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大逃杀2000 剧照 NO.1大逃杀2000 剧照 NO.2大逃杀2000 剧照 NO.3大逃杀2000 剧照 NO.4大逃杀2000 剧照 NO.5大逃杀2000 剧照 NO.6大逃杀2000 剧照 NO.13大逃杀2000 剧照 NO.14大逃杀2000 剧照 NO.15大逃杀2000 剧照 NO.16大逃杀2000 剧照 NO.17大逃杀2000 剧照 NO.18大逃杀2000 剧照 NO.19大逃杀200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22:23

详细剧情

为了培养出忠实效忠于成人、在逆境中坚忍不拔的青少年一代,日本政府出台《BR》法案。每年都从全国学校随机抽出一个班级的同学,前往荒岛进行生存极限挑战——老师发给学生地图、粮食和各式武器,令他们自相残杀,直到存活下来的最后一个,才能离开荒岛。接下来,残酷的游戏规则和令人绝望的生存条件,使班级里的年轻人开始了相互杀戮。善良或者凶残,主动出击或者被动防守, 同学们开始了各自的计划,人性的丑恶在血腥的死亡中暴露无遗。   大逃杀的游戏在荒岛上壮烈上演。究竟学生们的宿命如何,谁才是最后的存活者。

 长篇影评

 1 ) 一场以40条生命为祭品的成人礼

对《大逃杀》早有耳闻,却一直以为那是北野武的作品,毕竟北野武的大名如雷贯耳,多年之后才知道其实导演是深作欣二,而看完此片,更是被深深震撼。表面上这是一个关于一群中学生自相残杀的充满血腥与暴力的故事,但事实上,其中所折射出的对人性的拷问和对体制的探讨意味深远,这个70多岁的老人着实令人惊叹。
如果要对世界上喜欢挑战人性极限的民族做个盘点,那么相信日本人必能在前三名占有一席。《大逃杀》就是这样,假想一个极端的背景和变态的规则,参与的所有人必须忍受生命的威胁和心理的煎熬做困兽之斗,谁也不能保证下一秒还活着,逃出生天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奢望。录像中介绍规则的女人说话的语气越欢快可爱就越令人毛骨悚然,而一旦亲历生死边缘的挣扎徘徊,血淋淋的现实远比想象的更恐怖、更残酷,做决定远比想象的更犹豫、更艰难。很多时候,人只有被逼到进退维谷才会有所反思,什么是最害怕失去与摧毁的,什么是最值得捍卫与争取的,什么是最想要珍惜与守护的,答案未必就是自己一厢情愿以为的那样。于是我们看到各人的反应大相径庭,几乎涵盖了各种行为发生的可能,真实得令人不敢正视。
小川樱,很少人提到的一个女生,却是我欣赏的第一个人。将包砸向北野,什么武器都不拿扭头就走,前一秒还在笑她傻的我,后一秒却觉得她实在又跩又酷。无法接受被剥夺人权,拒绝被规则玩弄于股掌之中,也无法看着同学们自相残杀,于是毅然决然的履行了最后的生命自主权,那是何等的骨气,何等的倔强勇敢!不是不想活,只是不想如大人引导和逼迫的那样活,自杀何尝不是对BR法的反抗和控诉?“没有人能帮得了我们”,想法很悲观,却显露出她敏锐的洞察力,正因为清醒的看透人性本质,才能如此淡定从容的赴死吧。反观用广播号召大家联合起来想办法的两个女生,为她们的天真与愚蠢付出了无可挽回的惨重代价,又是何等的可悲可叹。
更多的人带着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参与游戏,用各自的方式顽隅抵抗着,维系一线生机。
最让人惋惜的是三村他们,不仅发现了项圈能窃听的秘密,还利用聪明才智积极寻找破解规则之法,并制定了全盘计划,思路清晰,行动迅速,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最终制造了大量炸药,破坏了中央电脑系统。然而,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他们却输在了有限的战斗力,最后三村引爆整车的炸药,死得壮烈而令人钦佩。
想到结盟的不止他们三个,真正能做到同心协力的却少得可怜,取而代之的则是寒心的背叛和友谊的变质。有人口口声声说着“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却为了抢夺救生圈而双双殒命;有人以好朋友的姿态相互照顾和依赖,却从未放下戒心,晚上保持警惕甚至不睡觉,武器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表面上一片祥和的气氛掩饰不住一触即发的紧张。越是压抑恐惧,恐惧就如气球般越吹越大,总有到达极限的时候,抑或是另一番情景,即极限尚未到达,却因为撞上尖锐物而爆破。于是,一个意外的突发事件就立即引起内讧,令信念崩塌,此前所有的努力瞬间灰飞烟灭,而始作俑者在沉寂之后也不堪心理负荷选择了自杀。所谓的朋友反目成仇,所谓的友情不堪一击,冲动不是借口,自私与猜忌才是罪魁祸首。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报复还是误会,计划之中还是意料之外,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杀人的性质已没有太大差别。目的无非是保护自己或他人,结果无非是杀人或被杀,不同的只是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故事,就像相马光子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就拿光子来说好了。小时候的遭遇使她深信任何人都是不可靠的,唯有靠自己才能走出一片天,所以总是游离于人群,孤独自处。因而在了解了游戏规则后,她立刻就觉悟到必须顺应规则,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战斗状态,并全力以赴。将所谓“危机”理解为机会险中求,果断奉行“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做好随时杀人的准备,聪明的她总是化身捕食螳螂的黄雀,同时又临危不乱,擅于利用伪装、示弱和美色骗取信任,降低对方的防备心,逮住机会便一举反扑,干脆利落的将对方完结。与此同时,如果无人可杀而确定处于安全状态时,她竟可以晚上与尸体同睡一屋、白天洗头化妆,着实令人咋舌。她是适者生存的典型,更是一名具有顽强的战斗力、意志力和生命力的斗士,若不是桐山因为防弹衣的保护有恃无恐,二人的对抗结果还是未知之数。
除了光子,最有竞争力的女生当属千草贵子,但二人的行事作风迥然不同。光子积极主动,将对方当做猎物,贵子则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光子阴险狡诈耍心机,贵子则正大光明的决斗。她身上有一种公主气质,清高、傲慢、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仍镇定的练习跑步,叫人佩服不已。为捍卫尊严和生命化身冷面杀手,冷静坚决,刀刀致命,毫不手软,而面对喜欢的人时,又变回了那个温柔浪漫、略带羞涩的平凡女孩,鲜明的反差无不令人感受到她锋芒毕露的个性魅力。
更多的女生都以不出意料的方式杀或被杀。那个叫琴弹的女孩,有人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好,一个人躲起来,整日提心吊胆,张皇失措,或许也在期待着奇迹发生,有人来告诉她一切都是一场梦,或是在危险的时候突然降临救她,然而,当弘树真的前来保护她时,她却在惊恐之下射杀了他。“为什么?”“因为你很可爱。”这个平凡的女孩应该是带有点小自卑吧,尤其在贵子身边,被注目的永远不是自己,所以不敢相信很少跟她说话的弘树居然喜欢的不是贵子而是自己。没有开枪该多好,就算最后还是免不了被光子杀死,至少尝到了被喜欢的喜悦滋味,可以不带一丝遗憾和悔恨地离开这个世界。性格决定命运,于她正是如此。
而弘树,不得不说,有着极致浪漫主义和爱情至上价值观的他是一个少见的异类。离开了一个个相对安全的占据地,放弃了一个个活下去可能性更大的机会,只为寻找心爱的女孩,以渺小的力量保护她,与她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如此的勇敢无私却换来心上人的子弹,临死前还心系她的安全,叫她快逃走,令人唏嘘不已。
是啊,爱情,越是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越能看清它的本来面目。三年前的最后时刻,庆子为求自保向川田开枪,如果真是如此,川田倒是能活得心安理得,然而,“谢谢你”三个字却如千钧之重压得他喘不过起来。正所谓当局者迷,为了解开这个疑团,川田三年磨一剑,破解了项圈的秘密,学会了急救、下厨、开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再一次回到战场,直到北野用水枪逼得秋也开枪才恍然大悟:庆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啊!两个人不能同活的情况下,庆子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川田,而为了不让川田背负愧疚,利用了他自卫的本能反应,心甘情愿也心满意足的死在了他手上。庆子临死前,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谢谢你”,那是对川田在游戏过程中照顾她、保护她、始终没有背弃二人感情的感谢,更是对他完成自己最后心愿的欣慰啊。最终川田还是没能熬过去,但他得到了答案,可以瞑目了,只是留给观众无限的扼腕与痛惜却深远绵长。
说到川田,就自然想到另一个自愿参加游戏的人——桐山,毋庸置疑,男生之中当以他俩最厉害。虽然影片并未对桐山的背景作任何介绍,无从知晓他参加游戏的真正原因,却可以从一些细节上略窥一二。比如他杀广播女生时,故意将喇叭靠近女生,令她的恐惧和痛苦的呻吟声传遍山头,可见他十分享受杀人的兴奋、快感与成就感,就像川田说的,他极有可能纯粹是为了追求刺激而参加,猎杀就是他的乐趣所在。无论是出于对平淡无味的生活的厌倦也好,因憎恶、仇视社会而泄愤也罢,像桐山这种有诸如杀戮之类的狂热爱好的暴力男,即便不参加游戏也必定会成为一个危险分子。试想,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连自己的生命都视如儿戏,那么还有什么能阻挡他作恶的脚步?
最后不得不提我们的男女主人公,最令人疑惑的就是他俩了,凭什么他们能活下来?七原秋也是收获最多女生表白的男生,可他到底哪里出众呢,是因为帅还是成绩好?事实上,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更多的时候他所展现出来的是纠结于愤怒、痛苦、悲伤之中的彷徨无措,唯一的决定和信念就是代替国信保护典子,也可以说这就是他活下去的动力,但也只是走一步算一步而已。典子的柔弱与善良大概是最能激起男生保护欲的特质吧,但在游戏中却是致命的弱势,于是她始终如一只胆战心惊、瑟瑟发抖的小白兔可怜巴巴的躲在秋也和川田身后什么也不做,甚至没有因为自卫或救人而伤过任何一个人,头顶圣母的光环,不仅有两个王子保护,就连恶魔也为她出面,也难怪光子嫉妒她了。理论上说,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下,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的胜者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像光子这样有强烈求生欲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另一种就是像桐山一样无所畏惧的行尸走肉,想必也只有内心强大的他们才能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地坚强生存。而秋也和典子这两个弱到爆的家伙,从头到尾不是狼狈逃窜,就是被别人救,幸运女神却一再眷顾,将他们留到了最后,又证明了什么?智慧、勇气、斗志、毅力、战斗力、武器装备,拥有这些都不足以令人存活,运气才是最不可小觑的重要一环。在尘埃落定之前,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这就是命,不服也不行。
不禁问自己:如果我也是其中之一,会怎么做?自认一向没有中奖好运,想成为第二个秋也与典子简直痴人说梦。那么,屈服于规则,杀人自保么?自问没那个本事,就算有,也没那种心理承受能力。毕竟不是杀一只鸡、一条鱼,那是活生生的人啊,何况还是熟识的同班同学,不管与对方关系如何,首先下不了手,就算真杀了人,罪恶感的折磨也足以令我生不如死。那么,难道坐以待毙?既然已经死路一条,与其恐惧不安地度过最多三天,还不如鼓起勇气自我了断来得痛快。无法像贵子那样继续从前的生活和习惯,也无法像某些男生那样在死前及时行乐,除非心上人在身旁,给予彼此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若不然,因为软弱无能而消极逃避,因为恐惧痛苦而放弃挣扎,我就是这样的人啊。
在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战场,只能continue或over,而不能pause或restart。如果将这个游戏看做是一个用于研究处于极端环境下人的心态和行为的实验,那么其意义并不在于对人性的善恶追根溯源,相反在于人性的迷失与扭曲,而人性的迷失与扭曲往往是人脑自动启动了自我防御机制的结果。当自我防御机制启动的时候,正常情况下的理智与情感的通道逐渐缩小乃至关闭,进化的文明思想所具备的功能和作用被削弱或隐匿,取而代之的是原始的应激反应和求生本能,它们一旦占据了思想的主导、支配地位,暴露所谓的人性之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存活成为此时此刻唯一诉求的时候,也就是离死亡最近的时候,当死亡威胁的越来越逼近,前所未有的压迫感、恐惧感和无助感随时都会令人崩溃,而人的意志和行为可能在濒临崩溃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就算想要拨乱反正也有心无力。或许对于死亡本身,人性之恶更可怕,但在这场游戏中,每个人都是BR法的受害者,我很难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为求自保而动了杀机的人,即便他们将人类丑陋、阴暗的一面呈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人心中都同时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这个游戏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能轻而易举的钻进人心唤醒沉睡中的魔鬼,而原本活跃的天使或被催眠,或在与魔鬼的搏斗中负伤累累甚至阵亡。要达到这个目的,设定带有强制性条件的规则是必须的,归纳起来有三点:一、限制人身自由,摧毁自由意志。参与者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范围之内,杀或不杀,要么主动选择,要么被迫接受,谁也不能例外,在灵活多变、残酷无情的陷阱下,退出的唯一途径就只有死亡。二、赋予合法理而免罪责的杀戮权。不管是铲除平时厌恶的眼中钉还是强暴奚落自己的心上人,都是毫无后顾之忧的,这对于极度自私、崇尚暴力、漠视生命、麻木不仁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保护伞。三、以唯一的生存权作为奖赏来激励杀戮。一开始,杀人或许是困难的,但数次之后恐怕就会习惯了,甚至还会将杀人变成一种生活常态,随着掠夺生存权的人越来越少,对生存的渴望就会越来强烈,因而更能不遗余力的杀人,形成一个恶性竞争的死循环。
显然,这样的游戏规则与伦理道德规范相悖,因此在伦理道德的范畴内评说学生的行为未免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说什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不合时宜而完全没有说服力。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自由是道德的起点”,这里的自由应该包括人身自由和意志自由,诚然,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人理应受到道德的约束,但在非文明的环境下,人首先受到的是规则的制约,那么,仍以道德要求坚守所谓良知的底线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没有退路,要么拼命,要么丢命,若不想死,化身冷血无情的修罗,踩着无数尸体冲出炼狱,不然,伸出脖子迎向铡刀,但不要指望有人会为这伟大的谦让而感激涕零,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就注定只有充当垫脚石的份儿。然而,如待宰羔羊般无法自由掌握自己的命运,同为弱势群体的学生们并没有同仇敌忾,同心协力与游戏制定者和操控者作抗争,而是自相残杀,为了争取一线生机而兵刃相见,这也正是人性弱点的鲜明体现。没有不需要代价的抗争,但不是每个人都自愿付出代价的,计算成本,权衡得失,若最终必须豁出自己的性命,代价未免太过昂贵。从这点上看,显然国信之死所起到的杀鸡儆猴的作用是绝对震撼而深刻的。
杀戮是杀戮者的通行证,殉道是殉道者的墓志铭。秋也和典子这两个看似最弱的人却活了下来,仅仅用运气来解释是无法让人信服的,但就好比每个人分配到的武器千奇百怪,有诸如机关枪之类威力强大的武器,也有诸如扇子之类荒谬可笑到杀伤力为零的武器,毫无公平可言,奇迹就是这样发生了,不管你信不信。不得不承受来外部与内在的重压,有艰辛,有痛苦,有挫折,有绝望,BR与社会的所谓不同的残酷却是如此相似,只不过恐怕没有比杀戮更直观、更凶猛、更惊心动魄的残酷了吧,而杀人游戏就像是一场以40条生命为祭品的成人礼,沉重而难以遗忘。从这个角度来看,谁也不能预言秋也和典子不会就此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战士和强者。事实上,就连胆小如鼠的“圣母”典子也特地回家取走了国信划伤北野的小刀,正表明了她不再像从前那样柔弱无助、依赖他人并随时随地准备进行自卫和斗争的决心。
迷失不可怕,可怕的是停止前进的脚步,失去生存价值。“跑吧,到哪里都好,只要全力以赴。”为成为有生存价值的成人,必须坚守互相保护的信念,必须坚持战斗,坚强、勇敢、执着的面对未来的任何风浪,坚定不移的一直向前走下去,领悟到这些的他们已然不是从前那两个单纯懦弱、对外面的疯狂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了。然而,究竟什么是生存价值?其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历经数千年才造就了今天的人类文明,本应对“天生我材必有用”深信不疑而身体力行,但如果有朝一日真的必须以BR的方式来决定所谓的优胜劣汰,不得不说是一种野蛮而悲哀的退化。片中的成人不敢承认这一点,是因为他们真正不敢面对的其实是萧条的社会、惨淡的人生和失败的自己,如秋也的父母,为生活的重压所累,出走的出走,自杀的自杀,置未成年的儿子于不顾,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可信度。作为罪魁祸首的成人不但不自我反省,积极寻找人生的出路,从体制上改善社会,并给予下一代良好的教育,反而将责任、过失和惩罚转嫁给未成年人,孤立他们,摆布他们,压榨他们,抛弃他们,BR法的诞生正是成人软弱无能的充分体现。诚然,立于悬崖边缘的学生们在看清他人的同时也看清了自己,未尝不是加速成长的标志,但他们绝大多数再也没有机会总结、后悔、自省、改变,再也不可能为实现梦想而奋斗,无论强弱都不过是成人掌权下的可怜的牺牲品罢了。
在典子的梦中,北野问:“这时候,你觉得大人应该对小孩说些什么?”影片并未正面回答,但其实答案反复出现,呼之欲出:“加油!”。无论是对长长卫生纸的三次特写,还是秋也父亲在餐厅对秋也说的话,再加上北野本人在逼典子开枪时所说的话,这句“加油”是成人期望的浓缩,却又什么都不是,因为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教不了。这也正是北野的矛盾所在——残暴冷漠的背后是孤独苦涩,爱学生却被学生整,爱女儿却被女儿讨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他不曾以温柔体贴的方式去爱、关心和感化他们,只会一味的责骂,最终令自己丧失生活的信心。当学生们为了活命而殊死搏斗、杀红了眼的时候,他却活得不耐烦,多么讽刺的对比。然而,北野正是以他的死教会了秋也和典子“加油”的真正含义——无论发生什么事,不要害怕,不要退缩,不要松懈,不要放弃,先发制人也好,绝地反击也罢,一直努力奋斗和抗争下去才能生存下去。
这是一场惨烈绝伦的战斗,即使狂风大作也吹散不了蔽日的乌云,即使雨水侵袭也冲刷不去浸染的血腥,而背负逝去的生命重量的幸存者,绝不会轻易被伤害、击垮、毁灭。然而,不同于前一年胜出的女孩那诡异的笑包含着对成人世界的蔑视与憎恨,秋也和典子虽然被全国通缉,不得不开始逃亡生涯,却充满了生的希望,他们携手从黑夜走进日光,带着情与信的人性之善奔向未来。就像《罗生门》的那个婴儿,影片的结尾似是有意诉说同一句话“可以失望,不能绝望”,只是,三段挽歌越是温暖美好,越是让人感慨唏嘘。
每一个昨天都回味无穷,每一个明天都得来不易,如果人生是一场至死方休的大逃杀,每一个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求生?

PS1:本片所给予人的震撼远脱离血腥暴力本身,虽然分级为R15,那些不够真实的血浆和速战速决的杀人过程却并未给观者造成太多的不适感,反而某些桥段纯情到令人怀疑转型成了青春偶像剧,而时不时出现的交响乐又如哀悼般古典而肃穆。而说到演员的表演,印象最深的当属柴崎幸,从一开始就能感到霸气外露,阴森狰狞的笑容,虎视眈眈的眼神,杀人时如发狂的野兽般紧咬不放,却在挽歌中看到一丝愉悦却转瞬即逝的微笑,残忍狡诈是她,孤独落寞也是她。相比之下,男女主角实在令人提不起兴趣,而北野武似乎是太本色太松弛了,总有点出戏的感觉。但唯一必须诟病的还是北野的死,明明中了秋也多枪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却忽然“死而复生”,噌地从地上爬起来,若无其事的接电话,然后扔掉手机打上一枪,还吃了一块饼干这才咽气,囧到不行。有人说这是黑色幽默,可我实在无法理解和欣赏,无论从气氛情境的游离,还是观众情绪的跳闸,都可以看做一个败笔。换做是我,我会这样安排他的死:他口袋里的电话突然响了,北野挣扎着接起电话,说了那句同样的台词“如果你憎恨人,就要为后果负责”后愤怒的扔掉手机,头转向饼干的方向,盯着饼干直到断气。

PS2:(留下以下问题的个人理解以防忘记)
问:侵入并破坏整个系统的明明是三村,为什么北野会对川田说“其实破坏系统的是你”?
答:首先要看北野说这句话之前发生的事。北野说要确认一件事,然后拿遥控器对准川田的项圈,此时川田没有任何惊慌恐惧,说明他早知道项圈不会爆炸,但他应该不知道系统已被三村破坏,所以,只可能是他知道解除项圈的方法。也就是说,川田以前就入侵过系统,获取了解除项圈的方法。那么,三村能在短时间内破坏系统,极有可能不是因为他特别牛B,而是川田在那次入侵的同时修改了部分程序,或设置了后门。川田虽然从游戏中胜出,但他归根结底是善良的,他除了要替庆子报仇,也想尽可能的救人,所以隐蔽的破坏系统,在不被技术开发人员发现的基础上,为下一个入侵者打开了方便之门,使更多人活下来成为可能。

 2 ) 不要假设。

     友人推荐。并在推荐时口述了一边故事梗概,所以看的时候并没有过多地投入剧情。

     成年人的软弱与不堪重负使得他们不能甚于不想通过正常合理的途径教育未成年人并且与之沟通,《BR》法案应运而生。设定似乎过于疯狂并且有些牵强,却不影响影片的进程。

     42个生命自相残杀,陆续消亡,不给观者一丝缓解的时间,结尾含蓄而温暖,有人完成了心愿终是温情的死去,有人牵手要一直向前,继续走下去。

     而似乎每个看过的人都要问,如果是我,那我要怎么办?

     那么,我说,不要假设。不要做这种假设。

     影片里无疑透露着这样的讯息,怀疑,虚伪,残忍。而这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啊,如若精细深究,不断扪心自问,继而看看周围日常相处的人,再套入场景规则一一对应,于是胆寒一把。人性的阴暗面说不定在现实中就隐隐显露了。我想这断不是深作的本意。

     无奈,友人推荐时就问了我,她一直因这假设处于迷惘中。我当时的回答是不杀人,亦尽量躲避伤害。这看来未免天真,多半可能躲避不及就被人杀掉。而就算躲到最后又如何呢,我终不愿再想。

     如果,如果,且不说这个可能多么微乎其微,就算你确定了这个假设下你的选择与做法,又是假设成真时你真正的选择与做法么?

     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不是么?

     所以,不要假设,记住电影里那些温柔而美好的人们,对这个世界,多一点希望吧。毕竟我们还要生存下去。


     好吧,让我说说,那些我喜欢的人们。

     女生

     13号千草贵子,第一个想起这个女孩,有着明亮且线条柔和的面庞,在那样变态的规则里依然过着自己有序的生活,只这一点,就足够我五体投地,她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去袭击别人,她不软弱,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她“使出吃奶的力气”反抗并且杀了试图进犯她的新井田,她心中也有对爱的信仰,就算弘树不喜欢他,能安然死在他身旁,也是,幸福的吧。

     4号小川樱,不知道怎么,牢牢记住了这个着墨很少的女孩,她拉着男友山本和彦选择了跳海自杀。她从心里否定这个所谓游戏,那违背了她对这个世界的理想,她无力改变,所以选择背叛,或许没有逃出规则,但,毕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跳海前她那么坚强,没有丝毫迟疑,相比下男友山本和彦却显得软弱,她也只是笑着说,没关系,陪我来就够了。

     2号内海幸枝,灯塔六人组的核心女生之一,她始终对同伴给予全部的信任,怀抱希望,并为之努力着,勇敢地向七原表白。只是信任终抵不过怀疑,看似平和的画面只被一个火星就烧光,烧的惨烈,虚假构造的表面如此不堪一击,幸枝是明白的,可是面对拿着枪疯狂射击女生同伴们,她只能在临死前说一声,我们…真蠢啊……

     15号中川典子,本片的小女,温柔,绝对善良,相信同伴,不愿伤害任何人,这样小女的出现,就是要我们怀抱希望,相信善良的人会拥有美好的结局的,就不再多说什么。

     男生

     5号川田章吾,为了解释一个微笑和一句“谢谢你”而再次加入BR,这个选择我就愿意相信他是真正爱着庆子的,他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懂得自我保护并且不愿多伤害他人,多次救下小男和小女,死在一切都结束后回家的船上,好在,死前他明白了那个含义,所以,应该没有遗憾了吧。

     11号衫村弘树,他是真正为爱而活的男孩,拿着有利于自保的GPS,却只为了寻找心爱的女孩而四下奔走,即使重伤在她的枪下垂死之际依然在意的是女孩的生命,不禁让人扼腕动容。

     15号七原秋也,本片小男,同小女一样有着温柔善良的心,影片最后,他坚定的和小女一直走下去,不断向前,并不畏惧。


     还有一个是川田章吾的女友庆子,虽然只出现在川田章吾的回忆中。在上一届的BR中,她在最后选择了向川田开枪,或许是不够信任,或许只是长时间紧张状态下身体的本能反应,川田反击射杀了她,她在他的怀里笑,她说谢谢你,川田用了三年,在再一次参加BR并且垂死于回家的船上时他终于明白了那个含义,那……是成全啊,成全他的生命,和,他们的爱情。用她的生命。

     写累了。
     
     世界何其混乱而模糊,人心那么复杂而多变,我们何从假设与推测,那么,始终心怀着希望,善良且坚定地行走下去吧。
     

 3 ) 你看,你看《大逃杀》

《大逃杀》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电影之一,每当撞到生活的南墙,开始怀疑人生,感到脆弱无力、所谓理想被现实各个击破,对一些不切实际东西还存有幻想的时候,就忍不住常常温习。如果说电影暴力残酷,忧郁残忍,充满血光、泪光,那么我们所置身的这个人吃人社会远远比电影残酷。那些叫嚷着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什么意义,怎么样活下去,不知道什么叫爱与信任的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大逃杀》的一个最大隐喻就是:大家一切归零,如同刚刚诞生,从同一个起点争夺生存权、自由权。      甚至,每个18岁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都应该看看这部片子,都什么社会,什么年代了,可是我们的国民教育很多时候还在回避生存的问题,课本里依然是道貌岸然的田园牧歌式的东西,华而不实,缺乏怎么生存这样生活这样的人格训练、意志锻造和技能培训,以至于很多人走出校门后,才发现自己和社会格格不入,从前树立的爱情理想、人生理想是多么可笑无知。所以,从这一点上我是佩服日本和韩国的教育方式的。以及看那些故作高深的《狼图腾》、《藏獒》、《方与圆》等等乱七八七糟的东西,不如看直接《大逃杀》。      做为资本积累的原始时期,今天我们正处在什么社会呢?对,就是正处在政治书上说的“资本主义一来到社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那个阶段。不管比愿不愿意承认和接受,这个国家正象一个大工厂、大工地一样,每天吐纳着看不见的血肉和骨头,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官宦子弟有好学校好生活任由选择,也越来越好更好当热门公务员,而平民百姓却卖血卖身也供养不出一个大学生,有病看不起,不敢看。闹轰轰的时代,杂乱不堪,弱肉强食,道德价值倾斜,人们笑贫不笑娼。      换言之,如果这部电影拿给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其他国家,肯定就拍不出这种类似偏执狂的顽强了,韩国也许能胜任这个任务,但不会有日本这样的冷竣黑色,深刻圆润。深作欣二,这个影响了吴宇森,昆汀.塔伦蒂等人诺殿堂级导演、古怪老头。2003年初逝世后,其长子接过导筒,拍摄了第二集《大逃杀.镇魂歌》,节奏和内容都往下降了一个档次,但也有出采的地方,比如影片最后,明媚的春天里,大家逃到了阿富汗高原,音乐优美舒缓,经过战争的洗礼,女孩子还是那么清新漂亮,怀抱里婴儿那么无邪,接过小朋友递过来的AK-47的秋也,表情也是坚毅自然      早就想为《大逃杀》写一篇系统全面、条分缕析的的文字了,但是每一次看过影片之后都觉得命题太大,电影所要比喻的,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一时无法全面领会。而且很多人都写过类似的文字,一动笔别人的经典就浮现出来了,难免受影响。所以,时至今日,动起笔仍然觉得吃力。也许还不到为这个生活、自己的这个时代写更有切肤之痛的东西时候,我还要等,再等等,等经历更多,看见更所,想到更多时候,再回过头写。因为我们生活未尝不是一次另类的大逃杀,我们的世界未尝不是一个越来越拥挤的孤岛。姑且暂时做牢骚和涂鸦。     

 4 ) 在残酷的环境下拷问人性

人生下来为了在社会上生存,无时无刻不在竞争,达尔文的进化论放在人类社会仍然适用。适者生存,是大自然千万年进化中形成的真理 深作欣二在电影中为我们假想了这么一种残酷的环境,一个荒岛,三天时间,只有一个人最后可以生还。在普通环境下和平相处的同学,在此时都露出了残酷的动物本性,杀人要么被杀......... 生存的危机来源于信任的破灭,尤其是在一起的那几个女孩,当有一人中毒倒下,原先建立起来的信任瞬间倒塌,而这也毁灭了她们自己。而光子,这个在残酷的环境下长大的女孩,选择了不信任任何人,选择了一个人去面对,为了生存残忍地杀掉所有她遇到的人,然而孤军奋战的结果也只是最后被那个变态所杀。 生还的两个人以及重伤死掉的川田,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让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希望。其实我有点觉得,他们两个人的生还有点Bug。无疑他们是最善良的两个人,而他们的生还主要是靠着川田,他们两个人根本没参加什么杀戮。川田是里面凌驾于其他学生之上的人,也许就是典子和秋也的善良,让川田选择了帮助他们。

电影让我有点意外的是,在里面看到了栗山千明,那位13号运动女孩,可惜不是主角,早早的死在了光子手上。

在这个社会,人总是要成长,学会在竞争中生存,当面临生存的问题,你是否还能保有人性?!

 5 ) 大逃杀之人格分析

        大逃杀之人格分析——本文剧透严重,建议观影后阅读

    一个班级42名学生被迫参加BR(Battle Royale)法案,要求在3天内互相残杀,直至剩下最后一人——这是日本名导深作新二的《大逃杀》,一部充斥着血腥、暴力、冷酷和绝望的影片。它用超现实的手法将残酷的人生浓缩在了3天,最大程度地折射出了人性的黑与白。
    我想大多数观众会和我一样吧,在观影过程中会不断地思考:如果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是选择反抗、杀人、逃避、合作还是被杀?带着这样的情结《大逃杀》会载着你在2小时内上演最为骨肉丰盈的集体闹剧,不断叩击你人性的底线。当片尾曲响起,三年级B班篮球场上每一个曾经鲜活的笑容闪过,内心从绝望、震撼、沉闷,到沉寂、平静、温情……不经要问:刻划过着你内心的又是什么?
    是的,一部好的影片总能让你沉思回味,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领悟到影片带给你的精神意义吧。我想深作新二在古稀之年的大作绝不是想通过血腥暴力来刺激和刷新你的感官,最重要的还是要借此传达出对这个世界积极的意义。中国古之圣贤庄子说“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简言之——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造就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恰如《大逃杀》中每一种人格决定了个体命运的归宿,当然2小时的影片不可能尽善尽美地刻划每一种人格,仅窥一斑而知全豹吧。本影评尝试着从人格的角度,分析个体的性格和命运轨迹,探讨人格对命运的影响。个中观点浅薄无名,诚恐贻笑大方,请评友们批评指教!
    《大逃杀》正式上演,每个人随机分配了武器,有望远镜、锅盖、斧头、冲锋枪、手枪、弓箭、镰刀、GPS定位器等等。正如每个人赤裸裸地来到人世,家世、背景、样貌、天赋、智慧、才华……没有选择性的赋予每一个成员,紧接着角斗场的大幕拉开,当杀至最后几人时,我们发现这些先天分配的武器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恰恰是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所塑造的人格决定了生命终止的方式和生命的意义。下面遴选影片中各种人格的典型代表加以阐述吧:
    【革命主义者——三村】大逃杀游戏规则宣读完毕时,三村在残酷的现实下很快回复到了理性,率先提问“为什么会选中我们?为什么要做这种事?”,一方面试图维护大家的权益,另一方面弄清了规则制定者的目的。游戏开始后,三村培植了自己的信众,并想到了撼动规则的办法,并将生的希望传递给了其他人,有些救世主的味道。可悲可叹的是,三村三人组没有死在规则制定者的枪口下,死在了规则下的强者手里,总算是牺牲在了革命的路上。
    可以看出三村有领导天赋,有明确的政治理想,有服务大众的信仰,体现了革命家的潜质。回顾人类历史,多少革命者凭着对自由平等的向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社会的进步。不论成败,这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是值得敬佩的!
    【现实主义者——光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了自己在游戏中的定位,并毫不犹豫地付诸实施,她的决绝令人心生寒意又不得不叹服。面对现实后,光子不同于三村的是她想到的只有自己,而三村想到的是拯救自己的同时,也能够救大家。就这一点,很多人会鄙视和谩骂光子,在此我想客观的来进行评价:如果游戏规则无法撼动,无论谁胜出,终究是规则制定者杀害了41人,而非胜者。因此,规则下的选择题,无论选择那一项是没有对错的,差别来自于每个人的道德水准,但面对生死游戏,个人扪心自问,从道而弃生的能有几人?
    其实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如何正确面对竞争的问题,《大逃杀》展现的是非生即死的极端规则,如果你选择了杀人求生,就应该尊敬任何被你杀死的人;同时如果被杀,也不该怨恨那个杀死你的人。现实的社会不会这般残忍,个人为了获取某种稀缺利益,采取各种手段达到目的是没有是非对错的,差别来自于面对的心态和采取何种手段。我们是该认清现实,顺应社会的潮流,主动的适应规则,积极的参与竞争,还是在规则的鞭笞下消极应对呢?诚如光子的遗言——“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毙!”我想光子内心并不是不爱她的同学,从片尾篮球场边光子欲加入欢庆的踌躇步伐能看到她内心的温情,只是年幼的摧残造就了她当下的人格,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呢?
    【实用主义者——川田】象征历经苦难的过来人,参加过一次大逃杀的经验教会了他——战斗、医疗、野外生存、解除爆炸颈环、航海等诸多实用的技能。他坚毅且行为富有效率,愿意保护那些值得保护的人。加入第二次大逃杀的目的很明确,仅是为了弄清自己心仪的女孩儿庆子临终微笑的涵义。最终得偿所愿,明白了那是庆子对他无私而纯洁的爱,同时也帮助典子和秋也逃出了孤岛,安详的死去。
    【理想主义者——秋也】代表了大多数少年纯真的理想状态,内心感觉世界总是美好的,人人都是善良的。当大逃杀的残酷现实摆在面前,秋也最初表现出来的只有懦弱和迷茫,从好友国信被杀,欲救而又没有勇气的彷徨就可见一斑;继而人品大爆发,遇到了保护神川田,开始了依附的生存,在死亡的逼迫下胆战心惊地学习着勇敢和坚强;经历灯塔六人组荒诞互杀后,痛下决心要完成好友的嘱托,保护好典子,最终总算有了点男子汉的担当。
    也许很多人不太喜欢这个主角,因为他太平凡甚至平庸,但这也恰恰说明了他同大多数一样,代表了普通人面对大逃杀的心理历程,作为主角是恰如其分的。
    【美的化身——典子】大逃杀的班级涂鸦画里典子头上的光芒暗喻了她是真善美的化身,也是北野武老师为何如此看中她的原因。恕我直言,典子在影片中仅仅具有象征意义,寄托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终极愿望,在残酷的现实中是极难存活的,除非人们把她供上神坛。
    【恶的化身——桐川】唯一一个主动参与大逃杀的人,心狠手辣,杀人如麻,最可怕的是他享受杀人的过程,杀人后嘴角的窃喜完美诠释了他的变态和猖狂。明显的,桐川也仅仅是恶的象征罢了,是对典子最好的反衬,现实中恶得如此彻底的毕竟是极少数。
    【浪漫主义者——衫村弘树】典型的浪漫主义者,爱是他生命的全部。本身拥有预测敌人的最佳武器GPS,活下去的唯一意义是为了穿越整小岛救爱人弹琴。极具讽刺的是相见后被弹琴在惊恐中所杀,即便这样,临终仍表达了对弹琴的爱慕,弥留之际也不忘提醒爱人快逃,可谓死而无憾了。让人不禁要问:爱和恨,生和死之间到底有多远的距离?
    【逃避主义者——小川樱】遭遇残酷的现实,总是有人会不堪重负有意无意的选择逃避,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尽管小川樱有不想杀人的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毅然跳崖的一刻有没有想过亲友的感受呢。可能有的人会说:我们生无从选择,死难道不能决定吗?我只能说这是一种逃避的任性。死何其容易,纵身一跃,万事皆休,可在残酷的游戏规则下生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担当,在没有任何尝试的情况下就消极弃世是不可取的,至少应该耐心地等待时机。
    更加可叹的是,这对情侣不是在殉情,而是在为自己的懦弱陪葬。小川樱倒还决绝,其男友竟不情不愿地跟着跳崖,他没有想到救自己心仪的女孩,而选择了陪死,这是最为悲哀之处,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只好在惋惜中感叹了。
    【唯美主义者——千草贵子】有着独立的个人精神世界,身处其中的贵子是优雅而美丽的,即便在危机重重的孤岛,她也能身着亮丽的黄衣,按照自己的步伐欢快的奔跑,绝世独立。千草贵子的精神世界与外界有着明晰的界限,你若不越界,她是平和的,若有侵犯,她会冷若冰霜,毫不犹豫的反抗。她就是这样一种人,兼具善良的本性和自我防卫的本领,永远追求唯美的世界,无论世界如何变迁,总能优雅独立的活着。最后死在爱人弘树的怀里,生,不曾惧怕过,死,倒也幸福安然。
    【怀疑论者——野田聪美】灯塔女子六人组的典型代表,个人认为这一段是影片最出彩的荒诞短剧。六个女孩表面上看似亲密无间的好姐妹,发誓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因为佑子的误杀,貌似最坚不可摧的城堡瞬间分崩离析。聪美的猜疑犹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导致六人集体崩溃,死于彼此的乱枪之下。不禁感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特殊的环境下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令人扼腕!
    【悲观主义者——北野武】影片中最为矛盾复杂的人物,已经对世界彻底的绝望,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其实早就“死”了,善恶之念不过是潜意识的回光返照而已。虽为成年人的代表和游戏的执行者,却是身后残酷生存规则的最大受害者,悲观的人上演了最为悲剧的人生。最为酸楚的一幕发生在影片最后,北野武一个人在空旷的操场上做起了广播体操追忆年少时光,动作机械,目光呆滞,生处无间地狱的他临终任不忘嘱咐典子“加油”!
    《大逃杀》结束了,自己的内心却逃不开波澜的激荡,震惊、愤慨、期望、惋惜、凝重……良久之后剩下的只有温情的感动,此刻我才真正明白大逃杀的死亡盛宴不过是表像,深作欣二真正想吼出来的也许正是那句“加油!孩子”——面对这个既丑恶也美丽的世界,你是选择继续在这条荆棘满布的道路上走下去,还是选择离开这个生存的大游戏?
    人生无常,年少时的我们总感觉自己是命运的主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长大后,才慢慢发现命运的二分之一其实是在上帝手中,它给你设定了规则出了题目,恰如大逃杀的游戏规则,谁也无法改变;面对这人生的题目,该如何作答才是我们能够左右命运的另外二分之一。由此,我们看到了选择接受命运,认真答题的光子和川田;看到了选择抗击命运,以三村为首的科技三人组;看到了选择逃避命运,放弃作答的小川樱;看到了选择无视命运,各自独行的千草和弘树;看到了在命运中痛苦挣扎,最终接受现实勇敢向前的秋也和典子……一样的试卷,不同的人格却决定了不同的答卷,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全力以赴!!!”三天血的洗礼凝结出这一坚定的信仰,引领着每一个人走向了自己的成人礼——这也许就是《大逃杀》最成功之处吧。它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左右命运的安排,但也要鼓起勇气,充分地理解人性,正确地面对竞争,在岁月磨砺中修炼和完善自我的人格,尽可能交上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恰如BR之前,很多人都还带着孩子般的稚嫩和软弱,不懂得什么是真实的人生,在历经残酷的现实后,还能够微笑面对,依然有勇气爱这个世界,相信他人,这样被丑恶洗礼过的善良和勇气,才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大境!

 6 ) 麻痹的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是男主角活了下来!!!!!!!!!

不吐槽的话我会死的啊!!!!!!真的会死的啊!!!!!!!!!!

一开始就不喜欢男主的大饼脸!!!!!!!!但我不是颜控!!!!!!!逐渐也觉得人长的纠结了点不要影响观影快感就好了!!!!!

麻痹啊早知道主角是这种懦弱的只会说空话还圣母的小白我就不看了擦!!!!!!!!

谁都比他有理由活下去啊!!!!!!

谁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争啊!!!!!!!

这个家伙和他的真善美女盆友倒好!!!!!弱不禁风啊!!!!!!危急时刻卿卿我我啊!!!!!!把自己当圣母指责别人啊!!!!!!!是啊!自己没脏手啊!!!!阻碍道路的家伙全被别人解决了啊!!!!!!

好人他们做!!!!坏人的角色让保护他们的转校生承担!!!!

尼玛是攒了多少RP碰上转校生的啊!!!!!!

所以说这一定是杰克苏吧一定的是的吧!!!!!!

因为不费吹灰之力就有美女和基友啊!!!!!就有陌生人前来相助啊!!!!!!!自己攻击力防御力智商弱的要死!!!!还把持着那么高的道德准则!!!理想主义的让你想煽他啊!!!!!

女主就是玛丽苏啊!!!!!真善美的化身啊!!!!!!头顶光环的女神啊!!!!!!!在这种游戏里有两个男人保护自己啊!!!!!!

麻痹的这俩货除了谈恋爱啥事都没干啊!!!!!!

你们下了一盘好大的棋啊!!!!!!!

其他角色没那么多唧唧歪歪但人家在抗争啊!!!!!!

特么不想参加游戏不想杀人你特么的不学人家跳海么?!!!人家自杀都比你有勇气啊!!!!!!

也有人不想杀人啊!!!!但人家去做炸弹了啊!!!!!尽管没成功那也是在努力抗争嘛!!!!!

真正活下去的应该是谁啊!!!!!

我觉得应该是两个转校生和光子!!!!!!三个人最后PK嘛!!!!!

嘤嘤!!!还我的光子!!!!如此坚强的女性!!!不做作不唧唧歪歪不抱怨生活!!!!!!这点很重要!!!!!男主你以为就一个人童年阴影啊!!!!光子也很惨好不好!!!!!人家没像你一样啰嗦和自我可怜!!!!!人家在努力对抗戴斯特尼!!!!这样的人走上社会才能为自己博得一席之地啊!!!!!

另外有胆色会变通还是策略高手!!!!!麻痹的这种人不活下去谁该活下去啊!!!!

别跟我提道德准则那一套!!!!因为规则限定好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旁观者没有权利指责游戏中不得不杀人的人!!!!!!

川田同学也要活下去啊!!!因为和光子一样而且还有人情味啊!!!!!可是还是被小白炮灰了啊嘤嘤~~~~~

桐山应该活到最后!!!!为什么呢!!!!因为他帅啊!!!!!!!!!【咦?

————————咆哮结束————————

正经说,此片的创意我完全接受。
我也觉得当下青少年需要一些教训。
但我不得不说因为种种猥琐的原因【比如体现人性之善什么的】本片在我心中完!全!烂!尾!
按照小白幸存到底的原则,大家不要努力了,装天真装纯洁等着别人为你铺路吧。

 7 ) 生存问题的道德性试探



背景
2003年,亚洲各国经纪空前萧条,经济强国日本同样面临崩溃的局面。失业率持续高达15%,超过千万的国民失业,整个社会陷入动荡状态,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学校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八十万学生抵制学校。学生也经常暴力攻击教师,教师殉职者人数高达1200人。
失去自信的成人,因惧怕小孩们严重失控,遂决定通过一条前所未见的残暴新法案“B.R.法(Battle Royale法案)”,即定期强迫学生参与为期三天的“大逃杀”。期间学生要自相残杀并只准一人生还,否则他们将悉数杀戮。成人就是通过该法案消灭未成年人并减少就业压力。


42个国中生参加毕业旅游,在半路上被迷昏。
深夜,他们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一荒岛的小屋中。班主任北野带领军队鱼贯而进,开始介绍两位插班生——川田和桐山,接着用录象带给他们介绍“B.R.法”。两位同学因为反对参加游戏而被北野当场杀死。现场登时鸦雀无声,大家只能默默带上军队为他们准备的武器陆续离开小屋。
对这群尚未经受生活磨炼的学生来说,生存与死亡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来得这么突然,简直令他们猝不及防。转眼间杀人与被杀这个抉择就呈现在自己面前,逃避是不可能的。任何试图逃走的人都会被军方处死。在这个荒岛上,你有权利选择结束生命的方式:自杀和他杀。如果你想要生存,那么你必须杀死与你朝夕相处的同学,因为别人的死亡就是你生存的希望。你也有权利选择利己或者利他,最聪明的利己方式莫过于杀人,而最利他的方式莫过于自杀,把生的机会留给他人。
当然,学生们也可以一起联合起来想方设法对抗军方并借机逃走。但人不都是利他的,绝望的学生在生存压力面前失去了理智的控制。刚刚走出屋外,白天还在一起嘻笑、温情脉脉的同学就开始自相残杀,另外还有六人因为绝望而投海自杀。
或许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对残存人性的良善抱有一丝的希望,仿佛仰望山谷中闪烁着的阳光一般,毕竟我们都是同学,是朋友,甚至是恋人……我们一起上课,一起游戏,一起歌唱……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和相互信任争取逃出这个荒岛!但听到第二天的广播之后,大家再也不敢寄希望于人性的良善了。 因为在清晨《蓝色多瑙河》的音乐声中,班主任宣布了12位死亡同学的名单。人与人的隔膜也随着扩大,在生存造成的恐惧和疑惑中,谁还敢面对同学的笑脸呢?谁都不知道面前的同学会不会就是送自己上黄泉路的凶手,苍茫的大海、空荡的蓝天、阴森的树林和茫然的眼神交织成最为恐怖的画面。



在论及极端环境中生存压力下人性丑恶迸发方面,《大逃杀》和戈尔丁的《蝇王》都堪称经典,甚至不少人认为导演深作欣二在《大逃杀》的构思和主题方面都深受《蝇王》的影响。与《大逃杀》不同的是,《蝇王》中的主角年龄更小罢了。战争期间一群男孩流落在珊瑚岛上。起初他们为脱离大人的管制获得自由而欣喜若狂,但不久他们中间就为争夺领导权而发生激烈的争斗……
无论是《大逃杀》,还是《蝇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事实。这个事实不是绚丽的童话,也不是一个遥远的传说,而是一个关于人心最深处幽暗无比的阐释。人性的败坏不会受年龄、性别、种族、信仰而有所区别,一位导演,一位作家,都让他的主角在短时间内直面人性的丑恶和内心的败坏,所有妒忌、争竞、软弱、狡诈、残暴、自私……仿佛火山一般突然爆发出来,以致无人能够抑止。
两个故事讲述的是同一个事实,一个令我们不得不直面的事实。在这个崇尚“厚黑”,崇尚“狼图腾”,崇尚“优胜劣汰”的社会上,我们每一个人岂不是无时无刻在有意无意在伤害身边的人吗?我们岂不是时时见到别人和自己身上闪烁着人性的丑陋、软弱、邪恶、自私的点点滴滴吗?
当然,我们都会为自己寻找安抚自己良心的借口——“我不想伤害他的,但我也需要生存。”“我本来不想这样做的,我也是迫于无奈的。”“其实我不想杀人,只是不愿意坐以待毙。”这些话语和亚当的借口何其相似啊!“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如同电影中光子一样说:“我不能坐以待毙”,然后就开始大开杀戒。疯狂地展示自己的丑恶、卑鄙、无耻、龌龊……但无论我们为自己寻找到多少美丽的谎言,但至高者的声音永远在——“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我们所找的借口不过是在拼命捂住自己的耳朵罢了。



当然,深作欣二构思的血腥《大逃杀》过程中,肯定也受到日本人崇尚暴力的传统文化影响。菊花和刀代表了日本文化的两个侧面,一是简朴素净的菊花,一是凌厉血腥的战刀,前者的传统浇灌在小津安二郎代表的电影流派中,而后者更多地体现在以深作欣二为代表的流派中。深作欣二自己就被称为“日本暴力电影宗师”,其《柳生一族之阴谋》、《杀手与太》、《无仁义的战争》、以及《蒲田进行曲》、《火宅之人》等都深深烙有暴力的印记。而在《大逃杀》中扮演班主任北野的北野武,就是继深作欣二后有着深重暴力情结的导演,其导演的《大佬》、《座头市》、《玩偶》和《花火》等诸多作品,莫不是在暴力中透露出的彻底悲观的情愫。
但追究日本传统文化之所以形成菊花和刀这优雅和冷酷的完美结合体,可能要溯及到日本独特的地理因素,自然灾害众多的环境中人们必须服从在集体下方能生存,这形成了日本人对等级的坚决服从,但作为个体的生存危机感却依旧缠绕在心中,因此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宣泄着内心的焦虑。随着近现代工业化电子化的不断推进,日本人的生存压力激增,人性的黑暗面更是不断地在生活中暴露出来,《大逃杀》里面的场面不过是日常生活片断的集中展现罢了。
当然,我们在谈论日本传统文化中暴力的一面时,当然可以把原因溯及到其地理因素。但是我们更要看到人类本性中的败坏,这并非只有日本人特有的,而是全人类共同所有的。无论是日本、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丑陋人性的流露。历史上有太多的罪恶的存在,诚然如旧约圣经所记载的一样,人类的历史就是暴力史。只不过有些人和民族敢于直面自己的罪恶,而另外的人和民族不敢面对自己的罪恶而阉割历史记录而已。像日本还至少有《大逃杀》这样的电影直面人性的败坏,但经过十年文革的中国人却没有一个人忏悔,有的只是控诉,仿佛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写到这里,我很明白为什么耶稣基督教导门徒祷告时,其中有一句是:“不叫我们遇见试探”的原因。因为他深知人类罪恶的本性,易于陷入罪中的倾向,信耶稣的信徒唯有求上帝不叫他们遇见试探,否则使他们没有能力抗拒犯罪的诱惑。正如中国的古话说的:忠臣贞妇不可试,一试就要出人命。只要环境允许,平时脉脉温情的面纱就会被撕下来,让黑暗掌控心灵每个角落。
在这一点上深作欣二表现的入木三分——灯塔中,原先还团结在一起的女生,因为一个女孩的猝死,就让恐怖的猜忌控制了场面,最后忍不住都拿起枪相互扫射……那时那景,谁都没有办法冷静下来思考,谁的第一反应都是自卫,但事实上每个人又都是在残杀无辜……只有在临死前才懊悔说:“我们本来是可以生存下来的。”但这句话已经被冷冰冰的死亡攫取了。
故事中唯有七原秋也和中川惠子两个人幸存下来,因为他们分到的武器是锅盖和望远镜,因为武器缺乏攻击力而没有沾上杀人的血,反而被插班生川田(上次大逃杀的幸存者)带领最终生存下来。但他们违反了大逃杀的游戏规则,因此也成了全国的通缉对象,两人只能随身带着武器结伴流亡。
但深作欣二在这里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七原秋也和中川惠子如何面对慢慢走向成人世界的事实?因为他们正无可奈何地朝着成人成长的路上不断地被驱赶着前进。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会变成成人而进入曾经深深伤害过自己的成人世界。没有人能够跳出这个怪圈,结伴流亡的七原秋也和中川惠子也一样,意味着他们又再次进入一个试探,要么成为成年人压迫未成年人,要么拒绝成为成年人而被逼迫。
记得《大逃杀》的片首是“大逃杀优胜者”——一个小女孩登场,在军队的直升机和探照灯下面对记者的镁光灯,手中抱着血迹斑斑的洋娃娃,稚气却狰狞的脸带着邪恶的笑容……愿我们永远都不至于遇到这样的试探。

2007年9月13日
  

 8 ) 血腥背后的生存守则

今天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大逃杀〉,不禁想起两周前,一个朋友跟我说的他对此片的理解,不得不承认,他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了很多东西。

影片的一开始,人是懦弱的,社会是残酷的,失业自杀。。。。等等
在这样的形式下,推出BR法。

小岛即一个社会,社会是狭小的。社会是残酷的,让这些孩子门到小岛上残杀,优胜者才能生存下来,生存下来的才是社会需要的。
每一个学生都代表了社会上典型的一类人。那么多学生我也记不太请,我说几个典型。
相马光子:(其实他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如果说把她放到社会中来说,她应该是那种有明确目标,且为了这个目标不择手段的人,这种人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但是很多时候却没有机遇。最终失败。

跑步的哪个女孩子,我实在想不起来叫什么:她应该是那种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保持自己的步伐,有条不紊的生活的一类人。但是这种人表面看似平和,如果一旦激怒她,她的抱负肯定不会让你好过。

制造电脑病毒的那群人:他们应该算是幕后英雄,那样的人技术非常的好。但是他们不是帅,但是绝对是主力力量,他们是工作中很好的助手,但是如果没有领导他们也很难成气侯。

内海等一些人(在灯塔里的):他们就是那种表面上看上去很好,但是窝里哄的那类人,相互猜忌,谁也不信任谁,但是还要装出很要好的样子。一旦出了问题,就开始狗咬狗,谁也不认谁。

自愿参加游戏的哪个狂徒:其实他是那种本身自己能力很强而且什么都觉得新奇,什么都不在乎,为了开心而去做某些事情的人,有点浑不吝的感觉。就是喜欢而做。不去想结果,只享受过程。

说说活下来的那两个人:如果注意影片的开头,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懦弱的。在厕所里被同学欺负,看到爸爸上吊,呕吐,没有理想,只想平凡的生活。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他们是应该被社会所淘汰的那群人。但是为什么他们能生存下来呢。着也许就是影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只有在社会这个大游戏中变坚强的人才能生存下来。在影片的最后,女孩子带上了刀,他们知道他们还要继续的迷茫,没有方向,但是他们会带上他们的武器,去保护自己。

哪天重温影片,忽然想通,在这血粼粼的斯杀场面背后,蕴涵着这样的道理。第一次看记得是大学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去接触社会,根本无法深刻的体会,然而今日,很多事情已经发生在我的身边。不得不去面对和体会。

其实这部片子很有教育意义,可以给刚刚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孩子门看看。要坚强,才能生存。社会是不会被消灭的。

 短评

学校开运动会的时候看的,外面阳光明媚,我一个人在宿舍里因寒冷而发抖。可惜深作欣二挂了,他儿子接拍的续集真的真的是大便,不用看了,他完全不懂他老子那点思想的内核。虎父可不就是犬子吗!

7分钟前
  • 露娜peace
  • 推荐

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世界面目原本如此,有了爱,你也不必嫌弃。

8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特么我们的努力都是为小白铺路么!!!杰克苏!!!矫情女!!!还我光子!!!!!!!!!

12分钟前
  • Rebel Scum
  • 还行

小日本很牛B的一部片子。

13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没什么意思,浪得虚名

18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还行

好纯情的电影。。。。。。。。。各种告白和纯爱。。。。。。

1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勵志青春片

22分钟前
  • 緩慢
  • 还行

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人才能毫无例外地去思考生存这个哲学问题。把几十个人推到死亡面前,其实看见的就是自我与他人矛盾存在的极端表现,加缪用一种极冰冷地的态度去异化个人与他人的群体,而深作欣二比加缪次一些的地方在于,电影又加入了社会寓言的视角,有励志嫌疑。不过这一点也是可看性的要求吧。

25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为什么这两个是最后存活者

26分钟前
  • makki_8786
  • 还行

非要这样血肉横飞的视觉冲击才能促使人们反思成人社会的秩序么?也许我们真的已经麻木至此.

29分钟前
  • 2013
  • 推荐

2005年上大学的时候,喜欢的要疯了,随后一周内看了三遍,回家还推荐给我爸妈看【我真是疯了】,这种类型里它永远是顶峰。

30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喜欢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去探讨人性,日本人在变态这方面简直是天才。影片充满隐喻,但又表达含糊,很多细节也做得让人费解。总觉得导演有一点点浪费了剧本,这绝对是可以拍得更好的。好吧,这算是一部另类神作。

33分钟前
  • 七色潜水艇
  • 还行

深作欣二在迟暮之年拍出这样的片也真是惊世骇俗。

37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杀人还需要什么逻辑,弄死你就是道理

42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所以说只有小白脸和矫情女才可以活下来吗?简直岂可修!

43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暴力外表下有着极其纯爱的内核,血光四溅中穿插着少男少女互相的告白。。。有几个问题没看明白啊,不过似乎也没有全弄明白的必要了。人物太多导致无法塑造一个完整丰满的。配了那么多古典乐更显悲壮,日本人的变态还真是空前绝后。。

4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互相残杀的规则最后生存下来的却是没动手杀人的,看似明了一切道理的老师连自己的家庭都维持不好。小圈子类比大环境,以点及面,暗讽社会畸形。个人来讲,我自始至终都觉得日本是种看似谦和礼貌,其实暗潮涌动的是重型压力下的变态民族。

47分钟前
  • 软蛋黄
  • 推荐

1. 既然都决定要杀人就不要废话连篇了;2.请记得把脑子带上;3.为了乡村非主流争风吃醋者死得早啊;4.请问同学你们演技呢,不要以为瞪着眼睛就是愤怒,好多地方简直就是在搞笑啊。

49分钟前
  • 哦基米德。
  • 很差

帅的人子弹多得用不完,长得丑的一斧头就能砍死……

5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安藤政信,再没有他那样的眼睛了

58分钟前
  • nihaom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