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人们

剧情片其它1950

主演:Estela Inda,Alfonso Mejía,Roberto Cobo,Alma Delia Fuentes

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

播放地址

 剧照

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1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2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3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4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5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6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13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14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15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16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17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18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19被遗忘的人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7

详细剧情

  从少管所逃出来的少年哈伊伯(罗伯特·考博 Roberto Cobo 饰)带领小孩子们欺负街市上卖艺的瞎眼老头儿(米格尔·因克兰Miguel Inclán 饰),抢他的钱,敲破了他的鼓。傍晚,一个没名字的乡下孩子“小眼睛”(Mário Ramírez 饰)被父亲遗弃在集市 ,孩子们中一个叫佩德罗的(阿尔方索·梅嘉 Alfonso Mejía 饰)同情他,带他到朋友家的牛棚过夜。佩德罗自己因成天与小混混们在一块儿,不找工作帮衬家里,被妈妈(伊斯特纳·英达 Estela Inda 饰)厌恶,也被赶出了家门。而哈伊伯惦着一年前与另一少年的过节,让佩德罗带着他找其寻仇。佩德罗想要脱离哈伊伯,也想重获母爱回家,可事情却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本片获1951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并获最佳导演奖。1953年,获英国电影电视协会最佳影片奖。

 长篇影评

 1 ) 超现实主义

《Los Olvidados》是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ñuel)对墨西哥城贫民窟中贫困和绝望的永无止境的循环的描述,重点是一群赤贫的儿童和他们的不幸遭遇。尽管布努埃尔的作品被认为与超现实主义建立了强烈的积极关系,并对无神论和宗教采取了批判的态度,但《Los Olvidados》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现实主义的传统,是对墨西哥社会更加现实和严肃的描写。在这部影片中,布努埃尔受到安德烈-布勒东的影响,弱化了梦境和本能等超现实主义表达的比例,并以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表达了他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感。事实上,《Los Olvidados》是唯一一部布努埃尔表达其电影制作不那么复杂的一面,以揭示其下真实的去浪漫化的悲剧的影片。 它有一个开场蒙太奇,奠定了整个故事的沉重基调。"每个美丽的城市背后都有贫穷的孩子"。

尽管如此,《Los Olvidados》仍然包含了布努埃尔大部分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元素;诸如佩德罗在慢动作中做梦的场景等镜头和情节。超现实主义电影是一种现代主义的电影理论、批评方法。该运动使用令人震惊的、非理性的或荒谬的图像和弗洛伊德的梦境象征主义来挑战艺术表现现实的传统功能。布努埃尔的个人风格是故事表达的最有力形式。他设置的梦境,体现的动物和野兽,以及他反复强调的 "符号",使观众能够探索电影之外的意义。

在《Los Olvidados》中,布努埃尔在他的镜头中策划了许多超现实主义特征的标志。例如,当老瞎子被街头帮派推倒在地时,当他拼命抬起头时,一只母鸡站在他的脸对面。另一个超现实的镜头发生在佩德罗被带到牛棚过夜的时候,贾波在睡觉前没有挤到牛奶;原来 "小眼睛 "正躺在另一头牛的下面,靠着牛的乳房吸奶。

"鸡 "是本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超现实主义符号。布努埃尔赋予它三层含义。第一层也是最基本的含义是人类被社会规范所束缚的困境。"鸡 "它是一种不能飞得很高的鸟,不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像影片中所描绘的儿童一样。其次,鸡群是母爱下的一个家庭。当佩德罗在卷入杀人事件后受到惊吓,回家找母亲时,这里的 "鸡 "就成了第二层意思,它是佩德罗母亲的象征,而鸡群和鸡蛋则是指接受母爱的家庭和孩子。与佩德罗的期望相反,他的母亲无法也不愿意为他提供母爱。"鸡 "也象征着人类的兽性。这里的鸡是一只野鸡,闯入佩德罗的房子。这第三层含义在影片中表现为Jaibo进入了佩德罗的生活和家庭。他是佩德罗致命的入侵者和破坏者,在本能和欲望的驱使下,将他们两人的命运推向了一条狂野的道路。

最明显的超现实主义情节是佩德罗的梦。这个无法赢得母亲关爱的可怜孩子梦见藏在床下的杰波的血淋淋的尸体,然后在鸡的吼叫声中,母亲像天使一样从床上爬起来,慢慢飘到他身边,抱住他。在梦中,佩德罗质问母亲,为什么那天不给他吃肉。母亲回过头来,在雷雨中递给他一大块带血的生肉。这时,躲在床下的载波突然伸手去抓肉,吓坏了佩德罗。佩德罗在这里的梦境主张的意图和愿望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饥饿感,也不是为了寻求母爱,而是为了满足自我和超我中包含的所有欲望。

总的来说,路易斯-布努埃尔是按照逻辑、时间顺序和方式来拍摄《荒原》的。然而,他对超现实的表达方式和符号的应用确实帮助观众深入到电影的背景和社会背景中,进行和探索深刻的思考。

 2 ) 短评写不下

布鲁诺埃尔1950年描写墨西哥问题少年的影片。片子不仅展现了他们的“问题”,也着重讲述了问题背后的一些原因,而其连带出来的是当时墨西哥贫困阶层所面临的普遍的困惑。电影同时也描述了在“混混”的标签下几个孩子内心的善良,暗示他们的恶其实带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因素,而外部社会如果能多给一些善良,则有可能带给那些孩子更多的生机——这是影片说教的部分,但它悲剧性的结局又很大层面抹去了这层说教。(巾城)

 3 ) 有不屈和反抗,就还有希望

【3星】

1、“伤得不轻,可能会感染。放些蜘蛛网在上面,可以止血。”居然和我们这儿农村的方法类似——把蜘蛛产卵的白色椭圆形茧分开,覆盖在伤口上处理伤口 2、盖伯杀了胡立安,盖伯是个越狱的,本来挺帅的,但是喜欢强暴小姑娘,是个“闲汉”。 3、裴都:家里的哥哥,有个单亲妈妈,还有2个弟弟,他妈妈很不待见他,面包都不给他吃,因为他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后来找了个铁匠学徒的工作。裴都的妈妈14岁时就生了裴都,5年前丧夫。 4、连瞎子乞丐都是一个想猥亵女孩的家伙,又贫穷又坏体现出来了 5、看起来很苦,但也还好啊,还有那个院长这样的好人,不过这情节和《雾都孤儿》很像,非要脑残地让人拿钱出去给他办事,所谓的给他信任,但是就没有想到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 6、整体感觉不大,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阵痛

 4 ) 被遗忘的阶层

路易斯·布努艾尔于1950年在流亡墨西哥期间拍摄的《被遗忘的人》与日本导演是枝裕和2004年的《无人知晓》很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讲述的是生活在墨西哥贫民区的儿童少年犯罪事件。布努艾尔在墨西哥的Nuevo Cine(新电影)杂志中写到:“我的故事完全基于真实事件。我想要真实曝露穷人们的不幸境地,因为我憎恨那些将贫穷浪漫甜蜜化的电影。”

故事从一群小孩在街头嬉闹抽烟的场景开始,引出了刚从少管所逃出来的少年Jaibo。Jaibo带领小孩子们欺负街市上卖艺的瞎眼老头儿,抢他的钱,敲破了他的鼓。傍晚,一个没名字的乡下孩子“小眼睛”被父亲遗弃在集市,孩子们中一个叫Pedro的同情他,带他到朋友Metche家的牛棚过夜。Pedro自己因成天与小混混们在一块儿,不找工作帮衬家里,被妈妈厌恶,也被赶出了家门。第二日,Jaibo惦着一年前与少年Julian的过节,让Pedro带着他找Julian寻仇,竟残忍地将对方打死。

Pedro吓坏了,想要脱离Jaibo,也想重获母爱回家,便在城里的铁匠铺找了份杂工,可又因Jaibo的缘故被控偷窃,也被送进了少管所。正当他有所改观,少管所自由派主管的“实验”就要成功之际,Pedro的命运却急转直下,叙事进程突然加快,结尾出人意外,黑暗阴郁。

在这个多线交织并进的故事中,布努艾尔安排进了许多充满超现实主义特色的细节,非常值得仔细品味。比如,卖艺老头被小孩子们推倒在地,瞎眼的他拼命抬起头来,脸正对面站着一只嘴巴尖尖的母鸡;“小眼睛”被Pedro带去牛棚过夜,Metche的爷爷警告孩子们不许乱动牲畜,而Jaibo偏要硬挤牛奶睡前喝,挤不出来,却看到“小眼睛”躺在另一头母牛身下,嘴对着母牛的乳房吸奶。最为明显的超现实主义片段则莫过于Pedro充满恋母情结意味的梦境了,这个得不到母爱的孩子梦见鸡毛乱飞的床下藏着Jaibo血流成河的尸体,而在鸡叫声中,母亲像天使一样从卧室床上升起,终于走到他身边亲吻拥抱了他。Pedro质问母亲前些天晚饭时为何故意不给他肉吃,母亲转回身来,雷电交加中伸手递给他一大块血淋淋的生肉。这时,藏在床下的Jaibo突然伸出手来夺肉,吓得Pedro抱头转身躺倒。

这些忠实而统一的超现实主义的符号让布努艾尔在沉寂二十年后终于回到欧洲电影艺术殿堂的聚光灯下,并一举获得1951年法国嘎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抛开《被遗忘的人》之超现实主义艺术符号不谈,单看叙事风格的话,则与是枝裕和在相近题材的《无人知晓》中则非常相近。二人都采取了一种远距离刻画的手法,视角抽离故事本身,很有“冷眼旁观”的意味;但两位导演抽离的方式则很不同。在《无人知晓》中,是枝裕和的抽离是通过尽量把重点放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琐事上来完成的,同时使用了箱子作为中心道具来抓视重点,声东击西地弱化了影片的悲剧情绪。《被遗忘的人》则采取了泛焦,从开篇孩子们街头玩闹,逗一个面目痴呆的小孩玩斗牛开始,残忍与犯罪就被曝于日光下,抢是明抢,偷也毫无羞耻,酗酒、遗弃家常便饭,在贫穷的世界里,亲情被生存需求取代,善良比较彪悍一文不值。布努艾尔的镜头从一种犯罪移动到另一种犯罪,每种残忍都纤毫毕现,不分主次。通过对这样一个广泛悲惨世界的全面刻画,并否定所有的可能解决方式,《被遗忘的人》视角冷酷,几近冷漠。

在《无人知晓》中,是枝裕和选择了主人公明和朋友Saki拖着箱子里的尸体去机场的片段作为情感宣泄的高潮,让观众随着歌声流下了心底里孕育的那一滴泪;《被遗忘的人》则几乎没有电影配乐,死亡便是死亡,除了结尾处用死者照片,而不是镜头停格,来表现永恒静止的技巧(此手法后被特吕佛用于《四百击》),全片可谓“干巴巴”,毫无情绪重点,也无任何明显的节奏变化,从头到尾都看得人心紧,郁闷之至。

《无人知晓》只有刻画,没有控诉,也没有提供任何的解决方法;相类似的,《被遗忘的人》提出的也都是没有答案的问题。但作为社会革命斗士的布努艾尔比是枝裕和更进一步的,是他不仅不提供解决方法,还把现有的可能答案全部否认,直面贫困的恶疮。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电影所刻画的严峻社会问题,彻底的社会变革是不言而喻的唯一途径。

这种否定,主要是通过影片中的少管所一节来体现的。少管所的温和改革派主管认为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最缺乏的是家庭的关爱,只要给予他们温暖与信任,他们便会浪子回头。这个理念几乎要被证实,只可惜Jaibo,这个贫穷的邪恶代表,又把本来都要上岸的Pedro再次拖下了水。通过这个情节,布努艾尔明确否定了温和派的社会改良法,不直接针对贫穷开火,不改变整个社会极端贫富分化的两极对立,那就谈不上消除犯罪。布努艾尔的这一理念随后又在次年的墨西哥低成本商业电影《苏珊娜》中被再次强调。

在布努艾尔的所有作品中,《无粮之土》与《被遗忘的人》是最为写实的两部,后者甚至颇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残酷逼真之风。但《被遗忘的人》因其浓郁的布努艾尔个人特征而别具一格,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几乎片中所有人物的性格都具有多面性,比如在市集上被小孩子欺负的那位瞎眼老头。他在收留“小眼睛”之时有慈悲的一面;在对“小眼睛”发号施令时则悭吝残忍;而对Metche的上下其手根本就猥亵恶毒,卑鄙无耻。影片的超现实主义细节更是毫无疑问地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与趣味性,使之更加丰满,更留余韵。



【少年犯罪系列】

《伊甸湖》:暴力的源起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22024116893/

《哈里·布朗》:以暴制暴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2210544740/

《白丝带》:暴力的养成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2242429780/

《无人知晓》:黑色的河流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3294019829/

《被遗忘的人》:被遗忘的阶层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3691734721/

 5 ) 當布努埃尓遇見新現實

Los Olvidados,布努埃尓舊片,1950年,墨西哥城,『被遺忘的人們』,aka 『The Young and The Damned』。無望,不動聲色亦不故作姿態的殘忍,一點點黑色幽默。——你能想像新現實主義風格的布努埃尓電影嗎?貧窮、家庭問題、失學失業、被父親丟弃的小男孩、酗酒男子、盲眼老藝人、殘疾乞丐、黑幫青年、擠奶的少女、少管所、通奸、偷竊、殺戮、黑白攝影、簡潔迅猛不摻價值判斷的客觀叙事、被命運壓迫的短暫悲慘人生(他的出生就是一個錯誤,比他大14歲的母親經過那頭驢子的時候,幷不知道他被打得頭破血流裝在驢子背上的麻包袋里,準備被丟弃到無名的山頭。)——又或者,你能想像布努埃尓式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嗎?詩意或詭异的惡夢、鶏的意向和特寫、被猥褻的女孩、被色情化的女人、超現實的意思不是超越現實而是超級現實。

 6 ) 无题

布努埃尔受德西卡《擦鞋童》的影响拍了此片。这是一部残酷的影片,看了之后如鲠在喉,心情郁闷。所以在墨西哥公映时受到观众和影评家地抨击与诘问就不足为怪了。布努埃尔曾描述:许多观众看完影片从戏院出来时,脸部表情好像家里死了爹娘刚从葬礼回来一样。有些朋友看了之后再也不和他说话……

幸亏当时有两个“大人物”为布努埃尔撑腰,大大称赞此片。一个是普多夫金,一个是墨西哥诗人帕斯。由于他们的带动,舆论见风使舵,好评如潮(真是一个讽刺),直到此片得了嘎纳最佳导演奖和国际评论奖。再度在墨西哥上映时,连映两个月,场场爆满(真是又一个讽刺)。

这部电影布努埃尔拍了两种结局。另一个结局是:贝德罗和伊伯在牛棚里打斗,贝德罗将伊伯误杀了。最后一个镜头是贝德罗走向劳改农场。典型的“罪有应得”,一个比较光明的结局。想必二次公映时放的便是这个版本。

第一种结局残酷、无情,第二种结局落于俗套。

 7 ) 《被遗忘的人们》:新现实主义技法的古典现实主义运用

①布努埃尔的《被遗忘的人们》是关于贫困与青少年小混混犯罪的题材:14岁被强奸而生下男主佩德罗的母亲、被母亲厌恶而逆反的男主、双亲早早离去不知自己名字的哈伊伯、被小混混欺负被社会排挤的lsp盲老人、被小混混欺负的无腿残疾人、酒鬼父亲(被哈伊伯误杀的Julian的父亲)、被父亲抛弃的儿子(小眼睛)、等等。

②这不是一个新现实主义电影,而是一个叙事上很戏剧化的古典现实主义电影。所以,虽然电影的视听技法类似于新现实主义,但是整体技法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烘托纪实感,而是为了给故事本身的残酷提供一种真实的质感。这些技法包括但不限于:实景拍摄、粗糙影像、深焦镜头、故事高潮无特写甚至有不少中远景(以避免滑向煽情。如男主和哈伊伯打架那两段)、镜头不避讳任何残忍的画面(比如佩德罗进农场前与母亲见最后一面那段他哭着不想离开母亲;比如镜头透过公车的后座玻璃视角看着佩德罗无助的追着公车想夺回被哈伊伯抢走的钱;比如lsp盲老人试图猥亵少女;比如结尾被无情抛下山谷的佩德罗、等等)。当然,以新现实主义技法赋予传统情节剧以真实质感并非《被遗忘的人们》首创,最晚可以追溯到《北方的纳努克》。所以综合下来就是9.5/10。

③电影只用80分钟就讲了这么一个跌宕起伏的群像故事,剪辑和节奏极牛逼。

④佩德罗本质上是善良的。他帮助被亲人抛弃的小眼睛、渴望得到母亲的爱并愿意为此改过自新去工作承担母亲负担、被农场校长打动后又想重新做人,但是现实只是不断打击或否决他重新做人的努力、不断诬陷他。最后他被哈伊伯杀害,尸体被人抛向谷底。

⑤鸡代表了男主佩德罗的美好幻想。第一次出现在梦里散落的一堆堆羽毛烘托了他梦中幻想的美好(梦里是温柔且关心他的母亲);第二次出现在现实中被他母亲打,他在旁边大喊“别打了!”表现了他美好幻想被现实痛揍的痛苦;第三次在农场,他自己打死了鸡,映射了美好幻想的最终破灭。

 短评

憎恨那些将贫穷浪漫甜蜜化的电影!布努艾尔,永远的清醒者~

5分钟前
  • daffie
  • 推荐

符号体系:鸡、鸡蛋、鸡群、鸡爪(本片无);鸽子、鸽毛;奶;狗、驴【9↑】

10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纽约,伦敦,巴黎,世界上的每个首都城市,在财富之下都掩藏着贫穷的家庭。穷人的孩子,食不果腹,体弱失学,注定走上犯罪道路。社会试图施与援手,却成效有限。现在不代表将来。只要儿童权益获得保障,那一天终会到来。”

12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2019年11月布努埃尔√]1951戛纳最佳导演奖+手册十佳第4。一面新现实主义另一面又特别[四百下](很想看特吕弗怎么评价这部片的以及他是不是学了些什么……),片中终于又有了布努埃尔招牌式的超现实主义/梦境时刻。

1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11月28日与法国电影资料馆。看到后面开始深呼吸才能让心情不那么抑郁,出来后竟然看到贝尔西车站这边有成堆成堆的中国人,开始以为是什么中国的节日,后来听到路人的只言片语才知道是隔壁体育场有场张学友的演唱会。又想起了那次大年初一自己闷在卧室看《潜行者》,看完后合上电脑的那一刻客厅传来麻将的碰撞声与亲戚们的笑语。恍如隔世。感谢电影延长了我的生命。

16分钟前
  • 小船儿轻轻
  • 力荐

天天听那帮老墨讲自己故事,随便拎个都比这个凄惨万倍,看的时候真没觉得是多么凄凉一故事(老墨盛产悲剧?)。而且感觉字幕应该跟说话极度不同步,还是Latino笑点很怪?不知道反正他们听着看,我是愁苦的盯字幕看,大家反应差很多。。。囧,整个片子我大概就听懂了一两句。。西语无能啊

20分钟前
  • junkie
  • 还行

#重看#布努埃尔的现实主义具有摧枯拉朽般的毁灭感,不留一丝希望,暗沉沉黑咕隆咚滚下去的结尾如坠冰窟;对人类真是充满嘲弄,冷眼旁观你们的生与死,你们的蝇营狗苟,反正“在出生之前就是死的”。所有人在这片恶土上都处于一个相互伤害、彼此憎恶的恶性循环链条之中,既是被遗弃被忽视的渴爱灵魂,又是恶毒的诅咒者,良善未泯的理想主义者注定失败,一代又一代的受害者层出不穷,底层的相互攻击与天际线的车来车往成对比。仍有相当强烈的(动物)符号与隐喻功能,尤其是佩德罗做梦一段相当有超现实之味。

2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其实也是可以统一的。Pedro做的梦就很超现实。但其实一切又都源于现实。回头想“无粮之土”,书中说的是用超现实的方式来表现现实,这样解释一个纪录片有点怪。看这个片就好像可以明白了。“他们在出生之前都是死的”,有点“擦鞋童”,一直觉得Jaibo很没义气,最后又禁不住叹息。

27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布努艾尔的现实主义可比德西卡残酷得多了。

28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故事片也作为历史文献在马德里的索菲亚王后美术馆中展出,可见其文献与造型价值。二层展馆里和毕加索、米罗等大师美术一块儿展出的三部电影都是布努埃尔的电影,其二十世纪电影大师地位可见一斑。

3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以超现实主义著称的布努艾尔反而在影片中将超现实成分降低至最少并聚焦至社会底层人群,反而类似费里尼早期作品或是德西卡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甚至连布曾经有代表性的黑色幽默都没有而是更为真实绝望。它通过孩子们的视角展开墨西哥底层社会群像:象征着“恶”与“暴力”的人之本性及冷漠的家庭关系

31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10。墨西哥贫民窟的少年,除了那个恶霸,每个角色都有两面性。片子还描述了造成这么多问题少年的关键,孤儿、酒鬼父亲、娼妓母亲。。这这这,当时的墨西哥社会底层问题实在都够多。

33分钟前
  • Mannialanck
  • 力荐

布努埃尔是我心中最神的导演之一 处女作(和达利合作)短片《安达鲁之犬》开创了超现实主义 第一部长片《黄金时代》因讽刺宗教被禁 接着又跑到全国最穷的地方拍了纪录片《无粮的土地》 再次被禁 而后流亡墨西哥 十多年后“借”新现实主义的东风拍摄本片并拿下当年的戛纳最佳导演奖……

34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将真实的人性展示出来给人看。人性都是矛盾的,在母亲那儿你也许是孝子,在别人那儿你会戴上恶魔的面具。而这些都是真实的你。

37分钟前
  • 操蛋的教父
  • 推荐

76分钟片看了7小时,good。主角全是儿童,四种动物,黑白,各种超现实和精神分析的可供解读。“做不到就不是真明白”,那么,还不完完全全明白为什么选择这样做。英文资料看不懂,很多意象不算“真明白”。布努埃尔,好样的。

40分钟前
  • 次非
  • 推荐

墨西哥少年残酷物语。很像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关注底层贫困人群,甚至更进一步,连底层之间都在互相欺凌,没有脉脉温情,只剩无情绝望。盲眼艺人被少年流氓欺凌,过几天却去揩油卖牛奶的少女。男孩被同龄人欺凌,转过头却能拿起棍棒去欺负公鸡。找不到踪影的父亲,毫无养育情的母亲,这条街道上的小混混们实际都缺失家庭的关照,只能在街上继续混下去。在第30分钟处出现标志性的超现实主义梦境,慢放、幻觉、起风、飞禽、死亡。

44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

“所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他們在出生的時候就是死的。”賈巴在彌留之際,一條狗的影像與正在死去的男孩重合在一起,想起略薩的城市與狗,“奴隸”像狗一樣咆哮掙扎,現實殘酷下,所有被遺忘的卑微生命都是一條下賤的狗,殘喘著赴死。寫實主義的極度殘忍。皮德羅的那段夢境,奇特的表現手法,非常出色。

45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小朋友们欺负并抢劫老人和残疾人,然后他们互相残杀或者被成年人毫不留情地击毙,这比新现实主义残酷多了。

49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布努埃尔最接近新现实主义(题材与风格)的作品之一,获戛纳最佳导演(同届金棕榈[米兰奇迹]反倒是德西卡最超现实主义的电影之一)。1.可能是影史上最残酷阴寒的剧情片之一,贫穷、痛苦与罪恶的恶性循环,如坠冻渊,如堕火狱。一个失父甚或缺母的、原始丛林化的贫民社区,弱小者(少年)欺负凌虐更弱小者(失明老人、残障人士、家禽动物),良善者遂遭腐蚀沦落,抑或离去/离世,终至全员恶人。2.符号化的日常动物:被打或凝视被打者的鸡,奶牛,被绳子拴住的治病白鸽,运尸体的驴,死前幻觉中的狗。3.1/3时的超现实梦境,叠影出体,鬼魅慢镜,闭口心声,飞下的鸡,床底大笑的胡利安尸体,如圣母般拿来生肉的母亲,抢食的海博。4.“又少了一个,他们的下场都会如此,我希望他们全都在出生前就被杀死。” 5.用死人牙齿做成的护身符。(9.5/10)

5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重看。群像戏排列得太好,值得学习。和《乞丐》一样,极其纯粹地反应下层人们的野性和纯真的暴力,整个故事的意义无非社会现实的批判夹杂着对人性的绝望(这一点表达地相当激进,虽然缺失了一种理性地探索但质地铿锵),真正让人沦陷的,便是布鲁艾尔对于环境乃至人物到人群之间的独特视角选择,以人为本,颇有趣味。

53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