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大陆剧中国大陆1991

主演:王绘春

导演:张新建,刘子云

 剧照

孔子 剧照 NO.1孔子 剧照 NO.2孔子 剧照 NO.3孔子 剧照 NO.4孔子 剧照 NO.5孔子 剧照 NO.6孔子 剧照 NO.13孔子 剧照 NO.14孔子 剧照 NO.15孔子 剧照 NO.16孔子 剧照 NO.17孔子 剧照 NO.18孔子 剧照 NO.19孔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6 00:21

详细剧情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生活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他幼年丧父,少年丧母,靠自己的勤奋,精通了“六艺”,博览了天下的典籍,以学识闻名于天下。他兴办私学,培养了一大批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他主张“恢复周礼”,倡导“仁者爱人”和“中庸之道”,以图安定动乱的天下。五十一岁,他虽然出仁大司冠高位,却仍无法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只好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寻找贤明的国君……。然而,颠沛流离十四年,最终仍是一无所获,只好又回到了故国。年近古稀的孔子,并未被命运所屈服,他一边教弟子,一边修纂《春秋》,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政治主张,融进了《春秋》的字里行间……

 长篇影评

 1 )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乱评电影《孔子》里的“子见南子”

转自: http://cid-6b550fb01d518527.spaces.live.com/blog/cns!6B550FB01D518527!433.entry

     即使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孔子的一生也是很“杯具”,令人唏嘘。孔子年富力强时不被重用,不得不带着一众弟子颠沛游离,周游列国又四处受排斥,“累累若丧家之犬”,年过六十身老体衰,曾经殷切的出仕治国之志被耗尽,他终于决定回乡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不再踏入政途,孔子的一生可谓空有抱负却郁郁不得志,假如真如电影《孔子》所言,各国国君均不接受孔子观点,唯一明白老夫子想什么、想要什么的人竟是“名声不好”的南子,那孔夫子也真是惨了些。呵呵。
    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子见南子”一幕早在片花中就占了大段时间,银幕中南子挑逗的眼神和微张的嘴唇的确象影片把“子见南子”当成噱头,不少人因此而感觉不悦,对其的定性我们暂且搁置,既然胡玫导演借导演的便利将南子塑造成如武则天、赖斯一般聪慧过人的女政治家,那我也不妨借题发挥,来剖析一下电影版“子见南子”中的南子为何要这样做,老夫子又为何如此应对。
    在电影“子见南子”一幕中,南子的出场是从踩着高木屐鞋的赤足开始的,镜头有些轻佻地由下摇上,接下来是精心的妆扮和挑衅的言语,“听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你那个‘人’字里,包不包括象我这种名声不好的女人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啊?”,此时的南子以其聪慧美貌步步紧逼,孔夫子面对直线距离不超过5cm的南子表现出退让和不安,老夫子面对诱惑强作镇静回答问题的模样让南子很开心,因为在她的价值观里,男人都一样,追求的不过是色、名、利,亘古不变。几番交锋,孔子并未讳言自己也追求色、名、利,但老夫子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却显其心地坦诚和品行之难得,老夫子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同时也表达自己追求“德行”“仁义”的人生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他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由此表现出极强的意志力和奉献之心。这让南子迅速明白夫子的心境,回答“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此句可谓胡导演的个人心理感悟,也是一个现代人对孔子的忠实评价。当南子与孔子对拜而别时,此时的南子已完全没有开始时的挑逗试探之意,代之完全的尊重和惜别之情。——可怜的孔子,最懂他的是这样一个女人!
      南子没有错,她的价值观对大部分人是适用的,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子见南子”之所以被电影大书特书,也许因为孔子只有一个,能做到“好德”而非“好色”的人并不多,这也更显得孔子之伟大,当然也警示我们,离2500年前的古人在品德修养和道德境界上还差得远呢!

 2 ) 被平庸包围的圣人


历史上的孔子,曾被困于陈蔡,电影上的孔子,被困在了平庸的镜框之中。

 

作为电影,《孔子》是一部过于保守的作品,看了开场的五分钟,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摄影、剪辑,一切都那么平平无奇。那个覆倒又立起的欹器仿佛是全片一个隐喻,告诉我们藏在这个貌似古奥的作品后面的,是多么可怕的直白。

 

《孔子》再次提出了一个恒久的问题:如何在银幕上表现我们的文化英雄?

 

一部英雄的传记电影,可以有很多种办法来塑造伟人的高大形象,其中最笨的一种,就是让伟人自己出来告诉大家,他有多么伟大。不幸的是,《孔子》恰恰就是这个思路。

 

片中的孔子几乎成了一架复读格言的机器,而往往是格言警句还没念完,甚至还没开始,赵季平的交响乐就已经急不可待地提醒大家“立正,格言来了”!有心人可以注意一下“格言加交响乐”这种招数在片中被重复了多少次,要不是周润发老到的台词功底,保不齐会笑场。发哥伟岸的身形和炯炯的目光,成为了这种贫乏的一个挡箭牌,不知是幸或不幸。

 

用电影的手段表现伟人,各国电影人有各自的招数,这与人们通常认为的“画面是国际语言”的假设,多少有点出入。欧美人拍基督或者天使,多半会采取逆光拍摄,正面补光的办法,拍出此人“身负神的旨意而来”的威势,背后强烈的光芒隐喻着神恩眷顾。这与西方人有一个单一人格神——上帝的观念紧密相关。与此相仿佛的,是拍摄“神性景观”时,好用浓密云层中透出的缕缕笔直的光线,大自然普通的丁达尔现象,在西方人眼中却隐藏着天国的旨意,仿佛救赎人间的使者。这些气势非凡的场面都是既有西方文化背景,又符合电影特性的手段。是西方电影百余年发展的结晶。

 
日本人拍武士,就不用这种手段。他们注重的,多半是人物的姿态和表情,以及画面位置和周围人物的衬托,这是很有趣的一个东西对比。中国在17年电影期间,也曾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赏善罚恶”美学,简单说,就是拍好人必用仰角、平光,拍坏人必用俯角、光源来自下方,好人站得高,坏人站得低,老观众都很熟悉这套编码系统。李向阳和猪头小队长出场,不用说话,观众一眼就分得清善恶。与此同时,香港人也发展出了一套拍英雄的办法,关键要素之一是利用“时间的特写”——慢镜头来表现英雄的威势。当年英雄片看得多了,偶尔见到周润发出场不用慢镜,我居然都会有些出戏。

 

把东西方的这种差别做个比较,会挺有意思。天主教神学家孔汉斯曾经有个精辟的概括,他认为世界上的宗教分为三大河系:欧洲-西亚的“先知宗教”,包括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印度次大陆产生的“神秘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以及中国产生的“圣贤宗教”,标准版本就是儒教。西方宗教电影拍摄的对象,永远不会是上帝本身,而是他的使者或者在人间的代理人——先知。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那种逆光拍摄的效果,就是专为“背后有上帝撑腰”的先知们准备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拍摄的对象人物,更在于其背后的神恩浩荡。而东方“圣贤宗教”讲究的是人间的德行和礼仪,对神仙之事不能说不承认,只是敬鬼神而远之。日本也好,大陆也好,香港也好,拍摄英雄时注意的都是他作为人的属性,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慢镜后面隐藏的,是东方人特有的对于时间流逝的敏感,以及“英雄历风霜而不朽”的理念。


用这个角度去看《孔子》,你会发现其背后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在支撑。除了让发哥一脸真诚地面对镜头讲格言之外,导演似乎没有什么一以贯之的塑造英雄的理念。各种办法都用了一点,但都没用到位。全片绝大部分时间一直在用平视镜头拍孔子,然而在构图、场面调度方面均平平无奇,内景不断的正反打让人以为在看电视剧。你要说他是在蓄意强调“圣人也是普通人”吧,“儒道高峰会晤”那段显然又不是,说明导演还是想突出孔子的,只是没办法而已。最要命的是,就连这种“没风格的风格”也没保持住,从季孙斯遣人迎接孔子回乡开始,视听风格陡然大变。孔子及其弟子先是在逆光中傲然挺立,秀了一下“英雄群像”,然后又是在“神光护佑”下返回了鲁国,这些都显然是在乱抄西方电影。此后孔子跪拜故城一节,又破天荒用了一个仰镜头。看这意思,是在恭维“丧家犬”的崇高理想终于得到了故国的承认,可是难道挨饿受冻的孔子就不崇高了么?这一记仰视,给得未免有点势利。

 
《孔子》的这个毛病,也是中国电影的问题。自从摆脱了“敌俯我仰”的革命电影美学之后,我们塑造英雄人物就没了个章法。《席卷大西南》等抄过香港电影里的枪林弹雨慢镜头,效果颇雷,《超强台风》让爆炸的水柱从西装革履的领导背后冲天而起,雷点已经接近霹雳级别。《孔子》实在没办法了,就干脆电视剧化,最后再抄一点国外的成规了事。水土不服不要紧,反正现在观众看好莱坞也习惯了。把《孔子》拍成《魔戒》才好呢!

 

然而单从《孔子》出发,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拍孔圣人会更好呢?如何才能在镜头和场面调度中体现出“中庸”、“礼让”乃至“中和位育”的儒家思想来呢?适当用一点慢镜头来表现孔子“万世不朽”,会不会效果也不错?还有没有别的法子?这些都是留给整个中国电影界的大问题。

 

小津安二郎在自己的电影里发明了一种低机位、微微仰起的视角,就被世界目为东方传统礼俗在电影界的代言人。而在传统的礼仪之邦拍摄的一部讲述儒家圣人的电影,却只能七零八碎地照抄他国电影的陈规,说起来,毕竟是个遗憾。这大概也正是今日中国的一个写照——急于拥抱传统,却还远远没有体认到传统的核心。

 

电影的另一大败笔在于音乐,赵季平的配乐不能说没有用心,但是纯西化的交响乐放在这部定位“民族史诗”的电影里面,就好像《国风》里插进了十四行诗,说不出的别扭。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种风格的配乐变成了主旋律电影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拍档。青藏高原上的《红河谷》是这个调调,河南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是这个调调,两千年前的《孔子》还是这个调调,其中偶尔点缀一些时代或地方音乐元素,就算是“民族化”了。卫国宫廷中的舞乐本来是还原春秋文化原生态的一个大好机会,可惜乐声甫起,就被宏大的交响乐压了个严严实实,只剩下一丝磬声在重围中苦苦挣扎,全片其他部分的配乐,也大抵若此。姗姗来迟的《幽兰操》也没能挽回败局。没有了可信的音乐,电影说服观众“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力量,无形中消失了一半。

 

不过所有这些,都比不上剧情上的疏忽。影片前半部分的紧凑和后半部分的疏松已经受到许多诟病,我认为更大的问题出在对孔子这个人物及其精神的把握。夫子一出场,就被设定成了一个道德高尚、思想成熟的中年男人,可任谁都知道,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这样的。对于走进电影院的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这在今日的中国,不能假设为是尽人皆知的背景知识。然而电影的主创人员却似乎并未把精力放在这上面,除了开始的反对活人殉葬稍有涉及之外,影片对于儒家学说的社会背景、在当时的意义、与其他学派之间的辩难、孔子的心路历程等等都毫无涉及,仿佛他天生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殉道者,儒学天然就是救国救民的大道。这样想当然的剧本,根本上是缺乏力度的,是属于意识形态上过分自信的作品(鲜明的大陆特色)。所以有的观众看完之后质疑“孔子有什么伟大?他不就是一个失意的政客吗?”,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客气地说,《孔子》是在用拍“好干部”的思路在拍一个文化圣人,去掉了所有那些属于思想家的犹疑和彷徨,去掉了思想背后的所有社会根基,只留下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有战争和美女。这样的电影,看似写实,实则神话,再好看也不过是场热闹而已,打动不了人心。

 

在我的想象中,今日中国拍摄《孔子》,从他弟子的视角来进入这个人物的人生,会更适合当下的观众。用群雄争霸与百姓疾苦之间的矛盾来说“仁”,用诸侯僭越与周代礼仪之间的矛盾来展现“礼”,角度会更好。前者重煽情,后者有奇观,都是既让片子好看,又有思想深度的角度。总比把宝押在无关紧要的CG战争场面和“香艳秘闻”上好。

 

可惜,如今这个时代,好大喜功和省钱省料才是王道。相比其他的豆腐渣工程,电影至少不会闹出人命来,而且好歹还有周润发的表演撑着。“正面表现伟人生平”的《孔子》从开镜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是一个文化事件,至于电影本身,只能说聊胜于无,如此而已。

《海南日报》电子版

http://hnrb.hinews.cn/html/2010-01/25/node_19.htm

图文版

http://www.mtime.com/my/fjs/blog/3239599/

 3 ) 《孔子》:一个简单陈述句

我一直挺喜欢胡玫导演的电视剧作品的,比如《雍正王朝》,比如《汉武大帝》,还有《乔家大院》。这几部戏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故事性强,戏剧冲突强,所以,属于看起来比较过瘾的那种。

说实话,看《孔子》之前,我是不大看好这部电影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孔子的事儿不好拍,而且虽然对于孔子的评价现在已经很主流很正面,但毕竟孔子的事迹是有数儿的,反来复去也就那几件,所以,估计胡玫导演这次可能会费力不讨好。

《孔子》的票房不怎么好,虽然说方方面面都在力挺这部“史诗巨片”,甚至连央视这样的国家大台都在两晚的《新闻联播》里予以报道,但从影院的实际情况看,《孔子》打赢《阿凡达》的可能性不大。乐观的估计是一亿左右,但最终会是个什么样子,还要看有关方面怎么说。在这个国家里,数字的事儿是不好说的,关键还要看“需要”。

孔子在他那个年代,其实是不得志的,所谓惶惶如丧家之犬。1970年代批林批孔的时候,当时的主流观点说,孔老二之所以不得志是因为其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状不相适应,——这个观点不是绝然没有道理,毕竟在春秋那个社会转型期,克己复礼的孔夫子大概是有些落伍的,否则也不能当了几十天的官就让人家撤了。

孔子主流起来,大抵是从西汉董仲舒忽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的,从此,儒学成了官方哲学,成了皇帝老子统治天下的理论基础,一代代延续下来,就成了所谓的“道统”。到了宋朝朱熹那里,在《朱子语类》里记录了这样一联,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很多人以为这是朱熹称赞孔子的原创,但其实翻翻《朱子语类》,可知这是朱熹转录别人的所见,——“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

而孔子及儒家学说正统地位的确立,实际上还是出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虽然孔子从一个丧家之犬逐渐演变成大成至圣先师,直至大成至圣文宣王,从一介夫子到万世师表的圣人,但从根本上说,大抵还是因为“外圣内王”的需要。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两千多年来,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柳诒徵先生在他那部被学界誉为“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中国文化史》里就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虽是一家之言,但与事实也相去不远。

扯远了,还是回到电影《孔子》。

据说,胡玫拍《孔子》本来是想搞一部电视剧的,而她拍《孔子》的初衷是因为“从来没人拍过孔子”。这个说法来源于《新民周刊》的一篇文章,这里恐怕得纠正一下胡导的说法,早在1990年,山东电视台的张新建导演就拍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孔子》,那部《孔子》里的孔子饰演者王绘春恰恰在胡导的电影版《孔子》里饰演齐国大夫鲁鉏。

电影《孔子》应当算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商业片,但是如果非要把它拔高到“史诗”这样一个高度,实在有些勉为其难。问题出在哪儿呢?答案很简单,与绝大部分的中国电影一样,胡导的《孔子》也是剧本问题。

清人李渔在论及戏剧创作问题的时候,讲“结构第一”,又讲“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等等原则,应该说李渔的这些见解是相当有道理的。如果对照这些创作原则来看,《孔子》则有些失败。《孔子》的上半部分戏剧冲突强,而下半部分的所谓“散文化”,则让整部电影显得调子不一。究其实,后半部分的所谓“散文化”,大约是因为编导们不知道拿孔子的“走背字儿”怎么办。于是,整部电影就显出前后风格的不统一,前半部传奇,而后半部文艺。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胡导是想拿孔子搞一部电视剧的,当一部电视剧被压缩成两个小时的电影时,很明显,胡导有些捉襟见肘。毕竟电视剧的篇幅和观看方式决定了很多故事、很多细节可以尽情铺排,而电影的篇幅和观看方式则决定了故事要集中、细节要紧凑。对于孔子52-73岁这段生活来说,要集中在一部电影里,其实真的很难。于是,我们也只能看到这样一部前后风格不同的《孔子》。

个人以为,拍孔子不仅要拍其经历,还应当加入对孔子的评价,或主流,或一家之言。胡导的《孔子》叙事不可谓不面面俱到,从孔子出仕到周游列国,从子见南子到陈蔡绝粮,但遗憾的是,胡导和她的创作班底很显然在如何评价孔子上准备不足,或者说认识不足。于是,我们只能看到孔子这样孔子那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孔子的特殊性,又让编导们不能也不敢撒开了编,充其量也就是整一场齐鲁盟会,充其量也就是把“子见南子”的故事铺排铺排。于是,《孔子》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简单陈述句。

当然,简单陈述句也有简单陈述句的好处,好处在于它至少让饱受于丹说《论语》忽悠的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了孔子事迹的部分事实。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毫不怀疑胡玫导演的诚意与专业质素,你可以拍一部“史诗巨片”,但你不能让阻挡我们把它看成一部商业片,也不能逼着我们看《孔子》的时候非哭不可,当然你还得允许我们笑,尤其是在发哥见周迅谈《诗经》“情意绵绵而无邪念”的时候。而且更重要的,作为孩子他妈你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夸成一朵花儿,但你也得允许我们说他长得不咋的。

 4 ) 到底谁是大牛逼?谁比谁牛逼?

电影到底有多牛逼?2010-01-27 16:09:44

我用通俗的语言简单讲下130分钟表达的事吧

一个牛逼的中年男人,他的周围有一群觉得他十分牛逼的小牛逼们,牛逼男人国家的君主说,你真牛逼!牛逼男人说,对!我很牛逼!有个大官觉得他并不牛逼,但是他嘴上也不说,等着一个机会才说,你才不牛逼,你给我走开!于是牛逼男人就走了,很桑心,那群小牛逼们跑过来要跟随他,说,我们要跟着你变成大牛逼!

于是牛逼带着几十个小牛逼开始了流浪天涯,过了十几年,那个当初说他不牛逼的大官快死了,突然觉得他确实很牛逼了,请了其中一个小牛逼回来帮忙,赢了,说小牛逼你真牛逼,小牛逼说这不算什么!我不是牛逼,他才牛逼!于是就又把牛逼请回来了……

中间有个女粉丝仰慕牛逼,见了一面,女粉丝差点害得牛逼性起,但是牛逼很牛逼,忍住了,女粉丝说,我懂你!牛逼感动的热泪盈眶,一出门对弟子说,走!国之将亡,逼出妖孽!心里想着,她懂我,555,她懂我。嘴上说,妖孽!妖孽!心里又说,只有她懂我啊,5555
然后女粉丝被路人甲手臂杀了,边死边幻想着自己和牛逼的幸福生活……

然后牛逼到底有多牛逼,看了电影还是不知道……我们意淫吧

 5 ) 《孔子》:丧家狗也有乡愁

“丧家狗”这话不是我说的,李零先生早就说过,而且孔子也说了——起码在《孔子》里,孔子是这么说的。
看完胡玫的《孔子》,真的有种看丧家狗的感觉,发哥白发苍苍的回到鲁国,踉踉跄跄的下车来对着城门跪拜,泣不成声。
于是就想起了塔科夫斯基导筒下的戈尔恰科夫,那个周游于意大利的俄罗斯人,故土始终在他的梦中萦绕:那所乡间的木屋,那条黑背大狗,那一坪风吹草低的俄罗斯田野……
可惜戈尔恰科夫最终倒在了意大利的土地上——那部电影叫《乡愁》。
《孔子》所展现的,也正是孔子一生都化不开的乡愁。

正好跟鲍鹏山老师一起看了《孔子》,出了电影院跟鲍老师交流,才发觉片中有如此多的文史常识错误,回到家来好生谷歌了一番,才粗粗整理出个头绪。
第一场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的戏,十分精彩。朝堂之上发哥舌战群儒,整个场景颇有点古罗马元老院的意思,演员的服装、布景也都不错(不过与《无极》似曾相识),而且孔子的辩论术跟苏格拉底有一拼,三两下就让公山狃丢盔弃甲,那句“给个话啊”更是智慧十足——在《三枪》恶搞到底后,这句台词终于让我在国产电影里看到了久违的幽默。
可惜啊,公山狃本来叫公山不狃嘛,而且鲍老师还指出当时鲁国并无活祭制度,不过拍电影,适当虚构总是允许的,这场戏把孔子的“仁”学直白(当然失之浅薄)的展现给观众,而且符合当下电影中的人道主义思潮,所以尚算精彩。
那个漆思弓也是子虚乌有(原型是漆雕开),他的来历显然不是片中这样。不过这小子放在片中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留着,希望影片后半段有用。

接下来,孔子开始他在鲁国的事业上升期,夹谷会盟,军队不听调遣,孔子率弟子巧施惊鸟记,登时吓得齐王千乘战车屁滚尿流,还讨回了三十年前失掉的汶上三城。
拍大片嘛,会盟台总要筑高点,但高得不近情理似乎也不合适吧;而那些展现军队的CG动画虽然跟《阿凡达》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国产电影里绝对算是上乘,所以,我也理解。
问题是,惊飞几只鸟就吓跑了早有预谋的齐军?好吧,总比《赤壁》里张飞用阿基米德原理喝退曹军骑兵强。至于汶上三城,实际上齐国才占了三年,所以要回来还有可能性,真要占了三十年,早就是齐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好吧,为了凸现孔子的外交谋略,我也认了。
但是,得知鲁军不听调遣时,孔子一句“按第二套方案办”,立马让电影院笑了场。这种历史片,孔子动辄抛出《论语》名言,不能太穿越,一会儿文绉绉,一会儿又满口大白话——我当时就想喊一句“你过时了”。
然后,掌了权的孔子雄心勃勃,一直搞到强制拆迁,要“堕三都”,触了三桓的底线,便被季孙式老谋深算的变相流放了。

这时孔子独自上路,但颜回死乞白赖的第一个出现了,要死要活的非跟着老师走。接着,子路、子贡、曾参等人悉数到场,于是,中国历史上最声名显赫的知识分子驴友团横空出世(史实是子路等人比孔子更积极,力劝孔子离鲁)。
之前已经打好了南子的伏笔,周迅还是《画皮》里的狐狸精模样。子见南子一幕随即在影片中出现,但谈不上精彩,坦率的说,周迅有点太用力了,淫荡有余而富贵不足,在表演前观摩下伊丽莎白•泰勒的《埃及艳后》应该更好(周迅戏分不多,在海报上却很扎眼)。
之后最大的杯具来自孔子驴友团行走于冰湖之上,几个水下镜头就已经让观众明白,要出事。
真的出事了,拉着书简的马车压破了冰面,颜回为救书简,溺毙于冰水中。
《论语》里怎么说颜回?《雍也》记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着实是个超凡脱俗的精神贵族,后世称其为“复圣”,与孔子配享。但在电影里,任泉的演技没问题,可一张脸总也不老,而且整日苦瓜扮相,哪有半点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影子?再者,颜回明明死在孔子归鲁之后,而且归鲁后还开宗讲学,整理《易》经,发轫出了被称为“颜氏之儒”的学派——影片何苦改成这样呢?
颜回死时,水下摄影那个煽情啊,明显走的是纯爱剧的路子,再加上发哥脸贴着任泉的脸半晌不肯离开,估计一干腐女又得乐了。
不是颜回一个人的问题,总的来讲,孔子的弟子们都成了糙了吧唧的爷们儿,纯是很纯,但太缺乏委婉了。要知道,这一票人首先是知识分子,然后才各有特性,书卷气毫厘不现,不真(称呼也有点乱,按常规,孔子叫弟子不叫字而叫名,所以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的弟子被孔子称为“赐”为宜)。

至于孔子的家人,张凯丽饰演的亓官氏还是刘慧芳的路子,看着倒还行;但是孔子的儿子叫“孔鲤”而不是“孔锂”,这个字幕错误就算是笔误也不可原谅,孔子那个时代,怎会有“锂”字?还好影片没把“子贡”笔误成“子宫”(据说片方在公映时会做紧急修改)。
而孔子见老子那一段,搞得很哈利•波特,一段穿越戏,俩人坐在山峰上霞光万丈,我还以为发哥要改唱《神话》了。这段故事是桩史学公案,不过按司马迁的写法,孔子去周都洛阳见国家图书馆馆长(守藏史)老聃,按照那个场景拍挺不错的,现在这样改,我总联想起洗发水广告。
这个场景其实反映了全片努力把孔子神圣化的艺术旨趣——当然孔子不是不能被神化,但方式方法要讲究。人家拍《小活佛》《基督的最后诱惑》和《耶稣受难记》都是把神祗人性化,曲径通幽的造神,我们太急吼吼的做表面功夫,愣往人物脑袋上加光环,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此外,《孔子》只截取了孔子步入老年后的小半段历史,若比起《甘地传》讲述人物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来,在素材删剪上也殊为可惜——孔子曾有“致学、而立、不惑、知天命”等一系列人生阶段论,扔掉前半截,总让人不满足(当然片长也是一个现实的考虑)。

漆思弓后来总算出场了,跟着孔子颠沛流离一番,也出落成了个糙老爷们。而且没别的用处,报个子路的丧就算完了——其实子路也死在孔子归鲁后,你要说这是拍电影不必较真,那好吧,我也接受。不过既要改,那改得比史实更有可看性也行,孔子归鲁后接连孔鲤卒、颜回卒、子路卒,都是大事,然后孔子卒,照着这个拍,不也挺戏剧的吗?
这个漆思弓太可惜了,拍历史片,总逃不过“正史”和“戏说”的纠缠,既是拍正剧,又不是恶搞戏说,加这么个虚构人物,其实完全可以透过他的视角来看历史人物。金庸用韦小宝写康熙,用郭靖写成吉思汗,都是把虚构人物镶嵌在历史大背景中,不也游刃有余?当然,我也不是说戏说就不行,不过真要像刘镇伟一样把《西游记》戏说成《大话西游》那样的经典,技术含量恐怕比拍正史还高;而且孔子也不是没被人戏说过,蔡志忠的漫画谁不服气?只怕中国电影人还没这个能力(费穆的《孔夫子》我没看过,但显然也是正史的路子)。

公允的讲,发哥的演技让我折服。陈建斌的季孙式也很牛掰,最后一身裘皮大衣死在雪里也很酷——不过史实是他死在孔子返鲁前数年,影片为了突出戏剧矛盾这么改,我也接受。
《阿凡达》来了,我们只剩孔子。所以孔子有些成公论的史实,一定要慎重。相对主义相对到孔子那里去,中华文化就彻底散黄子了——又不是康三癫变法的时节,现在不需要《伪经考》《改制考》那些东东(“批林批孔”就往事不要再提了吧)。
龙应台曾写过一本《古文观止》在六十年前颠沛流离的故事,一册发黄的书本,伴着五千学生度尽劫波,纵使在炮灰连天时,《古文观止》的读书声却从未断过。最后九死一生,五千学子还剩三百,昔日少年也已成白发老者,而《古文观止》书页虽黄,却无一页缺损。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管民族叫“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靠什么想象?归根结底靠文化。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能断,也不能乱。文脉一乱,人心就散;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

孔子,当然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精神象征符号之一。
孔子一生,首先以思想家、教育家传世,《孔子》突出他从政、领军、流放,而对其思想缺乏展现,委实可惜。中国影人拍中国历史,竟还不如洋鬼子(有《末代皇帝》为证)。再者,即使从纯粹商业片的角度来看,《孔子》的戏剧性仍嫌不足,虽然加了不少戏,还突出了战争场面,但通片看下来,局部刻意还是掩不住整体温吞。
不过挑了这么多《孔子》的刺,我还是认为,《孔子》是一部佳作,什么叫主旋律,这才叫主旋律,对这样的题材,应当动用行政手段包场给官员们好好看看。此外,每所孔子学院也都应该给同学们放映《孔子》,也算多媒体教学嘛。

总之,胡玫担当起孔子的题材,我举双手支持,就算有文史错误,在大关节目上还是对版的;而且影片还让大成至圣先师走入了普通观众的视野,能让我们在谷歌退出前好好搜索点关于孔子的文史知识,就冲这个,也是功德无量。此外,《孔子》的题材难度之高,是个不争的事实,能拍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比从日本漫画改编的《墨攻》强多了)。
回味《孔子》中的孔子,做过大官,搞过拆迁,玩过暧昧,还组过驴友团——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还有煌煌巨著传世。
可见,好好的一个知识分子,玩什么政治?一玩政治,就玩成了丧家狗。
《孔子》里的孔子归鲁后,首先声明不许再拿政事来烦他,一心一意搞学问去了。
这是想通了,孔子管这叫“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识分子啊,珍爱生命,远离政治!

(南方网专稿)

 6 ) 两个孔子,谁解春秋

  ■入评理由:七十年前的《孔夫子》是何模样?它的修复和《孔子》的开拍都算得上过去一年里华语电影界的大事。

  ■读家:木卫二

  ■片名:《孔夫子》(修复版)

  ■导演:费穆

  ■演员:唐槐秋、张翼

  ■上映日期:2009年4月1日(香港)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一部呼应时局而作的电影,费穆试图表现出孔子身上的凡人一面。

  ■片名:《孔子》

  ■导演:胡玫

  ■演员:周润发

  ■上映日期:2010年1月22日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拍惯了帝王历史剧的胡玫新作,它依然在制造孔子的神圣形象。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同一个孔子,电影里都有见南子、子弹琴、子路之死等片段,放在电影里就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差异。这一切只因为两个电影的背后理念和想法诉求大不一样,创作心态不可同日而语。简单来说,《孔夫子》里的孔子是个老师,善于教导弟子,希望能改变社会风气与重整民心。《孔子》里的孔子是个实干派又不受重用的政治家,他几经患难,终被迎回了鲁国,功德圆满。

一起看《孔夫子》的朋友认为费穆是用上了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影片截取孔子多个生平片段,没有直接的时间关联,而是用字幕跟地图串起了整个故事。孔子忧苦鲁国和天下的苍生百姓,被迫走了周游列国的坎坷之路。这段乱世中的出走占去了大半时间,放在日寇入侵的孤岛时期,更是别有意义。

《孔夫子》的情感厚重,严谨有加。费穆一丝不苟地挑拣素材,利用舞台搭景制造了简单朴素的风格,一人一室一案一窗,完全与孔子的孤苦心境相呼应。被困于陈蔡间,众弟子们疲惫不堪,就地入眠。孔子独自站立,继而心生感慨,茅屋外树影稀疏,繁星点点,构图上极为讲究。影片在技巧上相当丰富,景深处理、剪辑手法、声画结合都值得赞许。

电影开头便是孔子讲学,教育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观众先对孔子理念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而这种言传身教还用到了射艺、琴奏、欹器等有代表性的段落当中。孔子的念白抑扬顿挫,在今天听来稍显低缓,这倒跟影片的气韵节奏相符合。《孔夫子》主次分明,孔子是个政治上的失意者,然而他竭力去教导弟子,重点突出他为师者的形象,学高身正。影片在子路、子贡、颜回三个弟子身上下了工夫,像子路的武艺和正冠,颜回清贫下又有仁心,各有单独的段落去展现。

相比之下,《孔子》里的弟子们几乎是无条件追随和膜拜孔子,里面更有安插的混迹者以及漆思弓这种无关紧要、只为报信的配角,实在有失偏颇。《孔夫子》里的子路并不是一味听从于孔子,他在老师抚琴弹奏时还心有不满,听到歌声后方才如梦初醒,执器起舞。为了渲染子路之死,影片不忘交代卫国内乱的始末,子路一路力战,走上高台,正冠之后,慷慨而死。《孔夫子》真正表达了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这种对位正如导演与观众间的关系。费穆想用孔子的事迹借古讽今,说予当时的观众听,他绝不是想推出一个千古圣人。只是受困于观众的理解能力,电影拍得太正,反倒有落了个说教之嫌,让观众产生了领会的障碍。

再到胡玫的《孔子》,通片铺展开来,没有剧力可言,镜头技巧难以服务整个电影。影片也有偏重,它耗费很多精力在鲁国的政治内斗上面,大篇幅去写三桓专政,如何为难孔子。于是乎,乱臣贼子很自然地站在了孔子的对立面。影片既然要往政治争斗去做,千不该万不该又遗漏掉关键的阳货和少正卯,一味去塑造孔子的神样,他有口才有武艺更能调兵遣将,光是堕三都一事就用了许多火烧人和大阵仗,不知如何解释才好。到了出走之时,孔子多少就显得有些意气用事,家国全不要又不知走往何处。《孔子》还假惺惺地塑造了孔子与敌手的和解,季孙斯翘首期待孔子的回归,用这种幡然醒悟的手法来制造孔子的高大全形象,未免太想当然了点。

在卫国那边,电影就一笔带过。南子莫名其妙地出场,糊里糊涂地中箭而亡。后面的子路之死,更是用转述的情景再现来表现子路的大义,只是缺少前因后果,多数观众无法明白他是为何而死吧。电影从里到外,更多强调跪拜礼,引出孔子崇尚周礼的一面,走的是形式体例。孔子在鲁国是有作为,可缘何要被排挤,沦落至丧家犬一般流浪,乃至于理念何以不为诸侯统治者所接受,电影就没有了倾诉的欲望。值得一提的颜回之死,《孔子》采用了最为忌讳的硬煽情,为抢救书卷落入冰河。不说颠覆史实,死得未免太不值了点。

最后再说一点,两部电影里都出现了高台。《孔夫子》里的高台只为突出孔子的主导地位,如同今日之讲台,以示言行和精神上的崇高。《孔子》里的高台非常突兀,它出现在了齐鲁峡谷会盟上,陡峭之势高不可及,与王权争夺挂钩,令人有些不是滋味。【北京青年报】

 短评

【中关村美嘉】才俩小时看不过瘾哇。本片讲的就是老年孔子在编好《春秋》那天很闲就开始回忆。从自己五十知天命出仕,意气风发了几年被排挤出国,然后带领一帮弟子开始周游列国想搞再就业,搞得很丧家狗的时候终于可以回国了,也当不动官了就老老实实教书立说,修了本《春秋》可以传世了自然挺高兴。

2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同样《骆驼祥子》里 祥子曾说的:与众不同是行不通的。 行不通的原因是个人思想无法领导和驾驭整个社会,即便这思想清洁高尚,终究会自食其果尝遍疾苦和失却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东西;再者,精神上无人能晓的孤独会让人流泪满面。但无论如何,之于爱,之于理想,一切承受甘愿。

4分钟前
  • Flicka
  • 还行

不作恶,更不做恶的帮凶

5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看到老子和孔子坐而论道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不错的片子,编剧、表演都挺到位的。但是如果能从这个片子看出“没有孔子,我们会怎样”,那这片就牛逼了。可惜还差口气。不过已经不错了,孔子谁都知道,但是他的生平没几个人知道。一边看一遍就有人在后面问:“孔子有那么落魄过么?”

6分钟前
  • 躺倒
  • 还行

传说看这个不哭不是人,那我只能算是一坨阿凡达了……

11分钟前
  • 小安
  • 较差

好烂的片子....就等着王菲的幽兰操出来.....看过越来越觉得孔子应该就是个Gay....收了三千男弟子....阿米脱佛.....诺....

16分钟前
  • Ryan
  • 较差

《孔子》不是被别人黑了 正是胡玫自己把他弄脏了这是一部悲剧

17分钟前
  • shmily
  • 很差

周迅的表演一贯的好 演什么像什么 精神统治很重要 电影拍得不错 有笑点 又感人之处 也有历史 我应该读读中国史了

20分钟前
  • 冷山
  • 推荐

可能是期待太低了吧,却觉得没有那么差,前半段龙精虎猛,小有问题而大无不妥。后半段有点拖沓,特效镜头一律很差,坏个整体风格。剪辑多少有点脑子不清,战争戏也太差,对对付付就过去了。先看故事再说深意吧,我们总是太端着了。PS:颜回淹死这事也太狗血了吧

2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哈哈哈,我妈妈看的好伤心

23分钟前
  • Spring Xu
  • 还行

这是一部艺术化的反应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是如何嘎姘头的电影

26分钟前
  • P
  • 还行

岁寒然后知松柏,电影遭遇的抨击不如用孔子的一句“世人误解我”一带而过。。三星半

29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烂片

32分钟前
  • 阿耳忒弥斯
  • 较差

这几年古装片 不论文武 统统一碗水端平 毫无闪光

34分钟前
  • 无为啊
  • 还行

韵味不足,历史浅薄,意境非有,唯有铜臭。辜负孔老夫子,误人子弟啊。6.2

35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如果是为了票房而拍摄孔子,你永远也不能理解孔子如何成为圣人。

36分钟前
  • (.人.)
  • 很差

南子说:世人都能理解孔子的痛苦,但世人无法体会孔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

39分钟前
  • chloe
  • 力荐

每段故事以及讲故事的细节都是不错的,只是剪在一起后不够抓人。

4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只打一星

46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还行

孔子在最后不都说了吗?要理解他老人家,还是去读春秋吧。电影就拉倒了

51分钟前
  • 丁不起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