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嘉莉

恐怖片美国1976

主演:茜茜·斯派塞克,派珀·劳瑞,艾米·欧文,威廉姆·卡特,贝蒂·巴克利,约翰·特拉沃尔塔,南茜·艾伦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剧照

魔女嘉莉 剧照 NO.1魔女嘉莉 剧照 NO.2魔女嘉莉 剧照 NO.3魔女嘉莉 剧照 NO.4魔女嘉莉 剧照 NO.5魔女嘉莉 剧照 NO.6魔女嘉莉 剧照 NO.13魔女嘉莉 剧照 NO.14魔女嘉莉 剧照 NO.15魔女嘉莉 剧照 NO.16魔女嘉莉 剧照 NO.17魔女嘉莉 剧照 NO.18魔女嘉莉 剧照 NO.19魔女嘉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5

详细剧情

  外表平凡性格内向的嘉利·怀特(茜茜·斯派塞克 Sissy Spacek 饰)一直都是班上默默无闻的丑小鸭,她古怪的性格和沉迷于宗教崇拜的母亲更为她遭受同学的欺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尽管现实残酷,但在校园里,依然有人默默的关心着嘉利,这使得嘉利树立了信心想要融入校园生活中去 。三年一度的毕业晚会要开始了,尽管母亲玛格丽特·怀特(派珀·劳瑞 Piper Laurie 饰)极力反对,但嘉利下定决心要在舞会上夺得“舞会王后”的头筹一改往日抑郁的形象。可是,一些人总是不愿意放过她,舞会当晚,头戴王冠的嘉利在众目睽睽之下全身淋满了猪血,愤怒激活了她体内的女巫血统,她要使用她的能力,将整个会场变成人间地狱。  本片改编自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同名小说,不仅成为了青春校园恐怖小说的鼻祖,也为日后层出不穷的同类题材电影开出了一条道路。

 长篇影评

 1 ) 70年代校园恐怖电影

外表平凡性格内向的嘉利·怀特一直都是班上默默无闻的丑小鸭,她古怪的性格和沉迷于宗教崇拜的母亲更为她遭受同学的欺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尽管现实残酷,但在校园里,依然有人默默的关心着嘉利,这使得嘉利树立了信心想要融入校园生活中去 。

感觉76版的拍得最好了,演员什么的选得超合适,Tommy很可爱。顺便说一句,b站本片弹幕可能是史上弱智浓度最高的了,气笑了,有兴趣的可以去观摩一下。

 2 ) 细数魔女嘉莉的经典之处

  难得看到制作这么精良的恐怖电影了。结果打开豆瓣7.3,隔壁罗斯玛丽的婴儿 闪灵也只有7.9。哈哈,看来豆瓣文艺青年不喜欢这种调调啊。心里不爽,细数下魔女嘉莉为什么经典,自己也当作一个回顾吧。
  最为核心的恐怖元素有两个:学院同学与嘉莉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渐升级,最终变成一场盛大的火焰狂欢。疯子一样的神道母亲和嘉莉之间的冲突,最终以耶稣经典受罪造型收尾。前者以同学对嘉莉的冷嘲热讽为开端及主要嘲讽体,辅以主任对嘉莉的贬低:母亲是疯子,在被纠正的情况下仍然读错嘉莉名字,一脸你最好别来上学的表情。随着剧情的进展,围绕着毕业晚会,潜藏的矛盾冲突一步步激化,最终实现了嘉莉的魔女黑化晚会。
  不得不说,嘉莉的演员以独特的外表气质,精湛的演技彻底征服了我。神秘的表情,诡异的身体扭曲,作将一个在学校被同学欺凌,老师厌弃,母亲也整天神神叨叨,将女生初潮看成罪恶的诅咒,对于女儿的管教方式就是背圣经加小黑屋,母亲两人并没有什么感情交流的高中女生刻画的入木三分。毕业舞会上的羞辱,毁了她重回正常人类社会的唯一希望。看她黑化,只有心疼。
  剧本不知道有没有受到新好莱坞电影的影响,现实主义浓厚,剧本细节扎实,人性描述极其精彩。关于人性这点,最经典的一个细节就是嘉莉黑化前的心理镜头:众人全都在嘲笑她,镜头中央笑的恰恰是她在学校最信任的体育老师。而在现实里,老师靠的背景是门口,和心理镜头背景不符。心理镜头之前的几个特写,底下众人有嘲讽,但是也有人惊愕,有人担忧,而不是心理镜头里的全员嘲讽。就这一个镜头,嘉莉的自卑和愤怒,压抑下的激流全部展现了出来。
  关于嘉莉和母亲的矛盾,由于文化因素,感触不那么深。其中有几个镜头:1.母亲死亡时的表情和动作,像极了耶稣受难图。 给耶稣受难图的大特写,还有那只从地底伸出的手。不得不说, 母亲的台词和演技,完美。
  还有几点要说的,其一就是恐怖元素的恰当使用。当现实部分越真实,恐惧带来的反衬也就越有说服力。前面嘉莉越渴望融入正常社会,成为正常学生。那么当她成功参加舞会,拥有可爱的舞伴,成为舞会皇后,这时候,是她现实人生中最贴近她心中成功定义的一次,结果全部被凌辱而无情打破。这一刻,铺陈许久的高潮终于来领。从起承转合来说,影片的节奏感不得不给点个赞。其次,柔化的镜头,舒缓的动作,轻柔的音乐,带来的反转也就越恐怖。其特征,以结尾部分最为典型。
  最后,作为一个俗人,前期略显平淡的剧情如何吸引我呢。那当然是校园女生的青春活力呀。不信?看看前期导演对于展现女性身体美的特写有多少吧,我喜欢!
  总的来说,剧情好,台词好,细节扎实,起承转合完美,人性描写出彩,宗教氛围烘托一极棒,嘉莉及母亲演技爆表,恐怖元素合理运用,一众高中女生青春气息爆表 不经典天理难容啊!

 3 ) 失恋+被吓

  想起刚刚失恋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现在只是偶尔落落泪。
  想起以前大冬天一个人趴在宿舍的床上看《闪灵》,吓的不敢下床。想想距离现在也是2年多了。那时看完小说再看电影,觉得有相通的地方,电影拍的不错,至少那种空荡荡的恐怖是一致的。
  于是很向往《魔女嘉莉》,一直到现在,才打开看了。虽然比我大了一轮,看起来画面也没有那么惊爆,可是看完着实害怕了一晚。
  全片的高潮在血淋下来,嘉莉惨叫声中掀起。我们没有看到主人公最后大发善心饶了所有人,也没有看到惩罚只降临在有罪的人身上。也许因为这场灾难本就是由家庭和学校共同引起的。(当然,Mrs Collins还是很无辜的==)
  茜茜当时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说丑不难看,说漂亮又自欺欺人的她,倒是把那个嘉莉诠释的很好。想想为什么会有人要受到欺负呢,大多数是因为那个人看起来格格不入,而且让人看起来不舒服,嘉莉因为宗教偏执的母亲变得不融洽,怯懦而过于害羞,被愚弄到忍受的极限,又爆发出超强小宇宙,一雪前耻。
   至于sue,虽然欺负过嘉莉,不过后来和tommy一起帮助嘉莉,虽然活下来终究也未能安度余生。
  说到嘉莉的母亲,是个不折不扣的自我矛盾的宗教狂热者,要忠于自己的信仰,违逆不了身体对性的渴望,最后变成偏执狂,被刀插到满身都是洞,还达到了高潮,最后死在圣·塞巴斯蒂安像前,真是讽刺。
  看完之后一阵凉苏苏的,那只手好像随时都要出来,拖走这世间犯过错的人。想想我那么可怜,老天有眼,拖走那个负心汉吧!AMEN~

 4 ) 太美了 如果TOMMY爱上Carrie就好

如果TOMMY爱上Carrie就好了
如果TOMMY爱上Carrie就好了
如果TOMMY爱上Carrie就好了

舞会那段真是温馨极了
Carrie也漂亮极了
斯蒂芬·金的恐怖就是不一样 会让你想很多东西 哈哈

导演拍的也好 演员也演的好

真是一部好片~!

 5 ) 点评《魔女嘉丽》

《魔女嘉丽》是70年代重要的恐怖片之一,也是第一部改编自史蒂芬.金小说的电影。最重要的是要归功于导演布赖恩.德.帕尔玛对摄影机机位的精准和营造气氛的方法。故事描述了一个拥有超能力的少女嘉丽.怀特,她在学校受尽欺负,回到家还要受她母亲那仪式化的宗教信条。为了摆脱这些阴影,她决定改变自己,他参加了毕业舞会,但没想到在舞会上更是受到同学的捉弄和嘲笑,忍无可忍的嘉丽在极度愤怒之下,她用她的超能力血洗校园…………   



捉弄嘉丽的女生中,苏和克里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剧情发展:一个是要帮助她(苏觉得对不住嘉丽,想要让这个孤僻的女孩变得开朗起来,让其男友汤米邀请她参加校园舞会);另一个是想要报复她(克里丝和男友比利在舞会上用猪血浇灌在嘉丽头上当中羞辱她,让她永远抬不起头来)。

在舞会上受到嘲弄的嘉丽被激怒,她用自己的超能力血洗了整个舞会。“血”成了这部电影的主题,从电影开始的“经血”代表嘉丽由女孩变为女人,也引发了她潜藏的超能力;女同学的“猪血”嘲弄将事态的严重性推向高峰,从而也导致了一场灾难。

嘉丽因为第一次月经来潮却不知是何原因而遭到女生们的嘲笑和捉弄,回家后却受到母亲的恶语:“那条蛇叫做罪恶,罪恶之手就是交媾。”,她的母亲生怕孩子和别的男孩交往,她把“经血”比作灾难,把“交媾”比作魔鬼。当她意识到女儿所拥有的超能力时,她又比做“那是撒旦的力量。”可嘉丽说那就是自己,不是什么魔鬼,这实则也是一种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峙。嘉丽的母亲年轻时和其丈夫对基督教非常虔诚,以至到了不对性有渴求,可丈夫在一次醉酒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玷污了她,于是母亲生下了嘉丽,她觉得这是上帝对她的惩罚,当初就想把嘉丽献给上帝,可自己因为心软没有下手。这次她在把刚在舞会上受到心理受创伤的嘉丽揽在怀中之际企图用刀将嘉丽杀死,被捅了一刀的嘉丽因为无意间的愤怒激发了她的超能力,飞起的刀叉射进了母亲的身体并盯在门上,这姿势和刀叉所插入的身体位置和家中耶稣的神像如出一辙。这里应是暗喻母亲为“神灵”,嘉丽为“魔鬼”,魔鬼打败了神灵,弑母也遭到了天谴,天上下起了“石头雨”,将房屋撤地毁灭,嘉丽和她的母亲葬身火海。

电影中的镜头也深值研究,布赖恩.德.帕尔玛再次展示了他过人的镜头处理方法。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镜头是三处:

第一处出现在舞会嘉丽和汤姆跳舞那段,德帕尔玛最初应该还是从希区柯克《眩晕》中男女主角亲吻的连续好几周旋转那里得到的灵感,并发扬光大,在这里这种旋转程度长达五分钟,并且频率越来越快,音乐也逐渐消失,最后足让人感到头晕目眩。布赖恩.德,帕尔玛曾多次运用这种360度顺时针旋转多次的手法,在《迷情记》、《凶线》、《替身》(粉红色杀人夜)、《蛇眼》等片中都有运用。

第二处是介绍绳子、猪血、嘉丽的关系时的交代手法,一个长镜头将这三层关系逐一展现出来,镜头跟着上了屋顶顶拍盛有猪血的桶在嘉丽头上的对立位置,然后一张纸条从上面落下来飘到嘉丽头上,暗示灾难的来临。那根绳子也成了灾难的导火线。苏发现力图阻止却被老师认为她是有意搞破坏。整个段落用慢镜头表现,并且全部段落无一处对白,立刻就能烘托出一种很悬疑的气氛,这种气氛德打破直到猪血被浇下。这样的慢镜头处理在《狂怒》中也有深刻表现。

第三处是紧接着猪血浇下后,嘉丽用超能力报复这些嘲笑她、戏弄她的学生。银幕一分为二来交待嘉丽、这些学生的关系,左右两边不断交替嘉丽运用超能力和受难中的学生和老师,对比性明显,也更能突出恐怖的气氛。银幕分割在片中出现多次,只不过这里是一个直接性的。还有一些间接性的银幕分割在多次出现在电影中,一些近景和远景,窗内和窗外的互动在片中也是反复出现。这也是德帕尔玛的电影的标志之一。

电影中还有很多手法都很特别,比如嘉丽参加舞会,母亲在家拿着一把菜刀剁胡萝卜,镜头用顶拍拍摄,剁一刀镜头断开切换顶拍近景,再一刀再近,这样推进行的快速剪辑有一中“快刀斩乱麻”的感觉;再有猪血被浇在嘉丽头上之后,她出现了晕眩的效果,画面被处理成多个画面旋转并使之重叠,犹如一个万花筒,每个人的嘲笑在万花筒中变成了一种丑态;电影结尾,苏去嘉丽的墓碑看望,为了表现苏的古怪动作,导演在拍摄时让苏倒着向后走,然后用倒放,在电影中就变成往前走,所以走路姿势会感觉很怪异。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两辆车辆都是倒着开的。还有开场网球赛结束后,女生们去在更衣室,有全裸的、半裸的和穿着内衣的,用慢镜头+长镜头推进到嘉丽在里面淋浴,整个画面和音乐达到一种和谐的氛围,拍得很唯美。

最后嘉丽和母亲葬身火海之后,苏去嘉丽的目的看望就已经表现出一种略微诡异的气氛,然后一只血手从坟头伸出来抓住了苏的胳膊,苏从梦中惊醒苏的母亲也抓着苏的胳膊告诉她“没事,没事。”这幕恐怖的平行蒙太奇叫我看后难忘。这种以假乱真的噩梦式结局在导演后来的《剃刀边缘》中也出现过,而在《蛇蝎美女》中则被发扬得更加广大。

德帕尔玛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咎由自取的人,此片也不是例外,如果没有当初那些嘲弄嘉丽的女生或许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如果克里丝和比利没有对嘉丽搞恶作剧或许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这些成了必然的因果报应。

在与配乐人伯纳德.赫尔曼展开了亲密的合作关系后(73年的《奇胎怪案》、76年的《迷情记》),赫尔曼于1976年辞世,得帕尔玛不得不再找一位擅长些恐怖片的配乐人,于是他发现了意大利配乐人皮诺.唐阿吉欧,唐阿吉欧50年代曾是意大利红极一时的歌手,后来开始为电影作曲,早期包括维斯康提的《狮子星座》,但到70年代初期才真正意义上成名,《魔女嘉丽》之前出名的作品是《现在不要看》(1973),此次是他和布赖恩.德帕尔玛的首度合作,往后他们的合作长达六次,而且除了79年的《家庭电影》外都是清一色的悬疑惊悚片,包括那部极具代表性的《剃刀边缘》(1980)。德帕尔玛下一部拍片任务--恐怖片《玩具人》也将由唐塔吉欧配乐。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那个骑自行车车嘲笑嘉丽的孩子是导演的侄子;而扮演克里丝的南希.艾伦后来成了导演的妻子,后来两人离婚,此片是她和德帕尔玛首度合作,两人后来又合作了《家庭电影》、《剃刀边缘》和《凶线》。扮演苏的埃米.艾琳其后也在《狂怒》中扮演拥有超能力的女主角;扮演比利的约翰.特拉沃尔塔当初还未成名,1年后因为《周末狂舞》和2年后的《油脂》成为著名舞星,他后来在《凶线》中也变成了男主角。

 

2005年08月28日发表

 6 ) 圣女/魔女

Palma在1970年的Dionysus首次使用分屏,该片高潮部分也是分屏。



所谓西方社会是罪感社会。这部片子本身是不恐怖的,但是用宗教意味在每一处细节里穿针引线,尤其是舞会恶作剧(白裙,金发披散,猪血)很引起观众共鸣。

死去的人只有Tommy是无辜的,所以演员必须挑“纯洁”的金发白人?希区柯克则是喜欢给white blonde female=purity这一规律拆台的。

女教练虽说不是死有余辜,但是她仍是有愧于嘉莉,内心和女学生一样耻笑嘉莉。她的一等大罪是虚伪。她问汤米觉不觉得带嘉莉去舞会会很滑稽,这一点就解释了她真实的想法。即使她的意图是善意的,但是内心深处和别人没有不同。即使劝说嘉莉要自信的时候也是对着镜子更关注于自己的碧眼,这一点,她和最婊的克莉斯挺像的。至于分屏那段嘉莉看到她在人群中和众人一起笑,也许并不可信。但若不是不知情的她把苏拉走,悲剧也许不会发生,因此她间接地促成了整个恶作剧。因而教练冤屈地死了,苏活着。

苏在更衣室和众人一起欺侮嘉莉,她也是罪人。然而她一直在赎过,她将带着罪活下去,永不得救赎。在这个意义上符合基督教教义。大概是片子对于信教的观众群来说最吓人的部分。

红发母亲更似女巫,和耶稣受难姿态死去。太开宗教玩笑就不好了,苏的角色某种意义上是对杀死母亲这一设定的平衡。

多个镜头是女孩们抹红唇的嘴。



约翰·特拉沃尔塔的角色好村炮...

 7 ) 每个人都是嘉丽

    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或者更具体,在少年时代,总是会碰到一个又一个嘉丽。
    不用否认,因为不可否认。
    她们永远是被遗落在拥挤人群的后面,是热闹的一个冷清的尾声。
    有的是不够美丽,有的是太过孤僻,有的根本就是不合时宜。
    在年少轻狂的我们眼里,她们仿佛就像一个怪物。纵使毫无交集,我们仍会附合他人来奚落她。不被重视,永远是人们的众矢之的。天生的沉默,挥着不去的自卑,她们活在角落里。
    我认识一个嘉丽,她个子很高,所以走路的姿势和大家不太一样。小学的时候有一些糗事一直到初中还被人津津乐道。她自然是受人耻笑惯了,永远是莫不吭声地坐着,看自己的书,写自己的东西。我也是笑她的行列中的一员。可是某一天,我竟和她成为知己,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她极爱读书,很有思想,只是不善表达。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是早已不在开启对外的心扉。她善良,睿智,温润,大度。对于他人的嘲弄不在意,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倒显得我们的天地如此鄙薄。
    我才发现,她不是嘉丽,我们才是。我们无法正是自己的断臂,所以妄想去折断别人的翅膀。我们无法填补满世界的空虚与浅薄,我们用庸俗去注满。我们有着世俗的眼光,红尘中人,却偏偏要以上帝的眼光审视人世。我们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暇顾及却坚持要为他人做一袭完美的长袍。
    可是嘉丽不会成为恐怖片。试想,若是嘉丽们都举起了屠刀来实施子的报复计划时。有几个人能够安然入睡?
    有人说是因为她们没有超能力。
    不对,是因为岁月的洗礼安抚了嘉丽们细腻的内心。我们长大了,可是她们的善良和纯真并未改变。宽容和谅解是上帝赏赐的成人礼。
而我们也逐渐变得随和,安宁,谦卑。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的嘉丽。
    她现在应该是在挑灯夜战吧。过年的时候在母校的光荣榜上不经意地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我很惊异,但是心里浮起一股温暖的说不出的欣喜。准确的说,应该是欣慰吧。可是某种无可排解的怅惘之情挥之不去,就像是长堤上最后的夕阳,有着迷朦的暖意和淡淡的萧瑟。

   因为我知道,她现在活的精彩,活得完整,活得坚强。

   因为我知道,她早已远远把我抛下,在那个流光溢彩的世界里毫不吝惜的挥霍青春。

   因为我知道,属于我们携手齐步的青葱岁月已经一去不再复返了。
   可是我一直记得,
   她黑亮眼珠里的悲悯与平和,
   一直记得,
   人生中第一个愿意安静听我讲话的人。

 8 ) 魔女嘉莉:丑陋与美丽的相互毁灭

1

影片刚开始的音乐温暖深情,又有点淡淡的忧伤,还有细腻的温馨,正如女孩的内心。她含苞待放,在朦胧中美好而宁静,血液打破了平和宁静……恐惧让人狰狞暴躁,一阵撕心裂肺的惊恐与嘲弄,她陷入疯癫与惊叫,破碎的灯泡,破碎的心。她就像颠翻的烟灰缸,失去了力量,又在坠落的瞬间获得了力量。

母亲视“血液”为罪恶,不仅没有给予嘉莉安慰,反而是折磨,歇斯底里的对话,深渊里的黑暗,还有孤独无助,几丝愤怒,使她莫名的扭曲、骤然的安静。被忽视的她,仿佛失却灵魂只剩躯壳,却又有灵异之感,觉察到别致的美。

从来没有人告诉她的美。丑陋与可怕站在另一边,幼稚地喊叫与大笑。极端与偏执、变态与扭曲与其为伍,欲摧毁脆弱的美丽。

触摸绚烂与亲近,真是美丽而动人。鼓励与赞美令这朵花儿绽放得无比灿烂。温柔使她的心房颤抖,挣脱了恐惧,散发出光芒。她温婉而腼腆地笑着,甜蜜的一刻,却即将发生“血灾”。

愤怒与恨意交织在一起燃烧,她对这个巨大的笑话与羞辱已忍无可忍。善意被恶作剧吞噬,光明被黑暗鞭笞,一切都是阴暗诡异怪诞。血红色的嘉莉,在光芒逝去后,又褪回她的柔软躯壳。在欲望与压抑的扭曲中,死亡诞生,毁灭诞生。

不知道是美丽摧毁了丑陋,还是丑陋摧毁了美丽。一切都是痛苦。

2

母亲的变态教育与控制欲,使得嘉莉自我封闭,极度自卑,她的潜意识里就是别人会轻视她、嘲笑她,她沉默寡言,孤僻,躲避,脆弱,不敢与人接近。母亲生来视其为罪恶、污迹,从未在灵魂上关怀过嘉莉,只是斥其为原罪,要求她赎罪。嘉莉在两种意识中挣扎,难能可贵,她还持有一颗单纯善良之心。母亲的歇斯底里与暴躁,传染给了她,她的心灵上多少有些扭曲,她有她的黑暗一面。这一面在被羞辱之后,她成了魔鬼,被仇恨燃烧的魔鬼。缺乏爱,缺乏关怀,缺乏鼓励,缺乏赞美,缺乏支持,缺乏沟通,这就是嘉莉的成长环境。正当嘉莉获得了正能量,绽放自我的时候,一切又被报复之心所毁。

老师给了嘉莉初步的关怀与亲切,引导她发现自己的美,引导她走向自信。苏和汤米给了嘉莉重新认识自己美好的可能,让嘉莉走进人群互动,让嘉莉大胆与人交往,嘉莉也有了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一个过程令人感动而温馨,令人陶醉而幸福,但却如此短暂。

影片的拍摄很到位。从刚开始的小插曲,引入嘉莉受人歧视的情况。然后是女生更衣室里的场景,嘉莉沐浴时的美丽,随之是初潮而引发的仇恨根源。由此,血的路线产生。血,本身就有恐惧、污秽的意味,似乎也象征了后续发生的灾难。嘉莉与汤米跳舞时的旋转镜头也令人印象深刻,还有嘉莉被泼猪血后,看到的众人大笑。这些夸张的拍摄方式,突出了当时人物的心理状态。还有镜头多次对克丽丝嘴唇的描写,鲜红的舌头舔着鲜红的嘴唇,启示着像蛇蝎一样的恶毒。克丽丝抖动的手预示着灾难,她扯下绳子的血灾,结尾处苏的噩梦里,扯她的手,似乎有些前后呼应。

尽管苏一心想帮助嘉莉,但是她的帮助最终酿成了灾难,这让她在心理上过意不去。其次,她目睹了灾难的发生,以及她没能有效阻止的愧疚。苏失去了爱的人,体验了朋友的死亡。多种悔恨愧疚痛苦的心理,造就了那种扯她入狱的血手。苏的心理可能是想,没有她的这个主意,嘉莉就不会被当众羞辱,人们就不会死去。所以,她的内心也有煎熬,对嘉莉的愧疚,对其他人的愧疚。这让她无法释怀。

被泼猪血那幕的声音处理也很到位,只剩下滴血、桶撞头的声音,然后是重复的让嘉莉内心自卑抑郁的话,嘉莉瞪大的眼珠意味着恐怖的开端。

3

影片的意预应该也是多层次的,留给了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

 短评

天哪苏原来是真心帮她的!…………一对大好的百合就死于那个贱人之手了。男主和老师也冤。贱人拉绳子前那个舔嘴唇的镜头极好。

5分钟前
  • 苍★☆☆☆☆
  • 还行

最后的剧场和家中的两个高潮处理的非常漂亮 血红的视角 杀杀杀

9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牛逼就牛逼在放到宗教维度还是反宗教维度都是自洽的,重溯会发现恐怖的根源并非一方所造就,而是两种极端的碰撞:导火索是委咎荷尔蒙过剩的最常见校园问题,而所谓反派与灾难土壤只是一个信仰至上化的母亲,是人乃万物尺度还是存天理灭人欲?史蒂芬金和帕尔玛选了C。舞会戏调度只能用上天入地来形容。

11分钟前
  • Ocap
  • 推荐

镜头和配乐都超棒,后来的很多电影都有该片的影子啊。我觉得讲女性主义这部比《末路狂花》更好。我倒真希望每一个被bully的小孩儿都有超能力来教训欺负他们的人。如果我以后有孩子(并不大可能)我对她的教导只有一条:Never be and never fear a bully.

12分钟前
  • 铎奇
  • 推荐

203 K,还真被那只手吓到

17分钟前
  • 蕊蕊
  • 推荐

经典 女性恐惧的代表作 慢镜头和特写部分精彩绝伦 从平淡到梦幻再到毁灭 一脉而起

18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推荐

我的妈呀!迷信上帝真可怕,单亲母亲真可怕,女同学的恨意真可怕,被撒旦诅咒的女生真可怕。不要嘲笑同学,善意有时候给自己带来的是一生的噩梦。一切都是妈逼的!可怜的娃!约翰·特拉沃塔从小时候起就注定是当坏人的。

2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一个小时略显沉闷的铺垫后,终于迎来了高潮。帕尔玛一直是个执着探索影像的导演,到现在仍是,这也是我一直很喜欢他的原因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布莱恩·德·帕尔玛作品,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电影的第一部。西西斯派斯克演技棒极了,凭此片首获奥斯卡影后提名。本片涉及同学关系、宗教、性压抑等内容。拍摄手法尤为出彩,尤其是嘉莉血洗舞会前的旋转镜头,以及之后的分屏屠杀场景。梦魇结尾的处理方式此后被各类恐怖片效仿。

2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最后那只手也太!恐!怖!了!吧!真的不要随便欺负班上的同学啊!最后二十分钟真是太刺激了叹为观止

3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擅长精神虐待的母亲,校园霸凌,相当深刻的现实意义。斯蒂芬·金写《魔女嘉莉》,原型是他的两个女同学,学生时代穿得老土,皮肤不好,就被所有人欺辱。其中一人突然改头换面,换来的不是友善,而是加倍的霸凌,他们恨她“越界”,等她恢复原状,受到的欺辱也恢复原状。她们没有嘉莉的异能复仇,都死得很早,一个独居癫痫发作,一个生完孩子朝自己肚子开了一枪。

36分钟前
  • 临素光
  • 力荐

拍得着实邪气,很实验性也很电影化,镜头运动,灯光效果,分屏画面,帕尔玛从一开始就是个对探究电影本体十分痴迷的家伙;而且这帮演员真是太棒,从外在气质到内在表演。

3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对于成长的痛苦,这个付出的代价最惨烈

4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一边营造少女梦幻,一边编织梦魇,两条线索汇合,激发出无比强烈的悲剧感与恐怖感。影片最黑暗的地方是对善恶的处理,没有做简单的厘清,而是讲其中的复杂性。善念与恶念交织,酿成一桩悲剧,由果索因,皆为恶。于是,复仇的对象就难以区分了,只得一同湮灭。女教师和母亲的行为也颇有暧昧之处,前者行善,用的是恶(暴力);后者的恶,在这场悲剧面前倒成了善。场面调度无比华丽。

43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又见帕尔玛的招牌分屏。可怕的仪式感和绝望感,还有史蒂芬金的招牌吓人结尾。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嘉丽前面笑得越幸福观众就越难过。茜茜斯派塞克好神奇,前面看着不好看,化了淡妆突然漂亮了,淋了猪血后又丑得恐怖。不求新版突破了。

4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欺负同学

48分钟前
  • Touma
  • 还行

猪血浇头,猪油蒙心,若体验其一,便难以摆脱穷其一生的粘腻,从幸福的峰巅一下子坠入无底的黑洞,从慢慢铺垫到迅速展开,粗砺的慢镜头,记录下悲婉的圣歌,血洇校园,焚毁家园,一切是有多不甘心。

4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我们没有复仇只因为我们没有超能力

50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不惊悚,不恐怖,它只是悲伤

55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没有恐惧只有悲伤。想起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一个得抑郁症的同学。孤立与群嘲真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冷暴力。希望每一个灵魂都可以得到善待

59分钟前
  • 粉粿症候群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