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

剧情片美国,中国大陆2019

主演:威尔·史密斯,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克里夫·欧文,本尼迪克特·王,道格拉斯·霍奇斯,拉尔夫·布朗,琳达·伊蒙,伊利亚·沃里克,E·J·博尼拉,维克多·雨果,大卫·莫拉蒂,西奥多拉·伍利,亚历山德拉·苏奇,费尔南达·多罗吉,提姆·康纳利,比约恩·弗赖贝格,施奎塔·詹姆斯 Shiquita James,肯尼·谢尔德,Diego Adonye,Igor Szasz,Lilla Banak

导演:李安

播放地址

 剧照

双子杀手 剧照 NO.1双子杀手 剧照 NO.2双子杀手 剧照 NO.3双子杀手 剧照 NO.4双子杀手 剧照 NO.5双子杀手 剧照 NO.6双子杀手 剧照 NO.13双子杀手 剧照 NO.14双子杀手 剧照 NO.15双子杀手 剧照 NO.16双子杀手 剧照 NO.17双子杀手 剧照 NO.18双子杀手 剧照 NO.19双子杀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9

详细剧情

效力于美国国防情报局的特工亨利·布罗根(威尔·史密斯 Will Smith 饰)是一名顶尖狙击手,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奉命扫除许多威胁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执行任务时的他下手果断,毫不迟疑。可是最后一次任务险些失手,却让他产生了动摇,进而提出解甲归田。怎奈放下屠刀的他,偶然听到了一个有关国家机密的大事,随即便招来杀人之祸。在躲过政府第一次围剿之后,他偕同因监视自己而意外被卷入其中的女特工丹妮(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 Mary Elizabeth Winstead 饰)展开逃亡,投奔昔日战友巴伦(本尼迪克特·王 Benedict Wong 饰)。  未曾想新的杀手阴魂不散,尾随而至。更令亨利惊讶的是,追杀他的竟是年轻了25岁的另一个自己……

 长篇影评

 1 ) 李安《双子杀手》最全观影指南

李安作为一名探索者,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直走在电影技术前沿,为观众带去一次又一次的全新观赏体验。

而在今年,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的李安,再次回归,且再次带来了一次技术革新

新片《双子杀手》用60帧看,比预期的要好很多。

本以为一个“自己打自己”的故事并不是什么新鲜题材,但在李安的手下依然看到了他想表达的关于“人”的探讨,人的痛苦、困惑,都来自每一个人与自己“我”的关系。

以及他一直以来的“父子关系”这种家庭核心情感。基于这两点,这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科幻片

但李安的这次尝试又是一次对观众期待的考验。

影迷预期的是他之前高口碑剧情片的讲述如《饮食男女》《断背山》普通观众预期的是他之前的视觉美学如《卧虎藏龙》《少年派》,《双子杀手》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就我个人而言,技术造活人(如何与另一个我相处)、60帧看超长动作戏依然能有刷新认识的爽快体验,这也是影片最大的两个看点。

安叔的《双子杀手》,从片名就可以直观感受得到,这是一部一人两角的电影。

但是这部电影再一次完成了从未有过的技术革新。

用技术手段“造人”,李安又一次让人大开眼界。


1 电影造人简史

以前我们看影视剧里的“一人两角”,大多是同一演员扮演两个角色,然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同框

最典型的就是让演员在同样场景下演出两遍,期间机位、灯光、构图等都保持相同,然后演员换装,根据地上标记走位再演另一角色,最后通过后期实现同时出镜。

1992年成龙主演的《双龙会》,算是比较早的运用电脑画面合成技术,让演员一人分饰两角,最终在一个画面下呈现。

《双龙会》里的成龙一个会打、一个不会打,一个斯文、一个鲁莽,有不少“自己跟自己”的对手戏。

下图出现两人互动的戏份,则采取了替身和替手,能发现在镜头中只出现一只手。

即便当初的技术还略显生硬(比如下图右侧的成龙,眼神明显没有对上左侧的成龙)。但在1992那个年代的香港,一部电影里看到两个成龙,还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我们更熟悉的其实要属92年的经典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

最后几集里许仕林高中状元去见许仙的相认场景,也采用了同样的拍摄方式。

两个人都由叶童扮演,演出两遍,后期合成,必要镜头时采用替身和借位,小时候看的简直惊呆下巴。

另一部有代表性的是1998年的美国家庭爱情喜剧片《天生一对》。

电影让年仅12岁的琳赛·洛翰(Lindsay Lohan)一人扮演古灵精怪的双胞胎姐妹。

她在镜头下演出两个姐妹的不同戏份,惟妙惟肖,电影镜头真的如此神奇。

大卫·鲍伊之子邓肯·琼斯在2009年拍摄的《月球》,由山姆·洛克威尔饰演自己和自己的克隆人

到底哪个是本体、哪个是克隆人,谁该返回地球、谁又该留在月球,在山姆·洛克威尔的演绎下真假难分。

上面这些都是采用的是同一演员出演两遍+后期合成的处理方式,同样拍摄原理的还有:

《草叶》爱德华·诺顿饰演性格迥异的兄弟二人,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叛徒混子,多处同框。

《宿敌》杰克·吉伦哈尔饰演两个身份、地位、个性截然不同,却长得极其相似的男子,他们决定互换身份一天却酿成了悲剧。

《传奇》汤姆·哈迪一人分饰两角出演伦敦黑帮史上叱咤风云的克雷兄弟,西装汤老师不要帅炸,而且一次来俩。

最近几年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是豆瓣9.0高分的网剧《白夜追凶》。

潘粤明分别饰演关宏峰、关宏宇两兄弟,被网友吐槽为潘粤明V.S.潘粤暗

《白夜追凶》这部剧不仅剧情在线,它的绿幕合成特效也堪称一绝。

技术的进步,让电影实现用“数字造人”的梦一步步靠近。

演员和替身饰演两角+后期合成逐渐成为过去式,这其中最显著的进步就是“动作捕捉”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最开始“动作捕捉”只是实现小部分特效镜头,如1990年第一部使用动作捕捉技术的电影《全面回忆》施瓦辛格经过X射线时的几秒镜头。

到了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借助动作捕捉技术建立了CG人物动作库。

2001年的《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树立了一个新里程碑。

这部动画片着力于塑造角色的真实感,动作和真人一样自然,实现了全程都用动作捕捉

同一年,彼德·杰克逊《指环王》制造了著名的动作捕捉角色——咕噜(安迪·瑟金斯 饰)。

此后安迪·瑟金斯变成了“动作捕捉第一人”,包括之后的《金刚》《猩球崛起》系列。

2004年,罗伯特·泽米吉斯启用汤姆·汉克斯为动画片《极地特快》进行动作捕捉,还成立了工作室专门研发动作捕捉技术。

于是诞生了2007年的《贝奥武夫》,导演同样是泽米吉斯,人物真实感和动作流畅度都达到了空前高度。

动画角色越来越像真人,导致观众观感也越来越奇怪…乍一看是安吉丽娜·朱莉,定睛一看还是个假人。

电影“造人”技术发展到此,到底能否真正造出一个看上去不假的真人呢?

2008年,大卫·芬奇《本杰明·巴顿奇事》尝试了一个布拉德·皮特的老年版头部。

2009年卡梅隆的《阿凡达》进一步让动作捕捉技术走向成熟

捕捉技术的成熟,却日趋满足不了“数字真人化“的需求。

于是2015年的《终结者5》通过CG实现了施瓦辛格年轻化。电影里出现过老年版自己跟年轻版自己的对打戏,但很短暂。

同年的《速度与激情7》,采用兄弟替身+动作捕捉和数字合成,已经可以让保罗·沃克“起死回生”。

2016年的《美国队长3》也让小罗伯特·唐尼返老还童回到了鲜肉年代。

虽然上面这些用技术手段实现了“真人复刻或复活”,但在电影里出现的时间都不长,往往只有短暂几分钟或个别片段,且无法跟现实中的演员进行长时间的互动。

2019年,《阿丽塔》打造了一个超级高仿的”虚拟人“,且以她为主角讲述正片故事,把她活生生置身于现实世界的演员当中,跟男主克里斯托弗·沃尔兹进行互动”演出“。

阿丽塔完全融入了现实,和真人演员在现实场景中一起出现,依然用到CG特效+动作表情捕捉等技术手段,来传达逼真感。

只是…”阿丽塔“再高级拟人化,究竟还是个虚拟的假人角色


2 李安的数字造人

李安再往前一步,在最新作品《双子杀手》里制造了一个鲜活的数字版威尔·史密斯,让他跟真人威尔·史密斯在现实场景中进行长时间的对戏。

”数字造人“的影像历史到李安这里已经登峰造极,真假难辨。

《双子杀手》的最特别之处就在于这里,一个演员同时饰演年龄跨度大的两个角色。

完完全全实现了真实明星克隆版的全片数字化

“这次能够跟威尔·史密斯来合作这部新片,是一个非常特殊和美妙的经验,因为要感谢最新的科技,能够让我不只是跟一位威尔·史密斯、而是跟两位同时地合作” —— 李安

电影里的两个威尔·史密斯,一个是50岁的老年版特工亨利,一个是只有23岁的青年版小克(Junior),通过数字技术,让他整整年轻了27岁。

年轻的小克在片中被派来杀年老的亨利“自己追杀自己”对于整个故事来说也成了一个有趣的概念。

所以,李安是怎么完成这次新技术挑战的呢?

创造一个数字化人物是视觉效果方面最难做的事情之一,这不是做“年轻化”,也不是“面部置换”,我们所看到的是对威尔·史密斯表演百分百的视觉捕捉。

这是凭借威尔自己的表演、动作和能力,去创造出的真正丰富的表演。

同时,维塔工作室(本片特效)在打造年轻版威尔·史密斯时,还参照了他20多岁时的生活影像视频,几乎找来了他年轻时候的所有视频素材。

1989年威尔·史密斯21岁时的录像视频

不是《绝地战警》(27岁)、《独立日》(28岁)、《黑衣人》(29岁)等电影镜头里的威尔,而是生活中的素颜视频,如家庭录像等。

《双子杀手》在拍摄时,威尔·史密斯只需带上下图的这个头部装具,在脸上布满摄影机跟踪的黑点,模具上的两台摄像机就可以记录他所有的面部表情。

特效师再通过模具校准脸上所有的跟踪点

然后跟踪点通过电脑进行数字空间上的计算转换,在虚拟形象上重构整个面部和表情细节

电影中,年轻版的小克因此才拥有了除了如假包换的皮囊外,还有了丰富和变化的表情、情绪。

数字人物呈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惊叹技术可以使影像以假乱真

有人或许会问到,李安为什么启用威尔·史密斯这个演员,而不是其他人呢?

因为不是每个明星都能接受大银幕60帧/120帧的考验,“数字造人”也需要花更多技术手段来打磨。

23岁的小克

50岁的亨利

威尔·史密斯是一个无畏和敬业的演员,当他们共同接触到到这个构想时,便一拍即合了。

再来看看《双子杀手》“数字人物”小克真人威尔·史密斯的更多对手戏吧!


3 高帧

除了“数字造人”李安《双子杀手》的技术革新其实不满足于此。

我们都知道早在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就尝试了120帧。在今年的这部新片里,他希望把这些新技术能融合的更好。

120帧过于完美,所有演员、景别在电影镜头下纤毫毕现、展露无余

到了《双子杀手》,李安继续尝试数字人物 + 帧+3D的终极结合,全方位地呈现这部“自己追杀自己”的动作科幻片。

影片拍摄还是120帧,但为了照顾观众以及实际播放的银幕介质问题,同时做了60帧的版本(24帧的也会有,2D的也会有)。

《比利·林恩》体会120帧的技术革新,在一部剧情片里,肉眼可见的体验其实不多。

高帧看《双子杀手》这样一部科幻动作片才叫过瘾

我们用24帧60帧《双子杀手》动作戏份的对比图看下效果,就大概能明白为什么这次尽量要看60帧及以上版本。

电影片头部分,威尔·史密斯在两公里外射杀高速火车上的人

24帧看是一列快速行驶中的模糊车身,而60帧看甚至能看清火车上坐着的乘客。用下对比图做个简单体会(仅作示意):

用24帧看

用60帧看

年轻的小克出现后,两人在布达佩斯的摩托追杀戏,不仅动作劲爆,视角上第一和第三人称的不断切换也很有味道。

最主要的,镜头快速运转,车速不断提高,在60/120帧下观看酣畅淋漓。

即便是高速动作,中远景镜头里的周围建筑、路人也都一览无余,清晰入眼。

老年亨利被撞倒落地后,年轻小克直接用摩托撞向亨利肉身。这一回合的交手里,通过这些高速动作戏,小克显出年轻人的强悍和灵活。

之后几场贴身肉搏,真人与数字人扭打在一起,“数字造人”的技术呈现出最高难度的虚实结合,看不出任何不同。

最精彩的一场机枪扫射戏,把60/120帧+3D的技术做到了最大化。

肉眼可见的一地狼藉和子弹时间,这是只有走进影院才能切身体会到的绝妙之处。

爆破、追逐、打斗…动作片里应有的戏份,《双子杀手》样样不少。

这些都值得你走进影院前去体验。


4 李安的技术理想

李安《双子杀手》里创造了惊人的视觉奇观,科技的呈现令人叹为观止。

电影创造了一个由威尔·史密斯亲自表演的数字人类,“他”与人们希望看到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完全一致。

这一次,李安希望通过《双子杀手》实现三点技术理想:

1、数字人物

2、高帧

3、3D

把它们完美融合和包装,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全新观影体验。

如此来看,李安对于这部电影有着更宏大的愿景。

他一直在说,必须提升制作级别,因为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数字人类,我们将一个会呼吸、有生命力的年轻威尔·史密斯放在了画面里。

数字人物可以让观众体会两个角色矛盾点与共存体的微妙

高帧下则可以看到更清晰的高速动作戏、更全的景别和更多的细节。

打斗的细节、情感的细节都一览无余,而在普通的电影格式下这些都被模糊了。

3D则更有沉浸感。并且这一次,《双子杀手》革命性地采用了超越以往的3D标准,观众可以在画面中获取更多信息,仿佛真实地置身其中。

李安坚信要把电影制作推进到21世纪,他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得到的经验是,数字电影需要做到更真实、更沉浸、更加充满人性

他是一个总能够打破视效界限的人,他竭尽所能地想为观众提供独一无二的观影体验。

《双子杀手》不仅是一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好看”的动作科幻片,它依然饱含着李安对“人”的探讨,更深的内核东西也等待着你一起去发现。


5 《双子杀手》影厅选择

简单来说,看《双子杀手》这样一部技术革新的电影,如果没有选择60/120帧 +3D的影厅,基本很难体会到爽感。

电影将于10月18日全国公映,在李安这次的技术理想下,有条件的话,优先选择 60/120帧 + 3D 的影院放映厅,才算顶级体验。

好消息是,不同于《比利·林恩》上映时全国才2块120帧技术规格的银幕(北京博纳悠唐影城+上海SFC上海影城),绝大多数观众都未能接触到120帧的真正魅力。

本次《双子杀手》上映时,全国将有至少39300块60帧银幕提供技术支持放映,不愁看不到。

当然,如果有机会看120帧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离上映还有近半个月,目前了解到的更多放映版本资料如下,仅供参考。

杜比影院只能2K/3D/120帧或4K/3D/60帧; CINITY可以4K/3D/120帧(CINITY可LUXE改造); 三星LED只能2K/3D/120帧; IMAX设备是锁帧60的,激光IMAX GT和新一代激光IMAX是能4K/3D/60帧的。

《双子杀手》国内发行版本:

24帧2D

24帧IMAX5.02D

24帧IMAX12.02D

24帧激光IMAX12一代2D

24帧CGS2D

24帧DTSX2D

24帧ATMOS2D

24帧CGSATMOS2D

24帧CGSDTSX2D

60帧3D

60帧激光IMAX5二代3D

60帧激光IMAX12二代3D(原版、译制)

60帧ATMOS3D

60帧CGS3D

60帧CGSATMOS3D

120帧杜比视界3D

120帧CINITY3D

120帧CINITYATMOS3D(原版)

(数据来自数字版影片发行通知)

李安还是那个李安,挖掘人性魅力,突破技术极限,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位值得我们”出一部看一部“的导演。

因为真正厉害的人,不会停留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只会不断革新

 2 ) 李安:我“杀”我自己。

01杀手

李安的新片《双子杀手》是10月18号在北京上映的,上映的时候因为我不在北京,也就没有去看首映。

结果这就跟我拖稿一样,随便一拖就是二十多天——

前两天,我才跑去电影院看了最高规格(3D/4K/120帧)的《双子杀手》。

《双子杀手》,豆瓣7.1

看之前,我的期待值很低很低。

因为之前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对这个片子的差评。

这些差评来自且不仅来自于各大媒体的著名评论人。

差评的理由基本上是且不限于是:

故事俗套,打斗无聊,毫无新意。

我真的是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影院的。

看完,我的心落地了。

我可以非常确定地评价这部作品:

深刻而优美。

一点儿也不觉得失望。

但与此同时,我也确实理解了很多对《双子杀手》的差评:

确实从剧情层面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故事。

从受众层面来说,这也的确不是一个特别大众化的作品。

什么叫大众化作品呢?

最近比较火的美剧《致命女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致命女人》,豆瓣9.3

其实从故事内核来说,它跟《双子杀手》一样,也是讲多方「博弈」、讲「夺人性命」、讲「自我成长」的一系列故事。

但你看《致命女人》就会非常轻松,跟着剧情线索走就行了——

这样的美剧,其实它是诉诸人的生理刺激的。

演员、台词、服装、剧情……

你放心,编剧和导演已经想好了一万种不让你犯困的套路他们绝对有的是办法让你兴奋。

《致命女人》在网络上被广为流传的一张截图

而文艺片,或者说优秀的文艺片,往往相反——

它们更倾向于给观众以心理刺激

(注:这里文艺片主要是指导演的作者性比较强的电影)

这种心理刺激,往往又是需要本身有较为主动的思考习惯和思考能力做支撑的。

它不仅是故事,而且是理念、趣味、视角,甚至哲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起来的有机体。

你得本身对这种东西敏感,才会嗨,否则,那些东西就会失灵。

所以好的文艺片对观众的观影素质要求,是会更高。

《双子杀手》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作者性很强的电影。

它包含了李安的许多个人甚至是私人的表达。

同时,也因为它运用了新的电影技术,所以它是一个极富哲学性的作品的同时,还极富实验性

如果不习惯动脑筋、不善于观察细节、也不热衷于主动获取信息的话,看《双子杀手》觉得无聊,是必然的。

因为李安确实不会拍爽片——

或者说,他爽的点跟大部分人爽的点不一样。

他没事儿喜欢思考哲学问题,但是试问,有几个人愿意在电影院里看威尔史密斯纠结两个小时:

「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要去往何处」呢?

但李安不管。

这一次,他比以往都要来得更笃定、更强势,更疯狂。

他不仅完全不像一个65岁的老人,反而好像真正开始了自己真正的青春期,开始思考一个真正属于青春期的问题,那就是:

「我」的未来

此处,「我」一方面指电影,「我的未来」也是电影艺术的方向;

另一方面,「我」也指李安自己。

「我的未来」也是在指李安个人的历史——

在创造电影史的基础上,所书写的个人史。

他坚信120帧的优越性,他坚信《双子杀手》的艺术价值,他坚信自己是对的,其中必有一个原因是,他太清楚了:

即便错了,这也必将载入「我的未来」。

这样的诱惑,远大于金钱,远大于地位,远大于奖杯—— 远大于那些他早已经唾手可得的东西。

「未来」,或者说「史册」,是真正的高强度的刺激,它能无限地满足李安那已经非常人所能想象的阈值。

所以,李安六十五岁了,但是他拍片的激情却越来越饱满,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杀手。

这不是因为他天生神力、精力过人,而是因为他想到了自己要去哪。

在大家感慨「李安老矣,尚能饭否」的时候,殊不知,李安已经在那个通往「未来」的战场上,杀红眼了。

正是因此,他才开始直白地表露自己对剧情、对故事的不在乎——

故事,是自古就有的;

但电影这个东西,却是依托于摄影技术以及放映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

电影史绝对不是一部剧情片史,而是一部「如何定义电影」的实验作品史。

过去一百年,电影人们是在通过不断地去定义「电影是什么」,来给电影创作者以创作方向的;

电影艺术是在这样的推动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形态的。

李安深谙此道,所以,他开始重视电影技术创新,他开始索要导演「真正的权力」。

「那观众有兴趣的,其实是人物和情感;你拍电影拍得多了不见得对这个开始有兴趣,(用)那些东西去满足好像变成你的工作一样,而不是你的权力。」

本文,我们就来简单地窥探一下李安。

不是那个钝感的、宽厚的、温吞的李安,

而是那个锐利的、激进的、杀气逼人的李安

02自我

有句老话叫,小孩子才有杀气,大人都只看利弊。

我总觉得,李安是在从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重新获得那种——孩子气——杀气的——

那好像是一种,终于开始可以直面内心对「满足他人」的烦厌的痛快。

我(拍那么多电影)到现在,其实我对于观众想要什么,感到一点烦厌。

生活有时候特别有趣。

有些人自小就是那种不好惹的刺头儿,长大后反而渐渐被磨平了棱角;

可也有些人,从小含蓄隐忍,长大后却逐渐发现自己原来獠牙锋利,是断然不好对付的食肉动物。

李安,无疑是后者。

他2017年接受杨澜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不可能像昆汀·塔伦蒂诺那样拍电影,原因是:

「我想每个人都还是有个限制,虽然大家觉得说我做片子,好像什么都可以做,不是这样的。」

刚说完自己有限制, 转身就做出了《双子杀手》。 跟并不赚钱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样,李安还在坚持没人看好的: 3D/4K/120帧。 这个时候,我才仿佛读到李安在采访中没有说出来的的下一句话,那就是: 昆汀·塔伦蒂诺也有他的限制,他做不了我现在做的。

昆汀·塔伦蒂诺

以我看来,才是真实的李安:

你以为他是没有战斗力的「猪」,但他确实艺不惊人死不休的「老虎」。

他从《少年pi》做到《双子杀手》,从24帧做到60帧、再做到120帧,他还不满足,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加码。

现在,他已经用特效制作出了真人演员来演戏了,这种突破常识的想象力和独行背后承担的压力,年轻和热血得让人羡慕。

(除了技术难度之外,李安还背负着巨大的票房压力,《比利林恩》的最终票房收入甚至无法补足投入的成本)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豆瓣9.0

陈文茜问李安:《双子杀手》这个故事为什么打动你?

李安回答道:

不是故事。

其实我觉得,故事你可以瞎编。
故事,是你把你的主题阐释出来的一个载体、一个工具。
有的人看故事,就是看故事(情节发展);可是对我来说,故事只是一个承载体,一个结构上的工具,没有它你没办法开场,没办法收场。
那《双子杀手》这个故事也好,其实主要是一个构想,而这个构想就是「复制人」。
它是指人跟自己打斗、挣扎、互相毁灭、然后互相扶持(的一个过程),(我是在)把一个内省的东西、抽象的东西,把它具体化。

这就是《双子杀手》在探讨的内容。

它的立足点,其实是概念层面的。

而这个概念,之所以能打动阅片无数、拿奖拿到手软的李安,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内容上,他可以在《双子杀手》这个故事里,延续他要讨论的「自我」的这个议题。

早期李安的作品,比如像父亲三部曲,其实还是在讲社会、讲家庭关系,讲相对来说宏观一些的事情的。

它们都很写实,它们把人与人之间的东西,拍得明明白白

《卧虎藏龙》之后,李安就开始更多、也更强烈地进行「自我」探索了。

李慕白、绿巨人、少年派…… 这些人物,哪一个不是李安自己?

《色戒》《断背山》《比利林恩》这所有的片子,哪一部不是在讲:

李安的理性与感性。

真的,他其实不太关心别的。

他这一生的艺术创作,就好像完全是一个双手互博的过程。

他对于日常性问题的思维层面是很清醒的,但是他依然寻找着自己灵魂深处触不可及的幻觉。

所以《双子杀手》里才有这样的镜头:

模糊。

浓郁。

骤变。

好像人生不可测的历程。

那种矛盾与复杂、那种你溶于我、我塑造你的生命必然,都被李安藏进这样的画面里。

它很写意,但它就是我这样的人,看到会爽的地方。

李安是从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越来越喜欢玩这种捉迷藏的:

不是藏什么故事,而是藏一点… 好像不能用语言精准描述的感觉。

大家没有发现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实就根本不是一个故事,它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情节上的高潮可言。

它只是一场对于外人来说,无法窥探的海上漂流。

它是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揭开来就是,李安在说:

我「杀」我自己。

(我在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迭代)

就这么点东西。

《卧虎藏龙》也讲的这个,《双子杀手》也讲的这个。

但是在那个打自己的过程中的痛苦与挣扎,好像能从他的心里,连接到我的心里。

我没法简单地用语言形容这种连接的产生,但是,我曾经历的某种痛苦、某种困惑,以及某种绝望与希望的拾取,都被唤醒过来。

这就是我给李安、给《双子杀手》打五星的原因。

我觉得我看完获得了一点点安慰。

而这种安慰,我从他的每一部作品里,几乎都获得了。

所以,我赞同李安自己表述的:

「一部一部作品,大家看我在变化,其实我好像,只是在拍一部很长的电影。」

而这部很长的作品,是无限向内的。

所谓的120帧,说白了,也是李安斧凿自己内在的一个工具。

这就跟挖井一样,挖到少年派,他发现工具不够用了,于是找一个新的。

03真实

人人都在问他,为什么要用120帧来拍电影?

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全球还只有4-5家影院可以放映120帧、4K、3D的规格时。

全球的导演,此时都还在用每秒24帧的方式拍摄电影。

——为什么还是要这样去做呢?

对此,李安具体说了三点。

第一点:

「就是很想看啊」。
「想要做到最好的舞台、最好的灯光,看会是什么样子、要怎么演、最好的观众是怎么样」。

想看,就做。 李安坦白自己的欲望。 谈到120帧,他也承认有时候「非常无奈」(因为几乎没有人理解), 可是也因为它而非常兴奋,所以他有兴趣去探索它。 不仅是要做《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未来如果有条件,他还会继续这样去做其他电影。

在没有遇到120帧之前,李安说他从没有想思考过,为什么要用24帧拍摄电影。

后来去想,才发现原来因为对于彩色有声片来说,24帧只是最低规格,而非最优规格。

大家只是习惯了这样的做法。

但,这种情况又会维持多久呢?

李安,做出了他的思考,他也选择了120帧作为实验的方向,并且现在加入了「创造真人演员」的部分。

对此,李安说得很清楚:

尝试120帧,不等于放弃24帧。

正如我们现在有彩色片,不等于我们放弃黑白片一样。

2011年奥斯卡获奖作品《艺术家》即为黑白电影

而这些信息,其实并没有被有效地传递给大众。

120帧与24帧,似乎被理解成了一种对立的存在。

第二点:

针对不同的放映规格,李安全部都进行了单独的创作。

也就是说,拍摄的时候,李安用了最高规格去进行拍摄,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考虑到放映设备的问题,他依然依据不同放映规格的特性,去单独进行了制作。

「当我每做一个降格、每做一个放映(的时候),我都就着它的特性,重新创造一遍,甚至是2D版本,有120格有24格的,我都去重新把它那个打光等各方面,重新调整一次。」
「其实艺术有时候会有一个补偿作用,当你没有什么东西去补偿它的时候,它本身就有价值在里面。」

李安的意思是3D/4K/120帧,固然是针对他最近两个作品最佳的观影形式,然而:

一个本身就富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绝不尽然依赖于放映的形式。

换句话说,李安仅仅只是提高了电影制作和放映的规格,但是他并没有去真正意义上去挑战电影的叙事的语法。

说白了,觉得120帧好看的人,也不会觉得24帧就不好看。

第三点:

3D/4K/120帧这种高规格的技术,实际上是为了让观众对「人」的阅读更深入。

「3D其实应该用来拍人脸,因为我们人生在彼此看的时候,就是这种方式。」 「扫描对方用两个角度,同样的方法,然后我们人是能看得更清晰,只是没那么大。所以我觉得3D应该用在戏剧上,而不是动作上面,现在正好相反。」
「3D最应该做的,就是对脸的阅读」 「它不光是捕捉细微的表情,而是在这个清晰度下,即便所有演员都没有化妆,但是她们的气色你看得进去,拍的时候,他内在有的感受,你都会跟他感同身受。」
「(这个技术)感染力很强,它不用靠演或者靠台词来告诉你,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技术下,演员要真的有足够多的东西给观众看才行,他的眼睛里面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人物活过来。」

这一点,其实也是李安对于120帧的追逐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支撑,那就是:

他所追求的技术,实际上也是他所追求的「真实」。

换句话说,李安认为,我们现在看的电影,远远不够真实。

那么,什么是「真实」呢?

李安从表演层面聊了这一点。

他的意思大概是,在2D、慢帧率的情况下,我们对于演员的宽容度其实也会比较高,因为低帧率下,演员与演员之间表演的细微差异,并不容易被发觉。

但是当拍摄规格变成了3D、4K、120帧时,演员与演员之间的表演差距就会被急剧放大,演员的表演细节一定会随之在人眼中更清晰——

这种清晰意味着,演员表演的一切都会被放大,这种放大尤其包括对演员表演时心中的空白的放大。

而这种空白,实际上就是表演上的一种「虚假」。

因为我自己看了好几次120帧的放映,加上我本身对于「表演」也有一点点自己的研究,所以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

没有为什么 ,就是能感受到。

当我看《比利林恩》时,比利林恩站在舞台中央,李安给了他一个360度的旋转镜头,我深深地被那个镜头震撼了。

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与那个世界之间的距离。

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他无以抗争的无助。

我第一次看《比利林恩》时,前半个小时我只是觉得特别清晰,但是其他的感觉并不强烈,我还跟朋友确认了一下这就是120帧吗?

直到我被那个镜头撼动。

如同李安所说,

高规格的放映其实是增强了人们的感知能力,它让电影的里的世界跟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更短促,也更模糊了。

李安:不止看得到,还感觉得到。主持人:对。李安:那种感觉是很奇怪的,你看得到的东西你可以分析,感觉到了却说不出来。

我是基于第三点,给《双子杀手》打五星。

其实真的不是说别人不喜欢,我就喜欢。

而是,我在电影院里看着老年威尔史密斯跟青年威尔史密斯在摩托车上较量的时候,我看着他们彼此看着彼此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一种无以言喻的时空感。

那种时空感仿佛比我过去理解的三维,要更三维。

我有一点点进入到老年史密斯身上的感觉。

对,这甚至都不是一种进入人物,而就是「进入演员」

并且在这种进入中,我能够非常迅速和强烈地获取导演意图,进行自我寻觅。

所以我才说,我对这个电影的评价是: 深刻而优美。 我看着青年史密斯一次次打倒老年史密斯,我看他们激烈的打斗,却听着神秘安稳得如同一场独舞的背景音乐。 我臣服了。

五体投地。

我作为一个观众,我给电影打分,一定都是尊重我的体验、以及综合认知的。

我打的高分电影,一定是我认为它的亮点,足够亮,亮到了一种特别的程度;低分同理。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给出我自己评判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对于其他人是否适用,我不在意。

我在意的:

是作品给我的内心留下的「痕迹」,是它对「我的自我」产生的塑造;

是创作者与观众交流的意图是否「真实」

那么又回到那个问题,什么是真实呢?我不知道,或者说我也只是模糊地知道,李安也是模糊地知道,所以我们去采取一些方式验证我们的推测——

比如说,「杀」掉过去认知,建立一个新的。

也是最近,陈冲与许知远有一个谈话。

陈冲问许知远:
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真实,但与此同时,在中国最好卖的一个软件是什么?
许知远说:修图的对吧。
陈冲说:
对,所以就是(我们现在)对真实的质感有一种失去,它是通过一层(滤镜)磨光了以后(来被看待的),这不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关注。
这种东西,容易得多啊。
你在里面,有安全感。

我深以为然,我也相信—— 真实,就是去往「不安」。

我这一代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对于「安全区」的沉溺是过量的。

所以所有人生的决定,当你要用自己的良心去做分析,用自己的良心去感受对错,会很艰难。但是这个其实是人应该有的。

嗯。

所以,其实短暂的对错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还真的就是人不断地正视自己、不断地寻找真实的过程。

即便没有真实。

但有趣的是,「寻找真实」也是在「创造真实」。

这就是电影,或者说艺术特别值得玩味的地方。

有时或许是我太过敏感?我总是能在李安的电影里,看到他一遍又一遍地解构自己,重建自己,拆胳膊卸腿,动作利落得让我常常忍俊不禁:

像李安这样天天「杀」自己的杀手,真是睿智又可爱呀~

我也要去试一试。

————————————————

公众号:宋雯婷(ID:swtstory)

有提问欢迎来微博找我,搜:宋雯婷sweety

公号后台发送电影关键字如《我不是药神》获得相关电影评论、发送演员名字关键字如「章子怡」「姚晨」获得演技或相关评论。

微信扫码或搜索公众号名字即可关注。

 3 ) 明年奥斯卡预定电影,争议竟然这么大?

看完了李安导演的这部新片《双子杀手》,第一感觉是激动。

前几天美国媒体率先亮分,跟《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当年的情况差不多。其实当你看到《双子杀手》最后大反派的那段反转主题演讲,就知道美国人可能会不舒服,这个华裔导演又来戳美国人的G点了,这段言论就是“比利·林恩”的反战主题升级版。

现在法国主流媒体的评价也出了,不出所料,法国人的G点和美国人不一样。他们都在感叹120帧、4K、3D带来的视听震撼,李安用超前的技术赋予了一部九十年代复古风格的动作全新的生命力,在视听语言和新技术上的探索上,用了“革命性的美学”来形容。

《双子杀手》曝导演特辑,李安自认拍电影贪心,想挑战喜剧_双子杀手_电影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

在一部这种规格的好莱坞商业动作大片里,李安导演依旧保持着自己以往的兴趣点,一直在做自己,能拍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只有他和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个级别的大导演才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导演不是李安,《双子杀手》这样的动作电影只会是一部杰瑞·布鲁克海默制片的主流爆米花大片,因为有李安对技术的痴迷,让这部电影变得不一样了。

联想到李安在前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的技术尝试,加上明年那部继续用这个技术拍摄的拳击运动片《马尼拉之战》,搞不好未来有一天会有一个“技术探索三部曲”。

因为目前这两部电影在各方面都特别像,只是《双子杀手》在视听探索上再下了一城。

李安并不是一个视听上非常风格化有辨识度的导演,他的风格是他拿到一个剧本之后,如何看待并解读故事的方式。无论是什么样的故事,只要到了李安的手里,都会变成李安的故事,打上李安的标签,用李安的方式讲出来。

在讲故事方面,李安的剧本一直以来都非常的优秀,在剧本的层面上,他从来没有失手过,即使是当年的《绿巨人》,现在翻出来重看,剧本的完成度也很高。

李安太擅长讲故事了,他的剧本永远都是教科书式的叙事节奏,对于职业编剧来说,想写出这样的剧本也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和能力。这样的剧本非常工整,完成度非常高。

《双子杀手》再一次为我们示范了好莱坞传统商业类型片的叙事节奏,是如何做到全程无尿点,诸如刺杀、退休、蜜蜂或者童年阴影之类的情节,都会完美的编排成小细节,在恰当的时候被编剧们拎出来反转剧情。

电影的开场就是一场刺杀戏,在我们的主人公威尔·史密斯“手感”不太好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比绝大多数的同行优秀。

我们的主角不仅是自带明星光环和人格魅力的威尔·史密斯,他饰演的这个角色还本领非凡,他很勇敢,善良,有幽默感。而且很快就因为被上级迫害,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被上级追杀,生命受到威胁,身处险境。

好的类型片剧本里,编剧必须一开始就使用技巧赢得观众的信任,并通过创建人物共鸣促使观众和主人公建立情感的链接。

当观众因共鸣接受了主人公之后,就会认同他,能够全情投入,将自己投射到主人公身上,跟着去冒险,去经历情感上的过山车。

作为一个职业编剧,看完这部电影的前十分钟,从编剧技巧的层面上,我就基本上可以确认这是一个不会失手的剧本了,几位编剧加上李安肯定是特别懂类型片的套路和技巧。

但李安的电影,绝不只是看看故事这么简单,剧本这个一剧之本的根基打的牢固只是最基础的一环,作为技术狂人的大导演,李安的电影要更加丰富,值得解读,你可以看到他在不一样的尝试。

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李安就开始使用120帧,4K,3D的规格拍摄电影,不知道你当时有没有看过这个规格的放映版本。

如果你看过,肯定是印象深刻,那会是你看完电影之后,眼睛最舒服的一次。那种清晰的观感,就好比一个人只看过VCD画质的人,突然看到了4K蓝光真高清,这种生理上的体验可以用大开眼界来形容。当然,这种技术的革新,并不只是体现在简单的生理观感上。

《双子杀手》再次使用了120帧、4K、3D的高规格,简单的说,这种高帧率摄影技术就是把电影原本一秒钟24个画面,变成了每秒钟120个画面,使得镜头更加的细腻,屏闪变得更低,视觉上会更真实,更有沉浸感

在好莱坞,很少有同行使用120帧的技术拍电影,李安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一己之力开发这种新技术,他认为这会是数字电影的未来。

在电影的拍法,因为技术的不同,导演风格自然也会有不一样的尝试。

比如这部电影在动作戏的处理上就很特别,24帧的传统动作片里,可以靠剪辑和武术指导的动作设计加快剪辑节奏,积蓄画面的能量感,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卧虎藏龙》,电影很容易“骗人”。

到了120帧的电影里,镜头会比以往更加的逼真,你的眼睛不会错过画面中的任何细节,就好比所有的动作戏编排和演员的表演都被镜头放大了,你可以看清楚画面中的任何小细节,电影很难像24帧的时候那样容易欺骗你的眼睛。

《双子杀手》的动作戏还是港片动作戏的感觉,只是更注重真实感和残酷感。

李安导演处理动作戏的方法,不像漫威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或者其他同类型的好莱坞动作片那样,动作戏一来就是节奏不断加快,只为了让观众的肾上腺素飙升。

到了李安这里,他的动作戏更注重角色面对这场戏时的戏剧目标,带着很强的戏剧张力,动作设计也带着很强的戏剧性,绝不只是为了打而打,而是故事发展到某个顶点时,角色不得不打了,才会有一场精心编排的动作戏。

因为动作戏是带着角色的情感张力来的,也更容易让人觉得提心吊胆,这种观众很特殊,爽,但是更加提心吊胆的爽。

看惯了那些为了爽而爽的动作戏拍法,李安的这种才是真正高级的动作戏拍法,那股人物情感的纽带,那根系在观众心里的绳一刻都不会断。

因为是120帧的原因,整部电影的调度和打光都不太一样,这点上是李安成为特效技术流的导演之后,自己一步步的探索出来了。

传统的24帧、2D的电影里,摄影常常会喜欢烟雾增强画面的层次感,也会使用高难度的点光,用画面的布光强调画面中的信息量,会使用很多低调照度的摄影,画面足够的暗才会更有所谓的“电影感”,比如卡波拉导演经典的《现代启示录》。

通常情况下,画面越亮,景深越没有层次,打光越平面,就越不“电影”,被认为是“高清电视感”。

到了120帧、4K、3D的电影里,如何让这种所谓的“高清电视感”也可以变得更高级的“电影感”,就是李安导演一直在探索的。

这种技术可以更真实,更沉浸,无论你的眼睛往哪里,你都看到清晰的细节,你可以看到眼睛里的血丝。摄影上很难再像传统的电影那样打光,任何人工的痕迹都会被放大,变得虚假,你的眼睛变得很难被欺骗。

所以导演更多的是在画面的纵深上绞尽脑汁,通过画面前后景景深里的动作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人被画面中运动的物体吸引,是人类的本能。

因为画面中的一切都变得很清楚,所以当镜头中出现实拍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时,就多了一种视觉奇观的属性。

你能看到布达佩斯的街景,能看到建筑的细节,能看到整个塞切尼温泉,甚至水中的路人甲,就算夜戏中的沃伊达奇城堡也依旧细节十足。

为了夜戏的画面可以拍的更通透,呈现画面中的一切小细节,在电影前半部分主角连夜逃离乔治亚州萨凡纳的部分,甚至用了夜戏日拍。就像当年姜文拍《太阳照样升起》里的夜戏拍法一样,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有着钻石般的通透感。

在传统的好莱坞电影电影,一般导演习惯用特效打造视觉奇观,到了李安的这种高规格的电影里,画面中的一切都可以是视觉奇观,不过更厉害的还是用动作捕捉技术制作的“23岁的威尔·史密斯”。

要让特效打造的“23岁的威尔·史密斯”和51岁的威尔·史密斯在同一个画面中演对手戏,如果有一丁点技术瑕疵,这个纯特效的人物都会变得不够可信。

这个把人变年轻的戏法,用的并不是马丁·斯科赛斯在新片《爱尔兰人》使用的减龄技术,而是从骨骼、皮肤、牙齿、眼睛到毛发从零开始,用纯特效打造的CG人物。

在这样一部高帧率摄影的电影里,特效的难度至少是传统电影的四五倍,以前一秒钟的特效镜头只需要做24个画面,现在又做到120个画面才行。这个特效角色的精细度绝对是一次好莱坞在CG人物方面的特效里程碑,是一次全新的飞跃!

当别人是在用特效技术打造夸张的视觉奇观时,李安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用特效还原生活中的细节,像上帝一样,用特效在打造活生生的人,要细腻真实到你完全看不出来那是花了钱的特效。以为那是威尔·史密斯的儿子,或者是一个长得一模一样却丝毫没有明星光环的特殊替身。

把钱烧到你难以察觉的地方,这种疯狂的事情,只有李安这样的导演才会去做吧。

我在看电影中的过程中感觉很撕裂,一直在感慨这个特效人物的逼真,心里一直在想这太疯狂了,要花多少钱才可以做到现在的精细度。

技术到了李安手里,永远只是讲故事的手段,他的故事核心永远是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他是如何思考人生的。李安的每一部电影,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借用他的经典语录来概括,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XXX”。

到了《双子杀手》这个故事里,依旧可以套用这个模式,“每个人心中都希望有另一个年轻的自己”。当你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能会希望跟年轻时的自己说点什么,让他可以少走弯路,不要像自己一样留下什么遗憾。

我一直觉得这种永久不变的情感内涵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就是李安的导演风格,是他独特且可以东西方观众通吃的地方。

导演技巧只是技术,是一种完成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手段,而情感内涵才是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李安导演一直在思考未来的数字电影会是什么,他也一直在尝试并推广这种高规格的拍摄技术,而这样的技术革新和推广也需要李安这种大师级别的导演,这是一般的导演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往小里说,如何使用特效,改变好莱坞电影行业人员对于特效的理解,对未来数字电影的理解,都是李安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往大里说,李安是在探索未来的电影是什么。

这次的《双子杀手》强烈推荐有条件的观众选择120帧、4K、3D的场次,否则你可能等于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不知道我在拼命的安利什么。

李安导演这一次的《双子杀手》带来了一个可以让上帝都感叹的特效人物,这个人物的开创性就像当年詹姆斯·卡梅隆《深渊》里的水形生物,就像《终结者》的T-800一样意义非凡!

当你看到这个“23岁的威尔·史密斯”时,你就知道《双子杀手》拿明年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算是稳了!

强烈安利大家来见证“未来数字电影的某种可能性”!

 4 ) 是李安拍的

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是不会听的。

看李安夫人林惠嘉都走到台前,为李安(新片)站台。不少人再一次感慨,李安的电影生涯,是来到最危险的时刻。

在此之前,影迷对李安人生故事了若指掌。他人生中的危难,是失业被老婆养了好多年。另一次危难,是口碑票房双杀的《绿巨人浩克》。

我认为,这不过正常得失,每个电影导演的生涯,都有起有落。李安遇到的真正危险,是去年某颁奖礼上。他双手合紧,无奈抱握,面带尴尬,没有鼓掌。否则,今天的《双子杀手》,恐怕就要变成又一段《好莱坞往事》了——而此时此地,被认为是拯救《双子杀手》的最后机会。

我并不惊讶,许多人在一个月前的媒体场提前场放风时,大肆吹捧《双子杀手》。

因为中资的参与(片头你就能看到LOGO),加上不菲的预算投入,按照一部商业片的操作流程,即便没有口碑,《双子杀手》也能拧出来一些麻花般的好评来。

但说来说去,《双子杀手》的宣传节奏,依然没有摆脱《比利林恩》的困局,除了120帧,3D、48帧或60帧之类的技术词汇,除了李安高清流畅二度试验,大家批评请小心轻放之外,《双子杀手》的特工故事,简直老套得像布达佩斯地下室的死人骨头。

你一定会说,这样的片子,根本不是看故事的。

可是有的影评,偏偏把什么弑父情结扯出红白配的塑料花来。我认为拿着作者论那套东西,来套《双子杀手》是很可笑的。这就是一个商业片,是试图让你爽的,有亮度惊人,流畅平滑的画面(前提是你找到了一块不错的幕),有如POV杀人游戏体验的。

这套电影,没有任何对威尔·史密斯的内心深化。他只需要饰演一个有过去,从未失手,无敌存在般的杀手特工。这样为国效力、反被清算的人物模板,可以是邦德,可以是战狼。

充斥在电影里的,是走过场的阴谋上司:一个比较蠢,另一个更蠢,还有一个打打酱油喝喝酒。

以及,不可或缺的干练女搭档,开游艇领一份便当的一条老友,开飞机再领一份便当的又一条老友。

你在其他特工片,经常也会看到这些角色,总之,不要轻易和主角成为朋友。否则交情越深,你会死得越惨。

当然在商业电影里,我们对这些桥段,已经闭着眼睛可以知道下一秒。但《双子杀手》最让人无语的,大概是设置的几个悬念,几乎无法称之为悬念。无论是年轻面目有点奇怪的小史皇的出现,还有最后真金不怕火炼奥特曼的登场。猜不出来它们面目的,我觉得一定是上上个世纪的观众。但凡经受过《致命魔术》之类的电影洗礼,这一类题材,好莱坞至少重复过一二十部。

无论弑父还是克隆,它们都不是李安所在意的。这部电影的重头戏,是那些伏击、追踪,街头追逐,枪花洗礼五金店杂货铺,满屏薯片炸出爆米花。影片不断试图告诉你,我们比别的电影,玩得更真,是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可是,从我走进电影院那一刻,从我看到年轻小史皇,任何人都可以跟我一样确信,它们是“假”的。

这里有个悖论,观众并不是因为这种该飚多少毫升血量,看得见电影人物拧断胳膊缺条腿的,才能进入故事。否则,提示不许拍照录影、不要喧哗讲电话的电影院片头提示,最应该被拍成120帧。

《双子杀手》的画面再真实,我同样在想的是,就这么强大到爆表溢出的火力,居然打不动你两个活动人形靶子。再到反杀小部队,我想的是还是主角光环比什么泄露剧情的双子实验室厉害多了。

怪事还包括,在这些段落的编排设计上,你很难说,《双子杀手》就有凌驾于其他特工片的技术优势,顶多你觉得脸上的毛孔淤痕血丝,街头摩托追逐像耍杂技玩游戏那样娴熟,什么都看得见了,带感、挺爽,但在真正的你死我亡、险象环生上,《双子杀手》无法甩开那些不能死的套路。为什么不能死呢,因为死了就什么事都不会有了。至于那个异想天开的阴谋,不看电影也能出来猜出个七八分。相比真实的灰头土脸,商业片还是过于精致。而精致感的来源,是特工片别打脸、发型不能乱的通病。

就这个特工故事的电影,根本用不着李安来拍。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就是李安拍的。120帧之类的玩意,前作就聊过了。我不会因为枪花更美、火力更大、血丝淤伤、缺胳膊少腿的,才能进入那种所谓“真实的电影感”。恰好相反,我会纳闷,都这样了还打不中?同一个时刻,我依然在想着看其他爆米花片总会想的事情:主角光环才是最强武器

在李安一头往120帧试验的道路上,诺兰和昆汀坚守着胶片的规格,甚至要上70mm。我个人的观影习惯,依然是不喜欢3D。虽然李安们成功解决了3D会暗的,但思来想去,我总觉得这是电影硬件设备商的阴谋。

好比我喜欢《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但它们重了砸重金,折磨演员以外,并不存在置换成一种更真实格式的选择。

我的意思是,考量一部电影的好与坏,观众会遭遇见的悲欢,感动或折磨,它们可能会被技术影响,但技术规格永远不是决定要素。否则你很难解释,我们在录像厅时代,对着360p渣画质还不如的港片,一样能看得津津有味。今天观众疲惫的,是24帧的体验,还是审美集体下降的影像轰炸。

落到《双子杀手》,威尔·史密斯的内心抉择打动了我吗?

没有。

他与朋友之间,是否上演了让人击心的考验。

没有。

杀死自己会很痛苦嘛?

可能会。

杀死”父亲“会很难受嘛?

不会。观众比任何一个人都想开枪,让他的长篇大论收声。

老马丁认为,商业大片会不断霸占电影院,把它们变成游戏厅,像漫威连续剧那样,制造奇观与幻境。没有保护政策的艺术片,会转到流媒体,去找对属于自己的观众。

人类究竟是因为电影的真,还是电影的假,去喜欢上电影的。早期人类看到活动的影像会惊恐,因为它们以为那是真的。如今纸尿裤时代成长起来的观众,从手机屏幕到IMAX,对真实或虚假的影像,慢慢失去了判断力,也陷入审美的蛮荒。否则你很难解释,为什么人们愿意用高清镜头拍出好照片和视频,又一番粉饰处理,变成了一个个捏泥拉腿的假人,一张张刷过白墙灰的假脸。

对我个人而言,我知道电影是假的,我为荡气回肠生离死别而感动又希望我就在电影里面。至于进电影院,那不过是一种仪式感,是对于电影工作者的反馈,令电影这门艺术形式得以闭环完成。更真实的电影感,这种技术决定论,对我而言是无效的。它们的影响,远不如灯光暗下,遁入黑暗来得重要。

操心李安是正经事

 5 ) 各位,别尬吹120帧,稍微学下光圈快门,放过格里菲斯和元电影行吗?

其实本来不想写长评,但最近友邻无限转发各种抽象人文词汇无限,但科技理论水准几乎为零的文章,简直让人抓狂。大家在狂看各种符号学书籍之余,能不能拿起单反,好好研究下快门和光圈呢?

先拿下图为例

这是《双子杀手》推介高帧率最为常见的两张对比图,据说代表了24帧和120帧的差距。并且无数人由此发表了120帧更清晰的言论。

很不幸的告诉大家,这是宣传方鸡贼的套路。实际上,这两张GIF都只有8帧。对,你没有看错,这两张帧速是一样的,都只有8帧

然而这两段gif画面,肉眼可见的清晰程度不同,但是分辨率和帧速相同的话,为什么看起来下面清晰很多呢?

下面我给大家看下两张图第五帧的单帧画面对比

原因就是这两段gif里每一帧的画面是不同的,而看单独一帧的话,相信有摄影基础的同学已经能够指出,下图比上图清晰的原因在于快门速度够快

快门是每帧画面曝光的时间;帧速率是每秒画面的帧数。摄像机快门不能改变帧速率,帧速率也只能影响快门的最慢速度。

不管是24帧还是120帧,都可以拍摄快门速度很快的影像,这时候单帧的运动模糊就会很少。甚至连上面的8帧都做到了。

实际上,即使是传统的24帧电影,在拍摄运动场景时,为了让大家看清动作,减少拖影,快门速度不可能是按照最低标准,人家只是找了一个感觉运动模糊和动作清晰的平衡点而已。

所以,如果有人叨叨120帧技术上单帧就比24帧更清晰,并不成立。

那120帧完全没有意义吗?不是。帧率对画面本身并没有直接影响,但对画面播放的连续性是有影响的。越高的帧率就有越完善的运动过程,观看过程就越流畅,而不会有跳跃感。

我们甚至可以简单的说,清晰程度(运动模糊程度)是由快门速度决定的,而流畅程度是由帧率决定的。

同时,我发现许多人无意或者故意的在混淆《双子杀手》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把大量原本属于3D或者4K或更不着边际的功劳,硬往120帧身上安。

而所谓毛孔都看得清,过度清晰这种说法,其实也和120帧关系也不大,这只和单帧画面有关系,主要就是4k的高分辨率和高快门速度的低运动模糊,或许还要加上HDR和3D技术。拍摄一个不动或者运动缓慢的物体,本身对帧率和快门速度就没有太高的要求。

我搞不懂ripple同学一本正经,一会巴赞一会德勒兹的扯这个镜头高帧的意义。这个镜头的主要观感都是广角镜头的畸变造成的,把技术扯成玄学,真让我哭笑不得。

至于文内提到各种变焦,这都是传统电影技法内的发展而已,和帧速搭不上关系。

我个人认为李安的120帧尝试是失败的,尤其很多运动场景模糊太低导致极强的CG感,仿佛在看游戏的过场动画。而游戏界原本做的东西都是清晰的cg,现在随着科技进步,反而在往里添动态模糊,李安和游戏厂商,大概总有一边是错的。

在这我拉个大佬卡梅隆,他认为:“我对高帧率技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它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解决3D的某些特定问题:比如当你快速平移镜头发生抖动的时候。对我来说,高帧率只是这类情况下的一种解决方案,称不上一种格式,也不像70mm一样会成为一个大事件,但显然李安不这么认为。在‘阿凡达’续集中,我会有节制地使用这一技术,但整部电影不会采用高帧率。”

《双子杀手》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实验了新技术但不成功且剧本稀烂,但导演一些视听调度还蛮精彩的电影。这个剧本在1997年大概还算新潮热门,现在完全属于烂大街水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什么反抗父权,俄狄浦斯情结之类,就像看个《时间规划局》使劲分析无产阶级革命论,不是说不相关,而是没这个必要。

最后放点有意思的吧。

关雅荻评价

奇爱博士评价

如果说奇爱博士把李安称作是21世纪的格里菲斯还能算是恭维的话,那关雅荻吹的依然是没边级别的。

朋友们,至少是格里菲斯级别,那是什么级别啊。格里菲斯谁啊,我给你翻译翻译,他是电影艺术之父。我无法想象吹捧能到这地步。过分到让人恶心,滑稽。

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技术史上开创性足够大了吧?导演没什么人知道,和格里菲斯能比吗?第一部彩色电影影响大不大?不百度,友邻谁能知道名字?大家扪心自问,仅仅一个120帧,能和有声或彩色对电影本体的影响相提并论吗?

至少是格里菲斯级别!您真的可以。

 6 ) 李安谈《双子杀手》:开拓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辛苦

10月12日下午北京点映场导演对谈全记录

【李安谈《双子杀手》:开拓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辛苦】

12日下午北京点映场导演对谈全记录——

Q【为何对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反响有很大期待?】

李安:我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种兴奋又熟悉的感觉。中国的文化还是我的基本,虽然拍西方片,但文化底子很难藏住,面对观众,近乡情怯吧。

另外,电影发展100多年,很多东西僵化了,全世界观众都有疲惫的感觉,反而中国观众对电影很热心,看电影挺带劲,所以我充满希望。从《少年派》开始,我开始接触3D技术,这是我不熟悉又未来的尝试,它的影像有新的美感,深深吸引了我。《比利林恩》拍得很辛苦,在美国反响一般,反响最好的就是这里,这里还把高帧率放映这种工业技术拿到商业发行。我希望这里保持多元化的、健康的观影兴趣,对此非常乐观。

长远说,电影是美国人建立的,价值观,叙事感,有一套东西在里面,非常牢固,我们都是看美国片长大,老实讲,我个人有点看腻了。中国文化不缺少美感、故事,应该能发挥一套影响世界的电影语汇。中国有各种传统艺术方式娱乐和教育观众,宣泄情感,不管是古典还是现代,故事这么多,形态这么多,人口这么大,是能为美国电影文化注入新活力的。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Q【据说克隆人Junior是史上最贵主角。塑造数码形象跟以往有何不同?】

李安:克隆人是一个极端例子。在这样的镜头里,研读一个人的脸,很多技术可以弥补现实中做不到的。比如年纪,肌肉,细微表情变化,没法用物理办法真实表现。在电影里可以,过去是化妆、替身,现在是数码和动作捕捉。当初,这个故事并不吸引我,吸引我的是一个你熟悉的人和他自己并排演戏,这是很奇怪的感觉,我很期待演出来会是什么样。一部电影不管什么故事,最后总是在讲人,用影像刺激我们反省人的心境。这样的媒介能够看人看得更细致,皮肤通透,对演员压力也很大。

威尔·史密斯这么大的明星,不但要演戏,还要挑战演一个年轻的自己,花了1、2年时间用动作捕捉完成Junior,但老脸皮毕竟不是鲜肉了,我们要思考怎么捕捉。除了用电脑动画一颗一粒地去做,没有别的办法。人的演技、时间、年龄,我作为导演对这些做了更细致的研读。就像读了一个研究生。我带500人花了1年时间,研究演员的表演、心态,还可以研究时间在人身上做了什么,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Q【为什么是威尔·史密斯?还有其他人选吗?】

李安:这么贵的片,需要一个大明星,需要做他20几年前的样子,一个人红30年还能做动作片,合适演员就1、2个吧。人性、哲思议题、克隆人心态,有肌肉没演技也做不来。

Q【他怎么塑造年轻的自己的?】

李安:他过去的影片,我们要研读,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Henry是一个比较南方、保守、军事训练的角色。我最想表达的是克隆人的纯真,所以他要敏感。这个片子甚至有一种东方的忧郁。

Q【120帧技术给动作片带来什么难度?未来的动作片会不会感官就彻底变了?】

李安:最大的区别是,过去看不到的,现在看到了。24格电影没有临场感,在平面里塑造空间,人的表情看不到,思路就看不到,所以必须利用闪跳制造兴奋感。

比如摩托车追车戏,过去一般是横向拍,镜头移动很快,让观众喘不过气,感受到速度和刺激。现在(用新技术)速度看清楚了,空间有了,(刺激感)就看不出来了。假如我想呈现70脉的速度,过去拍30脉就行,现在(用这个技术)70脉可能甚至不会感到兴奋。我把节奏放慢后,观众的感觉更快了,足够的表情、情节,都能交代清楚,在里面求取精彩度。摩托车油门在右边,他又踩油门,又右手持枪,怎么瞄准,怎么躲闪,过去都看不到的,现在则有种观众自己在瞄准的感觉,用这个制造兴奋感。

Q【为何选择这样的挑战?压力来自哪里?】

李安:现在就我一个人这么拍。我常常会想:是我有问题还是世界有问题?我们整个电影体系(对新技术)供应不足,摄影机不对,工作人员怎么调焦距都不会,都算在成本里,很贵,经济因素非常大。片尾几千工作人员,发行体系,观众习惯,等于我在用整个电影生态去挑战,所以压力很大。

要开拓一个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很辛苦。我虽然可以颐养天年了,但又有好奇心要满足,有疑问要解答。我希望为同行和观众创造新的可能性。(拍摄本片)就像第三只眼开开了,我和电影的关系都不一样了。新导演很难有这个资源,我有,当然要去追求。我真觉得很漂亮。(强调再三)

Q【以后会不会每一部都拍120帧?】

李安:有人投资的话(笑)。我有荣幸和义务来帮大家受点罪吧。媒介就是媒介,不管多高的规格,人投射的情感和艺术是无价之宝。但(影像艺术的)很多美感停滞了,年轻的朋友看数字非常习惯,我们留恋胶片,他们并没感觉。这对年轻观众和数码时代也不公平。数码就是数码,不是化学,而是电子。数码怎样开发美感,不应该学习胶片。我只是不服气,数码去模仿影片,去模仿在平面里制造空间的感觉,这是不合理的。什么技术就该做什么技术的事情。

Q【为何选《双子杀手》去承载这个新的技术?】

李安:不是故事吸引我。我只是想用动作片试一下,一个人和自己的克隆人一起演戏,会是怎样的具象化和内心挣扎,这涉及到道德议题,同样遗传基因下不同的培养,克隆人有没有灵性等等。这些元素和可以上手的东西吸引了我。

(未来局科幻办整理,转载需授权)

 7 ) 这位配角,才是观看《双子杀手》的入口?

本来这几天事情很多感觉没空写了,但是讨论着讨论着感觉还是写一写吧!不过写完还是挺失望的,因为到头来自己并没有充分论证技术到底结合进哪里,掉回了以往文本分析的舒适区。当然还是希望用这点“过度解读”提供一个视角,有空的话再做修改吧!#拖着到ddl的作业极限操作写电影真开心#

本文可见于微信公众号「陀螺电影」


关于《双子杀手》的剧本批评或许已经重复得无法再重复了。另一角度来看,当电影外的观众面对一个“过时”的类型片剧本,可以直截了当下判断时,传统模式中微妙的畸变或许就容易被忽略。

比如,这个特工片标配的女配角,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她依然武力高强,依然游刃有余于体制之中,依然一定程度地充当被欲望的对象——但这些更多只是重复的琐碎细节。当她遭遇的不再是一个风流倜傥的男性特工,而是因科技发明而碰撞的“双子”时,她的位置可能已不再是一个男性一元中心结构里的延伸物。

核心角色的分裂似乎创造出了一个游离的空间,使得她可以不被时刻牵掣。而成为“观看”这一分裂的“观众”——电影或许可以没有精密玲珑的剧作,但不能没有对“观看”的独特营构。这和戏外“观众”形成层次嵌套的角色,或许恰恰是我们进入影片的入口。


序幕中,影片仿佛和观众开了一个隐秘的玩笑——“火车出站”。它不以缓慢而带有几分庄严的肃穆意味驶向眼前,而是在一个被四边黑框分割的鱼眼镜头中,以一种仅有少许模糊的高速运动呼啸而过。

假如说一百多年前的《火车进站》将“真实”的影像世界轰然加诸观众,一百多年后Henry最初的任务,便是狙击这一高速运动的“影像”列车。

观众在目击这一空间收缩的瞬间震颤之后,将由Henry来完成对恐惧之物的阻截,并建立微缩的“创伤-修复”模型。

实际上,在这一辆奔驰的列车中已经内置了一个旁侧穿入的目光。那位随后马上被谋杀的助手Marino,已然处于一个“观看者”的位置:他全程处于一种近距离但并不真正介入的观看中,甚至面对死亡的恐怖还拍摄了一段视频。

这炫示其在场的见证,标记着一种虚假的“沉浸”,一种传统的旁观、静观的幻觉。

Henry勒令将视频删除,是特工的职业素养,更是一个“射击者”/“拍摄者”对现实之恐怖的警觉——这源于Henry对自身“真实性”的体认。这种貌似轻盈实际上蔑视“真实”本身的观看模式,已经在这一行为中被质疑。


影片中的“观众”身份接下来由Danny担任。

Danny一开始的身份是船坞售票处的工作人员。此时的她栖身于这一色彩鲜明却不被真正注意的稳固房舍中,她是一个貌似安稳的监视者,房间就是她被DIA反复训练之后高度熟练且隐蔽的“观看”技术的外化——她窥视着窗外的游客,他们来往匆匆却不会对她过多注意,因为她只是一系列流程中的一个中转点。也正因为这一“川流之岛”般的性质,她能置身于暗箱中一般对外部世界进行审慎或恣肆的观看。

然而,对于Henry这般有同样敏锐的视觉技术的人来说,这一监视的位置是可以扰乱的。他与之前的工作人员十分熟络,也对普通百姓的习性有充分感知——他对这一位置有着充分的“反观”。在发现被监听后他马上僭越了这个“观众”的空间,哪怕Danny有着出色的掩饰技能,他也能迂回着将她引出这个房间——然后戳穿她。

这过程动摇了Danny被特工技术训练而成的“观看”系统。这个系统表面上需要各色的身份作掩护,内里则是根据特工体制传递而下的“Henry档案”,对他的真实存在进行远距离的简易切割与片面判断。当她走出海边餐厅与Henry道别时,影片一方面切断了这个角色可能的“蛇蝎美人”传统走向,另一方面也使得她以“资深特工”、“监视对象”等身份为标签的偷窥者视角崩塌。

影片对这视觉快感在概念上的驱逐,在第一幕结尾达到高峰。Danny据守的售票房在一场缠斗中彻底破碎,被牵连的她更无法在先前赐予她观看模式的体制中寻得一个稳固的位点——她只能逃离,与一个“真实”的Henry披星戴月从河湾驶向海洋,开始这一场重新寻找“观众”身份的旅途。


Danny何时发掘了新的“观看”位置?或许是在那一场惊心动魄的追车戏中。

在Henry与Junior透过镜面、瞄准器乃至手榴弹进行了数度的交互之后,镜头突然从河岸边高低错落,且随之不断后退的街道,霎时间拉到街旁的阳台中,这是Danny和Baron的新领土——但并非一个主动占据的“视点”。在Henry对Junior火力的引诱下,他们才能躲避于此处,并从高处目击这一角力的过程。

此时,“真实”的Henry完成了对两位“观众”的想象性庇护。但实际上,Junior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是Henry本人,两位“观众”退避其中但又试图突破的据点,其实只是Henry虚构的保护层。它反向地诱使“观众”寻找更有利的视点与新的观看模式。

Danny已经找到了新的注意力点——测定Henry与Junior的关系。假如说Henry是一具不言自明的“真实”身体,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作为Henry复制品的Junior看似是一种“虚构”,实际上已经是具备自身运转生命力的“超真实”之物。

Danny满怀畏惧但却又被吸引着观看他们:这一“超真实”的身体是如此难以穿透,他的超平滑运动是如此凝聚着速度与力量,以至于直观上的恐怖让观众无法马上用目光将其抽丝剥茧;而这一“真实”与“超真实”之间的互动,更是让影片在概念上陷入一片混沌。

一场直接压迫身体的恐怖袭击过后,Junior倏忽急逝,Danny只能捡起掉落的黑色帽子——那仿佛是一场噩梦诡异而迷人的残余物,一个幽灵潜行于现实世界之后的鲜活痕迹,它突破了真与假的界线,被挤压到了可感知的世界中,撕扯出一缕新的时空线索。

Danny自己也从方才沉浸于恍惚的“观摩”中脱开,重新采取一种冷静的目光。但她再次失败了,常识与习惯的滤镜让她无法确证科学的结果。与其说她在犹疑Junior和Henry的关系,不如说她对Henry身上充盈着的“真实感”已经无法确证,甚至不得已将二人进行粗疏的混同。


这一片难分难解的混沌对于Danny依然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她开始渐渐放弃以往疏离的外在方式,决定深入观察这一人物链条。她既是针对Junior的诱饵,也是被Junior与Henry的关系所引诱、捕获的对象。

在空旷的广场中,Danny从观众变为一个在舞台中心,并只被Junior和Henry观看的人物。Junior站在铁栏之后,阴影勾勒出他僵硬的动作,仿佛一个试图邀请Danny加入的小丑。她本是一个只需要用眼睛目视的“观看者”,而在Junior对她的检查中她必须暴露身体,而不仅是暴露“目光”。

在天井的水池中,她看到自己的身体与Junior被共同映照于同一平面——两具仿佛同等“真实”的身体被共同包蕴在这一触即碎的镜面之中,曾经置身事外的“观众”与随时抽身而退的“超真实”幽灵,共同目睹了这一宝贵而真切的“虚幻”瞬间。

Junior对观察者的反向制约,已然悄悄击碎了她的保护层。她必须以肉身而非仅仅是目光加入这场搏斗;而一旦加入,“观看”便不再是“目光”的专职,而成为“身体”的参与。

接下来这场古迹打斗戏堪称Danny观看方式转变的高潮。

逐渐进入地下空间的过程中,Danny假装担忧Junior在黑暗环境中无法完成伏击。而后她便被早有准备的Junior剥夺了在光亮中旁观资格,成为被捆缚被禁言的观众——她甚至是近乎主动地选择这一假意受虐的位置的,这一看似退却的行动成为了之后突进的伏笔。

一段揭开身份的对话之后,Junior的身份统一也被瓦解。这是一场Henry与Junior的身份确定性都已经被打碎之后的爆发,他们坠入地下的黑暗,被成堆的森然白骨包围——一切似乎都必须在濒临死亡的狂乱中被重新划定。

当二人开始肉搏之时,举起枪与光源的Danny并不能马上靠近,但她试图占据这一场博弈中的主导权——通过这一杆枪。刺目的白色光线从后景向前扇状铺展,勾勒出二人肢体的轮廓。它将搏斗幻化为一场扭曲的舞蹈,又仿佛审判者一般对二人进行着艰难的裁决。

“我要开枪了!”——她不断宣示自己的主动权,实际上却在两具已经无法辨认、近乎浑然的身体中迷失了准星。此时的观看者已然不是一个旁观者,她真切地体验到了这种真实与超真实之间的深度纠缠。黑暗中射出的光亮成为摄影机的譬喻,举起枪厉声“shoot”的她,已然成为一个持摄影机的人;而光的失重,也成为一个观看者/拍摄者/创作者内心极度焦灼的表征。这是一个如此艰难的“观看”模式转换,以至于光凭那一束光亮无法完成。

此时的空间突围变得十分耐人寻味。在压抑的地下空间中左冲右突的二人居然在撞破一面墙之后迅速坠落,掉进了一方圆形的水池中——开始了对Henry童年溺水创伤的重演。在Danny的高处视角下,他们仿佛只是两只蚂蚁,跃入即将凝结的琥珀,演绎着终结前的最后挣扎。

Danny作为观众已经进入了注意力高度集中与彻底恍惚并存的矛盾状态,但却只能以挽救这一混沌来延续自己的“观看”并暂缓“拍摄”的恐惧感。她必须在透明但充满流动性的水中(或者一种更加游移簸荡的“观看”运动中)与他们共舞,从而在分辨二人身份将她们重新识别为清晰对象的同时,想象性地重构自己的“观众”位格——尽管这一位置,已经只能用全身心的感知来构建,不复以往。

经此一役,她保留了形式上的旁观,实际上已真正介入了这一重矛盾之中,甚至被界定为这一矛盾中张力延续的必要条件。换言之,一方面她的“观看”本身,与她观看的对象一样,具备了恍惚的、悬浮的知觉特征;另一方面,她开始有意识地借助两种“真实”的张力,来维系Henry与Junior的互动——她必须拯救Henry于水的噩梦之中,而不能放手任其消亡。而拯救的方式,便是通过射击/拍摄“超真实”的Junior来达成。或许只有靠近那无法被条分缕析的幽魂,才能拯救“真实”的所在,并以两者的碰撞捕捉新的“真实”图景。

假如说地下暗室的夜戏标记着一切稳固的“真实”与“目光”的消散,那么水池中的晶莹流动则孕育出了新的“观看”视野。

Danny已然真正远离了那间窥视的屋子。


在接连经历了两种“真实”的洗礼之后,加入战场的Danny也将与其他角色共同经历观看更年轻Henry时的震怖。此时,观众的目光、Danny与其他角色的目光仿佛与摄影机真正合为一体。小小克以一种近乎侠盗般行云流水的运动方式与Henry和Junior拉开一道鸿沟,成为更甚于Junior初次出现时的恐怖幻影。

有如初次看到《银翼杀手》中复制人以高度线条化仿佛机械芭蕾的方式奔跑跳跃一般,此时的Henry、Junior、Danny以及银幕前的人,在面对小小克时,共同成为了崭新的彷徨的“观众”。小小克的死亡不再如开头“恐怖分子”的死亡,可以被简单地录制、戏谑。它引向了新的危险及其诱惑,将我们投入到对“真实”大门进一步敞开之后的未知荒漠中。

他是一个冷酷的非法副本还是与我们一样富有“人性”呢?我们又该从何处去定义、感知它的运动呢?我们又该如何进一步挖掘自己的身心感知以消除这种恐惧呢?“观看”方式变换多次之后,我们还能否轻松地复归开头对“火车进站”的疗愈式缅怀呢?

Danny作为“观众”的甜梦再一次破灭了,她只得暂且退回那种将Henry与Junior相对清晰分立看待的视觉机制中——至少她可以平和地看待这一层次中“真实”与“超真实”的并立。或许,她隐隐期待着下一次的震怖,一种似乎是“观看者”的宿命但却潜藏着深邃可能性的震怖。


综上所述,影片中Danny的“观看者”位置是可以被串联起来的。从一位偷窥者,到经历了“非人”恐怖的介入者。她程式化的视觉经验已然解体,她的目光融入她的身体,共同参与到这一场关乎“真实”存亡的概念狂舞中。她经受了百转千回的犹疑乃至失控,她的恍惚成为一出技术变革中困顿的“观众”寓言。观看者似乎总是试图拥抱真实,但尽力拥抱的过程中却不免发现幻象运作的真实面向;而对这种局部真实的认知,却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对影像生命之“真”的判断问题。

“Gemini”似乎并非为人熟知的“双子”,而更多是代表着影像能够无限复制但却绝非仅仅是“复制”的属性;而“Man”则不只是杀手,更是兼具“观者”与“拍摄者”等模糊属性的人。被“Gemini”所复制、重塑的技术界限何在?“Man”的身份嬗变尽头何在?影片其实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如此看来,或许电影中所投射出的“李安”也是一个犹疑的观看者。他并不试图让技术成为“内容”的外部承载者,而是试图透过变革后的技术,反观技术变化本身,以眩晕驳杂的运动盛宴探讨这一“升级”带来的“观看”效应。

在这假定的技术坐标系下,我们得以在短短两小时内经历一次“观看”的变迁。并从电影之外回到电影中的“观看”思索:

我选择的“真实”,到底何以成为“真实”呢

 短评

北美影评人中意两个牛仔的你侬我侬,却无法接受两个杀手的儿女情长。也确实,把李安一以贯之的亲子关系母题,放进科幻悬疑片的外壳中,几分哲思却又带着几分拧巴。但最令我惊喜的倒是动作戏的调度,光一场摩托追逐戏就已展露宗师级的水准。至于冷幽默的部分,完全没有必要的。

8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双子杀手》其实就是李安自己的故事,他就是男主角亨利。如今的李安成熟、聪明、经验丰富,但是却比不上更年轻的自己了,正如亨利打不过小克。亨利看的太多,想的也太多;小克太单纯了,他什么都不会,只会杀人,所以能把长处发挥到极致。李安也是如此,以前他只会拍剧情片,就把剧情片拍到极致,即便是《卧虎藏龙》《少年派》也是凭借文戏收获如潮好评。现在他迷上了技术,开始追求帧数和视觉效果,然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剧本却大不如前,最终形式大于内容。表面上是进步,其实是一种退步。对其它导演而言《双子杀手》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大片,但对于李安,这部电影只能算不及格。不是《双子杀手》太差,而是《家庭三部曲》《断背山》《少年派》……太好了。如果我们给《双子杀手》打高分,那就对李安以前的作品太不公平了。

11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哇靠这个炫技,真假史密斯的打架CG都不说了,这是一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都是弱光场景的3D电影,它不仅有120帧、甚至还有慢镜头的120帧(但整个荷兰也没有一块4K 120帧银幕,我看的只是2K 60帧。有些场景十分惊艳,例如大范围的海水、此刻尽丝滑的高速动作戏乃至摩托车上的第一人称视角镜头,令人感叹科技真的拓展了影像语言的可能性。只是这种新颖的表达的效果还十分有限,剧本和台词与其说是意料之中的烂(父子关系的内核还行),倒更有可能是对技术野心做出的妥协吧。

15分钟前
  • Ajolote
  • 还行

1、仍是部非常“李安”的作品,新瓶装旧酒的《绿巨人》。探讨的依旧是本我与超我的认同关系,恋父与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2、首映看的60帧率版,已很惊艳:广角镜头下的高速快车、主观视角镜头、远景迅速拉近景、高速摄影机下机关枪扫射的慢镜头…Impressive;3、特效超屌!高空中的飞机、暗光中的搏斗以及年轻版史皇的眼泪,真是登峰造极!

17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热评里那一大段五星好评看的我都脸红 安叔这次确实是失手了 如果说比利林恩算讲了个好故事 那双子杀手真的不及格 剧情老套 动作场面算流畅 但是文戏太糟糕靠动作戏也补不回来了 希望早日回归华语电影 太想看到安叔拍华语电影了

18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还行

四星半。《双子杀手》昨天国际评分开分,不是太理想,但我坚持自己对于李安的判断:这部电影的最重要看点,并不在于拍了什么故事,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技术手段去讲故事。这是关心故事和奇观的观众,通常会忽视的切入点,他们不晓得,安叔要做的,以及怀揣的雄心,其实是要重生一种新的电影语言概念——它可以放置于各种传统商业类型当中,正如《比利林恩中场战事》《双子杀手》和未来的《马尼拉之战》中,并配合道道地地的李安作者风格,比如对父子关系的一贯探索。讲真,想到一种面向未来的电影语言可能由我们华人开创,我是激动的——戈达尔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结于阿巴斯。安叔要做的,就是当21世纪的格里菲斯。

19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这部片不是李安拍的,是他的克隆体拍的。

23分钟前
  • 赏味Spencer
  • 很差

【C】真的,身为李安粉我都不知道这片有什么值得吹的,克隆人伦理问题讨论的很深入吗?无非科幻作品老调常谈那一套。父子关系映射很有水平吗?建议您重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一个连女主角都无比空洞完全工具化人物的电影(那位被炸死怒领便当的更滑稽),咱就别夸文戏了成吗?当然片子是有创新的,动作场面在高帧率形式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李安也特意设计了很多镜头去凸显它。但这些也就15%,剩下85%都在故作深沉,却也没深沉出什么东西。如同一位肌肉帅哥在软件上向你发来邀请,你兴冲冲得赶去酒店,结果人说其实我想找人聊聊文学,你说那好吧聊文学也可以,结果肌肉男从背后拿出一本《小时代》。大概是动作片都太无脑儿,李安拍了个中学生思辨水平的都被部分人吹上天来

28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实际上,评价的差异,主要源自大家的着眼点。如果从技术角度,影像探索,电影语言说,这确实是想要往前再走一步的新电影。但是,从剧情本身,这就是一个无趣、老套、甚至被有意弱化了剧情的常规动作片。大家偏向哪一边,给出的评价自然各自不同。至于我,很爱李安导演,也很尊重他的探索精神。但刷了两遍《双子杀手》,还是喜欢不来。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第一批看120帧的人太会吹了,搞得我白白憧憬了三年。故事无聊到吐,唯一有一点点意思的地方是Benedict Wong 演的工具人飞行员还挺像真人版红猪

38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明明是和自己的克隆人对话,但却处处都像是在跟自己的儿子对话。更深一层是,李安打通了故事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创造”。影片开头的高速火车狙击戏,威尔史密斯要在高速运动的无数窗户中射击某一个窗户,这就是李安自己面对每秒120帧的任务。故事中的人创造了克隆人,恐惧克隆人,接受克隆人,与此同时李安也在面对电影行业的“克隆人”。

4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加入“每个人与自我关系的困惑”、李安一直以来“父子关系的探讨”,以及120帧/60帧全程逼真和爽快的观影体验,这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科幻片。《比利·林恩》打开了一扇门,一部分人进来了,然而技术革新并未就此普及。《双子杀手》将让更多的人踏进去,切实感受高帧带来的观影体验,进入一个从未有过的全新电影世界。在技术手段已登峰造极的今天,安叔依然能走在前沿,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观影习惯,这已经不是在看电影了,而是彻底的融入电影。

4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豆瓣超前点映,传统的“摄影机每秒撒谎24次”,感谢盗梦3D60帧的谎。正片120帧会二刷对比。#不搞科技的武指不是好导演#,这片子故事和特效都值得看。1故事:我们年轻时总想把所有事和人都看透,弄明白,不明白就慌,一慌就死磕,过来人管这死磕叫南墙和黄河。 长大了才明白,这慌就是青春,等你TM不慌了,你也就老了。但让你再活一次,相信我,这些南墙和黄河,你还是会死磕。你拽着跟我说你还年轻,没事,再过30年,你就也不照镜子了。2特效:真人特效吓到我,上次被吓还是《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两场打斗太爽了,枪械追车和骷髅地窖肉搏,呼哧哧的能听到风那种,上次看得直往后躲还是《突袭》。这片子就是李安说的:“观影体验,远不止讲故事而已”,你不去影院会后悔。现在相当期待《马尼拉之战》Thrilla in Manila(2020)

49分钟前
  • WIKI魏
  • 推荐

OH MY GOD! 真正的僭越者。电影的Creation和剧中的造人合二为一,结合4K 120P的Photo-realism做法,坚实地雕刻出了一个“非人”。当我们对小克的“非人性”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小小克出现了,以恐怖的姿态奔跑跳跃飞腿。心有余悸的亨利和我们决定把它留在世界之外,like tears in the rain.

50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在贴吧看到了一位大哥说,“双子杀手是史皇又一部捧儿子的失败之作…”看了半天才发现问题出在哪…

53分钟前
  • 可樂咖啡君
  • 还行

开场的广角镜头+高速列车颇为惊喜,运动镜头+主观视角契合现今影像「游戏化」潮流,高亮度视效呈现的细节纤毫毕现,但这般技术加成于「电影」本身有何真正改观的意义吗。平庸甚至俗套的剧本与台词,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观,关于父子关系的探讨,即使放在李安自己的作品序列里,也不过重拾旧文而已;置于广泛的商业/类型片范畴,亦是平平,从《比利林恩》至今,李安突破之心可敬,然而并不能苟同。较有感触的一点:创伤/噩梦形成的所谓ghost,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怪人」模式下,生成为实体的镜像。

5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不管什么样的故事,只要到了李安导演手里,都会变成李安的故事,这次讲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有再年轻一次的机会”,李安对电影整体的节奏掌控又是教科书级别!导演这次的野心不在故事上,而是继续在探索高清数字电影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上,心思在新技术的尝试上,再次使用了120帧、4K、3D的高规格,和传统电影完全不一样的拍法,动作戏、摄影和打光等都有不一样的尝试,拿技术和特效为叙事服务,不是用技术打造夸张的视觉奇观,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技术让画面更真实,细腻,有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的眼睛看不出那是烧了钱的特效。把技术当作上帝的双手,用动作捕捉技术和CG特效再造了一个“23岁的威尔·史密斯”,这个全CG的角色绝对是一座崭新的好莱坞特效角色的里程碑,明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稳了!

6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李安导演正在用激进的技术和优雅的气质拓展着「电影」的边界。在电影艺术和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当下,还能拓展甚至重新定义电影的边界,本身就已经值得我们格外鼓励了。而《双子杀手》在激进的技术革命同时,也没有放弃电影的叙事传统。对于一部在技术上如此激进的电影来说,狭义上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的占比是远低于传统电影的。或者说,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故事」这件事情上,远远没有「如何讲这个故事」重要。「故事」作为承载「电影」的载体之一,它并不是电影本身。有些导演选择讲故事,有些导演选择如何讲故事。而这一次李安导演明显选择了后一条路。最后,高帧率格式是 3D 电影的未来!

1小时前
  • 张小北
  • 力荐

刚看完觉得,天呐李安为什么会拍一部科幻版007?细心回顾,感觉少年派到双子这几年他都在用革新式的拍摄技术来追求一种“逼真的虚假”,就是作为“电影”的本身啊!一部电影是一个命题,但同样演绎“我和我自己的惊天动地”。摒弃更有深度的剧情是种风险行为,但也尊重李安的尝试和冒险。

1小时前
  • 壹安²
  • 推荐

父子伦理与时间年轮的点水探讨是习惯性策略表达,类型元素是骨骼支撑,几场动作戏继续“比利·林恩”中例如演唱会段落、战争段落等用以测试探索全新视觉革新下的场面调度、画面美学和空间运动的重置标准,是真正起点,好比那只蜜蜂,服务于主角体质制造戏剧功能倒是其次,更多的作用其实等同于比利·林恩回家后房间中的那只苍蝇。各种更加丰富的多焦点长纵深置景,光线、建筑、植被、灰尘、枪火、影子、水波都开始参与对故事情节注意力的分散抢夺,甚至表演面孔都被减龄与高帧技术多元拆解细化。九十年代的美国动作片刚刚脱离B级制作的粗糙和平面,追求更加极致丰满的全球化视角下的视听造戏,且还未被新世纪流行起来的高速剪辑摧毁流畅持续运动与充分环境感知,李安以此为材料切入,不止锤炼锻造未来前沿,挽救曾经大众影像的真切流动,更是重中之重。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