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爱情片大陆2012

主演:万茜  秦汉  冯绍峰  凌峰  铁政  

导演:吴琦  高峰  

播放地址

 剧照

柳如是 剧照 NO.1柳如是 剧照 NO.2柳如是 剧照 NO.3柳如是 剧照 NO.4柳如是 剧照 NO.5柳如是 剧照 NO.6柳如是 剧照 NO.13柳如是 剧照 NO.14柳如是 剧照 NO.15柳如是 剧照 NO.16柳如是 剧照 NO.17柳如是 剧照 NO.18柳如是 剧照 NO.19柳如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9 15:21

详细剧情

  才女柳如是与文人钱谦益的爱情传奇流传了几百年。  柳如是(万茜 饰)是青楼的头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主张男女平等,关心家国大事。而在政治风波中历尽尔虞我诈的钱谦益(秦汉 饰),身心疲惫,纵情诗酒却又心怀社稷。机缘凑巧,他们以诗为媒,惺惺相惜,因为互相欣赏走到了 一起。然 而,山雨欲来风满楼,巨大的变故随之而来,一个朝代眼看就要沦亡。面临改朝换代,因观察历史的角度不同,钱、柳两人对时局的看法发生分歧,两人的感情出现裂痕:一个远去北上做了清廷的官员,一个南下去追寻抗清的南明军队。繁华过尽,他们又破镜重圆,在红豆山庄过着普通平淡的田园生活。

 长篇影评

 1 ) 精致利己主义面前的女人

    几天前看了国产电影《柳如是》,也还有些感慨:电影无疑是让人失望的,柳如是这个人身上是可以看到很多内容的,有民族衰亡时秦淮河的变迁,有商女深知亡国恨,有世俗礼教的逼迫,甚至陈寅恪写下《柳如是传》时还寄托了自由之思想……就算再不济也还有她与钱谦益二人生时不离不弃、死后墓穴相望的情爱吧?然而电影最后却装模作样地感叹了一句:“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所有事,原来我用尽一生的时间只为擦去生命中的尘灰,只为心无挂碍、重返宁静……”这几句话倒是有些文艺范,但仅仅只是编剧的文艺范而已——实际上,尽管柳如是也文艺着,却并不是那些虚无缥缈、无病呻吟的概叹,她其实是有脾气的:她会怒斥丈夫的变节:“公不死于乙酉,而死于今日,不已晚乎?”在被逼自缢身亡时仍给女儿女婿留下遗书:“我来汝家二十五年……今竟当面凌辱,我不得不死……我之冤仇,汝当同哥哥出头露面,拜求汝父相知……绝不轻放一人!”其怨其怒可想而知!
    在我看来,总觉得柳如是的心中总是满盈着一种意气——有正气、侠气,也有怒气、怨气。前面两个气是出于她自身的境界和气节,后面两个则是出于她的出身不容于俗世以及对士林学人的失望。电影中虽然也偶有表现,却总是被一股脂粉味道和太过飘摇的节奏给遮盖了——这是电影里,而在实际之中,柳如是的这股意气却被残暴、巧妙的各种力量给覆灭了。最近,北大钱理群有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说法,我想,这个说法刚好也适用于吞灭柳如是节气的那一群男人。
    几天前和朋友聊天说道:中国人其实是最聪明最狡黠的,凡事都可找到理论依据,而且理直气壮,要前行时说兼济天下,不作为时说老庄无为,老年人斗少年人时说传统道德长幼有序,少年人斗老年人时说进化论……后来又加上辩证法、“黑猫白猫论”和国情论,至此已是无敌了。
    其实从柳如是的遭遇来看,中国人并不是到如今才这样“智慧”的,她的丈夫钱谦益就是这样一个杰出代表:李闯还没攻下北京时,他可以大谈世道时运、国家兴亡,但一谈起正事了又因私怨拍案而起;兵临城下时还信誓旦旦要自杀殉国,城真破了,他在船上却说:“不想死,水太凉了,如何下得去?”倒气得柳如是只身投水;她以正妻之礼迎娶柳如是时似是对于繁文缛节一笑置之,但要去清廷做官时又给自己安了一个“传承周礼”的使命……反正他做一切的事情都可以找到合理的借口,贪生怕死在他而言是感慨“百姓何辜”,在多铎下令剃头、众皆汹涌时,钱谦益实在不好找依据了,他的表现干脆就是:“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刚髡(剃光头发)辫而入矣。”钱谦益当时作为“江南文宗”尚且如此,其他人似乎自不必说,如另一位“江左大家”龚鼎孳之前也是哭喊殉国,后来活得好好的他说:“我本欲死,奈何小妾不肯。”我觉得当年这些所谓大儒们的表现,并不会比今天那些官员的言行少一点无耻。
    柳如是的名字是取自辛弃疾词《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我想,大概她后来不会再认为“青山多妩媚”了,因为国破山河坏,而且那些自称要守护山河的男人们纷纷剃头换衣服到新政权做官去了。而众男人估计也不会看她妩媚“如是”了,因为她映照出了他们的无德、无节、无耻。当年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写下诗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嘲笑文臣武将,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明末,对于名臣大儒们的那一丝冷笑,已经挂到了一个青楼女子的美丽脸上了!
    如果说柳如是只是一面镜子,以一介女流映照出众男人的丑态倒也罢了。只是她不能只作为一面镜子,而是不能置身事外的一个棋子了。当钱谦益受淄川谢陛案的株连下到牢里时,钱家亲朋族人无一人出头,只有柳如是一人散尽家财救钱出狱。而当钱谦益去世后,这些族人则蜂拥而出、逼迫柳如是交出良田、财产,不断逼迫索要,甚至扬言:“有则生,无则死,毋短毫厘,毋迟瞬息,毋代赀饰……”于是,当年明亡时秦淮河的水都没淹死投水的柳如是,最终被丈夫的族人逼得投缳自尽。满清野蛮的铁蹄之下,尚且还有她栖身之处,但面对这样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她却无活命之途。钱理群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而我想问的是,难道是如今才如此培养吗?

 2 ) 此生予君一红豆,苍颜白发也相守。

—— 秦淮柳隐的傲骨与风情

此去柳花如梦,英雄美人的时代已成为茶余闲话,然而此情不悔、不改、不尽,任这百年悠悠历史的褒贬洗礼,她依然如一个时代的样本,依然是那秦淮河畔永不衰败的桃花美人,一步一挪,尽是风情。

万茜的柳如是,做足了前戏,风韵犹然,才情尽在,甚至连那与风尘难长存的爱情,都带着最美丽的姿态,不论是等待,抑或者盛开。她就是那汪洋之中的一叶孤帆,漫船远方,只为那一座栖息岛屿,哪怕他朝夕不保,也甘愿死生与共。

秦淮八艳诸如寇白门、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等等,自是红纱帐暖,美人如玉,男人眼里的如珍似宝。然这需此生坎坷千百回,方得最后归宿,洗尽了浮华往事,从此只需淡描眉,轻抿胭脂,一身素衣,再不用百花锦缎,摇曳生姿。中华文明五千年,自唐朝的红佛女到明末清初的她们,哪一个不曾抱有“妇人贞洁,从一而终”的纯粹的梦呢,可命运出身却不许她们妄自抉择,甚至她们之中鲜少有几个能够与所爱之人相伴终老。红尘多可笑,贪念嗔痴掺杂了多少饮不尽话不完的苦。

说回至电影中来。

瞧那陈子龙仪表堂堂,书生仗义,到头来却是怯懦退缩之辈,前途仕路重要,难道爱情就该弃如敝履吗?难道风尘女子就活该被愚弄活该成为风流快活之后的残羹冷炙吗?她柳如是偏偏不,自此,杨影怜就死在与陈子龙醉生梦死的南柯梦中,谁也别牵挂,谁也别留恋,走自当走得潇洒,走得堂堂正正,走得干净利落。那夜,她看着董小宛的花轿消失在暗夜的巷弄,消失在烟花绚烂的背后,恰如这她这牵绊她前半生的感情,一并被这漆黑的夜吞噬,与烟花同逝。

后来她遇到钱谦益,当算是她最好的归宿了。都说男人年轻时不知珍惜,到年老时才会对爱人百般疼惜呵护。三十六岁的年龄差,呵,那就跨越时间的沟渠来拥抱彼此,倾杯对饮,畅谈诗词歌赋,人生堪能不快活?可又似是这片头柳如是自白所说,“我生错了时代”,试想若不是因这乱世,陈子龙也未必会那样快离开,那她还会遇见钱谦益吗?她是否会与陈子龙执手偕老?是否就委屈了自己在半夜三更偷偷摸摸的嫁给别人做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若不是这乱世,兴许就不会有那“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更不会有“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亦堪愁”的相遇呢。

初遇钱谦益,她就似乎被他的才情所吸引,青年才俊再也入不得她的眼,她爱慕他学识才华,爱慕他温文尔雅,爱慕他历经风霜雨雪却依旧体贴的心。她只稍一眼,霎时间四目相对,像是要将彼此纳入生命里。

说起那钱谦益,他也的的确确真名士,当真为她抛了花轿,去了盖头,以匹嫡之礼迎娶,陪她挨着乡间邻里的指点谩骂,陪她乘着花船穿过了重重地世俗眼光,穿过了三十六年的岁月悠悠,这样的爱情,她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终于抵达。

“梦里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片花,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麽?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再后来,明灭,清军入关,百姓们纷纷剃了头,梳起长辫子来也毫无反抗怨言。是呀,对于百姓来说,什么朝代不重要,谁当皇帝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田,他们的日子,他们的悠哉生活会不会变。可惜钱谦益最后献了城,剃了头做清官,可说实在的我宁愿相信他是为减少生灵涂炭,减少自相残杀的血肉横飞,我相信他翩翩君子之态内里的一颗慈悲的心。我记得书中道柳如是穿着朱红的明袍,击鼓抗清的一幕,电影里并未表现出来,不知其因为何,也无需追究,毕竟电影仅九十分钟,诠释她一生,这也算尽美。

在钱谦益最后的日子里,他们相搀相伴,共度余生实为最好不过了。前半生的浮沉往事都成了过眼云烟,当下平淡的日子才是爱情之后最真实朴素的滋味,粗茶淡饭,亦珍贵。再没有生世浮华,茅屋一所,古树一颗,诗书几卷,炊烟袅袅,哪怕是清淡无味的凉白开,也自有它引人入胜之处,而对于钱谦益和柳如是来说,这从此与往日再无瓜葛的归隐生活,才是他们颠颠簸簸的前半生所换的来之不易。

想起少时读柳如是,感叹她一生颠沛,最后得与钱谦益相守,源及那时我尚年少,对于英挺俊美的男子自是毫无抵抗之力,于是心下觉得,柳如是当与青年陈子龙相知相守才是真,这钱谦益个老翁样子,头发花白胡须大把,满脸沧桑相,哪里担得起柳氏貌美如花。可如今看来,却是另外一回事了,柳曾说“但求有一人知己,死且无憾”,钱去京城为官之后,柳氏在家遭逢儿子欺辱,后来钱告病南回,亦有人同他诋毁柳隐,说她不安妇道,与人有染。然钱只心护她:“士大夫国难时尚不能守节,何况一无依无靠的女子”。

纵是白发红颜,暗香如尘,锦绣诗篇俱已成灰,抛洒去这凡世河水湍湍,无踪无影,至今凭念河东君者,尚有几人?


贰零一贰,观影《柳如是》所感,寥寥文字,只做纪念。

2012\03\09 沈韶君

 3 ) 她们谋生亦谋爱


高中时买了一本书叫做《她们谋生亦谋爱》,那时对明末秦楼女子的状况很感兴趣,书里有写到柳如是。

柳如是,轻念这个名字,婉转在口齿间就有种悲哀的尾音,也许名字就是一个谶语,在她决定改名字那天就是。

书写得并不好,记得一个人评价这本书,说:“作者不是作为一个历史记录者,而更像是书中人物的姐妹,替她们忿不平,谴责男人。以为自己是当事人,而没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书写故事,也没有明白历史的无奈和它的必然性。”这个评语非常准确,以致我一直都想找到一种方式,更像是历史呈现的方式,直观地展现给我看——明末江南商女的离恨和抉择,士大夫的矛盾和情感。我想看水乡的浆慢慢荡慢慢荡,荡出我不知道的隐情密谋,我想看历史不停转不停转,转到每一个人的每一张脸每一个皱眉和哽咽。

然后我等到了《柳如是》。

董小宛在夜晚出嫁时,柳如是对冒辟疆说:“不如我们放烟花炮竹” 冒答:“夜深人静,还是不必了吧。” 柳如是的盈盈眼波里已经猜到董小宛的结局。但是花轿起,人背面,她还是执拗地点起了烟火,青色熏烟中笑靥如花:“去吧,去吧,你托付的男人不能许你一个美好结局,就让姐妹为你扮一个花燃炮响的婚礼”。秦楼女子的默然和离索,别人不懂,只有她们互相最懂。物伤其类,那一刻,柳树下,黑夜中,就是这部电影最耐人思索的画面吧。

那天是她最幸福的一天,嫁船上被人掷下的白菜叶,是所有人的不明白和自己的明白,聪慧如她不悲不喜,宛然看着身边的男人。世界上所有人都不懂他,欺她叹她笑她骂她都可以,都可以不闻不问,只要他懂。

“你不怕,我出身青楼,辱没门楣?”
“你不怕,庭院深深,家族是非?”
“你不怕,世道险恶,人言可畏?”
“我不怕”
牢狱里柳如是掉下泪来,新婚那天她不信,这一天她信了。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违背的,除了命运。大的命运譬如国家都是如此,小人物的命运又能如何?这恐怕是她最后自缢的根本原因。面对甲申之变,面对嘉定三屠,面对国祚移转,她只有无奈地顺从,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她不能要求别人什么,她只能冷眼看着巨变发出无力的呐喊却丝毫不能抗争。她曾是那么骄傲,那么要强,她要在秦楼女子的婚礼上以匹嫡之礼嫁出去,她不要蒙头要让所有人看到是她柳如是光明正大地嫁出去。她要在城破之日投河殉国,她要私济军款给抗清军士,她可以做很多努力,但是最可悲的是明白这种抗争无力而且无用,却执意要去面对失败的心情,面对最爱的男人一败涂地被人侮辱的心情。

所以她才原谅他,所以她才愿意和他相扶到老,世道已经是如此险恶,为何不活得美满点,活得尽兴点!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在柳如是心里,只要一颗红豆便够。

在中国,愿意将视角探向明末的颠沛流离国破山河,愿意精致地打造服装与首饰,一点一点还原明末气息,愿意静静唱着昆曲缓缓轻弹古琴不造作的作品,已经不多了。扬州十日、云间三子、南明朝廷、攻复南都,退守台湾......有多少电影愿意讲这些,愿意顶着不卖钱的风险向观众普及这些?真的已经不多了。

所以女主角一会儿董洁的颔首一会儿徐静蕾的扬眉,主人公频频读错的字词的音调,结局画蛇添足的莫名其妙,都在欸乃一声的爱恨情仇里稀释成平淡。我想学一学柳如是的心胸气节,想学一学柳如是的了然开阖。因为这些全部都会在历史的洪流里,冲刷成沙滩上棱角残破的贝壳。

当柳如是唱着“小楼睡起倚云屏”,衣袂下吹起袅袅清风,我知道,她是不是那个柳如是,都已没有关系。



 4 ) 《柳如是》:清新文艺的明末传记片,是我的菜

如果说这是常熟投拍的宣传片,那么他好于以往90%的宣传片,真正把历史和名人传记以“吸引人的方式”讲述了出来。观众从不排斥历史题材,只是先前一些作品太过粗制滥造而已。我给片子高分,是我的菜。

影片尝试为柳如是立碑。剧中除了爱情之外,过多着墨的就是明清易代挣扎中的柳如是了,柳如是的爱情观是和爱国情怀交融,别样傲骨。在陈子龙面对婚姻怯懦时、在钱谦益“水太冷了”的2B行为时,柳如是的女儿身、男儿情怀、士大夫气节,被衬托的无比高大。

“我一个女流之辈都知道应该有自己的底线,你平常孔孟之道一套一套的,连起码的底线都没有!”我对柳如是扮男装写诗那段、愤然一跃桃花池那段印象太深刻了。总之,本片看完,让我非常感慨柳如是传奇且高亮的一生。

可惜,结尾的“穿越”一幕,则是对全片辛苦营造的“文人雅趣山水画,才子佳人俏江南”意境的粗暴亵渎。时空的变换却没有让观众产生命运无奈的感叹,明显与前片格格不入,属于典型的败笔。

除狗尾之外,影片前面风格统一:古典化水墨化摄影风格、古典式语言对白,古典化人物造型。凌峰、冯绍峰等人很好的融入片中。万茜这个新人我现在很看好了,有风骨的女演员。

最后再可惜一下:这么清新文艺的片子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企宣被各种大烂国产片们挤得默默无闻,大多数观众都不知道,太可惜了。

PS题外话:其实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也必然有他的道理,何为大义,何为小我,如何取舍,结果必不相同。但人生的路就是这样,我们一路走来,有相聚有别离,有希望有失望,难得的是得一知己,难得的是有个人能真正的呵护包容你!

 5 ) 海內如今,當時天下



今天下午,在時差懵懂之中飛上塵網,終於看了電影《柳如是》得償宿願。看到一半,略知其大意,惟已不敵睡兵,遂先入夢鄉,拋下錢柳等人繼續在遺民與貳臣的俇攘中掙扎。醒來時,恰與他們共赴老境。

試問枕邊人,這十幾年中發生了什麼大事?卻道,原來是一個當壚野老,以一番 朝代更迭不過一場大夢的閒話,遂教河東君幡然改轍,沒跟著鄭成功去了臺島云云。真沒想到與我午睡同時,錢柳諸人也還卻了一場槐夢啊。但又不禁莞爾。怎麼當年我的夢裡就沒有一個當壚嬌娘,用幾句鶯聲燕語,勾轉了我去遠離臺灣呢。歷史與人生,當真可以這樣偶然作戲嗎?

真可歎,什麼是亡天下、為什麼明末人對天下之亡如此恐懼憤恨,此片畢竟夢寐。

或許,那是因為我們的天下,早已亡之又亡,再三再四。我們的世界連同我們自己,早面目全非。我們都是貳臣、参臣、肆臣乃至伍臣的後人。甚至於,天下之亡,還多的是我們的先人搞出來的。

不說這些了。當今之世,此片已屬難能可貴,我就不再求全責備了。但唯有一點還是得說。我們既不談國家大事,只談風月詩詞,那麼詩詞念誦就該特別講究。且說河東君虜獲錢謙益芳心的那句詩「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女主角讀不出入聲字,這可以諒解,但是西泠二字,可不該讀成西leng3。

更惹人興歎的是,河東君詠岳武穆「海內如今傳戰斗,田橫墓下亦堪愁」這兩句詩固然膾炙於劇中人口,每逢國難當頭就要拿來吟誦一次,但戰斗二字竟都讀成「戰鬥dou4」。我記得,從前讀《柳如是別傳》,見引的是「戰斗dou3」,蓋指刁斗而言。傳戰斗,猶似傳刁斗,當是變化唐詩「寒風一夜傳刁斗」而來。換字原因,或許為調和平仄,或許是因為河東君一向作異好奇。總之簡字天下裡,斗鬥已然混一,無所區別。

但此片所演的,畢竟是古人之天下。

 6 ) 万般旖旎皆如是,茜袂凌波柳叶嗔

柳如是有多美,读过她的人都知道。 电影有多美,看过的人也都知道。 我不禁惊叹的是万茜的美,忍不住用她的名字和柳如是三字织就一句我心里的诗:万般旖旎皆如是,茜袂凌波柳叶嗔。 毕竟我不是专业的评论人,不是专业的写手,甚至可以说不是专业的观众,我不过是个执迷于戏崇尚于美的看客而已,难得遇上如此中意的,免不了要絮叨一番。 由于极钟爱柳如是和钱谦益的忘年恋,我挺早就读他们的事他们的诗,那时心里有属于他们的模样,而直至看到万茜和秦汉演的这一幕幕,才有种落定的惊鸿之感。 最早催动我看这部戏的因素是秦汉,彼时琼瑶剧的男一号非他不可,今来诠释钱谦益,宿儒风范果然叫人心悦诚服。那极具台湾风味的绉绉腔调,时不时让人以为穿越去了琼瑶剧里。 最后震撼我的是万茜的柳如是。她就像她记忆里的花香,九里之外还犹在,香杀行人只欲颠。她正是钱谦益在她背上彩墨轻点出的玉花小朵,黄金细蕊,白雪娇瓣。 对于“风华绝代”“群艳之首”的美,每个人眼里早有自己拥护的认定。如果按我心里那个死标准,秦淮八艳大概都一个模子。伊能静也演过柳如是,妩媚有余,但少了许多清灵。我一直认为柳如是的志行高洁和才情横溢都远在她的美色之上。万茜版柳如是的美不是一眼望穿这么简单,而是愈品愈出味。柳如是的形色神韵在万茜的颦笑里举止间摇曳流媚。 明清时期对女性的审美倾向于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柳如是应该是瘦瘦的,淡淡的。应该像张潮《幽梦影》里记载的美人:“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柳如是的性感绝不是丰乳肥臀也不是绮妆丽服,而是曼妙清雅,如茉香弄月,绿萼映雪。她“黛眉微微绿,檀口薄薄红”,她挑笔于素白领口点染红梅,她执扇莺莺唱牡丹。在我的意识里,性感从来都不是赤裸暴露,而是隐忍微透。戏里最性感的一幕我觉得是在画舫上,柳如是披一身紫纱,钱谦益在她背上画她最爱的九里香,那流光溢彩好像当年看《青蛇》,连一个动作的停顿都是美不胜收。 刘禹锡有句“羽衣轻步不生尘”,想来真是柳如是一袭月华裙,秀掩丛兰色的写照。属于柳如是的颜色几乎都很素洁,或皎白,或青翠,或盈蓝。只有在她出嫁那天,红得炫目,因为他的三个不怕,值得她恣意张扬。 整个影片人物雅致,意境如诗,故事圆融,情节合度。很符合中国传统文艺美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温柔敦厚,中和适度”的论调。万茜,柳如是,都是山礬的化身。钱谦益在《玉蕊轩记》中记载:“河东君评花,最爱山礬。以为梅花苦寒,兰花伤艳。山礬清而不寒,香而不艳,有淑姬静女之风。腊梅茉莉皆不中做侍婢。”山礬,野生小花,坚韧顽强。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 万茜不艳不俗的美,喜欢的人都知道。

 7 ) 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




你不怕,我出身青楼,辱没门楣?

不怕。

这一声回答,温柔和煦春风笑意满满。


你不怕,庭院深深,家族是非?

不怕。

这句回答,豪气万丈,护她周全。


你不怕,世道险恶,人言可畏?

我不怕。

这句问出来,她眼泪跟着笑容落下来。

          


不怕。


可是,我怕。



我怕我等不到你来到我身边,


我就凋谢了。





                                      

 8 ) 稍说两句,关于电影表达及钱谦益此人

结局好恶心先吐个槽,怎么搞得跟穿越剧一样。
再挑两个刺:
1清初男子剃头变装之后,女子的服装不变,是为男降女不降,电影中男人的衣服没问题,可女人的衣服是清末才出现的衣服,清初的女装,还是明末的版本,像红楼梦里面的女装,就是清初女装的标准款。
2陈子龙被捕的时候,还是没剃头的,怎么跳水之前,就变成剃头的了。再者如果没记错?陈子龙抗清的时候应该还是做和尚打扮的吧。

       看的出来,电影想表现很多东西,台词什么的如此现代化,剧情散漫没有跌宕起伏什么暂且不表,就先说说细节上的问题吧。首先,这样文人题材的电影本来的表达就是难中之难,对编剧的要求很高(当然从台词来看编剧显然Hold不住,尽管下了很多功夫),电影中走马观花一般出现的很多人物,虽然大都很有名,比如说阮大铖马士英黄宗羲汪琬(是不是汪琬?我觉得汪琬年纪没那么大啊)但是,编剧你不要高估大多数观众的水准啊,真的不是每个人都对晚明史有兴趣的,黄梨洲可能还比较出名,其他的马大人阮总兵,不是每个人都认识的。阮大铖的死在熟悉晚明史的人中,电影中的表达(仙霞关小店)是很震撼的,但是对于普通观众而言震撼力要小的多了,此时至少打个字幕好么?阮总兵是怎么死的blabla。电影原本应有的配角的表现力就在这种情况下削弱了很多,也算是可惜了,从电影的道具布景来看可以说得上是非常用心了,明末的女装男装,园林昆曲都很到位。可惜。【编剧自己文言功底也不怎么样还如此高估普通观众历史水平~sigh~】
       女主还行吧,冯绍峰演的还好了,钱谦益选角真心不错,总觉得钱谦益是汪精卫式的老帅叔啊,台湾腔也无妨么,反正钱谦益一个常熟人普通话肯定讲不好哈哈(应该让冯绍峰讲上海话柳如是讲苏州话才对啊,吴语赛高!)配角选的很不好,阮大铖怎么说都是才子怎么选个贼眉鼠眼的。
       再者分析一下剧情的表达,剧情的主要问题是,想表达电影的东西却拍得像纪录片,整部剧虽然说文人情调意境史实基本上都说的过去,但是想表达什么?最后的结局是一个佛性意味深厚的结局,但是中间的剧情没有一点能够衬托出来,钱谦益本身对佛学也是有研究的,这些如果在剧情中能够贯穿,那么说不定结局可以更加有表现力,年老时对于人生世事无常的这种感叹。说到底还是编剧功力的问题了,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之后,南京士大夫之间就开始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气氛,因为当时害怕如果南京顽抗,那么南京也会被屠城,这种气氛如果在电影中被表达出来,那么钱谦益的选择是不是可以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如果阮大铖的死因在电影中表达出来,那么柳如是对于钱谦益的选择,即她对王朝与天下的认识的转变,会不会不像电影里面那么突兀——听了小店老板一番话就幡然醒悟?再吐个槽,拍的像记录片一样的电影,捏造的也太多了,特别是钱谦益入狱居然是因为陈子龙,笑死老娘了。
      最后提一下钱谦益此人,文人的纠结表现力度还是不够啊,当时家国天下的概念正在形成,钱谦益思想的变化现在看来也不是不能理解,虽然丫照样是汉奸。哈,如果有个钱谦益与黄宗羲关于家国天下更加深层次的讨论,那么电影的思路必然更加清晰。钱谦益的复杂也不是这样的编剧能搞定的,当时松江云间派诗词、心学的普及,复社在江南的运动在电影中也丝毫没有提及,算了,能把文人题材拍到这样也算是一个进步了。
       嗯,钱谦益选的真是不错!帅叔叔什么最有爱了!

 短评

中文系女文青先与同学始乱终弃,然后考上研究生跟导师搞在一起

7分钟前
  • 情天情海幻情深
  • 还行

三星给万茜,一星给还原。太美,一步一摇都像是明代仕女图里抠下来的影像,万茜的脸型,身段,眉眼,烟媚的笑容和克制的泪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流水账一样的剧情也阻止不了我想在这部电影里天长地久的愿望。

9分钟前
  • 沉木
  • 推荐

每个电影都是一个世界,每首歌曲都是一段恋情。我可以看取千部电影听取万首歌,却只有一段生命供取自由挥霍。

11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明末孤岛,乱世选择,尾声处理,很像《廉吏于成龙》的抽回现实 ps.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片头丑爆了!

1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拍的太轻了。不过类似的电影要多拍。

20分钟前
  • 菲利普
  • 推荐

一位多次出入红灯区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的妓女越来越不懂风情”。往日青楼中的性情女子便成了他到不了的过去,现在红灯区只有性而无情,风骚难解,柔情全无。

25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没有双龙戏凤,没有狗血剧情。正经,太正经了!!!像纪录片一样靠谱的片子,除了台词稍微有点违和之外,无可挑剔!这样的片竟然有人打一分,那《金陵十三钗》你打多少分啊?

26分钟前
  • Wittgaard
  • 力荐

哪有评论的那么差劲.

30分钟前
  • 今天吃什么
  • 力荐

多亏了柳如是的名头,得以拍一部回顾明末士大夫生活和亡国惨祸冲击的正剧。但编导水平不高,有很多配不上钱谦益柳如是的低水平场景和台词。我看到不少短评说秦汉演技不行,但本片已算是他相对杰出的表现了,至少看到钱谦益投降、剃发的场景都让我揪心。

35分钟前
  • Chambord
  • 推荐

对比那些华丽的巨制,本片在某些方面值得肯定。

40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优点:万茜很有气质。难得拍的很正经很用心,没讲民族和谐。缺点:不够精致,配角多带猥琐气,柳隐穿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44分钟前
  • 微神
  • 还行

秦汉的普通话和剪辑的顺序有些违和。万茜的气质很舒服,蛮有味道。昆曲片段听出惊梦,寻梦,拾画。还有一句春来何事最关情,查了一下是阮大铖的燕子笺。,身段表情过得去。妆容服饰比较考究,明代气息浓厚。画面的季节感和光影很出彩,相濡以沫的爱情。不过柳如是的结局隐去了。结尾有匠心。

45分钟前
  • 曼殊
  • 推荐

清新,朴实,有真情,值得一看,如果大陆的剧都能把明清风物拍到这个水准,我也就知足了。

46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画面还是挺美的,可再美也是塑料花,塑料花不是花,是塑料。

48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摄影很美, 江南才子佳人,附庸风雅,万茜的表演恰如其分,好.

52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你不怕,我出身青楼,辱没门楣;你不怕,庭院深深,家族是非;你不怕,世道险恶,人言可畏?钱死之后的故事可能实在文艺不起来吧,终究还是消遣的小片子。这穿越,我尼玛。

55分钟前
  • 青丝
  • 推荐

清新之风,如今还有这种很认真拍历史传记的真是太难了。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故事家喻户晓,主角英才美貌。

1小时前
  • 狄恭至
  • 力荐

在当今的国产片里,能有一部认认真真讲故事的电影极为难得。虽然俗套无比的海报、略为出戏的对白、糊里糊涂的剪辑和不知所云的结尾几乎毁了这个片子,但古朴典雅的布景、演员庄重出色的表演和制作班底认真拍电影的态度使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女主角万茜酷似章子怡,却更加稳重大方。这个演员值得关注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

竟然有很世俗的一部分,和文人电影那块,融合得很好。

1小时前
  • bloom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