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

爱情片英国1984

主演:约翰·赫特,理查德·伯顿,苏珊娜·汉密尔顿,西里尔·库萨克,格莱格·费什尔,James Walker,Andrew Wilde,David Trevena,戴维·坎恩,Anthony Benson,Peter Frye,罗格·洛伊德-派克,Rupert Baderman,Corinna Seddon,Martha Parsey,梅丽娜·肯德尔,Joscik Barbarossa,约翰·博斯沃尔,鲍勃·弗莱格

导演:迈克尔·莱德福

播放地址

 剧照

一九八四 剧照 NO.1一九八四 剧照 NO.2一九八四 剧照 NO.3一九八四 剧照 NO.4一九八四 剧照 NO.5一九八四 剧照 NO.6一九八四 剧照 NO.13一九八四 剧照 NO.14一九八四 剧照 NO.15一九八四 剧照 NO.16一九八四 剧照 NO.17一九八四 剧照 NO.18一九八四 剧照 NO.19一九八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4 20:21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虚构的政治恐怖电影。一九八四年,在经历一系列战争和合并后,世界只存在三个超级大国了——大洋国、东亚国和欧亚国。温斯顿(约翰•赫特 John Hurt  饰)生活在老大哥统治下的大洋国,这里,和其他两国一样,到处都安装着电幕(一种类似电视机的监视器),每个人都生活都在党的思想警察的监视下,历史完全按照党的需要每天都被改写。  虽然无法说出为什么,作为外围党员的温斯顿从心里厌恶老大哥。一日,他偷偷从一家陈年杂货铺处买了一本日记本——原则上党不允许写日记,表达个人思想——开始写日记。当他和在小说司工作的裘莉亚(苏珊娜•汉密尔顿 Suzanna Hamilton 饰)违反党的政策开始秘密偷情时,思想警察悄悄盯上了他。

 长篇影评

 1 ) 狂欢结束,曲终人散

本片是理查德伯顿的遗作,他并没有等到这部影片上映。当然,就算他还活着,按照一直以来的惯例他也是不会看的。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丑男人,讨厌看到他那张很像月球表面的麻子脸出现在大银幕上,甚至仅仅只是出现在样片里。

他在拍摄《雄霸天下》时,工作人员想让他看看他刚刚拍摄完的部分,他却立即拒绝说,"叫我看样片?天哪,还不如割了我的喉咙!"

他曾经在游艇上无意间撞见丽莎正在看他的《埃及艳后》,吓得他赶紧退出房间,掉头就跑。

76年泰勒和他第二次离婚时,乘坐的航班上正好播放他的电影,机组人员听说她来了,赶忙把电影撤下换成别的了。我不由猜想,他乘坐航班时机组人员会不会也照顾到他的忌讳,不再播放他的电影呢?

当然,以他的为人,是不太会让外人知道这个忌讳的,毕竟他在外人面前总是和蔼谦逊的,从来不会有耍大牌这种行为发生。遇到这个情况他只要闭上眼睛不看就是了,没必要麻烦和干扰到别人。

《1984》是他在7月拍完的。为了纪念原著作者George Orwell,这部戏不但特意在84年拍摄,还要赶在10月上映。于是全部后期制作都被压缩在了三个月里,紧赶慢赶才得以按照原定计划上映。

其实按照原著和剧本,奥勃良这个角色是男二,戏份很吃重,所以制片方一直希望可以找个超级大咖来演。

然而第一人选保罗斯科菲尔德(伯顿在67年奥提时的竞争对手,同年影帝)在开拍时摔断了腿,不能演了。

第二人选罗德斯泰格尔(伯顿在65年奥提时的竞争对手,68年影帝)整容失败脸垮了,只好临时通知剧组取消了。他和伯顿同岁,其实这时候他也像伯顿一样得了抑郁症,但他一直坚持药物治疗,所以比伯顿多活了很多年。

第三人选马龙白兰度(伯顿在53年奥提时的竞争对手,54年、72年影帝)一开口就要100万,气得导演说白兰度已经不再好好演戏了,最后只得把目光转移到不是影帝的伯顿身上。

此时剧组已经开拍了一些时日,仍然没有找到奥勃良的人选,不得不把剧本删改了一遍,大篇幅去掉这个角色的戏份。

因为听说伯顿仍然在酗酒,导演很不放心,但还是忍不住派人乘坐直升机去了海地,此时伯顿为了躲避媒体无休无止的追踪而"隐居"在这里。鉴于5月31日伯顿还在瑞士日内瓦作为一个援助非洲组织的主席,出席了一次大会并且登台讲话,所以此时应该是6月份了。

他看了剧本,表示可以拍。为了不耽搁剧组的进度,他甚至直接坐上直升机飞到了拍摄地点。见到导演之后,已经开始最后一次戒酒的他表示,他虽然知道自己只是第四人选,但他还是会演好这个角色的。 我在想,在他听说了前三位人选的名字时候,会不会想到这三人都是影帝,只有他不是?

但是到了此时,他已有了自知之明,不再对奥斯卡始终不给他最佳男主角奖耿耿于怀了。甚至对于他因为健康恶化再也不能走上舞台,演他最想演的麦克白和李尔王一事,也没有那么深重的怨念了。

现在,身体对他来说都已经是毫无用处的了,又怎么会在乎这些虚名?所以,他在和导演说这些话时,是平和宁静的,就像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从来没有成名过的演员。

尽管导演发现他此时的身体状况很不妙,精神状况更是糟糕得可以,甚至偶尔会胡言乱语,于是怀疑他已经活不长了。但谁也不会想到,他接了这个剧本,间接加快了他走向人生终点的进程呢?

如果不是因为在拍摄期间和主角约翰赫特成为朋友,他也不会在8月2日把赫特接去他在瑞士塞利尼的家里住下,不会在8月3日因为抑郁症突然发作而被赫特带着去酒吧散心,最终出了事。

但凡意外,总是由一连串偶然事件和巧合碰撞在一起造成的。但受伤之后他明明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自救的,却逐一放弃了,放任自己的最后生机在8月4日这一天慢慢消耗掉。

正如他这一生,他的青春、美貌和才华都消耗在了烂片里,到头来没有影帝没有封爵,初恋和最爱都不在他身边,最后落了个两手空空。

能够不用亲自动手就让自己死掉,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他在家里看着最后一本书,静静地等待上帝将他收走。

谁也不会想到,他会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年龄,以这样的方式突然离开。好莱坞和戏剧届猛然意识到,它们失去了一位最有才华的演员。在塞利尼的万人送葬之后,还举行了四场追悼会。

这四场追悼会的地点都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分别是威尔士,他的故乡;伦敦,老维克所在地;洛杉矶,好莱坞所在地;纽约,百老汇所在地。

一个威尔士演员能够在伦敦西区的戏剧舞台,百老汇的音乐剧舞台,和好莱坞电影届这三个地方先后辉煌,每一次都是大红大紫,如日中天,能说这不是伟大的成就吗?

然而他却始终认为自己无法成为伟大的演员,直到死都以为自己只不过是个过气的明星罢了,并且为他那些年拍过的那些烂片感到羞愧自责。

香港报刊说,"李察波顿去了"。大陆杂志说,"从此世上再也不会有他的声音了"。 比起潜伏在他的墓地足足七天终于守到泰勒悄悄前来凭吊的那群欧美的狗仔队,84年时远离好莱坞漩涡的中港媒体,还相对纯真,反而能以真正严肃尊重的态度,来看一个演员的人生落幕呢。

 2 ) 1984——反乌托邦的种种重复思考

在两个月前中国网站维护节的时候下载的<1984>,却到现在才看,虽然这样显然揭露了我其实只是个喜欢动嘴皮子的懒鬼的事实,多少也让我不那么偏激,也算是有好处。

废话就少说,直接说片子吧。

一切都被监视,一切都被党管束,一切都必须向老大哥致敬。对整个社会强迫性的精神控制和洗脑,广播里不停重复的Good News和现实生活的窘迫形成的鲜明对比(问题是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中国人对此有独特的熟悉感。一切都似乎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生产力在不断的进步,战争在不断的取得胜利。每天都有反动势力的特务被捉住,他们在党的教育后在荧幕上坦白并忏悔自己的的罪行,表示自己曾经疯了,然后表达对拯救他的党,拯救他的老大哥的深深敬爱。

我在想,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几个人能保持冷静,那个人一定品尝过自由的味道。自由是一种好东西,就好比习惯用高档耳机听歌的人觉得劣质耳机是种折磨,品尝过自由的糖、纯咖啡、白面包、肉和爱情之后,一个人只能选择抵抗不自由的糖精、假咖啡、黑面包、人工肉和人工受精。(就像我们习惯了什么都可以说,突然各个网站都不让说话了,我们就愤怒了)

孩子们显然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他们最容易被蛊惑。所以影片里那个乐观满足爱党爱社会的胖子帕森斯被自己亲生的孩子揭发成思想犯时,我立刻就想起了红卫兵们,尽管少了很多直接的暴力。不过在这里,大义灭亲对于孩子来说似乎变成了对父亲的拯救,至少他们是这么被告之的。

在这个时候,茱莉亚姣好的笑容显得那么与一切格格不入。她和主角史密斯在自以为隐秘的房间里过着夫妻生活,裸体在房间里走动,拥抱接吻做爱;她穿上彩裙,吃着白面包蘸果酱,为自己的爱人煮咖啡……这是一种奢侈到疯狂的享受。突然想起茱莉亚和史密斯第一次在树林里做爱的时候说的话:“我腐化堕落,我希望所有人都这么腐化堕落!”文革时期抵制所谓“资产阶级的腐化思想”,换句老话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享乐是要被禁止的。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性的事业中去。思想是要被禁止的,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精力、更顽强的执行力去遵循老大哥的指示。

正当美好的生活正在如履薄冰的进行时,思想警察找到了他们,把他们抓了起来。史密斯于是被审讯,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内部党员试图改变史密斯对于真理的坚定,他们进行了一场虽然极为不平等,但是极其激烈的辩论。史密斯对于人性的坚定,和内部党员不满足于顺从而是坚持改造他的思想,都让我震惊。

最后史密斯在最大的恐怖下(他童年的阴影)背叛了一切,背叛了茱莉亚。也许他只是疯了,也许他们想要的就是一个又一个平静的疯子。

刚刚在另外的影评里看到有人说,影片没有给人任何希望的景象。其实最后史密斯对早早背叛他的茱莉亚的几句模棱两可的话,和最后他对着老大哥说出那句只属于茱莉亚的“我爱你”时,流下的眼泪,让我看到了一个被折磨到极致还保存着最后力量的人性光辉,即使他最后也没有敢写出2+2=4.

 

P.S.看完影片后我陷入了沉思:如果强权真的可以控制我们的感受(比如折磨和催眠,比如精神医学),控制我们的思想,集中力量(让我们心甘情愿并充满热情地)办事,这样的社会真的可以长久存在并日渐强大吗?如果人们不浪费精力去满足自身的欲望,社会是否会有更高的效率?

我的答案是:不是的。只依赖少数人的社会是没有竞争性和活力的,是退步的社会;快乐对于人类的创造力乃至一切能力的影响,并不是表现的那么简单。就像在刑床上几乎快崩溃的但依然坚毅的史密斯说的:“我不管,反正,总有一天,你一定会失败的。”


第一次写影评,仓促之处见谅,起床再改。

 3 ) 反思

给五星是为了它的反洗脑。
哪种工作服,哪种发型,同一阶层的人,都是一致的。
周围都是一片破落的样子,想起之前看到的朝鲜七日行。

处处都是哪双眼睛,哪种广播,哪种新闻,是否似曾相识?

有些东西只是换了个马甲,本质还是一样的。

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到后段我是看不明白的。

这样的统治,是不是要把每个人脑中的反抗意识都清洗掉?
为什么不从肉体上消灭他(这个男主角)?

为什么到了他叫老鼠去咬朱利亚,他就被放了?这样就证明他人性中的哪一点正义也被消灭了?

据说作者是欧洲共产党里呆过,受不了才转营的。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作品,包括电影和书,都是伟大的,因为它唤起了人的反思!

 4 ) 和原著的若干区别

1984的改编版本流传比较广的大概有三版(流传广的定义是指我看到挺多友邻点了看过)。

分别是1954版、1956版和1984版,被各大影视剪辑号用得最多的是1984版,找了一下,有一个没有声音的资源和一个满是澳门赌场的资源,打算一部用来看,一部用来截图。1956版偶尔能见到截图,1954版需要科学过几天看。

同样1984年,苹果在超级碗现场还做了一条推广初代麦金塔电脑的广告片,就还挺不错的

后来乐视、Epic,甚至是科勒马桶都有翻拍这条景点的广告片,都很搞笑,乐视是为了表达欲颠覆苹果,Epic则是表达对苹果的不满,科勒就纯恶搞了(卷福帅帅!)


总结几条电影和原著不同的地方

1、原著中帕森斯是在食堂里遇到温斯顿和塞姆并向温斯顿借刀片,电影里帕森斯是在等电梯时借的刀片。

2、温斯顿造访奥博莱恩的家,影片中只有温斯顿孤身前往,原著是和茱莉亚一起去的。

3、最后温斯顿和茱莉亚重逢原著是在一处公园,也没太多废话,影片是在栗树咖啡店。

 5 ) 不是我心目中的1984

电影开场不是不错的,仇恨的场面十分奇特,不是我等现代人所熟悉的,这个挺吸引人。

但是主角似乎一看就知道是个犯了思想罪的人,因为他的眼珠会转动,而且他在别人热火朝天的仇恨时,保持着冷静的样子,拿出日记本写日记好像也很容易,而且不一会儿就走到了妓女街,遇上了杂货店老板,与女孩对上了头,好像这一切做得挺容易的。

1984这部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主角的反抗与受刑,而在于展现专制集权社会的全面的统治理念。我是这样想的。

所以电影导演没有反复地表现这个社会的专制与控制,令我颇失望。原因可能是因为导演是英国人,没有这种体验。

 6 ) 这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乔治·奥威尔名著,反乌托邦三部之一,版本有几个,貌似1984年的《一九八四》最受推崇,其实,这部电影是无法超越文学文本的,因为,我们很难脱离文学文本的框架与意识形态……影片并非一味的攻击一种极权主义或者威权主义,而是一种抽象式的注解,有人类开始,成为了社会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控制便已经存在,影片无非是强化并极端而已,未来依然不会改变,只是手段会更为隐蔽且先进……战争即和平,奴役即自由,无知即力量……大众文化一方面是被通知阶级奴役的对象,一方面也是对高雅文化的一种挑战和软对抗,为什么大众必须要高雅呢,从人性出发,低俗不是更接近于动物性嘛,为什么非要陶冶和升华呢,这是谁灌输的意识形态呢,是不是人们普遍认可了高雅,主流话语权才能够掌握在精英手中呢……我们希冀文化自觉,然而现实是,精英和大众都没有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于是双方面的失语下,最终只能是一种号召式的口号,精英只一味的批判,批判大众的下作和粗俗的口味,但对事实本身却丧失了干预的能力……至于对未来深度恐慌的人们,毋庸多虑,首先当下我们并没有多么不《一九八四》,其次,弗洛姆将的逃避自由也是人的本性,换句话说,大家真的未必觉得《一九八四》有多么的坏,这是人类的根性,不用动不动就用个奴性加以贬斥……回归影片本书,我看的可能是阉割版本,大量性爱镜头都剪掉了,这一点本身就很《一九八四》……至于镜头和叙事,非常尊重于原著,喜欢的是阴暗灰冷的色调,但对老大哥的渲染有限,不知道是不是被剪裁了,电影伴随着压抑的是沉闷……我并不觉得电影是针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对所有政权本身的一种攻讦,但是,碍于现实的意识形态框架,其中的缝合表征是一种对小说文本的软化,因此,我们不能不遗憾的承认,《一九八四》是无处不在的……

 7 ) 如何让一个人承认“2+2=5”?

苹果在1984年出过一条震撼人心的概念广告片《1984》

这则广告片的豆瓣评分高达8.8,艺术观赏价值极高。

苹果1984年广告_腾讯视频

背景音乐压抑且沉闷,空间色调呈现出暗灰色。一队男子行尸走肉般走着,屏幕上领导喋喋不休,台下观众面无表情。一位身穿白色无袖衫红色短裤的金发女子手提大锤奔跑着,全副武装的警察在后面追赶她。金发女子旋转,使尽全身气力把大锤甩向屏幕,在观众惊愕的表情中,屏幕爆炸。结尾文案画龙点睛:"1月24日,苹果电脑公司将会发布麦金托什电脑。而你也将明白,为什么1984不会成为'1984'。"

这则广告片播出后无论对苹果还是美国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广告片中的"1984"创意来源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1984》。《1984》是反乌托邦三部代表作之一,已经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销量3000万册,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文小说之一。这部旷世奇作曾经两度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其中流传更广的是1984年上映的这版。电影《1984》迈克尔·雷德福执导,约翰·赫特、理查德·伯顿、苏珊娜·汉密尔顿主演。

这部影片的豆瓣评分只有7.7,而原著小说的豆瓣评分高达9.4,毫无疑问,是失败的改编。若要完全还原原著的思想精华,没有几十集的剧集是不行的。除了主角温斯顿和朱莉娅,还要增加几条故事线,不然缺少剧情大段的哲理显得说教意味浓,娱乐性、可看性差。

影片的背景是1984年,世界大战后,世界分为三个超级大国——欧亚国、东亚国和大洋国。 大洋国是个极权主义国家,最高领袖"老大哥"的权力至高无上,他制定了很多违反人性的法律:禁止书写、禁止集会、禁止男欢女爱等。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被党的思想警察监视,甚至历史也要完全按照党的需要随时改写。一旦有人违背法律,轻者接受洗脑,重者处以极刑。

大洋国的人们习惯了这种生活,每天机械麻木、浑浑噩噩地生活。男主人公温斯顿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无力又无助,他怀念那个思想自由的时代。他写日记、嫖娼,甚至和女主人公茱莉亚发生肉体关系,以此来反抗"老大哥"的思想钳制。东窗事发,温斯顿和茱莉亚被抓捕,党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洗脑和身体上的折磨,二人终于出卖了对方,重新过回"循规蹈矩"的生活。

压抑到窒息的氛围

如果你习惯看爆米花电影,那么《1984》不适合你。

这部电影不能引发任何的观影愉悦感,整部电影都笼罩在压抑到窒息的氛围里。

灰暗的历史片风格,接近于黑白片。就算是最生机勃勃的绿色,在这部影片里也是晦暗的。

"谁掌握过去谁就掌握现在,谁掌握现在谁就掌握未来。"、"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电影直接引用了原著里的语录,再荒诞的话经由"老大哥"说出来,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老大哥"无所不能,永远正确。

"老大哥正在看着你!

"电屏幕里的"老大哥"时时刻刻都在盯着大洋国的群众,观察他们吃喝拉撒,睡觉、做操,总之,一切活动。除了日常监视,人们还要集体坐在电屏幕前接受"老大哥"的洗脑,听他扭曲事实、颠倒黑白。

比电屏幕里的"老大哥"更可怕的是思想警察,他们潜伏在群众里,可能是家人至亲,在没有防备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苦中作乐的爱情

温斯顿和茱莉亚年龄相差很大,这段忘年恋来得突然,两人无意有意在人群里互相多看了几眼,温斯顿收到茱莉亚写了"I love you"的纸条,两人开始密谋幽会。

女主人公茱莉亚年轻有活力,她不关心政治,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她费尽心思搞到"真的"面包、咖啡、糖、茶叶,与温斯顿分享美味的食物。这些食物我们现在看来再平常不过,但于电影里的世界而言,它们已是人间极品。

因为党供给的食物没有食物本身的味道,或者所有的食物都一个味道。为了避开"老大哥"的监视,温斯顿和茱莉亚到很远的树林里约会,在无人之处"放纵"自我。 整部电影的氛围都很压抑,此处的"放纵"也是压抑的。

他们经常换幽会地点,有一次茱莉亚偷偷化了妆,穿着更显女人味的裙子,让温斯顿眼前一亮的同时也给这个灰暗的世界增添了一丝色彩。好景不长,该来的噩梦终于来临,温斯顿和茱莉亚的事情被思想警察发现,二人被逮捕。

绝望到无望的折磨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在友爱部,核心党员奥勃良对温斯顿进行了非人类的拷打和洗脑。

奥勃良在温斯顿眼前竖起4根手指,问温斯顿是几根,温斯顿回答4根,奥勃良加重刑罚,反复几次后,温斯顿回答不知道。奥勃良最后使出杀手锏——让老鼠咬温斯顿的脸。因为童年阴影,这成了压倒温斯顿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

温斯顿在酷刑下屈服了。后来他出去了,他不再对茱莉亚有感觉,也不再与她幽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到底是一个积极的故事还是一个消极的故事取决于你怎么看。如果你是乐天派,可以理解为要一个人屈服需要经历那么多酷刑受那么多苦;如果你是悲观派,可以理解为再意志坚强的人也会屈服。

世上就有三种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这三种人的目标是完全不可调和的。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高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的特点始终是,他们劳苦之余无暇旁顾,偶而才顾到日常生活以外的事,因此他们如果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两个小时的电影篇幅实在太短,乔治·奥威尔在原著中关于阶级的思想并未在电影中得到呈现。想要原汁原味,还是得看原著。

王小波说:"我在大学里读到乔治·奥威尔的《1984》 ,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

《1984》里描述的世界是我们所处现实世界的升级版,向我们洗脑的"老大哥"无处不在,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识破他们的意图,理智应对。

图片来源:网络

 短评

1984年拍的1984,政治意味浓厚,甚至可以说,太浓厚了。约翰赫特表现十二分适合这个片子,反而是某些情节处理难以认同。三星半。

8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3.18 政治恐怖,具象化的一九八四,沉重的心和无处不在的注视。没有真,没有假,没有“我爱你”

13分钟前
  • arlmy
  • 推荐

很多年前看《1984》就觉得讨厌,讨厌这样的故事,更多的是讨厌里面所描绘的世界,如今看到这部电影,书中描绘的世界具象化呈现在你眼前,那种讨厌只增不减。再联系到最近两年的事,这种讨厌开始演变成呕吐。

18分钟前
  • 没有枪的牛仔
  • 推荐

导演延续了乔治小说原著的压抑感,但是仅此而已,相比较书中各种对于集权政治以及反乌托邦思想的描写,影片显得过于片面以及沉闷,导演对于节奏以及情绪层面把握的失败让观影过程相当痛苦,让人感到煎熬,过于文学化的表达限制了影像的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还是期待芬奇的新版吧。

2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一九八四》是 [英] 乔治·奥威尔 的著名小说,原定书名“欧洲的最后一个人”,后更名《一九八四》曾经与50年代改编一部电影,80年芝加哥某律师代说服作者遗孀取得电影拍摄权,制作新版电影经过加紧努力并于1984年10月上映,《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思想犯” “双重思想”、“新语言”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之深远。“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我没有看过原著,我想原著应该比电影更多内容和对社会的寓言吧,有机会拜读。著作首版于1949年,距今70年

25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莫名觉着男主长得像“王小波”,但明明又是不像的。男主从小到大都留一个发型,所有成年人都穿一样的连体服,无所谓潮不潮咯~片中出现"BB"(缩写),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李BB,想了半秒钟才觉得是Big Brother的缩写。。。o(╯□╰)o

27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温斯顿被改造后,以其正统思想在党内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了老大哥,改名苏特勒……然后……被一个绰号“V”的面具男击败……远没有小说给人的感觉震撼.

29分钟前
  • 谬谌
  • 推荐

这个电影词条消失之日,就是电影走进现实之时。

34分钟前
  • ୧⍤⃝🐷
  • 力荐

拍的太简单也太多情了,没有展现出个人心目中那种奥威尔式的残酷冰冷,但理查德·伯顿最后的演出实在精彩至极;另外按照原作时间点在1984年四至六月拍摄,紧赶在十月上映,这种进度让影片制作有了丝行为艺术的感觉。

3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1984年拍的一九八四,现实比小说和电影更魔幻

39分钟前
  • 天天打豆豆
  • 推荐

看完的时候感觉背上的冷汗都快把衣服浸湿了,不由得让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产生了新的怀疑与反思。影片所构造的专制集权统治的思想理念简直天衣无缝,令人不寒而栗。自由真的就是说出2加2等于4吗?那么2加2究竟为什么等于4呢?

41分钟前
  • 颟顸潆洄
  • 力荐

约翰赫特演技好得不行!声音控制力也超强!以及他苍白瘦削病态的身躯实在太美丽太适合了!(和奥勃朗也是基得很直接,推开101房门后的场景设置很妙啊,奥勃朗怀里的温斯顿有种脆弱的少年感,抓住奥勃朗的手就抓住安全

46分钟前
  • 追击野槌蛇
  • 力荐

你可能在七点半见过,你可能在某社交网络的热门小组里见过,你可能打开手机电脑书籍就见过~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见过,但是老大哥见到了,他见到了你的一切,所以要用近乎耳语的方式说出简单的三个字,并且期待能传达到另一端

5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54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复习了一下约翰赫特的英国版电影,整体而言美术方面更出彩。蓝灰黑的三色调+颓败的废土风,另外士兵的制服颜色选择了二战德国党卫队的黑色,头盔则酷似二战苏军的SSh-40钢盔,可以说相当含沙射影了。

59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看了N遍,导演对不住奥威尔啊!

1小时前
  • dionysus
  • 还行

历史讽喻。

1小时前
  • nova2702
  • 力荐

做为反纳粹反人类影片的先驱,本片着实震撼。不停播报的洗脑视频、具化的数据、物资贫乏、文字狱、全面禁欲、抹杀个体认知与历史真相,等等等等。遭受独裁迫害的惨状逐一暴露,令人焦虑心惊,陷入无助的恐惧中轮回。过去现在将来均已死,何等的末世悲凉。

1小时前
  • 麻麻睇
  • 推荐

审讯者伸出四根手指:如果党说这是五根,你看到的是几根?男主:五根。审讯者加重用刑:你撒谎。再问:这是几根?男主:四根?再用刑:几根?男主:你说几根就几根。再用刑:几根?男主:我不知道。审讯者:这次有长进。

1小时前
  • 陈哈
  • 推荐

思想警察的钓鱼执法真的很恐怖,奥勃良使用食人鼠在101室磨灭温斯顿最后的人性。“Under the spreading chestnut tree I sold you and you sold me”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这句剧中的歌词,暗示着爱情反抗的失败,悲凉又无奈。

1小时前
  • Ner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