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唱第三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汪涵,韩红,蔡依林,王源,王力宏,莫文蔚,杨魏玲花,曾毅,张杰,田馥甄

导演:王琴,涂承书

 剧照

我想和你唱第三季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4-05-26 20:18

详细剧情

  《我想和你唱第三季》是湖南卫视推出的的互动音乐综艺节目,节目共12期,由汪涵、韩红担任主持人。

 长篇影评

 1 ) 在明星数量上勇敢做“减法”的《我想和你唱》,换来了“星素对唱”意义上的加码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时光太快。2016年借着爆红的直播、以“大小屏互动”模式开启星素对唱新模板的音乐节目《我想和你唱》,一转眼也成了贴着“综N代”标签的三朝元老。

就像抖音红过了直播,走到第三年的《我想和你唱》,不用说也同样面临着升级换代的内在压力,他们的选择是,“做减法”。

勇敢做减法

三位来宾变为一位歌者

跟随这档节目一路行来的观众,大约都会记得那句“与其仰望,不如对唱”的slogan——从十数万通过网络平台发送合唱视频的素人中间,挑选数位具有代表意义的歌迷,《我想和你唱》的舞台由此成为歌迷携手歌手一同对唱的巨型舞台。

巨型数字的合唱素人是“想唱”的看点之一

站在这个意义上去看4月28日晚首播的《我想和你唱》第三季第一期,观众会发现节目的内核没有变化,最大的变革是:原来两季节目中一期涵盖三位歌手来宾的设置,到这一季“缩减”成为一位歌手

蔡依林成为“想唱”第三季第一期的唯一一位嘉宾

一个“减法”的选择,随之带来的却是“嗨唱”环节的丰富,以及“星素对唱”意义的加码。

为什么这么说?

回顾前两季《我想和你唱》,其基本环节是网络合唱-素人带着故事出现在现场-挑选出3位合唱嘉宾对唱-选择最终合唱者;

“蜘蛛侠”陈彦宏是第二季中令人惊艳的素人之一

而在这个基本环节中,往往在网络合唱中就“脱颖而出”的特别素人,带着追星故事来到现场的男女老少,负责轻松诙谐外加打广告的“鉴客团”,网感十足的后期特效,成为了《我想和你唱》区别于其他音乐节目最特别、亮眼的看点。

似乎只有一个“短板”:三位嘉宾平分掉近100分钟的播放时长,给予每一位歌手和带着故事为他/她而来的素人的时间,太少。

第二季节目中,每位明星对应的现场素人只有4位

这个矛盾在“超级歌手”面前显得更为突出。

2017年4月30日,在《我想和你唱》第二季第一期播出结束后,孙燕姿的歌迷就在微博感叹“时间太短,还没回忆够”。

这位名叫“Kepler宽大大”的网友希冀,“一期要是只安排一个嘉宾就好了”。

丰富与叠加

嗨唱升级带来更多“合唱”

层层递进刻画更为丰满的素人

一个小小的心愿,在一年后变成了现实。

4月28日晚这期《我想和你唱》,从某种意义上看有些类似十几年前湖南卫视的“歌友会”——出道快20年的蔡依林站在舞台中央,享受252万“嗨唱伙伴”(到播出前达到573万)合唱的盛况。

随后从这些网友中被选出的25位幸运歌迷站上舞台,与喜欢了多年的偶像各种欢唱。

从3个嘉宾“共享”100分钟,到以一人之力撑起90分钟的全场,《我想和你唱》在“明星”上做减法,换来的是“素人”层面的加法。

这种“加法”首先体现在登上舞台的素人数量上:第二季与每位明星对应、走上舞台展示自己故事的歌迷数量是4位,到了第三季是25位;

25位歌迷组成了强大的“台上”素人阵容

第二季能够留下进入合唱环节的歌迷是3位,第三季则是6位。

其次,在“嗨唱”环节上,《我想和你唱》也做了相当多的丰富。比如让人印象最深刻的“10秒同框”环节。

一首歌的时间里,25位素人次第上前与偶像同台合唱,而在以往的两季节目里,第一轮素人的陆联事件,可能只是简单介绍自己的几句话;

还有特别设置的“想唱KTV”,从25位素人中被挑选出的6位素人,能够在此环节中与偶像唱K。

蔡依林配合长得像刘昊然的歌迷唱K

最后观众了解的不仅仅是素人们各展所长的演唱实力,也有明星的KTV私藏歌单——比如蔡依林这一期,就出人意料地唱了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

算上“10秒同框”、“想唱KTV”,升级后的《我想和你唱》第三季每期共有4轮嗨唱环节,更为丰富的“嗨唱”在增加全民性的互动之外,让在第一、二季就已是节目亮点的素人形象更为丰满立体。

长得像迪丽热巴的小姐姐&会做冰激凌的小哥哥

比如蔡依林这一期,观众们除了能够一眼记住长得像迪丽热巴的齐瓦尔、长得像刘昊然的“老中医”、会做冰激凌的马来西亚小哥哥之外,还能在一轮轮的递进叙述中,了解并认同音乐剧小姐姐杜鑫艳“我要当主角”的梦想。

从减法到加法

“我想和你唱”的意义更加明晰

对于素人更浓墨重彩的刻画,其实是《我想和你唱》主题上的深化。

一则,如同汪涵在节目中所说,“我们节目的核心,真正了不起的就是你们(指素人)。”

二来,偶像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我想和你唱”?无数唱着偶像的歌,完成自我鼓励和成长的素人,通过自己的经历为电视机前的观众书写了答案。

通过一个“减法”完成几重意义上的加法,《我想和你唱》的尝试无疑是有意义的。

单从蔡依林这一期看来,嗨唱环节的丰富、蔡依林20年出道累积的大量歌迷及其背后的故事,都是支撑《我想和你唱》完美完成这个“减法”的条件。

而最终,蔡依林和杜鑫艳合唱的《我》,更加深刻地界定了《我想和你唱》的意义所在——这首本来是书写蔡依林自我心境的歌曲,却成为许多歌迷鼓励自己的歌。

最终《我想和你唱》给了杜鑫艳一个主角的舞台

两个女声的交织,唱出两个不同的“我”在同样需要勇气的人生路上跋涉的身影,或许,这一刻才是“我想和你唱”的真正含义。

当然,选择只用一个嘉宾来撑起整场节目,《我想和你唱》必然存在着“人选”上的压力,似乎必须有类似蔡依林、孙燕姿、林忆莲、梁咏琪这种怀旧感、人气度兼具的嘉宾,方能胜任这样一个舞台的承载需求。

不过,看完网上剧透的嘉宾名单,我们完全可以放下心来:第二期的王源可谓是“老少通杀”,后续进棚的莫文蔚、王力宏、田馥甄,都是网友心中呼喊了多少年的《歌手》热门人选。

歌后莫文蔚已经在“想唱”官微呼唤合唱者了

再加上有从《歌手》节目走来的音乐团队在硬件上助阵,《我想和你唱》第三季依然是那个最璀璨,最梦幻却又最真实的“星素对唱”舞台。

 2 ) 当嘲笑凤凰传奇成为“品味正确”的需要,《我想和你唱》为何会二度邀请这支组合?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在蔡依林、王俊凯、王力宏、莫文蔚之后,25日晚湖南卫视首播的互动音乐综艺节目《我想和你唱》,请来了素有“农业重金属”之称的凤凰传奇。

从收获过华语音乐最重量级奖项(金曲奖)的歌王歌后,到“九千岁”(90后、00后)人群眼中最炙手可热的偶像,前四期《我想和你唱》的“请人逻辑”不言自明——作为开播以来就以“星素对唱”为最大亮点,在素人与明星的相见、合唱中展示音乐无穷魅力的节目,《我想和你唱》邀请蔡依林、王俊凯、王力宏和莫文蔚都可谓是“量体裁衣”。

因此,当凤凰传奇作客的消息传出,难免会有观众疑惑:在不少人眼中只属于“广场舞”世界、唱着“我在遥望,月亮之上”和“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的玲花和曾毅,会不会给这档最热闹又最会开脑洞的音乐节目带来无可避免的老年气息?

68组歌手汇聚“乐坛高精尖”

而凤凰传奇更像是“异类”?

观众这种担忧,一方面源于对凤凰传奇这一组合的固有认知,另一方面,《我想和你唱》三季以来的嘉宾阵容,从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组成一部华语乐坛的“巅峰简史”

截至2018年5月20日,《我想和你唱》三季一共邀请了68组歌手,这其中第一季整11期节目邀请过33组,第二季整12期节目邀请过36组,到第三季莫文蔚出场时,除去二度出场的费玉清,李玟,杨宗纬,张信哲和韩磊,68组艺人呼之欲出。

第三季打头阵的蔡依林早在2006年就已成为金曲奖歌后

68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在这68组歌手中间,获得过台湾金曲奖、香港叱咤乐坛男女歌手奖、东方风云榜、全球华语榜中榜等权威音乐奖项的歌手比比皆是,台湾香港内地的老牌唱将和实力中坚甚至汇聚成为一景。

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又是一个找回忆的节目。50后60后在这里重温属于蔡国庆、杨钰莹的青春;70后在这里感受谭咏麟、李克勤、林忆莲、叶倩文、林子祥贡献的香港乐坛巅峰;80后则在这里与少年时的偶像们再遇,不管是孙燕姿、蔡依林、莫文蔚、王力宏,还是梁咏琪、动力火车、张信哲、张韶涵,《我想和你唱》带来的都是满满回忆。

王力宏的出现让许多观众感叹找到了青春

地位、回忆,似乎不管从哪个意义上讲,凤凰传奇都像是《我想和你唱》中的“异类”。

其实,从2012年因为《最炫民族风》爆红开始,凤凰传奇就一直饱受质疑。即便6年过去,在很多人心中他们依然是“农业重金属”和“广场舞神曲”的代表,是“老年人”的最爱。

而现实又并非如此。

本期与凤凰传奇合唱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2018年2月,在凤凰传奇第六次登上春晚表演之前,公众号“火星实验室”曾发表与这组组合有关的文章。文中说,凤凰传奇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你可能从没主动听过他们的歌,但他们的代表作你却都会唱。”作者甚至给出了一个温馨提示,“当你和长辈或并不熟悉的同事在KTV冷场,点一首凤凰传奇吧,几秒钟后,你就会找到你们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从素人组成上了解凤凰传奇

除了广场舞大妈,他们同样吸引年轻的普通人

事实就是这么神奇。比如这一期《我想和你唱》没播之前,捕娱记(ID:ibuyuji)几乎都要认定这期的舞台肯定会被广场舞大妈占据,但结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所谓的“最大公约数”大约有多少?反正让凤凰传奇担任“爬梯大来宾”的这一期节目,播出前一共收获了388万网友合唱,这个数据甚至超越了少年偶像王源

388万的合唱人数超越了王源那期的数量

而在有幸来到现场的31位素人中,只有一组是爱跳广场舞的妈妈们。其余30位中有年轻的建筑师,拉风的鲸豚饲养师,也有生长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文案编辑和自台北远道而来的工读生。

来自台北的工读生林珈含在节目中贡献了不少笑点

从热爱凤凰传奇的人身上,我们的确能看到一种源自“民间”的坚实力量。第一位确认凤凰传奇电话并从甘肃陇南山区赶到湖南长沙节目录制现场的医院宣传干事,目前正在甘肃农村项目点“扶贫”,他说,即便是在那样的村子里,孩子们听到凤凰传奇的音乐也能开心舞蹈;

扶贫干部感谢凤凰传奇给孩子们力量

退伍之后在河南濮阳从事机器人表演工作的“机器铁甲”战队是当晚舞台上一抹亮眼的色彩,而正是这个被主持人形容成凤凰传奇已经火到“外星球”的组合,让所有观众第一次了解到商场前表演的高大“机器人”的日常艰辛;

编织女工赵大紫以百灵鸟般的歌喉惊艳全场

而从山西运城来到现场的赵大紫,则是一名编织袋切缝机操作员,在介绍自己的职业时,30岁的年轻女孩表示自己的工作“有些单一”,但从她身上看不到劳累只看到朝气,那几套给凤凰传奇、汪涵、韩红定做的编织袋时装,就给全场带来了欢乐的笑声。

这些素人的出现,其实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凤凰传奇”存在的意义——用汪涵的话说是“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再引用李诞曾经在《吐槽大会》中说过的话则是,“他们是全中国人都听说过的名字,而且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不自觉地跳起来。”

当嘲笑成为“品味正确”的需要

《想唱》还原了凤凰传奇的音乐之美

《我想和你唱》现场非常形象地展示了这种“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不自觉跳起来”的魔力。来自长沙芙蓉区的场上唯一一支广场舞队伍说,凤凰传奇的歌是“朗朗上口,悠悠合脚”。

而在这期节目两轮的“60秒同框合唱”的环节,几乎所有观众都是站起来跟唱与欢呼。

当然,捕娱记认为,这期《我想和你唱》不仅仅只是再次重申了凤凰传奇的这种“群众性”。音乐的基本功能是“愉悦”,而在这个最本质的功能之外,凤凰传奇的音乐真的只有“俗”吗?

曾经有网友在网络倾诉过自己的苦恼——有次偶然在实验室哼凤凰传奇的歌被人嘲笑,“好像喜欢他们就沦为了品味有问题的象征,可是《荷塘月色》《传奇》这种歌真的挺好啊。”也有网友在知乎发问,表示身边有很多人“喜欢凤凰传奇的歌但是不敢承认”,“这是不是病?如果是的话,如何治?”

赵星和韩露用一首串烧让所有人认识到凤凰传奇的美

凤凰传奇的歌到底水准如何?喜欢他们的歌该怎么开口。我们认为,这一期《我想和你唱》是给出了答案的。来自郑州的赵星、韩露组合成的乐队被汪涵戏称为“想唱社”,但两人配合着一开口就让全场惊艳,他们通过和声和吉他让“摇滚风”瞬间变“民谣风”的演绎,甚至让凤凰传奇本尊感觉震惊。

不像嘴巴变成O型的曾毅只能用“哇”来表达内心的震撼,玲花更直接,“听完好感动啊,没想到我唱了那么多好听的歌曲,自己唱完都没怎么觉得好听!”

而在以梁翘柏为主的乐队加持之下,与素人的合唱之中,凤凰传奇现场演唱的《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自由飞翔》《大声唱》《荷塘月色》都彰显了“高级”的味道。

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尤其是当被嘲笑为“土”的凤凰传奇,能够用一首新歌创造一周5000万收听量(超过不少一线歌手几乎10倍)的奇迹的情形下,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想,他们的歌到底好不好听?

《我想和你唱》努力做的,大概就是这种思考了。

 3 ) 尴尬

很好看,全程无尿点,希望一多请几个嘉宾。。。。。。。。。。。。。。。。。。。。。。。。。。。。。。。。。。。。。。。。。。。。。。。。。。。。。。。。。。。。。。。。。。。。.已经编不下去了

看了真的尴尬,挤眉弄眼是什么鬼?演技有点浮夸了,评论团某些人说的话真的有点过了,能感受到尴尬。尴尬.....

 4 ) 从155万到5643万,合唱总量3年翻了36倍的《我想和你唱》做对了什么?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一档节目背后隐藏的创作用心,往往会在尾声处被和盘托出。

7月13日,以嘉宾林俊杰为三季35期节目画上圆满句点的《我想和你唱》,就借助浙江大学眼科专业研究生胡江华的含泪感言,点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音乐是什么?为何要用三年的时间来经营“星素对唱”这样一个命题?

把“感谢林俊杰”写进自己第一篇SCI论文的胡江华说,林俊杰的音乐在过去的岁月里给了自己莫大的精神力量(whose songs have given her powerful spiritual support over the past decade),这句话蕴含的,是歌手与音乐对于普通人的价值所在,也是《我想和你唱》推行的“星素对唱”得以立住的根本。

来自全民K歌的合唱数据

素人与用音乐给予过他们“精神力量”的偶像合唱的动力有多足?站在这档节目第三季完结的当下,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从第一季合唱总人次的155万人,到第三季合唱人数5643万,三年来,参与《我想和你唱》的素人人数足足翻了36倍

与最爱的偶像相遇

音乐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基石

5643万的数据,来自《我想和你唱》这一季的合唱平台“全民K歌”。相较这个数字,捕娱记(ID:ibuyuji)三年来总结的资料显示,《我想和你唱1》合唱总人次为155万人,《我想和你唱2》合唱总人次为287.5万人,因此,说《我想和你唱》在这一季的合唱数据上有了飞速进步,是不夸张的。

除却合唱总数,本季《我想和你唱》在其他方面的数据也非常亮眼,根据猫眼提供的数据显示,上线82天,《我想和你唱》在芒果TV斩获16.6亿次点击。

此外,本季《我想和你唱》在微博话题阅读量上达到了60.5亿次,而根据全民K歌提供的数据,“想唱”征集到的合唱人也偏年轻化——其中,6-25岁的合唱者占据了总合唱人数的半壁江山,达到了48.43%;但同时,“想唱”的全民化也有了彰显,26-36岁的合唱者达到24.5%,37-45岁的合唱者达到15.07%,46-55岁以上的合唱者也有12%的比例。

藏在如此庞大的合唱数据里的,是“一颗要与最爱的偶像相遇”的心——与偶像同台合唱那些自己记忆深处的歌,正是《我想和你唱》出发的初心。

这些初心里,有想要感谢林俊杰“我在我的领域里加油,你在你的领域里加油”鼓励的医学院硕士,有向梁静茹告白“我喜欢静茹16年了,我就是从初中开始和同学交换随声听,听着磁带感觉这个女生唱到我心里头”的何炅经纪人,有表示“高中起就喜欢SHE,后来自己当艺人了就觉得离她们更近了,但出道八年一个都没遇到,今天终于能圆梦现场”的杨迪……

何炅经纪人也成为实现梦想与梁静茹合唱的人

“圆梦”,是所有走上“想唱”舞台的素人甚至明星(杨迪、汪苏泷)的共同感受。这个圆梦逻辑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音乐作为艺术作品的神奇魅力,以及歌手本人作为“偶像”的感染力——就跟在当下这个年代,喜欢《琅琊榜》的白血病患者能够把这个作品当成抵挡困难的加油动力一样,对于像杨迪、汪苏泷这样的80后来说,蔡依林、王力宏、SHE、梁静茹、莫文蔚、林俊杰及他们的歌声……是曾经安慰过自己、鼓舞过自己的青春记忆。

华语音乐标杆人物占半数以上

歌手选择的精准与全覆盖成为助推

歌声和偶像的感染力,是《我想和你唱》能够立住的核心。但是,保持16.6亿次的节目播放量,并在合唱量上超过第一季36倍,本季《我想和你唱》的成绩来得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容易。

因为,本季《我想和你唱》在嘉宾人数上大做减法,嘉宾数量锐减到原两季的三分之一。

以原两季三分之一的嘉宾人数,完成更多的节目播放量和巨额的合唱量增长,本季《我想和你唱》靠的,是更扎实、更能唤醒歌迷共鸣的乐坛大咖。

来自全民K歌给出的数据显示,莫文蔚、蔡依林、Hebe成为本季《我想和你唱》明星合唱量最多的三位歌手。其中,莫文蔚《盛夏的果实》《爱我的请举手》两首歌合唱的累积人数达到824万人次,蔡依林则凭借《日不落》《今天你要嫁给我》赢得613万歌迷追捧,给出《小幸运》《To Hebe》的Hebe,则完成了575万次合唱的壮举。

合唱量前三位的明星总共吸纳了接近2亿人次的合唱,与明星自身的号召力不无关系。分析本季《我想和你唱》的明星嘉宾咖位可以看到,12组参与节目录制的歌手中,蔡依林是第18届金曲奖歌后得主,王力宏是第10届、第17届金曲奖歌王得主,莫文蔚是第14、第22届歌后得主,而田馥甄、梁静茹、林俊杰则都是提名多次的金曲奖遗珠。

王力宏与莫文蔚是金曲奖两届歌王、歌后得主

占据歌坛C位,意味着上述歌手在歌迷心中留下过众多回忆。而对于更年轻的观众而言,吴亦凡、王源、华晨宇、Hebe的出现,则是他们更多的心头好。

来自芒果TV的播放数据显示,《我想和你唱》第九期以4.8亿的数据成为本季节目中播放量最高的一集,而那期的嘉宾,是首次在电视音乐综艺上秀“功夫”的吴亦凡;90后、00后最爱的王源,以3.1亿次播放量排名本季点击第二;在《歌手2018》中有过优异表现力的华晨宇以1.2亿次播放量排在第三。

本季“想唱”播放量排名前4的嘉宾

以华语音乐的标杆性人物为主体,集合年轻观众青睐的流量型选手与有全民覆盖率的歌手,在嘉宾选择上的精准性,让《我想和你唱》“高出36倍”的合唱量最终得以成型。

圆梦之旅真实又美好

层层推进的合唱模式释放人生彩蛋

在此前接受捕娱记采访时,《我想和你唱》三季节目的总导演王琴提到,《我想和你唱》在整个环节的设置上突出的是一个“圆梦”模式——如果说网络合唱的大基数反应的是受众对于与喜爱的偶像相遇的“梦”的向往,那经历合唱环节来到现场的素人,则可以在《我想和你唱》的舞台上感受一整个造梦的过程。

这,也是第三季《我想和你唱》吸引大量合唱的原因之一。

对比前两季《我想和你唱》,因为在嘉宾人数上做了大刀阔斧的减法,留给素人的时间和空间就成倍增加。

本季“想唱”留给素人的环节成倍增加

按照捕娱记总结,今年有幸来到这档节目现场的素人,前后会经历“十秒同框”、“60秒同框”、“同台K歌”、“两人彩排”、“1V1对唱”这多个环节——随着节目的深入,歌声最贴合明星的素人与明星同台的时间将越来越长,一直到最后的“大秀”同台,这种圆梦的体验感也会越来越强烈。最终,《我想和你唱》第三季也彻底实现了明星为素人圆梦这一概念。

其实,对于素人来说的一个造梦过程,对于明星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体验。本季节目最后一期,林俊杰在节目完结时就表示,出道15年,这是自己第一次与素人公开合唱;

蔡依林也提到,参加《我想和你唱》的录制感觉不是在工作,而是在“玩”;李健的看法,则是这个节目让更多人拥有了平时无法拥有的勇气;

吴亦凡说得更好,“一起去合唱一首歌,然后一起去开心地做这样一个派对,感觉更重要于谁赢谁输”;

王源的感言则更接近于这档节目的初衷,“(与偶像合唱)相当于他们生活生命中的一个小彩蛋,以后回想,我还和王源唱过歌,我们一起上过一个节目,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

三季对唱,一路行来。如今,《我想和你唱》深情地跟所有观众说再见。也许,作为这档音乐Party的主人,汪涵和韩红的感言更有代表性——“想唱”,就是梦想变成现实,“想唱”想要带来的,就是告诉普通人,在他们有生之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与梦想同台。

 5 ) 《我想和你唱3》明晚收官 总导演王琴:“真”“暖”和“快乐”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寻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一开始,谁都没有想到这样一档以“星素合唱”为主体的音乐节目能够存活三年,包括创造它的人。

但现在,它做到了。

与大部分卫视到第三季度才放出音乐节目“大杀器”不同的是,从《歌手2018》到《幻乐之城》,湖南卫视在2018年前三季度,用心铺设了一条完整的音乐节目纵贯线。

从《歌手》是歌坛王者的决战之巅,《幻乐之城》即将带来天后的首度出山,而为这两档重量级的音乐节目承前启后的,是《我想和你唱》。

从2016年5月首播,到明晚即将推出的第三季最后一期,让无数素人能够与心中偶像合唱的《我想和你唱》,走过了一共35期的录制岁月。

35期节目,足够《我想和你唱》在中国音乐节目的历史长河里留下它应有的痕迹,若日后有天回顾,为它付出过心血的人希望它在观众心中拥有怎样的标签?

在节目即将收官之际接受捕娱记(ID:ibuyuji)专访的总导演王琴说,希望观众记住节目里传递的快乐和感动,“真实、温暖、快乐,是我们始终想要表达的。”

迎难而上,必须做出的改变

从平行式结构到渐进式逻辑

经营这一季“想唱”,王琴的压力是巨大的。这种压力每个电视人都可能经历——一档节目做到第三年,不突破显然不行,但突破又是对观众接受度的考验。

本季《我想和你唱》的这种考验从第一期就开始了。首期以蔡依林为嘉宾的节目播出后,不少《我想和你唱》的老观众颇有微词:参加节目的明星嘉宾由3个变成了1个,合唱环节也相应有了巨大变动,“不习惯!”

第一期节目嘉宾的蔡依林收获了573万合唱者

在王琴看来,即便一开始会有质疑,走到第三季的“想唱”也“非变不可”。她说,除了导演组在两季节目之后本身就有创新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前两季《我想和你唱》“有一个天然的缺陷”,“三个明星带来的内容结构是抽屉式的、平行的,这导致90分钟内节目的推进性不强。”

另一个原因更直观——王琴说,前两季节目每期现场录制至少要花费3、4个小时,“但最后节目呈现只有90分钟,很多精彩内容被剪掉,作为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很可惜。”

莫文蔚创造了“想唱”有史以来最多合唱人数的记录

由此,他们在第三季节目中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减法”,第一项就是把3个明星的体量变成一个人。

改变后的《我想和你唱》在王琴看来,逻辑上拥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悬念,“从数百万人通过手机端参与,到其中一部分出现在节目中的VCR里,或者有更幸运的人接到明星的电话,再到几十个人出现在舞台上,然后是6个人合唱、两个人彩排、一个人与明星合作大秀,这就是一个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故事。”

她认为,这样的结构,更能吸引住观众往下看,“跟明星一起找到最后的答案。”

撑起全场必然对嘉宾要求偏高

12位歌手一半是金曲奖常客

而她也坦言,节目看似是做了“减法”,但对于导演组来说,工作的难度实际上成倍加大了。加大的难度,首先来自于明星的人选。

梳理这一季《我想和你唱》歌手的名单我们会发现,12位歌手中,有三位曾获得华语乐坛最高音乐奖项“金曲奖”的肯定,除蔡依林外,王力宏、莫文蔚甚至还二度封王封后;而即便目前仍失意于“金曲奖”,但上周的嘉宾梁静茹曾4年蝉联歌后提名,林俊杰今年的歌王“陪跑路”也引发了很大争议,至于Hebe,封后那是迟早。

梁静茹在很多人印象里是第一次参加内地的音乐节目

除却“金曲奖”的认证,余下6位歌手也是藏龙卧虎。被《歌手》认证过的李健、华晨宇、张杰不必多说,吴亦凡和王源在年轻人心中拥有相当高企的地位,而凤凰传奇的国民认知度也无人能够否认。

选择这样的阵容,王琴及其团队是深思熟虑的——从三个明星一期到一个明星一期,想要撑起全场必然对嘉宾的要求偏高,“以前可能一个嘉宾有两首耳熟能详的歌就可以,但这一季的歌手,站在台上要唱五到六首歌。”

吴亦凡也是第一次让普通观众见证了自己的歌艺

她笑称,有的明星要求高,征集网友时用过的歌还不能重唱,“那自然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季歌手在歌坛中的咖位真的要很高。”

她透露,找人过程中韩红帮了节目组很多忙,甚至开玩笑说韩红几乎成了节目组的“艺人统筹”,“经常是救急,半夜找她来帮我们,她就去找她的朋友来救场。”王琴提到,像去年的孙燕姿,今年的王力宏、吴亦凡、林俊杰,都是韩红邀请来的。

用更丰富的素人数量展示“中国气象”

30个素人组导演为此连轴转了7个月

请明星难,找素人一样不简单。因为明星数量的减少,《我想和你唱》拥有了更丰富的素人表现空间和互动空间。

在王琴的理念里,“素人”才是《我想和你唱》区别于选秀节目或其他音乐类节目的最大亮点,“我们希望在每一个过程中引发观众共鸣。海选阶段,是每个人都可以拿着手机跟明星互动;到了现场,也是一个非常平等的互动氛围。”

环节的丰富增加了对素人“量”的需求

因为表现空间的丰富,今年的《我想和你唱》在现场环节上推陈出新。王琴说,每一个节目环节背后实际上是当下中国人的“丰富性”,“十秒同框里,我们能看到唱得好的,也有唱跑调的;所有嘉宾里你能看到被父母抱在手上的小朋友,也有白发苍苍的大姐,还能看到各行各业的人。”

王琴说,其实节目组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在素人里体现真正的“中国气象”。

这种“丰富性”自然需要更多素人的面孔,按照捕娱记统计,这一季《我想和你唱》前八期,平均每期至少有28.25位素人嘉宾登场,素人参与力度比第一、二季比例高出56%。

庞大的素人数量让“想唱”现场更加多元和丰富

王琴说,《我想和你唱》拥有一个庞大的“素人寻觅组”,“这个组有30多个导演,他们的工作,从去年12月就开始了。”从去年12月,一直持续到6月27日林俊杰档期录制完成,为了这一季节目,素人组导演的工作时长达到了整整7个月。

真实,温暖,快乐

希望这是“想唱”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标签

前后录制了35期,当下让王琴记忆最深的就是上周梁静茹那期,见到梁静茹像做梦一样的52岁清洁工大姐,“她是自己报名来的,是那种话不多,但一开口就特别淳朴和真实的人,她喜欢在公园里唱歌,见到这样的大姐,我会觉得所有人的心里都是暖的。”

这种“真”、“暖”和“快乐”,是王琴和《我想和你唱》节目组最终追寻的东西。

在这一季《我想和你唱》之前,王琴的作品是去年拿下豆瓣高分的零差评综艺《儿行千里》,与《我想和你唱》类似的是,那档节目也是以素人为主打的。

在王琴的心里,《儿行千里》和《我想和你唱》在操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已经找到了做素人节目的“要诀”,“那就是不要去做虚构的东西,什么样的素人节目能够打动观众?一定要TA先能打动你自己。”

返璞归真,才是类似节目的最高境界。这种气质同样存在于《我想和你唱》中,“在最开始重构模式的时候,我们的宗旨就是真。”王琴特别提到Hebe那期最后合唱者的选择,“她选的那个人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当时可以说是全场惊讶,但我们绝对不会去干涉,我们只是真实去记录。”

Hebe最后选出的合唱者曾令现场大跌眼镜

这种真实记录也包括对素人的要求,以及对于音乐带给人们快乐的“忠实记录”。王琴说,莫文蔚那期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说着“我不孤单,我是个石油工人”的素人,就是真实和快乐的代表。

一开口让所有人震惊的石油工人

“不同的人在听同一首歌时有着同样的感受和快乐,这本身就是奇妙的。”她说,如果《我想和你唱》能够把音乐给每个角落的人都能带来快乐的正能量传递出去,“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种在互动中传递快乐的本质,是王琴眼中《我想和你唱》拥有的最幸福元素,“多有趣啊,这么多人一起来唱同一首歌,再把这么多人里打动人的人、快乐的人找到一起唱歌,其实是很快乐很幸福的事情。”

而她说,不管未来“想唱”还会不会继续,她相信日后观众回想起这样一档节目,想到的必然会是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虽然我们在音乐性上也做了很多突破,但最终留下的肯定不是紧张的比赛,而是传递的快乐和感动,是让观众想起那首歌曾经陪伴他走过的日子。”

 6 ) 来来来那些过尴尬的告诉我有多尴尬

很好看 很喜欢那种气氛 看的十分开心 但是到知乎和新闻资讯上搜反应 好像大家都唱衰 说尴尬??? 我就想问问那些说尴尬的你们尴不尴尬尬 是有多高的逼格 一个个的都逮着节目就唱衰 说尴尬的你说一个你最欣赏的国内综艺节目 让我们瞻仰瞻仰您的品味是有多高呗

凑字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凑字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凑字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7 ) 减少花字、拿掉鬼畜风的《我想和你唱3》,是如何让后期“简约不简单”的?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鬼畜风、漫画感切割、只需一个眼神就被“烧焦”的小黑人……曾经,互动音乐综艺《我想和你唱》运用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后期,成为观众眼中“最具网感的电视综艺”。

第一季中让观众忍俊不禁的“小黑人”特效

年轻观众热衷给创造这一切的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加鸡腿”,作为这支团队的负责人,卞合江也曾为这些称赞满心欢喜。但走到《我想和你唱》的第三年,他觉得需要改变了。

“能够刷到存在感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后期自己玩得太High,其实是喧宾夺主的。”9日凌晨,在会议与审片间隙接受捕娱记(ID:ibuyuji)专访时,卞合江说。

花字少了一半,鬼畜风下线

“做减法”的精髓是“简约不简单”

熟悉《我想和你唱》这档音乐节目的观众,不难感受到节目在第三季发生的明显变化——明星数量从一期三组变到一期一组,主题更集中,素人的存在感和互动特色也相应加重。

第三季《我想和你唱》每期来宾只有一位

但对卞合江的后期团队来说,更大的变化源自“时段”。

第一二季《我想和你唱》定档在周六晚22:00,到第三季,《我想和你唱》因为鲜明的星素互动特色被提档到周五晚20:20。

“覆盖人群可以说完全不同,细节上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卞合江说。

从年轻观众集中的周六深夜档,到传统观众占主要地位的周五黄金档,《我想和你唱》的后期选择的第一条路,是“做减法”。

第三季节目的花字明显较少

一个直观感受是,本季节目中的花字数量明显比前两季要少,而通过后期强化的“梗”,其密集程度也相对减少了。比如第一二季,一期节目中的花字可能会用到600到700条,现在则被控制在300条以内。

除此之外,偏网综的词也要尽量少出现,“得考虑这个时间段收视人群的喜好和接受程度,花字和梗太密集,网感元素太多的话,对于无法回看、停看的电视节目来说都不合适。我们希望通过后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就能看懂抛出的点和梗。”

“做减法”这件事,并不意味着卞合江们的工作会变得更简单。

“元素越少越难做”,卞合江不讳言转变期带来的压力,“小伙伴们最开始是有点懵,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如何表述才算正确。”这种磨合与适应,甚至持续了好几周。

更花费整个团队精力的,是如何做到“简约而不简单”。经过第一、二季的努力,《我想和你唱》将明星和素人同台的嗨唱风格打造到淋漓尽致,就连鉴客团的气质也是“High”的。如果“做减法”的动作过为大刀阔斧,《我想和你唱》的嗨唱感会否被削弱?

卞合江给出的解决之道,是在后期做出“洋气”感。

蓝色、紫色、白色构成了节目环节logo的主画面

变洋气,从主色调开始。只要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季《我想和你唱》多用冷色调,比如蓝色和紫色就被大幅度运用到花字和每个环节的Logo中,“蓝色给人的感觉是收敛的,而且这个色调适合用在夏天。”

除了主色调,还有细节上的精致。卞合江提到,光是一个歌名条的配色和效果,一轮轮筛选下来后发现团队至少做了七、八版,“你要是仔细看,就能看到歌名条上的变化。”

连歌名都做了精致的包装

减少颜色、花字和鬼畜风格的堆砌,用亮晶晶的清爽色系做主打用色,第三季《我想和你唱》的画面感变得更通透和干净了,“其实效果出来之后我们自己都挺意外的,大家都知道‘想唱’的舞美其实是用的是《歌手》的配置,本身就很闪,后期收敛之后,整个画面看上去特别高级了。”

从追求“鸡腿”到收敛与隐藏

让节目回归本真之外也贡献了抢镜小手

收敛,隐藏,做减法。这些选择看似是《我想和你唱》挪档后的必然,但其实也是卞合江一直思索的问题——后期到底是什么?

《我想和你唱》诞生后的这三年,其实也是中国综艺后期制作水平突飞猛进的三年。回想这三年电视节目在后期上带来的惊喜,观众一定会如数家珍:《花儿与少年》用井柏然字体渲染出的文艺气息;《中餐厅》《亲爱的客栈》用插画酿造出的温暖;《向往的生活》里用“冷漠”打造的爆笑小剧场等等。

《中餐厅》的插画风曾让观众拍案叫绝

卞合江也提到,经过几年发展,各个后期公司、团队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粗制滥造的东西变少了,大家都在往更细致、对品牌形象更有利的方向奔跑。”

这对整个行业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卞合江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习惯“铺天盖地的褒奖”,“我觉得后期制作还是一个服务岗位,它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把我们推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当然挺好,但不能过度了。

本季节目中,“海报团”播完广告被投喂的创意也是亮点

他也在反思“存在感”这件事,“存在感太强,一定会抢掉其他内容的风头,后期不能太喧宾夺主了,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后期用一个高级的手段隐藏起来,让观众多注意主题内容本身。

他喜欢用“做菜”来比喻自己的工作,“从整个社会层面上讲,大家已经挥别了爱吃调料的年代,还是想品尝到食物本真的味道,后期我觉得就是一种调料,可以放,但不能放太多。”

不单纯为了网友“加鸡腿”的评价炫技,让后期往后再退一步。他说,自己和团队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

当然,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节目“不上心”了,虽然网感的“小黑人”,“漫画格”暂时隐退,但卞合江的团队依然能在很多细节上为观众创造了惊喜。

让广告变得萌萌哒的可爱小手

比如在第三季节目里已成为特色的“无法安放的小手”。

这双小手出现在了很多地方,让网友忍不住赞叹“萌萌哒”,而因为有了这双小手,《我想和你唱》里的植入产品甚至意外拥有了“生命感”。

卞合江说,小手的出现本来是用在鉴客团身上的,“表达不到位的时候,我们用小手还原了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含义,用小手捂住嘉宾的嘴巴、眼睛和耳朵。”

但后来他想到,其实小手也可以用在广告产品上,“不管怎么说植入还是很生硬的,如果加入一双小手能让它变得‘活’起来,配上招手、喝奶、贴面膜的动作,其实挺有意思。”

一开始他还担心广告商不会同意这个创意,“因为可能会挡住产品嘛”,没想到,对方很开心地接受了。

后期不能虚构是从业底线

与粉丝和睦相处?不迎合但可以听取意见

在8012年的当下,做后期不仅要与内容打交道,还面临着来自观众的外部压力。因为《高能少年团》和《这,就是街舞》屡屡爆发的粉丝手撕节目组事件,最终往往由后期背锅。

作为国内最牛后期制作团队之一,卞合江和他的小伙伴们看到类似消息,感触会特别多吗?

虽然现在主做棚内节目(《我想和你唱》之外他们还在做《快乐大本营》),但卞合江说,团队里的成员还是会总结和反思,“不管是做电影还是做电视,后期允许夸张、可以放大,但是不能虚构,这个我认为是做媒体的底线。”

围绕素人,《我想和你唱》的后期其实也发掘了不少故事线

他提到,真人秀因为海量的素材存在,拥有很多条故事线,由此嫁接空间的确会很大,“不过做节目也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是要尊重原则和事实,经过嫁接之后如果不是原来的样子,这个是不能容忍的。”他又忍不住用“做菜”类比,“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在原料本身来一些催化,但总不能把萝卜伪装成人参吧。”

那在这样一个时代,后期要怎么做才可能和特殊的观众群体——“粉丝”尽量达成一致?卞合江强调不需要“迎合”,但可以“听取”与“吸收”

这一季《我想和你唱》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王源和田馥甄。卞合江透露,现场录制结束后,观众一般都会在社交平台发布一些录制观感,“明星的很多细节、特质其实只有粉丝才能发现,这些点一般人可能考虑不到。”

而自己的团队在进入后期制作之前会大量收集类似素材,“比如说我们没注意的亮点,粉丝说王源吃东西很可爱,我们就在吃甜甜圈环节做了一个仓鼠的动作,粉丝看了之后觉得很特别。”

而田馥甄的粉丝甚至提前会主动向后期喊话称“小姐姐极少参加综艺节目”,求照顾。“我们拿到素材之后发现她确实话比较少,但礼貌和修养特别好,因此也做了一些强化。”

做了三年《我想和你唱》的后期,卞合江对这档节目的感情也非同寻常,他说,后期其实就是一个“磨”的过程,“大家看节目也会发现,我们每一期几乎都会根据观众的反馈做一些调整。”

这种用心,他更多觉得是对“自我的交代”,“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观众看了很舒服,但不会有那么多给后期加鸡腿的称赞。”

 8 ) 《我想和你唱》追星的意义在于,跟随Idol的脚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前两天小编刷微博时,看见idol吴亦凡上热搜了。

而且热搜词条居然是牵手! 什么情况?!我老公跟谁牵手?为什么要牵手?

胡思乱想不如点开一看,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还好还好,凡凡只是参加了《我想和你唱》 ,和幸运粉丝老奶奶一起挽手同台走秀~

看到此情此景,小编只想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只要有《我想和你唱》 ,70岁也能牵到idol的手!

不是小编说,凡凡上的这期《我想和你唱》实在是太甜了,没看之前,小编做梦也想不到idol和粉丝之间的互动可以这么甜这么有趣,而且在他们的互动中,小编仿佛找到了追星的意义。

画风突变,这个凡凡有点皮

看过凡凡在时装周的舞台上有范的走秀,看过当导师时的他专业的点评,本以为我饭的是一枚高冷酷炫帅的idol,没想到他“调戏”起粉丝来是不遗余力。

打电话寻找幸运粉丝的环节,凡凡居然化身蜡笔小新,“套路”粉丝对他表白。

完了之后突然来一句“我是吴亦凡”,给粉丝吓的,不知所措,他还跟着“嗯啊昂”,可以说是很皮了。

而且人家粉丝在唱歌示好之后,凡凡忍不住又皮了一下——“不过关”,还好秒“撤回”,否则粉丝可真是承受不住了。

看见没有,有一个这么皮的Idol,意味着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相当强。

这还不算啥,完了邀请另一个粉丝时,凡凡一脸严肃一本正经地说要问粉丝一个问题,本来以为是啥“粉丝入门必备”问题之类的,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着.....

结果他来了一句——你有Freestyle吗?

好吧,是在下输了,Idol的心思臣妾实在是摸不透啊~

男粉丝为他调酒时,他也是超级耿直,眼看着粉丝“大招”没有放出来,他卖力捧场——

只是当他看见那根“巨无霸”吸管时那一脸“你不是要搞我吧”的表情,确认过他惊恐无奈的眼神,是个假idol没错了。(《我想和你唱》节目组,你还我高冷凡!)

甜蜜互动,实现梦想没那么难

要说《我想和你唱》最大的福利,那必须是和偶像各种各样的互动了。

首先合唱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一起跟凡凡合唱了《花房姑娘》、合唱了新歌《like that》,和偶像同台的时刻赶脚自己也是个大明星有木有!

还有KTV嗨唱时间,几位幸运粉丝都能和凡凡一起唱自己的KTV金曲,这种幸福,真是想都不敢想。

除此之外,只要你够胆吗,还能玩出一些新花样。

比如,这位身高不输凡凡的男粉丝,现场跟凡凡来了一场篮球的battle,wuli凡凡扣篮的样子,简直是《灌篮高手》真人版好吗?

还有这位小姐姐,直接带着凡凡一起练瑜伽,也许以后凡凡看到这个动作就会想起她也说不定哦~

最最给力的是,《我想和你唱》选择素人观众的标准几乎是“零门槛”,无论你是石油工人、外卖小哥、木工、老师还是其他职业,只要你参与合唱,就有可能和偶像近距离接触。超多的互动简直比看偶像的演唱会还要令人激动,这种节目模式真是造福大众啊,怪不得每期收视率都辣么好。

对了,凡凡上的这期《我想和你唱》,收视率又是全网第一。

深情告白,你的努力他都看得见

或许“同类相吸”吧,优秀的凡凡连粉丝都辣么优秀,这些粉丝小姐姐的表现让小编看得老脸一红——不把自己变优秀点,哪有资格喜欢凡凡咩?

一位跳着芭蕾像只美腻小天鹅的小姐姐,不仅长得美、舞蹈跳得好,人家还是亚洲小姐的第二名,可以说起灰常优秀了。

关键人家说出的话更优秀,当凡凡想知道她听他的歌什么感觉,她回答到——

这一瞬间,隔着屏幕小编都能感觉到空气中的粉色小泡泡~佩服佩服。

这还不算啥,还有华梦娜小姐姐,也是炒鸡厉害,当场用尤克里里自弹自唱了为凡凡改编的凡凡的歌。

瞧瞧这待遇,涵哥和凡凡都为她举话筒,而且凡凡还全程给她伴唱,眼神中藏不住的欣赏。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的努力得到偶像的认可吧。

大家应该以为上面两位小姐姐已经很优秀了?不,这都是常规操作,下面才是教科书的“告白偶像”。

这位木秦小姐姐,居然为凡凡写了一段rap,哦不,是两段!

小编给你萌展示一段,你们感受一下这词,简直是溢出来的才华和爱意。

我不是90后只是生于90年

请各位观众不要被我的华丽外表欺骗

不间断的表现 投入生活的体验

搞不好我以后会是一个喜剧演员

人生就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抱怨只是拦住前进的一根刺

无论黑夜多长迟早会走到白昼地方

taking my time,step by step

我们永远不大像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尺子

希望你能成为他喜欢的样子

那我 应该 成为何种样子

是见过温哥华每天凌晨四点的样子

是在别人认可你之前先认可自己的样子

是负责任守规矩纯爷们的样子

darknss in my eyes but lights up in the sky

看凡凡这频频点头的样子和眼睛里透露出的惊喜就知道,这个追星girl已经成功引起凡凡的注意了。

关键是,在凡凡说“你这词写得真好时”,小姐姐嫣然一笑——不,不能算我写的,因为都是你说过的话。

什么叫高手,这就是啊,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凭什么她这么优秀?来人,赶紧去把橘子树和火车站给这位木秦小姐姐给搬来!

所以小编说得没错吧,优秀的人总会喜欢同样优秀的人,即使现在的你可能还不那么优秀,但是为了偶像,你也可以逼着自己变得优秀起来,这才是偶像的意义。都站在偶像身边了,我们哪还好意思不让自己更加努力呢。

《我想和你唱》到现在已经是第九期了,其实不止是凡凡这期节目中星素互动甜蜜而有爱,之前的每一期《我想和你唱》都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动,素人们不仅能满足和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梦想,还能在节目中看见idol的另一面。

记得第一期蔡依林上节目时,粉丝们给她披上了爱的婚纱,那个场景简直是催泪弹,感动得让人想哭。

nili源哥王源就不一样了,现场演唱豆音神曲《我们不一样》,把观众和自己都逗乐了。而且面对粉丝的深情演唱时,源源还忍不住笑场了,没想到你是在这样可爱羞涩的王源。

男神王力宏上节目也是超级豁得出去,现场脱衣跟粉丝大玩“双人俯卧撑”(此刻不止多少粉丝想成为这块地板......)。

女神莫文蔚上节目时,破纪录地引发了787万人跟她合唱!call-out环节,她更是亲切地应粉丝要求,和他视频通话。就问你们,这种福利除了《我想和你唱》,还有哪里有?!

此外还有张杰为大家送上六一儿童节礼物、Hebe和粉丝纵情K歌让大家美梦成“甄”、广场舞大妈们对凤凰传奇的实力告白、nili花花华晨宇被粉丝用巨型“零食车”尽情投喂......反正这互动、这福利,只有粉丝想不到,没有《我想和你唱》做不到!

最最关键的是,在每一期节目中,素人也就是我们粉丝的位置很重要。我们可以看到,《我想和你唱》不仅给了大家一个“圆梦偶像”的舞台,而且还让大家获得了在偶像面前尽情展示自己的机会,就像这期节目中的木秦、梦娜小姐姐。以前我们觉得偶像很远,只能用来仰望,但《我想和你唱》让我们发现,我们也有资格和偶像并肩歌唱。在光芒四射的idol面前,围绕着他的我们,其实也有着自己的小小光芒。原来,追星的意义其实在于跟随着偶像的步伐,成为和他一样优秀的人。

 短评

请的嘉宾都还蛮喜欢,有了韩红合唱环节挺好的。田馥甄,莫文蔚,花花,梁静茹,林俊杰。

6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推荐

一个嘉宾撑全场,节奏太拖沓了,更像是十多年前的歌友会模式,一集弃。

7分钟前
  • 紫菜头
  • 较差

改版失败了,一期一个嘉宾真是尴尬

12分钟前
  • 接十分钟的吻
  • 较差

说真的一期一个嘉宾,还有那么长的时长,感觉好多时候都在拖延时间,等流程。

13分钟前
  • 穆子衿
  • 还行

王力宏当年出道的时候真的超帅啊!第一首主打歌超好听啊!才不是后面的什么公转自转!当然现在拉皮拉得也不错。

15分钟前
  • 天的蓝西瓜的甜
  • 还行

第一第二季没看过,没法纵向对比,首看王力宏期,感觉挺嗨的~

17分钟前
  • 天广地阔
  • 还行

Jolin实在是太美了,第一次发现她的美,中性,自然,清新脱俗,还有点游离和腼腆。特别是她看男生女生,好看的不好看的,都非常专注地盯着对方的眼神,不吝于合唱、伴唱、伸出手、挽起胳膊。台风是真的好,吴亦凡就跟个呆逼似的。王源那期是很烂,但 I will always love you 大爱。李健也有风度。感谢这个节目的合集陪伴我度过漫长和不算容易的写作时光。Julia, 要懂得珍惜爱才完美。

20分钟前
  • 东林君
  • 力荐

韩红当主持还是蛮创意的,只看了王力宏这期,二哥的声音一开口就觉得还是好听经典,节目剪辑感觉费了很大的心思,节目编排还是很有内容的,就是在场的嘉宾太多什么维嘉沈梦辰还有一堆小鲜肉,舞台太满了。

21分钟前
  • Bad tempered
  • 还行

专门看力宏这期,歌迷合唱大城小爱看得我满眼泪光,这么多年,喜欢过很多爱豆,但唯一不变的是依然爱你力宏!

22分钟前
  • 筱玥
  • 推荐

我力宏点赞!!!!可是沈梦辰超级尬

26分钟前
  • 网友123456号
  • 推荐

第二期王源的那个奶奶粉很可爱哈哈哈 王源蛮好看的 那首骄傲也很好听

31分钟前
  • Taekii
  • 力荐

没意思就一个嘉宾了,说实在有点尴尬,怀念上一期。

35分钟前
  • 一起吃地瓜
  • 较差

一期只有一个嘉宾,但是真的太尴尬了,尤其是30秒同框这个环节~歌手安安静静唱歌就好,乱七八糟加的环节看的我想打人。

36分钟前
  • 最幸运的幸运
  • 还行

1期只有1个嘉宾了,还没什么梗,没意思。

38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较差

通篇一群实力不济的人尬嗨,偶尔清醒了发现还有个嘉宾就随便cue一下,失败透顶的改版。

42分钟前
  • Fernweh.
  • 较差

Jolin的第一期看得我很感动,既感动于粉丝的喜爱和坚守,又感动于来自偶像肉眼可见的蜕变。相比前两季,第三季最大的改变是嘉宾由三变一,给了素人更多和偶像接触的机会,用游戏一般的“打怪升级”赢得偶像芳心,争取合唱机会。只是如果明星太年轻,或是太腼腆,现场还是会有点尬啊。

43分钟前
  • 多宝
  • 还行

去年看过 有几期还行 但是有几个环节不太喜欢 2.5星

45分钟前
  • 我是直的
  • 还行

这个节目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很无聊的拖时长的环节还有讨厌的广告,而是唱歌的环节更多我会给一星。韩红老师每次的合作秀都好好哦,最喜欢心中的日月和天地两个,韩红老师的嗓子特别加分。王力宏吴亦凡梁静茹林俊杰这几期我都好喜欢啊!!!除了这三期还有王源那期的十七那首歌有感动到我

50分钟前
  • 关你什么西红柿
  • 还行

终于等来了第三季,不管怎样,期待这一季的女神莫文蔚。

52分钟前
  • HarperYug
  • 还行

来看hebe

57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