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继园台七号

动画片香港2019

主演:张艾嘉  赵薇 Wei Zhao  林德信  吴彦祖  章小蕙  蒋雯丽  冯德伦  张孝全  田壮壮  许鞍华  陈果  潘迪华  

导演:杨凡

 剧照

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2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3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4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5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6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3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4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5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6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7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8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9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23:44

详细剧情

  故事背景描述在 1967 年的六七暴动,还在英国殖民下的香港,一名大学生、单身的母亲与年轻女儿,三人错综复杂的感情故事。有趣的是杨凡导演在 1965 年于香港定居,两年后,香港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左派抗争事件,根据 Variety 的报导,杨凡表示该部电影正是一封送给香港与电影的情书。

 长篇影评

 1 ) 今晚我地齐齐姣到出晒汁

这张是今年tiff目前最奇特的观影体验。就电影本身叙事来说撑死了3分,但就观影体验来说妥妥的5分。因为一场子黑压压的人被撩拨得口干舌燥的。 好些年前我认识一个好像是纽约来的小富豪,他的生意里似乎也有电影发行和投资之类的。在多伦多的电影节上又见面时,聊到杨凡的≪游园惊梦≫刚在国内做过。他说认识杨凡,据他说杨凡家里满满当当摆的都是古董,时常一高兴了就大把的钞票贴出去拍电影。虽然他的电影很多都有点一言难尽,我俩都同意杨凡拍的戏每帧画面截住了都是最能体现高级老queen精致艺术品味的美轮美奂,但故事时常讲着讲着就不知道扯到哪里去了。 ≪继园台7号≫和我看过的许多杨凡作品类似:似乎是散文诗白日梦风格的想到哪里拍到哪里,这张电影并不大在意我是谁/我要干嘛/我要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所以自然也不知道如何到达想去的方向。我总觉得杨凡要是去拍广告或者MV的话,可能更能吸引观众们掏钱,因为他好些电影似乎并没明确的主题和方向,全在于个人的喜好。但这么些年了,这位堂吉诃德式的勇者还是在一张接一张兢兢业业的拍电影,我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也都基本每张去老老实实捧场了。再莫名其妙的故事我也有滋有味的从头看到尾,终其原因,除了他每个画面都是我向往的美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好色:杨凡喜欢的所有那些骚浪贱我全都喜欢[害羞] 所以你看作为一名文青有钱多重要。有钱了才有资格天马行空的胡说八道,自己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来捧场:陈果出演了香烟盒上一只黑猫。田壮壮出演指甲六吋长的老二尾子佣人。冯德伦当敬业的花瓶、干脆一上来就露点洗澡,还得意洋洋对着窗外挑衅似的一寸寸自己摸。张艾嘉干脆叉在躺椅上湿淋淋汗津津的做她的师奶春梦。两岸三地的明星大导演们庄重体面全不要了。结束时我边看字幕边发出一阵阵咯咯咯打鸣似的狂笑,旁边几个华人小年轻很可能觉得这个中年胖子疯了。 他们说这张电影讲的是什么来着?政治?怀旧?凭吊逝去的时代?写意风格的纯爱?母女抢男人的三角恋?也许吧。在我看来这片子两个钟点做下来只有一个词——欲望。谁会想到大陆出生台湾长大的香港导演,拍了一张67年香港左派暴动背景的片子,居然是水淋淋各种呻吟的欲望?而且还是五彩卡通片。而且妙玉(没错,就是那个妙玉)一丝不挂的躺在森林里的地上,给一群花花绿绿五彩斑斓的大蛇缠绕着,当众来了高潮。 ≪7号≫的动画似乎是大陆做的,风格造型有些像≪大鱼海棠≫,倒也符合杨凡向来的唯美。这戏要换了真人来演那就真成不折不扣的色情戏了。当然不会是欧美那路叉着腿数毛的色情。是杨氏纯东方古典韵味的色情:写意的散文诗配大段旁白,若有若无的音乐配斑斓的五彩卡通,露点不过二三次,但却让你看得脸红心跳,觉得淫荡得不得了。 做男主角的这个叫什么林德信的国语口语差也罢了,台词功力实在让人费神捉急。不过想想也不怪,杨凡的戏很多女性角色都有性格人格,男性的尤其长得好看的很多都是兴高采烈的当花瓶。这种物化男性不能不说是华人文化圈里近些年极大的女权和同志平权的进步——早二三十年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尤其是在香港。我去网上看这林先生的照相,一看是个美艳肉弹,还想是什么无线小生之类的给杨凡瞄上了,再一看简介,艾玛亲娘耶这林氏原来也是大歌星大明星家里的公子,他自己也是写歌唱歌的艺术创作者。在电影里虽然他没有和母女俩的床戏,露着阴毛和两只猫的床戏有一场。Sensational。虽然也只是春梦。 下次杨凡再出了电影,我还是一样会去看,边看边嘀嘀咕咕着。要不是他为我们这号金鱼佬咸湿佬麻甩佬出头,简直不知等到哪年哪月能正大光明的看戏,毕竟大家都是向往美而已。

Tiff '19 Fri Sept 13th TIFF Lightbox
陈果是只烟盒商标猫
田壮壮最近扮相
冯德伦在这张戏里很雄伟诶
可惜杨凡没来。我觉得他去威尼斯去错了,应该直接来多伦多。那个什么最佳剧本奖不要也罢,他又不是拍给那些人看的

 2 ) 东方骚体电影,诗经,离骚,阴翳之美

文案整理自陈小姐的十五楼:

看,似水流年。

打网球,画面里没有球,借鉴安东尼奥尼《放大》,点出主题,真与幻。

杨凡以往的主题都是关于男色,这一部突破了男色主题。

本片故事:一个男生同时爱上一对母女,简单的故事,超刺激。

四楼,男旦,阴森恐怖。

三楼,虞太太,娴静犹如花照水,端庄娴静,素净,清幽,淡雅。

时光舒怅而漫长,沉静文艺,处处显出孤单命,

点绛唇,满眼韶华花难护,梦里相思春无主。

骚体电影,中国美。

飞机是离别的符号,人月两圆。

本片有着古老东方的阴翳之美,话说半句,隽永含蓄,2019获得威尼斯银狮(编剧)奖。

空间美术设计,就是人物内心外化。

虞太太古典美,女儿叛逆美。

女儿读《简爱》,简爱故事就是补习老师爱上女主人。

本片大量运用互文手法,互文就是看似讲述两个不相干的事情,其实再讲同一件事情。

本片结构,章回体,

第一章,梦迷。

第二章,戏影。

第三章,冬至。

看点,

中国式叙事,每一部电影都要找到自己的唯一的生化愈发,与影像调性。故事只是思想载体。叙事,就是怎么将故事。技巧上继承了诗经,美学上继承了楚辞。

诗经的赋比兴,

赋,就是平铺直叙。

比,就是类比,如写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本片中,虞太太谈到妙玉,把虞太太的美和境遇,比如为妙玉)

第二章节,都是比,虞太太和范同学看电影,都是姐弟恋,老少配。

看了三部电影,代表了虞太太的三重担忧。

第一部,《金屋泪》,讲了一个工人阶级的渣男攀附权贵的故事。(阶层焦虑)

第二部, 《蝴蝶君》,(容貌焦虑)

第三部,《愚人船》, 德国船医爱上大龄女乘客。(政治立场焦虑)

故事里的虞太太年轻时很激进,虞太太代表前现代香港,昔日的优雅,旧香港。而女儿是新世界,女儿代表的是后现代的香港。

兴,就是要咏一物,先言他物。明明要写窈窕淑女,先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南北朝,钟嵘,强调,兴,文已尽而意有余。留有余味。

起兴,本片开场,大场景,大场面,没有什么实在意思,就是一种史诗感的开篇叙事。

虞太太与范同学的爱情,萌于春,焖过了一夏,在冬至月圆夜,熟了。

中国式,不是猛火,而是文火,焖酥。

骚体电影,抓不住的感觉,就是惆怅,南朝裴子野说,若悱恻芳菲,则楚骚为之祖。

骚,就是多愁善感的意思。惆怅自恋。

楚辞,具有浓厚的伤感,悲剧特点,王夫之说,九歌妙在婉娩缠绵,低回沉郁,悱恻内储,含悲音于不觉耳。是淡淡的忧愁,似有若无,绵长幽咽。中国美学。

导演是民国遗少,卖画拍电影。

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是不自觉的。

 3 ) 对于喜欢香港的人是一场灵魂盛宴

影片里的香港

“那个年代,朴实中带着繁华,繁华中带着真诚,实实在在,绝不炫耀。”

在讲这个香港的故事之前,大量的香港的气息已经涌出。在慢慢的叙事中,主人公像是提线木偶,也像是被封存起来的角色,连同着那时候的香港,永远在我们的记忆里。

是一个足够慢节奏的电影,会慢慢被治愈。

是一个有些恶俗的故事,很帅的男主同时吸引了一个继园台七号的三个人,甚至包括一对母女。

最后男主选择了把他当作救命稻草一样的母亲。

“这是动荡不安的年代,我们也只不过是在寻找自己。”

 4 ) 天真造作 满纸情欲

一九六零年代末的香港,彼时还没有高楼林立遮天蔽日,彼时启德出发的飞机低低略过市区矮楼投下一片阴影,彼时的北角还未改头换面成小福建,街头巷尾徘徊的精致女子吴侬软语香软问候,彼时维港熙熙攘攘渔船穿梭,两岸飘扬着米字国旗。一开场,杨凡就用水彩画和钢笔画手绘出一个五十年前的香港,一派怀旧气息扑面而来。

单从剧情本身来看,《继园台七号》本是个三十分钟即可讲述完的三角恋爱,年轻英俊的港大学生范子明和从台湾漂泊而来的虞太太母女同时发生了感情牵绊,但杨凡偏偏穿插了许多缀笔将这段情发散出曲折的绮思,而深深沉浸在充满情欲想象和乡愁感伤的审美趣味中。


妙玉——“此时的妙玉心中只是如痴如醉“

当虞太太和范子明喝茶聊天,初相识便从济慈谈到华兹华斯,从普鲁斯特聊到红楼梦。相谈甚欢之后,余太太心中已是浮想联翩,满心荡漾,躺在床上衍生出一段代入了妙玉的春梦。

“如痴如醉“几个字像是被烙印在了心上,她想象着妙玉极洁极净的身体落人贼人手,被挟持在背上随其轻功在屋檐上下翻飞,晃晃月色在她朦胧眼中也起伏翻动,青鸾翩翩划过暗夜,这个段落分明溢满了情色的意味。而后这般的情色变本加厉了起来,画面一转,月光阴柔的隐喻变成了幽深深林,从中脱身出若干条蛇,缠住妙玉的身体,沿着欢愉的界限向上攀沿。撕开贼人恶狠狠的面具,那分明是子明温柔俊美的脸,撕开妙玉圣洁禁欲的脸,那是虞太太禁锢已久的春心。

借由妙玉来表现余太太素雅外表下汹涌欲望,这番解读也许会招致《红楼梦》读者的不喜,但这恰恰也是杨凡对于当时香港的解读。经历过战争,但未曾历经革新便被割让,香港在欣欣向荣的外表下,清政府的传统未曾远离,而遏抑的欲念却被煽动萌芽。

不伦——“那天,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

《简爱》的开头也循环往复在虞太太的女儿美玲的心上回响。范子明上门是给美玲补习英文,所选课本就是《简爱》和《呼啸山庄》。这两本分别都有地位不平等的恋爱和对于自由的追求,与红楼中曲折幽深的东方旧世界相比,勃朗特姐妹所代表的是英国工业革命所引领的西方新世界。美玲恰好是这个新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摩登少女,泪痣上的那双狡黠眼睛,怀着崇拜般的爱慕投向了范子明。

子明似乎全盘接受一切,自然地游走在母女二人之间。他陪虞太太看西蒙女士的外国电影,在电影院的昏暗中情愫翻涌。他又带着美玲看时装走秀,出入校园参加舞会。常人看来乱了道德纲序的不伦之恋,在这三人之间心照不宣悄然展开。

满月——“良辰美景奈何天“

歌舞升平之外,新旧交替中的香港正酝酿着一场政治运动。目睹母亲和男友电影院亲热的美玲穿越过抗英游行的人群,踏着说唱的流行节奏,翩然穿过历史事件的布景。和虞太太墨镜下欲言又止的含蓄不同,美玲却大胆地在维港边向子明直接挑明这段三角恋情。

此时距离子明第一次上门已一年有余,再次回到中秋满月时分。虞太太独自等待,她模仿电影中西蒙女士点起了一支烟,心中也燃起了妖异的孽火。这次的旖旎幻想,既缠绕着欲望,也夹杂着嫉妒,楼上那对鬼魅般的戏子和暗恋子明的书呆跟随着范子明双双出现,黑猫甚至爬上了子明的身体,撕咬开他的衬衫。臆想中,虞太太露出了与平时不同的诡异面目,猜疑和不安噬咬着她的心,而让她变得阴郁邪魅,刻薄地恶意揣测子明:所有人都爱他,爱他阳光硬朗气宇不凡,爱他英俊貌美身材完美;而他也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卖弄着自己的年轻气盛招蜂引蝶。

只有在西蒙女士的电影里,她才能幻想自己能谈一场自由的恋爱;只有在梦境中,她才能做一个肆意妄为的坏女人。梦醒之时,月满北角,虞太太等回了子明和女儿归家,仍然端上一碗汤圆庆祝中秋。如梦中一样,女儿娇嗔道:“妈,你坏”,却不再是剑拔弩张的对峙,此刻子明选择谁不再重要,而团圆却显得更加珍贵。欲望和理性,感情与理性无声中达成和解。


全片的慢倍速可能会让人觉得难耐,但可能更难耐的是旁白。从《美少年之恋》开始就觉得杨凡写的旁白过于文艺造作,在这部里更加如此。大概是极喜欢普鲁斯特,导演也将那种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写入了旁白,也将意识流的梦境糅入叙事,听起来倒是像写小说。画外音将画面中展示的内容再一一复述一遍,像是在完整的影像语言之上画蛇添足又加了一笔。镜头又刻意扫过虞太太家中满眼萧红鲁迅曹雪芹,影像语言又被嵌套上一层文学掌故,使得其所承载的文学性太满太过,与普鲁斯特红楼梦在古典和浪漫之上创建的奇观相距甚远,而更近于亦舒和琼瑶的言情小调。

另一重个人趣味的体现是对于男性肉体的迷恋。电影旁白与人物台词多次提及男主有才有貌,是港大的高材生,但就像《美少年之恋》和《游园惊梦》中一样,俊美的男主角却从来都是最单薄的人物角色,是无论男女老少所渴慕的阳刚肉体,成为欲望投射的客体和是完美无缺的性符号,而其角色的完整度却远不及两位女性角色,甚至不及虞太太楼上雌雄莫辨的戏子名媛。

尽管个人风格强烈、审美趣味妖异,但杨凡在动画中所呈现出来的整体魅力和怀旧情感依然动人,而以动画所呈现的方式也更大胆自由。剧情看似是讲述不伦恋,但主题却依托在这段三角恋情之上,让旧日的香港借尸还魂,意识流循环往复的回忆是乡愁,肆自流淌的白日梦是狂想和不安预兆,这是杨凡以自己的方式写给过去香港的一封情书,也是写给未来香港的天真随想。

 5 ) 美术强于文本

终于有缘得见《继园台七号》。不觉得值得威尼斯影展的最佳编剧奖。倒是值得一个美术类奖项。因为是杨凡啊,那个拍过《美少年》《游园惊梦》的杨凡啊。虽然我还是喜欢他那种纨绔子弟游戏人生的调调的,因为美学品味是真好。这个装不出来也学不会。但叙事构架和对白那是真的一贯随性(拉垮)而特别(做作)。敢情大家都相信剧本搞戏中戏就能拿奖是吗?《兰心大剧院》也搞,《驾驶我的车》也搞,这部也是,还夹带了三部戏中戏啊。[翻白眼] 原封不动把原来的电影情节动画版复刻一遍。占据了全片三分之一的时间。我明白这里与主人公有互文关系,可是这手法也太偷懒了吧。说到戏中戏,印象深刻的还是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那才是这种手法的经典示范。总得来说,杨凡在对影像的风格化追求上有点像Wes Anderson,我表示非常尊敬。请杨导就在动画片这条康庄大道上勇敢前行吧。

 6 ) 只能发影评这了,太话唠aaaa

画面做的很精细,旧香港时的那个调调做得很足。开头从放大的致敬开始就觉得是不是要整点虚虚幻幻,悬疑隐喻的花活。电影里几处飞机的调度很有意思哈 不过前半段还是给我整懵了,那些略带狗血的爱恋描写实在是让我困惑。 只是做一见钟情和相知相恋过程排的很妙,从红楼梦,追忆似水年华,还有之后用来对应互文二人姐弟恋,在不同阶段映射。这几段着实是把带点诗歌韵味的气质排出来了。只是用得多了真真假假的,总像是躲在文学艺术的壳里,用来逃避现实那些已经发生了,却不用面对难言难清的事件。 后半段各种元素叠加得越来越多了。作者的意图和中心思想也更浓烈地表现出来了。剧作很大胆……新旧时代交替,怀念不忍割舍虞女士,又垂涎于美玲充满青春萌动的魅力。 是不流于表面,伤古怀今,就像是片尾说的那样,致给香港的一篇诗词。 对了,片尾的配音表的亮点很多,成分复杂哈哈哈哈。

 7 ) 《继园台七号》影评

导演杨凡在动画长片《继园台七号》中延续了个人风格,精致的构图与华美的色彩和充满暧昧的画面共同描绘了1967年的香港风韵,展示了都市之中人性的悸动与情欲。


一、主题:文明社会之下的情欲

杨凡导演在《继园台七号》中延续了惯有的纸醉金迷风格,情色与遐想在电影展现得更加直白更加透彻。在导演执导的影片《美少年之恋》中,这份情欲体现在男人与男人之间;在《游园惊梦》中,这份情欲体现在女人与女人之间;在本片中,这份情欲体现在男女之间。

儒家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情欲是人类秉持的本性,但由于“社会文明化”的要求,人类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来顺应文明社会。在欧美电影中对情色的呈现直白开放,但是对于相对保守内敛的亚洲电影而言,取而代之的往往是一些隐喻与象征。例如香港导演王家卫、关锦鹏的影片中往往依靠美术等外在因素去营造暧昧感,通过气氛为情绪增色,再配合以人物舒缓有序的调度,表现出东方式浪漫。但是大陆电影通常会避免情色的出现,一方面是导演自身适应社会化的表现,去隐藏去抑制镜头中的情欲;另一方面是官方机制的管制原因,避免十八禁的出现。导演杨凡的作品向来都带着浓厚文学底蕴,又有一些自我欣赏式陶醉,再加上东方式传统美学。动画电影《继园台七号》是杨凡导演的一些尝试与突破。在影片中,他将情欲展现得更加露骨,令人春心荡漾却又不觉庸俗。“余韵尚存”是他的风格,也是东方式留白美学。


二、人物塑造

剧本由杨凡的三篇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夜晚》、《青春梦里人》、《金屋泪》改编,作家导演的优势在于能确切地掌握人物形象,使其更具体化、立体化。主要人物是两女一男,虞太太、美玲与子明。动画电影的优势在于能够按照导演的意图设计角色形象与细节。虞太太清心寡欲的形象与之露骨的想象力造成强烈对比,美玲娇艳的少女形象为其内心悸动做铺垫,子明英俊的外表与肉体代表着诱惑。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冲击呈现视觉与内心上的冲击效果。


1、延续的人物形象

在《游园惊梦》与《美少年之恋》中男性常作为“花瓶”出现,形象较为单薄。而在本片中,导演对于男性肉体的呈现仍有延续,仍旧作为情欲产生的契机出现。而两位女性的形象在《游园惊梦》中有相应的角色形象。即虞太太对应荣兰,美玲对应翠花。虞太太和荣兰在外在形象上都是保守而温柔的,受到男性的荷尔蒙刺激之后在暗中展露自己荡漾的心。《继园台七号》中虞太太的意淫是真假难辨的,《游园惊梦》中荣兰角色的意淫是客观而短暂的。美玲与翠花的角色始终显得柔弱与深情,两个角色都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渴望被关爱。影片的人物数量少,关系简单,注重人物内心映射,这正是杨凡导演历来的风格。


2、色彩叙事

片中浓墨重彩的东西结合式建筑夹杂着香港的特色招牌,鳞次栉比的房屋勾勒出上世纪的香港风味。在独特的港风之中出现的人物也带着相应的色彩展现独特的自己。片中虞太太常穿深蓝色过膝旗袍,让人不禁想起《花样年华》中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知性而优雅,在市井气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蓝色使虞太太沉稳含蓄的外在性格更加显著,在临近高潮时她的鲜红色指甲油与蓝色产生强烈对比,也展示着虞太太灼热的内心欲望。美玲常穿黄色外衣,与她成熟的外表诱人的眼神相辅相成,展现属于少女的活泼靓丽,也表现出她对爱情的强烈期待,对美好恋情充满无限遐想。子明常穿白色薄衬衫,素雅洁净中暗藏着悸动。正如片中虞太太说的那般:“你虽然常穿一身白色衬衫,但是透过薄衬衫却能窥见若隐若现的矫健肌肉。”外在儒雅的子明拥有一颗骚动不安的心。


三、艺术手法

1、多重叙事手段

在第一人称独白的引领下,全片犹如诗篇般展开并进入第一重回忆式故事线,把观众引入上世纪老香港的环境里,体味老香港的韵味与历史。第二重故事线是以《咆哮山庄》《简爱》等名著为契机而呈现的戏中戏,借用名著中的人物关系与情感映射出电影中人物的情感与关系。第三重故事线是以角色遐想为契机而展现的超现实时空,通过反映人物的想象画面表现人物真实情感。多重故事线的综合运用使全片如梦如幻,亦真亦假,正如剧本结构设定那样将全片分为“梦谜”“戏影”“冬至”三个段落,铺陈人物关系,展现人物的情感。


2、隐喻与象征

杨凡导演对于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在片中更加突出。最受瞩目的是虞太太幻想妙玉遭劫的场面。妙玉在绑匪肩上先是挣脱、恐惧,但随着上下颠簸她似乎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体验。妙玉被扔进树林之中,无数条小蛇将她缁衣褪去并沿着身体线条匍匐,妙玉的神情是恐惧却期待的。蛇在意象中有男性性器官的含义,也与妙玉遭劫失贞的情节相吻合。而蛇在西方神话中又有诱惑的意味,正代表着妙玉与虞太太同样面对性诱惑的心理状态。

片中猫出现的频率较多,灰猫可以看做是虞太太内心的化身,白猫可以看做是花旦的化身。片中虞太太幻想子明在房中坦胸露乳时两只猫相互撕咬,正是象征虞太太和花旦不相上下的心理状态。

此外,由虞太太想象中的妙玉遭劫而不断出现的寺院钟声总会给以人震慑效果,似是教人大彻大悟,又似是给予警戒。


四、结语

导演杨凡用超现实与浪漫的艺术手法呈现出一部如梦如幻的动画长片,影片风格延续了导演的个人风格,充满文学底蕴与艺术气息,展现了人间的男女情欲,但过分的自我式陶醉仍旧如之前的作品一样使观影评论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但这华丽的个人风格却深情涓涓地为香港献上一封充满怀旧感的情书。

 短评

看过首映之后才明白导演杨凡要用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这个故事,大尺度场面太多太直白,另一方面要准确全面还原片中六十年代的香港,难度实在不小。动画片形式令观众对时代感有更多遐想,人物性格更加天真有趣。令人诟病的是,杨凡导演的个人风格太过强烈,自恋沉溺的旁白在前半段太多太密集,没能把握住真人剧情片与动画片之间的限度,节奏感太慢以致有大量媒体观众退场,似乎有跟蔡明亮较劲的感觉。影片在情欲主题的探讨一如既往,女性对身体/欲望的迷恋,男性裸露身体的展示。然而,更为突出的是对香港情怀的刻画,并不是排他的本土化意识,反而是包容各类新移民的文化融合展现(台湾人、上海人等等),而其中大胆嵌入政治意味强烈的抗英游行示威情节,巧妙连结起余太太性格中的变与不变,又似乎也是在暗中影射着香港的前途命运。

3分钟前
  • 罗宾汉
  • 还行

竟然在著名的凉山绿皮硬座上开看,尺度估计也吸引到了背着鸡去县城售卖的彝族老乡,反正到后来我不但自己不尴尬,还进入了再慢半拍的追忆似水年华节奏中。真实的激情时代和虚幻的红楼春梦,杨凡献给香港的情诗我听进去了。

6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记忆既不是影像也不是文字 更不是事实。或许对于导演对于观众都会是很私人的体验 但cult程度绝对足够。剥离“母亲”身份的女人形象很惊艳。动画的形式实现了去形式的作用。镜头速度出奇贴合文本的需要。主创红毯#Venezia2019 最大惊喜

9分钟前
  • dorayaki
  • 力荐

#49th IFFR# DeepFocus-Signatures. 威尼斯最佳编剧。看完只想高呼“什么鬼”。旁白多到全片大部分时候是声画叠用也就算了,这个最佳编剧发得真是神经刀啊(发个评委会小奖可能更合适……)。当然影片既然是要做《追忆逝水年华》,叙事节奏慢和丰富的内心戏都要说出来也是情理之中。比较挑战观影习惯和动画观念。侧写香港67暴动,这个角度也是蛮刁钻的。迷影情结(若干次片中片),其实故事也cue了[毕业生]。想象力蛮丰富。配音阵容豪华且还基本都不是观众熟悉的声音形象也是很有趣。

11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Venezia76 威尼斯主競賽認證的H動畫。聶華苓作品般基調的H動畫,只有愛撫著「緩慢優雅舊時代」的遺緒,對於族群、學生運動、兩個時代現況對照很有限地處理,自溺出了新高度竟然有點可愛。慢適合這個追憶文本,但陷溺的心無法憐取眼前香港人。全程像是旁白、音聲、電影reference過度的自慰(說是寫給香港的情書,香港看了會不會覺得像是收到粉絲自慰的video),另外「字面上」演著家庭教師母女丼(三角關係:「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節」)、人獸、BL、紅樓夢同人⋯⋯看那貓飄逸的函數曲線,沒有離場的觀眾全程吸貓到茫。「喵什麼喵,你是喵(妙)玉嗎。」「媽,你壞。」絕喵好辭。

15分钟前
  • Wallys
  • 还行

试图像普鲁斯特那样缓慢讲述,旁白又像《呼兰河传》那样稚拙,从开篇一句“《红楼梦》是经典,可有多少人看完”点明,作为观众你是否有耐心忍得下帧率上的缓慢,几何曲线般的猫咪跳跃、机械转场、一片树叶慢慢慢慢从树上脱离、飘落,观看过程极挑战耐心。故事描绘生活在历史夹层中的不同走向的市民,那是一个复杂的华人社会,有隐匿的戏剧名伶,也有经历历史忧伤中年少妇,帅似年轻吴彦祖的男孩,还有只愿听别人唤Susan英文名的摩登女郎……带有Cult片风格,诡异和极美的意境加上如此故事和结构,甚至无法用真人拍摄。吸收漫画、版画风格,融合画皮等内容的动画形式反而更容易将幻梦实现。杨凡不想讲大时代,通过一个个文学、电影情境,对情色的大胆表达,描画中国人普遍对爱欲的压抑。压抑背后,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17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四星。杨凡终于找对了表达方式,就是做动画吧,有情怀又流畅,不会暴露演员和调度调教演员的短板,整个电影在从前肤浅的唯美上又升华了一层,连杨凡自己绵绵情意的旁白都像是一种慢条斯理的思考,这绝对是一封情书,看得我大为心动,电影说妙玉被掳如痴如醉,这电影也常堕入如痴如醉的疯癫,到最后高潮戏大混战,那场戏放真人表演里绝对毁掉,但就是动画和张艾嘉出神入化的声演,最要命的是电影的结尾又好像回到了未发生,太感人,杨凡把一切都置放在了那一刻,空间是暂停的,连时间都是暂停的,就是开始的那一刻,是的,爱情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19分钟前
  • Morning
  • 力荐

每次威尼斯都支持中国电影,但每次都看的有点尴尬😅。一个老少恋的皮里面夹点政治梗。对我个人讲所有靠旁白讲故事的电影都不及格

21分钟前
  • bor
  • 较差

不管是世纪初的游园惊梦,还是2019时局下的继园台,杨凡始终都弥漫着一股旧时代遗少的气韵,令人不易琢磨烟雾底下的思绪。即便如此,这部六七大时代背景下的小情爱,依旧在当下的映衬下有着多重解读空间,即便它的创作远早于这个不一样的夏天。献给香港,献给逝去的繁华1967。

24分钟前
  • 水怪
  • 还行

02/09威尼斯电影节公众首映。有幸和我喜欢的张艾嘉老师同场。电影本身拍的极美。一切大概都是轮回,想想今时今日所发生的一切,与当初也没有什么不同。情为骨,欲为肉,骨肉俱全是为个人。挣扎和诉求,反抗与镇压,四者皆应是为革命。世道也就是这么过来的,而我们生若浮萍,没什么资格选,顺势而行罢了。

29分钟前
  • 暮色dusk
  • 推荐

婀娜寂寞的旗袍太太,藉由剑眉星目的男大学生给女儿补课,开启一段暗潮涌动的三角恋,体验《红楼梦》妙玉被掳的“如痴如醉”感。不得不说杨凡真是华语导演中的鬼才,1.5倍速看这个故事会被惊艳到,既淫邪大胆,又轻轻漫漫。继园台是香港北角的“小上海”,1967年大时代正从左向右转,然而对一个40岁思春少妇来说情感欲望才是天和地。电影带着很强的酷儿凝视,水彩画风优雅精致。结尾的配音名单出来绝对让人大跌眼镜,老太太都不扶我就扶许鞍华哈哈哈~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奇情的程度使我想起日本的Belladonna,被压抑的情欲是很中国的东西,中国人才能欣赏和谅解。技术上有些太粗糙了,有些镜头的人物动作做了motion capture有些却直接图片平移,显得完成度不高。旁白太文绉绉,有来不及做完用logline填补空缺的嫌疑。

36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不要 不要告别。在这灯火 辉煌的夜里。没有人会流泪。

41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看了半个小时了,我受不了了,如果是在普通电影院看的话,我应该会直接离场的!这个影片真的没有慢放嘛!为什么没有二倍速!这个配音是什么鬼!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浑身难受,让我觉得为了它提前排队的一个半小时都是浪费!看到观影期间这么多提前离场的人,真的不觉得丢中国电影的脸嘛!这个片子明明底子还可以,就是一手还可以的牌打的稀烂的感觉!别问我为什么在影片放映当中评论,这个片子没有尊重我,我也不用尊重它。(补一句吧,“冬至”这一章还可以,可以有三星)

44分钟前
  • 吖Bea_
  • 较差

骚就是要大大方方的骚,喜欢。

48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献给香港,春梦和乡愁的结合,慢,慢得恰到好处,骚,骚到至情至性。杨凡的骄傲和遗憾都在这里面了,时光逝去,我深情凝视青春,青春到底用什么目光注视我?

5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是喜欢的,但也是怎样解都可以的。甚至让我可以喜欢喜欢者的喜欢,也喜欢不喜欢者的不喜欢,是高明的。哦,或者说其实并不高明,但真诚,也就成了最好的高明。总做不了绝顶聪明的张爱玲,却也没有她的刻薄。

54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动画动得太慢了,像看0.5倍速,朱自清式旁白太多了,普通话又那么费劲...不过后来慢慢进入它悠长缓慢的节奏,在西洋乐、老上海、流行文化、小人书、普鲁斯特、红楼梦、好莱坞…一大堆杂糅的中西方文化符号中品味独特的60年代香港风味。主线是母女和小鲜肉的奇情三角恋,情欲YY戏很cult有趣,67作为背景出现,中间有一段横轴画面出现了很多毛,跟当下时局有了另一层互文,“这不叫革命,我经历过真正的。”导演杨凡表示,电影制作远远早于今年,所以一切(女儿的黄围巾,母亲的蓝旗袍)都是巧合,历史一直在重复。配音阵容非常强大,人物倒是都画得美型有趣。献给香港。不知道是一群香港幕后还是记者的,结尾每出一个名字就欢呼一次。一封写给导演自己的青年时代、写给旧时香港、写给文学与艺术的情书。

5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继园台七号》再现华语文人电影,最美之处恰恰源于诗韵般的念白,以及文人墨客方能拥有那股幽怨又柔情的借古自怜。在徐徐地一颦一动间,都是老香港所留下最后一丝古韵。同时影片在场景的还原,历史节点的铺陈上,也与角色相得益彰。作为动画电影,角色的台词反而成为影片更为薄弱的环节。母女二人作为两个时代的符号,显然前者更加贴合影片气质,而对于女儿的刻画,则多少有些勉强。同时张艾嘉的配音在人物气质上塑造与补足,相比于影片任何其他角色都是碾压式的。也就成为本片唯一的遗憾。《继园台七号》犹如杨凡给予时代和回忆的一封情书,找回了那被遗失的香港最美时代,和最雅华夏底蕴。

1小时前
  • 土嗨八贤王
  • 力荐

杨凡这个人,其实是个傲才。极古典又最先锋,表面是在回忆,其实是在预言。华语电影史里放不下他,因为没人知道怎么写他。

1小时前
  • 剃刀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