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声生不息

综艺大陆2022

主演:何炅,王祖蓝,林子祥,叶倩文,李克勤,林晓峰,杨千嬅,李健,李玟,周笔畅,刘惜君,马赛克乐队,曾比特,毛不易,安崎,魔动闪霸,单依纯,炎明熹

导演:内详

 剧照

声生不息 剧照 NO.1声生不息 剧照 NO.2声生不息 剧照 NO.3声生不息 剧照 NO.4声生不息 剧照 NO.5声生不息 剧照 NO.6声生不息 剧照 NO.13声生不息 剧照 NO.14声生不息 剧照 NO.15声生不息 剧照 NO.16声生不息 剧照 NO.17声生不息 剧照 NO.18声生不息 剧照 NO.19声生不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0:25

详细剧情

  芒果TV、湖南卫视、TVB香港回归25周年特别献礼《声生不息》,节目召集来自两地热爱港乐的16位歌手,分为男女两队,通过6场主题公演的对抗,与观众共创一张『声生不息』港乐时代唱片,共著一部『唱出来的港乐史』。

 长篇影评

 1 ) 宝岛季跟港乐季真的没法比,就是歌手的阉割版而已,普通音综的水平吧

去年看完港乐季,感觉挺好的,所以对宝岛季挺期待的,看完这几期,真的无感。

1、去年港乐季,听完节目之后,回到音乐播放平台再去听,但是宝岛季,别说再去音乐平台反复听了,连节目都是跳着听,选择还可以的听完;

2、港乐季感觉竞技性质没那么强,就普通的演唱会的感觉;宝岛季,基本都是竞技性,跟普通音综没啥区别,什么就是歌手的阉割版,没有“歌手”的嘉宾规格高而已,但是在流量面前玩竞技性有可比性吗?真的又想要水平高,又想要流量,哪有这么好的啊。好端端的王炸给打没了。

3、然后那英的到来,真的将这一季定调了,完全是“好声音的第二现场”啊,不是说不好,只是觉得就真的真的变普通了。

4、总体停下来,感觉台北现场嘉宾演唱水平和选歌水平更好,然后湖南现场的话,魏如萱和华晨宇演唱挺搭的,艾怡良的复古那首也挺好,张韶涵一如既往的稳定,张信哲和杨宗纬的唱歌水平没得说,可能是选择的原因吧,没有印象特别深的,所以就会导致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普通的音综,没有亮点,你说是“声生不息·湖南季”也可以,没毛病,就没有“港乐季”那么鲜明,独树一帜吧。

总结:普通音综,跟“港乐季”差得有点远,但是喜欢看音综的应该可以

后续补充评价:看完前面几期,给了2星;后面越看越不对味,这就是妥妥的普通音综,说是阉割版的“歌手”都是抬举了,这明显遮住名字说是“天赐”都没啥不对啊,又要追求跟港乐季的“相连”,又要追求流量,最后沦为不伦不类了……

 2 ) 看到歌单很惊喜,看到歌手很愤怒

《声生不息·宝岛季》,看到歌单很惊喜,看到歌手很愤怒🌚 马嘉祺陈立农是什么鬼啊!我一直觉得我对学历没有歧视的,但看到300分咖一而再再而三被强捧上各种节目,就如同看到高考北京卷一样愤怒(x

作为纯路人,我上一次看到流量污染音综是在我很喜欢的时光音乐会上,周深胡夏田震孙悦一起力夸他们唱的太好了🙄 本来大家互夸环节我还蛮喜欢的,因为是不同风格的歌手碰撞但水平都在一个等级,突然来了一个拉胯的如此明显的还能尬夸得下去,从此再也无法代入这个环节了🌚 我的信念感都没了,你们还不如让刘恋去夸他们学霸呢😂 这多有节目效果啊!

当然了,正经来说节目的话,台湾音乐比起港乐季于我而言是更熟悉的,所以很早以前看到这个消息就很好奇他们会怎么做这个选题,特别是在两岸关系如此微妙的情况下。第一期看下来,总体比我想象的要“软”很多,都在讲同根,都在讲共情,都在讲音乐带来的集体记忆。

但是无法回避的尴尬是,在华语流行乐坛整体萎靡的当下,这些“集体记忆”都是过去式了,而且必将越来越少。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于两岸之间,也是在这个圈层孤岛化、亚文化小圈子越发割裂的世代,无法回避的问题。

当然作为一个综艺它并不想探讨那么严肃的话题。那么我也作为纯综艺观众的角度说,我期待的音综不想看那么多讲故事,那么多《歌手》式的惊讶脸reaction。从声1到声2,它边音综边讲故事的风格也从来不是我喜欢的。

那我为什么还在看呢?因为有胡德夫啊!虽然马嘉祺的部分比胡德夫还长🙄但只一曲就够了,人家就是能在相同时间达到你的两倍分数呢😎

 3 ) 感谢世界上有这一首歌

嗯。是标题党,不喜欢取标题。没有头绪,突然想起yoga在演唱会上说的这句话,那就用它做标题吧。

通宵看完了声生不息宝岛季最后一期,天已经亮了。有节目陪伴的每一周,如走马灯一般。困顿的大脑在烟花绽放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原来,已经结束了。

很久没有为一档综艺写过什么了,但或许是抱着要为那些曾经流过的眼泪留下什么证据的心态,突然想写一写。

节目组真的很有钱 ,许是背靠湖南广电的缘故吧,舞美一看就很贵,也请到了很多很多不敢想象的会来参加的歌手(如Karen 窦靖童 潘越云 齐豫 郑智化)。

真的很喜欢台湾的词曲,一季看下来歌单里又多了二三十首老歌。在听到一些用心改编的歌曲时也会耳目一新,很感动。

常驻里最喜欢的是杨宗纬,也许是觉得他比较纯粹吧。其他常驻,要么是没有参与全部录制的,要么是在参加节目过程中自己举办了演唱会的,要么是在参加节目过程中也参与了其他综艺的录制的。总之,好像没有那种全身心投入的感觉在了,而杨宗纬的每首歌都很在状态,特别是solo曲目。天堂和山丘都是好歌啊,可惜没拿到任何一个奖项,但无需自证。

马嘉祺是让人比较惊喜的,很会选歌,前几期的solo曲选得很好。本身声音比较干净,在合唱里也很突出,是令人喜欢的音色。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喜欢的台湾歌手很多,但因为一些原因,没有一个我喜欢的台湾歌手参加了声生不息。或许是一个遗憾,遗憾不在于“我喜欢的歌手失去了一次更红的机会”,而在于“我喜欢的歌手或许失去了一个好的舞台”,是自私的“我想见他/她了”。声生不息不愧是S+级的音综,即使是那些我原本不太热衷的歌手,在参加了节目以后,我都会觉得他们留下了很棒的舞台啊。

不知道这档节目在台湾火不火,但是“音乐缩短海峡两岸距离”这个寓意实在太赞了。每次舞台都在台湾不同地方搭建分会场,请到台湾的本土歌手做演出,甚至还有航拍…节目组一定克服了很多困难吧。

好像想说的都说完了。

希望有一天,音乐能帮助我们消除偏见,真正地,拥抱彼此。

 4 ) 虽然但是已经够好

1⃣️是的,华语音乐重点是音乐,而不是人。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人,何来的音乐呢,我不认同抛开人直接谈音乐。不过现实情况是标志性的人物实在太多,抛开其他因素,一个节目,也不可能全部邀请过来。我们要认清这个现实。不要总是说,没有谁就不完整之类的。这个世界缺了谁tmd都是完整的。

2⃣️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去做这样一档节目,确实冒着很大的风险。港粤季是有官方背书的,也是有时代契机的。宝岛季却啥都没有,还要顶着随时被关停的风险,一个不留神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道理,制作方不会不懂。那些在评论区叫嚷的人,就是见不得人家好,有本事你自己去做一个节目好了,最好是全名喜闻乐见。制作方能在戴着镣铐的情况下,做成这样实属不易,也看的出来节目组的用心。我们不应该鼓励吗?但是哪里都有华晨宇和张杰我个人是真的很反感的。最讨厌夹带私货,大陆是找不到其他人了吗。

3⃣️开头的动力火车很震撼,制作水准一流,视频剪辑一气呵成。橄榄树直接把我唱哭。比起港粤,台湾音乐才是我的启蒙和整个青春。每一首歌都可以跟着唱,这是粤语歌不可以做到的。根本就不会粤语,最多听一个旋律。很难通过歌词去取的共鸣,但是这些在台湾音乐都可以全部做到。每一首熟悉的音乐响起,仿佛把自己从小热爱音乐的细胞唤醒。每一个故事都值得细细品味。橄榄树唱的是我们每一个在外流浪的游子。不管是在异国还是在他乡。故乡都是回不去的远方。所以我被唱哭了。

4⃣️虽然很可惜,但是已经足够好了。宝岛季本来可以做成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以及具有庞大的内容支撑。很可惜的是我们只能管中窥豹。真的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看到两岸一家亲的节目,来自血缘的认同,来自同根的认同,这是任何其他外在因素都无法阻碍的。

 5 ) 没有纯粹的娱乐,不如活的简单一点

去年港乐季结束后就有宝岛季的消息,我是持悲观态度的,倒不是说喜欢的歌手来不来得了这种,而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设计,从名字上就不是很安全。

那么芒果将这个节目呈现出来,势必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一定遇到了很多阻碍,所以我更想说说节目的诚意:

海报是很精巧的,想必娱乐号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除了“当归”等含义,它作为一个海报也是极其合格的。

百万级文案,高级而有意义:

舞台质感、舞美等真的很绝,隔壁蓝台真应该学学,每次都花着最多的钱,请着最大的明星,做着最烂的综艺。我不知道吴彤团队都是些什么人才,怎么能所有的节目都一个轮廓,他啥时候才能知道自己离开贾玲沈腾、杨迪沙溢之外啥都不是。

最后就是说说某些人拿xxx没来打低分,我是从我是歌手开始就在期待评论中的那些人来的人,所以我也是热爱他们的一员。但是啊,你们是装傻还是真傻?有些人来了是不想这个节目活了?娱乐怎么可能单纯脱离zz?当他们涉及到zz的时候你们不说娱乐要单纯,现在看节目你反而说娱乐要纯粹???芒果台请他们,他们敢来么?什么都怪到电视台头上 你心里不清楚什么情况么?

那英说:“好像演唱会啊”的时候,就很感动啊,好好地欣赏音乐不好吗?当成一个纯粹的歌唱节目不行吗?一个节目你因为谁不来就说不好真的太粗暴了点。

啊,对了,以前对魏如萱不熟悉,她好可爱啊!!!!俏皮、有趣,像个小精灵一样,我想这就是节目的意义之一啊,让我看到了同样很棒的不熟悉的人。

 6 ) 另一边的世界,是什么样?

朋友们,我又回来写乐评了!

减弱了语言的隔阂,相对于在听不懂广东话和听得懂广东话的听众之间挣扎的港乐季,台湾季在梳理台湾流行音乐史时逻辑的流畅其实令人惊喜(先导片更完整)。当然缺点也很明显,节目漏掉了一段临近千禧年台湾翻唱大陆民歌的小潮流,以及节目组试图涂抹却欲盖弥彰的几个女歌手。不过这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悖论,宣传既几乎是精良乃至超规格制作的必要因素,又本身是侵蚀综艺制作的蚁穴,就不多评论。还有人评论说卡司不如上一季,但我觉得这是抓错了重点,与其请来大咖却陷入尴尬的选曲境地(要么由于语言问题只唱大家都会唱的,要么像林叶夫妇一样只唱自己的),不如多花心思在更庞大的台湾曲库中拣选佳作。

其实两岸的流行音乐并不像节目中所呈现的如此对等地互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湾流行音乐相比于大陆应该是碾压式的输入,而大陆音乐对于台湾则至多是一种补充性的市场(即使是摇滚)。但是在这种非对称的流动之中,这种交流仍然体现出两岸音乐消费者对对方生活境遇的试探性刺入与窥视。第一次听《我的未来不是梦》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在一间茶楼做客,大人们在谈事,我一个人在大厅看电视,依稀记得是央视的一个音乐节目播放了这首歌的MV,我深刻地记得大部分画面是台北街头充斥大量视线的行人与自行车,与这一丝记忆相交缠的则是后来看《饮食男女》里面二姐下班的一些街头画面。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与我幼时的成长环境不同,甚至与我所感受过的能与之相匹配的大陆城市也截然不同,都是自行车和人,但长安街和忠孝东路就是不一样,或许台北街头自行车与自行车之间的微妙错落能构成一个解释。如果把画面拉回二十一世纪初,在大陆的建筑与生活景观中出现的台湾影像与城市文化实际上同时成为向往的因素与对象。想象中倘若我要构思拍一部关于新世纪初中国的电影,我一定会将类似的生命经验放进情节之中。

台湾流行音乐对我最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了审美的基线。其实离开了学院与殿堂的音乐发展路径可以是非常多样,以民歌为例,三四十年代的民歌平等地滋养着整片土地,而49年后的大陆民歌与台湾七八十年代的民歌则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轨道。我后来偶然发现毛阿敏出道初时翻唱过齐豫的一整张《回声》专辑,这种张力让我更直观地体察这种分别,以及这种分别所相应衍生演化的流行音乐形态。其实流行音乐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制作与音乐性,它的核心是语言(与之相应的,流行演唱的核心是咬字),这也是为什么我这篇文字开篇非常审慎地使用了“减弱”而非“消弭”去对待语言隔阂。尽管同文,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两岸的语言是有差异的,我没有能力去准确概括这种差异,但我认为这种语言的差异反映对“人”的理解。因此,先一步、并且深一度反思了“人”为何物的台湾音乐,在早期(民歌与罗大佑)就显现出强烈的人文特征,即使在充分商业化与工业化之后(李宗盛以及之后),也都保留着长久的吸引力。

最后谈谈表演。首先感受到的是那英对台湾乐坛真切的爱,尽管我对那英有惯有的品味上的偏见,但是这次的三首作品都是诚意之作,值得反复听,其中《白天不懂夜的黑》甚至比录音室版本要好很多,CD版咬字中由方言的尖音习惯所产生的噪点被打磨平整,修饰音也是极有分寸,足以见得她对曾经成就她的台湾音乐的用心回馈。第二,其实个人来讲《我是真的爱你》听得有些疲倦(我听张信哲所有的歌都是这样),不过歌词里从前我可能更喜欢“但是天让我遇见了你”或者“我初初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而现在觉得最入木三分的其实是简单一句“我想我是真的爱你”,思忖比悸动迷人。台湾乐坛讲情爱并不如香港(尤其是千禧年后)成熟,但这种朴素却真挚的措辞有时也别开生面。最后是張韶涵,她一嗓子“我始终带着你爱的微笑”,就将台湾音乐工业赐予她的职业生命完整重现,也将我拉回到那个告别了深刻与严肃却生机盎然的黄金时代,然而开头与结尾的改编和主体部分的不融洽又暴露出她并不具备相应的音乐知觉,这一点从我零散听取的她在其他综艺的演出片段也可获知。在选择转向大陆市场之后,她脱离了制作人的打磨与塑造,却又不具有制作才能,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饮鸩止渴,但是鉴于唱片业的萧条,或许不饮下这一杯毒酒,就真的渴死了。最后许个愿,希望魏如萱后续把《纤维》唱了。

在被《歌手当打之年》恶心了之后,好几年我都对音综失去了兴趣。即便作为广东歌听众,我也对去年的《声生不息》没有什么感触,总体来看,就是无聊,选的人也很无聊,选的歌也很无聊。这次的台湾季,虽然第一期还是诚意不错,但是高开低走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同时这次我没有像写《歌手》那样制式化地去评价每一首歌,正好借此机会我想听听看各位(如果还有我的老读者的话)有没有兴趣继续看我写下去,以及想要看什么样的乐评。

 7 ) 最佳独唱金曲奖得主华晨宇,凭什么声生不息宝岛季最吸睛的人是他?

声生不息宝岛季收官,一百余天的并肩同行,属于音乐人们的舞台终于迎来了美好的终章,华晨宇凭借唯一一首独唱歌曲《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成为声生不息·宝岛季「最佳独唱金曲」奖得主,回望他整季的表现,不难理解为什么华晨宇是节目中最吸睛的歌手。

《声生不息宝岛季》金曲盛典收官夜,华晨宇所在的那英战队以《离开地球表面》炸裂开场,又以《突然好想你》、《我的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过渡,最后则选择了《你曾是少年》回归初心,寄语未来。

这个兼具抒情和叙事效果的舞台由华晨宇一手打造,从公开的策划会视频中可以看到他集选曲、编曲、制作和导演的工作于一身,事事亲力亲为,不放过一丝细节。

小到决定旋律用和声还是伴奏,大到整体设计编排和呈现形式,华晨宇无一不精,那英在整季节目中对他夸奖不断,称他做出了极大贡献,团队缺他不可。

合作的其他音乐人对他也是赞不绝口,张信哲黄绮珊任贤齐莫文蔚等前辈纷纷对他表示认可,有人认为他的音乐先锋出众,实验精神和想象空间颇大,也有人认为他未来前途无量。

同时,他甘当绿叶,耐心辅助马嘉祺陈卓璇等新生代音乐人,把高光部分分给弟弟妹妹,自己辅助他们唱和声,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针对不同人的特性给予编排和指导上的帮助,让每个人都对他赞赏有加。

而回到本职工作,他在整季节目中贡献出数个精彩舞台,异域摇滚、纯爱情歌、民歌新唱,他不局限于单一的风格,尽最大努力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舞台。

《舞娘》、《高山青》、《知足》、《闪亮的日子》、《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安九》、《归零》等作品,无一不呈现出他在编曲、演唱和舞台呈现等层面的多维度无极限。

青涩的,摇滚的,抒情的,极具想象力的,他既是实力唱将,又是全能音乐人。

唱作俱佳,能编能导,独特的审美和极佳的统筹能力在舞台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是这一季《声生不息宝岛季》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旧程落幕,新程将启。华晨宇在耳返里对同一战队的伙伴们说爱你,他的细腻和坦荡藏在每一个温柔的细节中。

演出有尽头,前路仍追光。高山长青,涧水长蓝,这样的华晨宇如果要用两个字概括,那两个字应该是——“值得”。

 8 ) 一趟我去长沙看《声生不息·宝岛季》的打卡之旅

想去长沙,趁着大好春光去转转。

想去芒果,过一把现场观众的瘾。

第1条,容易成形,从河南新乡-湖南长沙,火车即可抵达。

第2条,不得而知,《歌手》播出的时候,就特别想去现场。

或许过去3年太过蹉跎,医学院学生的我,这个春天终于将念想付诸行动,不仅去到了长沙,切身感受了一把随时都能出大片的网红长沙魅力;而且还做了一回芒果台新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的观众,看到了主持人何炅,一次性就见到了那英、张信哲等一众实力派歌手,听到了《天天想你》《梦田》《后来》等10多首经典歌曲,相当过瘾,打动人心。

在这里,特地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长沙之旅。

01/

争做一条好运锦鲤

不知从何时起,总是会刷到“一定要趁年轻去一趟长沙”“总要来一趟长沙吧”的推文,配上橘子洲、岳麓山、黄兴路步行街、芒果台、茶颜悦色等极具湖湘特色的标签照片,相当吸引眼球,就像有个古典浪漫却又朝气蓬勃的情人在跟你邀约,那你必须先去一趟长沙。

恰好在百度看到了一条“《声生不息·宝岛季》录制即将开启!观众招募进行中!”的搜索结果,点进去发现链接是芒果官网(当观众这事,唯有官网靠谱),需要填写一份大众评审团信息申报表。我还真的认真琢磨了起来,就像上解剖课一样,思考如何能够PASS。

申请表,除了填写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外,关键是要答好3道题。


第1题“您最喜欢的“宝岛”歌手是?”

如何答?应该还是有技巧,当年《歌手》报名时也曾遇到类似的问题,我当年就回答了“陈绮贞”,生怕多说一个字。这次学乖了,多答一点,甚至引用知名乐评人马世芳的点评,多向导演组展现一下我这个“乐迷”的喜好。

我:宝岛歌手,璨若群星,喜欢的比较多,比如邓丽君、苏芮、胡德夫、罗大佑、李宗盛、齐秦、周杰伦、陶喆、苏打绿等等。其中最喜欢的两位,胡德夫和陈绮贞。

听胡德夫的音乐,好像能听到好多不同的故事,游历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也许原本只是想要一滴水,却会意外得到一片阔澜。喜欢陈绮贞,则是因为除了那副融化千万颗青春之心的嗓子,其最厉害之处,是作曲。她有极好的旋律直觉,也极愿意耐心打磨一首结构漂亮的歌。

第2题“您最期待在本季节目中听到的歌曲是?原因是?”

顺着第一题的答案,我个人特别期待胡德夫能登上宝岛季的舞台。

我:胡德夫《太平洋的风》《最最遥远的路》《匆匆》。有人说听胡德夫的音乐,能听得到“岁月与山河”。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这是最最复杂的训练/引向曲调绝对的单纯”,“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最早母亲的感觉/最早的一份觉醒”,光看歌词就觉得不俗。我听胡德夫的歌,会感觉内心澄澈而又平静,会不自觉地将个人情感寄托在他的歌里,如同在人生最迷茫、彷徨的时候,有双温暖的大手向你伸过来,而且用最沧桑、深沉的声音,对你说,孩子,别怕,我带你走出去。他对你点头、对你微笑,你站在那里,内心最柔弱的地方被一击即中。

第3题:“您为什么想要报名《声生不息》金曲出品团?”

这道题,意指节目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我:芒果出品的顶级音综,超豪华的听演体验,超惊艳的LIVE现场,绝对不能错过。有《港乐季》珠玉在前,《宝岛季》更值聆听。如果我期待的歌手能登台,将更加坚定我想去现场的决心。


答题完毕,上传个人照片。照片是我在医学院附近的咖啡馆拍的,顺便让系里的PS小能手精修一番,乡下小土狗瞬变全校最靓的崽。

大约一个星期后,我就接到了导演组的第一轮筛选电话。是个声音甜美的小姐姐,简单寒暄后问了我一些歌手和音乐的简单问题,我侃侃而答,还跟她说我珍藏有大量音乐CD,也可以带去现场。小姐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要我等第二轮筛选,再三问我是否按时到达现场。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然回答OK。

02/

惊喜会晚但不缺席

今春多好事,天降紫微星。

我要去长沙看节目了!录制在2月28日星期二。

26日凌晨11点,我揣着齐豫与潘越云的演唱专辑《回声》,坐上了赶往郑州的特快,在郑州中转,又爬上了凌晨12点开往长沙的火车。6小时马不停蹄的行程,一点也不觉得辛苦,等我醒来已是长沙清晨。出火车站,顿觉开朗,广场很阔,五一路笔直延伸,仿佛也能去到李雪琴说的宇宙的尽头。

然后拦上一辆的士,去提前订好的民宿,位置在市中心的都正街,带前后院,前院还有竹林掩映,离五一商圈、国金IFS近,还能走路去逛一下“潇湘古阁 ”天心阁。想想就十足美好,但一个医学院学生,我的趣向在于逛医院,27日一整天我从湖南省人民医院逛到湘雅医院,再到脑科医院,走马观花,不亦乐乎。打卡完毕回民宿,老板贴心地准备了泡脚的热水和海盐,第一天就这么愉快地过去了。

或许出于激动与兴奋,我28日很早就醒了,民宿吃完早餐,打车赶往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也就是《声生不息·宝岛季》的录制所在点——乐田制作。我上午9点多就到了,一座徽派穹顶的建筑映入眼帘。去年疫情期间有热搜“全国一半综艺节目在长沙录制”,乐田制作就承担了好些档。

已经有观众在大楼前面排队取票,好在人还不多,等我取完票,四五百人的观众队伍已经排成了长龙。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年轻人居多,很多人想着也许会入镜,都有精心打扮。听人交流,也有意思,有观众从新疆飞过来,专门来体验节目录制;还有观众直接问现场工作人员,询问节目组招不招实习生,希望提供工作机会,谈吐落落大方,真是让人佩服。

正式录制要下午1点,我看离进场还有一个多小时,便在附近四处走走。马栏山文创园规模初具,高楼鳞次栉比,随便一个角度都能出大片。不过新区楼体太大、路面太宽,加之太阳出来了,还有点刺眼,我又折道走回乐田制作大楼,买了一杯咖啡和一块乳酪蛋糕,坐在大楼前的台阶吃完,然后寄存手机和背包,等到12点排队入录制现场。

入场后,主舞台就在正对面,高端、震撼、大气,延续了港乐季的设计风格,极具宇宙空间灵感的圆弧形穹顶舞台,数万根灯管组成的光影带,璀璨点亮后给人以强大视觉冲击;主舞台两侧还增加了两个小舞台,让歌手在更聚焦的空间里呈现表演;最让人意外的是,观众席头顶上还有一个升降舞台,专为最后的全场大合唱准备,足见宝岛季在舞台创意方面的别出心裁。

我就像是进大观园的刘姥姥,终于找到自己的位置,等现场导演热场和交待观影要求后,很快就见到了主持人何老师出场。何老师一上台就对观众问好,在节目期间还一直Cue观众,与我们友好互动,在中场休息时还不忘和大家说辛苦了,下半场会更精彩。他明明知道这些镜头不会被剪到节目中,但还是愿意对观众如此尊重,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何老师全程没有使用手卡和提词器。

参与本场竞演的歌手也比较出彩,那英、张信哲分别率领两支队伍轮番上阵,张杰、华晨宇、杨宗纬、张韶涵、魏如萱、夏日入侵企画等带来首首金曲,从《张三的歌》《天天想你》《耶利亚女郎》,一直唱到《寂寞的恋人啊》《知足》《Melody》,老歌新唱,轮番登场,满满的怀旧色彩。中间还穿插类似《康熙来了之康熙调查局》风格的短视频,调查两岸观众心目中的好歌,直接将回忆拉回港台音乐飘飘的年代。

录制分上下两场,还特别开设了台北分会场,由串讲人阿雅、金曲分享人王伟忠控场,特别邀请了赵传、郭静做表演嘉宾,也是从白天一直录到晚上,分会场的舞台极具台北特色,为避免剧透大家可在节目播出时收看。话题拉回长沙现场,也许歌手进入状态有先后,我对上半场的表演还意犹未尽,等到了下半场,每位歌手真是演唱会状态,歌曲与光影融为一体,当全场所有观众的手环,点亮后汇聚在一起,堪比星辰大海,效果是非常的“芒果品质”。

最最让我惊喜的是,张信哲和杨宗纬就在我左手边的小舞台演唱《梦田》。我这次怀揣的齐豫和潘越云的专辑《回声》,就收录了此歌,这首歌陪伴了我整个高中乃至大学,学医的梦想就是从那会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这句一起来,我就在现场起了鸡皮疙瘩,眼眶微微湿润。

03/

回忆很好未来可期

长达9个小时的录制,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但现场观众包括我在内,丝毫不觉得累。期间有中途休息,节目组贴心地准备了晚餐和水。观众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讨论上半场的演出,又满怀憧憬下半场的表演。等到录制结束,大家边回味边走出来,马栏山已是华灯初上,春风沉醉的夜晚,别有一番滋味。

而我也要踏上归程,从长沙-武汉-新乡,行程匆匆,好比春风过境,一场相逢。在凌晨的高铁上,写下如下的文字:

想做什么就去做吧。熬过3年疫情,更要珍惜生活,我们生长于广阔的世界,应当活出自由舒展的自己。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不要求我们每一刻都鸡血,每一秒都精彩,但至少可以,在奋斗的时候奋斗,在恋爱的时候恋爱,在行走的时候行走,在驻足的时候驻足。

就好像如果我不坚持答好题,写下自己真实的答案,做好万全的准备,也许我还是在老家做着美梦,幻想有一天我会来长沙,我会出现在《声生不息 宝岛季》的观众席。凡此种种,周而复始。尽管这件事情对于人生长途而言,不过一件小事,但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在什么地方,自己到底要什么,到底想做什么,什么事情是让自己真正感到快乐,这才是过好这一生的关键。

珍惜每一次路上的遇见。长沙打卡之旅,其实也有很多难能可贵的相遇,比如都正街民宿的美好体验,老板人也很Nice,贴心周到的服务,也许因为如此他才能从疫情3年中挺过来。比如看节目期间遇到的观众,他们脸上流露出的那份潇洒与自信,是让人看后都觉得要融化的。比如观影休息时遇到的节目组编导,他说从23日启动第二期录制以来,每天休息没有超过5小时,几乎整天就待在现场,开会、设计、讨论、修订,但是想到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就运营这样的市场S级项目,再大的苦也甘愿吞下去。

如果我不出这趟远门,也许我还在医学院的教室里坐井观天,唉声叹气是要考研还是随便找个医院去工作,就觉得做什么都乏味,做什么都没有精气神。但其实,散散心,看开了,深夜繁星坠落山谷,命运并不会亏欠谁,我们前程依然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给自己聆听一首歌的时间。一首好的歌曲,可以击败一大堆心理学专家,因为有些心理情绪,可能用一首好歌的旋律,就足以将整个人疗愈。就像听到《梦田》的时候,我会激动,等到最后大合唱(曲目我就暂不剧透),当魏如萱念白起来的时候,我更像是被勾起了无数回忆,想起曾经我爱的和爱过我的人,歌中的美好、勇气、理想、自由、真诚和坚持,如MV般在我眼前浮现。

我们在工作中投入,在生活里修行,如果累了、乏了,用一首歌的时间,给自己一个缓冲。也许惊喜,就在某个柳暗花明的转角与我们相遇。返程的路上,我又重听《梦田》,想起高中时父亲身患重病住院,母亲和我轮流照顾他,全家人在一起渡过难关,那时候我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如果父亲在天有灵,他应该会保佑、会欣慰,我会将理想成为现实,也会好好照顾母亲。人生风尘仆仆,我们都会好好的——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短评

齐秦,齐豫,罗大佑,陈淑华,李宗盛,周华健,张信哲,张惠妹,我心里的宝岛之声。

7分钟前
  • 游泳鱼
  • 推荐

「当我们聊起台湾音乐时 是在聊些什么呢」⋯⋯何炅在引言里的一句旁白就这样成为了节目的注脚。去年将港乐季形容是一次遥远的想象,那么宝岛季就是在本该明朗的记忆里肆意涂改,逐渐模糊,直至失去了鲜艳。

10分钟前
  • 我情绪零碎KAI
  • 较差

胡德夫和那英合唱《橄榄树》,看的我热泪盈眶。ZZ诚然丑陋,但音乐无界。能把宝岛季拍出来,实属不易(首篇已致敬李泰祥、胡德夫、罗大佑、李宗盛,夫复何求?那些未能提及的名字在这几位面前,亦不值一提

11分钟前
  • 王绛绿
  • 推荐

求求各位别敏感了,现在的大环境做成这样还想怎样啊!真的请来了能播吗?

14分钟前
  • 博文™
  • 力荐

相比港乐,台湾流行音乐才是我的青春。

19分钟前
  • 帕里克吃布洛芬
  • 力荐

被马嘉祺、华晨宇劝退,节目也一般。

21分钟前
  • Hiro
  • 还行

芒果做音综真的无敌了。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切却都欣欣向荣。关键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隔阂与互相讨伐,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包容与携手前行。我们还能回到那个氛围吗?

25分钟前
  • 走过春夏
  • 推荐

第一期這節目做的我還以為羅大佑去世了

30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还行

其实舞美啥的都不错,但是你这歌手请的硬是把我不喜欢的歌手聚一块了笑死

33分钟前
  • 我闲了而已
  • 还行

马桶台为什么总请马嘉祺、华晨宇这种流量明星,就不能请正儿八经的歌手好好演绎作品吗,流量明星真令人作呕……

35分钟前
  • BigBamboo
  • 很差

惨成这个样子,还天天这么敏感,妈呀.jpg流行乐不提张惠妹这和影坛不提杨紫琼有什么区别?颁奖席画面打这么多码的样子狼狈又可笑,既然这么多人不能提及不能入镜,还指望观众体谅甚至合理化这种“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但没办法细说”的苦衷,陷入“还可以唱—乱改歌词—刻意无视”的糟糕滑坡,那接下来呢?这节目不如不做。

37分钟前
  • 🌈宇宙拖垃圾🚜
  • 很差

不愧是王伟忠啊,在闲适轻松的谈话间,就引导着阿嬷把《月亮代表我的心》唱出来了,然后镜头渐渐淡出……泪目了。//给“和平路”门牌一两秒的定格画面。//突然画风一转,街头调查的旁白和花体字让弹幕都笑飞了,仿佛在看康熙来了哈哈哈 //质感满满的节目,芒果,真有你的👀。对于不能提却绕不开的艺人们,弹幕替芒果补上了。//喜欢坏特、魏如萱、艾怡良、蔡旻佑、韦礼安~~~小家子气的流量咖是节目质感的杀手🙄️唉

41分钟前
  • 逛荷
  • 推荐

节目的核心是音乐,不是人,评论里某些人不要装外宾哈,什么原因不能提一些名字自己心里门清,不用苛责制作方,这节目能做出来能播已经是你能看到的最大限度诚意了。

45分钟前
  • 安提戈涅
  • 力荐

先导片即巅峰,百万文案,格局打开,期待值↑↑↑,今天正片就↓↓↓实在不想看到几个大陆歌手,看到他们出来就快进(对,我就想说华晨宇还有马嘉祺)

49分钟前
  • 少年夏木
  • 还行

芒果真的挺惨的,其实这个阵容已经是芒果能做到的最好的结果了,芒果不敢提?张敬轩当初上我是歌手被举报的事都忘了?回头正常上其他台,也没啥事,芒果一直被盯得很紧,大胆也不行,谨慎也不行,我不知道你们要的是什么

54分钟前
  • 菠萝沙冰!
  • 推荐

梦就梦大点,dream一个全场歌手身披彩虹旗唱张惠妹《彩虹》

59分钟前
  • Kiss kill me
  • 推荐

相爱的手要拉得紧,芒果树还在结芒果,歌声响起的那刻,海峡会变窄,陆地和岛屿会变宽,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就让我随你去,我愿意陪在你的身边

1小时前
  • 飞天小女警
  • 推荐

华晨宇马嘉祺陈立农给我爬爬爬

1小时前
  • SoyMilk_
  • 较差

宣传片好看,舞美惊艳,文案暖心,歌也很好听,虽然没有请到我特别想看的人,但是能在这个时候听到这样的宝岛季就足够了,不是吗?

1小时前
  • 十八
  • 力荐

芒果台依旧是当今国内首屈一指的电视台,从海报制作、到文案编辑、再到舞美设计,都是精品。此外,想反对某些评论说的没有xxx还叫宝岛?首先我认可你对于这些人高评价的看法,但是这些人中有的人有立场问题你是否考虑到?其次就是节目本身就很复杂,说办不了就办不了,提一嘴那些人你觉得就是一嘴的事,大环境是否合适?最后听得舒服就行了,一个综艺节目你还真打算两岸大咖云集啊。

1小时前
  • 沙皮狗的忧伤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