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救的姜戈

剧情片美国2012

主演:杰米·福克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塞缪尔·杰克逊,凯丽·华盛顿,沃尔顿·戈金斯,丹尼斯·克里斯托弗,乔纳·希尔,詹姆斯·瑞马尔,爱波·塔布琳,弗兰科·内罗,罗伯特·卡拉丁,佐伊·贝尔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剧照

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1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2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3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4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5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6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13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14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15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16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17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18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19被解救的姜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20:18

详细剧情

1858年,美国南北战争前两年。德国赏金猎人金·舒尔茨(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Christoph Waltz饰)从贩奴商人手中买下黑奴姜戈(杰米·福克斯 Jamie Foxx饰),让其重获自由。舒尔茨实则是要把姜戈培养成无法无天的赏金猎人,为其缉拿各种通缉犯以换取报酬。姜 戈的唯一条件是:从暴虐的糖果庄园主卡尔文·坎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饰)手中解救出自己的妻子布鲁姆希尔达(凯丽·华盛顿 Kerry Washington饰)。本片是昆汀向1966年由塞吉奥·考布西执导的经典意大利西部片《迪亚戈》的致敬之作。  鬼才导演痞子昆丁三年磨一剑,继《无耻混蛋》后又一巨制力作。本片延续昆汀一贯低调奢华的风格,处处可见奇思妙想的幽默元素和血腥野性的动作场面,更有强档群戏,豪华卡司,可谓看点十足。  《被解放的姜戈》荣获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大奖,克里斯托弗·沃尔兹 Christoph Waltz则凭借此片荣获最佳男配角。本片同时荣获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和最佳音效剪辑提名。

 长篇影评

 1 ) 更纯粹的西部片

昆汀大概拍两种片子
一种是他自己的翻拍mix
俗话就是给XXX片致敬的片子
一种是昆汀片
这是我起的名字,这种片子和以往电影不同
通常电影是以画面推动剧情
而昆汀喜欢用对话来推动剧情

其中他自己的翻拍mix,我认为就是杀死比尔那种
偶尔有几句经典段子,但是主要是拿一些经典的桥段,或者他自己创造出来的经典桥段,主要通过画面来推动剧情

杀死比尔整部电影更多的是杀来杀去,故事基本上都没讲的特别清楚就一路杀清楚的

这种片子你如果不懂英语不看字幕也差不多能看出个大概,看的过瘾。

但是低俗小说,无耻混蛋,或者落水狗,甚至Death Proof基本上就是一堆好笑的段子叨逼叨,一路扯蛋扯到片子结束
偶尔穿插一些经典的场景,画面来点缀影片

基本上把他的电影分两类
大部分是低俗小说类的(对话型),另一部分是杀死比尔型的,目前只有杀死比尔1&2是这个类型的

而本片是昆汀最新的一部比较类似杀死比尔的片子

昆汀的电影特点非常明显,他的电影犹如周杰伦的歌,你基本上不用知道是谁的作品只要一听就知道

他喜欢武打,他喜欢西部,而且他喜欢70-80年代的一些拍摄手法和桥段

在杀死比尔2里,他试图把武打(复仇)和西部(还是复仇类)结合在一起
其实我认为结合的并不好,但是老外很喜欢看,可是我认为杀死比尔1&2里,1要比2好很多
因为我认为1是更纯粹的,纯武侠电影(致敬李小龙and XXXXXXyou name it)

第二部一混,就给人很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次拍Django Unchained, 纯西部
搭在一个南北战争爆发前的时候

片子用了许多70-80年代的经典拍摄手法
比如黑屋布景,忽然大头特写来给人物开场
大量的血,血血

但是混了一堆现代元素
例如rap背景音乐
一些小段落的蒙太奇
以及一堆因为现在大家对种族问题很敏感,但是在那个故事背景下就很好笑的笑话

片子里对话其实不多
主线很清晰,整个片子估计拍的粗拉拉的带着一股80年代的味道
乍一看还以为是罗德里格斯的新片

整部电影结构很紧凑
(剧透剧透剧透)!

































克里斯多夫沃尔茨表面自称是医生,其实是赏金猎人
一开始买了Django并且杀掉奴隶贩子
体现了他是一个反对奴隶制度的人


买下Django带他去了个小镇,杀了警官
引来警长,一个巧妙的手段让医生化险为夷

买他干嘛?
要他帮忙找三个通缉犯杀了赚钱
在这里解释清楚了前面的故事

1.医生是赏金猎人
2.Django是帮手

接下来
找到了要杀的人,杀了, 然后从3K党那里脱险,小白胖jonah hill客串
Django已经按照要求做了该做的事情
成为自由人
提出想要去救自己的妻子

医生提出不如一块做赏金猎人,然后去救妻子(赚钱买回来)
然后就变成了传统的

1.医生是师傅
2.Django是徒弟

从此进入师徒模式

然后两人打打杀杀,渡过了快乐的冬天
赚了很多钱,Django枪法有天分,在这段时间里已经有了一手好枪法

接下来去找老婆

找到了,在谁那里?

一个有钱人那里,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

然后开始拟定计划,然后引起李奥纳多的兴趣,一起去家里买奴隶
中间一路通过几个事件体现当时黑人的悲惨境遇顺便彰显李奥纳多饰演的角色的凶残和没人性

接着遇到了他的管家萨缪尔杰克逊(他演电影怎么可能不说他最著名的那句国骂:Motherfxxker···在昆汀的电影他不可能不说这个词的)

然后刻画管家的阴险狡诈


最后管家帮李奥纳多发现了师傅和Django的计划
最后一阵紧张场面后
本来被坑了笔钱大家就皆大欢喜了
但是师傅受不了打死了李奥纳多,结果也被打死
没办法Django只好拿起枪

接下来就是本片高潮的枪战

在无数血和尸体满画面后,Django迫于老婆被俘虏,只好投降

投降后没有被杀,只是被送去挖煤


在路上遇到了导演昆汀(他必须要客串自己的片子的,省钱啊)
等人,然后骗他们说自己被匪徒陷害

拿回枪后带上炸药,Django又杀回去

然后救了老婆,炸掉庄园

片子结束

整个故事情节毫不曲折,用的结构是最经典最经典的简单的西部片的结构:


主角遇到师傅
跟着师傅学艺
遇见大boss
技艺精湛后师傅被大boss杀
替师傅报仇后抱得美人归

但是整个电影里充斥着昆汀式的幽默
故意粗拉拉的镜头和布景

一些很古董的80年代的摄影方式和镜头运用
服装音乐和其它各种细节很到位


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故事没有像杀死比尔那样又倒叙又穿插回忆
更不像低俗小说那样切得乱七八糟
不像Deathproof那样高潮在片子中间一次结尾一次

相比之下,节奏方面更像无耻混蛋
开头点一下人物A
之后点下人物B
最后着重刻画正反两派

区别在于无耻混蛋人物众多,DjU里就是4个主要人物

而其前面说了,这个片子更多以视觉推动剧情,所以没有像无耻混蛋里那么多话
因此节奏就要感觉紧凑很多,片子快很多




总体而言,DJU又是一部经典的昆汀片,老样子,不喜欢昆汀的电影的人或许不会喜欢他所有的片子
有些人只喜欢杀死比尔系列而不喜欢其它的
那么你可能会喜欢DJU

如果你喜欢低俗小说,无耻混蛋之类的不喜欢杀死比尔

那么你大概也不会喜欢DJU
如果你是昆汀的粉丝,那么这片必看,完全不失水准,昆汀这部片子没有我最初想象的会江郎才尽的感觉,相反,显得他宝刀未老


除了诺兰以外,他是唯一一个从来没让我失望的导演






































 2 ) 你只能成为自己

听闻Christoph Waltz再次得了奥斯卡,我宽慰不少:医生,你可以瞑目了。 影片里我最喜欢的一幕,是最后莱昂纳多想要再给医生一个下马威,坚持要他过去和自己握手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对峙。 这时的医生被女仆弹的《献给爱丽丝》搅得心烦意乱,黑奴被虐杀的一幕在眼前不断回放,良知告诉他,他本可以不死,只要自己愿意救他,而他当时选择见死不救,正是为了伪装自己的身份。如今身份败露,功败垂成,那么黑奴的牺牲便毫无价值。医生的恼怒,不在于钱,在于一条人命白白牺牲了。 莱昂纳多饰演的角色显然没想到这一层,他是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恻隐之心起到的移情作用在他这里不管用,他只以为医生是输不起。偏偏最后,医生还对他说了些希望永远不见之类的硬气话,于是他的骄傲被触犯,决定痛打落水狗,把对方的这最后一点锐气也挫掉。 他叫住正要离开的医生,说:在我们南方有个习俗,当一桩交易完成之时,双方要握下手,表示诚意。

医生说:我不是南方人。(转头又要走) 莱奥纳多大声说:但你在我的房子里,所以我坚持握手。 医生说:坚持?坚持什么?坚持和我握手吗?那么我恐怕就要坚持不和你握手。 莱昂纳多:你知道在我眼里你是什么吗? 医生继续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是什么?我不知道。 莱昂纳多:我认为你是个输不起的人。 医生回击:我认为你是个胜之不武的人。 莱昂纳多:在奇卡索郡,如果双方不握手,买卖就不算完成,那些签了字的文件就狗屁都不是。如果你不和我握手…… 医生:如果我不和你握手,难道你就不要那一万两千块了?我不信。 莱昂纳多转向他的保镖:布奇先生,如果这个黑奴控德国佬不握我的手,而这个黑奴要离开,你就开枪毙了她。 保镖缓缓举起了枪,对着女黑奴。 医生这时五官都扭曲了,他说:你真的坚持要和我握手吗? 莱昂纳多已经看出了对方的屈服,得意洋洋的伸出一只手:我坚持。 医生无奈地摊开双手,说:如果你坚持的话。 然后他大踏步过去,抬起自己的手,袖口里弹出他的秘密小手枪,碰的一声把莱昂纳多打死了。 我喜欢这一段,和我喜欢《Heat盗火线》的理由是一样的,前者用一个片段、后者用一部电影的长度,都告诉我们:在以自己为尺度的人生里,你其实是没有选择的。 医生明知道,他开枪打死了莱昂纳多,自己势必要在满是对方武装的屋子里凶多吉少,但就如他开完枪后转身说的那句话一样:“对不起,但我就是控制不住。” 可以说这是洁癖,也可以说是底线,又或者是自尊。 每个人的自尊在不一样的地方,医生的自尊并不在“输”这件事上,他的底线在于不得不屈服于自己憎恶的人,这是他的自尊所不能忍受的。一个人的底线决定了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和不会做出什么样的事,通常这两点也就决定了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他不开枪,他就不是他。

在《Heat》里,导演用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两大神级演帝展示(是展示,不是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帕西诺饰演的警察和德尼罗饰演的大盗,各有各的问题:帕西诺已经离过一次婚,有个精神极度焦虑的女儿,现任女友总怪他爱工作不爱自己;德尼罗生里来死里去,向往家庭的温馨却始终孤身一人,遇到喜欢的女孩也不能像个普通人那样去爱。在决战的当晚,帕西诺的女儿自杀未遂,女友在医院又惊慌又恐惧的照看,帕西诺也说,我会留下来,哪儿都不去,这时谁都知道,留下来毫无疑问重要于他的警察职责,倘若这时帕西诺选择不去追捕德尼罗,谁都会认为合情合理。但,这个合情合理“合”的并不是人物的内心,而是世俗道理,所以当女友对他说,你去吧,不要紧,这里有我的时候,帕西诺立马一路狂奔出医院——内心的选择,往往超越世俗对错。 而德尼罗,此时已经成功逃脱,载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开在一条畅通无阻的路上,也是在这里,德尼罗再一次展现了他微妙而精深的演技:他的手指反过来挡在唇边,眼神闪烁不定,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焦躁,看向坐在身旁的女伴时,会突然露出不好意思的笑,而郁闷的女伴却完全不知道他此刻的挣扎。只是,明眼的观众们看到德尼罗的表现已经知道:他会回去。他的内心有一种规则,一种自有的正义,驱使他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要回去杀了那个出卖兄弟的叛徒,即使这样做会失去唾手可得的幸福和自己的一条命。面对女伴时不好意思的笑,是一种双重的羞愧,不仅是对女友的歉意,更是一种被人看透的恼怒,因为自己的举动正好印证了当初帕西诺坐在桌对面时对自己的预测:“所以如果有一天,如果有那个必要,你会毫不犹豫地抛下你爱的人,就这么融入人群中悄悄走掉吗?” 德尼罗很淡然地回答:“是的,我会。” 导演最犀利的地方,就是在这部片子里抛弃了传统警匪片的核心对立,即身份上的对立、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在公路上,当二人从各自的座驾上走下来,心平气和又饶有兴趣的进入路边的咖啡店一起喝咖啡时,这个对立便不存在了。这时两个人都想知道,能和自己并驾齐驱的对手是怎样一个人。两人像普通人一样坐下来,聊天,然后和平地离去。这个过程中,观众也知道了造成两个人对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偏执,都是一样的偏执。我对犯罪很在行,我做的很好,我就做了,也许经商也可以赚大钱,但我就是不会去做;我是一个好的侦探,我对抓捕罪犯很在行,那么我就做抓捕罪犯的工作,经商可以赚更多的钱,那又如何?我就是不会做。世上所有其他的事,都是这个道理,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做任何职业,但一旦认定了后,就很难改变了,不是没有条件,而是你不会做那样的选择。世上只有一条路,就是你正在走的路。 在最后关头,也是编剧的导演都给了两人选择——而且是更好更合理的选择:留下来陪伴亲人修补关系的裂痕,和带爱人远渡他乡幸福之国——是为了让观众明白,这并不是一个是警一个是匪的问题:单靠责任感并不能使一个警察在女儿自杀未遂还趟在医院的时候就去追捕罪犯,而德尼罗冒着生命危险回去清理门户也无关金钱。两人都没有选择那条更好的路,是因为他们无法忽视内心最强烈的欲望。最终,当德尼罗死在帕西诺枪下时,帕西诺压抑住自己那份难以言喻的心情,惺惺相惜地握住了德尼罗的手,直至他断气,其实是在唏嘘另一个自己的命运。 终于写下这一篇早就想写的评论,也是为了白纸黑字的告诉自己,屈服吧,遵从自己的内心并没有错,无论世俗告诉你什么,你只能成为你自己。

 3 ) 昆汀的死穴

凭良心说《被解放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还是相当好看的,不论剧情还是表演都充满了娱乐性,有一贯的昆汀style标签。但若与昆汀的其他作品比较,这部电影的表现便相当平庸:疯不够疯,血腥限于血腥,不及美学;邪不够邪,从主题到叙事执行到镜头安排都标准正统;范也不够范,既没有科恩兄弟在《大地惊雷》中震撼人心的的侠义道,也没有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黄金三镖客》中的神级配乐。总而言之,看得人差那么一口气。

之所以如此,我想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编剧和画面效果两个方面。

编剧上,一是剧情走势过于中正,从头到尾按部就班,昆汀以往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疯劲”严重不足。那么昆汀一般是怎么个“疯”法呢?昆汀的第一部作品是《落水狗》(Reservoir Dogs),讲八个劫匪抢钻石的故事,但重点不在抢劫本身,而是抢劫之后劫匪之间的彼此猜疑和相互残杀。每个人背后的真正动机目的和在紧急状况前的表现都相当出人意料,画面的血腥度与人物的疯狂度较着劲地不断攀升,作为观众对情节的投入度也随之节节高。《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的疯则是体现在极端风格化的对话与奇妙的环状叙事手法。从杀手朱尔斯对圣经的引用,到文森特和黑帮老大女人的舞蹈比赛,再到黑帮老大和拳手的和解,人物在不同片段中的角色位置飘忽不定,情节的每一个转弯都出人意料,然而同时首尾相接一气呵成。《杀死比尔》(Kill Bill) 的疯劲很接近于《低俗小说》的路数,女杀手单枪匹马寻仇,风格化的拍摄手法搭配动画式的夸张视觉演示。而相对的,在《被解放的姜戈》中,大情节走向基本为时间顺序,除少数细节(比如小镇夜袭)安排巧妙外,全片从头到尾并无意外,谁死谁活谁胜出,政治正确得乏味。

二是场景安排撞到了昆汀的短处而非长处。回顾一下昆汀的编剧/导演史,他从《落水狗》到上一部的《无耻混蛋》(Inglorious Basterds)都以群戏见长。所谓群戏,在情节安排上要求多线索与多进程的交织;在拍摄上要求镜头机位角度在全局与聚焦间的取舍与剪辑;在表演上则要求同场景演员之间的配合与碰撞。群戏好看就好看在这些不同视觉力量的对抗,它非常考验导演的运筹能力,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与遗漏都会造成整个片段的失败,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但群戏也意味着导演在人物内心情绪表现上的相对松懈,因为在众多人物出场的片段中,视觉重点集中于人物关系的展开,集中于不同势力、方面的牵制而由牵制表现出的镜头情绪紧张度。群戏中每一个演员每一条线索都很重要,尽管也有主次之分,但并不必须一个灵魂人物领头。即使有灵魂人物的存在,这个人物也是通过与一个个辅助人物一条条辅助线索的交手中逐步脱颖而出的。换句话说,群戏高潮的到来是海浪式的,是随着剧情发展与对手表演的紧密烘托而不可逆转地一波波震荡而来,而非单枪匹马刺穿重围,故而并没有某个人物的内心戏需要担纲。《落水狗》中的八名罪犯各个心怀鬼胎,小算盘拨拉地哗哗响,有凶狠的杀人不眨眼,也有兄弟间的深情厚谊,说不上谁才是绝对主角;《无耻混蛋》中小酒馆接头一场戏各方势力都相当重要,紧张的气氛和着黑色幽默,枪林弹雨和血浆飞溅中的小高潮看得人心跳加快瞠目结舌。而这不过出现在电影的一半处,后面一场接一场的复杂群戏越来越疯,越来越好看。

相对的,我们来看看《被解放的姜戈》是怎么进行剧情安排的。姜戈(Jamie Foxx)是个美国南方种植园上的黑奴,美国内战前两年,姜戈因与妻子从种植园逃跑而被庄园主双双贱卖。机缘巧合,德国裔赏金猎人舒尔茨(Christoph Waltz)救下了他,二人合作靠追杀逃犯获取赏金,直到姜戈决定深入密西西比州的糖果庄园营救被卖去的妻子。影片的前半部分描绘姜戈与舒尔茨的江湖闯荡,重点在于姜戈怎么从一个黑奴成长为一名快枪手的。直到了后半段,二人闯关糖果庄园,行骗沉迷于黑奴角斗取乐的庄园主坎迪(Leonardo DiCaprio),群戏的部分才真正开始,龙虎斗也才终于渐入佳境,变得好看起来。那么前面姜戈与舒尔茨闯江湖为什么不够好看?是节奏太缓慢缺乏打斗戏吗?不是,这一段他们统共杀了9名逃犯,血浆四溅了三场戏。那是因为人少不够热闹吗?显然更不是。类似讲述二人缉凶的《大地惊雷》连闯关杀逃犯的大动作戏都没有,却并不代表这直线顺序安排的小场景二人戏就不好看。

《被解放的姜戈》在进入糖果庄园的群戏前之所以缺乏力度,是这一段缺乏焦点,在情节上没有一个紧绷的弦来制造期待与悬念。而在缺乏戏剧悬念的情况下,姜戈的个人成长就必须成为情节推动的依托。换句话说,前面这一部分走的其实该是内心戏路,观众必须在这长长的铺垫中认识姜戈,理解舒尔茨,才能认同后面糖果庄园里的义无反顾跟舍生取义。而要做到这一点,演员的表演就异常重要。这就不得不提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弱项:演员表演水平分布不均。

Jamie Foxx的姜戈和Christoph Waltz的舒尔茨凑到一起,风头就全归舒尔茨了。Jamie Foxx只有物理性的比划,缺乏人物个性的多方面展示。这个姜戈显得呆头呆脑,除了搭救妻子,行事相当一根筋。本来演员表演的呆板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电影本身的失败,如果姜戈只是群戏中的一分子,那么他的单一层次很可能就是一块大拼图中的合理一片;但实际上姜戈与舒尔茨的互动却是推动第二部分的关键,他除了必须解释自身的演变,从“奴”到“人”的心路历程,还必须与舒尔茨有更进一步的精神交流,这才能造出巨浪,推动后面糖果庄园的大风暴。Jamie Foxx显然没能达成这个目标。

另外电影中糖果庄园的群戏表演也很值得单书一笔。Leonardo DiCaprio的坎迪,Christoph Waltz的舒尔茨和Samuel Jackson的老管家史蒂芬形成了一个相当有风采的三角结构。坎迪傲慢,舒尔茨狡猾,史蒂芬阴险,这三个人彼此牵制,绵里藏针地客套、炫耀、试探就很有意思。Christoph Waltz的表演极为松弛,是这个三角形中能量最大的一角。松弛意味着空间,而空间为情绪层次提供了可能。相对而言,坎迪这个人物形象就比较单一,傲慢且愚蠢。DiCaprio演得虽不过分夸张,但依然紧张有余,松弛不足,人物身上有更多DiCaprio自身的影子,而非人物本身。Samuel Jackson的老管家是最有发挥余地的角色,他演得相当犀利,但表演与他在《1408》中的凌厉劲如出一辙,也是一种单层次的戏剧感。

从视觉效果上看,尽管《被解放的姜戈》也在政治正确的大前提下屏幕上血浆横飞,死尸成堆,但放肆的杀戮并不代表这片子拍出了“疯”劲。《无耻混蛋》除了篡改历史,更重要的是对历史进行了戏虐的视觉表演。电影讲到硝酸胶片易燃,便突如其来插入解说片段,一秒钟变纪录片;在展示电影院里德国高官云集时,竟然画箭头表明谁是谁,还“叮”一声配个箭头音。“疯”是疯在对视觉手法运用的随心所欲上。再看昆汀最为人称道的《低俗小说》,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的穿插也转换得随心所欲,比如文森特要给吸毒过量的黑帮老大女人注射肾上腺素一幕,视角从女人失去知觉的脸转到左胸上的红点、针头、文森特的双眼和旁观者的双眼。这种视角的游移与穿越,拉长了动作发生的时间,进一步加剧了本就紧张的气氛,也逼迫观众不由自主地拉高情绪,看得人来劲。《被解放的姜戈》则是标准的线性进程,在缺乏剧情紧张度的情况下,电影中景特写的切换都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只有糖果庄园晚餐女奴与姜戈的关系被老管家察觉一处才有所激动。但即使这一幕,剪辑也很有限,是非常标准的连续蒙太奇,很难激发超一般的情感投入和视兴奋。

其实相对简单场景中拍摄结构和视觉表现力的缺乏,是编剧出身的昆汀的一贯弱项。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科恩兄弟在《大地惊雷》中牙医出场和《被解放的姜戈》中舒尔茨(也作为牙医)出场的力度。《大地惊雷》中是飘雪的小树林,主人公的老警探和小姑娘在陌生的印第安林地里本就紧张,这时两匹马从树林后缓慢踱出,其中一匹上坐了一只巨大的黑熊。镜头在小姑娘和老警探的背后、侧景、表情、视线间来回切换,随着马背上黑熊的逼近,紧张的情绪绷到顶点。这一幕中马背上的黑熊就是一个绝妙的视觉焦点,为本就紧张的画面增加了诡异,是静态的纯视觉冲击,无需任何对话提示,观众的注意力立刻就被调动了起来。《被解放的姜戈》中舒尔茨的出场则相对拖沓,先表现一群黑奴被两名奴隶贩子驱赶夜行,之后奴隶贩子发现对面有动静,紧张地勒令队伍停下。这时舒尔茨的马车从黑暗中现身,插入一个马车前行的主观镜头,再切回奴隶贩子枪上膛,人戒备。随后奴隶贩子喊话,舒尔茨正式进入镜头,边勒马边解释此行目的。这个场景中舒尔茨的马车顶上有一颗硕大的模型牙齿,晃晃悠悠地搞笑。当然舒尔茨出场的安排本就是喜剧性的,先前的紧张铺垫与后面的喜剧色彩形成对比;但仅就烘托出场力度而言,科恩兄弟的简洁画面与刀锋般凌厉的剪辑显然更胜一筹。

综上,尽管《被解放的姜戈》不失为一部好看的娱乐电影,但带了昆汀style的期待则难免不看得缺一味。就连一贯的精彩配乐也因为向莫里康内致敬,大量使用弦乐、鼓与号,反而让人不由自主地与《黄金三镖客》相对比,倒增加了二者差异的明确性。

 4 ) If you insist

第一次写影评,献给今年看过的最有意义的电影。
姜戈认为牙医不是一个好人,因为牙医让他在孩子面前杀死父亲,虽然杀死的是一个该死的恶棍。在那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从事赏金猎人这个高风险职业,就不可能当个单纯的好人。
从影片的前大半部分来看,这个来自德国的牙医聪明,狡猾,大胆,面对一次又一次凶险的局面,总能能从容淡定的化险为夷,直到他与莱昂纳多的对决。
老莱是一个奸诈狡猾、心狠手辣的奴隶主商人,从小生活在奴隶主家族,他早就变得残忍麻木,他适应这个环境的游戏规则,并且玩得很好,因为他也有自己的原则。
这次对决,老莱取得胜利。过程相当精彩,而老莱那炉火纯青的演技,更是把奴隶主商人的奸诈狠辣刻画得入木三分。
到此,双方都是按照规则来玩的,钱包里虽然有很多钱,老莱也只是拿了应得的12K,他更享受的是这场胜利。 作为输家的牙医,也很坦然的接受了失败。
接下来就到了这部电影的高潮,也是整部电影最耐人深思的环节了。老莱作为一个胜利者而沾沾自喜,并大方的请牙医吃蛋糕、还让乐手演奏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尽显赢家的气度和对对手的尊重。 听到这曲子,牙医陷入了沉思,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叫达达里奥的角斗士被恶犬撕裂的画面。贝多芬和大仲马都是崇尚自由平等的先锋,致爱丽丝怎么能作为这桩肮脏交易的片尾曲?! 而达达里奥作为角斗士的名字,简直就是对大仲马的侮辱。
一股悲愤之情在牙医心理油然而生,同时这种厌恶感也让他决定与老莱划清界限——对不起,我跟你不是同一类人。 于是他阻止了乐手继续演奏,愤怒的走进书房。 老莱觉得牙医因为输了这场对决而恼羞成怒,走进书房想安慰一下牙医,这样,他更能享受胜利带来的成就感。可是他错了,在自己眼里,牙医只是一个输不起的输家,而在牙医眼里,他却是一个卑鄙的赢家。
老莱怒了,大家都按照游戏规则去玩这场游戏,作为赢家,老子已经很尊重你了,凭什么你却不能给我尊重?于是他坚持要牙医握手完成这场交易。
当牙医伸出手走向台阶的时候,我一度认为他要屈服了,他知道开这一枪的后果。可是对于这个原则问题,他还是没能忍住。
假如是我,我会开这一枪吗?不知道,多半是不会吧。敬佩他!随后泛起一阵淡淡的感伤,为自己那渐渐逝去的血性。
后面的剧情就很俗套了,但是还是无法阻止我给这部电影五分

 5 ) 《强哥》——美国版《让子弹飞》一部向姜文致敬的电影

昆汀塔伦蒂诺应该是什么样?

是美女。是《低俗小说》里乌玛瑟曼的妖艳和美丽,是《杀死比尔》里的冷酷与刚强。

是黑色幽默。

是环形叙事。

而无论怎样,都是在嬉笑怒骂中完成血腥的杀戮。

如果说王家卫的风格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事件+时间+世俗的事,“就在我遇见你的30分05秒,我又叫了一碗拉面,而这次没有加辣”。

那么昆汀塔伦蒂诺的风格就是一个并不相关的段子+一个血腥的场景,“嘿汤姆,加利福尼亚可不会下雪”,然后他挖出了对方的眼球扔在地上狠狠地用靴子踩了踩,就像踩灭一只烟头。

可是在这部《强哥》中这些痕迹都不明显,如果要说有,也只有最后强哥灭了黑奸斯蒂芬时调侃那几句。唯一带着昆汀片主人公混不吝色彩舒尔茨医生是这部片最大的亮点,几乎所有好玩的情节都在这个人身上展开。

一开场灭了装逼两兄弟算是舒尔茨医生亮个像,这个出场还算精彩。“哥哥您躺这儿,要不咱把这契约先签了?没带,没关系,咱有准备”,这哪是舒尔茨在毙了一个打伤一个时候说的话。这简直就像是一个拿了手枪的郭德纲。

此后这两杆大烟枪走哪灭哪儿,典型的节奏是二话不说,突然在一片祥和温暖的春晚一般的气氛中拔枪开火,在众人惊诧之时缓缓掏出一张通缉令,骑马走人。

直到遇见咱们邻家的李二哥,李二哥哥不适合昆汀片的程度仅次于布拉德皮特,黑色幽默不能用帅哥,只能用谐星,像tim roth这种的,或者邪星,像John Travolta。你看说相声的有几个长得像刘德华的,不都是小胖子大胖子大大胖子吗。

说完昆汀,我们来看看姜文的影子。舒尔茨医生和强哥,不正好是一个师爷一个县长的搭配,一个枪法准,一个脑子灵。看到强哥埋伏在树林里瞄准庄园主开枪的那一刹那,我差点以为他下一句台词是:让子弹飞一会儿。

之前庄园主纠集一帮人面带麻袋去围攻强哥的场面,像极了子弹飞里面的麻匪,就差那面具上印个五饼九饼了。

而黄四郎宴请县长师爷那一幕的言语交锋,简直像是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小李哥宴请强哥与医生那里。都是几个老戏骨在谈笑间刀光剑影,杀气暗藏。难道你不觉得小李子和发哥连扮相和演法都有几分神似?都是大牌,都是配角,都来演狠反派。

影片的结尾,强哥像所有英雄主义的电影一样,对着被摧毁的邪恶势力微微一笑,报的美人归。那熊熊的大火我分不清是烧了糖果庄园还是黄家大院,死的同伙究竟是师爷还是医生。

两部影片甚至连破绽都类似,女主角无论是刘嘉玲还是黑妞都是那么地鸡肋,当然,这和影片要突出的主人公有关。把乌玛瑟曼再拉过来,可能会抢走了强哥的风头。

当然,说昆汀像姜文自然是说笑,这部影片依然是昆汀自己的风格。只不过那些我们熟悉的味道淡了许多。没有《杀死比尔》《罪恶之城》的血腥暴力,也没有《落水狗》《低俗小说》的黑色范儿。花容月貌虽然已老,但总还算认得清是谁

 6 ) 神级表演

老实说,我不是啥西部片粉,看过的西部片少之又少,所以我肯定是无法从西部片“专业”角度来评判什么。该片是昆汀向1966年由塞吉奥·考布西执导的经典意大利西部片致敬之作,致敬了多少?怎么个致敬?因为我么看过那老片子自然无从说起,我就听说姜哥在那儿说“俺叫姜哥,那个D不发音”的时候,旁边发话的那老黑正是原版的姜哥。 前半部西部味儿颇足,又是解救黑奴、又是精练枪法、又是赏金杀人,后半部就变成了黑娃救妻的吴宇森式的单挑童话。黑奴通常可不是西部片的主角,昆叔其实特想讲个跟把那段黑奴历史相关的东东,专门讲吧一来不见得好讲二来不见得好看,这次刚好借机套上西部片的外套自然一拍即合。近年来西部片复古之潮有些起色,前有《西部风云》《决战犹马镇》《大地惊雷》,但多还走得正经套路,昆汀如果也按照常理出牌那就不是他了,大段的扯淡、四处散落的小幽默、四溅的番茄汁···这些才是他的路数,选择用一个黑奴粉碎白人奴隶主的故事作为主线不得不说是另辟蹊径,关于自由与奴役、黑人与白人的恩怨、那段蛮荒血腥历史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但昆叔皆点到即止,他亦意不在此,就如之前拿希特勒纳粹开涮一般,他喜欢把玩历史、喜欢将自己待见的各类cult元素乱入、喜欢让自己的电影更酷更带劲,深度这种东西,你看得出来自然好,看不到也无妨。最重要的是,你一定得看得爽!

 7 ) 对《被解放的强哥》的流水账印象

总算出了DVDScr,推掉了晚上的事,好好花了三个小时看了昆汀塔伦蒂诺的新作。
感觉怎么说呢,有种很奇妙的意味。
这也算不上影评,只是一些观影时的想法。

首先,这没中字也没英字,看的我着实很累,尤其是塞缪尔杰克逊的口音,真是含糊。半猜半听的也算是弄懂了三分之二。基本上就跟预告片说的一样,只不过有些角色领便当领的也太随便了。

接下去有关键剧透





















这里点名要批评一下克里斯托弗沃尔兹的舒尔兹医生。
你怎么就忍不住了呢?怎么就不能跟小李握个手呢?
虽然你开完枪以后转身摊手说“I couldn't resist”的表情很是潇洒,很惬意。可再洒脱,你也逃不了被小李跟班龙套Butch(这是不是在对《虎豹小霸王》里保罗纽顿的Butch致敬?)一枪轰杀至渣的命运。而且舒尔兹医生被枪杀之后,真的是连一个镜头都没有了,连个缅怀意味的深情长镜也没有。

另外,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史蒂芬抱着小李痛苦的样子怎么这么奇怪,感觉这个Candy庄园,和小李感情最深的就是他了。而且这个黑仆的地位也颇高,总是呛小李,还发现了强哥的破绽。简直是第一反派,小李的风头也被他夺走不少。

剧情真是难得的线性叙事了,似乎这是昆汀的第一部线性叙事电影啊。而且直白到底的剧情,几无逆转可言,对我来说最大的惊讶就是强哥一人干翻屏幕内所有人,算是继承了66年版老强哥拿机关枪扫死二十多人的壮举。

和另一位豆友的观点一样,我也不理解为什么舒尔兹要冒这么大风险为了强哥救他的女人。舒尔兹作为一个德国人,难道对黑人没有歧视吗?怎么就对强哥这么好呢?又是救他,又是教他枪法,又是训练他当赏金猎人,还为了个毫无关系的女人送了自己一条洒脱牛逼的老命,你说你是为嘛许的呢?

感觉没有看《无耻混蛋》那么爽,可能是因为有很多话唠段子我没有理解对吧。配乐大量使用黑人音乐,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无耻混蛋》的音乐品味,尤其是大卫鲍伊的那首《putting out the fire》和片尾Ennio Morricone大神的作品。不过看到强哥戴着骚气的墨镜,穿着花哨的上衣,抽着装逼的小烟,身后是爆炸的Candy庄园,音乐响起,翩翩然让人有种想要立刻上马远走高飞的感觉呢。

有个彩蛋就是,66版的老强哥也出镜露了一小脸。就是那个和小李赌博的黑衣意大利人,这里昆汀还顽皮了一把。老强哥问新强哥名字,杰米福克斯逼劲十足的说“D-J-A-N-G-O,The D is silent”,老强哥看了看他,说了句“I know”。
不用说,昆汀自己也出镜,还是演了个死人。真是肥了好多啊,昆汀。

电影还是爽的,那股特殊的昆汀风格。上一秒还在叨逼叨,下一秒就爆你头。对枪战的处理沿袭了《无耻混蛋》,每次开枪就血雾乱喷,让我想起了杜琪峰的《放逐》,仿佛激烈的枪战被渲染成了舞蹈,而强哥就是那个在血色中独自浪漫的黑人。




P.S:有个豆友说看这片之前最好看看66年的强哥,不然会丧失很多乐趣。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说,还真没多少和66版的呼应。除了片头曲和老强哥的客串,唯一令我想起老版的就是舒尔兹医生的大衣和披肩。
这部电影拿小金人我觉得悬,不过我还是支持昆汀塔伦蒂诺。

 短评

才疏学浅,没看出大好,又怕别人说我蠢,假惺惺给四星。

6分钟前
  • 肉腾腾
  • 推荐

或许不是年度最佳电影,但极可能是最令影迷们过瘾的电影。不再在结构上费心编排的昆汀这次采用了更为传统的单线程叙事,他向通心粉西部片、香港武侠片甚至自己的《无耻混蛋》致敬。混搭音乐、暴力、语言(特别是外语)再一次成为手下重要的道具。塞缪尔·L·杰克逊奉献了他《低俗小说》以来的最佳表演

7分钟前
  • tintin76
  • 力荐

热血沸腾!三年的等待值了!那个低俗、性感的无耻混蛋又来了!

11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那么简单一故事拍快仨小时。

12分钟前
  • 顾得儿白
  • 还行

最出彩的是两个人,德裔“牙医”舒尔茨,和庄园里的黑奴管家斯蒂芬,他们都背叛了自己的种族或者说肤色,二者的反差值得玩味。衡量一个人善恶的时候,就看他可以主宰别人命运时的选择吧,别的,都是矫饰。

13分钟前
  • 李小丢
  • 推荐

故事核心其实老土得很,就是男的历尽千辛万苦去救他心爱的人。但是故事人物设定实在太棒,花165分钟在这部电影上是绝对不会后悔。

14分钟前
  • Kreuzberg
  • 力荐

前抑后扬,情绪逐级酝酿,最后半小时则以很昆汀的方式回馈观众。老式西部片通常都是杀人不见血,一声枪响一股烟,人就躺下了,昆汀这已经不是血浆了,是血雨,爆开的鲜血之雨。而鲜血染白花也成为昆汀拿手的暴力审美。慢镜、暴血加耍帅,味道都很对。姜戈拼自己名字的时候,旁边是老版的姜戈。4星半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就看完“我操两个小时四十五分这么快就过去了?”

22分钟前
  • 王坏
  • 力荐

砰砰搅基砰砰砰搅基搅基砰砰砰砰砰搅基碰到另外一对搅基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轰隆 【咦这是什么功能?

26分钟前
  • Kardinal Waltz
  • 还行

这片的牛逼跟导演无关

29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看到昆丁被炸飞那个镜头,不由地笑了

30分钟前
  • 王敖
  • 推荐

本片很好的说明了什么叫做“躺枪”

34分钟前
  • cao
  • 推荐

舒尔茨大夫不远万里,来到米国。一个德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强哥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基友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好基友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37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一部很high的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就是那种影迷们期待的痞子昆电影,竟然片中人人都觉得奴隶制很正常!诡辩的话唠神逻辑,绝不吝啬的番茄汁,类型杂糅的舒心配乐, 克里斯托弗·沃兹和塞缪尔·杰克逊神棍级的表演,最后故事又在失控中走向疯狂了,唯一的小遗憾就是影片剪辑的节奏始终慢半拍。★★★★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昆丁稍微一用心,就足以窃笑着俯瞰众生。我觉得他最牛逼的一点是可以让所有大牌演员在他的电影里集体迷失自我,并被注入昆式狡黠腔调。当然,这种腔调不仅仅是表现在角色身上,配乐、运镜和台词通通昆丁范儿,乖、贱、粗暴、不可复制。Who's the nigger? D-j-a-n-g-o,D不发音。

44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感觉比《无耻混蛋》都要好看啊!

46分钟前
  • zephyrus
  • 力荐

waltz魅力十足 却死的那么酱油。。。

49分钟前
  • sevenseas
  • 力荐

一开始就把我瓦叔写那么牛逼直到小李非要握手前,我都以为会玩个大圈套HE。结果瓦叔没了后一秒变无脑主旋律,如果注定正义脸机枪扫射,请问前面隐忍装坏是图个啥?瓦叔演笑面虎炉火纯青,小李的癫狂算到位,塞缪尔贱到无法直视,真心觉得不如无耻混蛋,配乐算是昆汀最差一次。但还算是好看,三星半。

54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握个手就能言欢,不握手只好灭门。

58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零,有一种类型片,叫昆丁;一,昆丁只拍这种片,但只有昆丁拍这种片;二,此片没那么完美,但已比无耻混蛋用心很多;三,昆丁可能永远再达不到低俗小说的高度,但本作足以革新西部片;四,南方口音蛋疼,有些笑点没听懂,以后我得看中文字幕版;五,原谅我用那么多分号,cuz Ima goddamn programmer.

1小时前
  • 了了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