走笛子
8. Karli的被虐打失明,并留下字条“为其父母偿还罪恶”,肯定是Klara的少年团体所为,报复他父母,也就是医生和接生婆的通奸行为。

影片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孩子们对父权的反抗,影片所有家庭几乎都有一个极端暴力的父亲,极端的父权导致了少年团体的诞生,以反抗父权甚至发展成为对整个社会层面的反抗。当Klara用剪刀将父亲的小鸟杀死并摆成十字架的形状之后,牧师还要在教会上给女儿吃圣餐宽恕她的罪恶,象征了父权在这些孩子面前的动摇。紧跟着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些团结残忍而且计划周密的少年团体象征了社会上一个新生团体的即将走入德国社会,那就是纳粹。纳粹的上台可以看作是原有的国家政治权力瓦解的产物。而当教师向牧师报告他的发现之后,牧师由于恐惧而将其逐出房间,这便是父权的彻底妥协。《白丝带》中的故事发生在1913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20年以后,当这些孩子成为成熟的公民的时候,正是纳粹上台将世界带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权威主义社会是借助权威主义家庭在群众的个体结构中再生产出来的”这句话恰恰印证了影片中少年团的诞生,也是印证了纳粹党的诞生。

冷静克制可以看作汉内克电影的标签,但暴力的宣泄总是可以在他的电影中最终找到出口,如《大块人心》从头到尾的虐打,《钢琴教师》中最后于贝尔将剪刀刺入自己的肩头,或者《隐藏》中突然喷薄而出的血液。但《白丝带》中,汉内克并没有给暗涌的暴力寻找最后的出口,而是将其始终遮掩在生活的表象之下,因为它的真正爆发要在20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影片所充斥的浓重的宗教感与肃穆感,区别了其与90年代后电影的讨巧性,而通向伯格曼那个时代。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白丝带》是近几年中最具有大师相的一部电影。

 短评

当一种观念变为意识形态,便会产生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快也变得无人性。它并不强调是谁做了这些罪行,而是一种集约化,像副标题“一个关于德国孩子们的故事”,背景是一战前夕。(哈内克本意是指代整个历史,而不仅是纳粹),那些孩子唱着巴赫的圣咏,惩罚那些背叛他们所受教育的人。影片开头牧师的儿子走在桥栏杆上,对救他的老师解释:“我给上帝一个可以杀掉我的机会。他没做,所以他对我是满意的。”结尾众人合唱“我们的上帝是一座坚固的堡垒”,实在是高明的反讽。再说摄影,15:12,窗户打光与寇德卡《吉普赛人》里的葬礼场景相似,26:50至27:52,随着小男孩环绕房间到受罚,在画外音中我们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30:23田野上三个农夫借鉴了桑德的摄影集“二十世纪的人们”,26:30,人物脸部特写又传承自伯格曼。

2分钟前
  • 还行

金棕榈大银幕打卡。从一战前夕一个充满怨恨嫉妒冷漠暴力的德国村庄,辐射到整个德意志民族。从一系列悬疑事件深掘人性的恶之花,痛苦的由来与转移。刘瑜说:“当一个人追求快乐的权利被剥夺时,别人的痛苦就成了他的快乐。”二十年后,这群孩子找到另一种宣泄情绪的出口。

5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如果彩色制式,会否变成“红丝带”?电影技术可以“复古”,被侵犯的童真如何回去?灵魂一旦沾上邪恶,白色——纯洁的象征,只是用来掩盖更大的罪恶,将被鲜血染红。

9分钟前
  • 一愚
  • 还行

纳粹的童年,19年后他们20多30岁,他们最重要的人生正正伴随第三帝国盛衰。

14分钟前
  • 潜潜
  • 推荐

谁来这样拍一下天国的60年代

18分钟前
  • 小熊熊熊啊
  • 还行

刚看完本来想默默坐到字幕完。前面一个女的说:我觉得中心思想就是男的有毒,一切的(不好)都来自于男的。另一个男的附和:对父权制……马上溜了,好想对他们说少看点书吧;)

22分钟前
  • 东林君
  • 推荐

很强大但很闷的电影是存在的……

26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还行

长期以正义和纯洁的名义,要求人们压抑人性里的某些东西,这股能量迟早会在内部扭曲灵魂,把人变成怪胎,尤其是孩子。引导一个灵魂真正成为高贵,绝不是惩罚,批评,灌输能够做到的,它需要在友善活泼的环境下自由成长,在感动中领悟。

30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黑白画面长镜头无配乐主线隐秘,Michael Haneke把擅长的暴力刻画藏得密不透风却又遍布四处,全片因此有了克制冷静甚至压抑死寂的气氛。此外电影有非常出色的故事和主题,绝对值得解读。

3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3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影片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孩子们对父权的反抗,影片所有家庭几乎都有一个极端暴力的父亲,极端的父权导致了少年团体的诞生,以反抗父权甚至发展成为对整个社会层面的反抗。

3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小西天。三星半。以封闭村庄为模型书写的父权批判寓言,村长(世俗权力)、男爵(贵族权力)、牧师(宗教权力)、医生(知识权力)交织出父权的不同维度,又在各自的家庭中成为滋生暴力的罪恶之源,象征纯洁的白丝带被扭曲成象征耻辱的红字。群像戏写得很工整,甚至咆哮都均匀分配。文本有不少处理巧妙的地方,比如前半部分男爵夫人练琴指点长笛一场与后半男爵夫人的儿子因削芦笛而被其他孩子霸凌,两笔写出男爵夫人的处境和出走的必然。以乡村教师(人文主义者)为叙述者和侦探串联片段是叙事特色,但也因此,被指认为凶手的孩童在故事中彻底失声。再加之结尾一战爆发历史节点的强调,理念先行之感过重,效果未必好过通常的多视点叙述。

41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看过2010-02-21] 闷,反情节的另一种拍法。汉内克最好的片子还是《Cache》……|20221101资料馆重看:可以到9分。确实厉害,堪称拍出人类学意味了,“第三帝国前传”,民族心灵史啊这是!跟这部一比那《乔乔兔》就是个渣……当年怎么会觉得闷呢,压迫感惊悚感都特别强啊,看来还是必须大银幕看!当然要刨点分就是还是概念先行了,而且人物化的叙事人严格来说也有用得不是特别到位的地方。

4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歪曲着理解一下,跟白丝带的内涵极搭调。对纳粹和暴力史了解的缺陷不妨碍为其镜头语言倾倒,哈内克是我的菜。黑白片儿真可以随时拿来当摄影课学习。要说是闷片的话,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看的时候不光情绪,季节和时辰都没到位。

48分钟前
  • 小岩菽
  • 力荐

以善之名行恶之实,专制之花结暴力之果,哈内克的刀又准又狠,对民族及个人罪恶根源的挖掘入骨三分,一如鲁迅。

51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B】哈内克是怎么做到把那么多小演员都调教的如此出色的,太厉害了,而且这片怎么又被大家说闷啊!为毛我又一次感觉不到!是我逼格又变高了吗!

53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相比起《艺术家》那种的为了致敬而致敬的黑白片,《白丝带》的黑白片则完全是为了主题和剧情服务,宁静神秘的叙事让人充满探究兴趣,后劲很大以至于看完阴影很大。推理占很大成分但不是最重要的,少年们成了法西斯的第一代,电影是讲妖孽的萌发。

57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推荐

不闷啊。答案从一开始就呼之欲出,且看他把多重线索一一收拢,空镜、旁白都用得漂亮,慢慢把一个村庄的罪恶铺陈开去。表面是代际冲突,背后是一战前德国的宗教和家庭秩序——没错,最恐怖的东西常常来源于秩序(白丝带的隐喻)。结尾名为开放实则封闭,圣歌蔓延,只有罪而没有赎罪,有祷告而没有判决。

1小时前
  • 57
  • 推荐

#重看#四星半;沉静肃穆的长镜头隔着走廊和房门瞠视怪力乱象丛生,大量留白沉默逼仄出不寒而栗,平静田园里暗流涌动波云诡谲,暴力和恶行滋生的封闭空间;父权当制,神权压顶(不断联想起伯格曼父亲),阶级分明,当彼时的白丝带若干年后变成黄臂章,一切都可以解释了;去年杜蒙《小孩子》有类似(哈内克对杜蒙相当认可)。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在这么一个断网的夜,我看了它,它是如此的沉闷和沉重,以致于我这么一个没有文化的人,白白的浪费了俩小时磨尖了我的屁股。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搞懂导演那大海一般深不可测的心和思想……

1小时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