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遗忘的节奏

动作片法国2005

主演:罗曼·杜里斯,尼尔斯·阿莱斯楚普,范林丹,奥雷·阿蒂卡,艾曼纽·德芙

导演:雅克·欧迪亚

播放地址

 剧照

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1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2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3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4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5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6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13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14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15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16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17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18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19我心遗忘的节奏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6 15:21

详细剧情

汤姆是一个子承父业、经营地下房地产生意的28岁年轻男子,他制造鼠害、断水断电,甚至以球棒捣毁屋中设备,打伤陌生人,试图藉此驱赶久占不离的房客或强行搬进的游民。他的心中没有怜悯。汤姆的父亲侯贝遇到困难总是要求儿子出面替他解决,父子的关系似乎倒过来了。某个夜晚,汤姆遇到了他已过世的钢琴家母亲的经纪人,原来汤姆小时候也练过琴,只是在母亲过世之后就停止了。汤姆想要重新练琴,并偶然遇到了一位华人女孩。语言的隔阂使他们几乎无法沟通,他们却因为音乐而交流无阻。汤姆因新练琴而疏忽了地下房地产的工作,父亲与朋友不满意他的做法。汤姆虽然对生活有着另一种向往,但生活的选择往往是他所无法控制的。

 长篇影评

 1 ) 有点迷茫

被忽悠着来看的,感觉有些迷茫。翻拍自1978年詹姆斯图百克的《手指》。以巴黎的黑暗房市为背景,加入大量暴力因素,又以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变化想重拾儿时梦想成为一个钢琴家为由加入不少生涩的钢琴音乐,即想走商业路线又想洗净商业气味。当然,影片还是有着比较突出的法国风格。
三星级推荐。www.xmhongsu.com

 2 )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

这个题目实在翻译的太好 让人过目不忘

法国人喜欢用日常的琐事来表现内心的挣扎 没错 这是部有关挣扎的片子




老父亲打着爱的幌子盘剥儿子的自由与生活。我其实并不想这样说 。父母老了 他们将越来越像我们的孩子 这是普遍存在的 你可以将他理解为某种轮回。而爱 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爱之深 一定程度上 它将趋于一种毁灭的力量。它开始霸权 开始占有 它成为了你自由生活与追求的绊脚石


一如对待爱 对待自我放逐与亲人束缚的摇摆不定的生活 我们都无能为力。一边要求父亲忘记自己 一边又不忍他被租户欺凌。一边讨厌父亲的女友 一边又愿意出高价希望她回去照顾父亲


男人对于父亲的爱 没有争议。然 爱带给他什么。投机商人的阴影 暴力笼罩 毫无意义的生活 即使极赋天赋的钢琴也早在十年前放弃。钢琴 是一种象征 艺术或者高洁 那是理想的节奏 没有瑕疵的洁白。他对待钢琴的热忠 他的努力 他时时的狂暴 无不提醒着我们他内心的挣扎。十年后的首次上台 仅仅只有一个听众 他依然还是失败了。难道他只能再回到流行舞曲的节奏里 做不可辩驳的妥协么


父亲死了 他在父亲的尸体前极力忍住呕吐。2年后的他 不是同事美丽的妻子 亦不是父亲债主年轻的情人 他选择了指导他钢琴的越南女子。再次遇见杀父仇人 他痛打他 却在最后关头 放弃杀死他。他哭了 那仿佛是对父亲的愧疚与爱 亦仿佛是对自己多年来努力坚持的释放。再次回到女友演奏会的现场 即使尚未洗净血渍 他的心已经明显地平和了。那曾经被遗忘或者被迫遗忘的节奏 此时 他应该已经牢牢握住


挣扎 只关乎自我。只因是个重感情的人 对于挣扎的意义便体会更深

假若你是 我会用两个字来祝福你。坚持

 3 ) The Beat My Heart Skipped

一開始就給這法語片的片名吸引了。一直在心中編織著故事。

心究竟如何跳少了一下﹖這錯過的一跳有甚麼重要﹖那一秒﹐究竟心臟是完全靜止﹐抑或是蠢蠢欲動﹖

宣傳廣告只有男主角 Romain Duris 的憂鬱相片﹐令人猜不透情節內容。我原以為看完後﹐以上的疑團至少會稍微消散﹐誰知導演 Jacques Audiard 拍出來的卻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電影主調沉鬱﹐男主角Tom徘徊於音樂與金錢暴力之間﹐有點人格分裂。音樂修為來自他母親﹐但她身故後﹐他便把琴鍵荒廢﹔轉而走著父親的舊路﹕房產炒賣收購﹐以暴力驅趕住客來收樓。片中他游走於兩個極端之間﹐當然﹐鋼琴一直是他的選擇﹐但江湖瓜葛﹐絕不是說停就可以停﹐加上父親不斷有新「任務」給他 ﹐最後也是當不成鋼琴演奏家。

故事初段集中描述Tom的暴力一面﹐閑來又掛著大耳筒聽電子音樂。他夢想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另一面﹐要待偶然遇上母親生前的演奏經理人﹐才引發出來。

他打開家中荒廢的鋼琴﹐對音樂的情感和對母親的思念夾雜一起﹐令他對著琴鍵﹐久久才能彈出第一個音符。但這之後﹐便不能叫停了﹐音樂就像巨型磁鐵般把他吸引過去。男主角表現精彩﹐全片接近是他的獨腳戲﹐他彈琴時的表情﹐連起了他人生中的音樂與暴力﹐表達出一種把自己的兩面拉在一起的努力。

他找了一個鋼琴老師幫他練習﹐希望可以彈出水準﹐母親以前的經理人可以把他納入旗下。老師是一個來自越南的年輕女子﹐完全不能以法語和Tom溝通。練習的時候只能靠身體語言和簡單英語。老師教他一種比較輕的彈法﹐來化解他琴音中的固執﹑暴力。

電影中段加插了父親和年輕女友﹐與及Tom與朋友妻偷情的情節。這些枝葉令故事發展有點散亂﹐但想深一層又不能刪去﹐前者引了主角父子關於母親的對話﹔後者則用性慾的糾纏來襯托Tom與鋼琴老師之間似有還無的感情交流。

最後Tom投考鋼琴演奏家失敗﹐父親又被仇家所殺……。當大家以為曲終人散﹐原來還有兩年後的一小段﹐不過這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當然我明白導演想交代Tom與鋼琴老師的發展﹐但也許﹐open ending 會令我可以自己編造我喜歡的結局。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原文來自個人網誌﹐各位如有回應﹐請到原文留言﹐謝謝﹗
http://blog.cosine-inn.com/2005/08/179/

 4 ) 给在边缘游走的浪子~~

生活教会了我们什么?
学会屈服 学会隐忍 学会谎言 选择沉默 选择逃避 选择放弃
在生活的边缘如履薄冰 然后被偶尔一丝的美感动的一塌糊
然后自己说服自己 自己催眠自己 笑着一代而过
不是不屑一顾 而是太过在乎
我们仅仅是这样一个在梦境边缘背着背囊看梦想越飞越远的的浪子么?

电影
像电影的名字一样优美
直白的对话 线性的剧情 衔接巧妙的场景 难以忘怀的近镜头 duris精致的粗轮廓剪影
柔和中迸裂着阴冷的色调与游走在两个世界的音乐混合的恰到好处
当然 还有晦涩的内涵
电影美的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姑娘娓娓走来
却又残忍的把赤裸裸的生活一同暴露出来
身在电影中
仿佛是在走夜路般 恍惚看见闪烁的灯光 如此渴望 又如此遥不可及

他可以是黑夜里的魔鬼 张狂的笑 粗俗的谈吐 放诞的行为
他也可以是阳光下纯洁的精灵 静静的冥想着琴谱 手指在空气中舞的纯净 美好的笑 穿干净的衬衫 温柔的教越南师傅法语

心在渴望着美好 可身体却处于另一个世界
音乐是最好的麻醉剂 沉重的鼓点 电子化的噪音 遮盖了马路上车水马龙的喧嚣

当麻醉醒了 现实还是一如既往的盘绕着
两种生活在疯狂折磨着他的心 或者说他脆弱的手指
所有一切的挣扎放映在他面对钢琴时
他会在弹琴之前用手帕温柔的擦过琴键 面对钢琴 就像面对纯洁无辜的灵魂 面对自己内心的明镜
他久久不能弹奏那平静的音符
喘着粗气 暴躁 愤怒 继而变得像狮子般怒嚎
直到他厌倦了 厌倦了一直津津乐道的生活方式
心像平静的湖水般 不起一丝涟漪 然后 琴声也变得像水珠滑落般优美 每一个音符都仿佛见证了一段鲜花的绽放

可是他终究还是失败了 这个世界残酷的不容你选择 无奈然后跌在两个世界中的漩涡中

他说他爱他的父亲
奔跑 冲撞 流血 他可以位父亲不顾一切 直到看到父亲的尸体 镜头久久停留在他颤抖的双手上 他无声的抽泣咬着手指
那一刻 时间驻足了 像乐章画上了重重的休止符
那个世界再也没有牵绊……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

转眼间 他已坐在钢琴前 手下流淌着银河般寂寞流淌着的音符

直到两年后
生活再次脱轨了 驶向了难以目及到的黑暗 他一次又一次的瞪着自己的杀父仇人 遏制着心中的愤怒 终于还是遮不住目光里狮子般的血腥
终究他还是失声哭了 在已软弱的敌人面前 在沁人心扉的旋律的环绕下 他洗净双手 走回本属于他的的世界


你看到了么 在电影结束的那一刹那
他的眼神如此明亮
而明净的钢琴声却一直没有停止…………

阳光?
谁不向往阳光?
可是 又有多少人懂得有阳光就会有影子 有望不见底的黑暗和恐惧在游移
走在边缘也有风景 只是边缘的风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得起

(PS...男主角帅爆了!!!!!!!!!!!)

 5 ) 做了想做的事,忘了本身的好

我心遗忘的节奏

人过了一个年纪,就更相信保守带来的安全感,相信人生有限的精力,要贡献在有价值的事儿上。与其和不同人缠绵悱恻,不如对一个人用尽余生。看电影也是这样,与其以身试法博览烂片,不如选信任的导演,挑几部靠谱的老片儿。全年最好的看片感受来自于重温2005年的老片儿《我心遗忘的节奏》。

    《我心遗忘的节奏》的故事不复杂,28岁的Tom正式身份是商业地产开发公司拆迁办的打手,楼道放老鼠、狠揍钉子户之类的。Tom需要不断给他捅娄子的爹揩屁股,与此同时,并不成功的音乐家母亲遗传给了Tom对音乐的热爱——偶遇了母亲生前的经纪人,Tom希望重拾钢琴演奏的事业。Tom一边儿在琐碎灰暗的生活里拼杀,一边儿跟着来自中国(越难)的苗琳练习钢琴,等待试演那天的来临。

如果按照主旋律的价值观来理解,影片讲述了小人物坚持追求梦想的不易。但《我心遗忘的节奏》不落窠臼的地方在于,一不渲染坚持之清苦,二不虚构成功之回报。强化这两点是所有励志片惹人烦的软肋,前者奋力催泪,后者猛打鸡血,说白了都是滥情。诸如对电影、音乐、文学的追求,期冀和成功学挂钩,就无法脱离鸡贼,就只配每年立春的时候等风来。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拆迁办的Tom都不算生活在正常轨道,但影片中你看不到纠结和不满,他对待生活有一种孩童式的简单和任性:搅黄父亲的婚事又试图挽回,帮乱搞的哥们儿把风、把哥们儿老婆给上了,去对付俄罗斯黑帮老大,和其情妇调情。不埋怨命运出身,不用道德感压迫自己,罗曼杜里斯将这个血液里饱含愤怒因子的青年演绎得出神入化。

与Tom混乱匆忙的生活相对比,他和苗琳学琴的过程,能看到他抛却生活琐事之后,沉醉在古典音乐中的放松,这和他平时戴上耳机听现代音乐来逃避生活也形成了对照。学琴时,他为失误而不耐烦、焦躁,他为进步而欣喜、快乐,一切反应都来得自然无掩饰,对古典乐缺乏鉴赏的观众也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他和苗琳之间超越语言的互动,也含蓄轻巧。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Tom在试演失败后,一贯脾气暴躁的他,反倒没有任何的失态,而是礼貌的致歉,再来,再弹错,再礼貌的道歉,起身静静离开。梦想破灭的时候,矜持而克制,这个总是行为粗暴的年轻人,表现出了对音乐、对艺术足够的尊敬。才华欠奉、不哭天抢地、不自怨自艾,这多难得。

从电影手法来说,本片导演雅克欧迪亚真是个伟大的导演,10年只有三部作品,每部都是心头好。《预言者》凌厉,《锈与骨》绵长,回头再看本片,发现三部电影镜头语言完全不同,他的作品完全突破艺术和商业的藩篱,也没有类型结构的限制,技巧熟稔得不露任何痕迹。《我心遗忘的节奏》通片跳跃割裂,每一段的情绪,都是刚刚撩人就迅速转换频道,却给了一个情绪极其连贯震撼的结尾。三观正、又有办法,这样导演的作品就是品牌保证。

所有纠结于梦想的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音乐的魅力从不在于成就音乐家。我怎么还没成功?我不该这么惨?你怎么还不认可我?你知道我多不易?——所有的怀才不遇,不是自视甚高,就是本末倒置。

什么叫做我心遗忘的节奏?做了想做的事,却忘了它本身的好。

 6 ) 我心遗忘的节奏

     生命中很多的人或事,都只是擦肩而过,抑或是自己因为各种理由无奈的错过。像是爱、像是理想、像是我们有能力而放弃的一切。
      我们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曾经闪闪发光的东西,会渐渐的褪色,淡然,遗忘,就像从来不曾遇见过。
      直到有天,我们的指尖在此处碰到她的温度,这些被深埋在记忆最底部的情感,会铺天盖地的翻滚而来,让我们惊愕不止,措手不及……

    
    生活对于Thomas来讲,想种摆脱不了也割舍不掉的毒瘾,紧紧包裹着他的生活的每个环节。
     赖以为生的龌龊肮脏的父亲,伴随着的“诈贫穷住民、炒地皮、不劳而获、与同事的老婆上床,与债主的情人发生关系……”。男主角空转内耗的消极人生环境,一切都像法国雨季的空气,粘湿烦闷,像沼泽一样一点点吞噬着人们人格的亮光面,令人不自然的绝望。就是在如此污秽的泥潭之中,某个机遇下Thomas再度坐在钢琴前,以某种未知的勇气支撑自己辛勤练习,只希望再度能成为一名钢琴乐手

    他像一个战士一样勇敢,又像一个孩子一样脆弱。导演极其准确的把握住了表现人物内心的细节。暴徒的颓败与绝望,面对理想的尊敬与自卑,两者形成的鲜明对比令观影者为之动容。电影的配乐优美且真实,在一片晦涩泥泞的冷色调中,始终像一个倾诉者一样伴随着主人公的生活,与电影冷蓝色的氛围相得益彰。

    男主角Romain Duris动情细腻地表演,令人过目难忘。他像一株混合着泥土气味的带着些许污泥的鲜花,平静潮湿的枝叶下包裹着极其浓郁的芬芳与按捺不住的生命力。

    脏旧的皮夹克、发黄的白衬衫,总是有些褶皱的细条纹领带,修长的冷冷的手指,毫无生气伏在额头上卷曲的深褐色头发,满面胡渣的颓废的面庞以及那冷漠忧伤满满的眼神……绝望的优雅气息,像雨后弥漫的泥土气息一样,粗糙却清新。

    同样是励志,相对于好莱坞那些令人振奋的自我救赎类影片,这部电影显得谦卑平和的多。没有像圣经一样的教条,没有虚假的西方极乐,没有感动,没有煽情,没有讴歌,就是这么平静的低沉的娓娓道来,让我们在不察觉的平静后才发现,一种感动的力量已经慢慢的注入心中。
     
    这样的韧性与手段的婉转,像极了故事中的女人,谦卑、平静、持之以恒、娓娓道来,却刻骨铭心。
    法国人,总是喜欢玩点与众不同的浪漫,他们不求轰轰烈烈,似乎总要在一句不愠不火的C'est la Vie后,在你心头轻轻点下一颗朱砂痣,细腻流转。。。

 7 ) 我心遗忘的节奏

    一部法国电影,中文名字《我心遗忘的节奏》翻译得很美,是近年来都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影片翻拍自1978年由美国导演James Toback执导的《手指》,却取得了远远大于原作的成功,05年公映后载满盛誉。片子具有浓浓的法国情调,讲述了一个年青人在现实和理想中挣扎和寻求解脱的故事,没有荡气迴肠的情节和华丽眩目的爱情,也没有好莱坞式的圆满结局,却感人至深。

    这是一部非同寻常的电影。像大多数法国电影的风格一样,影片的叙事性不强,去戏剧化而着重描绘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心灵轨迹,类似于文学创作手法中的白描。影像采用了手持摄影和自然光线,所以画面经常带给人一种粗砺的晃动感。通过摄影的角度,刻意放大了主人公的鼻子和下巴,经常以仰的角度拉长细细的脖子,以及一侧总是陷入阴影的头部和邋遢的发型,用技术包装丑化了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外化,同时反映了人物在现实社会中的躁动状态。

  主人公28岁的巴黎青年Thomas是一家地下不动产租赁公司的经济人,终日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向租客的房子里偷放老鼠清除侵占户,收讨房租,破坏住宅,殴打并赶走贫苦的租客,翻炒地皮,像一个黑帮份子干着一系列血腥、龌龊、见不得人的勾当。工作之余,则整天戴着耳机听震耳欲聋的电子音乐,出入酒吧和妓女打情骂俏,与同事的妻子上床,替同样身为房产经济人的父亲收拾烂摊子,生活一团乌烟瘴气。

  然而,遗传自作为钢琴家母亲的音乐天赋却在一次偶遇母亲身前的经济人后复苏。经济人曾听过Thomas在孩提时代的演奏,并且极为欣赏。他给了他一张名片,极力推荐他去参加钢琴师资格考试。为了争取能够成为像母亲一样的职业钢琴师,在停滞练琴多年后的今天,他决定重拾梦想,可是来自生活的困挠和父亲的阻挠却让他在现实与理想中倍受煎熬。

  已去世的母亲,代表着音乐,理想和对艺术的追求,是一种正当、光明的生活。这种生活曾存在于Thomas的少年时期,然而随着母亲的去世,这种明亮的光线逐渐危弱边缘。

  而现实中的父亲,代表着金钱,却是肮脏、血腥、危险和丑陋的。不断以感情作为要挟,让儿子从事危险的工作,收拾自己无法收拾的烂摊子,又在事成后打发走人。除了在豪华的住宅里摆放着一家三口的合影以外,这个脑满肠肥的中年男人身上看不出任何感情色彩。他反对儿子练琴,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把妻子的死归咎于“这该死的艺术”。所以,与其说主人公是在现实与梦想中选择,不如说是在母亲和父亲的亲情中进行选择,这给这部关于钢琴的电影蒙上了一层亲情的色彩。

  反而是儿子,却对父亲饱含爱意与眷恋,这种爱使他更像一个父亲去照顾儿子那样,替他打理种种棘手的问题,摆平事端。虽然讨厌父亲的女友,但分手后,他找到她说,我给你钱,你和他和好,哪怕是演戏也无妨,因为人生就是在演戏。 因为职业积怨,最后父亲被人杀死在家中,房间内一片狼籍,他望着沾满鲜血已经死去的父亲,抽搐的嘴角,强忍的眼泪和痉挛的手指,几近崩溃。

  爱情其实也是影片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Thomas与钢琴教师苗林之间的爱情始终被放在苗林的寓所同时也是练琴房的小小空间里,以一种自然温润、低调含蓄的形式发展着,没有刻意渲染。像苗林神秘的东方情调和背景中的音乐,舒缓而悠扬,渐入佳境。

  他是如此的热爱钢琴。在第一次钢琴课后,在喧嚣的酒吧,对周围嘈杂的一切充耳不闻,沉浸在音乐的奇妙世界里,眼神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神彩。在家里不断地听母亲生前的演奏带。即使是在械斗的前夕,他坐在车里,手指依然在方向盘上反复练习。他对钢琴所表现出的狂热完全是一个天才,然而却错过了作为一名钢琴家在人生中最宝贵的一个时期。他的手法趋于熟练,然而对艺术的表现力却仍然是初级的,他已经28岁,因为岁月的空白而造成的缺失不是短时间努力能够弥补的。

  关于Thomas去参加钢琴考试的戏有二场。
  第一场,反复练习、烂熟于心的曲子却始终无法弹完,失败了二次后他抱着琴谱仓惶逃离。
  第二场,在已经散场的音乐厅,他不断擦拭琴键,调整坐姿和琴凳,神情紧张,坐立不安。
 
  还好,他的人生还可以有别的选择。二年后,他们已经是恋人,而他也成了她的经济人。他以新的方式在自己喜欢的艺术领域里抓住了音乐的脉博,生活开始绽放出明亮的光线。某夜,大雨,在陪同苗林参加钢琴师资格考试的途中。他看到了那个杀害父亲的凶手,于是跟踪,在楼道内厮打,他按住凶手,夺过枪,顶着对方的脑门,然后又移到口中。满脸愤怒,手不停地颤抖,迟疑良久,放下,重又举起,又放下,终于放弃,离开,浑身湿透地回到演出现场,在洗手间清洗伤口,白色的衬衣上沾满了血迹,受伤的手指在水龙头下格外刺眼。

  然后,他整理好衣服,回到座位上,看着台上正在演出的爱人,脸上露出笑容。

 8 ) 音乐令影片的情绪维持在一种持续发酵的状态

金棕榈导演Jacques Audiard十年前的旧作。当年看的时候没太留意,原来是改编自美国70年代的黑帮电影Fingers。所以剧中男主角的身世背景设置依然保留着黑帮色彩。摄影和场面调度都是一流水准,多种电影类型元素的衔接都依靠亮眼的音乐作为纽结,尽管有些次要人物和情节令人感到无所适从。整体来说,音乐令影片的情绪维持在一种持续发酵的状态,直至最后一幕高潮戏来临。

当然,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这绝对是一部启发性大于观赏性的电影。对于理想和现实,如何能取之平衡,这相信是很多人都在不断探索挣扎的难题,两者往往就像是水和油一样难以融合在一起。我很惊叹于剧中男主角对待自己梦想的坚韧态度,尽管最后的钢琴考级没有通过,但是对接触过音乐的人来说,音乐的世界里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令他们改变自身,这似乎也是人类在不断追求艺术的终极道理。所以说趁自己还有梦想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才对,万一理想真的会实现呢?

 短评

不管是情節設置還是表演都充滿衝突拉鋸和張力。Romain Duris看到父親血肉模糊的屍體後,悲傷顫抖,咬著手指抑制嘔吐的衝動,那段演得太好。

8分钟前
  • SSSSSSS
  • 力荐

一流电影,在雅克·欧迪亚作品里,我觉的仅次于《预言者》。法语片名看不懂,但相比中文名,英文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显然更优雅、准确、来劲,求翻译神儿,给翻个真正能击中要害就像目睹浆果从枝头滚落的完美中译名……

12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对这个电影,说不上是特别喜欢,但还是觉得值得一看。Romain Duri 演得很好,也很帅,有点颓的帅。还有出场不多的越南女子,看着也舒服。不过最重要的是音乐,音乐是整个电影的灵魂。

14分钟前
  • cream.cx
  • 推荐

2007-01-02 Romain Duris

16分钟前
  • 静@Einfühlung
  • 力荐

Audiard的创作思路总是会偏离观众最初认为的主线,多部作品的积累使这种特性变成一种,独立于电影水准之外的,独特的魅力。充分满足我的好奇心

17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看到试奏那段几近落泪,大概只有失败才会令他如释重负。雅克·欧迪亚总是在拍窘迫的人,时而愤怒时而惊慌,与世界格格不入,又无暇怨艾,唯有杂草般用力去活。男主角居然是新女友中的异装癖,看完发现整个吓到,对流浪的迪潘更多期待。

1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榮獲2005柏林影展最佳配樂;2006年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電影配樂、最佳男配角(Niels Arestrup)、最佳新進女演員(Linh-Dan Pham)八項大獎。

22分钟前
  • HKC
  • 推荐

我最中意的是这部电影的名字,不论那种翻译都完全忠于原语。可惜电影本身的情节并不连贯,虎头蛇尾了。

23分钟前
  • 私房歌
  • 还行

还是关于救赎的命题,与处女作一样,声音的运用很有特点;但细节太繁复就成了冗余,甚至影响了流畅度,分着看了好几次才看完,欧迪亚的片子总是有这个问题。

2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猪猪翻译的什么鬼字幕,后面父亲是怎样被杀的没看懂。有消瘦帅哥跟钢琴,看不懂也要打个4星

30分钟前
  • nikki
  • 推荐

终于看了心仪已久的电影.因为太喜欢,如释重负.看这部电影就如同电影中男主角跟钢琴教师对话一般,对这没有任何英文或中文的翻译,听着压抑的法语,而不至于阻碍交流.而片名的诗意和悲伤也足够吸引我.似乎不是沉浸在剧情而是陶醉在自我的想象和满足中,以及一次次的幻境和美化,到达了理想的程度.男主角的血腥和钢琴的音符,无比刺激着我.这是我所认为的一种不可企及的完美,从而开始嫉妒他.

35分钟前
  • 莫玄斐隐
  • 力荐

啊这个片都下了八个凯撒奖……查了查是个翻拍(美国原版: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480/)。罗曼·杜里斯扮演的小混混/钢琴师的气质跟[预言家]里塔哈·拉希姆的主角感觉很像,带一点神经质、执着且不安于现状。虽说影片的故事比较水不过拍得还是很凌厉的,欧迪亚的视听太有效率了。

36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被优美的名字吸引

37分钟前
  • 恰恰好
  • 推荐

3.5。要加薪的钢琴手主攻杀人。本片男主角本为房产公司的打手,十年前的音乐梦想忽而被提起,便偶尔会摇摆不定,左手打打杀杀,右手轻抚琴键,逐渐地仇恨不再那么刻骨,仿佛一切都可被音乐消磨感化。男主角28岁时想起错过十年的梦想拼搏,我即将28岁,等待着。

40分钟前
  • 王小北
  • 还行

被强迫着以快速度向前奔进后,自然产生一份对节奏感的依赖,不明就里之人往往将其视为生活馈赠,深究下去实为心理惯性(惰性),反之亦然——欧迪亚用两次“遗忘”完成切换,以传者身份揭露生活之“圆滑”,也以受者分生人格对应多种生存可能(却风波难平),进而凸显片名内涵。半部佳片,男主可口。

42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看到最后才明白“被遗忘的节奏”不止一种指涉,夹杂在暴力与柔软间的生存,却能投射出些许浪漫之光。

44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雅克·欧迪亚成名作,获柏林最佳配乐银熊奖。1.罗曼·杜里斯将如同大男孩般天真、急躁、易怒又极富魅力的男主人公演绎得无懈可击,身为无情冷酷混混打手(欧迪亚对犯罪与黑帮题材的痴迷也表露无遗)的他却渐次发掘出了尘封已久的音乐热情和钢琴天赋,于是,乖张暴戾与温柔典雅、耳机中的激狂电子乐与指尖下的宁谧古典乐便如此古怪而动人地叠加、杂糅在一起。2.与男主的矛盾挣扎相契合的是,影片既以手持摄影、特写虚焦等视觉手法尽可能贴近人物,又通过对自白/旁白、闪回、幻梦等叙事方式的拒斥与主角保持了心理距离。3.对移民/难民与跨文化交流(亦是欧迪亚钟爱的母题)也颇具双重性:(男主)难以与非裔底层人共情,残暴地驱逐与殴打他们,却至终能够跨越语言的隔阂,同读过北京音乐学院的越南女音乐人琴瑟和鸣。4.结尾大妙,令人惊异。(8.5/10)

4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感触没有想象的那么深,说是和中国女孩的恋情,结果根本就没有什么表现,两年后自动就在一起了,主要还是探讨亲子关系与家庭的影响吧。男主角表演不错,很细腻。

53分钟前
  • 平平无奇奇怪怪
  • 推荐

主线不明晰,初看之下以为是被世俗所困的男主角通过演奏寻找自我的故事,后来发现那些不明就里的细节居然是另一条犯罪线。结局又让这个故事变成命运悲剧了。如果不是罗曼•杜里斯根本坚持不下去,手持摄影总让我忍不住出戏,既然女主说越南话就不要介绍她是北京人了好吧!片子不如名字好。

58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对于经常看法国片的人来说,Romain Duris不是个陌生的面孔,这部电影里其表现像是有躁动症一样,让人很难有同理心,也可能是角色的定位所致,不断翻涌心头的钢琴梦和打打杀杀的地下生活交织上演,还穿插了很多过场人物,剧情有一丝混乱,让人很难入戏。反倒是梅拉妮罗兰的出场十分惊艳,不愧是我喜欢的法国女神,泳装的身材实在是夺人心魄,钢琴女教师是个中国人,但是片中为什么要用越南语交流?导演是不是对亚洲人有什么误解?凶杀和复仇的情节感觉完全没有必要,如果结尾男主能演奏一曲就能撑起主题了,另外这个ost也没觉得多好听啊,怎么就最佳配乐了?每次配乐刚一响起就戛然而止,也是让人无语。

1小时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