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情片大陆2021

主演:叶子  郑圣芝  江禹葳  

导演:牛小雨

播放地址

 剧照

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1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2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3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4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5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6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13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14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15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16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3-09-27 00:37

详细剧情

  爷爷去世了,奶奶独居在家。屋子里充满了奶奶关于过去的记忆,这些记忆甚至固化成了物品、动物和人,有了自己的生命,而奶奶,则像是失忆了,在失忆的人面前,时间彻底失效。  叶子毕业回到家,过最后一个暑假,不断被家中神出鬼没的记忆骚扰。这些记忆有些像是爷爷、有些像是小时候的自己、有些谁也不是,是陌生人、一只猫或是一丛草。关于过去的记忆在万物之间流转,叶子从害怕到慢慢接受到爱,是接受伤心的童年、是爱爷爷到爱一切,用这样的方式和世界在一起,重新认识和爱这个世界。  家中的奶奶也得以和记忆中的故人们重逢,终于,在一个晚上,所有人一起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告别。  可能并不是告别,这是奶奶的一场梦,在梦里,大家永远在一起了。

 长篇影评

 1 ) 很高兴看到评分从7.0降至6.9

12.1苏州观影团。 看之前豆瓣评分7.0,看完变成6.9。全场几十号观众唯一情绪共鸣处,是隔空交流环节南京场有一个观众提出“看不懂”,屏幕这边的我们不约而同发出一声诡笑。

我真的很努力地留意影片细节,努力思考导演意图。然而依然看不懂。

几个印象深刻的细节: 1.第一次提到时间,对话说的是2010年,字幕却是2020年。 2.电视上出现过海峡两岸节目播报中美联合军演,时间应为2013年。 3.片尾餐桌上不知是妈妈还是奶奶(若是中年时期的奶奶,演员形象过于年轻),膝盖不好,是否和女主腿瘸有关?

这部倍受业内推崇的影片,其实只适合在小范围圈子内流传,既能满足导演的圈内名利心,也能满足这小撮人群的文化优越感。 然而,它走进了院线。也是,既然卖房拍电影,总得把房子再挣回来。

面向大众,至少得给出一个大众都看得懂的故事吧。只给大众看情绪算怎么回事?若是表达的情绪能让大众不靠导演亲自下场解读就能看懂,那至少这俩小时不白费。

什么时候我们的电影人能明白,只要电影还需要票房,它本质就是大众艺术。

业内吹捧这样一部半成品,一如当年对《逐梦演艺圈》一水的好评,只会让国产电影离观众越来越远。

如果吹捧本片的电影人,都想和本片导演一样,任性表达自我,那大可模仿很多“文字作者”,自费出书,只赠亲朋,不为名利,只为留念。

文字可以不需要读者,电影为什么一定需要观众呢?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是为了流芳百世吗?梵高画麦田里的乌鸦时,是为了发财吗?

如果片方“求排片”成功,影片评分必将持续走低。

 2 ) 抢救记忆

本文原发于澎湃,为《女导演的夏天》第二部分。未经授权,严禁在任何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

女导演的夏天  天下电影  抢救记忆  四比三的年代


《不要再见啊,鱼花塘》是牛小雨前作《鱼花塘》(2013)和《青少年抑制》(2018)的继续和发展。作为一部实验性较强的作品,导演对自己的主题倒是毫不卖关子,人物之间对死亡失忆的探讨,一开始就把观众引上了解读影片的“正途”。这回没人能再用“艺术电影/实验电影看不懂”这样拙劣的借口了。

影片是主角叶子与奶奶生活中的一系列片段,其间穿插着漫画、歌舞和其他风格化而超现实的场景,都来自想象:奶奶讲的市井传说,或是叶子小时候因孤独而幻想出来的事物。当然,后者往往以前者为基础。这一切又以一个人物线索和一个地点线索串联起来:过世的爷爷和神秘的鱼花塘。爷爷灵魂永生又挂念家人所以会“回来”,鱼花塘中有各种精怪,这都是汉文化和当地文化中对生死和世界的理解与演绎。让人不禁想起 2010 年金棕榈得主阿彼察邦对泰国本土传说的发掘。说来也巧,《不要再见啊,鱼花塘》节奏缓慢,但故事完整,可看性极强,甚至还设有悬念,这些也跟阿彼察邦很像。

与唐艺一样,牛小雨作品的底色也是一种自我表达,是她的人生经验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这里面的第一层就是家人、亲人、邻人,这些中国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甚至在选角上,不但用的是素人演员,还根本就是导演的家人朋友。其中奶奶的扮演者是牛小雨本人的外婆。片中有一段奶奶作为演员与导演的对话,她在拍摄中对自己的时间感产生了怀疑,跟片中不知今夕何夕的人物相呼应。这一段嵌入得恰到好处,让我们看到演员与人物之间虽有不同但没有彻底的割裂,而是一种连续性关系。这也是作者的一种宣言,影片始终没有打破与观众的第四堵墙,但却消弭了创作与生活、虚构与真实之间的界限,让我们对摄影机的存在和主体性异常警觉。这样一来,叶子才能顺理成章地重新见到爷爷,才能面对日渐失忆的奶奶。牛小雨才能留住一个家庭即将逝去的记忆。

人的线索之外,鱼花塘这一地点也承载着厚重的回忆。《青少年抑制》去西宁的时候,“导筒”就此曾问过牛小雨,她回答说:“鱼花塘是我从小到大上学的必经之路,合肥这整个城市的都市传说有一大半都集中发生在鱼花塘。小时候觉得鱼花塘的树林和水里藏着无名尸、妖怪、鬼和全世界在逃的‘罪犯’,附近所有学校的风云男孩女孩也都会去鱼花塘谈恋爱,躲在树林里亲热。鱼花塘是我童年全部想象的集合,是我的《双峰》。”

鱼花塘连接了作者的个人记忆与当地的集体记忆,二者相辅相成:她从集体记忆中汲取灵感,进而又用自己的才华记录、保存、传播了它,集体记忆通过她的作品超越了当地人的口口相传,进入了更为广阔、持久的人类记忆共同体。片中对安徽方言的使用,有其实际考虑,比如素人演员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可能在自己惯用的语言中能更加自如。但其效果惊人地好,在描摹普世人类情感的时候,找到了“个人”与“世界”之间的中转点——“故乡”。影片的地方特色让它的故事、情感都更加令人信服,它让每个人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从而感同身受。

《不要再见啊,鱼花塘》还是一个关于童年的故事,或者说是关于同年回忆的故事,并巧妙地处理了一些家庭关系。叶子是(外)祖父母养大的,这跟很多八零后、九零后的孩子一样(之后的一代人中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像合肥这样的城市里就比较少见了)。有时候,特别是长大以后,他们会分不清、想不起某件事是跟父母做的,还是跟(外)祖父母。影片后段,叶子在大夏天穿上一件有特殊意义的毛衣,所有被隔代抚养的小孩都会会心一笑,想起每个被捂得直冒汗的春秋。这种个人化的经历带着一个时代的印记,代表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的共同体验。牛小雨敏感地捕捉到了这种体验,为我们留下了这种记忆。

记得小学时老师常说,祖辈带大的孩子分两种,一种被宠坏了没教养,一种内向孤僻不合群。这种说法当然很极端,但都市中与奶奶爷爷外婆外公相依为命的孩子总是有些孤独,因为老人的精力有限,也不太愿意放孩子出去。于是自己玩成了家常便饭。而“自己玩”除了可能让人孤僻外,还会激发小孩无限的想象力。毕竟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愉悦自己,就需要“脑补”一切自己渴望而不可得的,比如假装自己的卧室是个神秘处所,比如在大脑中为自己杜撰几个朋友。《不要再见啊,鱼花塘》里有好几处关于童年与想象的场景,让人看得鼻子一酸。不是伤心也没有悲情,就是自己的想象及其产生的背景在大银幕上被赋予了一种存在的合理性。因为牛小雨的作品,那个时代虽已随风而逝,却并非不留痕迹。

作家蒋韵说自己“每写完一个东西,总有一种抢救出什么的感觉:从自己的记忆中,从日渐老去的生命中。像是和生命赛跑。”牛小雨所进行的,正是这样一种无形的抗争。她要用电影这种时间的游戏,把时间所带走的和即将带走的一切记录下来,把记忆与想象具像化,让逝者永生,让所信成为一种存在。

导演前作:

 3 ) 我喜欢哪怕不够好

我很讨厌“阵痛”这个说法。

有所谓的影评人或电影爱好者说,这片子是叶子告别成长的阵痛,我不赞成。不管是什么痛,都绝不是一“阵”的,而是如埋在骨血的钢钉,每逢阴雨天就酸痛难忍。再不济也要在医院复检的时候恶心你一回。

前半部分看得困。

细碎的光影像明亮的怪物;人参果的咚咚咚是临别倒计时;忽好忽坏的老式挂钟;和咯吱作响的锈风扇。

每一次对奶奶的呼唤,和无应答的敲门声,都让我觉得是生命走向终点的前奏。但又每一次都起死回生。

小雨导演以风格化明显的拍摄方式来讨好文艺片爱好者们,但又很固执的把最私人的一部分套用在里面。每一帧都在讲她自己的故事,我们所看不懂的、觉得无趣的那些,反而是她最珍视的。

催泪落点意外发生在触底反弹之后的“极乐”。

人、妖,动物,手牵手唱歌跳舞。

一半是现实意味特别浓特别生活化的方言台词,一方面又是很割裂很荒诞的视觉表述,观众被反复来回地拉扯到一个情绪的至高点然后“啪”——落地了。

我没什么兴趣参与别人的童年创伤,只是觉得插曲的作词特别有意思。

“所有生命都在显化痛苦的一面,

像一道光线窥视着黑暗,

太阳之下人们勉强支撑着笑脸。”

“为什么有人对我上下的打量,

我觉得我很美我没不正常。”

我为这首词而哭。

 4 ) 私人影评

看到有人大呼好片,“年度最佳”。一有时间马上跑去观看,看到不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水平。自己强打着精神观看,忍了好几次,仍然忍不住入睡,然后恍然惊醒。观影时,前排有一位大叔屡屡回头。散影后大叔主动打招呼,问,什么地方知道的这片子?哪看到的营销宣传?感觉如何?如实回答后。对方表示,“放心,你审美水平没有问题。”大叔自称是从业者,看到first群里有人强推遂来观看。看到一半就开始观察后排观众是否睡着。两人交流后,不由都大呼诈骗。有这时间为何不在家二刷恋恋风尘和一一。

不难get到导演想要以前期破碎的片段与梦境的穿插引爆后期的情感。但是呈现出的效果就是前期的碎片无法给人以情感的铺垫,只让人前期感觉到琐碎、意图不明和重复冗长;中期隐约猜到意图结局;后期引爆时内心毫无波澜。高亮度的摄影和音效确实营造出很好的旧时夏日氛围,但在毫无节制的运用和不知所云的推进下只让人感到昏昏欲睡。前中期优点的叶子和奶奶的表演,也在精精的出现后伴随着大量粗糙的台词化为乌有。只有叶子那张迟钝、瑟缩而带着性感的脸还能让人赞叹下选角的精妙。 把短片体量强行扩充到长篇,只会显示力不从心。而导演旁白的加入,更没法让人共情,只余自我陶醉。

 5 ) 欣赏不来的艺术

听说是回忆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童年生活的电影,就去看了。电影院前台没有人,检票也没有人,自己取票,自己刷码进场,自己看完了电影,因为只卖出了一张票所以自动包场了。 看完了之后非常懵,有点困,感觉不是太能欣赏得来这部电影。确实是回忆童年生活,但同时有四个时间相互交织:2020年导演在和奶奶拍电影的时间,2013年电影中叶子22岁爷爷去世不久的时间,爷爷奶奶年轻时的时间,和妖怪们生活的虚幻不存在的时间。所有时间的片段相互交错出现,都聚集在鱼花塘周围的空间,而念白很难理解。出现了很多老物件,有些年代感的生活方式,和小学文艺汇演般的妖怪歌舞。虽然某些片段中确实被感动了,猜到了一些电影想表达的意思,但还是一直在等一个导演把一切解释清楚、情绪也能尽情发泄的点。结果导演并没有安排这样的情节,电影保持比较一致的风格直到结尾,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这场梦终于要结束了”。而且由于我预先看了影评的缘故,已经预料到前后的时间、人物有一些对应,导致最后能看懂的东西其实一眼就懂了,没看懂的仍然到影片结束也没懂,甚至包括片中有导演讲话这点都是靠英文字幕才看懂的。 或许这就是艺术吧,可惜我只是普通观众。对我来说,《妈妈!》那样直接、现实的感人作品要好得多。

 6 ) 首日票房仅数万,它依然是今年最好的惊人首作|专访导演牛小雨

曾入围并提名第74届洛迦诺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荣获FIRST青年电影展“一种立场”奖项的影片《不要再见啊,鱼花塘》今日上映,虽然,首日票房遇冷,但在微博,也是得到了包括演员周迅、袁泉、易烊千玺、文淇,以及《爱情神话》导演邵艺辉的支持鼓励。

电影《不要再见啊,鱼花塘》讲述了大学毕业后的叶子回到家,和奶奶一起度过自己最后一个暑假,从小无比熟悉的环境,在这个夏天似乎有了些许不同。家中的物品,甚至透过纱帘的光斑仿佛都有了生命,失去记忆的奶奶反复梦见爷爷,叶子也不断被家中神出鬼没的记忆骚扰——会说话的熊孩、在鱼花塘做“妖怪”的精精,还有日思夜想的爷爷。

一切真实到让人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奶奶困在记忆中,叶子却沉浸在回忆里。最终在一个晚上,所有人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告别,但可能这也只是奶奶的一场梦,在梦里,大家永远在一起了。

作为青年导演牛小雨的首部长片作品,影片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和富有想象力与梦幻色彩的影像风格。凹凸镜DOC专访了牛小雨导演,听她讲述从第一部剧情长片制作的过程,以及关于童年,关于鱼花塘的林林总总。

“我不相信时间是线性的,奶奶会在3333年醒来” | 专访导演牛小雨

采访:张劳动

编辑:张新伟

凹凸镜DOC:你读书是上的实验学校少年班,属于少年早慧吗?影片有很多灵感是来自于你的童年,能不能讲下你的童年生活呢?

牛小雨:我的学校,宗旨是开发常态儿童的潜能。入学有好几轮考试。会测智商,记忆力,动手能力之类的。大概有三轮考试,有一轮面试。最后会选60个学生,分成两个班,这两个班的学生,会一直从小学读到高中毕业。小学上四年,初中上三年,高二的时候,就可以去参加高考了。

关于童年生活,我是属于每天都在搞大新闻的那种。但是我们的老师都非常的包容。

我是少年班的倒数第一名。永远就是在影响其他的同学,是一个“害群之马”。我又特别爱搞一些帮派活动。像女主角叶子、影片中年轻的奶奶(扮演者),还有一帮朋友,就是会组织一些集体的事情,比如上课的时候,传一个巨大的纸条,就像聊天室一样。或者就是一起排一个剧,或者就是一起搞一个组合,做一个表演什么之类的。

凹凸镜DOC:影片中,音乐剧的灵感也来自于你小时候参加文艺会演的经历吗?

牛小雨:对,像是小的时候那种六一儿童节的元旦文艺汇演。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孩还是不是这个装扮,反正90年代的时候,大家都是这样,还贴那种塑料的贴画在耳朵上边,有星星,月亮什么的。

凹凸镜DOC:现在估计也换汤不换药,剧本中的情节和你生活的关系大吗?

牛小雨:摘取了我的生活背景。整个的环境是差不多的,但是,具体的情节还有人物的状态大部分是虚构的。或者是一种我对印象中的童年和人物的一种夸张吧。

凹凸镜DOC:刚才也讲到女主角的扮演者叶子是你同学,作为非职业演员在表演的时候,是你在指导她吗?还是说就让她自由发挥呢?

牛小雨:她参演过我的前两部短片,我一直相信她是有这个表演天赋的。在《不要再见啊,鱼花塘》拍摄前,我让叶子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因为她是素人,也不习惯镜头。所以,在进组之前的一个月,我让她每天都要拍30张自拍,发给我。她其实是一个很害羞的人,还要让她每天靠墙站一个小时。让她写“叶子日记”。

我觉得写“叶子日记”是帮助她很快进入角色的一个事情。她看完这个剧本之后。会根据这个剧本里边描述的情景写,每天都要写日记,大概写了一个月吧,几乎每天都写,我也会检查她的作业。

到表演的时候。其实也是一遍遍地试,就是看她怎么样可以达到我想要的那个状态。刚开始,更多的时候是在调节她的情绪,语气,会不断地跟她描述这个情境,让叶子理解她现在为什么会说这些话。也会调整她的形体。到了中间和后半部分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完全进入表演的状态了。

凹凸镜DOC:你的两部短片作品,叶子都是你的女主角,《不要再见啊,鱼花塘》是你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制作成本很高,压力也很大,为什么还要选叶子呢?有没有想过找一些职业演员?

牛小雨:我一直就很拒绝换演员。演员选用奶奶和叶子的素人表演、一定要在坚持在这个房子拍摄,这两件事情,是最开始我就认定的,是不可能变的。大家后面也有建议过我说,换演员。甚至也提出了一些方案。可能也真的能找到,我都拒绝了。

一方面是因为前两部短片女主角都是叶子,创作其实还是有延续性的,我始终要拍奶奶和叶子在这个房子,其实是在把时空的拼图继续拼凑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小的时候跟叶子认识,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我就很希望她以后可以当我的演员,我觉得她有表演天赋,而且我很喜欢她的形象,觉得是可以被拍摄的形象。

凹凸镜DOC:合肥在人们心中,好像是一个很低调的省会,但其实这几年它的发展很快,你有没有发现童年很多地方都已经变了样子?影片是不是也想给这个城市留下点什么?

牛小雨:有,而且感觉很强烈,有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城市稍微有点陌生了,疯狂地建了非常多的楼、高架,有很多商圈,但是很好玩的是,虽然这个城市在不断发展,但是人的状态没有发生过变化。合肥人的状态是非常的休闲。

凹凸镜DOC:拍摄《不要再见啊,鱼花塘》是不是也是想留给这个城市留下点什么?

牛小雨:对,我也是有很强烈的紧迫感,而且确实,我拍完之后,鱼花塘边上换了一个更亮的路灯,湖边也有护栏了。

凹凸镜DOC:会不会那些传说慢慢淡去了,因为好像已经没有那么多秘密的感觉了?

牛小雨:会的,反正有点失落,毕竟我(走)的那条路20多年了,将近30年,第一次看到湖边装护栏了就很难受。

凹凸镜DOC:你们搬家了吗?还是说家还在那里?

牛小雨:2019年拍完这个片,2010年年底,奶奶的身体病得非常重,必须得住院治疗了。奶奶住去医院,医院又距离我们老房子太远,所以慢慢的我们就不住在老房子,现在就住在妈妈的家里面。

凹凸镜DOC:最后一次去鱼花塘是什么时候?

牛小雨:今年过年的时候,因为我们虽然不住在那个房子里,但是还经常去那个房子找东西,我们其实没有彻底搬走,我们还是不舍得走,因为奶奶是房子主人,奶奶去住院之后,房子我们就没办法继续维持了,但是我们又不愿意真的离开那个房子,所以所有的东西都还放在那,只是我们住到另外一个空间去,每周几乎都会去老房子里,找我们需要的东西,用完了我们再放回去,还希望一直跟房子保持一个连接。

凹凸镜DOC:有时候也会发现,比如说有个房子,如果没有人住,这个房子就老得很快。对这个房子你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情吗?

牛小雨:会,那个房子比之前更黑了,感觉整个光线都变暗了,变得有点阴森了,有点像不太真实的感觉,而且确实它整个光线好像都变得更黑了,可能因为东西我们都不整理,家里堆得很乱,透光率就会降低。

凹凸镜DOC:再说回到你的前作,《鱼花塘》(2013)和《青少年抑制》(2018)短片的创作对你的长片有什么帮助呢?

牛小雨:我觉得有很多负面的帮助。

凹凸镜DOC:比如说你的片子第一次去电影节以后,很多人会提很多意见,当然有夸的也有不好的评价,但是可能对于创作者来说,自己脑海中就有了所谓的观众意识,再拍片子可能就不像以前那样了,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牛小雨:我是一个很没有自信的人,2013年,《鱼花塘》入围CIFF(中国独立影像展)的时候,我都没敢去,我觉得自己拍得很差,很粗糙,他们发了邀请过来,我假装没有看见,我很害怕我作品面对观众,那时,我也没有觉得自己将来会是一个导演,可以持续创作。

2013年拍完《鱼花塘》,14年毕业之后,我没有再继续拍电影。2016年开始读研,是因为2015年生了一场大病,我做了腰椎的手术,那一次我才开始思考,我将来是不是还要继续创作,那时候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了。

2016年我开始读研,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因为爷爷去世,我突然又有了表达的欲望,拍了《青少年抑制》,从《鱼花塘》到《青少年抑制》,在技术上,没有任何的长进,都是我一个人拿着相机,又自己录音,拍叶子和奶奶,后期也是我自己做,后期声音、剪辑、调色都是自己完成,所以非常的粗糙。

但《青少年抑制》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的时候,我咬着牙去了,还带着全家人都去了,那次经历是给我拍《不要再见啊,鱼花塘》最直接的动力。

2013年CIFF的年代,大家的作品都是很粗糙的,但是到2017年的时候,工业水准不知道为什么一下提高了,跟我同场展映的其他的短片作品,都非常的成熟优秀,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还有很多已经拍过长片的导演,又拍短片过来参加这个比赛。

凹凸镜DOC:文牧野就是连续两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短片得主。

牛小雨:我们那一年,跟我同场竞赛,还有杨潇导演的《榴莲榴莲》,还有中国台湾的两个已经拍过长片的导演,一个是《运转法则》,还有一个是《你的电影我的生活》,我的电影放在这些作品中间,就像一个小学生在跟大人赛跑,我没办法完整的告诉观众我脑海中的画面到底是什么,那种感觉就是把你绑在椅子上,给你眼睛也蒙住,嘴也塞住,你还特别想讲话,你根本都没有办法从椅子上站起来,百口莫辩。

我当时觉得我一定,要拍一个真正的电影,不要让技术上的瑕疵会影响到我和观众的交流,也影响到观众对于我视听上的感知。

凹凸镜DOC:就像我们说的脑和手要协同的感觉。你不光有大脑,你还要在手艺上要做得好一点。

牛小雨:电影节其实给我的是这种反向的动力,一直在推着我去完成长片。

我也不能苛责观众去为我着想,大家觉得声音底噪太大了,我听不清台词,字幕连黑边都没有,因为我以前看的那些中国独立电影,我甚至以为,字幕就是特地做那样,观众觉得没有黑边字幕都看不清。

凹凸镜DOC:我翻看一下豆瓣评语,很多人都说,和自己的童年故事和自己的经历很有共鸣,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有一部分观众会喜欢的。

牛小雨:我一直都看豆瓣评价,《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其实评价比之前的短片好多了,因为我把“这道菜”做得很精细了,但是之前《青少年抑制》(短评)确实有些伤害,有些观众没有办法忽视技术上的瑕疵,而且我没有足够的钱,或者没有团队的支撑,我的想象没办法被解放,有些戏我就是没法拍,我只能用便宜的方式弄,你只能弄一个概念,观众没办法从你这个概念里看到你的更大的世界。

凹凸镜DOC:但是电影节它不用去认可那种商业上成熟的片子,电影节就要鼓励创新鼓励年轻创作者的想法。再说回剧本,你将自己的经历与梦境作了结合,在四个时空之间剪辑,会不会让剪辑师头秃?

牛小雨:其实不会。我们剪辑指导胡老师(胡树真),我们合作的过程非常顺利,胡老师非常能理解我的创作意图。

凹凸镜DOC:你怎么跟剪辑师去沟通,把你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剪辑师,她能接受到你的信息吗?

牛小雨:我不是那种很会跟主创沟通的人,我也没有太多跟主创沟通的经验,之前一直自己搞独立电影,所以我只能把前期的工作做得特别的详实,比如说剧本写的时候,它就非常的具体了,里面会有分镜,会有光的提示,声音的提示,甚至演员表演的提示,连服装的提示都有,跟主创沟通的时候,我也会明确的把那些层级梦境写的都特别清楚。

拿到剧本的时候,在执行层面,大家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要是想去讨论更多的东西,我们就可以慢慢再去讨论别的,但是不能对执行的计划,有不明确的地方,除了剧本以外,我还会准备大量的视觉参考和影片参考,所有我能准备的东西都会准备好,会有一个大的资料包发给主创们。

包括在剪辑的时候也是,我在跟胡老师一起合作之前,自己就已经剪了三个非常完整的版本,其中一个是顺着剧本的,还有一个是我自己发挥的,还跟另外一位剪辑师,我们又一起创作了一个方向,我自己觉得已经剪辑到我的极限了,我所有的意图在这几个版本的剪辑里面都已经展示出来了,我就把所有的这些,加了剪辑的资料包再发给胡老师。基本上她看完所有的资料,已经非常了解理解这个影片了。

我们再讨论说我们新的方向是什么,那个时候沟通就很轻松了,她大概最后再跟我确认一遍,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她就开始剪,很快就剪出来了一个版本,再根据这个版本我们再继续讨论下去。

凹凸镜DOC:中间你在剪辑上会有一些反复吗?比如说会推翻自己之前的想法?

牛小雨:在每次开始剪一个版本之前,会有个方向,基本上在后面剪的时候就会不断的深化这个方向,不会再推翻现有的东西了。比如说前面讲的那三个版本,其实都是不太一样的三个方向。

凹凸镜DOC:以前的私电影大多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不要再见啊,鱼花塘》采取了很多意识流及先锋的影像风格,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是不是也跟你的求学经历中,动画教育体系有关系?

牛小雨:我觉得有很大关系,因为我本科的是学动画的,研究生学的是实验影像,学动画也好,实验影像也好,首先肯定是从视觉入手,而且动画的世界也是开源的,它不会受限制。实验影像这个专业也是思维方式,我们拿到影像媒介或者说视听手段的时候,我们想的肯定是怎么拓宽材料的可能性,所以我很自然的就会想用,特别的方式来制作一个东西。

凹凸镜DOC:有跟你的导师或者说你的长辈们聊过剧本,他们有没有一些什么建议和意见?

牛小雨:在学校的时候确实没有,而且我的导师是特别好的一个人,永远会鼓励你,你给他看什么,他都说特别好太棒了,一定要继续下去。

凹凸镜DOC:你是学实验影像,拍摄了一部剧情电影,你怎么理解这种跨跨专业的创作?

牛小雨:我觉得电影学院可能就是这个氛围,其实动画学院的专业课已经算很多了,我们有海量的作业真的得做出来了。

每一个系它都会开设自己的公共大课,在学校如果你愿意一直上课,学到的东西是差不多的,而且你也可以去别的系蹭课,老师也不管,因为学生也很少,一届一个班就那么几个人,你要去听别的班的专业课,你也进得去,所以大家可能就会大串联搞这些。

凹凸镜DOC:据说徐浩峰的课特别难抢。

牛小雨:我是徐浩峰的脑残粉,我上高中的时候就看徐浩峰的小说,因为那个时候很上高中很喜欢王小波,我看完王小波所有的小说之后,我还不满足,还看他的周边。

那个时候有一个系列的周边叫《王小波门下走狗》,他们出了一套书,里面就有徐浩峰的作品,当时我觉得很好玩,徐浩峰写的我还记得叫《处男葛不垒》,发现他是一个电影学院的老师,我本来也正好想考电影学院,就觉得缘分天注定,我10年入学,那个时候是徐浩峰的课渐渐火起来的一个前奏,后来我必须得提前三天去占座,把我的一切生活用品都摆在那个桌上,才能不被别人挪走。

凹凸镜DOC:你会受他影响吗?我不是说片子吗?或者说一些思考的过程,因为他的作品其实也和别人蛮不一样的。

牛小雨:我还真觉得很奇怪,因为如果从作品上来看,我跟徐浩峰老师应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我完整的听了他4年的课,而且看了他所有的书,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影响我的,可能文化上影响,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他不是说电影的内容,他说一些文化的(内容),因为我是一个文化程度很低,不怎么看书的人,我都是在他的引导下才开始看书学习,看真正的书,《锦灰堆》(王世襄著),不是小说的那种书,我以前从来没有看过。

凹凸镜DOC:这片子上映从拍摄到最终大荧幕呈现其实还挺艰难,影片19年开始筹备,2021年入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再到11月25日影院上映,从拍摄到最终大银幕呈现,您认为最难的环节是哪一块呢?是如何克服这个困难的呢?

牛小雨:每次我的回答都是,每一步都是最困难的那一步,克服都是硬克服。比如说2019年一定要拍的时候,一定要拍,硬要拍,所以最后,逼的家里只能卖房子,找亲朋好友去凑钱,剧组的人员就是呼朋引伴,稀稀拉拉的都进来,来帮助我完成这个事情,虽然大家当时都觉得还没有准备好,但是硬干了这个事情,包括整个去拿龙标去审查,去洛迦诺电影节也是,我们时间都很短,硬来,不停的去找各种办法,催这个进度,就是头铁,去硬催,去洛迦诺电影节也是硬去。

凹凸镜DOC:为什么你说必须在2019年拍了?

牛小雨:也是因为奶奶,2019年奶奶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了,我觉得我不可能再等了,而且当我说出这个原因的时候,大家也不会再说什么了。其实上映也是,我很希望奶奶能看到她自己影片,我奶奶也是一个电影爱好者,她年轻的时候就很爱看电影,我一定要实现这件事情。

凹凸镜DOC:所有都克服困难以后再回头看,你还觉得哪个是最困难的?

牛小雨:其实还是钱,我家真的不是那种很富裕的家庭,每当我看到一些短评里面说“有钱真好”的时候,我都在哭泣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每天现在吃些什么,确实家里边是倾家荡产,砸锅卖铁做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

最早我妈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她是骗我的,她说我找到钱了,你拍吧,我说哪来的钱,她说你不要管了,你不要问了,反正我找到钱了,是老板的钱,我才做这个事情。

拍到中后段的时候,我才知道是妈妈在把自己的钱往里放,但那个时候你停不下来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拍下去了,包括拍都拍完了,海药继续把它做完吗?

但是一路上都还是要再往里继续花钱,压力始终我都没有办法消解。

凹凸镜DOC:但最后结果是很好,包括FIRST你也得到了“一种立场”的荣誉奖项,你的努力确实被很多人看到了。《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其实里面还有很多虽然时空错乱,我理解是你对死亡和记忆的一些解读,在你影像里是如何设想让逝去人返回?

牛小雨:我一直还是觉得这样,比如说我之前也有分享过,爷爷去世之后,我会觉得家里的一些光线,一些影子,一些光斑,那些都还是爷爷的化身,他可能以某种宇宙能量或者宇宙生命的方式,继续陪伴着我,他还环绕在这个屋子里面,我始终还是相信是这样子的。

在我自己的概念里面,我也不相信时间是线性的,我觉得时间是线性的这件事情是一个便于管理人类生活的方式,我们需要在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我们需要一个标尺,所以我们发明了时间,我们需要理解三维的,肉眼可见的世界,所以我们把它用这样的方式去解释,让大家都可以接受。

这个看起来好像是稳定的现实,但是我不相信真的就是这样,肯定还有更高维度的可能性,或者在我们的意识世界里,或者在我们肉眼不可见的世界里,当我们打开了意识的开关之后,我们就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不用被限制在这种有限的生命和三维世界的这种悲凉当中。

我相信,过去的时间和现在的时间和未来,可能是同时存在的。

爷爷不是说他走了,再也没有了,他在过去存在,他还存在于现在,所以他那个时间是一种团块状的混沌的状态,像一个切片,我们把这一片,比如说面包也好,或者切片切下来的时候,同时可以看到上面所有的东西。

所以在影片里面也有叶子想象出来的人,也有叶子记忆中的小的时候和爷爷在一起的形象,甚至还有叶子都没有见过的爷爷奶奶年轻时候的样子,奶奶还没有开始生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更早之前的过去,她还有未来我们最后一场奶奶醒来的戏,奶奶是在3333年醒来,这些所有的东西我都把它搅碎,织在一起,呈现在《不要再见啊,鱼花塘》里。

我希望用这个东西来,呈现出这种同时存在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在同时存在的概念里面,不用受那种有限之苦。

凹凸镜DOC:像他们说,电影是把人的生命延长三倍,而且我觉得电影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表现形式,能够把这个东西给呈现出来,疫情这种情况下,能够电影上映是一种胜利了,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能让更多人在影院里感受到这种情绪在里面。因为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记忆,每个人都有长辈和自己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谢谢您能接受凹凸镜DOC的采访。

关于电影:《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导演: 牛小雨

编剧: 牛小雨

主演: 叶子 / 郑圣芝

类型: 剧情 / 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合肥方言

上映日期: 2022-11-25(中国大陆) / 2021-08-12(洛迦诺电影节)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Virgin Blue

内容简介:

爷爷去世了,奶奶独居在家。屋子里充满了奶奶关于过去的记忆,这些记忆甚至固化成了物品、动物和人,有了自己的生命,而奶奶,则像是失忆了,在失忆的人面前,时间彻底失效。

叶子毕业回到家,过最后一个暑假,不断被家中神出鬼没的记忆骚扰。这些记忆有些像是爷爷、有些像是小时候的自己、有些谁也不是,是陌生人、一只猫或是一丛草。关于过去的记忆在万物之间流转,叶子从害怕到慢慢接受到爱,是接受伤心的童年、是爱爷爷到爱一切,用这样的方式和世界在一起,重新认识和爱这个世界。

家中的奶奶也得以和记忆中的故人们重逢,终于,在一个晚上,所有人一起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告别。

可能并不是告别,这是奶奶的一场梦,在梦里,大家永远在一起了。

导演介绍:

牛小雨

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内地女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分别获得动画专业和实验影像专业的学士、硕士学位。

2013年,执导个人首部短片《鱼花塘》。2018年,自编自导剧情短片《青少年抑制》,该片提名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最佳剧情短片。2022年11月25日,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不要再见啊,鱼花塘》上映,该片提名第4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发展中电影计划单元、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获得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一种立场”荣誉奖项

 7 ) 《不要再见啊,鱼花塘》:温暖的“鬼故事”

如果在看电影之前先听了导演牛小雨的一些采访,尤其是播客《大内密谈》第1050期《关于我卖房拍电影竟然灵异频发这件事》,会对电影有完全不一样的观感。

初看这部电影,很容易摸不到头脑,人物虽少,但故事模糊,剪辑跳跃,剧情真真假假,典型的“文艺片”气质。很多人会想到阿彼察邦,我自己对阿彼察邦的风格并无感觉,观影障碍太大。

电影获得了很多奖项认可,入围了2021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并获金豹奖提名,2022年First青年电影展获得最佳剧情长片提名,并获“一种立场”荣誉奖项。颁奖词这样写道:“对时空逻辑的大胆打破,构建出了一个真实与幻想、怀念与留恋、生者与逝者共同存在、共同歌舞的空间。在真幻交织的表现手法尝试背后,是最本真的亲情表达。”

颁奖词准确的概括了电影的“剧情”。大学生叶子的爷爷去世,奶奶独自居住,叶子回去过暑假,之后便发生了一系列奇幻情节,全片就由一段段思绪和情感的“意识流”构成。

患病奶奶的恍惚记忆,房间里难以解释的奇怪现象,频繁插入虚实难辨的梦境,鱼花塘周围的“妖怪”,突兀、画风诡异但又童趣十足的歌舞,非线性时间的人物线索,这一切就是“爷爷”离开后的“我”的生活。

就像一个人在自己说服自己,亲人并未离去,哪怕混淆真伪,不辨古今。

导演牛小雨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先后学习动画专业和实验影像专业。2013年,因为小区熟识的一位爷爷的去世,她开始思考生死,拍出了短片《鱼花塘》。2017年,自己爷爷的去世让她再度面对生死问题,拍出了短片《青少年抑制》。直到2022年,她推出了第一部长片《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场景,人物,风格,延续前作又有所提升,形成所谓“鱼花塘三部曲”,本片也成为现阶段她对于如何面对生死、如何面对失去的思考的“集大成者”。

电影的基调是伤感的,逐渐失去记忆的奶奶一直讲述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她永远记不住现在是2020年还是2013年;昏暗的灯光,黄色的皮质沙发,粉色的旧毛衣,老式的家电,一切都停留在童年印象;爷爷生前爱唱满江红,爱看《海峡两岸》,他还托人送来人参果;鱼花塘边住着会说话的“熊孩”,离家出走的精精,还有担任守护的狼人;经典的《渔家女》《星星索》等歌曲会在叶子身边响起;电影角色突然打破“第四堵墙”,谈起拍电影;导演的朋友叶子饰演“叶子”,奶奶饰演“奶奶”,她们是角色也是自己。分不清何处是梦境,何处是现实。

影片开头,叶子去医院做检查,怀孕的女医生对她十分温柔。之后,女医生在湖边算命,算命先生说,她的孩子之后会离婚,她的丈夫会走在她前面。镜头注视着“丈夫”,原来他就是叶子总在湖边遇见的打鱼的男人。到最后,通过记忆的不断回溯,我们才明白,女医生就是叶子的奶奶,她的丈夫就是已经去世的爷爷。分不清何时是过去,何时是现在。

混沌是一种保护装置,封存记忆,隔离时间。

牛小雨在《大内密谈》里的状态应该是最真实最自在的,活泼开朗,笑声很有感染力,与电影的气质大相径庭。在她的叙述里,电影的几乎所有情节都源自她和家人的亲身经历,她只是做了梳理。爷爷去世后,家里常常有些异象,自己和奶奶也一度常常梦到爷爷,自己对于爷爷的眷恋、不舍掺杂着面对不可解释现象的惊惧,都被她放到了电影里,成为她的出口,和一次正式的告别。甚至,她还谈起很多拍电影时的种种“灵异故事”,包括“大仙儿”观众对她生活和电影的精确的推测,又给电影本身增加了不一样的质感。

如果以此回看电影,这部电影几乎成了一部标准的“鬼片”。游荡的光斑,突然抛出来的小物件,急切的敲门声,古怪的儿童歌舞,窗帘上玻璃上的人影,沙发上闪烁的灯,池塘边巨大的白鹿和月亮,突然出现的爷爷和歌手。这是在梦中?还是伪装成“梦”的不可言说的现实。

叶子希望这些是梦,还是更愿意这些是真实的?

她在电影后半段,经常穿着小时候的粉色毛衣,她不想长大,不是因为害怕未知,而是因为害怕失去。

如果长大的代价就是失去,那需要教会自己如何面对失去。

面对失去的一种方式就是“否定失去”,或“重塑现实”。

《大内密谈》里与牛小雨对谈的另一位嘉宾方老师,也分享了一些灵异故事,并说了自己对于这些故事的理解。这些世人看来有些离奇的现象,其实都是“执着心”的表现,心愿未了,心有牵挂,就会让我们有种种的特别感应。

那位“大仙儿”观众告诉牛小雨,其实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你的爷爷一直都在,很多人都在暗中出力,主创们的爷爷奶奶都在,观众们的爷爷奶奶也都在,所有人都在帮你完成这部作品。

听到这我眼眶突然湿润,甚至超过电影对我的触动。这是我最近听到的最温暖的“鬼故事”。

 8 ) 好听的电影

很多七八十年代的老歌听起来机具回忆感,会让我想起儿时的事情。看电影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了。

后来长大后,看到很多大妈再社区跳舞时,也会放这些怀旧金曲。和同学聊起这个话题,他们却不理解,觉得我不时尚而且老气横秋。之后我便很少和同龄人聊这个话题了。

现在,能从这部电影中听到这些曾经我喜欢却得不到身边人认可的旋律,感觉我的青春似乎才刚刚开始。

 短评

非常适合中午看的一部电影,观影体验极佳。导演电影素养太好了,虽然能看出来受到了阿彼察邦和蔡明亮的影响,但仍然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女性视角。刷新我对大陆独立电影认知的作品,致敬!

7分钟前
  • GothamPunk
  • 力荐

能看出是一部导演比较私人的作品,让我联想到自己很多在半梦半醒间做的梦境,而能把脑海中的东西表现出来,无疑是幸福的一件事。个人的观感是,觉得电影前期的导入有点慢了,与后半部分的虚构产生了一定融合不佳的问题。

10分钟前
  • 练习曲
  • 还行

7.1 #Locarno2021# 童年音乐剧。在华语片维度中偶尔在叙述上展现出相对自由的局部,导演在片中的存在也很有趣。但演员的问题较大,“人工的自然元素”还是给得相对不自信。

13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18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很慢的电影,阿彼察邦式与突然出现的鬼魂交谈,蔡明亮般迟滞行走的女主角,很多斑驳的光影空镜头,还有几场非现实舞台戏份。《如何用最低成本装神弄鬼》

2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nyaff 可能因为导演对记忆和空间的感知方式跟我很像以及我小时候也是爷爷奶奶带大的,里面有所有能trigger我的童年记忆的东西:晃动的光斑、昏昏欲睡的下午、看风和树叶一起呼吸、音墙内让人走神的钟表声、永远在看冲关节目的爷爷奶奶、假装在忙耳朵却在抓大人们聊的所有八卦,我是一个沉默又胆小的小孩,但脑子永远在忙着处理光线、味道、情绪。像被抓回2010年的夏天,放学路上跟自己玩游戏、奶奶背着书包在后面追,回到家又是无所事事的午后,躺在床上看小说,光在身体上游走,意识在耳朵捕捉到的每一种声音之间游走,时间永远过不完,不知不觉就睡了很久。走出电影院依旧是每天都走的街道、地铁站,我却很恍惚,好像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像是做了小时候会做的那种梦,一觉醒来就是十年后。

22分钟前
  • NAVIS.
  • 还行

每到觉得有点无聊、这演的都是什么呀的时候,又突然觉得有点意思,总之国产小文艺片平均水平的样子吧

24分钟前
  • nonsense
  • 还行

建议导演以后做一些公益影像,比如促进睡眠这方面。

28分钟前
  • 皮肤君
  • 很差

我觉得不错,挺有意思,有点阿比查邦。情感也很到位,能打动人。跟熊三个人在卧室里跳舞那段把我鼻子看酸了。打分可能手松了,算是首作加分吧~

31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能感受到很强的情感能量,美术布景、影调感觉皆从记忆中开掘,又延伸和洞开出别样美学风格的想象空间。对小时候在奶奶家生活的印象就是在溽热的夏天午后昏睡然后做好多梦,而导演也在拍梦境,她对爷爷奶奶的思念与爱化成很温柔可爱的形象,在片子里有出演的应成在现实中也这样温柔可爱,一切都重合了,很喜欢,也想念19年的夏天。

35分钟前
  • 工凡
  • 推荐

小时候的世界是怪物、死亡、大人嘴里的故事;长大后的世界是家乡、死亡、不愿说出口的再见。

39分钟前
  • 暴暴躁躁
  • 推荐

纯粹的私人化的表达,可以看出导演是个特别细腻怀旧的人,对家和家人都有很深的感情。房子像是会呼吸,水塘像是有灵性,看得我特别触动。与其说像蔡明亮和阿彼察帮更让我想起路边野餐。导演视角的乱入不知算不算是唯一的败笔,虽然我们知道这电影和主角是构建于导演的经历和回忆,但这种类似纪实或伪纪实的风格削弱了想象/回忆世界的那种只有在纯粹的fiction里才能迸发出的感染力,也稍稍削弱了主角的分量,让人一时间分不清电影的视角

42分钟前
  • Wanderer
  • 推荐

很可爱,那几首歌都特别好。一点也不装。未经修剪的生命力。

47分钟前
  • 圈圈儿
  • 推荐

75/100 #Locarno2021 记忆、梦境、想象与现实

49分钟前
  • blood orange
  • 推荐

【3.5】这样的气质想到阿彼察邦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千禧年儿童歌舞、对电影机制的自曝也共同为影片构建出异质性。但主要问题是内容的空泛,光靠单一的追忆情绪支撑这样的体量太勉强。另外最后明明拍出了极为强力的一镜,却仍要延伸出欢愉的尾音是何必?全程的家乡方言让我蛮亲切,加上题材不自觉也让我想念起家里的老人了。

54分钟前
  • DeckardYang
  • 还行

2.5。片子最大的亮点在于女主角的选择。虽然是素人但是自身内涵了一股木讷和感性,沉默与灵动,朴素与幻想互相交织的气场,它撑起了影片的半边天。不断看到各种模仿痕迹,尤其是对蔡明亮《洞》的形式学习,女主缓慢又跛脚的移动也让人想起《不散》(虽然她移动的方式和性格特征结合的挺好)。我不知是不是看到了最终版,因为听说到了十一月还在改动,但剪辑应该造成了影片最大的观看障碍。它缺乏基本的内在视觉节奏调动配合意识,片段之间时而冗长重复时而琐碎突兀,很多完全不必要的画外音(尤其是导演的音轨)陡增了冗余文青气息。能理解影片展现童真在木然现实中不忍幻灭的意图,但貌似它只停留在了创造者自己的脑海里。

59分钟前
  • 九苍
  • 还行

模仿的痕迹有点重,但是难以掩盖闪光点,未来可期

1小时前
  • Julien Sorel
  • 还行

毕赣之后出来的这些大陆年轻文艺片导演的东西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带有大量的蔡明亮和阿彼察邦的框架和痕迹。这片子的导演也一样,镜头语言、剪辑衔接、构图颜色都有太重的不属于她的签名,但在这些咿咿呀呀的学语者之举之后有一种淤青一般浓重的私人情绪和真诚,几乎是从这大片他语织成的画面中渗出,细密地悄悄地成了自己的语调。演员选得好、声音设计非常非常助力,临近结尾的细碎和摇曳也终于有种冲破了他语进入状态的醉幻喷涌;如今少见但又相当灵灵窸窣的大量曝光与阳光的使用;即使有那么多生涩的词不达意的镜头和转换(以及任性且在我看来颇为减分的刻意的“超现实”歌舞戏),仍然酸了我的鼻子,眼泪掉出来了。真好(不过还是请继续加油啊,词不达意的尴尬毕竟只在年轻的初学者身上才值得放纵)。

1小时前
  • ../
  • 还行

创伤与时间构成了本部电影的两大母题。叶子的鱼花塘被“时间”之水注满,池底掩藏着“创伤”的沙石——水能塑沙,亦能隐沙。实验性的歌舞场景同样以时间为展开轴线,三个代际的韵律声响轮番上演。更值得赞许的是,叙事文本铺设了复杂而又严密的时间结构,关键要素的初现与复现交相呼应,人物位置的在场与缺席逐渐明晰,迷宫式的推进过程或许令人联想到博尔赫斯的宇宙。随着情节逐步展现,观影者的身份亦从观察者过渡为解谜者,并且有可能最终实现银幕内外的双向抚慰。所谓“解谜”,或许挺接近心理治疗的基本视角,也就是从不时出现的图绘和音乐里发掘未被明言的往事尘埃,如就童谣而言,对于女孩的童年来说,老狼构成了威胁者,奶奶则是救援者。总之,不同代际的人物联结为生命的回环,屡屡显现的符号提示着消逝的常在。不过,拍摄时空似乎没太大必要。

1小时前
  • Mockingbird
  • 推荐

情感真挚的学生作品

1小时前
  • 阿暖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