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实验

恐怖片美国2001

主演:艾德里安·布洛迪,福里斯特·惠特克,凯姆·吉甘戴,费舍·史蒂芬斯,玛姬·格蕾斯,小克利夫顿·克林斯,Ethan Cohn,崔维斯·费米尔,大卫·班纳,廖炳胜

导演:保罗·舒尔灵

播放地址

 剧照

死亡实验 剧照 NO.1死亡实验 剧照 NO.2死亡实验 剧照 NO.3死亡实验 剧照 NO.4死亡实验 剧照 NO.5死亡实验 剧照 NO.6死亡实验 剧照 NO.13死亡实验 剧照 NO.14死亡实验 剧照 NO.15死亡实验 剧照 NO.16死亡实验 剧照 NO.17死亡实验 剧照 NO.18死亡实验 剧照 NO.19死亡实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2 20:25

详细剧情

失业不久的特拉维斯(阿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工启事,酬劳为两周14000美元。为此所吸引,特拉维斯欣然前往。原来这是某机构发起的实验,研究者宣称实验将在州立监狱进行,包括特拉维斯在内的26名参与者被分成狱警和囚 犯,狱警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来管理囚犯,不服从命令者将受到惩罚。原本只以为是一场有钱可拿的角色扮演游戏,但随着实验的进行,权力的意志渐渐得到体现,所有的人都似乎迷失在角色之中……  本片根据2001年的德国影片《Das Experiment》改编,故事取材自马利奥·乔丹努(Mario Giordano)的小说《黑盒子》。

 长篇影评

 1 ) 人之初性本善or恶

人性真的是经不起考验,权利的实施过程总会造成膨胀和一定程度的变态,如果没有很好的监管,往往造成可怕的后果。所以人本性是善还是恶,还是看后天环境的因素呢?女主一个毫无存在感的角色,动不动就乱入,实在搞不懂存在的意义。

人性的放大镜,在欲望的支配下所有的关于人的阴暗面都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暴力崇拜权威服从以及最可悲的角色认同,当实验者开始重复一些符号化的举动时,这个理论上的社会培养皿也开始被这些人之秘辛所推动着形成。心得就是要尽可能随时保持清醒,以平衡自己的社会角色。

 2 ) life is like a box

一些思维片段

任何的环境,社会,团体,等等,类似诸多范畴,都可以看成盒子,人类在盒子里生存,并作出生物反应---------极端环境下人类的反应


人处于盒子中,受到不可抗力的控制,无法反抗,理智逐渐消磨,原始欲望开始占据上风,一切为了生存下去,而更明显的表现出动物性。用外力使之屈服的过程,实际上是去尊严化,去理智化的过程,当人类作为社会人的诸多属性和需求被剥夺后,就会明显的表现出动物性。

盒子内的冲突可以是相互之间的,以妨碍自己的生存作为前提。

同盒子外的冲突可以由社会化的处于对抗层面的身份引起,人不断在社会化和动物化,理智和欲望之间徘徊。

开始人类为了社会性或尊严性开始屈服或妥协,后来为了动物性或生存开始战斗。

为了争取一切和生存有关的便利条件,或者趋近于正常化,人类开始服从,从被迫到习惯。

掌握权力或力量的人在没有盒子里拥有无限的力量,可以任由欲望冲破理智而不用受到平常意义上到底的谴责或是法律的约束,所以会做出强迫他人违反本身意志甚至伤害盒子里人的事情,但也不会完全破坏,如果盒子里的对象消失,盒子也随之解体,权力不复存在。

当然,如果手里掌握资源或权力足够大的话,则可以在大盒子里重新构筑小盒子。

如果在盒子里可以得到生存的资源或者比盒子外更好的话(可预见的预期或是由于封闭性造成的不可测的预知----危险性或其他),则可能选择继续待在盒子里而继续生存或是选择同拥有权力和资源的人合作--------此处可以引出斯德哥尔摩效应

文革象是一个大的斯德哥尔摩效应的实验,盒子的规则已经违背了社会的规则。

要有足够的意志力和足够的理性,最重要的要有足够的力量去打破盒子 。绝不能被盒子困住,要保持和盒子外的联系。

身份往往赋予了不对等的权力,这是冲突的根源之一。

狱警对犯人拥有看护权和处理权,这是法律赋予的,在这一前提下身份的对抗被放大了,同时道德和社会性在法律的机械性面前失去了作用。犯人被处理的前提是侵害了他人,而影片中的最大问题是,犯人都不是真正的犯人,他们被假设赋予了身份,受到了不对称的对待。

所以作为人,要时刻警惕在盒子中被假设赋予身份,永远不要被假设。

要记得自己是谁.

 3 ) 津巴多 & 斯坦福监狱实验

作者: 迈克尔·舍默
转自: http://book.ifeng.com/section.php?book_id=2073&id=144015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菲利普·津巴多就是个传奇人物了,而且打那以后他的声望有增无减。他出生于纽约的南布朗克斯区,父母是没什么文化的西西里人。津巴多亲眼目睹了人置身法律有名无实、猜忌无处不在的环境时会怎么做。他早年在斯坦福大学当教授,设计过一次实验,观察两辆报废汽车:一辆放在他度过童年时代的南布朗克斯区;另一辆放在加州帕罗奥多的高档社区。在布朗克斯,研究小组还来不及装好隐藏摄像机,人们就开始拆车了。短短一天之内,汽车遭到了23次破坏性攻击,全在白天,肇事者均为恰好经过的成年人(只有一次例外)。而在帕罗奥多,汽车一直没人动,直到津巴多放弃实验,把车开回校园。此时三位邻居打电话报了警,说附近有辆车被人偷了。如此巨大的差异,显然并不是因为纽约人与加州人在特质上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布朗克斯与帕罗奥多的生活条件有异。异在何处呢?

这正是津巴多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想要解答的问题。如今,这个实验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弗洛伊德的沙发、斯金纳(B.F.Skinner)的箱子、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Milgram)的从众实验不分高下,同属奠基之作。只要上过基础心理学课程,你一定听到过菲利普·津巴多的大名。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细节,现在已经广为人知了。研究人员在心理学大楼的地下室草草拼凑出来一所监狱,把办公室改建成了牢房。随机选出的学生"囚犯",被"斯坦福警察局"的警察在家里逮捕,抓进巡逻车带到监狱。"狱方"给他们喷杀虱剂,勒令其裸体站成一排,挨个分发土褐色的囚衣,塞进6×9英尺的狭窄囚房。警卫们领到了警棍、哨子、囚房钥匙和闪亮的墨镜。接下来的几天,这些原本心理健康的美国学生,全都入了戏:不是变成了暴力、专制的警卫,就是变成了士气低落、冷漠的囚犯。按原计划,实验要进行两个星期。津巴多当时的女友(现在是他的夫人,两人结婚已经30多年了),看到囚犯们在深夜如厕时遭到警卫虐打,头蒙黑袋、腿铐脚镣,连忙让津巴多中止实验,以免有人受到严重伤害。到了这时候,津巴多才意识到,自己也陷入了监狱长的角色不能自拔。"我叫停实验,不是因为在监区看到的那些场面,"他在实验的技术报告里解释说,"而是因为我惊恐地意识到,我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变成最残忍的警卫,或是最软弱的囚犯,对自己的无力充满恨意:未得许可,我不能吃、不能睡,甚至不能去上厕所。"

我问津巴多,30年后,他怎样看待这次经历。"斯坦福监狱实验传递的信息是: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力,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他说。"像我这样的社会心理学家一直在努力纠正大多数人的观点:恶只不过是个别人的特质--藏在他们的基因里、大脑里或者本质上--世界上有好苹果,也有坏苹果。"但的确是有坏苹果吧?是的,当然有,津巴多承认,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恶,并不是少数坏苹果犯下的,相反,而是普通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的极端行径。津巴多宁愿不对人做先入为主的判断。"怪罪个人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找出什么样的环境有可能激发出他们的恶行。与其说是坏苹果装进了好木桶,为什么不假设是好苹果装进了坏木桶?"

我们如何才能判断好坏苹果与好坏木桶之间的差异呢?"在斯坦福实验展开之前,我们知道参加的学生都是些好苹果,因为我们让他们做了大量测试--性格测试、临床检查、调查他们的背景,等等。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正常。接着,我们随机指定他们是警卫还是囚犯。这就是说,第一天的时候,他们都是好苹果。可没过几天,警卫们就变成了虐待狂,囚犯们变得情绪不稳。"津巴多的坏木桶腐蚀了好苹果。

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曝光后,津巴多和媒体很快将它与斯坦福囚徒实验联系起来。接受了几次采访之后,一家律师事务所找上了他。这家事务所要为上士伊凡·弗雷德里克(IvanFrederick)做辩护。上士是部队的宪兵,在阿布格莱布监狱1A和1B层值夜班,而这两层,正好是全伊拉克虐囚事件最严重的地方。津巴多并未否认弗雷德里克虐囚的事实(弗雷德里克对此供认不讳),但他知道,自己想要探究的是促使警卫们折磨、虐待、羞辱囚犯的深层环境原因。按津巴多的说法,弗雷德里克到伊拉克之前,是个地道的爱国青年,"经常去教堂,家门口每天都挂着美国国旗,一听到国歌就热泪盈眶地挺胸起立,信奉民主自由的美国价值观,他参军正是为了捍卫这些价值观。"弗雷德里克被控虐囚后,津巴多安排了一位军方的临床心理医生给他进行了全面的心理评测。评测指出,从各个方面来看,弗雷德里克都再平常不过了。他有着平均水平的智商和个性,"没有虐待狂或病态倾向。"对津巴多来说,这些结果"有力地说明,军队和检方主控人强加给他的'坏苹果'特质论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根据自己在斯坦福监狱实验和阿布格莱布监狱的发现,津巴多提出了人、环境和制度的三要素说,以及这三者如何相互作用,驱使好人做恶事。这里我们看到了恶的特质论(人)、恶的环境论(环境),以及津巴多在考察了阿布格莱布监狱事件之后新增的第三项要素--也即人与环境共存的背景(制度)。"看到有关阿布格莱布监狱的报道时,我很想知道,到底是谁创造了这种扬恶的环境,"他回忆说,"制度是更大的木桶:也就是确立此类环境的法律、经济、历史和政治势力。大多数制度都有一层外壳,毫无透明度可言。"




------------------------------

大家有兴趣可以再看看两个针对这个实验的纪录片
豆瓣地址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1540664/

原始纪录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3MzY3OTU2.html

另一个版本的实验回顾 http://www.56.com/u71/v_NzA2Mzc3NDg.html
 

面对人性的深不可测,只能说我们在电影和文学中所看到的真相永远都是涂脂抹粉的产物,实验也只是一个社会有限条件下的缩影

 4 ) 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部片子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初的斯坦福大学,一群大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试验。他们分成两伙人,一伙人扮演监狱狱警,另外一些人则扮演囚犯,在24小时内开始模拟监狱里的日常生活。结果证明,扮演狱警的人在模拟监狱的情境中,开始变得有暴力倾向,而扮演囚犯的人则预谋造反。试验不久就被叫停,但其研究结果许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实验详情:
  该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Zimbardo等人在1969年展开的。
目的:
  调查人的虐待心理儭向是先天还是后天
参与者:
  24个大学男学生(无入监经历,不吸毒,身体以及心理健康)作为酬劳一天15美元。
地点:
  调查人员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
过程:
  参与者由警察逮捕,并押至试验地点。以抽签的形式将参与者分成两批,12个人为囚犯,12个人为狱警。囚犯将先脱掉衣服洒上除虱药粉,穿上类似于女人的连衣裙一样的白色袍,不能穿底裤,头戴丝袜,为每个人编号来代替名字,并且在右脚脚踝有铰链。狱警则穿制服,有警棒,带不反光的墨镜(Cool Hand Luke)来防止目光接触。由于没有钟表也没有窗户,所以囚犯们并不知道时间。狱警可随自己喜好进行惩罚。
结论:
  后天原因,由于监狱的特殊环境使得狱警的行为更加暴力,到后期有些严重的甚至以惩罚犯人为乐。由于多方干扰,该实验不得不被迫提前结束,事实上只进行了6天。作为囚犯的参与者称之为可怕的梦魇,也对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这个实验也导致了关于监狱虐待一条新法律的诞生。以上皆为事实,或许会与电影情节有一些出入。

以下是有关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详细情况: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当时津巴多正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津巴多把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改装成监狱,花15美元一天请来了一批学生参与实验。这批学生要参加实验必须先通过一次测试,以证明他们是“心理健康、没有疾病的正常人”。
  一共有70名来自美国各地的学生申请参与这个为期两周的实验,他们绝大多数是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莱大学参加夏季课程的学生。24名学生通过了测试,学生以随机的方式被分成了两组角色:其中6名学生担任监狱中的“囚犯”和18名学生则以三人一组轮班担任“看守”的角色。津巴多本人则担任监狱长的角色。
  为了实验更真实地模拟现实,担任“囚犯”的学生身份以数字代替,每个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脚镣和手铐,有些学生是在家里被逮捕的,被铐上手铐,戴上牛皮纸头套,而执行逮捕行为的是同意与津巴多合作进行实验的加州警方,面对呼啸而去的警方,不明就里的邻里大为惊讶;而担任“看守”角色的学生则是穿着警服,戴上黑色的墨镜以增加权威感,在囚犯进牢时,按照监狱的正式程序对犯人进行裸体的搜身,他们拥有一切真实狱警所拥有的权力。而自愿参加实验的学生们则被告知实验过程中,他们所拥有的部分人权可能被侵犯。
  一切如此真实,为的是让双方可以真正进入预置的角色。津巴多的模拟监狱应该不会发生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毕竟这批所谓的看守和囚犯都是通过心理测试证明是“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津巴多也在1996年多伦多举行的讨论会上坦诚,在实验进行之前,觉得有可能只是无聊的两个星期。
  实验开始的相遇是尴尬,毕竟对于看守和囚犯双方而言,都需要时间进入角色。无聊的时光如何打发?于是这群耳濡目染于当时美国反越战学潮的学生囚犯开始挑战权威:撕掉缝制于衣服身上的编号,把自己锁在牢房内不理会看守的命令,并取笑看守。
  看守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作为监狱长和实验负责人的津巴多则告知看守们要自行解决问题。于是看守们采取措施对囚犯进行“镇压”:脱光囚犯的衣服、把囚犯进行数个小时的禁闭、没收枕头和被褥、取消囚犯的进餐、强迫囚犯用手清洗马桶、进行俯卧撑或者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而羞辱囚犯、剥夺囚犯的睡眠、半夜把囚犯拉出来清点人数和进行各种屈辱性的活动。他们还采用了心理上的分化策略:服从管理的好囚犯会被提供特权,更好的牢房和伙食。
  这些“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看守”学得好快,如果看过任何一部关于监狱电影的话,这都是看守的狱警常用的策略。随着实验进行,看守们采用的惩戒措施日益加重,以至于实验人员不得不对他们进行提醒。
  在实验进行到36个小时的时候,一名囚犯因受到极度精神压力而出现哭泣、咒骂等各种各样的歇斯底里症状而退出了实验。实验仅仅进行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一个好人已经被一群“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折磨得濒临崩溃。
  该名编号为8612的囚犯是第一天率领囚犯反抗和挑战看守权利的领导者,因此在看守们的反击中受到了“特别的照顾”。当一系列的惩罚加诸于身后,8612已经察觉这不是一场模拟的实验、一个虚拟的监狱,而是一个“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心理学家设置的真正监狱”。当8612向津巴多当面提出要求的时候,津巴多也已经完全进入了监狱长的角色,他考虑的已经不是8612的精神状态,而是如果8612退出,会引起更多人退出,实验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于是津巴多像所有的监狱电影中的监狱长会做得一样,向8612承诺让看守不再折磨他,给他好的待遇,同时他提出一个浮士德式的交易:让8612回到监狱做他的眼线,向他提供监狱中的信息,如果同意,津巴多就会迟一点的时候“释放”8612。8612答应了津巴多,重新回到实验当中。当8612回到监狱中,其他的囚犯们开始意识到,他们无法退出,实验负责人员不会让他们退出实验。希望就此幻灭。
  津巴多事后回忆他当时的判断,他觉得8612是心理上过于软弱,无法承受哪怕是一丁点的压力,毕竟实验只进行了大概一天的时间,怎么可能会那么快就要求退出实验呢?实验还有13天的时间啊!
  作为实验设计者、心理学家的津巴多,本应客观地评价8612的状态,结果也被监狱长的角色所逐渐控制被影响他的判断。这种控制一直持续到第六天,直到一个局外人的出现,才把津巴多从监狱长的角色中“挽救”了出来。
  而就在8612提出退出的当晚(36小时),当津巴多的研究生Craig Haney作为实验负责人之一轮值夜班时,发现8612“精神已经崩溃,强烈要求退出”,8612无法承受“看守们持续不断地骚扰,仅仅是因为他在第一天领导了囚犯对看守的对抗。”在同意8612离开监狱进行短暂的休息后,Craig Haney要做出一个外人看来很容易,但当时他感觉极度困难的决定:是同意8612离开还是拒绝他的要求?津巴多是他的导师和“老板”,午夜时分,不能够骚扰他的休息。同意?毕竟我只是个二年级的研究生,这个实验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进行筹备,让8612轻易退出便意味着实验设计受到影响,无疑结果的准确性也成疑问。但当前这个年轻人的状态是他们在设计实验时无法想象的,不放的话行吗?
  经过一番挣扎后,Craig Haney还是决定同意8612退出实验。
  津巴多和他的同事第二天早上回到了实验室,质疑为什么Craig Haney同意让8612退出实验。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津巴多认可了Haney的决定。同时,在后备名单中,他们挑选了一位学生,让他在当天下午加入实验,填补8612的空缺。
  而在斯坦福大学古老而庄严的心理学大楼地下室,敌对情绪日益升级:看守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游戏,想方设法折磨囚犯;囚犯们则继续承受着折磨,以行尸走肉般的顺从回应。这已经不是一场cosplay了,不是一次愉快的暑假回忆,不是一次舒服的打工经验,而是一次噩梦。在试验开始的时候,“看守和囚犯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异性;而在试验持续了一周以后,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的相似性了。”
  魔鬼已经被释放出来了。它狞笑注视着这群曾经“健康的、心理正常”的好人,它让一些“看守们”沉醉于规训与惩罚的快感;让部分尽管心理感觉不对、但迫于角色与承诺所赋予的服从义务而不得不配合其他看守,从来没有提出过异议和反对,只是私下向囚犯提供帮助;它让仇恨在“囚犯”心中播种,以致试验结束之后,当“看守”们和“囚犯们”同坐一起讨论时,敌对的情绪让讨论变成了凶恶的对质,当他们在试验过程中接受试验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时,他们呈现均是怀疑的情绪,在他们看来,这群最初友好善良的试验人员就是铁笼的制造者;它让本应客观的心理学家失去了判断。
  试验一直持续到第六天。监狱情况渐进式的恶化启动了所有参与者的心理适应机制:一切都是正常的,一切都是如试验设计所安排的进行。连接替8612进入试验的代号为416的候补学生最初的“这是个疯人院”的印象也已经被“这理应是个疯人院”的看法所代替,尽管他最初的时候以绝食进行反抗,但经历了黑房幽禁、狱友在看守鼓动下对他进行羞辱的经历后,本应最是正常的他换来的是彻底的孤立,他的绝食对抗让看守和囚犯们从某种意义上站到了一起。
  囚犯们以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接受看守们的各种要求。也有些囚犯以“疯狂的表演”模仿8612,希望以此换取退出试验的机会:在试验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天,各有一名囚犯被同意退出了试验。第五名囚犯在退出的请求被拒绝后,全身出现皮疹的症状,最终退出了试验。
  试验过程中,囚犯们实际上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外界。在只持续了六天的试验中,大约有100多人以不同的身份接触这群囚犯:包括一名真正的典狱官,在接触了所有的囚犯后,他观察到这场模拟试验在这批学生囚犯身上造成的反应与首次坐牢的人非常相似;20多名心理系的学生从视频监视器和窗户中观察试验;24名囚犯的父母和朋友在探监的时间和囚犯接触,而其中一位母亲在探访之后寻访了一位神父,在神父找到了一位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如何让她的孩子脱离“斯坦福监狱”,这名律师在试验的最后一天与所有的囚犯进行了访谈。
  这100多个人,包括看守和囚犯,试验的设计者、心理学家津巴多,都没有想过还有一个选择:中止试验。他们已经成为局中人,被困在以理性和科学为借口所编织的铁笼之中,无法脱身,唯有服从,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直到试验的第六天,一名年轻的女士的到访。
  当Christina Maslach接到津巴多的邀请参与斯坦福监狱试验的研究项目时,心里为之一动。刚刚获得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她另一重身份,是津巴多的女友。但Christina已经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助理教授的职务,正准备动身,分身无暇的她只好拒绝了爱人的邀请。
  但她还是答应了津巴多帮忙做一些访谈。为了对访谈有所准备,她在试验进行了大约一周之后的周四晚上来到了斯坦福监狱。一开始的印象是平静,与其中一名看守进行了交谈之后,她的感觉是这是一位礼貌、友好和让人愉快的好人。
  而这晚负责轮班的是昵称为John Wayne的看守,斯坦福监狱最“臭名昭著”的狱警。尽管耳闻John Wayne的作为,Christina见到了John Wayne之后却感到非常震惊(absolutely stunned):与传闻相反,John Wayne是一个绝对的好人。但直到她开始试验观察时,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他戴着黑色的墨镜,手持警棍,身穿制服,放声嚎叫,痛骂犯人,让犯人报数时表现出一种粗暴的态度。
  当时正当洗浴时间。洗浴房在监狱外,看守把犯人用脚镣锁成一列,每个人都戴上头套,完全看不到环境的情况。再把他们带到洗浴房。津巴多通过观察窗看着发生在监狱的情形,兴奋地对他的女友说:“快来看,看一下现在要发生什么!”“看到没有,这场景是太棒了!”但Christina却把头转过去,不忍再看,心里充盈着一种冰凉而作呕的感觉:如此残暴的场景让她感觉到一种女性置身于男权世界所产生的无力感。
  随后,离开了试验现场后,津巴多想要知道Christina对整个试验的评价。但他得到的却是出乎意料的愤怒、恐惧与泪水:“你对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太糟糕了!”辩论、争吵,Christina感到害怕,面前这个不再是她熟悉的爱人,那个以爱生如子闻名斯坦福的温柔而敏感的心理学家。他们之间的立场从来没有如此巨大的对立和分歧,他们之间的争吵从来没有如此剧烈,如此漫长,留下如此巨大的创伤,她甚至无法想象以后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相处。
  这场争吵的结果是津巴多最终屈服了,从他监狱长的角色、从他对试验理性的准确和客观的追求中脱身而出,向他的爱人道歉,并且决定在第二天早上终止试验。召集所有与试验相关的人一起,反省整个过程:一场模拟的试验是如何逐步演化成一个真正的监狱,一个如此严重的疯狂之地(madhouse)?
  此刻,津巴多感到的不是失望,而是如释重负,如释重负的,还有他和Christina,当时他的女友,后来变成了他的妻子,之间的关系。
  但真正让Christina后怕的,是她作为系统挑战者、不服从者的角色:如果她一直参与试验,她能够有如此巨大的感情触动吗?如果她参与了设计,每天目睹事情的发生而产生心理的适应性,眼前的这种疯人院会不会像所有其他参与试验项目的100多个人一样,变成一种正常? 她真的不能够做出肯定的回答。
  就像莫罗的那句老话:“我们都是自身经历的囚徒(we are prisoner of our own experience)。”

看完以上详细情况后,想到,是不是这样的一个情境设定也对那100多号人产生了集体催眠效应!?

 5 ) 变态心理学。

现在才开始渐渐看懂德国电影。
以前总抱怨没有高清晰的画面质量。没有大美女大帅哥的强大演员阵容。没有华丽的炒作宣传和过于商业性的植入式广告。
却总能在看过之后回味无穷。

情节和前年看的<<浪潮>>很像。同样的众人实验。同样的角色扮演。人们往往只需要短短的两天时间就迅速适应了预先设置的那个自己。
最近在看的一本有关于心理学的德文书《Glück ist kein Zufall》里刚好也讲到了人的潜意识具有强大的能动性且不受意识的控制。如果长时间的尝试给自己心理暗示或是灌输不管是既定还是拟定的事实。潜意识就会渐渐在对以后对外界的反应上完全适应于自己灌输的内容。

《死亡实验》虽然也是翻拍斯坦福实验。但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把观众真正带进了电影的情节里。同时也会发现。不同的看片心理往往也会跟着片中某个角色的行动一起发展。

就好比如果你一开始就想充当实验里的狱警。
那你的心理是什么。你面对的是十几个被你管制的囚犯。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管制他们。这也取决于你强大的控制欲、占有欲和心里难以节制的压抑和暴力。
你需要通过控制这个手法来展示出你的威力。让受控于你的人能完全服从。如果囚犯反抗那么你肯定会想方设法地让他继续受控于你。因为你的潜意识里已经植入了这个概念。你是强大且应该被服从的一方。
一旦你的控制欲膨胀到失控。那么实际上你也是在这样的压抑中把自己逼到了一个绝死的境地里。
那么你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想跟着狱警的行动走并赞同对反抗你的人实施暴力呢?
是不是也是因为你性格里的强迫性和强势占了绝大部分呢?

所以反方向来看。你如果绝大部分赞同囚犯的行为。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应该在对牛奶过敏的情况下仍听从指挥喝完一大瓶。应该在明知道只是一个游戏的却完全伤及了人性里的自尊的情况下仍按照狱警的话脱光衣服做俯卧撑或是刷厕所。
那你看看你的内心。是不是被动的部分已经完全超过了主动的部分。
你为什么要在完全丧失自尊的情况下服从于别人。是因为你告诉自己应该这样做还是别人要求你这样做。那么那个人又有什么权力告诉你必须这样做呢?
你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想去解决它还是服从于它已经给定你的难以接受的事实呢?
好比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每天告诉自己。我没有出色的相貌没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我做什么都失败。数十天之后你还会说自己是成功的人吗?


但我想绝大部分人是和我一样随着情节的发展慢慢地感叹环境这个把所有人都掌控于内的强大性。
当你真正置于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怎么做。
你会不会也随着身边的一切东西改变你内心原有的坚持的东西呢?


呵呵。
其实生活也是如此。
无时无刻我们都在用自己那些具有无法估计的影响力的心理素质在挑战生活。
不管是顺境或是逆境。你的幸福感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
工作失意了。你可以告诉自己只是这个项目我并不具备完成的能力。我现在拥有更多的经验来了解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和继续完善自己来完成。当然你也可以告诉自己一切都完了。这是一个很好让老板赏识你的才华的项目你已经没有机会了更别提升职了。

那你更多的是接近哪一个自己?

往往你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一丁点暗示。事情就会完全偏离你预想的轨道。可惜更多的人早就适应了逆来顺受的心理。
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我有自己的原则。我就是这样的。不愿意做任何改变也根本就不知道如果只是主动一点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是你不做。
是你根本就没想到或者不想做而已。
但是你要知道。主动的人永远比被动的人收获多。

我不禁想到。
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我真正了解自己吗。我内心的小黑暗和小光明又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下去呢?



Das Leben ist ein Spiel.Spielen für Vertrauen,Zusammenarbeit und Toleranz.
生活就是一场关于信任、协作和忍耐的游戏。









 6 ) 一场残酷的《试验》


  这个片子并不出名,在google上只找到一篇简短的介绍,但我还是固执的把它作为连日来第一个推荐的电影。

  故事从一个帅小伙开始,他叫莫瑞兹,现在以开出租车为生(怎么俺打车从来没见过这么帅气的司机呢……)。有一天,莫瑞兹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心理研究机构在招收试验对象,给的钱很多,于是就去试试。

  这个心理研究机构似乎很有钱的样子,他们找来20个人,12个囚犯,8个守卫,给每个人不少钱,让他们在一个酷似监狱的地方进行模拟坐牢试验。目的呢,简单的讲,就是研究人性,准确的讲,我也讲不出来乐。

 莫瑞兹被抽在囚犯组,第一天,12个犯人和守卫相安无事——大家都明白,为了钱来的嘛,犀利糊涂的过两个星期,拿钱走人,至于试验,那是次要的事情。

可一点小冲突,让守卫组不是那么爽,只是因为其中一个囚犯喝牛奶过敏,而监狱的规则是,给什么食物,要全部吃完……那个没喝牛奶的囚犯显然破坏了规则,也让守卫组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于是他们第二天采取了强硬的措施。结果显而易见,谁也不是吃素的,你对我不敬,我对你更不敬,囚犯们开始有不满情绪,接着,冲突一点点升级……直至流血,直至死亡。一场试验演变成一场惨痛的悲剧。

   自始自终,镜头都是对准了监狱逼仄的空间摇晃,却一点不觉得闷。情节的推动也非常流畅,这个是我一个外行对技术的一点理解,他们很棒。

  至于故事呢,可说的太多了,还是希望有时间大家自己找来看看。

  一个设定的角色,一个虚假的身份,虽然众所周知一切都是虚构的,却仍然让一些人投入了。看起来可悲,展开来想,却也入情入理,谁说我们现在的角色和地位就是永久的?可我们不投入吗?不见得啊!

  就那么小的空间里,就那么二十来个人,本来是场游戏,却让人性的两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想出这个试验的博士很牛,他被杀了,拍出这个电影的导演也很牛,但电影并没出名。

 

 短评

"这要在国内,一个牢房发一副扑克,这实验做20年也不能出事。"这评论太到位了我智商低,没经历,只看到一群神经病...

5分钟前
  • 南瓜
  • 还行

说真的这部电影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出色

7分钟前
  • 羊割
  • 还行

實驗與被實驗,僅僅一線之隔,人性永遠是複雜到自己都難以預料的東西...

11分钟前
  • 天蝎小猪
  • 推荐

那个莫名其妙的妞是为了票房硬塞的吗?

15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没有觉得比美国版的那个好很多。可能是昨晚看那部震动太大了这部就淡定一些。两个国家拍出来的侧重点很不一样。美国版完全淡化了实施实验的科研人员,只营造出监狱这一个空间。而德国版的则把科研人员的波动也加了进去,德国电影老是会突出整体决策者的判断失误。

19分钟前
  • summer
  • 还行

这是求知还是无知呢?永远别拿人性做实验 输不起!对于这复杂又脆弱的东西 可以反思 但不可轻易定义~ 这部和美版一起看的 觉得翻拍没法和这老版比 也没能加入新东西~ 德国版的情节更经得起推敲 细节处理佳 艺术性与现实感基本达到平衡点~不过就电影题材的思考上来说 都值得找来看看

23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推荐

人性本无善恶之分,路西法在天堂便是上帝的宠儿,下凡间就成了第一个堕天使,对自己身份的认知以及得知自己有支配权是使行为失常的一个原因。人是复杂的,刚开始也有犯人一方对狱警的调戏与侮辱,恶是一个相互的字眼。实验人员被袭这段开始有点傻,实验过程中摄像机死角、监控失职和博士离开都太没水平

28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女主拖沓的描述使之变得多余。人之初,性本恶。身份认知颠覆/高压/封闭空间衍生的是,对权威的懦弱服从/对人的暴力控制与权利剥夺。集体暴力则使人混淆对错,人性缺失。人其实只是经过万年驯化的兽。

32分钟前
  • AshEly
  • 推荐

看完了,中心槽点有3:男主演长得太像我哥/我爱上了2个女角/德国人笑点和智商普遍有点低

34分钟前
  • Vlasta
  • 还行

任何人得到权利都会习惯去滥用吗?看来是又一个路法西效应的演绎啊!对这本书更加期待了

38分钟前
  • 利奥波德
  • 还行

自真实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演绎了很多,不过让我深深认识到了实验中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多么的重要。你善良么?你邪恶么?情景的力量足以改变你。没看过多少德国片,虽然实验非常熟悉,但是这部非常震撼。穿插的那个大美妞更是亮点。德国人拍这样一部片子,曲中况味值得深思。

39分钟前
  • 裸踝
  • 力荐

一些地方显得有些牵强和突兀,情感变化让人始料不及。女主很美却演技渣,纯属可有可无的角色。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把极端的情形塞在一个影片中,不把巧合变因撞在一块儿,那就无须拍电影了。你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还不够多么。ps.美丽的德语和伯克先生 >3<

42分钟前
  • roxanneX
  • 推荐

与人性本恶还是本善无关,相反,它倒更证明了人性本来的空白,这空白很容易被社会既有范式和角色影响和填充,很可怕,同时结合之后的《浪潮》看出德国人的反思很深入。

47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力荐

原著取材于真实的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的实验,本片改变的更有戏剧性,当然引起的争议也不小。不过,我始终觉得德国人拍这种有关社会、人性的伦理片是一绝,有兴趣可以参看《Die Welle》

52分钟前
  • 管道工
  • 推荐

男主角一夜情女友经常乱入啊……

56分钟前
  • 邹小樱
  • 推荐

人性和权利似乎就是德国电影的主题。一次次检验和反省,探索人性黑暗面的极限。

59分钟前
  • Orchid
  • 推荐

期望太高了,烂尾。毛几吧心理,开头搞的什么似的,还搞眼镜黑白镜,暗号之类的故弄玄虚,结果就是普通的狱内打斗片,情节生硬,人态度转变也没逻辑性。撇开内容硬性技术还不错,节奏快,配乐剪切表演之类的都有赞点

1小时前
  • 阿廖沙
  • 还行

所谓的人性实验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是本作却仿佛儿戏,丝毫感觉不到对剧作安排的严谨性和合理性,可以看出就是一部立意先行,然后剧情随心所欲瞎扯的作品。潜意识里的暴力因子、暴力无意识、权威服从、权力与虐待等等实验的反馈,这些内容确实是好的电影题材,但并不能挽救本作的失败。最后想问,影片里面的男女感情戏有必要吗?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德国人是怎么了呀,本片和那部《浪潮》一样,都是打着心理学经典实验的幌子将人格的扭曲无限夸张。有丑化科学实验之嫌,不过剧情倒是足够勾人。

1小时前
  • 私享史
  • 推荐

1973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些都真实并且更加残酷的发生过。定向知觉丧失。权威服从。潜意识暴力。无论是扮演狱警,还是囚犯,身体,思想,都在被囚禁与毁灭。

1小时前
  • L.L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