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花

泰国剧泰国2020

主演:金伯莉·安妮·田舍利,詹姆斯·马,缇拉娜·友萨奴

导演:内详

 剧照

双生花 剧照 NO.1双生花 剧照 NO.2双生花 剧照 NO.3双生花 剧照 NO.4双生花 剧照 NO.5双生花 剧照 NO.6双生花 剧照 NO.13双生花 剧照 NO.14双生花 剧照 NO.15双生花 剧照 NO.16双生花 剧照 NO.17双生花 剧照 NO.18双生花 剧照 NO.19双生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22:25

详细剧情

  杜恩(金伯莉·安妮·田舍利 Kimberley Anne Tiamsiri 饰)和皮特(金伯莉·安妮·田舍利 Kimberley Anne Tiamsiri 饰)虽然是姐妹,但是性格却大相径庭。杜恩是光芒万丈的模特,平日里任何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使用任何手段。姐妹两人的父母去世的早,照顾杜恩的责任全由皮特一人肩负。  某日,皮特邂逅了名为瓦利特(詹姆斯·马 James Ma 饰)的男子,瓦利特刚开始将杜恩和皮特给弄混了,但很快,他就知道,杜恩是一个不能惹的狠角色。巧合的是,瓦利特的叔叔是杜恩的新情人,很快,杜恩就对老男人失去了兴趣,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年轻英俊的瓦利特身上。

 长篇影评

 1 ) 孤独与迷失——看电影《两生花》

一部耐看的电影

这不是一部故事性很强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部不太“好看”但却非常耐看的电影(故事性强的电影往往让我不会再有看第二遍的欲望)。而《两生花》我却前前后后看了三遍。她有的是对细节的精致雕琢,有的是对情绪含蓄地铺陈。
的确,看完整部电影并没被故事抓住的感觉,但却为一种情绪所笼罩,让人整晚难以入睡, 夜里,路灯昏黄的光线从窗台漫进,电影中那似乎能够通灵的歌声久久地无法散去。
不是占据、不是震撼,是弥漫。这正是艺术电影的气质。
一种情绪在弥漫,没有太强的叙事性,但对光影、色调、水气、甚至尘埃,对这些细节的捕捉,和背景音乐引领,构成了她暗淡、柔软、忧郁、又略带暖意的调子和质感。


维罗妮卡的死去

音乐是这部电影的灵魂。
两个维罗妮卡,一个在法国,一个在波兰,她们有着相同的年龄,有着几乎一样的美丽年轻的容貌,一样的心脏病,一样不同寻常的音乐天赋,以及天籁般的音色。
波兰的维罗妮卡在雨中的歌唱,她是那么热爱歌唱,哪怕在雨中全身湿透,电影中波兰的维罗妮卡很快就死去了。
她的生命如同她美妙的歌声,是那么奔放自由,哪怕连死也是那样的璀璨绚烂。她站在舞台上女高音的位置,开始专注地歌唱。
歌声如空气般透明的质感。
“噢,你们划着小木船,因为渴望聆听我的歌唱;
尾随载满我声音的木筏驶向彼岸,
请回到你们的自己熟悉的土地,不要随我冒险飘向茫茫海洋,以免失去自我而迷航;
我要横渡那无人越过的大洋,但我有密涅瓦女神吹送,我有阿波罗引航,九位缪斯示意大熊星指引方向….…”
那天籁般的歌声如灵魂之音的倾泻,那么自由、那么美好,但就在演唱达到最高潮的瞬间,心脏病突然发作,波兰的维罗妮卡,死在了自己热爱的舞台上。
而此刻远在法国的维罗妮卡正在与男友做爱,在波兰的维罗妮卡死去的瞬间,她的心中突然地一阵莫名的悲伤。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她对男友说“我突然感到一种孤独。”
从那以后,她确定自己原本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还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存在着,现在她知道“有人在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而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重新感到自己是孤单的。”


母亲的暗示

电影里,两个维罗妮卡是彼此陌生的,仅仅有过一次照面的场景,也纯属偶然,而且准确地说不能算是照面,在波兰的那个广场上,波兰的维罗妮卡看到法国的维罗妮卡,而法国的她却没有。
直到那个,两个维罗妮卡都未能相见,但她们的内心中却有着相同的感觉。
两个维罗妮卡都曾经对自己的父亲表达过类似的情绪和感受。
波兰的她对父亲说:“我有种奇怪的感觉,我并不孤单,我在这世上并不是孤单一人的。”
而当波兰的她死后,法国的维罗妮卡对父亲说:“不久前,我有种奇怪的感觉,我重新觉得自己是孤单的,这是突然间发生的,然而一切都并未改变。”她知道有人在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
两个维罗妮卡的心是相通的,她们的身上都带着相同的润唇膏,以防唇裂。也习惯用戒指去抚平自己的眼睫毛。当她们看到孤独衰老的老妇,苍凉孤独的情绪也都会占据两个人的内心。
她们又是不同的,波兰的维罗妮卡明知那样的高音会让自己丧命,但她是那样的纯粹,并不畏惧死亡的威胁。而另一个却意识到危险及时放弃了歌唱,做了一名小学的音乐教师。
波兰的维罗妮卡是纯粹的,是灵魂存在的方式;而法国的维罗妮卡则是现实的。所以一个死去,一个活着。
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开头的情景是否可以这样解释:两个维罗妮卡的母亲都对着自己幼年的女儿耳语,一个在冬日里的一个雪夜,指着远处的星星点点的灯火,抑或就是星星,就像清冷超脱的灵魂,如夜空中的星光,那样纯粹和深邃;另一个母亲则在明媚的春光下,拿着春天的第一枚新长出的叶子,指给女儿看上面的叶脉和细毛,充满阳光和希望,像平凡的、现实中的生命。
这是两个母亲在电影中出现的惟一一次,却在电影的最开头。积雪的冬天,寒冷的夜空中的星光;温暖的春日里,阳光下的嫩绿的树叶。母亲的话语是否是对两个维罗妮卡的生命的暗示。
一个是纯粹的,另一个是轻灵的;一个是充满着死感,而另一个却是那么阳光。


现实的维罗妮卡寻找她死去的灵魂

母亲的暗示,是否注定了两个维罗妮卡的命运。一个纯粹,而另一个轻灵;一个生,而另一个死;注定了孤独、彼此隔绝的宿命。
电影中,波兰的维罗妮卡是人,她最后死了。但我更愿意把她看做是灵魂的存在。
人的灵魂能活在人的现实中吗?
电影里,现实中的维罗妮卡依旧活着,但她的灵魂却离她而去了,我想这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一种宿命。灵魂终会远离现实中的生命,正因为如此,孤独、迷失总深深地埋藏在生命里。
活着的维罗妮卡对父亲说:不久前,我重新感到自己是孤单的,还说:我恋爱了。似乎她恋爱的感觉与内心深处的孤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活着的维罗妮卡爱上了那个木偶戏艺人,因为那个艺人似乎可以把死去的维罗妮卡与活着的,重新建立起一种联系。但活着的维罗妮卡要找的是她那已经死去的灵魂。她在哪儿,她要对活着的维罗妮卡说些什么?
波兰的维罗妮卡的那次表演竟然是她的绝唱,而这绝唱也许正是灵魂所要告诉现实的:“我要离开,不要随我冒险飘向茫茫海洋,以免失去自我而迷航,千万不要跟随我,更不用为我担心,我要横渡那无人越过的大洋,但我有密涅瓦女神吹送,我有阿波罗引航,九位缪斯示意大熊星指引方向….…”
灵魂要离开现实里的维罗妮卡,但活着的维罗妮卡却要去寻找她。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疏离是宿命。
没人能帮助维罗妮卡,木偶戏艺人也一样,所以爱情相比这份宿命的孤独感,显得脆弱而无力,其实这不怨爱情,也不怨那木偶戏艺人,其实维罗妮卡需要的本就并非是爱情,她要找的是自己的灵魂,她需要的是摆脱心灵深处那宿命的孤单。
所以故事的结局,维罗妮卡依旧孤单一人,她回到了故事开始时的那颗树下,她还是婴儿的时候,在那里母亲曾经为她摘下春天里,长出的第一片叶子。
母亲赋予了她生命,曾经为她细数叶片上叶脉和细毛的母亲,应该掌握着她生命的秘密,但故事中,母亲早已离她而去。
维罗妮卡的母亲早已离她而去,这似乎又是一种象征,无论对谁,维罗妮卡也好,我们也好,现实中的母亲还在,但掌握我们生命秘密的灵魂之母也早已离我们而去。
想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虚无,而虚无正是人无法活下去的原因。
饥肠辘辘是肉体的虚无,同样可怕是精神的虚空,所以昆德拉认为人行事的欲望源泉来自对虚无的恐惧。
《两生花》的导演基克日什托夫•耶斯洛夫斯基在我看来,其实也是虚无主义者,只是他把人对于虚无的恐惧理解为是死去灵魂遗留在人心灵深处的回忆,一种永恒的孤独与迷失。
灵魂终会远离现实里的生命,但内心敏感的人会寻到灵魂留下的废墟和记忆的残片。这是否是影片的调子虽然悲观暗淡,但却同样柔和、温暖的原因吧。
记得看过美国思想家艾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的文章,他的观点其实也是类似,就是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就是在寻找自己。
现在类似的话被很多人说起,甚至说起来轻描淡写,其实这句读似简单的文句里蕴含着多么深邃的悲观。
爱默生是个牧师,或许人归于宗教,才能从在对这种宿命的认知中得到一种解脱,也正如影片中的音乐多少让人联想到宗教一样。
牧师爱默生,活了79年,而电影诗人基耶斯洛夫斯基10多年前死于心脏病,他那承受化解了太多悲哀的心脏,在他60岁到来前的一年,终于停止了跳动。

备注:
2011年3月24日

这篇文章起初的名字叫《孤独迷失是生命的本质》,若干年后,发觉这种理解是狭隘的,与其说是本质,不如说是不同环境中,人性不同的侧面而已。或是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在不同状态下的彰显。
人是被种种因素局限着的,天生的性情、所处的环境。
雪莱说“人是万物所指向的点”,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但当人能领悟到这局限、渺小,这或许就是人渺小却又神奇之处,所以雪莱又说“人是万物所指向的点,但同时又是包含万物的线”。
于是今天突然心血来潮把这篇文章的名字改为《孤独迷失》,我想当时我所感知到的并非是什么本质,只是一种状态而已,千万种状态中的一种。
当然这种状态的表达正是对身处的这个时代环境的标记,是这个时代让人性中的某些侧面呈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是种多维度的传感器。
而每个时代,那些被时间证明堪称大师的人物,则是人类这支传感器族群中最敏感的一群人。其实所有人都在被这个时代所标记着。只是大师们,或许正因为他们身上所留存的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本真的性情气质,通过他们的生命感受、经验所呈现出的这个时代状态特征,是更为瑰丽绚烂的。

2011年8月24日
内心灵魂,过去我总是将其理解为封闭而神秘的,其实灵魂应该是开放的,人的观念在与他人的关系、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包括自然)中逐步成型。
自身的存在不仅仅是作为周遭环境的体现,也能超脱地看待周遭、理解自身的存在。同时让自我的生命具有更宽泛的视野,而非将自我灵魂封闭。
或许现代人的孤独,正是由于与周围人事的关系渐渐疏远,人作行为判断的价值基点仅仅为自身的欲求好恶所局限,而不具有更宽泛的视野。
我很难更清晰地去表述,但确实能渐渐感受到过往个人主义的局限,只是现在很少有时间能好好阅读、静下思考。暂且留下个记号。

 2 ) 不必相见也很好

今天一看完《维诺妮卡的双重生活》我就立刻睡着了,然后做了一个梦,梦见法国的维诺妮卡去到波兰,哭着拥抱着波兰维诺妮卡的墓碑,把脸贴在她的照片上。然后我就醒了。

两个女孩在千里之外,同样的的发色,同样的面孔,都从事与音乐有关的职业,都失去了母亲,同父亲感情深厚,心脏都不好,有同样的唇膏,和一只用来颠倒看世界的玻璃球。甚至可以彼此感知对方的存在,她们曾会逢在波兰的广场,只有几分钟,其中一个还尚不知晓。这也许就是命运。

在我的少年时期,我第一次听闻世上的另一个我这样的故事,觉得浪漫无比,在世界上的一个角落,有个人同你一模一样,对细小事物的感知相通,你还未及开口他已经明了,你伤心之前他已抱着你痛哭。自我听闻这个童话我就立定心思寻找世界上另一个我,在独孤的时候常会幻想另一个自己在做什么。所以当法国的维诺妮卡突然流泪,我相信她能够感知同样的灵魂已经离开人间。

这部电影分配给两个维诺妮卡的时间并不均匀,波兰维诺妮卡的故事大概只占了三分之一的故事。她是一个非常富有激情的女孩,她演唱的歌曲非常好听。她唱的歌曲普雷斯那作的曲子,在电影中称此为一位两百多年前的荷兰作曲家刚被发现的曲子,为此基耶斯洛夫斯基还曾收到一封荷兰观众的信,称他如果不为这支曲子付版税的话将控告他,显然他信以为真了。整部电影原声的音乐美而庄严,不仅仅是作为电影音乐存在,也是一个信号,一种潜在的联系,当法国的维诺妮卡听见这支曲子,她的眼前出现的是波兰维诺妮卡最后一次演唱的情景。

电影里随处散放着基耶斯洛夫斯基用来联系她们两的小设计,放大镜和眼镜,玻璃球,唇膏,鞋带,摔倒,音乐,心脏病,波兰维诺妮卡父亲画的宫殿,一个戴帽子表情严肃的女人。基耶斯洛夫斯基也许在强调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观察,就像电影开始时候,两个年幼的维诺妮卡在妈妈的指导下观察星空和叶子。还有充斥着整个片子的反射镜像,到处都是倒影,它们提醒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深入观察,并且暗示我们这两个女孩之间的联系。

片中有段堪称梦幻的戏。一只男人的手从箱子里拿出一只美丽的芭蕾舞者玩偶,她舒展着身体舞蹈,但是她的腿断了,然后悲伤地死去。她的老祖母拿一条洁白的床单盖住她,然后过了几秒她站起来,在身后展开了一双蝴蝶翅膀。这一段玩偶表演美丽而悲伤,她似乎在暗示维诺妮卡的命运,那只手就像是上帝的安排。

手的主人利用法国的维诺妮卡为他的故事提供素材,他也许是爱她的也许懂得她,他从她的照片里找到了另一个维诺妮卡,法国的维诺妮卡这一刻才赫然发现,原来她曾经真的是不孤单的。男人制作了两个玩偶,他占用了她的故事,他告诉她玩偶很容易损坏,一个是备用的。上帝创造两个相同的人是把其中一个作为备用的吗?不会是这样。维诺妮卡离开了他,这个男人不是自己等待的那一个。

在长大以后,我听过很多关于双生的故事。有的是同胞姐妹,一早离散,相逢后爱上同一个男人。有的是一男一女,心灵相通,因缘际会,立刻天雷勾动地火,最后又怅然分手。有的是同名同姓,住在一个屋檐下渐渐磨合,慢慢变作一个人。这些故事磨灭了双生这件事情的美好度,让我不那么期待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而这部电影让我重新期待世界上有这样一个相同的灵魂,也许我们不必相见,在漂泊的时候知道彼此安好,知道自己不是孤单一人,已经足够。

这部电影在拍摄的时候,用了一个金色的滤镜,使得整部片的光线都很昏黄和煦,它使得世界变得更美丽。里面有一幕,法国的维诺妮卡被对面窗户折射的光线惊醒,当对面窗户关上后,还是有一小片光斑在墙壁上晃动,带她去找寻秘密的线索。我相信这是波兰维诺妮卡的轻灵的灵魂,看顾着世界上那个另一个自己。

 3 ) FIFF11丨DAY8《两生花》:如果真有一个人完全像我,看她就像拥有另一个自己......

第1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两生花》,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相同姐妹花们柔软舒适的评价了!

蹦擦擦:

这世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我。

费了木:

气质电影,情绪电影。一种淡淡的忧愁、寂寥的气质与情绪。

我们敏熙:

没有之后“蓝白红”的限制下,影片的色彩到达了难以形容的美妙程度。

不是兔槽:

摄影配乐都太优美了,双重生活的维罗妮卡,偶然相知的某种牵连又悄然间香消玉殒。

法罗岛帝国皇后:

改名《蓝白红三部曲之红》毫无违和感,基耶的电影让电影看起来像一门真正的艺术。

fire_storm:

多么有趣的设想,多么精美的画面,基耶镜头下的irene是不属于凡间的精灵,散发着微光。

Pincent:

适合大荧幕,影像真是太美了,镜头始终跟随着女主,有种亲密感和沉浸感,看到的是迷恋生活、感知世界,还有孤独感。

格系艺人:

一个是死去的理想的灵魂,另一个是存活于现实的肉体,影片画面美轮美奂,无论是色彩的运用还是镜头的调度,导演仿佛都在告诉你我就是master。

晓风与你残月:

基耶一向优秀的配乐和摄影,好美。也蛮喜欢这个设定,基氏独有的忧郁气质,越看越喜欢,只是感觉波兰薇罗尼卡稍微少了点,以及后面那个儿童读物作家感觉多了点。

Sparrow:

Veronica的生活太烂漫,波兰街头的惊鸿一瞥,木偶男的隐约召唤,美好总是短暂而绚烂,隐秘而孤独,两生花的共生之态似乎因一点小资产文艺的心理,在隐约的狐疑中得以确信。

野凡:

游离光影,散文电影。你是否也曾有过那么一瞬间感到无以名状的悲伤,这种悲伤毫无来由,突如其来令你猝不及防,如果你曾有过,那么或许这世上存在着另一个你,你感受着他的悲伤。

飞檐:

“世界上另外一个我”,差异下的无差别孤独,爱与愿望都难。街头足够浪漫,然而这一种浪漫似乎有些虚幻破碎,但它不该是残忍的比照物,片子缺乏真正的内核,生命似乎不该是这样被简单定义的。

果树:

以人为镜中看见自我也看见生活的本质,现实主义笔法却在外边套用了很艺术化的初始设定,人物的状态始终沉溺于与外界的关系中并被音乐等非物质的追求包裹,让全片有种氤氲又圆融的触感,整体很高级。

子夜无人:

两个人命定般的相遇时刻拍得太美,隔着一趟动身的巴士,她们在确认彼此存在的这一刻,从此和对方失之交臂。一个“我”拖着衰竭的心脏在舞台上歌唱,然后像个坚贞的勇士倒在了自己的战场;另一个“我”小心翼翼捧着这颗脆弱的心脏,在爱情的世界里流连忘返,但它没能被欢好浸泡、却先被无名的悲伤侵染。未及拥有就已经失去,不曾并肩就已经孤单,还没死去就已经虚无,在暗红色的记忆里花开并蒂:那不是两个人的对视,那是两种命运在探视。

Bob_Chow:

追逐与天使与圣歌的同时也是春天的到来,一种思潮的涌动伴随着对于性的探索逐渐开始。生命在看似春天到来的东欧是那么急速逝去,又活在了另一人中,两面性在称谓和表象上,也在歌声中。男性角色的作用是余下的使人疑惑的点,不可置疑的是他是操纵者,却又是创造者,手下的小人是模仿,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但是又通过小巷街景咏叹调和构图带回了古典深处,时代是重叠的,这般来最后指向了宗教或冥冥力量的超时代性。观感和实验性兼备,但是精妙度在后半段差了口气。

#FIFF11#DAY8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 一个人的电影

    初看这个电影,只是因为它的中文译名:两生花。喜欢这个名字的神秘与浪漫,就找来看了。
    它只是孤独。
    有两个女孩,她们有着一模一样的名字,都叫薇罗尼卡。并且,她们长得也一模一样。她们都喜欢唱歌,也都青春年少,美得盛大,美得无法呼吸。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在波兰,一个在法国。
     波兰的薇罗尼卡是名高音歌手,她会在雨里唱歌,唱到泪流满面。有一天,她唱歌,为了发一个高音,死在了舞台上。她是那么地美,那场唱歌的情节,看着就有种死亡感。她死去的瞬间,法国的薇罗尼卡顿时心痛如割。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然而,她感觉到孤独了。偶然,她看了一出木偶剧:一个生着蝴蝶翅膀的少女倒下,死去,一个和她一模一样的木偶出现在台上。从此她收到一系列神秘的礼物,死去的薇罗尼卡的照片和遗物。她迷惑但决不惊异,从前她仿佛一直感到,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里,有另一个自己。她赴了那位木偶艺人的约会,他讲了一番神秘的话:“木偶是很珍贵的,很脆弱的,容易打碎,所以我总是做两个一模一样的。”薇罗尼卡是否就是上帝手中的木偶呢?
     从此,她无论走到哪里,那场音乐都会响起,她思念着那死去的女孩,爱情也抚慰不了这种思念。就象是一个苹果的两半,波兰的,是梦境中的薇罗尼卡,而法国的,她属于现实,所以一个死了,另一个活着。
     她们只相遇过一次,在车站,波兰的薇罗尼卡无意中看见了法国的另一半在公共汽车上,车子正在开走,她有些没看清楚。镜头一晃而过,她们再没能相遇。岩井俊二在《情书》里采用过这细节。两个腾井树相遇,揉了揉眼睛,对方已经消失在人海里。然而,情书仍然是光明的,爱是光明,甚至到了片尾,女腾井会因为少年时代未曾发现的爱意在阳光里重新出现而笑了出声。可是,《薇罗尼卡的双重生活》里,爱什么也不是,它不能克服孤独,它不能驱逐孤独,男女的情爱让位于姐妹情感,或者,让位于一个女子自身的两部分。
     慈悲,孤独,无限好的音乐,无限的悲悯,无限的宿命,无限美的女孩,美得繁华,无限的黑暗与无望。波兰女子薇罗尼卡在演唱会中暴毙前所颂唱的,正是梵.德.布登梅尔的〈Concerto in E minor〉。
     基洛耶夫斯基后来的《红色》、《白色》、《蓝色》不过是伸展了这部片里所有的主题,红色里的女孩美得夺目,蓝色里漂亮的音乐,还有白色里关于爱和拯救的话题。《薇罗尼卡的双重生活》成片于1991年,那时候,基洛显得还不大相信人性的温暖,再后来,他在《红色》里让女孩最终与老法官的替身相遇,在《蓝色》里安排茱莉亚与前夫的助手重新的生活,还有《白色》里,爱的回归。他调整了一下调色板,终于给出了一丝希望。
      只是,这一部,仍然是完全孤独的。它只是孤独。除了这个,没有任何其他言语。对了,它还是宿命的,死神化身为老太婆,穿风衣的男人擦肩而过,那场木偶剧美得让人心碎,眼泪忍不住要夺眶。死去的木偶小舞者长出了翅膀,羽化成蝶,莫非这样的故事不止是东方才有么?原来整个世界里,人们都盼望能蜕去一身的痛苦与追逐,蜕去欲望,蜕去所有的束缚和藩篱,长出一双翅膀,自由飞翔。

 5 ) 必然的或然

翻出陈年碟片,只是想试试还能不能读出内容,却放下手里的事,一路看到底。波兰维罗妮卡(名作Weronika,故此我大概猜出,W在波语和德语一样,发音如“v”)的心声随着一枚无以为继的高音阶猝然而止,同一时间,正翻覆在爱欲狂潮中的法国维罗妮卡(Veronique)忽然心痛如绞,泪如雨下。这样的画面,许多画面,我不陌生,然而记忆却依然到处碰壁,以至于临到终了,法国维罗妮卡伸出手依向车窗外的树,我心里的暗盒似乎再一次倏然明亮随后黯淡时,我不得不问自己,究竟,我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为什么一段差不多二十年前的小制作,给了我如此熟悉而陌生的冲击感?

已故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1991年作品 Le Doulbe Vie de Veronique,中译为“两生花”,译名充分体现了华语不确凿的美感,烟云缭绕,雾中观花,虽然直白的“维罗妮卡的双重命运”或许更贴切。在过去的一周,我找了找相关影评,喜欢刨根问底,凡事要解码要含义,似乎是中国人的脾性,然而,鬼子对维罗妮卡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他们为片中枝节暗语做足功课,仅 IMDB上历年英文写的各路说法就蔚为大观,比如有人提到片子的宗教含义,连主人公的名字都要联系到圣经里的同名人物,所谓维罗妮卡,更可追溯到拉丁文的 vero icon (真像),等等;倒是地道的法文评介很稀罕,而寥寥笔触,却颇可反映作者对影片本身的认真,比如allocine上写道:“她们二人,毫无共通点,父母不同,祖上不同,家庭从无瓜葛。然而她们却又是相同的,都是左撇子,都喜欢赤脚走路,都用金色戒指擦睫毛。最一致的是,两人都有绝尘出众的嗓音,绝佳的乐感,且同样患有心脏隐疾”(Elles n'ont rien en commun, ni père, ni mère, ni grands parents, et leurs familles ne se sont jamais connues.Pourtant elles sont identiques : toutes deux gauchères, aiment marcher les pieds nus, et le contact d'un anneau d'or sur leurs paupières. Et surtout, toutes deux ont une voix magnifique, sublime, un sens musical absolu, et la même malformation cardiaque difficilement détectable. )左撇赤脚等细梢,像我这么恍惚的过客,是压根儿没有留意的。


我放不下这部不晓得算重温还是初探的电影,看起来还有许多人也一样恋恋且惴惴,这说到底,应当算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魅力吧。明明白水一杯,他却折散出七彩光芒,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理解空间,一等一的小说家都未必做得到。偏偏他又懒得碎嘴多言,这对于意犹未尽的观者,当然无异于默默的撩拨。

故事诚如allocine简介,讲两个在不同环境成长一样面孔一样禀赋的维罗妮卡,波兰的不顾心疾做了女高音,首次登台就病发身亡,法国的面对人生选择则慎重得多,她去看医生,拒绝舞台诱惑,甘愿平平淡淡教五音不全的小朋友弹奏她和波兰的她都最爱的冯.德.布登梅耶(虚构的荷兰作曲家,实为基耶斯洛夫斯基老拍当普海斯涅(Zbigniew Preisner))。于是,波兰的维罗妮卡做了荆棘鸟,法国的维罗妮卡得以活下去。她们都曾感应到在世上的某个别处,有一个对自己意义非凡的存在,波兰的维罗妮卡觉得自己不再孤单,而法国的维罗妮卡自波兰双生离世后就开始茫然若失。

她静静的心湖因一个表演人偶剧的男人而涟漪漾漾。通过稀奇古怪的线索,她找到他,才发现她是男人的饵,为了激活新的作品创意。双方都在试探与伤害中迸发出爱情花火,她与波兰维罗妮卡的因缘也被慢慢带起。

看了片子,读了评论,我一直想,为什么电影偏偏叫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而不是La Vie de Doubles Véroniques, 如果前提是导演的确想描述双生子两个人的不同人生?Allocine上披露片名原定为 La Choriste (唱诗班歌者),后因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愿涉及宗教暗示而更改。然而,无论原名还是更名,主语都是单数,都只有一个维罗妮卡,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指向法国的她的另一种人生,而La Choriste 更无疑是指出现不足全片三分之一的波兰双生。

当然我没有办法去追问导演的命名用意,不过我觉得,倒不妨迁就这唯一仅有的维罗妮卡,姑且把影片视作同一人的两种生涯。浪漫热忱的,属于理想状态,她除了早夭这一种方式,根本无处遁形,而凉却的现实、躯壳却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被兼容同化,所以真实的维罗妮卡,再也找不回激越的灵魂,生命却得以无惊险继续。维罗妮卡在波兰双生倒下的当刻莫名心痛,那也许是哀悼寂灭的理想和更炽热纯粹的一种生存。她之后被爱情召唤,爱情是她刻意维持的健康心跳中为数不多的杂音,并非要命的,于是最后也不得不落俗,甚至有点丑陋,而男女之情,恰恰是那个理想第一的她不怎么重视的。


包括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在内的各种评说,都或多或少认可了维罗妮卡的爱人,那个玩木偶兼写作的男人的一点超自然力,或者说,他充任了上帝的角色。他寄给维罗妮卡的鞋带、录有女高音部的录音带、他本身颇有操控意味的职业、以及他对维罗妮卡带有操控意味的追求,似乎都是暗示。不过,我觉得,不管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没有这层意图,他都利用这个角色很彻底地表现了两性关系中的男性主控欲。看看他在巴黎等到了维罗妮卡,尽管似难言之隐般解释“钓”她的动机,一句话梗在喉咙里,si c'était possible,“您可不可能”半天说不下去,而其实颜色如恒、志在必得;当他去饭店终于堵到她时,重复来一段欲言又止的戏码,然后全线松懈,一觉醒来,已经大剌剌宣誓主权“我爱你”(je t'aime)而非连风流浪子瓦尔蒙(Valmont,见小说危险关系)都优先考虑的“我爱您”(je vous aime);更不用提在维罗妮卡又一次情绪崩溃时,他所采取的自欺欺人的纯男性的原始安慰方式。


理想的维罗妮卡为理想死去,务实的维罗妮卡一样付出爱的代价,遍体鳞伤。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给出的两种人生路线,两者之间,自然存在无限多可能的状态,你我的状态。或许这便是新观察家所说,基耶斯洛夫斯基并非急于解答,而是提点观众去思考一个永恒的问题:如何生活?(Exactement ce qu'est le cinéma de Kieslowski, travaillé par une seule mais inépuisable question : comment vivre ?)回望每一条活着的路径,每一刻孤独的自己,不一定所有人会假想远方的双生,但几乎所有人都设想过自己的另一种,另n种命运的或然性。可是当所有的或然最终集结成既定的凿凿刀痕,或因外力或因内在或发端于十万八千里以外的蝴蝶效应,那也就是维罗妮卡之所以是维罗妮卡,你我是你我,命运和人之间永不歇止的双向选择,必然的或然了。

片尾维罗妮卡问爱人,为什么要做两个相同的人偶。他说怕演出中坏损,留一个备胎以应万一。

回到我翻出这部电影的初衷,倒是颇受启发。碟片压久了也要坏的,这样好的片,趁早备份,交付他年。

 6 ) 观众的双重生命以及神-人视角

在资料馆再看本片的时候,强烈感觉到当今电影制作的投机取巧。

一旦我们可以通过导演、剧本、表演、摄影、剪辑、布景、声效等去评析一部电影的时候,电影这门艺术也就被误解了。这也许是电影走入的误区,尤其在一种评选机制下这种分别变得更加明显。诚然,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类似于”组装“,基于上述各方面组合而成。电影因而变成一种文化工业,可以通过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

好莱坞成为最佳典范,应该颁发荣誉证书。而最佳颁奖人士无疑是奥斯卡。奥斯卡难道不是已经成为好莱坞体制内部延伸出的肯定与嘉奖,而没有其他电影人太多的份。这种可疑的机制,实则需要我们多做一些思考:奥斯卡的成立缘起?以及与好莱坞的紧密关系?答案或许就能明晰。

反抗是无效的,任何反抗必将失败。好在,作为观众的我们有权拒绝,我们至少还有一些虽然极为少数的选择可能。像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伯格曼、塔可夫斯基、安哲罗普洛斯、以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就在选择之列。一个尝试以好莱坞的电影品味去评析这类导演的电影,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到底什么会是费里尼的导演水准?剧本有何亮点?演员的表演又如何?或摄影的布光等等?听起来就像是一种侮辱。

真正伟大的作品来源于生命体验,也只能通过体验去观看它。可惜大多数观众已经被好莱坞喂养出挑剔口味,非得单独去作分析不可。对于《两生花》这样的电影,此举动何必要之有?那个我们无法说出的贯联两个相异空间的生命经验,探问其用意又有何意义之有?为什么我们不能放松身心地去体验这种神秘性?苏珊·桑塔格举起“发对阐释”的大旗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能聆听者依然寥寥。

难道我们终将面对电影的终结?毁于自己手上。

-----------

《两生花》的视角是一种连通神-人的视角:一方面,客观的镜头审视了这个人类世界(注意那个维罗妮卡看向屏幕的关键镜头;另一方面,镜头不断模拟维罗妮卡的眼睛,将所见回予观众。

这就导致了摄影机机械性的消解,具有了神-人两性。无论是在固定镜头还是移动镜头上,这种机械性都没有被暴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注视”之中:可能是一个超越者的目光,也可能是维罗妮卡的目光。影像便被这两种交织的目光所击穿。

普瑞斯纳的配乐不是作为影像的附属,而是影像本身都出现。它成为听觉影像,与视觉影像并置。
神-人视角也反映在这种听觉影像上:纯净的圣洁的女声,清越忧伤的笛音与合奏,贯穿始终。一种神性的敬视,游走于天堂与人间。

电影结尾,父亲停下锯木头的动作,这一幕之前正好是女儿停车抚摸树干的镜头,这一感应比起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更能说明电影主题。

 7 ) 两个Veronique,东欧的倒掉以及Kieslowski的政治无意识

    我又想起了“薇洛尼卡的双重生活”。每当我身体不好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部电影。这也许是因为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身心状态都很差。我其实只看过一次,然后不太愿意再看。这不是因为不喜欢,相反是由于我很喜欢它。有的电影和书我不愿意看第二次只是因为我需要很长的时间消化它,而第二次必须要和第一次有所区别。我觉得现在是时候再看一次了,可是我在NETFLIX, AMAZON, BN和BUY.COM上都找不到"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我对这部电影最初的理解是Narcissism。那时候我还没有听说过LACAN,我把两个Veronique的忧伤理解为存在的伤痕,正配合着我当时读着的一本存在主义的普及小书。巴黎的Veronique去克拉科夫旅游的时候无意中拍下了波兰的Veronique的照片。她看着那些照片的时候不发一言。如果波兰的Veronique是巴黎那一个Veronique的镜像,她就是被看的那一个——波兰的Veronique不知道巴黎的Veronique的存在。如果影片开头那个模糊的童年记忆是巴黎或波兰的Veronique的原始记忆,那么她们都经历了自我的分离的疼痛。如果巴黎的Veronique在克拉科夫的旅行是一次逃避和寻找之旅,她则在这次旅行中发现了另一个自己——她有着和她一样的外貌,不太一样的神情,然而一样的忧伤。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女孩生命中的神秘关系看作西欧和东欧的隐秘联系,把波兰的Veronique戛然而止的歌声和仓猝的死看作对几乎一夜之间发生的东欧的倒掉的指涉,我们就不难发现Kieslowski的政治无意识在这部电影中的投射。
 
    于是对这部电影的意识形态分析可以迎刃而为了。Veronique们的童年也是欧洲的童年。电影没有讲述两个Veronique是如何被分开,唯一的原因似乎是地理因素,这也同样适用于东欧和西欧。当巴黎的Veronique发现照片里波兰的Veronique时她同时产生的感受是震惊和悲伤。这部影片拍摄于1991年,在大变革的年代的尾巴上,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当西欧再次面对东欧时的复杂感受。波兰的Veronique是突然闯入巴黎Veronique的眼帘的,作为她摄影作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黎的女孩必须面对她自己在波兰的那个镜像,或者说,另一个她自己,正如西欧必须面对和“接受”东欧。我不知道这种必须是历史的必然、西欧人的普遍认同、抑或仅仅是Kieslowski的美好愿望。有趣的是,作为一个在巴黎工作的波兰裔导演,Kieslowski不仅选择了让波兰的Veronique死去,而且让她成为了被看的那一位,并且表达主观感受的任务几乎全部被巴黎的Veronique承担了。这是否也点明了东欧在这一历史和政治进程中的被动地位呢?或者说,Kieslowski在用他的电影推动西欧对东欧的认同?因为若干年以后我们将用欧盟来慢慢取代我们对东西欧甚至中欧、南欧的称谓。
 
    四年多以前,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某个下午,我写了一篇关于这部电影和“红”的文章,在我语焉不详的分析结尾处,我写道:
 
    薇洛尼卡带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忧伤回到乡下的家中。院子外面有一棵参天老树,皱纹满身。她坐在车里,伸出手去抚摩树皮。忘了她是否留下了眼泪,但电影就在这里结束了。树皮的幽深凝重和她的手的年轻晶莹形成尖锐的对比。岁月就这么轻轻地溜走了,忽略了所有的沉重。
 
    现在想来,岁月不仅在两个女孩之间溜走,同样注视着这段岁月的还有身处同一块大陆却又曾经被东西阵营分离的欧洲国家。

http://baipang.spaces.live.com/blog/cns!FCC9724153E97164!190.entry

 8 ) 《两生花》原声音乐介绍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1991)
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又译《两生花》、《双面薇若妮卡》)
原声音乐介绍


原声音乐“Van Den Budenmayer Concerto”。女高音咏叹调。正是Weronika在Kroków演出交响诗时所唱。

歌词来自但丁《神曲》Divine Comedy “天堂篇”中的“迈向天堂之歌”第二歌。

O voi che siete in piccioletta barca
desiderosi d'ascoltar,sguiti
Non vi mettete in pelago,che forse
perdento me,rimarreste smarriti.
L'acque ch'io prendo gia mai non si corse;
Minerva spira e conducemi Appollo
e nove Muse mi dimostran I'Orse

哦,你们坐着小木船
因渴求聆听我的歌声,
尾随我在歌唱中驶向彼岸的木筏;
请回到你们自己熟悉的故土,
不要随我冒险驶向茫茫大海,因万一失去我而迷失。
我要横渡的大洋从没有人走过;
但我有密列瓦女神吹送,阿波罗引航,
九位缪斯女神指示大熊星。

(歌词及翻译引自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影片中,Weronika用尽生命力量演唱这首歌曲。在女中音和合唱队的铺垫下,她天籁般的歌声引领人们蜿蜒而上,渐近天堂。然而正是那些高耸入云的音符使她心力衰竭,猝死在舞台上。这首哀歌也在2:50秒处嘎然而止。当我们再次听到它,已是Véronique在巴黎观看那出芭蕾舞者木偶戏,对失去的另外一个自己若有所感,内心极度哀伤的时刻。

电影中Véronique上音乐课时,提到这一旋律为一位200年前的荷兰作曲家所作。实际上这位虚构出来的 Van den Budenmayer就是波兰作曲家Zbigniew Preisner。这是该片导演克日什托夫·奇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与老朋友Preisner之间的一个默契。在奇耶斯洛夫斯基的影象世界中这位Budenmayer就是Preisner的化身。电影里的角色常会提到这位作曲家。演唱他的歌曲,购买他的唱片或演奏他的作品。除了《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之外,他的名字还在电视电影《十诫之九:婚姻之匙》(Decalog 9:Thou shalt not covet thy neighbor's wife)以及《蓝》(Bleu)中出现。两位艺术家是生死之交。曾被评论为“永世知音”。

——转载自http://www.mtime.com/my/jinn42/blog/8018/

 短评

我觉得这是那种值得一看再看并且不会烦腻的电影,并且随着自己的情感和认知,会发现更多的神秘。电影是美到了骨子里头的,色调、音乐、女人、情绪等,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挖掘了。但是电影真的太美了。

4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我没有看懂!!!!!!!!!!!!我要气死了!!!!!!!!!!!!!

5分钟前
  • 阿咪老师Ami
  • 较差

文艺片真可怕,我又没看懂……

7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还行

不知道那些看完之后说 “我也相信世界上存在另一个我” 的朋友们是否记得 他们曾经这样在失败面前自我安慰 “要相信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 呵呵呵呵呵

8分钟前
  • 小伙锅
  • 推荐

连着重看两次,奇士劳斯基居然计划在法国的17个电影院放17个不同的结局!其中一个是法国的女孩再次去波兰,看到了第三个维诺妮卡!机遇、命运、意愿。当亚历山大第二次背叛,维诺妮卡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离开。“薇若妮卡”在拉丁文中为“真”vera和“影像”icon的合字. 2021.11.27 都不记得是第几次重看了,这次是大银幕。这是基耶最丰富的一部。第9诫那个爱唱歌但心脏的不好的女孩,她是怎样的故事?这里她只有爸爸而没有妈妈,这个爸爸刚好又是第8诫的父亲,这次他的故事不是被偷走的女儿,而是和别人的一样的女儿。

13分钟前
  • vivi
  • 力荐

两生花其实可以作政治(国家)的提喻,但这样显然破坏了电影的意境,使其变得凝涩。从叙事等角度去评价也显得刻板。所以还是感受为上:一种糅合了液态、气态和固态的多维度感知结构(或者已不成结构)。但却不知怎么的,自己并没有很感动。一个瞬间:克拉科夫的广场旋转“发现”镜头击中心灵。

18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翻译的不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波兰的广场的那一幕我好爱

21分钟前
  • 徐小花
  • 力荐

四星半。这部电影有一种奇特的魅力,看完可能并不明确它讲了什么,维罗妮卡最后怎么了,她和那些男孩发生了什么,但会被它深深吸引:一种神秘、美丽、不可知的忧伤和希望,笼罩在金黄色的色调下。那种奇特命运的相似,好像神向我们心中写下注脚,给我们启示,又好像某种残酷的戏弄。木偶师就是那操纵者,诱惑者,指引者,诗一般让生命中的悲伤与爱意显影的人。天使般的维罗妮卡,细腻的如阳光一般照入每个观者的灵魂,好像但丁笔下的诗"每一颗星星把他的光辉和德行/雨点般得倾泻到我的眼睛中/我的美丽对这个世界十分新颖/因为它来自深不可测的天空",

2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两个维罗妮卡,同样的姿颜姝丽、天资聪慧,连先天遗留的病症都不无二致,而生者就如同玻璃球中的倒影,始终不会与死者重合。她会选择安稳而不是冒险高歌、向死而生,她迷失、孤独、努力探寻真实的世界,得到的却只有性与虚无。基氏提出了一种生命的假设,而他的镜头也一直在阐述着这个母题——即,在命运的洪流中寻找自己。

24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兰波说,我是我,但我是另一个我。如果其中一个死去了,剩下的那个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任何爱情都无法慰藉

25分钟前
  • 麻油叶
  • 力荐

不是克氏最佳的作品,而是一次雄心的尝试。克氏毕竟不是塔可夫斯基,他的现实主义性格太重了。

26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推荐

几乎可以把我写给《白》的短评完全照搬过来——热评区执着于看懂的观众们已经误入歧途,因为它根本不需要你看懂啊!只有摆脱了“电影必须看懂”这种成见的束缚,你才能打开感官来体验那些微妙的情绪。再者,它有什么不好懂的?无非是两个女孩受到爱的感召,而她们碰巧分享了同一张面庞。情欲戏似有潋滟水光,伊莲娜真真美到不可方物。纯净的歌声涤荡心灵,声画构筑的冲击力超越了语言。这样的电影,年轻时看塑造审美,长大后再看能领略真正的电影之美。深刻地感受到大师们的电影世界在框架之外,他们试图通过电影触及人性与情感的未知领域,而大多数电影只是通过技巧迎合观众的经验罢了。

27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世上存在另一个自我吗?黄绿主色调的画面唯美烂漫,配乐圣洁哀婉,颇具宗教感。着迷于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运用了多种微妙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片头星夜与绿叶,枯叶,鞋带-心电图,偶师-上帝,唇膏,弹珠,眼镜,黑衣女等),使影片值得多次观赏并深入解读。红色闪回与灵魂主观镜头赞极。PS:2021.9.24.北影节-深影国际影城-4K修复(转2K版?)重温,有点失望,观感不若初看时好。有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过对“另一个我”或曰Doppelgänger(同貌人/二重身)的疑虑,所以没法深切共情,另一方面我对基耶斯洛夫斯基这套符号早已不觉新鲜了,甚而感到有些直白和虚浮(特别是后半部,真的只有符号与那抹情绪在支撑了),或许我应该重新评价基耶,但目前还不到时候,尚待重看其他作品与补完另几部~(8.8/10)

2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终于看了,心里的感觉淡淡的,世上会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也跟我有感应呢?

3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以美丽不可方物的色调渲染出一片神秘氤氲,雨下闭眼如莲花般盛放吟唱的姿态,在舞台上吟唱出璀璨如星辰的歌声后倒地,双生花相遇时的惊鸿一瞥,与木偶师电光石火地对望。世上至美之物都是辉煌而灿烂、脆弱而短暂的,皆不可解释无法言说。

3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你真的好美。

38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波兰方面的故事短了一些,但法国的那个确实烂漫很多啊,相当文艺了,很多镜头好奇特,颜色运用太美妙了(和昨天的毒品网络又是不同的风格),很多地方一片昏暗然后突然一点点大红⋯⋯挺美的

4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广场上那个旋转的镜头。定格了一切

43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SIFF14。老基是很好,伊莲娜仍是我觉得最美最有禁欲气质的女演员,但我已经过了“世界上另一个我”的神秘主义年龄段了。不喜欢法国段,过于用力过于冗长,太符号化以至于老基说自己没有喻义我都不相信。波兰段还是很好的,维罗尼卡唱歌时心脏仍会痛,说明我还未麻木。最好最美的是Preisner的OST.

48分钟前
  • jagpumpkin
  • 推荐

对我来说,滤镜哥的牛逼之处从来都不简单在于意义. 我也说不清楚它好在哪, 说的出的那些又觉得也都不是. 但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享受, 会陷进去, 也许因为音乐什么的, 不管第几遍都会大哭, 又疼又爽. 很治愈. 好的那种.

49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