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杀钢琴师

爱情片法国1960

主演:夏尔·阿兹纳夫,玛丽·杜布瓦,妮科尔·贝尔热,米歇尔·梅奇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剧照

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2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3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4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5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6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3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4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5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6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7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8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19射杀钢琴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02:11

详细剧情

  巴黎一间默默无闻的小酒馆里,一位忧郁而孤独的钢琴伴奏师查理·科勒(夏尔·阿兹纳夫 Charles Aznavour饰)。他的生活简单而又单调。热情的酒馆女侍莉娜(玛丽·杜布瓦 Marie Dubois饰)为查理的才华所倾倒,爱上了他。原来,查理曾经是显赫一时的著名钢琴师,在妻子自杀身亡后隐姓埋名于此。莉娜鼓励他重新找回自己走上舞台。然而一日,多年未见的弟弟奇科·萨洛扬(阿尔伯特·雷米 Albert Rémy饰)因躲避黑道仇家的追杀而闯进了他的生活中。查理帮助弟弟逃脱了仇家的追杀,却意外卷入这场残酷的生死逃亡之中。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与查理生死与共的莉娜,在激战中,莲娜不幸中弹身亡。查理再度回到了往昔的小酒馆中,一切又回归起始,却物是人非。  由法国电影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的黑白影片《射杀钢琴师》,根据美国作家大卫·古迪斯的小说改编而成。

 长篇影评

 1 ) 伍迪·艾伦和弗朗所瓦·特吕弗谁更好

伍迪·艾伦和弗朗所瓦·特吕弗谁更好呢?也许是不应该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比的。
今天看了《射杀钢琴师》。在昨天晚上买到这个片子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部影片。不过就叙事来说,他们两人同样无敌,而且我觉得特吕弗应该更胜一筹。
《射杀钢琴师》是一部1960年的影片。黑白片。法国影片具有一种奇特的魅力。或者说,我更喜欢特吕弗的风格。关于特吕弗,我以前只看过他那部著名的《400下》。《400下》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就叙事来说,略微显得平淡了一些,而且那是一部1959年的电影,在几十年后,再来看这部表现少年反抗家长反抗成人社会的电影,其震撼程度也已经有所减弱。而《射杀钢琴师》则更加精彩。它的精彩就在于它的开放性。这部电影以一个分赃不均的事件为主线,实际上却讲述了丰富的多的故事。一般的电影,人物的对话,人物间发生的事件都是为了表现电影的主题而服务,而在《射杀钢琴师》中,人们的对话和行为往往会偏离主题,扯到一些与电影要表现的事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去。这样的电影一开始也许会让看的人摸不着头脑,但当你习惯了以后,就会喜欢上这样的电影,因为这样才自然。
比如影片刚开始,一个男子在尽力逃避两个人的追杀,他跑进一条小路,不慎一头撞在电线杆上跌到在地,这时一个路过的好心人扶起了他。然后两人一边走一边攀谈了起来,那个好心人说他要赶紧回家,因为他结婚了,然后又说起了他如何爱上他的老婆,他的孩子等等,他说:有时好像只有面对一个陌生人才能够敞开心扉。他们在一个路口分开,开始的那个男子则继续奔跑。
后来,那两个坏人绑架了钢琴师和他的女朋友,在车上,4个人谈起了女人的问题,气氛很愉快,丝毫不像绑匪和人质的关系。开车的绑匪不断的侃侃而谈,而坐在车后的他的同伴则不断劝他好好开车。这一幕令人有些想起美国的柯恩兄弟的《fargo》里面,两个杀人犯在车上,一个劝另一个不要抽烟的那幕,当时那给了人很多新鲜感,但看来,这种手法是特吕弗早就用过的。在后面,那两个坏人又绑架了钢琴师的儿子,开车的那人甚至兴致勃勃的给小孩介绍起了自己收藏的有趣的小玩意。
而作为故事主人公的钢琴师,每当他要作什么事前,都会以画外音说出他内心的想法,而他实际作出来的行动,却往往并不与他想作的相符。这也许会让许多人看了觉得“心有戚戚焉”。
特吕弗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枪击钢琴师》背后的理念是要制作一个无主题的电影,只通过侦探故事的形式,来表达我对光荣、成功、堕落、失败、女人以及爱的全部看法。”
在另一篇影评中说:
    “本片为新浪潮主将特吕福拍摄的第二部长片,从这部早期作品我们可以轻易看出美国B级片和希区柯克对特吕福的重大影响。扮演钢琴师查理的演员查理·阿兹纳乌尔是法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歌手,作为阿尔及利亚人的后裔,阿兹纳乌尔的歌曲多数表现出对社会风气的嘲讽与绝望--正如《射杀钢琴师》的意味一样。 ”
但是我觉得特吕弗的这部电影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类型片,至今还没有后来者。
当然在后来的许多电影,尤其是法国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些这部电影的影子。但也许那只是所以法国电影的一个共性。

http://spaces.msn.com/antyzhang/blog/cns!C7AC2CC3DC7A7A1!1216.entry

 2 ) 笔记

#法国新浪潮# 特吕弗的反类型经典之作,对各类迷影元素信手拈来,以至于其更像是一封献给电影的情书,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导演本人的影迷属性,因此特吕弗并不排斥主流的商业制作电影,这也为他后期回归自己口诛笔伐的“优质电影”奠定了某种基础,精细的排演调度、考究的布景与大牌演员尚未攻陷特吕弗的作品,但与戈达尔自主编剧的行为不同,特吕弗在很大程度上依旧仰赖于成熟的文学文本,代表作《朱尔与吉姆》如此,《射》亦如此,生动欢快的摄影在肯定青年文化的活力同时,也是最为符合原著小说调性的风格择取,黑色电影、心理剧、惊险片、悬疑片等类型标志纷至沓来,突变的基调令观者难以确定某个类型公式套用、读解,而可单纯从这些难以预料的变调中获取观影快感,而一些好莱坞电影“明令禁止”的剪切方法,如查理拜访经纪人时中全景与犹豫是否按铃的食指大特写间的两极剪辑,特吕弗对此丝毫不在意,解开个中束缚,新浪潮奔涌而出。

2022.11.20

 3 ) 随看随记

特吕弗把好莱坞的这些经典情节都捏碎了,然后随意填充到自己的电影里,让人感觉一切都似曾相识,却又摸不到头脑、搞不清来龙去脉

抽掉好莱坞所用的转折,这是这部电影所用的反好莱坞技巧,夫妻在吵架,妻子前面还在发怒,镜头一切却原谅了丈夫,丈夫的话被切掉了

好莱坞的情节叙事讲究个完整性,但特吕弗不然,他把一段情节的前段或者后端裁去了,或者只让观众看到一个引子或者结果,观众必然会问“然后呢”“为什么会这样”,但特吕弗不会回答,他貌似是想让观众意识到自己被好莱坞叙事惯坏了,从而建立一种新的电影叙事规则

 4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1象征主义文学

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西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 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法国正式打出旗号的象征主义是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反拨。在象征主义者看来,实证主义只知机械的论证实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主义则侧重遗传和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这些都无法揭露艺术的本质。

象征主义者们主张发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凭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的艺术。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

2表现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欧美文学地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起源于德国,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

//baike.baidu.com/item/%E8%A1%A8%E7%8E%B0%E4%B8%BB%E4%B9%89/1229565?ivk_sa=1022817p

3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期(20年代)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 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爱尔兰的乔伊斯:《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尤利西斯》 英国的沃尔夫:《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 法国的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美国的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详细解说 1、内心独白:意识流小说直接展示所思所感,展示心理的原生态,不加以条理化、逻辑化,作家退出小说,主观干预较少,注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本身。 2、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在某对象上稍许停留,任何外在的刺激都可以打断从前的思维过程而展开新的思绪。 3、主观性、随意性强,常打破时空限制,跳跃性较大,从心理结构组织流程,而传统小说多在时空的推移中展开情节。 4、内容和题材上,传统小说往往全知全能,而在意识流小说中作家地位下降,读者的参与性加强,不注意刻画典型人物,凭借人物的意识来写人,情节淡化。

4超现实 20年代兴起于法国,它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

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5存在主义

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 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 1、法国加缪:《局外人》(1942)、《鼠疫》(1947,里厄医生) 2、法国萨特:《恶心》(小说)、《自由之路》(小说)、《墙》(短篇小说集)、《死无葬生之地》(戏剧)、《苍蝇》(戏剧)、《禁闭》(戏剧,表明“他人就是地狱”)、《必恭必敬的妓女》(戏剧)、《存在与虚无》(哲学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哲学著作) 3、法国波伏瓦:《女客》、《第二性》 4、梅勒:《一场美国梦》

6荒诞派戏剧

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 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

特征:荒诞、抽象的主题,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使戏剧的直观艺术特点发挥到极限。在内容上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人生的荒诞不经;在艺术手法上则打破了传统的戏剧结构,用不合逻辑的情节、性格破碎的人物、机械重复的戏剧运动和前言不达后语的枯燥语言来从总体上突现世界荒诞的根本主题。它没有完整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法国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其独幕话剧《秃头歌女》的上演,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诞生。

7新小说派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后成为二战后法国和西方最重要的小说流派之一。又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派。

8“黑色幽默”

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得嘲讽态度。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艺术特征: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反英雄”式的人物: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们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象征形式表现扑朔迷离的情节。打破理性化的时间顺序,加速节奏的跳跃,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笔法富有反讽意味,语言经常打破一般语法规则和固有的词语搭配习惯。 具有寓意性。

美国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9魔幻现实主义

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发端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60年代后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流。它的兴起被称为“拉美文学的爆炸”。

代表人物有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尔、墨西哥的鲁尔弗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奇迹、幻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出现于小说情节中,时序关系常被打乱,叙述富于跳跃性,有时场面带有象征色彩,显示出鲜明的地狱和民族特点。它堪称是“移植”和“寻根”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它既是对现实的深刻开掘,又是对历史的严肃反思;既有对本大陆传统文化的寻本探源,又有对欧美现代主义的广泛吸收。

10未来主义

现代西方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20世纪初兴起于意大利。认为20世纪的飞速发展,使世界根本改观,机器与技术、速度与竞争成为时代主要特征,未来主义应具有现代感觉,歌颂进取性的运动和机器文明,赞美速度的美和力量。认为既往的文化都已腐朽,无法适应当今的时代,提出摒弃全部文化遗产,不满现存秩序。 文学艺术的主题上: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集中表现运动中的物和人,通过动态来赞美运动感、力感和立体风格。 艺术形式上:未来主义者主张彻底摒弃传统手法。 1、俄国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穿裤子的云》 2、法国阿波里奈尔:首个“楼梯式”的诗歌形式。

11达达主义

现代西方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于瑞士, 对文化传统、现实生活、艺术规律采取极端反叛的态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青年一代中的一部分人的苦闷心理和寻找出路的状态。

12垮掉一代 二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作家多为男女青年,他们以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著称。用同性恋、爵士乐、吸毒酗酒等来逃避现实并向体面的社会和美国传统价值观念挑战,提出“沉沦就是解放”和纵欲享乐合法的结论,他们用怪僻的内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沦的所谓“脱俗”态度来表示对体面社会的不满,来对社会进行病态的反抗。

 5 ) 特吕弗的爱情故事

  特吕弗作品集中,最期待的《射杀钢琴师》,在TLF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有C版字幕了,特别感谢,世界因你们而美丽。

  ......

  看完后,想着,到底是什么让我从中意戈达尔,进而转向喜欢上了特吕弗。论其不同,那真是可以说上三天三夜的,就说我是要认真接触特吕弗的吧。那是在看《精疲力尽》的专论的时候,某一处有提到,实际上,《精疲力尽》的项目是属于特吕弗的,但不知怎的,特吕弗就随手把他交给了戈达尔了,之后,两座电影史上的丰碑就这么被建立起来了。一个是《四百击》另一个是《精疲力尽》。

  特吕弗的作品总有着致敬对象,是有所指的。《四百击》是献给导师巴赞的一曲赞歌;《射杀钢琴师》,则是献给自己所喜爱的侦探,B级电影的一首长诗。在保持着上一作《四百击》里流动的,随性的摄影风格下,电影里,用名字作为符号,多次向美国文学的经典元素做出致敬:作家威廉萨洛扬,查尔斯,卓别林,戏剧演员马克思。这属于特吕弗的趣味,也是他在给自己的电影贴下的标签。而从叙事上看,故事始发于一场不知其理的追击,在高反差的打灯环境下,名为奇科的家伙在不断的逃跑,也不知有意无意,人物又在奔跑了,也是逃脱,也是寻求自由,但是,这次所追逐物是汽车,而不是虚无的,抽象的。在奇科跌倒之后,受人所助,与陌生人谈起了巴黎的女人,电影风格在此聚变,节奏放缓,回到了法国民众所喜爱的话唠电影上,然后,在进行告别后,追逐继续。当奇科来到酒吧,又变成了具有小资气息的慢节奏上。从这片段看来,特吕弗做的是类型杂糅,对应的是“类型爆炸”理论,但是他并不是毫无节制的玩弄。电影节奏的一紧一慢,如同爵士乐里的切分音符,以此为基础,进而有着赋予电影更多形式的变化。但即使怎么变,从一开始定下的基调,就是宣告着《射杀钢琴师》,是作为黑色电影变体来进行创作的。而他在接受采访中,所说此作品精神上属于《荒漠怪客》,改编自美国B级小说,印证了这些说法。作为反类型的典范,《射杀钢琴师》是从遵从类型开始的,在框架内跳舞这一典范,总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

  放眼全篇,我们才会发现,特吕弗还是回到了自己所擅长的,展现神秘的女性,和复杂的男女关系之上的。查理有着一个不可告人的过去,这个过去,隐藏着自己的身份,这身份因一个女人而起,也因这个女人而被埋藏。当查理遇到另一个女人的时候,往事被揭开,查理和女人以为自己能逃脱过去,没想到的是,却被更远久,更牢固的血缘关系所害。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查理还是同往常一样,回到了自己的酒馆,隐藏了起来,这时候,酒馆里,又来了一位新的女人。这是一个循环的故事,诉说的是查理与不同的女人,和他们所保持的若即若离的关系,自我身份的确定和他身边的女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和他一段告白之中,你可以看到,查理的确是在女人身上,寻找自己的成就感,所以,他才会在得知自己的事业因为女友的肉体而成功,离开了自己的女友。也因为自己的兄弟,而牺牲了自己的女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查理士爱女人的,又是恨女人的。当他以同样的方式坐在钢琴前,谁又清楚,这样的事情,在查理身上,发生了多少次呢。当然,在你情我浓的片段中,特吕弗特意向布列松的“手指艺术”进行了致敬,唯美,动人。

 虽说是地理位置是巴黎,但是,故事却是天马行空的,让人感到有些眩晕的。这是在特吕弗的参考值是在特定的迷信文化内,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所指的,观众是靠着影像经验来进行解读的。这倒不是无意为之,特吕弗曾经说过,这样的创造世界的方式,就可以让他专注自己的爱情上了。

  要说这部电影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特吕弗他太着迷呈现自己的爱情观了,从查理回忆开始,明显的把黑色电影所具有的的特征冲淡了,在后半段,我们找不到类型的基准值了,已经不能说是类型的变体了,而改称为类型的杂糅了,这让作品总有些分裂感,而非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实际上,特吕弗的风格在这部开始,已经有着回归传统的迹象了,所有的技巧都是服务于故事,这忠实于故事的描述方式,和他之前所批判的“不思进取”的小说电影倒要几分相似,他也承认他作为影评人和电影作者的不同,但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是新浪潮中,最为经典的,评价最高的,最具有辨析度的。让人感到欣喜的不是他对于自己理念的顽固不化,而是在每部电影中,有着许些改变,这些改变是迷人的,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这才会在他末年,拍出了《最后一班地铁》这样一部口碑票房双收的好电影。对他来说,新浪潮不是死胡同,不是既定的风格变化,新浪潮只是开始,不是终点。可惜,暴烈如戈达尔,是不会去想这些的。

  我觉得,作为电影创作人,一定得看看特吕弗,他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同时,他又是那样的才华横溢。他不是没有强烈的态度的,但他所呈现的手法,是柔软的,不伤人的,让人真切感到美的。这无关乎他所展示他的爱情,无关乎他的作品都属于”赞礼“的一部分,这只关乎一个迷人的故事,一个能把观众埋藏最深的情感,勾摄出来的技巧。

 6 ) 特吕弗 - 在创新与继承之间寻找平衡

The French New Wave, in general, was about both iconoclasm and reverence for the long-lasting film traditions. If the fragmentary editing epitomized by jarring jump cuts, and the extended long takes consisted of medley montages in New Wave films were a testimony against the institutionalized cinema, then, the adoption and references of antecedent film movements and genres were the most sincere accolade to early art-cinemas from the New Wave directors.

Shoot the Piano Player(Francois Truffaut, 1960), Truffaut’s second feature film may on the surface level may feel like a modest tale of crime thriller centering on pianist Charlie’s (Charles Aznavour) entanglement in a bizarre cat-and-mouse game. However, it is full of intimation and little eccentricities worthy of the viewers’ attention, crystalizing the spirit of the French New Wave.

It is often noted how many of the directors within the New Wave made references to classic film movements and genres; so did Truffaut. For instance, the claustrophobic atmosphere stemmed from the chiaroscuro lighting schemes, and the dramatic shadow patterning right at the opening of the film is his direct tribute to the classic American noir films (1:50). Yet, this 4-min sequence is full of Truffaut’s acute implementation of salient New Wave stylistic elements. The scene starts with a chase sequence displaying Chico (Albert Remy) running for life from the two gangsters (Daniel Boulanger, Claude Mansard) pursuing. The interposition of shots of Chico sprinting and the car following with disoriented camera movements are the distinct language of the New Wave directors who knowingly twist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tinuity. At the same time, Truffaut adopts the nonlinear storyline from neorealist films to play with the narrative a bit. While the viewers are still fixated on the thrilling chase sequence, in the next second Chico is stunned by a streetlight and soon gets rescued by a stranger (Alex Joffe) just passing by (2:37). Rather than return to Chico’s escape, for the next two minutes, the narrative digresses instead to capture Chico and the stranger having a casual conversation about life, love, and marriage. It is not until the stranger disappears at the corner (and never reappears in the rest of the film), the chase again carries on.

Still, the innovative editing and the episodic narrative structure are just one snippet of cinematic elements that Truffaut utilizes inShoot the Piano Player. Followed by the wildly acclaimed debutThe 400 Blows(Francois Truffaut, 1959), Truffaut continued to masterfully maneuver the frame to draw audiences’ attention to a specific point in the scene. In the final snowbound shootout with the gangsters (79:00), Lena (Marie Dubois) gets accidentally shot at on her way looking for Charlie. When Charlie finally shows up, everything is too late as Lena, covered in snow, has lost her breath already. As Charlie holds Lena with remorse, rather conventionally cut to a close-up of Lena’s face, Truffaut employs a combination of zoom shot and freeze-frame to immortalize this poignant moment, magnifying Charlie’s anguish in losing the beloved one.

Truffaut takes the free-wheeling side of the French New Wave further by implementing gentle humor into his film even if the tone and subject matters can be quite intense. In the scene where Charlie and Lena have been kidnapped by the gangsters, for example, Truffaut turns a supposed agitated maneuver with the criminals into a waggish slapstick (25:30). Despite being kidnapped, Charlie and Lena keep having discussion apropos of driving, women, and sex with the two gangsters along the way, as if they have known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Then, noticing that the two gangsters have let down their guards, Lena pushes her foot on the drivers’s pedal in an attempt to get the car pulled over. The tactic is successful, allowing Charlie and Lena to walk away with ease while the gangsters have to end the kidnapping to deal with a passing traffic policeman. Interpolating these humorous aspects within the story again emphasizes the versatility and playfulness of this film alone. SometimesShoot the Piano Playerbecomes reflexive as Truffaut reflects on the making of the film and makes flippant remarks about it. In an erotic scene where Charlie is about to enjoy himself for the rest of the night as Clarisse (Michele Mercier), already naked, is lying next to him (20:58), Charlie takes the bedsheet to cover Clarisse’s breast, joking “This is how it’s done in the movies.” Just like that, Truffaut, in sleight of hand, integrates his jocular comment about the classic Hollywood’s finicky Production Code, evincing his attitude towards the need for modern movies to disregard any forms of restriction.

Besides, Truffaut did not apply all the cinematic elements of the French New Wave just for the sake of applying it; what really appeals to him in making the film is the sense of loneliness and alienation that is suggested for the protagonist. Charlie, a passe classical pianist, is portrayed as a diffident and reticent person who seems to be a little bit cut off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order to reflect such personality appropriately, Truffaut makes use of many New Wave stylistic devices, along with voiceovers and flashbacks, guiding the viewers into Charlie’s psyche. The voiceover is the most frequent and effective device that sheds light on Charlie’s subjective thoughts throughout the film. In particular, in the sequence where Charlie accompanies Lena back home right off the work (15:30), the close-ups of Charlie’s hand seeking to hold Lena’s is juxtaposed with shots of his restrained face. Such thoughtful editing is an apposite representation of Charlie’s lack of courage in taking initiatives, exemplifying his agitated state at the moment. The subsequent voiceover of Charlie searching for improvisations to break the silence once again directly demonstrates to the viewer Charlie's reserved character.

Another brilliant example of Truffaut’s keen link of visual style with the story’s idea and characterizations is the audition scene. Truffaut deliberately utilizes montage to call attention to Charlie’s psychology. As Charlie walks across the corridor and about to enter the audition room (33:53), first a medium close-up of Charlie playing with the door key is shown. Forthwith, we get three different close-ups of his finger teasing the door bell within different scales, and then a long shot from the end of the hall which completely jolts us back out again. The montage of Charlie’s hesitant actions plus the elongated corridor scene reinforce the idea of hollowness, as his ambivalent behavior keeps haunting him. What’s more scintillating is that, in the next shot, the door is opened by a young lady who has just finished her audition. In most cases, we would expect the camera to follow Charlie entering the audition room and watching him performing in front of the judges. However, the camera instead stays with this young lady, tracking back with her as she walks through the corridor and out of the building. Such an open-ended sequence epitomizes Truffaut’s mastery of the incidental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makes us wonder about his ulterior motif in creating it. Is he showing the lady because she might just be another victim of the sexual harassment just like Charlie’s dead wife, or because he simply wants to? By constantly incorporating stylistic features from the New Wave, meanwhile, blending his uptake of the modern cinema, Truffaut in harmony, creates an idiosyncratic film language that is distinct from any other coeval peers.

 短评

率性自由的法国新浪潮,剧情和节奏就像是蓝调,不至于哀怨,也绝对不妥协,不刻板,不犹豫不决,总是带点自负的,可爱,步伐像个大男孩,可往往又在浪漫前却步,其实内在都是在讲日常里的得不到,差一点点,可是又没有叫人遗憾和后悔,爽朗如此,人生便已算快意。

6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仅以此片记住操蛋的张北音乐节第三天的直播,从The Soundtrack of Our Lives到知道Tricky不转了一共花了两部部【射杀钢琴师】的时间。去你大爷的。

11分钟前
  • 撕撕撕
  • 还行

特吕弗最好的,也不仅仅是类型片,人物之间似乎在展开某种接力,敞开的情节让每一段相遇与意外都绽放出七彩的小故事,仅仅需要把两个陌生人框在一个镜头里便能产生魔力,运动跟拍镜头与讲故事的独白作为两种流,在这里展现出时间的含义和人物形象的张力。

12分钟前
  • TWY
  • 推荐

只有法国人才会拍出这样神经脱线的黑色电影。他们才不在意犯罪动机、作案细节,追求的永远是至死的浪漫和感性。所以才会有男人在被追杀时,撞上电线杆晕倒,醒来后跟陌生男人边走边聊,听他谈女人和家庭。这个男人并不是主角,他还在被追杀,和陌生男人分开后,躲到了钢琴家哥哥工作的地方。钢琴家在妻子自杀后,隐姓埋名于小餐厅弹钢琴。餐厅里的一名侍女爱上了她。回家的路上,两人并行,若即若离,骨子里的浪漫劲儿就算在被追杀时也无法掩盖。弟弟的仇人把钢琴家作为了新目标,可这根本不是什么惊险的犯罪片,黑道杀手总爱絮絮叨叨。除了爱情和追杀,你不知道这群人想要干什么。相爱的人就那么任性地爱着,追杀的人就那么追杀着,原因和目标都不重要。

14分钟前
  • 唐朝
  • 推荐

迷影情结的一次创作,把特吕弗擅长的好莱坞电影叙事和个人戏谑的风格结合起来。开头是黑色电影的风格,整个是黑帮片的变奏,钢琴师的内心独白和现实的对撞很有意思,雪地的场景跟后来科恩兄弟的《冰血暴》很相近,开头和结尾的钢琴曲形成封闭叙事,还留下对新来的服务员的悬念。这样的特吕弗挺有意思的。

15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特吕弗第2部长片。1.满溢存在主义气格,戏仿与解构美式B级犯罪片,拍得很戈达尔。2.无主题,彰显自发与即兴性,及生活的无常与荒诞。3.车内插科打诨的绑匪,为科恩[冰血暴]借鉴,无意义话唠则被昆汀继承。4.画外独白(意图)与影像(行动)的背反。5.匪徒发誓与老妇摔倒的圈入。6.黑暗死谷vs白芒雪地。(8.8/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新浪潮给人最大的启示就是它的灵气,相比之下现在的电影太匠气,故事、摄影、演员什么都对,可对的又好像很过分,像按公式做出来的一样。即便是电影专业学生拍的电影,也一股脑的要走好莱坞的大片范儿,太专业则无趣。

19分钟前
  • 柏拉不图
  • 力荐

原著美国犯罪小说,法国抒情调。技术很潮,台词诗意,时而幽默。姑娘上床脱光衣服后,男主角说“电影里面可不是这样”,于是将被子裹住诱人双胸。“反”电影。女主角中枪倒下滑下的雪景镜头最是诗意,在车上的温情莞尔足以让我春心荡漾。

22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672M 射杀钢琴师.Tirez.sur.le.pianiste.1960.D9.CC.2Audio.MiniSD-TLF

26分钟前
  • 南团
  • 还行

7/10。没意思。后半段剧情跳跃性这么大,我还以为是戈达尔拍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为了模仿传统意义上那些因缺乏资金导致很多片段无法完成的好莱坞B级片。男主角表演很沉着,丝毫不抢戏。

31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过了一遍剪辑,相当于二刷了,注意到了一些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剧本上的亮点。男主角几乎面临一切矛盾都选择束手,就连最初的机会也是门打开那个时机的偶然性放到他手里的。其实故事相信的是这种“内心斗争后无作为”的普遍性,认为普遍性让人忽视这种行为的后果,所以有必要呈现它可能带来的不幸,有必要提醒人这种行为的无伤大雅是基于幸运才成立的。男主角弹着钢琴向前看的这个动作,是一种遁入安全结界的逃避,把自己隔绝于外界,相当于最后还是回到那个熟悉的旋律里,选择束手。

33分钟前
  • ada
  • 推荐

剧情跌宕起伏,剪辑干净利落。故事环绕在俏皮的音乐声中,也别有趣味。除了打乱的时间线,故事叙述和任务设定也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感觉。特吕弗的悲哀通常于此,现实之残酷在于命运之不可预知,不可改变以及人心之不可揣度。大量与行为矛盾的内心独白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性。

38分钟前
  • Nakadai
  • 推荐

特别喜欢查理去公司谈合同的场景。从他上楼梯时起就能听到很嘹亮的提琴演奏声,在他犹豫要不要按门铃时,一个无精打采的女生出门,与他擦肩而过。这时有一个特别神的调度,一直跟拍查理的摄像机果断地舍弃了我们的主角,开始追随这个女生!女生走了几步后,查理的钢琴声突然响起,女生驻足,摄像机却没有停止移动,而是继续后退并远离被摄体,直到把女生孤零零地甩在空旷的走廊中央。钢琴声伴随着女生走出公司,衔接到盛装的查理在舞台上演奏,收获雷鸣掌声的场景。很多导演会直接表现主角的命运转折,而特吕弗选择把焦点短暂地转移到一个毫不起眼的龙套身上,通过配角的落败与失意,侧面表现主角的成功与得势。而且其高明之处在于,主角之后的陨落也在他与女生的交替之间得到暗示。查理终究也会成为另一个走出房间,走下舞台,销声匿迹的人。

43分钟前
  • 防寒对策
  • 还行

套了犯罪片的外壳,内里还是新浪潮的手法,不讲究故事原委,只有人物当下状态,钢琴师这个角色融合了很多矛盾点,外表内向床上火热,身边两位女伴接连死亡使他看上去很悲情忧郁,但似乎他又能投入到新的恋情中,也是特吕弗的幽默与讽刺了。

45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实在是一部很奇怪的电影,同第一部作品“四百击”相比,特吕弗有很多改变,他尝试了完全不同的叙事风格,并不是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都是为所谓的主题服务,这也让你的观影乐趣变得随遇而安。

48分钟前
  • 盲忙
  • 较差

为什么老是要厚古薄今、追捧名导?各位难道认为这些年的电影是在退步?个人感觉此片的叙事剪辑表演等方面都很稚拙,倒是比更被吹捧、豆瓣评分8.9的<四百击>要好看一些。

50分钟前
  • 锦瑟无端
  • 还行

特吕弗诞辰90周年观影。黑色电影、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与新浪潮的糅合。手持、横摇、变焦,跌宕摄影随性如即兴曲;分屏、遮罩画幅、快切,跳跃的剪辑节奏又成丰富的装饰音。最好的是画外音与场景微妙的距离感,平添人物和剧情的暧昧不明、扑朔迷离。只是打底的故事实在无聊,像极最烂俗的黑色电影桥段拼凑成的古龙小说。

53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特吕弗的第二部,轻盈而有幽默感,典型法国新浪潮作品(跟早期戈达尔的气质好接近啊这个时候应该是俩人关系最好的时候吧)。虽说今天看里面男人一个赛一个地油腻猥琐,不过片子真的是很有想法,一方面对犯罪片的套路烂熟于心,一方面又各种反类型(突出表现在各种散漫且枝蔓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喜剧式的瞎聊桥段)。闪回大段落处理得很好。内心独白的用法是本片一绝了。

5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兄弟皆匪寇,琴师亦杀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前妻的崩溃,却做不出正确的选择,记一命;与强壮的酒保搏斗,出于自卫一刀刺杀,记一命;利娜送他奔命,又接他回城,问他回屋会不会再不出来,他仍毅然决然回去跟树敌置险的兄弟告别,放利娜独自在茫茫然雪地里等待,利娜被枪杀,记一命。所谓射杀钢琴师,钢琴师没事儿,反倒直接、间接导致了多桩命案。然后,再重回酒馆做他的琴师,躲着疗愈,顺便结识新的女侍,成为她们一方天地里的新鲜爱人。

1小时前
  • 王周鹏
  • 推荐

仿默片的運鏡及奇異的畫外音自敘營造出不錯的代入視角,被潛規則的妻子、暗戀許久的情人、狡獪的店主與不成材的弟弟們等小片段都很好,但湊在一起並不能成為一個好故事——高潮一波接一波,卻不連貫,只成了瑣碎的短篇合集。

1小时前
  • 侯二六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