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十三 剧照 NO.1十三 剧照 NO.2十三 剧照 NO.3十三 剧照 NO.4十三 剧照 NO.5十三 剧照 NO.6十三 剧照 NO.13十三 剧照 NO.14十三 剧照 NO.15十三 剧照 NO.16十三 剧照 NO.17十三 剧照 NO.18十三 剧照 NO.19十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22:34

详细剧情

  为给身患重病的父亲交付医药费,电工文斯(萨姆·赖利 Sam Riley饰)不得已卖掉了房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文斯在他修理的房间里得到房主的一封神秘信件和一张不知道终点的火车票。一面是房主的离奇意外死亡和完全未知的危险旅程,一面是一笔足够改写人生的巨额财富,文斯最终还是决 定踏上这次神秘旅程。然而当他抵达隐蔽的目的地之后,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无法全身而退的疯狂杀人游戏。  本片翻拍自2005年法国犯罪惊悚影片《百万杀人游戏》(13 Tzameti),依旧由原作导演兼编剧的格拉·巴布鲁阿尼执导与编剧。萨姆·赖利、米基·洛克、杰森·斯坦森、雷·温斯顿等多位硬汉同台演绎这场生死博弈。

 长篇影评

 1 ) 刘擎这一期访谈的一些记录

十三邀这一期的主题是996和躺平,确实体现了当下一部分年轻人的痛点,我比较喜欢十三邀的其中一个地方是提供了像刘擎这类有着丰富学识和经验的学者他们看待当下时代的视角,他们是如何把握这个时代的特征的,如许知远所说他们那一代人有一种生活和历史经验的高度浓缩感,而这种甚至在全世界范围里面都很罕见的高度浓缩的经验尤其在像刘擎这类学者身上反而成为了一种巨大的优势。他们以理性又非完全被动的姿态从刚远去的巨大的时代转折中走过来,他们拥有着相对年轻一代而言极其丰富的生命体验以及更为重要的是比较的眼光,虽然现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然而生命体验却很单一的背景之下,作为普通人的感受性被结构进一步剥削而变得愈发单薄,我要如何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何看待更宏观的造就我们生活形态的社会和时代,只能努力去从社会学、哲学、科学等等不同的角度尝试找出那个靠近答案的答案,而这些学者以他们专业的视角提供给我们一些参考,然而我们都得接受因时代的局限性而无法以超越的眼光看待当下这件事。

我总结了一下这期访谈中比较有意思或者比较认可的一些地方。


远方的暴政

关于996和躺平这种流行词汇的诞生,刘擎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想象变化的结果,原先凝固的社会想象由于背景的变化以及很多人的期待开始落空从而逐渐松动甚至分崩瓦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不吃原有那套叙述模式,虽然在客观的生物需求上更容易被满足,但生活需求的压力在感受上增长,满足这个需求的比较好的、体面的能达到生存标准的供应方又不够 ,在一段较为短暂的时间里以为通过增长知识就能够解决的这种落差感,但到了后面会发现这是结构性的问题,目前它能容纳的社会流动的空间有限,然后个人的沮丧感就会随之而来,那种非理性的叙述比如躺平就会出现, 因为在这个可以完全把控的,可预测的小空间里的自我的存在是真实、持续的。这种变化它既非激进也非保守,但会感到当下一直处在一个好像待定的转折的但是不知道往哪走的状态,影响命运的要素变量越来越多,它是远方的未经你同意就支配了你影响了你所以叫远方的暴政。

生活在这个时代,二者同时赶到

当代生活的反讽性在于一个空前想象力、开放性、创造性的时代同时又特别单向度,从公共行为到私人行为都被类别化无孔不入地蔓延到整个文化、精神生活,它是技术规约和社会机制的全面绑定,一方面好多打开的空间另一方面规训的网织得越来越密,不被系统在任何意义上所命名、规范、区分、衡量的世界完全消失了。虽然选择变得容易但牺牲掉了暧昧的多样性,自由野蛮生长的地带越来越少,从试错当中从一个偶然的事物当中诞生新的可能性的窗口一个个都被封死关闭。

你相信人类会斗争、会厮杀难道比相信人类可以共存、和平相处更深刻吗?

那些天天叫嚣着弱肉强食一味追求强力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们也无非是拿着西方那套过时的野蛮文明而沾沾自喜,虽然残酷竞争的逻辑会在一段时间内奏效,但从一个更大维度上看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生存逻辑,斗则两伤,和则两利则慢慢成为现实的规范逻辑 。 一个好的社会想象应该是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很多不同的可取的生活方式,但一定有非价值、反价值的部分。

你既不能怀疑自己到失去判断力又不能变成一个绝对自负的人

反思不是站出来把自己的情景客观化,反思的位置所需要的资源、视角可能是从社会内部的异端中获取到的,也可能是在社会外部的资源当中获取的。抽离出这个社会主流是因为社会的边缘、社会的多样性以及外部社会给了那些资源和视角使得你有能力对主流进行反思,反潮流代表了一个更好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邪恶的。判断力永远是有限的,判断力的标准与你的学识、经历、见过的人事汇集而成的经验以及对这个经验做出的反思有关,它凝结而成判断。判断是存在高下之分的,判断力包含着对自己判断标准不是彻底准确的意识,而这个意识又非常重要,其中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分寸感即你既不能怀疑自己到失去判断力又不能变成一个绝对自负的人,这种恰当是经过无数次的过线之后才能慢慢找到。

这只是一个线索,是通向更开阔的更深厚的更重要的那些著作的桥梁,我希望架起这个桥梁。

现实生活世界它是有背景的,这些背景没有完全的概念是不能把握的,但只有概念又会跟现实有一种不接。 现实世界跟理论有关但关联又是复杂的,理论只能起到一盏灯的作用照亮它但又不能直接对它产生什么作用,即使照亮也不是通透的整个照亮的,是有明有暗的。穷究不一定更好,也不一定得到比普通人更好的解答,深度的哲学思考把自己跟一个更大的背景甚至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或许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直接作用,但是可以作为一个更充分意义上的人在生活,那种精神性是人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2 ) 何多苓:消极的力量

许知远也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将何多苓浪漫化了。确实,整个采访下来,何多苓呈现的是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形象。“我是一个非常消极的人,没有争取过任何事情。但1973年有一颗彗星进入太阳系,它被我看见了。我觉得后来发生的一切都与它有关。”文革、停止高考、知青下乡,这些苦难是何多苓意外的财富。乡村的一切事物不但没让他感受到痛苦,还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与惊奇。我能想象到在1973年的夏天,知青们因为远离书本与知识,日日劳作而苦不堪言,但其中有一个年轻人,穿梭在摇曳的松涛之中,松弛、漫不经心,他不经意地抬头,望见了天上的彗星。

许知远一直在纠结“轻”和“重”的相对关系,他坚信何多苓表现出来的“轻”背后必定有极“重”之处。

但或许这就是松弛的力量、消极的力量。无所谓命运的顺遂与否,不迎合时代的需求,只是跟从自己的内心做事。“画画”本事即是目的。

抛去外在的、功利的因素,专注于事情本身,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对于大部人来说却是难度极高的。现代人目的明确,焦虑拉满,很难保持这种松弛。尽管不乏“躺平”、“摆烂”等消极的声音,但这种消极意味着放弃,是预见的目的实现的不可能性后选择的放弃。何多苓的消极与这种消极不同,他从未追求过,便也毫无放弃这一说。消极的是外在,他不愿对世俗的功名利禄产生欲望;积极的是内在,专注地完成自己的心意,从而收放自如,张弛有度。

时间的私有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项飚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中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在一个巨大的主流叙事里找的属于自己的位置。我想我们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无论是中心或边缘,但都不能忘记看天上的彗星。

 3 ) 十三邀--第六季第一期黄灯老师

喜欢十三邀,感谢这个节目帮我打开了一个特别的视角,看到了社会的问题,看到了每个具体的人,感受到了他们的抗争和努力,加油啦。除了清北,中国还有这么多普通的青年,他们一定是祖国的未来呀💪

就像老师的名字一样,真真切切地用自己的力量点亮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其寻找看不到的意义

ky期间看了十三邀的这一期,买了黄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却一直未曾翻开。当然倔强的我总会有听起来貌似合理的理由,就像之前和学生讲太忙了所以语音作业没有批改完一样。改变的是,之前欺骗的是孩子们,现在是自己。今天开始还债了呢。

看书之前又重新回顾了这期十三邀,好几次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学过“教育公平”的我真的好愧疚,人造的词又理想又美好,固然不公是常态,他们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努力抗争。撕开自己的伤口打开自己的心房说给别人,写给别人看,写作者首先要拥有的就是强大的内心吧,靠着拙劲靠着坚持去建构自己,认识自己,进一步的思考,去寻找意义。

许老师去了不同的场景,从黄灯老师家里开始,讲述了记录这些学生的开始,分享了学生们的作品。老师通过学生们的写作这一通道了解学生,学生利用写作表达内心,是抛弃了程序化、制式化、应试教育下塑造的语言。例如那呼啸的风不正是自己内心的哀鸣,沉重的父子关系,拿不到奖学金的苦恼。对黄老师来说,她只能看到目前高等教育中的问题,特别是二本学生和专科生,尽可能理解他们的不易和困难。难过的是竟然写作对老师来说都变成了一种罪恶,因为她无力改变。必须明确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这是社会的责任,是教育这个命题下非常非常重要且急需解决的现实。第一步就是“看见他们”。

作为不被看见的二本学生们,毕业后他们都在怎么对抗社会、家庭、自我的重重矛盾和阻力呢?

伟福和正敏的家都在热闹的城中村,许老师形容他们的小窝“闹中取静”。伟福的家门口挂着“未居”,是未曾实现的地方吗?可爱的伟福在努力地一点点实现呀,把自己的家打造的异常温馨,很用心地装扮。这么努力的青年,在被问到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竟没有回答。对每个人来说最珍贵的不就是开心的那一个个瞬间,哎,现在年轻人拥有的究竟是什么呢,连最简单最珍贵的开心都没有了吗?弹幕里都在讲黄灯老师见到学生的时候眼里有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呢。正敏的眼里也有光呀,讲到写作的时候,听许老师讲夏目漱石外孙女的时候,都是对写作和表达的爱呢!这么阳光的女生写的文字怎么让人这么难受,她的妈妈迈过一串的如果选择了最难的路走,自己可以弥补她的艰辛吗?她不确定。。一个人不能替另一个人看她没看到过的风景,人的片面和局限以及独特都是因为这呀。

黄老师给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书?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东西是重要的?

黄老师留给自己的问题:教育产业化之后,教育和那些年轻人的命运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如何面对自己的不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要回答,努力生活,尽可能将生活过的美丽,有苦也没事的,苦中作乐是对生活最好的诠释。

深职工作坊里的学生和毕业了的伟福正敏又不一样,他们在努力消弭原生家庭的影响。最好的方式也是写作,是表达。看到“工业废水”的时候实实在在地扎了心❤,怎么可以因为成绩不好就否定自己呢?评价标准这么单一这些学生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家庭,怎么支撑自己走过人生中灰暗的日子呢?乡村少年这段好像九连真人的歌,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情绪、精神方面的缺失,父母无法做他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由此带来的遗弃感、不安全感甚至要伴随自己一生。

做社工的男孩子说自己有勇气的时候会去拿以前自己写的东西,是呢,在他的心里他放弃了理想主义,他没有勇气面对以前的自己。没事呢,努力去做到“安居乐业”就很好了,再有自己喜欢的写作,人生最快乐的事啦,努力去继续构建自己的人生意义呀。

 4 ) 关于杨扬的这一期

我近几天连着听了好几期十三邀,都很有触动。但是听完杨扬这一期后,特别有感触。一是因为我对她的了解很少,定位就是一个运动员,带着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但是这一期了解下来,觉得特别惊喜;二是因为这一期节目线条清晰,杨扬对每一个主题的表达也特别明确,让我很容易就能捋清楚思路;最后便是对于她说到的很多事情,我觉得很认同。

节目里首先聊到了她在赛场上的策略。她谈到自己研究对手,研究裁判吹哨的节奏,然后调整自己的应对措施,并且强调策略的重要性。这让我感到她拿中国第一个冬奥会冠军真的是实至名归。我很少参加体育竞赛,但我现在也算是个体育爱好者吧,也经常感到体育运动是个需要动脑子的事情。她谈到自己比赛是的各种策略,让我联想到自己攀岩的经历。我很喜欢攀岩,但是我长得很矮小,臂长和身高比例也一般。对于稍微有难度的路线,多数时候我不能照搬其他比我高的人的做法,而得自己摸索出一些符合我自身条件的动作。身子如何摆,腿抬到哪里,手指抓点的哪个部位,脚点怎么踩,都很讲究。我常常戏称自己这一套叫“工程式攀岩”,稍微有点偏差,便会重心不稳掉下来。但是整个开动脑筋,把看似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也让我十分享受。因而我对杨扬在节目最后谈到的关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深有共鸣。她说目前国内,体育还基本上只是被看作一个强身健体的东西,但是体育能带给人的却远不如此。她提到一定要引入竞赛,让人真正领略到竞技体育的魅力。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我还想说,体育需要思考,需要行动力,需要坚持,和挑战心理的极限。但还可以带给人一种十分纯粹的快乐。有心理学研究表示当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之中,沉浸其中的专注所带来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我觉得进行体育运动是一条体验这种快乐的捷径。

杨扬还谈到了她对于比赛中遇到不公判罚的处理。她认为有时候这样的不公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由于刻板印象造成的。她又进一步说明这种刻板印象的根源其实是因为他人的不了解。因此,她便在之后的比赛过程中主动与裁判沟通,平时遇到他们也会微笑和打招呼。我在YouTube看到一条评论,大意是杨扬的“思维很西化”,并且特别“会来事”。我更觉得杨扬很聪明,能力很强。诚然,中国人的传统教育是偏内敛的,而国外,尤其是美国,强调教人外放。但我觉得,有效沟通并不应该被判断为西化或中化,这其实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仅能帮助个体的成功,更能促使群体更高效快捷的完成某些目标,并且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最后,节目有给到现役退役运动员分享会的一些镜头。期间杨扬对大家说,她感到如果成长是一个被外界逼迫的过程,这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如果是自内而外的想要改变,这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我们青少年时期,大概都有过”一夜长大“的经历,也许是因为某些重要事件的失败,因为由学校走入社会,因为亲人的离世,或是与爱人的分开。这些都更像是被迫的成长,常常伴随着眼泪。但是过去十年我独自在外,更多的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主动成长的机会。当我意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我可以主动的去学习;当我对某个特定研究领域感兴趣,我可以写proposals来申请资金进一步的研究;当我意识到自己饮食结构不甚平衡,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健康状况,我便会花时间为自己准备健康好吃的一日三餐。我也常常偷懒,但是我深知,一切努力的益处都是我自己在收获,而偷懒放弃的代价,也须由我自己支付。

节目里播了一些现役或者刚退役的运动员感到很迷茫,感到自己除了运动什么也不会。我真的很想对那些小姐姐说,运动员们所具有的毅力,专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是我辈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一旦她们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她们肯定可以做的比其他人都出色。

 5 ) 终于有人吐槽许知远的穿搭了

看到这里的我笑出了声。

他好像不怎么穿人字拖了这季。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6 ) 第7期 对话葛兆光摘录

《回望香炉,我的苗疆生活》?片首

1、中国和日本差别太大了。为什么大正Democracy会走向战争。更应该强调日本和中国的结构性差异,最后导致了不同的现代化道路。

2、日本从来不是中国的朝贡圈,一直有疏离意识。中国人合法性一直认为是以德配之,承认汤武革命。日本是天皇万世一系,对国家没有严丝合缝的控制,反而是封建制。所以中国总是颠覆,整体性的颠覆,revolution。

日本能保留它的很多的文化的象征物。日本思想史的主轴是王权对神佛。中国的王权和神佛不是对立的是垂直一体的。

3、日本跟中国的差异并不来自思想的差异,而是来自背后的语境,政治和社会的差异。所以研究思想史不要仅仅就思想而谈,而要关注背后的政治、社会。

4、中国是有整体主义来接受外来知识,它特别需要一个道理。我现在特别想知道元宇宙是什么?

5、古代讲流刑,有这种对远离故土的心里恐惧,人们把它来作为惩罚。

6、搞历史的人容易犯后见之明的错误。比如龙场之于王阳明造就的意义、转折点。

7、所谓的原理是很简单的,原来孔子是没那么复杂,后人加上了很多自己的理解。

8、朱熹:“埋却书册无了日,不如抛去去寻春。就像胡塞尔说的我直接面对现象,有那么玄乎吗?

9、写思想史要重建它的生活环境,想象其当时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如何待人接物。

10、中国的近代史不该开始于鸦片战争,1895巨大的耻辱才根本的想问题,思考变革。

11、盛世的思想是平庸的,你没有危机感,没有底层生活经历,都用在写诗、歌功颂德去了。

12、他们不喜欢我们,因为我们要分他们的粮食。你们又不会干活。

13、中国现在有一个问题,曾经长期自己想象自己,后来西方来了用西方打量中国。我们能否用更细的镜子去看中国,从中国的周边国家看中国。

14、如何跳出中国的框架,反过来看中国。就中国看中国是谈不了,我们需要从更大的视角去看中国,周边对中国有一个蝴蝶效应。

15、一定要有一个全球的历史眼光,和大家都能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和历史认识的方式。

16、我不觉得苦难都是正面的。也许有人就是觉得我受过哭了,你们都得受这个苦,拉低他们的底线。

17、黄金十年:很多法律、制度国家性的建设开始,包括我们这一样。时间缩短、空间扩大、(满蒙回藏、史料增多、问题复杂,中国学术进入世界主流,世界很重视中国学术的成就。一方面是日本侵略打乱中国的现代化,二是救亡压倒启蒙,迅速改变了整个中国。因为抗战时期,民主主义、中国特殊、爱国主义迅速崛起,如钱穆的《国史大纲》(它背后的情感其实是依托于抗战时期,有现实的语境)。这种以民族主义、中国特殊论、中国文化优越的模式来解释中国历史的模式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主流思想。

18、我们都不否任中国有一些特殊性,但你要不要共享一些普遍的价值?现存的国际秩序你是融入还是另起炉灶?你认为你哪个特殊性是地方性文化还是普适性文明?

特殊性不能强调地过头,否则的话呢你就等于是说没有一体,只有多元。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文化都不能沟通了,那怎么能行呢?!

19、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界限辨析。

20、思想史和知识史是不一样的。思想史经常重复。比如希腊人一直在讨论being(存在)。我们还是在梁启超原来的位置上。。而知识史可以不断地进步。

21、我们走歪路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走在正路上。。。

22、我们的史学传统:一、中原王朝为叙述主线。二、王朝更替为核心。三、以精英人物为核心,而非社会底层。

23、历史学家是诊断病原的医生,不是开刀动手术、开处方的医生。听不听由你。。

参考资料:

1、//new.qq.com/omn/20220414/20220414A06PJV00.html

2、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2058.html,葛兆光:非青非红

 7 ) 十三邀第六季

第六季许知远在尝试与一些更现实的问题碰撞,特别明显的感受到他作为一个古早高知从震撼于一些自己从未见到过的生活方式,到对这些被遮蔽的人为什么被遮蔽的反思,能明显感受到这个过程,不流畅,但比以往真诚了许多。 特别是黄灯这一期,黄灯的感受其实我早有发觉,差不多高中的时候,就感觉整个教育体系仿佛一面巨大筛网扣押在我们身上,我们需要打磨精细精致,面对一个个孔眼越来越小的竞争(中考高考研究生),我的很多朋友,他们聪明真诚坦率,仅仅因为少年时期一时贪玩,一丝调皮,一点环境上的变故,便得不到了进化的资格,无比残酷。这套体系只有一失足千古恨的落水者和黄灯节目里所谓的“工业废水”,并没有对落水者的拥抱。回望我们的教育经历,不乏仍然有许多人愿意感谢它,认为没有这套公平公正的体系,自己是没有办法获得一种社会认可的,因为就像很多迷茫困惑的被筛掉的人一样,所有从这套体系里出来的人,早已不习惯自我认可自我的价值。这是一个先剥夺自我价值认可的能力,在赋予部分人教育层面上的社会层面的认可与标签的体系,一旦失败,只能打个赤条出来,并让你自己羞耻于自己的失败。 我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最早的印象来自于“多考一分 干掉千人”,我回过头来反思一段时间对其的信奉,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未来的孩子还说类似这样的想法,现代化进程大约的确是失败了”,我常常说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是部分从这套教育体系里受益的年轻人,即钱理群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儒皮法骨社达心”的,他们披着儒家慈悲良善的外衣,信奉者一切按照现有的律令行事是正确的,内心认可这个世界是黑暗森林,是你争我抢,是零和博弈,是优胜劣汰。 我仍然怀揣一种愿景,就像拉纳在《资本之都》里说的:“对生活在一个更温柔的社会的渴望,对一种更崇高的人际关系的渴望,对利己主义以外的东西的真诚渴望,还有,从这个世界的公然残酷中获得喘息空间的渴望。残酷的社会往往是最有活力和生产力的。19世纪的欧洲是历史上最富创造力的社会之一,但哪怕你是拥有这种活力的人,与残酷共同生活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只有最铁石心肠的战士才承担得起残酷的全部成本和全然无情的资本主义。印度的中产阶级实际上并不比加拿大或瑞典的中产阶级更愿意为残酷负责。在我们“新自由主义”时期的意识形态中,有观点认为只有自我伸张对人类来说才是“自然的”驱动力,但实际上,对他人的同情比我们想象中的更难击败。”

希望我们常怀同情,保卫周遭,抵抗异化。

 短评

被“工业废水”四个字狠狠击中……

8分钟前
  • 连翘
  • 推荐

给第一期五星,从中段哭到结束

9分钟前
  • 楚雨蕁
  • 力荐

书生气在生命科学的大拿面前就变成了一关心生死二是绝对敬佩了,窦文涛是,许知远亦如是

10分钟前
  • 青春只有钱能买
  • 力荐

或精进 或退守,唯有对自我的掌控,才能赋予生活以安定感。在这个单项度的社会,以前那个暧昧的多样性被牺牲掉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太焦虑了,丢掉了中国传统的智慧,太争斗了,需要一场文艺复兴,重新树立思想的尊严。

14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这一季的第一集可以看出,其实老许的语言体系是很难切入到现实主义中的,注定是个很难链接的对话,更多的像是倾听受访者的声音,相比于在理想国度去不断发问,在现实题材中用智识去寻求答案反而显得尤为艰难且无力。

17分钟前
  • 菲林
  • 推荐

刚刚看了黄灯老师的这一期,很喜欢, 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她在讲述的时候眼睛里有光,做她的学生是件幸福的事情吧!节目涉及了很多重要的话题:留守儿童,教育,成长,大学,写作...

19分钟前
  • 面条超人
  • 推荐

十三邀第六季了,就没有人想听听许知远的故事吗?你看,他开始准备讨论一些了

22分钟前
  • 林展
  • 力荐

走了六年的路,许知远越来越知道《十三邀》做不成一本实用的「答案」书。所以只好去做一本被现代人贴上各种现代性标签的「问题」书:只负责提出问题,而不负责提供答案。毕竟,所谓「问题」颠来倒去,无非「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那么几个,而所谓「答案」是五花八门的,甚至千奇百怪的——但,很多时候,知「食」分子抛出的问题越宏大,得到的答案越具体,越唯一。一个模糊不清的边界在于,我们不知该把这个节目定义为一部以知识生产为内容的「广告」片,还是把它归为一档以卖书带货为主的「脱口」秀。从第一期来看,作家老师们像是在说:喝这个吧,你看,所谓「二本学生」也可以从「工业废水」变成《诗人》和「知食」分子。让知识带领一个人脱离「应试教育」秩序很容易,但引导一个人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切实构建起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谈何容易。

23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刚看十三邀,内心受到震动继而全身发麻,在无序混乱的城中村中有个年轻人在追求秩序的美

27分钟前
  • 世界呢分钟
  • 力荐

好看是好看,但总感觉许知远就像是一个冰箱空了的人,从始至终提着同一个篮子的菜,去换各种东西回来。有时候换来的菜好一些,有时候什么都换不回来。不变的还是他自己:抱着一份早已形成、无法改变的偏见,把开放性、可能性挂在嘴边,却怎么都做不到。

29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书还是要读的,笑还是要笑的,让我们死是万万不会去死的”

31分钟前
  • 挂甲人
  • 力荐

凭第一期的选题就可以打五星。

34分钟前
  • 小烨
  • 力荐

这节目上过很多大神,大都是感觉他们很厉害,但黄灯是让我喜欢的,感觉她的温度可以熨帖内心,想去跟她说点事情。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底层生活,只有升学找工作的人大概很难理解这种普遍性的失落从何而来,我们又失去了什么。之前看和刘擎的番外篇,怀疑我们所做的坚持是不是只停留在行动而缺乏更深的探索,也许向内沉淀才是更好的出路;但其实和有质量的人相处也是一件乐事,这种质量倒不是说条件有多好,,更多的是一种本真。许知远好像也变得更加关注众生了,生活就是这样,成天那么严肃,会累。

39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黄灯真的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她在这个被社达思想荼毒的时代中重新唤起了一个悲悯的视角,让我们看见并能够体认到这份弥漫在社会中但常常被莫名其妙遮蔽的巨大的沉重感。也提醒我们去反思自己所处位置的正当性。“该如何面对他人的不幸?”这是不能逃避的问题

41分钟前
  • Shoreline
  • 力荐

黄灯这一集的社会意义能顶好几集,呈现了许多现实中的普通人状态,每一分钟都对我有巨大的吸引力。可惜时长还是短了些,有些敏感问题看起来是不好详细谈,赶紧去读《我的二本学生》吧。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课堂上曾想考北电的男生坦言生长在城市有房子所以有安全感,爆粗怒批土地红利不创造价值,房价几年就翻几番,这确实让自己都有点…许知远下意识插话:罪恶感?男生连忙否认:不是罪恶感,这玩意儿你说我一个人能承担吗?可见,许知远包括黄灯仍然是少有的带有知识分子使命感的人,而大多数人意识到了社会问题但不会归咎于自己,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启蒙者的位置。其实我所拥有的一切也是运气使然,我时刻有挥之不去的罪恶感,而心理承受不住,只能逃避到同温层。

42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十三邀基本上越做越好了,真是难以想象,与现实同频共振与大众相抵共情的能力越来越强了,第一集“黄灯”就看得我百感交集。许知远大概是在以一种他自己也无意识的状态,留守住了当代中国主流新媒体唯一的一块“思想的绿洲”。

47分钟前
  • 楚门
  • 力荐

钟书河这期 真的看到暴哭 太动人了 即便费劲心力才从泥沼深渊中存活下来 依然向往未来 深信一点点火炬就可以传递下去 在漫长的时光里 人这一生算什么 又何谈挫败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样纯粹、磅礴、又清醒的生命力更动人的东西

50分钟前
  • 黑牙刷藍毛衣
  • 力荐

我对于许知远作为一个明明在他各种著作里表现出强烈的反时代意识的并且带着明显旧时代风度的知识分子感到了震撼和欣喜,在如此一个时代之下竟仍旧在坚持不懈的,独具匠心的处理着这个时代的问题。他貌似在之后也不再取巧性的去向各种各样的知识分子求解,而是落入一道道泥泞之路,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询问着,探索着。

55分钟前
  • yiyi
  • 力荐

第六集首期基本上是系列最爱了。以往的节目是透过许知远与嘉宾的交谈与碰撞,去展露珍贵的经历、阅历和真知灼见,这一期已经超越了常规访谈的层次,完全可以视为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了。它不仅描摹出了黄灯这样独善其人进而兼济天下的老师形象,点出了理想主义者唯有贴近现实、关注具体的人才足以绽放光芒;同时它也以黄灯收集的学生作文为线索,去触达每个人正在经历的生活,以及更广泛的教育问题与现代年轻人的生存困境。黄灯,是真如明灯般的良善之人。她对大学生的描述是:“空心人,带着塑料味和电子产品的气味”,一针见血。许知远的访谈节目俨然自成一格了,希望能一直做下去。

59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是这样的,像我这样的人,能读到现在,是一个很小概率发生的事情,初中的大部分同学,大都早早步入了社会,有的在做厨师,有的在修车,有的赋闲在家,有的甚至还在蹲监狱。事实上,苦难离我很近,而生活的幸福对我来说是一种遥远的幻觉,我很庆幸,能够如黄灯老师所言,在生命的某一刻,领悟到读书才是阶级跃迁的唯一出路。我们这一辈,还没有被历史所书写,被文字所发现,但我们的感受是如此真实,我们的分离是如此痛苦,我们的孤独是如此深刻,我们的生存路径是如此的单调。所以我们值得被书写,被发现,黄灯老师告诉我们,要用书写去对抗生活的沉沦,觉察世界的参差,思考命运的起伏,但很多时候,书写仅仅只是书写,它改变不了什么。我们普遍地生活在一种无力感当中,时时刻刻在被裹挟着前进,我们已经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祈求眼下的苟且与安乐。

1小时前
  • 三仛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