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记1960

悬疑片美国1960

主演:安东尼·博金斯,维拉·迈尔斯,约翰·加文,珍妮特·利,马丁·鲍尔萨姆,约翰·麦克因泰,西蒙·奥克兰,弗兰克·艾伯森,帕特里夏·希区柯克,沃恩·泰勒,卢伦·塔特尔,约翰·安德森,莫特·米尔斯,吉特·卡森,维吉尼亚·格雷格,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珍妮特·诺兰,罗伯特·奥斯本,海伦·华莱士,Fletcher Allen,沃尔特·培根,弗朗西斯·德塞尔斯,乔治·多克斯塔德,乔治·埃尔德雷奇,哈珀·弗莱厄蒂,萨姆·弗林特,弗兰克·基尔蒙德,泰德·奈特,帕特·麦卡弗里,汉斯-乔基姆·默比斯,弗雷德·谢威勒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播放地址

 剧照

惊魂记1960 剧照 NO.1惊魂记1960 剧照 NO.2惊魂记1960 剧照 NO.3惊魂记1960 剧照 NO.4惊魂记1960 剧照 NO.5惊魂记1960 剧照 NO.6惊魂记1960 剧照 NO.13惊魂记1960 剧照 NO.14惊魂记1960 剧照 NO.15惊魂记1960 剧照 NO.16惊魂记1960 剧照 NO.17惊魂记1960 剧照 NO.18惊魂记1960 剧照 NO.19惊魂记196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22:11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Psycho讲的是精神分裂症不是多重人格

最开始看完电影也最直接的想到多重人格,导演似乎想通过心理医生一番推理和“母亲”最后诡谲的心理独白引导观众朝着“母亲人格”犯罪的思路上,但反复推敲片中片尾几个重要片段,不少影迷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似乎“母亲人格”并非强势到能够杀人?似乎还可能存在第三种“犯罪人格”? 但好像大家都搞错了一个大前提——诺曼患的是多重人格症吗?

有必要先明确诺曼所患的精神病类型,才能比较准确地界定杀人的到底是谁。


我想说的是,这里没有什么母亲人格,最多就是诺曼幻想出的母亲形象——对话被害者、杀人、处理尸体都是诺曼本人他患的是精神分裂症不是多重人格障碍

先看一下两种病症的区别——

典型的精神分裂症代表作《美丽心灵》,典型多重人格代表作《24个比利》(《致命ID》虽然也比较典型,但个人认为电影对该病症进行了艺术加工,易于大众理解但还不够严谨) 精神分裂症(SP)的患者自我意识是基本清楚的,智能基本正常,而在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有一定障碍以及精神活动出现不协调——注意这一类患者人格是相对完整统一的,也就是说诺曼还是诺曼,至于为什么会在他的性格里出现母亲的部分之后结合影片详细说明。 多重人格(DID),属于人格分裂。患者典型的特点是各个人格表现出来的几乎就像是完全分离的两个或多个人,好比同一个躯体里容下了多个灵魂,他们争抢着肉体的使用权——这一类患者的人格之间往往不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并且每个人格主导肉体(拥有意识)时不会记得之前人格做过的事,也就是说他们可能都会意识到自己“失落了时间”。

现在回头看下Psycho里面的诺曼——

与多重人格特质最不相符的一点就是,他的房间里有母亲的尸体。 如果是真正分裂出了母亲这个人格,那么被母亲占据肉体时,诺曼就是“母亲”,不需要外界再来一具真正的母亲的尸体。并且如果这个时候诺曼“儿子”人格想要和“母亲”互动(如果这两个独立的人格能够实现在一具肉体里同时主导意识进行交流的前提下),这种互动也只需要在内部就可以进行。 也就是说,如果诺曼是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他的房间里有的应该是他自己时常用于梳妆打扮的母亲用品(片中母亲的衣物显然大部分是诺曼给母亲尸体打扮用的),而不是母亲的尸体;当他意识到有人可能会找到母亲时,他最可能的是成为“母亲”并把自己关到地下室,而不是抱着母亲的尸体放到地下室——一旦出现了母亲的尸体,“母亲”的人格就等于被投射到了母亲的尸体这个诺曼身体以外的外界实体上,这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多重人格症。 另外,在影片中后部分女主被刺杀后,诺曼在家中与母亲对话得知“母亲”杀了人进而为她处理掉尸体(至少当时影片表现出来是这么个意思),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诺曼记得“母亲”做过的事,杀人。而前文对DID的叙述中我们已知,后一秒钟主导意识的人格是不知道前面人格做过的事的。因此,诺曼是多重人格的假设并不成立。

他只是借由母亲已死去的身体幻想出了“母亲的形象”,而不是自己性格里分离出一部分成为“母亲”。

至此我们可以推测,诺曼在母亲严苛的形象之下拥有畸形的恋母情节,并在弑母和母亲的情人时已经衍生出了犯罪倾向。他想要母亲留在身边,并且只属于自己,但不能接受冲动之下母亲被自己杀害的事实,他选择逃避现实自欺欺人——他幻想母亲没有死而是被自己藏起来了——可是尸体不会讲话,于是他赋予它能够思考、说话、做事的母亲形象。这是典型的SP中的妄想症状。


在基本明确了诺曼患的是精神分裂症,并具有严重妄想症状后,现在结合片中信息尝试分析解释一下诺曼的行为心理。(本片最主要的两个信息是中部女主与诺曼谈话的一段以及片末母亲的声音独白部分)

It's sad when a mother have to speak to world that condemn her own son, but I couldn't allow them to believe that I would commit murder. They put them away now as I should have years ago. He was always bad, and in the end he intended to tell them that I killed those girls and that man as if I could do anything except just sitting here like one of these stuff birds. They know I cannot even move a finger and I won't. I just sit here and be quiet just in case they do suspect me. They are probably watching me. Well, let them, let them see what kind of person that I am, and I ain't even gonna swap that fly. I hope they are watching. They'll see, they'll see and they'll know, then they'll say: "She wouldn't even harm a fly." 这是令人伤心的,当一个做母亲的要说谴责儿子的话时,但是我不允许他们相信我会犯谋杀罪。他们现在会把他扔掉,就像我几年前应当做的一样。他总是很坏。到头来,他会去告诉他们说,是我杀掉这些姑娘,又杀了那个男人,好像我不仅只和他的鸟类标本一样坐着呆着,还能干出其他什么事。然而,他们知道我连手指头都动弹不了。我不会杀人。我只不过坐在这里,一动也不动以防他们真的怀疑我。 他们很可能正在观察我,好吧,让他们看好了,让他们看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不打算打那只苍蝇。我希望他们正在观察,他们会看到…会看到…会知道…他们会说…“哟,她甚至不去伤害一只苍蝇。”

首先,这个诺曼幻想出来的“母亲形象”到底是怎样的? 参考心理医生的说法,母亲生前有着严苛的形象。片中两次提到这个存在于诺曼想象中的“母亲形象”是“无害的,就像那些标本鸟一样”,这基本可以确定母亲孱弱的形象。而在上述给到的片尾母亲陈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有心机甚至略显狡猾、对儿子多是负面评价、缺乏慈祥的母爱、逃避或者推卸责任的形象。

诺曼口中孱弱的母亲

诺曼口中孱弱的母亲

因此,一定程度上,诺曼也承认自己对母亲是又爱又恨。他爱母亲,认为母亲是自己最好的唯一的朋友,他不允许任何男人靠近她对他在母亲心中的地位产生威胁(占有欲、控制欲),还有对母亲的保护欲;他恨母亲,恨她古怪的性格、病态的苛刻,他似乎在母亲那里得不到想要的爱的回报,但即使这样他还是爱她。

畸形的恋母情节

畸形的恋母情节

而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母亲的性格和带给他的所有爱与恨的印象,在他构建起“母亲形象”时不由自主地进行了带入,并产生了投射——他也会认为母亲不允许任何女人靠近对她在儿子心中的地位产生威胁(反向占有欲、控制欲),同时他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在此基础上,他所做的许多事,都是自己想象中的“母亲形象”认为他可以或者应该做的事

诺曼想象中的母亲旨意

由于第一次杀人就是因母而起,他将母亲与犯罪联系在了一起。然而,他自己也意识到杀人这事是错误的,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母亲维护遵从、对外来威胁排斥的心理无法让他停止,在矛盾之下他将责任推给母亲以自我宽慰——“我杀人是母亲要我这么做的,都是母亲的原因,而不是我的错”。所以,当他“受母亲驱使”拿起刺刀时,他下意识地换上了母亲的衣服,想要将上述心声告诉外界,可以说是一定意义上的嫁祸。 至于最后在袭击女主姐姐被制止时大喊出的“I'm Norman Bates”则可能是精神错乱时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还原杀害母亲情人时他强调自身存在的一种表现(注意此处的声音是诺曼的声音,因而不可能是所谓“母亲人格”嫁祸诺曼之举)。

最后,“母亲形象”的独白揭露真相(我把心理医生那段话视为扰乱视听)——就是儿子杀的人,但实际上这个“母亲”也并没有承担起她应尽的责任,而是一味地指责自己的孩子。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母子性格中共同的互相推诿逃避责任,也正是如此将凶杀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得不承认,片尾的母亲独白确实有点像分裂人格的表现,但从定义和整体上分析,诺曼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多重人格/人格分裂,更像是精神分裂中对母亲的妄想症状。

以上是个人对该片的解析,如果有疑问或者反驳之处,欢迎友好回应共同讨论!

最后附上一句突显诺曼性格心理的经典台词和安东尼·博金斯传神的演技~

A hobby is supposed to pass the time, not to fill it.

对于精神病患复杂离奇的精神世界的眼神演绎

 2 ) 构筑悬念

这部电影的可以看做是展示何为悬念,怎样构筑悬念的教材。
在电影的前三分之一,观众们都在猜测最后女主角会变成精神病人,一如这部电影的标题。心理的紧张可能将她逼疯。
然而,到了剧情发展到女主角进入旅馆以后,电影的悬念发生改变,一个略带神经质地男人偷窥女人成为剧情发展的又一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屋子里的母亲,一个大声责骂儿子的粗鲁妇人已经以鲜明的形象介入了电影发展的主要情节。尽管在此刻观众尚不会疑心母亲存在的真实性。
男人与女人的关系,4万美元的归属在这里成为情节的最重要因素。
然而,导演的锋芒转向,浴室杀人彻底颠覆了整部电影。
首先,电影的主要悬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女主角死去,她成为精神病人这一主线断开。但是,作为这条线索上的重要一环,四万美元的归属依然牵动观众神经。
再来,谁杀死了女人成为观众心中的疑问。在表面情节来看,母亲杀死了女人,然而在浴帘后面的背影显然是一个高大的男人。当然,随后导演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拍摄男人如何毁尸灭迹,这令观众的疑心战士被紧张的情节所牵引。然而谁是凶手?这个问题已经浮上表面。
顺便提一句,在这一部分的情节浮上水面之际,4万美元的沉入水底也代表着第一部分情节的结束。希区考克此类合理铺陈而不使矛盾一次解决的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在大悬念之下,希区考克也用了许多小的悬念。比如,收拾尸体是突然出现的一道光。又比如汽车经过了三次才沉下去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情节,其实都隐形加强了电影的效果。
杀人事件完成以后,导演换了一个场景讲述故事,电影的另一条线索开始。我很喜欢希区考克的这种布局方式。他不将主角作为电影发展的主线,而不断采用旁观者的探寻眼光去叙述故事,叙事由此局限于一个视角之中,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电影的神秘感。
这个时候开始,旅馆主人作为电影的主角已经确定无疑。然而如果以为希区考克在此处就此打住却未免小看了他。一个经验丰富、自信老练的侦探出现了,他对比出旅馆主人的胆怯。于是观众想当然地认为,侦探最后会侦查处事情真相。
然而侦探却如此轻而易举地死掉,但是如果仅仅将他看做衔接电影前后两段的简单过度,却过于单纯。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就是没有为情节而情节,每一步都在增加电影的悬念,完善而优美。一流的艺术品似乎都具备这样的特质,好像亨利·詹姆斯的小说《阿斯彭文稿》一般,每一次的对话都在暧昧,直至最后的悬念突然爆发。
侦探的这个片段的用处在于引出了电影的第二个重要悬念。母亲是否存在?如果说儿子一再阻碍母亲仍然可以看做是对于母亲本身是凶手的掩饰,那么一直只有一个儿子的独角戏本身就已经令人怀疑。这是这部电影的真正致命之处,一个从没有露面的角色。其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悬念。
一切以悬念取胜的电影都在于它叙事的节制,隐藏一部分事实不说,这似乎是悬念的最好定义。
一个华丽而古旧的房子本身就代表着恐怖,母亲的又一次出场加深了观众的怀疑。他的身材,一击制胜的能力都令人怀疑。观众陷入摇摆之中。而此刻观众们似乎已经倾向于母亲本身并不存在。这时,电影似乎也陷入了摇摆的困境。悬念在减弱,同时如何讲述下去成为另一个难题。
此刻希区考克再次宕开一笔,将故事的场景拉回到姐姐与男朋友当中。
这是,支持母亲存在的证据只有杀人凶手的衣着与背影,警探的电话中的强调。而且背影本身具备两面性,而且更像一个男人的背影。
于是希区考克加入一段小插曲,男朋友只身去寻找。这其实是一段不需要的情节,两人同时行动似乎更符合逻辑。然而男人去找寻而没有看见任何人本身就不能令人信服,这似乎是一个破绽,但是这是故事的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笔。
男朋友看见了老太太的影子,这在当时并未在观众心中引起强烈反应。但是,在看电影的途中,观众是会回想与思考的。特别是在如此模凌两可的影片之中,在后面,姐姐的一句话:你也相信你也没看错是不是?就足以在母亲存在的天平上加上重要砝码。
此刻,希区考克也许用了最为狡猾巧妙地一招,反将了观众一军,故意解释真实反而令人生疑。在姐姐的查访中,警长以确信无疑的方式告诉观众,母亲早已死去。这一事实的突然出现令观众疑心反生。真的吗?这是观众听到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因为观众已经在这部电影和希区考克的电影中变得过于喜欢质疑,因而一个明确事实的出现反而达到了反效果。随后,更为精妙的是,警探夫人——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也陷入疑窦之中,并且拨打了电话,电话的过于简单实在又再次隐性增强了悬念。
此刻,母亲是否存在,通过侦探打给姐姐的电话,男人看到的影子,再通过姐姐的查访已经强化成为电影的最终悬念。
此刻,电影还有半小时结束。
不短不长,显示出希区考克完美的对于时间的掌控。
此时,一切的情节已经不分母亲是否存在,叙述本身已经成为悬念。母亲被抱下楼,母子二人的对话,观众已经只好被动接受,不再分辨。
最终,电影最为紧张的时刻到来,姐姐开始查找母亲的下落。这也是这部影片最为成功的片段。其实,这应该是一个烂俗的剧情,多见于各种电视剧寻宝游戏中。然而,在这部影片里,却呈现出动人心弦的效果。
一来这是由于这部电影本身的悬念——母亲是否存在引起的。再来,是由于希区考克与众不同的拍摄方法,显示出极大的耐心。此类对电影节奏感的把握堪称神妙。他将重点反而放到了母亲房间的陈设之中,华丽的装修风格,姐姐甚至打开衣橱去仔细观瞧那些精致的服饰。儿子与母亲房间的对比,玩具,英雄交响曲。这种种都显示出不寻常的内涵,姐姐阅读古典著作。这些对细节的把握使得观众处于一种被暴露的恐惧之中,不仅仅是忙于无目的地寻找,而是被迫对比、分辨与思考。仿佛考试临交卷五分钟,仍然开始做最后一道数学题。迫切焦急状态下的思考最令观众焦虑。
然后,男人对于姐姐的追捕,姐姐逃窜。这是快节奏,姐姐慢慢走下楼梯,走过穿堂,最后走入地窖,缓缓转动母亲的身体。这又是慢节奏。骷髅脸突然出现,异装癖儿子闯入,男朋友解决他。加之灯光极具晃动,儿子扭曲的表情等细节。在缓慢以后矛盾骤然解决,悬念揭开的一刻真是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艺术效果达到顶点。

这部影片充分显示出了希区考克讲故事的能力。但是仍然有很多缺憾。能够看出希区考克对于电影技巧的探索与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些探索搜失败了。很多人看电影喜欢从导演的角度为其背书。但是如果观众接受不到,这个技巧就是失败的。这部电影最后的精神分析是必要的,故事必须讲清。但是却成为狗尾尾大不掉。当然,很多人觉得这一片段引人入胜。这也是因为前半段的故事太悬疑,使得观众耐心将其看完。
然而如果希区考克能够不用通过这段戏剧式独白的方式讲出,而是通过表演自然而然表现出来,我会更加敬服。

 3 ) 永远的大师:纪念希区柯克诞辰120周年

最近,豆瓣上正开展“希区柯克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希区柯克作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悬疑大师,开创了一系列用电影语言讲故事的方法,这些方法至今还被无数的影人不断效仿。

希区柯克最擅长的,就是用电影的方式“惊吓”观众,这种惊吓,不是用血腥暴力的画面来刺激观众,而是基于他对人的心理的深度洞察。所以他的故事不仅好看,而且耐人寻味,他的“惊悚片”不止于恐怖娱乐,更是电影艺术。

希区柯克与米高梅片头狮子合影 | 图片来自: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S5I1VP10518D10O.html

没有哪部作品比《惊魂记》更适合了解希区柯克的艺术特点。《惊魂记》是一部典型的希区柯克式悬疑片,在这部作品中,他亲手“杀死”了一种惊悚片类型,又开创了全新的另一种。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窥见,作为导演,希区柯克如何讲一个恐怖故事,以及,他的惊悚片为什么能称之为艺术。

注:本文对电影《惊魂记》评论的主要观点,来自戴锦华教授的豆瓣时间专栏《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戴锦华教授对这部电影作了十分详尽而有深度的解读,原文稿近8000字。本文摘选提炼了其中一些观点整理成文。

这个故事开始于一对男女的约会,女主玛丽安的男友山姆在费贝尔城经营一家五金店,因要替亡父还债又要支付前妻赡养费,没有经济能力再婚,玛丽安对此很不满。

玛丽安迫切想和男友结婚,就把公司客户的4万美金私自带走,打算驾车潜逃。

潜逃的路上被老板和警察看到,玛丽安换了一部新车继续潜逃之路。

当天晚上遭遇暴雨,玛丽安到路边的贝茨旅馆投宿。

旅馆老板诺曼十分友善,想邀请玛丽安到家里共进晚餐,却被诺曼凶恶的母亲粗暴阻止,只好将晚餐移至旅馆客厅。

在旅馆用餐交谈中,玛丽安意识到自己正步入歧途,醒悟过来,并决定次日返回公司把钱还回去。

然而,用餐完毕,正当玛丽安回房沐浴时,一个老妇的黑影出现,拉开了浴帘,用一把尖刀将她杀死在浴室中。

到这里,电影进行到48分钟,女主被杀死,故事从一个因贪财窃取金钱逃走的盗窃案急转向一个谋杀案。

通过上文对故事的简单文字叙述,也许你的好奇心就已经被吊起来了。而在电影中,希区柯克通过视听语言,更是将故事的悬念和惊悚氛围渲染到了极致。我们来看看,导演是怎么通过电影语言讲故事的。

1. 造型空间和视觉元素 希区柯克曾经做过布景设计师,他很善于为故事搭建一个“空间”,从空间中获取灵感。希区柯克的悬念和惊悚感常常是在空间中产生的,并且由空间支撑。

希区柯克耗时6周为《后窗》搭建的单元楼布景,《后窗》的全部故事都发生在这个“舞台”中

据说《惊魂记》的故事产生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有一天他路过一座路边的汽车旅馆,同时注意到那个汽车旅馆旁有一座非常奇特的、诡异的哥特风格小楼,这个故事就开始在他的头脑中形成。

影片中,几乎每一个戏剧性的时刻都出现在这两个空间的调度之间。 塔楼亮起的窗口上映出老妇人消瘦高大的身影,不同的人物一次又一次试图进入那座哥特式的建筑,进入之后又发生不同的故事。

造型空间奠定了故事的基调,并且提供了故事的可信度。而且,希区柯克还很善于利用造型构建隐喻。 在诺尔曼的办公室里面,布满了邪恶的猛禽标本。

猛禽的标本不断和诺曼处在同一个画框中,构成一个非常直接的视觉阐释,就是这个看似无害、软弱、无助的儿子,事实上是一只邪恶的猛禽。

2. 画的选择与拼接 但是另一方面,希区柯克对视觉元素的使用又很克制。 这部电影制作于60年代,那时彩色电影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了,但是希区柯克还是用了黑白电影。原因是,希区柯克不希望观众看到鲜红色的血在浴缸中流淌,因为他不希望这是一个单纯的感官刺激。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银幕上的“血喷泉”,有太多的导演崇尚这种直接的视觉刺激,不过希区柯克认为,这种刺激是针对感官的而不是针对心理的,血腥的画面反而会妨碍他讲好一个纯粹的心理故事。

同样有趣的是,希区柯克想通过这部电影试试看,一部低成本的黑白电影在那个时代能不能卖座,结果他极为成功,这部电影只用了80万美元的成本,却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但是,低成本绝不意味着粗糙。电影中被写进教科书的“浴室谋杀”场景中, 40几秒的画面里剪入了78个镜头,这些镜头中没有一个“刀落血出”的暴力画面,只通过极短极快的剪辑让观众仿佛亲身经历一样感受被杀害的女孩内心受到的冲击感。

因为希区柯克相信,最恐怖的场景永远不是眼睛看到的,而是存在于想象中的。 40几秒的画面拍摄了7天,剪入了 78个镜头,包含了60多个机位,这意味着数十次的重复拍摄和剪辑上的精工细作。 与其说希区柯克对画面的使用是克制,不如说是极其挑剔。

希区柯克为电影《西北偏北》“飞机追人”场景绘制的摄影机位图 | 图片来自淘梦:希区柯克的电影分镜表

3. 念的重重逆转 层层推进的悬念贯穿了希区柯克式叙事的始终。 《惊魂记》的叙事线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女主盗取巨款潜逃的盗窃罪故事线。第二个层次是在贝茨旅馆中发生的,懦弱的儿子和他凶恶母亲的故事线。第三个层次是黑影杀害女主的谋杀罪故事线。 在电影开始阶段,我们的注意力会被携款逃跑的女主吸引,直到女主进入贝茨旅馆,又开启一个新的“故事空间”。然后,我们又开始被“谁杀死女主”这个更大的悬念吸引。 剧情一层一层地展开,每一次展开都是对此前剧情的揭秘,同时又开启一个新的悬念。

前一个层次的故事线又推动后一个层次的故事发展,“三个层次的故事不断地交替延续,形成观众心理预期的不断的叠加和紧张,通过一层一层相互揭示又相互遮蔽的悬念线索,来彼此交错彼此交织,不断地把观众带入心理的误区,又不断给我们新的破解悬念的期待。” “而每一种预期,每一种悬念,本身是互相遮蔽的,使我们难于去破解,难于猜透真相,直到真相在我们面前展露出来的时刻,那个时刻三条线索相汇在了一起。” 好故事能开启一个时代的隐喻 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一个典型的犯罪故事,少女窃取巨款潜逃,这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犯罪,是被金钱、欲望、利益驱使的犯罪。 而后,女主被杀害,犯罪的故事转向为另一种没有目的的、由心理动机、精神伤害导致的犯罪故事。 故事从一个女性的有目的的欲望开始,转向一个男(女)性的无目的的心理阴暗。从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金钱犯罪,转变成一种更深层的、更内在的心理黑暗导致的犯罪。

戴锦华教授认为,这反映了二战前后整个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变化,那就是古典时期的“盗窃、抢劫”故事成为了过去,根源于现代社会的一种内心的阴暗、内心的匮乏涌现出来。 “影片的绝妙之处,不仅仅在于它表现了这样一种内心黑暗如何制造现实罪行,以致这种罪行在现实的逻辑中无法索解。” “影片最为绝妙之处是:它巧妙地利用“电影”这种浅白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一种难以描述的人格分裂,一种深藏在自我内心中的对峙,一种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邪恶与邪恶之间的厮杀,而最后又被更大的邪恶吞噬。” 在这个故事中,希区柯克“杀死”了一种犯罪叙事形式,又开创了全新的另一种。 同时,“希区柯克的这个故事预示着一个文化史的时刻,就是在这个时刻,精神分析理论开始占据了文化的舞台。在这以后,一种纯粹社会性的现实主义叙事开始变得越来越困难,尽管现实在整个世界上依旧沉重。”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豆瓣时间专栏《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

共105期,168元,每期仅需1.6元

只需要一支口红的价格,你将收获:

  • 105节北大学生排队两小时才能听到的大师电影课
  • 105篇电影课程重点的文字整理,包括导演介绍、相关作品、专业名词和金句整理,可以反复听反复读;
  • 52部必看电影的观影陪伴和大师视角的解读
  • 1份人生中不可错过的必看影单
  • 1份如何欣赏电影、读懂电影的权威观影地图
  • 1次读懂电影艺术的深度成长

点击《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或长按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扫描👆二维码,「目录-第1课“导读”」页面

可获取完整的52部电影片单

现有2期课程可以免费试听

参考资料:

 4 ) 说说希区柯克影片中的变态老母亲

1

电影中的弗洛伊德主题并不鲜见,但第一个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入电影的人是谁呢?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希区柯克的电影经常出现心理病态者,很多人怀疑他本人就是一个偷窥狂和虐待狂加厌女者。在他最著名的影片《惊魂记》(Psycho,1960)中,他完美展现了恋母情节和人格分裂。男主人公诺曼·贝茨成为变态杀手的代表人物。当年,当诺曼装扮成母亲的样子,持刀挥砍淋浴中的金发女郎,观众爆发出有史以来最高亢的尖叫,足以名留影史。

弗洛伊德在其著作《梦的解析》中提出了“恋母情节”的概念,他分析了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指出:“我们所有人的命运,都是把最初的性冲动指向自己的母亲,而把最初的仇恨和原始的杀戮欲望针对自己的父亲。”

而诺曼·贝茨,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淡忘对母亲的爱欲和对父亲的嫉妒,由此成为精神病患者。他不会压抑自己原始的欲望,于是做出杀害母亲和继父的行为,后来又因沉重的罪恶感而精神分裂。

不仅诺曼有恋母心理,他的母亲也因“恋子”而仇恨任何接近诺曼的女子。恋母与恋子,就成为希区柯克某些影片的双生主题,或作为叙事背景。诸如《水性杨花》(Easy Virtue,1928)、《美人计》(Notorious,1946)、《火车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1951)、《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1959)、《惊魂记》、《群鸟》(The Birds,1963)、《艳贼》(Marnie,1964)。在这些影片中,主人公往往有一个过度宠爱他的强势的母亲,而且这些主人公往往是男性。父亲角色则是缺失的,要不早年丧父,要不压根不提及父亲。

这样的主题在希区柯克的影片中如此频繁地出现,让人不能不和希区柯克的童年联系在一起。他的父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呢?

希区柯克曾多次提到自己小时候受到母亲的惊吓,甚至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搞笑地说,母亲在他三个月时,到他的小床边发出“噗”的声音吓他,底下的观众笑问,这你都记得?希区则摆出他惯常的严肃面孔。

不过,希区柯克影片的风格确实受他父母的影响。希区柯克1899年出生在英国伦敦莱顿斯通小镇的一个天主教家庭,在家排行老三, 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父亲威廉经营一家蔬果店,母亲艾玛有爱尔兰血统。

希区柯克的父亲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希区柯克出生在星期天,之所以全家都记得,是因为那是他母亲“一生中唯一一个不去教堂礼拜的星期天”。

小时候,有那么几年,希区柯克每晚都要站在他母亲的床脚,进行他所谓的“深夜忏悔”,母亲在床上倾听,然后就儿子所做的错事责备他。希区年幼调皮,他父亲给警察局长写了封信,警察把他关进了拘留所。希区声称,这个经历让他对警察产生了终生的恐惧。

经历过压抑严苛的人生初期,他的人生视角也变得怪诞。希区柯克主题便从这些童年阴影中产生:焦虑、窥探、原罪、恐惧、错位、被冤枉的人、邪恶的父权人物、对母亲依恋和反抗……

2

比较一下希区柯克影片中的母与子,会发现,母亲施加影响的对象往往是男性,这个男性一般是大龄未婚,和母亲同住,或和母亲往来密切。有趣的是,凡是已婚的主人公,都不存在这样一个母亲角色,如《伸冤记》(The Wrong Man,1956),被冤枉为抢劫犯的男主角有个白发苍苍的母亲,但只是一个单纯的为儿子担忧的母亲。

如果是未婚男性,那他难免要受到老母亲的病态影响。他往往对母亲同时有两种矛盾的感情,一种是对母亲的病态依赖,一种则是对母亲控制的反抗。发展到极致,则形成了《惊魂记》里诺曼·贝茨的人格——他一面抱怨母亲的独断专横,一面抛出让人心里发毛的“男孩子最好的朋友是妈妈”。

希区柯克的病态老母亲的形象,早在他的默片中就出现了,如《水性杨花》

《美人计》中,母与子的非正常共生关系更加明显。塞巴斯蒂安50多岁了,仍和母亲住在一起,处处为他严厉的母亲所控制。

有一场戏反映了塞巴斯蒂安和母亲的实际关系,他发现自己的妻子是个特务,来求母亲帮忙,他坐在床脚,脸埋在手里,软弱无助,低声哭诉,母亲夹着烟,站在他身边,让他把一切交给她来解决。

而在之前的一场戏中,他俩分坐在房间两侧,塞巴斯蒂安正被艾丽西亚迷得神魂颠倒,不听母亲的劝告非要把她娶回家。两场戏形成了鲜明对比,并告诉我们,在这个家中,老母亲才是那个发号施令的人。

《火车怪客》一开始就揭示了母亲的影响。火车上,布鲁诺戴着一条绣着龙虾图案的领带(由希区柯克亲自设计),他告诉盖伊,这是他母亲买给他的。他是个有心理疾病的变态杀手,母亲却把他当成一个没长大的爱恶作剧的孩子——她一出场,就是在为看上去40多岁的儿子剪指甲。

母亲的精神看上去也不太正常,看看她画的圣弗朗西斯就能知道。

当盖伊的女友告诉她,她的儿子杀了一个女孩,她的反应也让人困惑,看上去有些恐惧,但又没往心里去。

布鲁诺的父亲虽然还在,但故事的设定耐人寻味——布鲁诺正是想通过交换杀人,除掉父亲,俄狄浦斯情结再明显不过了。

《西北偏北》的男主角桑希尔结过两次婚,没爸爸,干啥都离不开母亲。影片一开始,他就嘱咐助手给妈妈打电话,“提醒她今晚我们看戏”。又想到妈妈在打牌,没有电话,要给妈妈发电报。

被抓进警局,警官告诉他可以打电话给律师,他打了——毫无疑问,打给妈妈。随后我们吃惊地发现,桑希尔的妈妈竟然看上去和他差不多年纪!(实际上这位女演员比桑希尔的扮演者加里·格兰特仅大七岁)她优雅、时髦、天真、嘴巴毒,和桑希尔之间的对话方式比起母亲更像同辈人。

虽然桑希尔为了甩掉跟踪者把妈妈丢下不管了(就不怕对方绑架妈妈吗),但在逃亡途中还是打电话给妈妈汇报行动。

之后这位老母亲就没再出现了,毕竟希区柯克想拍成一部轻松幽默的影片,而不是往常那种带着阴暗的心理玄机的影片。

到了《群鸟》,虽然希区柯克自己也是老头了,但他的男主角还是脱离不了母亲的掌握。米契是个大龄未婚、丧父、和母亲及妹妹同住的律师,被一个富家女看上,对方带着“爱情鸟”追到了家。

在开始的几个镜头中,希区柯克突出了母亲对这位不请自来的追求者的不快和警惕。她对米兰妮的打量(即使是别人在说话,镜头也停留在母亲脸)在观众心里埋下一枚种子,在随后的几场戏中生根发芽。

镜头视角暗示了在家庭中母亲的绝对地位。他们走向屋子时,母亲一直走在前面,是视觉焦点。

成年的儿子虽然是家里的主心骨,但处处要受母亲的牵制,尤其是一个软弱的、丧夫不久的母亲。这样的性格特点与坚决、冷静的米兰妮形成了对照。

母亲照旧对这个闯入家中的女性怀有敌意。“去年跳进罗马喷泉的是不是她?”“听说她当时一丝不挂。”

后来前女友道出了母亲如此反应的原因——她害怕任何女人能给米契的爱,那是她唯一能给他的东西。她失去了丈夫,更加害怕被唯一的儿子抛弃。

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母亲的发型与打扮和女主角很相似,她们都戴着珍珠项链,穿着相似风格的套装,举止同样淡定优雅。对以苛求细节出名的希区柯克来说,这绝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是对男主角俄狄浦斯情结的暗示,他选择了一个在外型上和母亲相似的女人。

3

如果说上面几部影片中的母亲形象揭示了心理病态,那么《惊魂记》中的母亲则彻底妖魔化了。象征着腐朽与旧秩序的装饰风格、钩花披肩、床上放干尸的印子……

以及,母亲的脸。

这部影片处处透露出“母亲”带来的影响。片头,玛丽昂和情人在旅馆房间幽会,她厌倦了偷偷摸摸,“我们可以约会,但一定要光明正大,在我家,我母亲的照片挂在壁炉上方,我姐姐帮我煮三人份的牛排。”情人反问:“吃完牛排后,把姐姐送去看电影,把妈妈的照片反转过去?”

玛丽昂去上班,问同事(希区柯克的女儿帕特里夏饰演)要阿司匹林,同事说她没有阿司匹林,但有别的,“是我母亲的医生在我婚礼那天给我的,泰迪发现我服用安定剂时生气极了。”

玛丽昂问她有没有电话,帕特里夏说,“泰迪给我打电话,我母亲打电话问泰迪有没有打过电话。”

希区柯克巧妙地将母亲的负面影响加诸角色的行为和心理,所以到后面我们愈发相信,是诺曼的母亲杀死了那些企图接近他的女人。

有研究者认为,希区柯克在《惊魂记》中的母亲形象塑造是五十年代社会恐慌的产物。当时少年犯罪是美国社会一个严重而紧迫的问题,源于母亲对孩子的溺爱和过度保护,这让孩子、也可能让美国本身,在溺爱中死亡。

希区柯克的电影,向世人展示了“母亲”的过度保护和扭曲的爱,可能带来的危机。

公众号:电影套盒

 5 ) 真正的大师希区柯克,意义绝不只在于同类开山

很遗憾一直对希区柯克的作品浅尝辄止,大概是个人受不了那个年代影片的慢节奏和黑白的色调。直至今日重温经典,看完一个多小时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整个片子所带来的震撼。
的确,如今看了许多同类电影,悬疑犯罪的或者精神分裂的,自以为早已能看穿导演编剧在此类影片中安排的伎俩,观看《惊魂记》过程中也不免唏嘘,认为希区柯克恐怕确是此类影片开山之鼻祖,此之谓牛逼!然而其剧情安排放在今日就显得过于淳朴而耿直了。毕竟不论表现手法不如《拳击俱乐部》一般热血,人格分裂也不似《致命ID》一般复杂,似乎对脑力的考验也少了四五十年的进化发展。由于技术手段等问题的限制,虽然影片节奏的把握和悬疑的设置让人冷汗连连,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仍然不免懊恼,毕竟经过了许多同类影片的熏陶,看这部片子早已经猜到了人格分裂的结局,最后心理医生的解释只是应正和修正自己的猜想。
但是!!!但是我批阅了豆友们的各种影评,比如“结尾处心理医生的解释若干若干”,“最后的头像重叠再一次余音绕梁”等等,我只能很遗憾的说一句,恐怕这部片子您没有真正看懂。
以下先由几点陈述开始本篇评论的重点部分:
1、我个人自认看过许多精神分裂题材电影,但是本片给我带来的震撼绝非《致命ID》《搏击俱乐部》所能比及;
2、希区柯克是大师!难道你认为大师会自己在片子结束的时候把事实真相借心理医生之口全盘说出么?这不是大师的做法;
3、影片最后裹着毯子的自述就是点睛之笔,但是如果你没有整个片子打8分,经过自述应该打16分的感慨,很抱歉,您恐怕真的没仔细看。
卖关子到此为止,详细解释之前,我先贴上心理医生自述和Norman裹毯子自述。
心理医生说“他偷了她的尸体,甚至把它当成活人对待。所以他开始为她思考和说话,给了她一半的生命以便她能说话。有时候他可能同时在对话中扮演两个人,其他时候,母亲占了全部角色。他从未是个完整的诺曼,但他却常是个完整的母亲。”
Norman内心独白“真悲哀一个母亲竟然要向全世界的人说他儿子是凶手,但我不能让他们认为我是个凶手。他们不会追究的——就跟几年前一样。他一直很坏,到现在他还说我杀了那个女孩,还有那个人。好像除了我坐在这,和那些标本鸟一样外,我也可以做其他任何事,他们知道我连手指头都无法动。我也不会动,我只要坐在这里不出声,以免他们真的怀疑我。他们可能在监视我。。。”
请注意此处心理医生的结论和最后老太婆口音的心里独白存在矛盾。
首先,心理医生的谈论结果是Norman的母亲人格自己承认杀了人,但是老人心理自述是自己没有杀人;
第二点,心理医生认为Norman易装并且老母亲出于情绪激愤操刀杀人,但是老人自述自己像标本鸟一样没有办法动,也不会说话辩驳,这实际上是一个弱势人格,弱势到不完整,不能说话不能动,不敢自我申诉,绝对不是心理专家所说的强势人格,强到可以吞并Norman自身的人格。
我们必须认定一个事实,那就是所谓的悬疑绝对不是瞎掰,根本的区别在于悬疑一定是严格符合自我逻辑的。显然以上从字面的分析矛盾不合逻辑,这也就意味着其实还有一套希区柯克自我设定的逻辑体系藏在背后。
鉴于我本人已经通过两遍重读结尾的两段自述梳理清楚了此处的逻辑,请原谅我的愚钝无法再现每一条思维的轨迹,但是最终得出的结论不妨放在这里以求讨论。
那就是,Norman的人格确实分裂成为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自己本身的人格,另一个是他母亲的人格。但是杀人不是Norman在母亲人格控制下的行为,而是Norman以自己的人格假借母亲的模样杀人。因此,Norman易装杀人,这都不是母亲人格控制下的行为,而是Norman自我人格控制之下可以伪装成母亲的行为,也就是说杀人行为不是人格分裂状态下的Norman无意识举动,而是Norman有意识杀人并且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可以伪装成母亲人格的样子。
再说白一点,其实Norman身上出现了三个人格,两个真实的分裂人格,一个在演戏的人格。Norman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格,最后那个不说话不动弱势的母性人格也是自然分裂出来的人格,杀人的、雨夜和自己对话的和向心理专家坦言的是Norman自己意识控制之下假装出来的母性“伪人格”。
思考至此,剩下最后一个疑问就是,既然杀人的是Norman自己假装母亲的行为,那么其杀人动机是什么?对此我的理解是,Norman母亲的严苛的形象让他自己认为母亲会要求他去杀人,出于对母亲的畏惧等原因Norman只好照做,并且为了自我保护自导自演了易装的戏码。
俗话说“精神病人思路广,弱智儿童快乐多”,Norman自导自演的戏码确实足够以假乱真,真到骗过了所有现实生活当中的人和心理专家,只有依照剧情设定者的逻辑去判断最后那一段Norman不为人知的自述,揭开这一层的恍然大悟才是本片最让人心惊之处。
其实说了再多也难尽其意,各位看官如若对此片解析许多存疑或者难明其意,您不妨回头再看一遍,不妨重放几次结尾两段陈述,掉一地鸡皮疙瘩,这才是正解!

 6 ) 并非只有血腥才叫暴力

制造悬念,并非保密情节,而是注重心理上的震撼效果,让观众注意力集中到人物命运的转机上,并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细节和剪接的画面加以实现。这部被视为西方第一部现代恐怖片,其恐怖来自于人类本身,来自于人性之恶。浴室杀人场面,由78个快速切换得刀,人体,喷头,浴缸等特写镜头组成,只有一次出现匕首一闪而过,始终没有出现流血的直接杀人场面,却让人感到死亡的惊恐和杀人者的残忍。

 7 ) 经典台词

You can not buy off unhappiness with pills.

A hobby is supposed to pass the time, not fill it.

We are in our private traps, clamped in them, and none of us can ever get over. We scratch and claw, but only at the air, on the each other. And for all of it, we never budge an inch .

Sometimes we deliberately step into those traps.

I was borne in mind. I don not mind it anymore.

People always mean well, they cluck their thick tongues and shake their heads and suggest, oh, so very delicately.

I think he got himself a hot lead as to where your sister was going.

The sooner you drop this in the lap of law, that`s the sooner you stand a chance of your sister bing pickerd up.

Dr. Fred Richmond: Now to understand it the way I understood it, hearing it from the mother... that is, from the "mother half" of Norman's mind... you have to go back ten years, to the time when Norman murdered his mother and her lover. Now he was already dangerously disturbed, had been ever since his father died. His mother was a clinging, demanding woman, and for years the two of them lived as if there was no one else in the world. Then she met a man... and it seemed to Norman that she threw him over for this man. Now that pushed him over the line and he killed them both. Matricide is probably the most unbearable crime of all... most unbearable to the son who commits it. So he had to erase the crime, at least in his own mind. He stole her corpse. A weighted coffin was buried. He hid in the body in the fruit cellar. Even treated it to keep it as well as it would keep. And that still wasn't enough. She was there, but she was a corpse. So he began to speak for her, give her half his life, so to speak. At times, he could be both personalities, carry on conversations. At other times, the mother half took over completely. Now he was never all Norman, but he was often only mother. And because he was so pathologically jealous of her, he assumed that she was jealous of him. Therefore, if he felt a strong attraction to any other woman, the mother side of him would go wild. [to Lila] When he met your sister, he was touched by her, aroused by her... he wanted her. That set off the "jealous mother" and "mother" killed the girl. Now after the murder, Norman returned as if from a deep sleep, and like a dutiful son, covered up all traces of the crime he was convinced his mother had committed!
Sam Loomis: Why was he... dressed like that?
District Attorney: He's a tranvestite!
Dr. Fred Richmond: Ah, not exactly. A man who dresses in women's clothing in order to achieve a sexual change or satisfaction is a transvestite. But in Norman's case, he was simply doing everything possible to keep alive the illusion of his mother being alive. And when reality came too close, when danger or desire threatened that illusion... he dressed up, even to a cheap wig he bought. He'd walk about the house, sit in her chair, speak in her voice. He tried to be his mother. And, uh, now he is. Now that's what I meant when I said I got the story from the mother. You see, when the mind houses two personalities, there's always a conflict, a battle. In Norman's case, the battle is over — and the dominant personality has won.

 8 ) 《精神病患者》电影剧本

《精神病患者》电影剧本

文/〔美〕约瑟夫·斯蒂法诺
译/林瑞颐
题图:周铮

美国环球公司,1960,109分钟,黑白
制片:谢姆利/希区柯克
原著:罗伯特·布洛奇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以及索尔·巴斯)(注1)
摄影:约翰·L·洛塞尔
音乐:伯纳德·赫尔曼
主要演员:安东尼·柏金斯(诺曼)、维拉·迈尔斯(莱拉)、约翰·加文(萨姆)、珍妮特·李(玛丽恩)
金像奖提名: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约翰·L·洛塞尔、珍妮特·李

〔淡入〕
1.外景,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白天。(从直升飞机上拍摄)
飞机飞越城市住宅区和市中心之间的上空。这是炎热的仲夏日,刚过正午。市区被骄阳晒得白晃晃的,飘浮在城市上空的声音被它们本身的回音抵消而减弱了。我们继续向商业区低飞,经过交通阻塞的街道,停车场,白色的商业建筑,整整齐齐地组成图案的居民住宅区。当我们接近闹市时,城市的特征改变了。由于年代久远和工业的发展,它变得有些发乌而且破旧。我们看见火车轨道纵横交错,烟囱林立,看见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旧的市政建筑和几片空地。整个地理环境使人感到有一种邪恶丛生、阴谋犯罪、暗无天日和鬼影憧憧的气氛,令人感到诡秘莫测。
我们现在飞得更低、更快,似乎是在寻觅某个特定的地方。一座高而旧的整脚旅馆呈现在眼前。在它露出来的一面砖墙上写着大字广告:“过往旅客,周金低廉,房间备有收音机。”我们停留良久,有足够的时间看清楚这个旅馆的破旧特点。没挂窗帘的窗户敞着,默不作声,卑屈顺从的外貌充分说明这是那种可以干偷偷摸摸勾当的旅馆。我们目标明确地移近某个窗口。窗扉已被推到最高点,但遮阳帘比里面的窗框低三四英寸,似乎房间里的主人既需要一点空气,又要保持隐秘。我们已经靠近了,所以只能拍到窗框的下半部分。房间里悄无声息。突然间,我们向下倾斜,从遮阳帘和窗框之间的窄缝里蹑手蹑脚地溜进房间。
一位年轻女子平躺在一张凌乱的床上,她穿了一条多褶的衬裙和袜子,没有穿鞋。她往里躺着,舒展了一下身躯,但在昏暗中看得出她的脸上露出内心有点紧张、忧虑、惶惑和矛盾不安。她叫玛丽恩·克兰,是一个颇具魅力的姑娘,二十大几,快三十了,现在已智穷力竭。
一个男子站在床前,我们只看到他下半个身体。我们长时间地停留在这个场景,随后向前逼近。当我们跨越窗户的遮阳帘时,看到:
〔切入〕

2.内景,旅馆房间,白天
这是一个小房间,在窄小的床上方有一台电风扇在架子上不紧不慢地嗡嗡作响。衣柜镜子上贴着一张旅馆章程。衣柜上有一只关严的小提箱和一只草编的上面开口的女用大提包。床头柜上有一罐可口可乐和一只已经拆包但还没动用过的鸡蛋色拉三明治。房间里并没有收音机。
那个男子站在床前,只穿了长裤、汗衫和袜子,他叫萨姆·卢米斯,是一个风流潇洒、善于向女性献殷勤的男子,眼神热情并富于幽默感,还有一副迷人的笑脸。他用一条薄毛巾擦脸和脖子,低头望着玛丽恩,嘴角泛出甜蜜的微笑。玛丽恩的脸总是背着他。俄顷,萨姆放下毛巾,坐在床上,弯腰搂住玛丽恩,长时间热情地吻她,紧紧抱住她。一只不知趣的苍蝇在附近嗡嗡地飞,干扰并终于打断了这一吻。萨姆笑了,推开玛丽恩,让她再次靠着枕头放松一下。他审视她,对她的沉默不语表示不满,随后用低沉、亲呢和逗趣的声调对她说话。
萨姆:你压根儿就没吃午饭,是吗?
玛丽恩面对着他的笑脸,不得不回答。她把他拉到怀里吻他,边吻边把腿甩到床边,用脚尖摸索她的鞋,穿上。最后抽身坐起来。
玛丽恩:我还是回办公室去的好。午餐时间拖得太长会惹老板光火的。
她起床,走到衣柜前,从手提包里取出一副小耳环戴上,没有想到或者压根儿就不想照镜子。萨姆关切地观察她,无法抑制他的愉悦、幽默和好兴致。在这整个场景的余下时间里,他们各自忙于穿衣、梳头,等等。
萨姆:打个电话对你的老板说,下午余下的时间你要休息。不管怎么说,今天是星期五……而且天气又热。
玛丽恩(略带挖苦之意):剩下的空余时间我干什么呢?陪你去飞机场?
萨姆(语重心长地):我们可以在这儿多呆一会儿嘛。
玛丽恩:结账的时间是下午3点。这种旅馆对我们并不感兴趣,时间一到……(有点苦恼地)萨姆,我讨厌在这种地方和你相会。
萨姆:我听已婚夫妇说,他们故意偶尔在这种廉价旅馆过夜,他们说这……
玛丽恩(打断他):你婚后可以做好多故意做的事。
萨姆:你说起话来完全象个已婚的女人。
玛丽恩:萨姆!
萨姆:对不起,玛丽恩。(稍顿之后)我的老爸爸常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就一笑置之。”没有比一笑置之更可笑的事了。
玛丽恩:我已经失去少女时代的笑声了。
萨姆(敏锐地):你失去的是少女唯一的东西。
玛丽恩(意味深长地保持沉默,后来,下了很大决心才说):萨姆,这是最后一回了。
萨姆:什么事?
玛丽恩:这种事!偷偷摸摸和你幽会,这样为了不让人家知道!你出差时到这儿来一下,我们偷偷用午餐时间……我希望你以后别再来了。
萨姆:好吧。那我们干点什么呢,互相写缠绵的情书?
玛丽恩(差点要反驳,随后掉转头去):我没时间和你斗嘴。我是有工作的女子。
萨姆:我是个有工作的男子!我们这是普通工人阶级的悲剧!(他哈哈大笑)
玛丽恩:这是悲剧性的!也许……要是咱们继续在破旧的旅馆幽会,你无论在什么时间都可以找一个可以免税的借口飞到这儿来……
萨姆(打断她,严肃地):你不该拿这种事开玩笑,嘎?
玛丽恩:是啊。这就象是打歪了下巴还要咧嘴笑。
他楞住了。他的欢乐劲消失了,他走到窗口,想拉起遮阳帘。它粘住了。他拽了拽,它就整个儿掉了下来。烈日射进房间,把室内的破旧寒酸相暴露无遗,好象在证实玛丽恩的话和态度。萨姆踹了一脚掉在地上的遮阳帘,沮丧地笑了,又恢复了刚才的诙谐劲。
萨姆:再说,你说我找一个可以免税的借口,这是让我犯罪嘛。
玛丽恩(忍不住笑起来):即使你作了大孽也构不成罪犯。
萨姆:但愿如此。不是一个爱作恶的犯人,只是……一个有犯罪意图的好人。(走近玛丽恩,抚摸她)还是根本没有犯罪意图的好。
玛丽恩(抽身):我得走了,萨姆。
萨姆:下个星期我会来的。
玛丽恩:别来。
萨姆:光来看看你,一起公开吃顿午饭也不行码?
玛丽恩:我们可以互相看望,甚至一起吃晚饭……可是要体体面面的,在我家里,对着壁炉架上我母亲的照片,吃我姐姐帮我烧的够三个人吃的大牛排。
萨姆:吃完牛排之后……我们送你姐姐去看电影,让你母亲的照片对着墙壁吗?
玛丽恩:萨姆,不!
萨姆(稍顿之后,无条件地):那也行!
玛丽恩注视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同意按照她的条件继续他们的关系,就象姑娘们常常奇怪,为什么男人们在她们躲开性诱惑之后仍然还需要她们。萨姆再次肯定地笑笑,文雅地搂住她的胳臂,诚恳又温柔地说——
萨姆:玛丽恩,不管什么时候有可能,不管免不免税,我都要来看你。不管什么情况。(微笑)体面的也可以。
玛丽恩:你把体面的事说得不体面了。
萨姆(欢乐地):我是真心诚意的!这需要耐心,需要节制,还要旷日持久地等待。然而,只要卖力气就行了。(稍顿)不过,只要我能见到你,甚至只要能够就象这样摸摸你……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他走开,他的好兴致再次被深重的愁苦和问题压垮。出现了片刻的沉寂。
萨姆:我是为不在场的人拼命干活,干得烦透了。我为清偿父亲的债务努力工作……他在坟墓里……我为付前妻的赡养费拼命干活,她却生活在世界上别的什么地方。
玛丽恩:我也付钱。在旅馆房间里幽会的人也是得付钱的。
萨姆:几年以后,我会还清这些债务。如果她再结婚,我就可以停止付赡养费……那样……
玛丽恩:我还没结过一次婚呢!
萨姆:是啊,不过你一结婚……就会改变心思的。
玛丽恩(莞尔,然后又非常急切地):萨姆,咱们结婚吧。
萨姆:嗯,跟我住在费厄维尔一家五金店后面的贮藏室里。我们会有许多的开心事哩!我给前妻寄钱时,你可以帮我舔邮票。
玛丽恩(深感绝望):那我就舔邮票吧。
他长时间地望着她,把她搂进怀里,轻轻吻她,望望窗外,凝视广阔的天空。
萨姆:你知道我喜欢什么吗?万里无云的天空中……有一架飞机,我们坐在里面……有什么地方出售一个隐秘的岛屿,我们可以在那里……赤着脚跑呀跑的。可以买我喜欢的东西。(他走开,突然严肃起来)玛丽恩,你要和我断绝关系,另找一个合适的人吗?
玛丽恩:我正在考虑。
萨姆(高兴地嚷起来):你怎能想这种事呀!
玛丽恩(拎起提包,开始走向门口):别误了你的飞机。
萨姆:嗬,咱们可以一起走嘛,行吗?
玛丽恩(在门口):我已经晚了……你还没穿上鞋呢。
玛丽恩迅速走出去,随手把门带上。萨姆低头望着两只光脚。

3.外景,商业区的大街上,白天,俯摄
镜头从旅馆入口处俯摄。玛丽恩走出去,飞快地走到停在那里的一辆汽车前,登车。汽车驶上面目可憎的街道。
〔化入〕

4.外景,洛厄里房地产公司办公室,白天
这是一个座落在繁华街道之外的生意不错的现代化小型办公室。
一辆小汽车开到路边停下。我们看见玛丽恩下车,付了车费,然后穿过人行道走到办公室门口。

5.内景,外间办公室,白天
玛丽恩走进办公室,穿行到她的办公桌旁坐下来,按摩太阳穴,最后望着卡罗琳——一个不到20岁的少女。
玛丽恩:洛厄里先生吃完午饭回来了吗?
卡罗琳(非常活拨爽朗、聪明伶俐、爱讲话、带有含糊的得克萨斯州口音):他和买哈里斯大街房产的那个人一起去吃饭,你知道的,那个油腔滑调的人……所以他晚了。(稍顿。然后,看到玛丽恩没有答理她明显的讥讽)你头痛吗?
玛丽恩:会过去的。头痛就象忍痛下决心那样,事情一过就会忘掉。
卡罗琳:你有阿司匹林吗?我有点别的……不是阿司匹林,不过,(高兴地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瓶药片)是我母亲的医生在我结婚那天送给我的。(大笑)特迪发现我吃镇静剂,大发雷霆!
她拿着药片站起来,走向玛丽恩的桌前。
玛丽恩:有电话吗?
卡罗琳:特迪给我打过电话。……我母亲来电话问特迪是否来过电话。噢……你姐姐打电话来说,她要到特克逊买东西,整个周末都不在家,……还有……
听到开门声,她便分了心,没再往下说。洛厄里先生和那个油腔滑调的客户汤姆·卡西迪先生走进办公室。洛厄里举止文雅,脸上显得很有心计,高高个子,多少带点傲气。卡西迪则身材臃肿,是个招摇的人,午餐时喝多了,透出一种可怜的粗俗相。
卡西迪:喝!热得象刚挤出来的牛奶一样!小姐们应该让你们的老板安装空调机。他今天买得起了。
洛厄里对玛丽恩不好意思地淡淡一笑,设法把卡西迪让到自己的办公室。
洛厄里:玛丽恩,请你准备好卡西迪先生那份证书材料。
卡西迪在玛丽恩的桌旁稍稍逗留,一屁股坐在桌上。色迷迷地冲着玛丽恩笑。
卡西迪:明天是个好日子!我可爱的小姑娘……(玛丽恩抬头望他时,他大笑起来)不是说你,是说我的女儿!一个小宝贝,明天她将站在那里和她的心上人结婚,离开我啦!(掏出钱夹)我让你看看我的小宝贝。18岁。这么多年来,从没有一天不是幸福快活的!(晃晃照片)
玛丽恩瞥了一眼照片,一点没有兴致笑,也不想寒暄,只是低头继续整理证书文件,设法避开这个男人在近处喷出的酒气。
洛厄里:来吧,汤姆,我的办公室开空调了。
卡西迪(没理会洛厄里):你知道我怎么对付不高兴的事吗?我卖掉它!你不高兴吗?
玛丽恩:有一点儿。(把证书文件放在卡西迪伸得过分近的手里)
卡西迪:我买这所房子作为结婚礼物送给我的小宝贝。4万美金,现钞!这不是买高兴,而是卖掉不高兴!她嫁的是个穷光蛋。(哈哈大笑)可能是个好小伙子……就因为这个我恨他。(审视证书)对了!这里写着4万块……(对洛厄里)现钞付款!
他从里面的口袋里掏出两扎崭新的百元钞票,扔在桌上,正好落在玛丽恩的眼皮底下。卡罗琳望着这两扎闪闪发亮的绿色票子,眼睛都瞪圆了,她走近桌子。卡西迪俯身倚近玛丽恩,用手指轻轻弹了一下钞票,不怀好意地笑起来。
卡西迪:我从来不带丢不起的钱!(靠玛丽恩更近些)点一点!
洛厄里(吃了一惊,担心地):汤姆,这么大数目的现金交易!多半都是来路不明的……
卡西迪:什么?这是我的私房钱!(高声大笑,挤眉弄眼的,以肘捅洛厄里)现在,这是你的了。
卡罗琳(盯住钞票):我来宣布!
卡西迪(放低声调):我可不!这是我保存这笔钱的办法。(放声大笑)
洛厄里(犹豫地插话):也许我们先把钱放进保险柜,等到星期一早上你高兴的时候……
卡西迪:说到高兴!你说你办公桌里藏的那瓶酒在哪儿?(哈哈大笑,仿佛是揭露了洛厄里的秘密)不说了!(对玛丽恩,拍拍她的胳臂)我一般都能保守秘密!
他站起来,蹒跚地走向洛厄里的办公室,中途停下来,回过头去对玛丽恩别有用心地说——
卡西迪:我保证。我能保守任何秘密……任何隐私……(看到玛丽恩冷若冰霜的目光,便截住话头)洛厄里!我快渴死了!
洛厄里走在他后面,停下来转向玛丽恩。此时,卡西迪已走进洛厄里的办公室。
洛厄里(低声地):我不想把钱留在办公室过周末。把它放进银行的保险柜里吧。玛丽恩。让他在星期一给我们换成支票。
看到卡西迪好象要返身走回来,他便快步走开,亲自把他拉进他的办公室。当两个男人走开并关好门后,卡罗琳拿起一扎钞票,嫣然一笑。
卡罗琳:他在向你调情呐。我猜想他注意到我的结婚戒指了。
玛丽恩己经把一扎钞票放进一只大信封,从卡罗琳手里拿起另一扎。她把钞票都装进信封后,便把信封放进手提包,注意到留在桌上的证书,便拿起来走到洛厄里办公室的门口,敲敲门,正准备开门,此时
洛厄里(画外):进来。

6.内景,洛厄里的私人办公室,白天
玛丽恩推开门,望望里面。卡西迪一面捧着一只平底无脚大酒杯喝酒,一面对她挤眉弄眼。玛丽恩在门道暂停片刻,随即边走向办公桌边说话。
玛丽恩:这是证书。洛厄里先生,要是可以的话,我想从银行直接回家。我有点……
卡西迪:你直接回家!我和你的老板要去喝一盅成交酒呢!(对洛厄里)对吧?
洛厄里(对玛丽恩):当然可以。你觉得不舒服吗?
玛丽恩:头痛。
卡西迪:你需要到拉斯维加斯度周末……那是世界乐园!
玛丽恩:这个周末我得睡觉。(往外走)
卡西迪(对洛厄里):拉斯维加斯是最棒的娱乐场所!
玛丽恩返身出来,走进外间办公室,把门关上。

7.内景,外间办公室,白天
玛丽恩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起手提包,检查一下装钱的信封确实已经塞到提包底了,此时——
卡罗琳:你要吃这药片吗?(玛丽恩摇摇头)可以止痛。
玛丽恩:我不用吃止痛片……睡睡就好了。
她走向门口。
〔化入〕

8.内景,玛丽恩的卧室,白天
前景中有一张双人床。镜头越过它拍摄时,我们只看到远的那头。玛丽恩进入画面,她只穿着内衣,也许正要上床睡觉。她身后的壁橱敞着门,但屋里很暗,看不清橱里的东西。当玛丽恩转向壁橱时,镜头下降,看到靠我们这边的床上放着套在信封里的4万美元(近景)。玛丽恩从壁橱取出一件衣服,套在身上。此时镜头拉开,我们看见床上还有一只已经收拾好但尚未盖上的手提箱。玛丽恩拉上衣服的拉练,然后从壁橱里取出最后的几件长袍。她走到手提箱旁,把长袍放在面上。玛丽恩的动作仓促紧张,仿佛是凭着一时冲动行事,而这种冲动可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手提箱已经装满,她遍查房间,把手提包放在床上,放进装钱的信封,“砰”地关上手提箱,然后看看小卧室里的桌子,走过去从抽屉里取出一只文件小封套。这是一种棕色的封套,能装重要的文件、执照、证书和保险单之类的东西。她粗略地查对了里面的东西,拿出银行存折,扔在床上。然后,她把那只文件封套和存折都放进手提包。最后,她迅速扫视一眼房间,拎起手提箱和手提包,走出门去。
〔切入〕

9.外景,玛丽恩的汽车房,白天
这是一个可以停放两辆汽车的车房。一辆车已经开走,玛丽恩的汽车停在车道上。镜头慢摇,我们有充裕的时间从容看到前景上亚利桑那州的汽车牌照。玛丽恩从房子里走出来,走向行李箱,想把手提箱放进去,又改变了主意,把手提箱和手提包都放在前座上。她登上汽车,发动起来,开始倒出车道。

10.外景,凤凰城的大街,白天
镜头推近玛丽恩的汽车,拍摄她那惶惑不安和受到良心谴责的面孔。她似乎开得过分小心,唯恐为一个小小的交通故障停车。她在一个主要路口的红灯前煞住汽车。

11.从玛丽恩的视点拍摄,白天
我们看见洛厄里和卡西迪恰好在玛丽恩的汽车前穿过马路。

12.玛丽恩的汽车,白天
玛丽恩吓呆了。

13.外景,凤凰城的大街,白天
卡西迪瞟了汽车一眼,看见玛丽恩,神采飞扬地呼叫了一声,捅捅洛厄里。洛厄里扭头看见玛丽恩,高兴地笑笑,拉卡西迪往前走。

14.玛丽恩的汽车,白天
玛丽恩呆呆地望着他们,面有惊惶之色。

15.外景,凤凰城的大街,白天
现在我们从远处看洛厄里。他走到马路边时,脸上闪过一丝疑窦。他记得玛丽恩这个周末打算“睡觉”。他想着,好奇地回头望望她,皱了一下眉头。

16.玛丽恩的汽车,白天
玛丽恩极度紧张。正在此刻,我们听到交通警鸣笛,玛丽恩把车子开走了。
〔化入〕

17.外景,公路,白天
玛丽恩在开车,已经安然离开市区。她看上去没有那么紧张了,决心也更大些。片刻之后,她看一下油量表,皱皱眉头,便在公路两旁寻找加油站。
〔快速切入〕

18.玛丽恩的汽车,白天
车子驶近城郊交界处。

19.玛丽恩在汽车里,白天
她望望油量表。

20.外景,加油站,白天
我们看见玛丽恩的汽车驶进加油站停下来。那里没有别的汽车。加油站远离主要交通干线。服务员显然是在小屋里。看来玛丽恩不得不停下来而惴惴不安,总是把脸避开小屋,不想让人看见她。
没有人走过来,玛丽恩略加思索便继续往前赶路,仿佛加油站上空无一人是个警告,是她必须听从的预兆。但是油箱快空了,她必须有所准备。
一个年轻人从小屋里出来,走向她的汽车。同时,我们听到小屋里响起电话铃声,服务员向玛丽恩的汽车走近几步,说明他得回去接电话,叮铃铃不断的电话声使玛丽恩不安。她发动汽车驶去。
我们看到那个服务员在小屋门口拿着电话。毫无表情地目送汽车离去。

20.汽车
汽车开上马路后,声音渐弱。太阳开始下山。汽车开进渐渐隐没的暮色时,产生一种无以名状的不祥之感。
〔化入〕

21.玛丽恩在汽车内,晚上
迎面驶来的汽车头灯刺痛了玛丽恩的眼睛。她觉得困倦,视力模糊。她的眼睛闭上后又不情愿地睁开。她使劲瞪大眼睛,几乎是在强迫它们睁开。迎面晃来的灯光令她难受。她喃喃叨念:“萨姆—萨姆”。

22—25.(原文删节)

26.(迭化)外景,路边,拂晓
我们在黎明前的昏暗中看见玛丽恩的汽车歪在路边,宛如一件被丢弃的儿童玩具,有点可怜巴巴和忧郁相。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汽车里是空的。
画面上没有驶过别的车辆。呆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一个公路巡警驾驶着一辆巡逻车从远处驶来。他驶过玛丽恩的汽车,注意到这是辆空车,便调转车头,回到汽车尾部。他探身望望司机座的窗子。

27.外景,玛丽恩的汽车,拂晓
巡警俯视汽车。

27A.内景,汽车,拂晓,巡警的视点
玛丽恩翻身坐起来,吓了一跳,由于看到巡警而忐忑不安,好象是出于自然反应,她拧开打火装置,按下发动机。

27B.外景,汽车,拂晓
巡警举起手来。
巡警(吃了一惊):别动,呆在这儿。
玛丽恩“啪”地关掉发动机,竭力镇静下来。巡警再次敲敲窗子,态度不那么彬彬有礼了。玛丽恩勉强摇下玻璃窗。巡警定睛审视她片刻。
巡警:很急?
玛丽恩:是的。(他等着她解释)我原先没打算睡这么久。昨天晚上我怕因为磕睡出车祸……所以决定把车子停在路边……
巡警:你在这儿睡了一宵?
玛丽恩(接近防卫的姿态):是的,我说过了,我睁不开眼睛……
巡誉(纯粹出于关心):这附近有很多汽车旅店,你满可以……我的意思是,为了安全……
玛丽恩:我没打算睡通宵!我只不过想在路边靠一会儿……我犯了什么规则了吗?
巡警:没有,小姐。
玛丽恩:那么,我可以走了吗?
巡警(稍顿):出什么岔子了吗?
玛丽恩!当然没有!我的举止看上去……象出了什么岔子吗?
巡警(几乎要笑出来):坦白地说,是的。
玛丽恩:求求你……我想走了……
巡警:你有没有?
玛丽恩:有没有什么?(没等他回答)我对你说过了,没出什么岔子……只不过我在赶路,而你在占用我的时间……
巡警(坚决打断):现在,得等一会儿!请关掉你的发动机。
玛丽恩几乎要反抗,可是想想还是就范的好,便关掉发动机。
巡警:在我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占用”任何人的时间,无论是给予警告或是开条子,或是给予帮助!相信这点,小姐。(口气软了下来)如果你现在情绪不好……这是另外的问题。不过你的行为就象我要逮捕你似的……
玛丽恩:我很抱歉。
巡警:不必道歉……
玛丽恩发动汽车,她扭过脸去,就象是她希望这件事已全部解决妥当,那巡警业已走开似的。这个巡警却全然不是那种只求一声道谢的公务人员,他只不过是真的觉得她的态度有点太唐突。他说——
巡警:等一等!
玛丽恩(按下发动机):现在又是什么事?
巡警(盯视她片刻,然后):可以看看你的执照吗?
玛丽恩?为什么?
巡警:请出示。
玛丽恩从地上捡起手提包(她躺下睡觉时把它放到地上了),伸手进去掏钱包,没找到。巡警盯住她,她慌张地瞟他一眼,再往里掏,叹了口气,发现得掏出点东西来才能找到。她好不容易才定下神来,神经质地拿出手提包里装钱的信封、装重要文件的纸封套,还有几样别的东西,放在座位上,终于找到她的钱包,打开递给他。他看看钱包,又看看汽车。

28.外景,路边,拂晓
巡警走到汽车前面核对牌照,又走回来。

29.内景,玛丽恩的汽车,拂晓
巡警凝视车内,核对刻在驾驶盘上的注册号码,把钱包还给玛丽恩。她接过钱包,辗转不安地望他片刻。他什么也没说。她迅速把车开走。

30.外景,路边,拂晓
玛丽恩驾车离去时,巡警目送她,随后走回到自己的汽车前。

31.汽车里的玛丽恩,拂晓
她确实是受惊不浅,发现她给自己招了好些麻烦,把自己置于不必要的危险境地,对自己在负罪的压力下无法表现得正常而感到心神不安,既生气又胆怯。她边开车边望着后视镜。

32.玛丽恩汽车的后镜,拂晓
巡警驾着汽车跟踪她,和她保持同等的速度。

33.汽车里的玛丽恩,拂晓
她打量四周的环境。

34.玛丽恩的视点,拂晓
前面是高速公路。

35.外景,玛丽恩的汽车,拂晓
她突然改变方向,离开公路。

36.玛丽恩在汽车里,拂晓
她看看后视镜。

37.玛丽恩的汽车后镜,拂晓
巡警不再尾随她,没有随她改交方向。

38.玛丽恩在汽车里,拂晓
她舒了一口气,思索片刻,迅速作出决定。
〔化入〕

39.外景,旧汽车场,白天
一块写着“加利福尼亚州,查理汽车乐园”的大招牌。我们看见玛丽恩把车子开进车场,煞车。她步下汽车,望望车场办公室,又转眼看那一排汽车。汽车上都有加利福尼亚州的牌照。车商从他的办公室里招呼她。
车商:马上就来!
玛丽恩点点头,在那排汽车跟前踱步。仿佛在下决心。她瞥见车场外面的角落里有一个铁制自动售报机,便转过身去,似乎这样就不会发生她所害怕的事。然后,为了满足自己,她走向售报机,扔进一枚十分硬币,拿起一份洛杉矶报纸,一面走回车场,一面揪心地浏览第一版。她蹓跶的时候,我们看见先前那个巡警从对着车场的马路走过来。他看见玛丽恩,便放慢脚步踱到马路对面,站在路边,玛丽恩边看报边走回车场,没看见巡警。现在,车商已来到车场,站在那儿等玛丽恩。她走过去时,仍在专心致志地看报,他莞尔一笑。
车商:我不想找烦恼。
玛丽恩(抬头,愣了会儿):什么?
车商(情绪高涨地):俗话说“一天之中,第一个顾客是最不好办的!”但是就象我刚才所说,我一点也不想找烦恼,所以我要非常公平而正大光明地接待你。这样,你也就没有任何正当理由跟我……
玛丽恩:我可以把车开过来,开走另外一辆吗?
车商: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作为一位女士,你可以这样做!那是你的车吗?
玛丽恩:是的,车子没毛病,我只不过……
车商:讨厌它的外观!啊,你可以在这里参观一下,也许能看上什么东西,同时我让技工给你试试机件。想喝杯咖啡吗?我刚……
玛丽恩:不必了,谢谢,我……很忙,我只不过想换一辆车,开始……
她骤然打住话头,差不多是噎住了。她看见那个巡警。

40.巡警,玛丽恩的视点,白天
他正在定睛看她,脸色是平静的。

41.外景,旧车场,白天
玛丽恩不得不强迫自己朝别处看。
车商:人们买旧车时可别匆匆忙忙的。(开始走向她的汽车)不过正象我刚才说的,这么好的天气,吵架太可惜了,我把你的汽车开到车间里去吧。
他开始登上玛丽恩的汽车。她几乎是手足无措地望着他,站立不安,担心那个巡警会干预换车的事,担心如何才能脱身,担心会被跟踪,或者,如果她真的留在这里,那巡警也许会走开。所有这些揪心的事都涌上心头,但她又束手无策。车商已经把她的汽车开进车间,她站在车场正中,觉得象个枪靶子似的。她望望汽车间。

42.汽车间,玛丽恩的视点,白天
玛丽恩的汽车在里面。

43.外景,旧车场,白天
玛丽恩认定她如果现在返身出来,反倒会招惹更多的嫌疑,忍不住再次望望那巡警。

44.巡警,玛丽恩的视点,白天
他仍在观察。由于只得听之任之,她生气地自叹。她去看一辆就近的汽车。车商回来了。
车商:这正好是我为你选的车。
玛丽恩:多少钱?
车商:来吧!到街区四周转转吧。现在我知道你一点也不懂机器,可是你可以凭感觉,你能不能……这完全在于感觉,相信我,你到街区周围体会一下,这一辆……
玛丽恩:它的外表不错,折上我的车,要花多少钱?
车商:你是说,你不需要一般人用的一天半时间去考虑?(哈哈大笑)你很匆忙!有人在追踪你?
玛丽恩:当然没有。劳驾。
车商:好……咳,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顾客对售货员施加压力。(大笑,发现她一点儿也不乐)我粗略估算……(瞧瞧这辆车,又扭头望望汽车间)你的汽车,再添上五百美元。
玛丽恩:五百!
车商:啊哈!总归还有讨价还价的时间,哈……
玛丽恩:好吧。
当车商诧异地瞪着她时,她伸手到手提包里摸那只装钱的信封,又停了下来。
车商(缓慢地):我认为……你能证明这辆汽车是你的。我的意思是,……呃,有跨州出售的许可证和所有……你有解雇通知书和你的……
玛丽恩:我想我有全部必需的文件。这里有女厕所吗?
车商:房子里有……(用手指点,继续悄悄盯着她)
玛丽恩开始走向房子,再次向巡警那边瞟一眼。

45.巡警,玛丽恩的视点,白天
他依然坐在那儿,他的汽车在隆隆响。他的神色恬静安详。

46.外景,旧车场,白天
玛丽恩走进办公室的房子。
〔切入〕

47.内景,女厕所,白天
玛丽恩入内,锁好门,从手提包里拿出信封,抽出一扎钞票,数出五张,把余下的钞票放进信封,再把信封放进手提包。然后她想起来了,拿出那个装重要文件的封套,翻找几张和她的汽车有关的文件,全部拿出来,把那只封套放进手提包,这才走出女厕所。
〔切入〕

48.外景,旧车场,白天
车商已经把她挑选的汽车开出来,停在空地上。
车商(喜出望外):我希望你最好先开上它兜几圈。我可不想让任何人的嘴说一句加利福尼亚州查理的坏话。
玛丽恩:我真的不想去兜了。劳驾。我们能不能就定下来,然后……
车商:我完全尊重你,小姐,不是我信不过你,可是……
玛丽恩(打断他):可是什么?难道因为当机立断,而且要快一点,就会出什么大乱子吗?……你以为我偷了……自己的车?
车商:不是的,小姐。我只是想说,我刚派我的技工去试试你的车,……就这么回事。
玛丽恩(把汽车所属证的文件和钞票都递给他):我愿意在他回来的时候全都准备妥当。
车商:好的。能不能请你到这边来……
他开始走向办公室。玛丽恩焦急地紧紧跟随。她一眼望见——

49.巡警,玛丽恩的视点,白天
他仍然远远站在马路边。

50.外景,旧车场,白天
车商走进他的办公室,玛丽恩跟着。

51.巡警,白天
片刻后,他发动他的汽车,望望两边的车辆,横过马路,不慌不忙地开进汽车场。他稍事停留,然后穿越车场,经过办公室,开到另一个出口处停下。这时,技工正好把玛丽恩的汽车开回来了。技工煞住玛丽恩的汽车,跳下车来向巡警挥手致意。巡警也向他招手,并向前开了一小段,停在玛丽恩的汽车后面,望着办公室那边。不多会儿,玛丽恩走出来,快步走到她的新车前,登车发动机器。听到技工喊叫。
技工:喂!小姐!
玛丽恩停下,回眸先瞥见巡警,后看到技工。她的脸刷地变白。她不知是谁在叫她。随后技工向她摆手,拎着她的手提箱走过来。
玛丽恩(当技工走到汽车前时):就把它放在这儿吧,请……放在我身边。
技工微笑,把手提箱甩进汽车。
玛丽恩驾车离去。当她把汽车开出车场时,我们看见技工、车商和巡警全都在目送她。
〔化入〕

52.玛丽恩在她的新车里,99号公路
玛丽恩紧张地开车。她望望后视镜,与其说是感到高兴,不如说是吃了一惊。她看到——

53.玛丽恩的汽车后视镜
并没有巡警的踪影。

54.玛丽恩在新车里,99号公路
她转脸朝外望望公路。

55.99号公路,玛丽恩的视点
车辆穿流如梭。

56.玛丽恩在新车里,99号公路
她再次看看后视镜,虽然——

57.玛丽恩的汽车后视镜
她还是没有看见那位巡警。

58.玛丽恩在新车里,99号公路
她没有感到安全,不能放松,不能证实已经摆脱那个男人的监视和怀疑。
现在,镜头移近玛丽恩的面部,记录下她的忧虑和恐惧。她的眼中闪着犯罪的光芒,而她是那种不惯于在这样真实的环境里掩盖罪愆的人。猛然间,我们听见车商的笑声,那声音就象玛丽恩想象中的那样清晰,我们听到的“想象声音”真是车商的声音。
车商的声音:雷克长官,这是第一回看到买主催促售货员!有人在追踪她吧?
巡警的声音:我最好还是看看那些文件,查理。
车商的声音:你觉得她象个不地道的人吗?
巡誉的声音:她的举止有点象。
玛丽恩眨眨眼,摇摇头,仿佛想甩掉这些她想象中的声音。她望望后视镜。

59.玛丽恩汽车的后视镜
她还是没有看到那位巡警。

60.玛丽恩在新车里
她差不多已能做到强迫自己放松了,然而又被什么东西惊动,再次紧张起来。

61.外景,99号公路
公路上有一辆警车。她驶过它时,我们听到警车内的收音机传出含混不清的咝咝声,玛丽恩挂档,飕的一声飞驰而去。
〔化入〕

62.外景,99号公路,远景
玛丽恩的汽车风驰电掣地驶过。
〔化入〕

63.玛丽恩在新车里
她容颜憔悴,由于精神紧张和长途驱车的劳顿而累垮了。因为提心吊胆和苦苦思索,她的眼皮都抬不起来了。

64.挡风玻玻外
我们看到黄昏已近,天快黑了。

65.玛丽恩在新车里
我们听到一阵内心激烈讨论的嗡嗡声,是玛丽恩想象中发出的声音。第二阵嗡嗡声之后,我们听清了卡罗琳的声音。
卡罗琳的声音:是的,洛厄里先生。
洛厄里的声音(忧心忡忡的调子):卡罗琳?玛丽恩还没到吗?
卡罗琳的声音:没有,洛厄里先生……不过她常在星期一早上迟到一会儿。
洛厄里的声音:她一到就通告我。
玛丽恩再次晃晃脑袋,强迫自己不再听到这些想象中虚构的情节。

66.外景,99号公路
现在我们切换到这条路的景色(玛丽恩的视点)。黑暗的黄昏已经来临。在茫茫夜色中,我们看到公路两旁的饭馆和加油站的霓虹灯纷纷亮起来了。

67.内景,玛丽恩的新车
镜头切回到玛丽恩的面部。俄顷,想象中的声音又响起来。
洛厄里的声音:给她姐姐打电话!要是家里没有人接电话……
卡罗琳的声音:我给她姐姐打过电话了,洛厄里先生,打到她工作的地方,“音乐作家的音乐商店”,她和我们一样不知玛丽恩在哪儿。
洛厄里的声音:你最好往她家跑一趟,她可能……接不了电话……
卡罗琳的声音:她姐姐正在赶回家。她和我们一样不放心。
玛丽恩的神态显露出负罪和懊悔的痛苦之色。她闭了一下眼睛。

68.外景,99号公路
我们又切换到公路。迎面而来的汽车头灯照到挡风玻璃上。

69.内景,玛丽恩的新车
镜头切换到玛丽恩的面部。我们从她面部肌肉的紧张程度可以感觉到她开得更快。迎面来的汽车头灯突然照在她的脸上。我们猛然听到洛厄里的声音,现在声音响亮,带有惊愕之情,那男子声音中的焦灼急切之意足以摧垮玛丽恩强作镇静、避免想象的力量。
洛厄里:不!我一点也不明白。我已经说过了,我最后看见你的妹妹是上星期五她离开这个办公室,她说有点不舒服,想早点下班,我同意了。这就是我最后看见……(稍顿,想起来了)……等等。过了一个小时或再晚些时候,我确实看见她开着车……(稍顿,认真地害怕起来)啊,我想你最好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要快。(稍歇,卡嗒一声挂上电话)卡罗琳,给我找卡西迪先生。

70.外景,99号公路,玛丽恩的视点
现在天色完全黑下来,已到晚上。

71.内景,玛丽恩的新车
镜头切回到她的面部。
洛厄里的声音:总之,卡西迪,我对你说过,所有这些现金……我不能负责。噢,天晓得,一个为你工作过10年的小姐,你信任她!好吧,是的,你最好来一趟。

72.外景,前面是路,玛丽恩的视点

73.内景,玛丽恩的新车
镜头快速切回到玛丽恩的面部。迎面来的白惨惨灯光掠过她的脸。
卡西迪的声音(没有喝醉,因狂怒而声音尖厉):我不打算扔掉4万块钱!我要把它找回来,如果钱丢了,我要用她那身细皮嫩肉来换!我要追踪她,你相信好了!
洛厄里的声音:等一等,卡西迪……我还是不能相信……肯定是发生了无法解释的事,我不能……
卡西迪:你向银行核对过了吗,没有?他们从来不注意她,是吗?你还是信任她?臭娘儿们!我把钱掏出来的时候,她坐在那儿,连眼睛都不唊一下,真是工于心计,而且……而且也不向我卖俏!
一个急剧的现象使玛丽恩闭上眼睛。

74.再次透过挡风玻瑞拍摄
开始出现大滴的雨水。

75.玛丽恩的特写
她注意到正在下雨。

76.透过挡风玻瑞拍摄
通过迎面投来的灯光反射看出雨越下越密。

77.玛丽恩的特写
她拧开雨刷。

78.通过挡风玻璃拍摄
雨刷在暴雨中摆动。

79.玛丽恩的特写
她通过模糊不清的挡风玻璃往外凝视。

80.汽车轮的特写
车轮在漫着雨水的公路上速度减低。

81.玛丽恩的特写
她透过挡风玻璃凝视。迎面来的车辆稀疏。

82.汽车轮的特写
车轮似乎在缓慢拐弯。

83.透过挡风玻玻拍摄
夜深沉,雨茫茫。

84.玛丽恩的特写
她在凝视。

85.玛丽恩的视点
透过被雨水打湿的挡风玻璃模糊看到远处有一个吸引人的霓虹灯。

86.玛丽恩的新车
她勉强把汽车开过漫着雨水的道路。

87.外景,道路
当我们稍为靠近时,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那个霓虹灯招牌,隐约辨认出“汽车旅店”几个大字。玛丽恩把车停住,略略摇下车窗往外瞧。我们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个招牌:“贝茨汽车旅店”。玛丽恩打开车门,冒雨冲出来,跑到旅店办公室前面的游廊上。

88.外景,贝茨汽车旅店,晚间
玛丽恩在游廊上逗留片刻。办公室内亮着灯。她试着推一下门,发现门没有上锁,便步入办公室。镜头跟拍。室内无人。玛丽恩走到柜台前打了一下铃,没人答理。玛丽恩既担忧又沮丧,用手擦擦前额,返身回到游廊上。她望望另一个方向,在办公室的后面看到——

89.玛丽恩的视点,一所大的旧房子,晚间
旅店办公室前有一条小径通向这座房子。楼上一个房间里亮着灯,一个妇人走过窗口,停下往外凝视,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她的剪影。她旋即转身离开窗户。

80.外景,贝茨旅店游廊,晚间
玛丽恩看到那妇人之后,现在期待被人注意。她站在游廊等候片刻,不见人来。玛丽恩失去耐心,恼火了。她冒雨冲进她的汽车,打开边窗,开始揿喇叭,未几,一个青年男子打开那座房子的前门,犹豫了一下,随即走下小径。走了不多几步之后,他转身返回房内。玛丽恩离开她的汽车,奔到游廊的雨篷下。她跑的时候,我们看到那个年轻人不过是跑回去取一把伞,看到玛丽恩跑向游廊,他便加快脚步,但并没有撑开伞。他在玛丽恩之后到达游廊。他突然停下来望着她,又望望挂在手上没派上用场的伞,然后又望望她。在他的举止和眼神中有点忧郁而感人的风韵。玛丽恩不再急躁,莞尔一笑,这使他也几乎笑了。他把她让进向公室,自己往后站,请她先走。她走进办公室。

91.内景,贝茨旅店的办公室,晚间
那年轻人随着玛丽恩进入办公室,关上门。他叫诺曼·贝茨,不到30岁,瘦高个儿,声音柔和,言语支吾。
诺曼:晚上天气不好。
玛丽恩(不成问题的问题):你有空房间吗?
诺曼(单纯地,几乎是高兴地):我们有12个空房间,12个小房间,12个空房间。(稍顿)它们远离公路。
玛丽恩:我想我已经离开大道了……
诺曼:我知道你肯定是离开了。除非人们离开大道,不然谁也不会在这里停留。
他现在站到柜台后面,往前推推住客登记簿。
诺曼:不过,细说我们的亏损也不好。我们在前面挂上灯光招牌,并且按正规手续办事……请签字吧。
玛丽恩把手提包放在柜台上。她拿过登记簿,提起钢笔,突然醒悟到她最好用一个化名。她签的名字是“玛丽·塞缪尔斯”。
诺曼:你的家庭地址。哦,写上城市名称就行了。
玛丽恩(一眼看到手提包里露出一角的报纸):洛杉矶。
她意识到他并没要求她说出来,只要写下来就行。她嫣然一笑,在假名旁边写了“洛杉矶”。诺曼淡淡一笑,不再感到窘迫,便收敛笑容。
诺曼:1号房间,离办公室近些……如果你需要什么东西时……

92.特写,诺曼
他取下一把1号房间的钥匙,我们看见钥匙板上还留着另外一把。

93.双人镜头,玛丽恩和诺曼
玛丽恩:我最需要的是睡眠。可能,还想吃点东西。
诺曼:10英里外有一家大餐馆……就在费厄维尔那边。
玛丽恩:我离费厄维尔那么近了吗?
诺曼:15英里。我去把你的行李拿进来。
他走到门口,开门。雨己经相当小了。他满意地笑笑,仿佛联想起他心中的乐事。玛丽恩跟他走到门口,在游廊等待,望着诺曼跑到她的汽车跟前,登车,并把它开到1号房间前的停车点上。玛丽恩沿着游廊走到1号房间门口等待。诺曼拎着手提箱下汽车,跑到门口,推开门并伸手进去拧开一盏灯。玛丽恩走进房间。诺曼随着进去。

94.内景,1号房间,晚间
诺曼把手提箱放在床上,走过去打开窗户。
诺曼:这里闷热。(转向她):好了,这个,呃,……床垫是很软的(注2),壁橱里有衣服架……印着“贝茨汽车旅店”的永久名字,因为你要让你的朋友们回到家里之后给吹嘘吹嘘。还有……那个……在那儿。(他很不好意思地指指浴室)
玛丽恩:浴室。
诺曼(急急准备离去):我在办公室,如果你需要什么……敲敲墙壁就行。
玛丽恩:谢谢你,贝茨先生。
诺曼:我叫诺曼·贝茨(注3)。
他在门口稍停,凝视她。她笑了。
诺曼:你有一种别的姑娘所没有的东西。
玛丽恩:我有吗?
诺曼:说不出是什么东西……可是有点什么,使人感到舒畅。
玛丽恩:再次谢谢你。
诺曼(没话找话):你不打算再开车出去吃晚饭了吧,是吗?
玛丽恩:不去了。
诺曼:那么可以赏光吗?(不待她回答)你肯在这儿吃晚饭吗?我刚才正好要……我自己……除了三明治和大量牛奶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如果你肯到房子里去,我会很高兴的,而……我吃的并不讲究,不过……厨房里是非常舒适的。
玛丽恩:我乐意去。
诺曼:那好,请把衣服挂起来,换掉湿鞋子,等你准备好,我立刻来接你。(准备出门)……还有我那把可靠的雨伞。(他嘻嘻一笑,跑出门去)
玛丽恩关好门,走到手提箱跟前把它打开,取出一件衣服,她的手提包就在手提箱旁边。她低头看了它一眼,踌躇片刻,搁下衣服,探手到手提包里拿出装着钞票的信封,颇有内疚之意,寻思着把它藏起来。决定之后,便开始找一个合适的隐藏处。她四下查看,望望壁橱、抽屉等处,发现这些地方都很显眼。她一眼看到手提包里的报纸,便灵机一动,打开报纸,把那只信封夹在里面,再把报纸折起来,然后把它放在床头柜上,仿佛是为了呆会儿看报顺手放在那儿的。她为此捉摸了一会,决意就这么办,这才走到手提箱前收拾东西。骤然,一个妇人恼火的刺耳尖叫声打破了静谧。
妇人的声音:不行,我说不行!
玛丽恩缓步踱到窗前,听清这个可怕的声音是从客房后面的房子里发出来的。镜头跟到窗户,我们可以看见楼上卧室的灯还亮着,声音是从那里发出来的。此时雨过天晴,月亮出来了。
妇人的声音(继续):我不让你带什么奇奇怪怪的年轻姑娘来吃晚饭……(声音中带着难听的轻蔑嘲笑,令人不寒而憟)……在烛光下,我想年轻人是举止下流淫荡的,脑子里想的也是下流淫荡的念头。
诺曼的声音:妈妈,请你……
妇人的声音:接下去是干什么呢?吃完饭听音乐?说悄悄话?
诺曼的声音:妈妈,她只不过是一个陌生人……她饿了,天气又不好……
妇人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妈妈,她只不过是一个陌生人!(再次严厉残酷地)好象男人不要陌生人似的,好象……哦!我不说那些叫人恶心的事了,因为这使我作呕!你明白吗,孩子?(稍顿,继续)去吧,去告诉她,不能用我的食物……或我的儿子满足她可憎的欲望。难道因为你没有胆量,还得我亲自去对她说吗?啊,儿子?你有胆量吗,儿子?
诺曼的声音(羞恼地脱口而出):住嘴!住嘴!
传来楼上那个房间碰门的声音。玛丽恩站在窗前,越听越烦,既关心又怜悯。现在她转过脸来,愁眉不展地望着这个小小的空房间。未几,听见那房子的前门砰然关上。玛丽恩转身眺望窗外。

95.玛丽恩的视点,晚间
我们看见诺曼踏着小径走过来,端着一个盖着餐巾的托盘。

96.内景,1号客房,晚间
玛丽恩望了他片刻,然后迅速转身到门口,开门走进游廊。

97.外景,旅店游廊,晚间
玛丽恩在门外站了一会儿,正打算往前走,诺曼已从房子那头过来,踏上游廊,经过办公室径直走到她面前停下。看到她会意的眼神,他痛苦并难为情地盯着她。
玛丽恩:我给你添了麻烦。
诺曼:妈妈……(假笑一声,企图用幽默的口吻掩饰)……常言道:“她今天情绪欠佳”……我想她今天就是情绪欠佳了。
玛丽恩(望着托盘):你不该这么费心。我真的没有那么大的胃口。
诺曼激灵了一下,发现她已经听到他母亲提到关于欲望(注4)的那番话了。
诺曼:我很抱歉……但愿……人们能替别人道歉。
玛丽恩:别在意。(善意地微笑)可是,既然你己经为我们做好了晚饭,我们不妨吃吧。呃?
她返身走回房间。诺曼开始跟着走,后来想到将会出现和一个富有魅力的年轻女子待在一个旅店房间的景象,他又踌躇不前了。端来一盘食物已经是他今天违抗母命的最高限度了,他不能走进玛丽恩的房间。
诺曼:在办公室可能比较好些……暖和些。
还没容玛丽恩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他便转身赶往办公室。玛丽恩望着他的背影,脸上显出逗趣的同情,随他而去。

98.内景,旅店办公室,晚间
诺曼端着托盘,四处张望,发现没有可以吃晚饭的地方。他扭头瞥见玛丽恩站在门口。
诺曼:在办公室里吃饭(苦笑)……就是对我来说也是太正经了。后面有一个休息室……假如你高兴的话……
玛丽恩点点头。诺曼走到柜台后面,进了一间漆黑的休息室。玛丽恩随着。

99.诺曼的休息室,晚间
只有办公室的灯光洒进这个黑洞洞的房间,我们看见诺曼把托盘放在桌上。玛丽恩走到门口站住。诺曼直起身子,走到台灯那里拧开灯。
玛丽恩被这个房间里的摆设吓了一跳。即使只有一盏昏暗的灯光,这个房间别致非凡的陈设也立时暴露在眼前。这是一间鸟的房间,触目皆是鸟类标本,在任何一个有条件的角落里都有鸟,甚至有一只悬在旧式台灯流苏的阴影里。鸟的种类各个不同,有漂亮的、巨大的、可怕的,还有猛禽。玛丽恩恐惧地望着它们,有点毛骨惊然。

100.特写,各种各样的鸟

101.双人镜头,玛丽恩和诺曼
诺曼:请坐。坐在沙发上。
当诺曼摆开面包和火腿并倒牛奶时,我们随着玛丽恩穿越房间。她边走边观察那些鸟,扫了一眼书架,那上面收藏了一些关于动物标本剥制技术的书。

102.特写,几本动物标本剥制术的书

103.中景/近景,玛丽恩
她也注意到墙上的画,基本上都是裸体画,有许多带有暖昧的宗教色彩。玛丽恩最后走到沙发跟前坐下,望着他摆桌子。
玛丽恩:你非常……客气。
诺曼:这些都是为你准备的。我不饿。请吧。
玛丽恩开始吃东西,她的态度有点紧张。她叉起一小片火腿,咬了一小口,心不在焉地、不安逸地一点点啃。诺曼目不转睛地望她,看着她咽下一小口,微笑,又笑出声来。
诺曼:你吃东西象小鸟一样。
玛丽恩:你当然了解鸟。
诺曼:并不很了解。人们形容吃东西少“象只鸟”,其实不切合实际。我说它不切合实际是因为鸟的食量大得惊人。(稍顿,解释)哦,我一点也不了解鸟。我的爱好是剥制东西……剥制动物标本。而且,我想我宁愿剥制鸟。因为……喏,我讨厌野兽标本的模样,比如狼、黑猩猩和所有……有人甚至还剥制狗和猫,可是我不剥……我认为只有鸟的标本是好看的,因为它们相当……驯服,开头干时……它们大部分……
他说走了题。他猛然恢复了犹豫不决和扭怩不安的本性,使他那旺盛的精力消失了。
玛丽恩观察他,略带同情地浅笑。
玛丽恩:这是一种新鲜的嗜好,我是说奇怪的。
诺曼:也不普遍。
玛丽恩:我想是的。
诺曼:这并不象你所想的要花很多钱。真的花不了多少钱。针、线、锯末……化学药品,全部开销也就是这些。(他不再说话,看上去有点不安)
玛丽恩:男人应当有嗜好。
诺曼:这不光是嗜好……有的时候……嗜好是为了消磨时光,而不是充实时光。
玛丽恩(稍顿之后,温柔地):你的时光那么空虚吗?
诺曼:哦,不!(勉强重新活跃起来):我经管办公室,照料房间和庭院,为母亲做点家务……做那些她允许而我又应该会做的事。
玛丽恩:你和朋友们……出去吗?
诺曼:朋友?谁需要朋友呀。(大笑,然后非常幽默地)小伙子最好的朋友是他的母亲。(收敛笑容)你一生中从来没有感到空虚的时候,对吗?
玛丽恩:难免也有。
诺曼:你要上哪儿去?我无意刺探你的……
玛丽恩(若有所思地一笑):我去寻找一个隐秘的岛。
诺曼:你也要逃避什么?
玛丽恩(警惕地):你干吗问这个呀?
诺曼:不为什么。人们什么也逃避不掉。(稍顿)雨没有下得很久。(突然话锋一转)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我认为我们全都被夹在自己设下的陷阱里,没有人能挣脱这个夹子,我们连抓带挠……不过抓的都是空气。要不就是互相抓,总的说,我们寸步难移。
玛丽恩:有的时候我们还有意落入那些陷阱。
诺曼:我天生就是这个样子。我也不在乎了。
玛丽恩:你应当……在乎。
诺曼:噢,我是在乎的……不过我说不在乎。(稚气地笑)
玛丽恩(定睛望他,摇摇头):如果有人用我刚才听到的她对你说话那种语气对我说话,我想,我可再也笑不出来了。
诺曼(抑制住怨恨):有时,她对我那样说话,我甚至想……骂,而且永远离开她!(苦笑)或者至少反抗她!(稍顿,无可奈何地耸耸肩)可是我不能。她有病。
玛丽恩:她嚷起来声音可不小……
诺曼:我的意思是……病。(停顿)自从我父亲死后,她得独自抚养我……那时我才5岁……这肯定是个沉重的负担。哦,她不用去工作什么的,父亲留给我们一点东西……可是,几年前,母亲遇见一个男子。他说服她盖了这个旅店。他应当说服她干点别的……而现在,他也死了……她受的刺激太大了。而且他死的样子……我想在你吃饭的时候不该说起这些。(稍顿,莞尔)无论如何,我母亲的损失太大了……她什么也没有了。
玛丽恩(不无批评之意):除了你。
诺曼:儿子比起情人来是可怜的替身。(扭过头去,仿佛不喜欢那个字眼)
玛丽恩:你为什么不走开呢?
诺曼:象你那样,到一个隐秘的岛上去?
玛丽恩:不,不象我。
诺曼:这对我来说已经太晚了,而且,再说……谁来照顾她呢?她在那上面太孤单了,炉火会熄灭……又潮又冷,象座坟墓。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不会这样对待他,哪怕你恨他。哦,我不恨她。我恨……变了样的她。我恨……那种病。
玛丽恩(缓慢又小心谨慎地):要是你把她……送到什么地方——是不是会好一点?
她吞吞吐吐。诺曼转过脸来,用一种明显的冷漠眼光盯着她。
诺曼:送到慈善机构?送到疯人院?人们常把疯人院叫做“什么地方”。(冷酷地模仿她)把她送到什么地方!
玛丽恩:对不起……我不是有意说得那么不负责任……
诺曼(由冷酷转为大怒):你知道什么是负责任吗?你可曾见过那种地方吗?知道内情吗?嘲笑,眼泪和审视你的残酷目光……把我的母亲送到那儿?为什么?她害过你吗?她于人无害,就象——这里的一只鸟类标本。
玛丽恩:很抱歉,我只是觉得……似乎她在伤害你。我是出于……
诺曼(眼下已极度愤怒):好意?你是好意?人们总是出于好意,他们鼓起如簧之舌,摇头晃脑地提出一些如此巧妙的建议……
狂怒突然出其不意而又完全彻底烟消云散了。他仰靠到椅背上。出现了短暂的安宁。玛丽恩观察这个困惑不安的男子几乎由于发怒而肉体上感到痛楚。
诺曼(平静地):自己曾经建议过这件事。可是我连想一下都觉得讨厌。她需要我……而她并非……(眼神中流露出孩子般的诚恳.)……并非疯子……并非发疯。她只不过是……只不过是有时有点糊涂。我们有时全都有点犯糊涂。你有过吗?
玛丽恩(经过长时间的深思后):有的,有一次就足够了。(站起来)谢谢你。
诺曼(愉快地纠正她):谢谢你,诺曼。
玛丽恩:诺曼。
诺曼:你不打算……已经准备回房间去啦?
玛丽恩:我非常疲劳。明天还要开车赶路,老远的回凤凰城。
诺曼:凤凰城?
玛丽恩:我在那儿踩进一个隐秘的陷阱……我要回去……设法把自己拔出来。(亲切地望着诺曼)要趁我来得及之前。
诺曼(盯视她):干吗不再多呆会儿,聊聊天嘛。
玛丽恩:我愿意,可是……
诺曼:好吧,明天早上见。我给你送早饭。你要在什么时间……
玛丽恩:非常早,黎明吧。
诺曼:好吧,小姐。(他已经忘记她的名字了)
玛丽恩:克兰。
诺曼:是的。(他皱眉头,仿佛是为了记不起她在登记簿上的名字而困惑)
玛丽恩:晚安。
她走出休息室。我们从诺曼的视点望着她穿过小小的办公室走入茫茫夜色中。诺曼转身对着桌子,现在我们看见他的脸了。他的脸象醉酒似的放光,显得坚决果断,信心十足。他着手收拾桌子,听见隔壁房间玛丽恩的关门声时,他顿了一下。他一动也不动,侧耳静听。他走进办公室查看登记薄。

104.特写——登记薄上的名字是塞缪尔斯

105.中景,诺曼
他回到办公室,满面狐疑。传来玛丽恩在她房间里活动的声音,声音轻柔,几乎与夜间的静谧混为一体。诺曼扭头不听那声音,好象要抵制听或者还有听以外的冲动,可是他渐渐地被迫屈服于这种冲动,不由自主地走到墙边,把耳朵贴在墙上。那声音响起来了,仿佛我们也把耳朵贴到墙上似的。现在诺曼望着一幅挂在他所倚墙那头的画。他慢慢向它走去。他伸手摸它,骤然把那个小画框从墙上摘掉。
一小束光柱射到诺曼的脸上,它是从画后的墙洞投射过来的。这个房间的另一头很暗,因此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照射在诺曼脸上的光线。
镜头推向诺曼,离得极近,直到他的侧影占满画面。那点小小的光照在他的眼睛上,从透进来的光看见小洞,诺曼通过小洞目不转睛地凝视。

106.诺曼的视点
我们通过那个洞望进玛丽恩的小房间。看见玛丽恩在脱衣,她只穿着一件半身衬裙和胸罩。她略微弯腰,伸手到背后上解下她的胸罩。

107.诺曼的大特写
他观察玛丽恩脱胸罩。我们看见他眼睛骨碌碌地地望着画外的玛丽恩。

108.诺曼的视点
玛丽恩正在披上一件浴袍遮住她全裸的身体。

109.诺曼
他扭过头来,面对我们片刻,接着又转过脸去,直到他能从休息室的小窗户往外瞧为止。我们和他同时看到——

110.后景中的房子

111.诺曼
他飞快而忿懑地扭转脸。我们看见他发怒和苦恼的神色。随后看到他坚定的神情。他迅速而准确地把画挂回到墙上的洞前,转身走出休息室。我们看他穿过办公室走到游廊,甚至没顾得上关好身后的门。
〔切入〕

112.外景,旅店办公室前的游廊,晚间
诺曼沿着游廊走向那座大房子。他在小径上迟疑了一次,抬头望望卧室窗户的灯光,然后急忙收住脚步,端正姿势,果断地阔步向前走。镜头跟拍。他打开房子的大门,走了进去。我们看见他在楼梯下停住,抬头望着楼上正对楼梯口的卧室门。他呆了片刻,他的决心和勇气消失了。他耷拉着肩膀,既伤心又沮丧。他经过楼梯缓步走向过道尽头的厨房。他走进厨房,疲乏地跌坐到椅子上,少时,他伸出一条腿,斯文地踢一下厨房门,把它关上。
〔切入〕

113.内景,玛丽恩的旅店客房,晚间
玛丽恩坐在小桌旁,全神贯注地在一个小记事本上计算数字。我们从这些数目字中看出她正在算一笔账,计划偿还她从那4万美元中花掉的数目。我们也看到她的银行存折。纸的上端写着40000,下面写着500,这是为买新车花的钱,减剩39500。我们在这张纸的另一个地方上看到她计算存折上的余额数字:624下面写着500,减余的数目是124。她看看这个数字叹了一口气,但并不厌烦,反倒有几分满意,这是人们懂得要不惜任何代价争取继续做正派人之后所得到的欣慰。过了一会儿,她撕下记事本上这张纸,站起来把它撕成碎片。她走进浴室,把纸屑扔进恭桶,放水冲掉。然后她脱掉浴袍进入浴池,拧开喷头。

114.内景,玛丽恩在淋浴
我们越过悬挂浴帘的横杆上方看见浴室的门没有关严。我们看见玛丽恩洗澡并抹肥皂。她的眼神仍有几分惆怅,但总的看来她显得宽心多了。现在我们看到浴室的门被缓缓推开。喷头的哗哗水响把其余的声音都掩盖了。那扇门又缓慢而谨慎地关严了。我们看见一个女人的影子映在浴帘上。玛丽恩正背对浴帘。洁白的浴室亮得有点晃眼。我们突然看见有一只手举起来,抓住浴帘,把它扯到一边。
〔切入〕

115.玛丽恩的极大特写
她听到并感觉浴帘被扯到一边便转过身来,她的脸上猝然露出惊怖之状,从嗓子里进发出低沉恐惧的呻吟。一只手伸进画面,手里攥着一把特大面包刀,刀刃的挥舞在画面上留下一片闪闪的银光。

116.乱砍
一把刀在狂挥乱砍,给人的印象是仿佛它在划碎这个画面,划破这段胶片。听到一片哽咽的呼叫,后来一切都寂然无声了。随即听到玛丽恩的身体砰然一声倒在浴池里。

117.镜头反打
一片晃眼的红色,喷头喷出的水模模糊糊,那只手把浴帘拉回去。我们瞥见杀人者一掠而过。这是一个满脸疯狂相的女人,她披头散发,好象戴了一个奇形怪状的发套。后来,我们只看见贴近浴池边的浴帘,并听见喷头的哗哗水声。我们越过挂浴帘的横杆上方,看见浴室的门再次被打开。不一会儿,我们听见前门乒乓作响。
〔切入〕

118.尸体
它一半在??

 短评

人格分裂的鼻祖,试想60年代人们看到这部电影时能有几个不喊牛逼的

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这片儿唯一的败笔是最后那位表情夸张、装腔作势的心理学家,一看就是演戏演过了的主。其实这片不被剧透的情况下看肯定很吓人(很难做到了吧),尤其是最后女主角单身去大屋里寻找诺曼的母亲那一段。浴室那场戏现在看也很吓人。

6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80W成本的电影业同样可以做到流芳百世,希区柯克缜密的思维、独特的运镜,加重了对细节的刻画,其隐喻也值得回味,结尾那具骷髅头更让人不寒而栗。据说此片开创了人格分裂电影的先河,同时也暗示了希区柯克本人的“厌女癖”。

8分钟前
  • Spotless Mind
  • 力荐

#重看#作为爱伦坡的粉,希胖圆了惊惧而癫狂的梦,夜色笼罩下的“荒凉山庄”成为谜团中心,用阴影和巧妙机位砌出双重人格(镜像的利用),分割式构图勾勒出分裂的灵魂;数次特写眼睛的凝视,瞳孔的倒影,以及偷窥的视角,都宛如死神的觊觎;悬念高挂,层层推进,无法喘息。希胖曾坦言此片的深层逻辑是“让观众痛苦”。

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多年媒体的剧透轰炸让我一直没兴趣完整看完此片。希区考克这次把自己的蠢桥段藏的很好,当然,我说的是如果没有最后那个画蛇添足的Shrink.

13分钟前
  • Rust
  • 推荐

细节部分处理地相当细腻,特别是母亲房间和儿子房间的对比。这片对于几重人格及犯罪后心理创伤的运用对后世影响颇大,犯罪心理里有一集也是杀人狂儿子将母亲的遗骨保留到发霉,韩国那部老师的恩惠也是。

17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一个男孩最好的朋友就是他母亲” 诺曼上楼扭屁股…等细节虽然早就猜到了结局,但今天第一次看依然被震撼到。

1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最后那一抹笑容堪称经典。

23分钟前
  • 孙此方
  • 推荐

妈呀,(影史)知名酒店竟用拖把清洗浴缸!!

27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且看诺曼的last smile 毛骨悚然!

31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神作。全面滿分。如果有任何不被打動的理由,那就是觀眾晚生了50年,受到太多這部電影50年來泛濫的影響,就像一個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英國老婦不會覺得沙劇牛逼一樣。

36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悬疑成分就差一些,还是很好看哈

3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看这部电影必须回答一个经典的问题:女主角遭到刺杀时,镜头直面花洒,花洒每一条水痕都清晰无误如同肉眼看着一样上镜。请问,摄影机是如何做到的?

42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剧本和细节真是绝了,对性别的理解更是超前时代。万圣节去看希区柯克就是no zuo no die的节奏,惊恐交加中居然错抓了邻座小哥的手... o(>﹏<)o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伪"的就是"娘"!

50分钟前
  • 杂技演员
  • 推荐

我杀了我妈妈,我妈妈杀了我。

5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老希让人最意想不到的悬疑经典之一。将故事串联起来,本来以为会是与这件事相关,但最终却变成了旅馆中的凶杀:对母亲话语唯命是从的儿子。然后竟又将一切推翻,转变为警局中冰冷的表述。经典的镜头:雨中行车(这里迎接了转变),浴室谋杀(唯美),早已死去的XX的骷髅孔洞的双眼(最大震撼)

52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几处吓点被吓:大雨迷离、浴室杀人、骷髅、片尾变态镜头。过誉经典。

5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紧张的气氛营造得真棒!!!

1小时前
  • 战国客
  • 力荐

呃,有那么神么……顶多是意义重大吧……

1小时前
  • 心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